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活着有感1500字 > 地图 > 读活着有感1500字
读活着有感1500字相关栏目
读活着有感1500字热门栏目
读活着有感1500字推荐
读活着有感1500字

(共 7182 篇)

  • 1、 妈妈_1500字

    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能陪着流眼泪的人流眼泪。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打发人家。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粒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撇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面的糁子都差不多。社员们说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领情,她说:“我给你打多了?”有的干部们去打饭,叫她别搅,从锅底盛。她装作没听见,还照样搅,便说她是瞎子,她不认帐,她说:“给你打少了?”后来批她斗她,说她不分好人坏人,不分敌人自己人,没有立场,没有觉悟,叫她检查,她怯怯地说:“我想……”质问她想什么?她喃喃地说:“我想都是人!”

    她有几个孩子,是用奶水汗水泪水养育大的。别的人家给儿女们痛说家史,说老的吃了多少多少苦,受了多大多大罪,他们才得活命才有今天,叫儿女们铭记在心,别忘了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她不,虽然她吃的苦受的罪比别人大一百倍,她从来不给孩子们讲这些,她心里没想过叫孩子们报恩。孩子们叫她也讲讲。她指指院里树上的鸟窝,说:“鸟还喂子哩,当妈的不该养活孩子?”

    她不讲,孩子们格外孝顺她。孩子们长大了,工作了,当官了。她还是照老样子生活,吃平常吃的饭,穿平常穿的衣,做平常做的活儿,说平常说的话,只是对乡亲们格外亲近几分。乡亲们说她好,不像有的人孩子在外面干个芝麻籽大的事就烧不及了。她说:“有啥烧,怕还怕不及哩。”她这是心里话,她怕孩子们当了官就变了,不像个人了。

    一次,儿子捎回来一张竹子做的躺椅,她看了很不高兴,说:“买个这干啥?”

    儿子表白道:“您上岁数了,有时候累了坐坐躺躺方便些。”

    她说:“我不要,想坐了有小椅,想躺了有床,你再拿走。”

    儿子很为难,解释说这是最低档次的东西,不算个什么。她说:“别看左邻右舍只隔个山墙,我只要躺下去大腿往二腿上一翘,马上就变成十里八里远了,谁还和咱来往?

  • 2、 《活着》读后有感1500字

    《活着》一书由余华所著,讲述了在大革命背景下,一家人饱受苦难,仍然坚强活着,对我们很有启示意义。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活着》读后有感1500字。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果名当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有人说,真正能给人带来精神食粮的书是禁得起推敲的,当你第一次翻开她时,她便会用那奇幻如仙境般的新世界紧紧的将你笼络其中,不能自拔;第二次在踏足,她仿佛亲手拭去你眼睛的尘埃,那令人沸腾的宝藏竟在那触手可得的地方却被忽略,你不由懊恼自己的眼拙同时有为自己满足的探险餍足;一次又一次,她如同一坛陈年美酒在时间的洗涤下诱发出更香醇的美味。从香甜到苦涩,你总能品出不一样的感觉,我都忍不住想我是否随她一起发酵或蜕变了呢?《活着》虽然不是唯一一本带给我如上感觉的书,但它却是在我心海搅起最大波澜的,翻搅的我的心疼。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我还在上初中。那时的我性格胆小怕事,看书也有个毛病,一旦入了迷,就看不得主人公经历苦难。因为一想到书中若是自己,会和主人公走上同样的不归路吗?如果自己长大后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模样了呢?我是如此懦弱而胆怯,《活着》这本书则是将我的种种推向了高潮。

    书中的主人公福贵年轻时是败家子,在妓院纸醉金迷消遣享乐,更是为了赌博不惜殴打怀孕的妻子家珍,并将家产输得一干二净,仅剩五亩地养家。我本以为经此一事

  • 3、 《降临》影评1500字

    《降临》影评:请给我来一份七肢桶 「降临」这种事在地球上已经不止发生过一次。《独立日》中的飞船专炸地标,还觊觎着咱们的地核;《第九区》里的大飞碟在约翰内斯堡上空一呆就是20年,为的是寻求庇护;到了《复仇者联盟3》里,黑曜四将驾临纽约,目标直指地球上的两块无限宝石。《降临》中也有飞船降临地球,然而这12艘「黑锅盔」既不侵略,也不索物,而是来布道的。用它们的话说:现在我们来帮你们,三千年后,再轮到你们来帮我们。 听上去是不是很新鲜?大凡第三类接触,凶险的多,太平的少,现在居然还有送礼上门的。《降临》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姜峯楠(特德姜)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姜峯楠不算多产,但几乎每部小说都能有所斩获,比如《你一生的故事》便摘得了2000年的星云奖。制作公司拿到改编权后,把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焦土之城》寄给了他,原著作者和导演就此一拍即合,而且结果亦皆大欢喜,一方面票房飘红,另一方面收获了诸多提名与奖项。 个人而言,一直偏爱看一些成本相对较低、且具有一定创意的科幻电影,要远胜过那些贩卖情怀的所谓大ip,《降临》也属于此类。更吸引人的一点是,与大多数以反思人类现状为内核的优秀科幻片不同,《降临》把语言学作为主体来探讨某个哲学范畴的问题,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很难将这部电影简单归纳为「硬科幻」抑或「软科幻」,因为它涉及的物理学原理和科学猜想是「硬」的,但主题上的哲学与人文倾向则是「软」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独特的魅力。 给本片好评,一则改编上的拿捏十分得当。要把《你一生的故事》这种知识类的科幻小说从文本转化为电影语言有很大的难度,必然会丧失一部分魅力,何况小说本身并没有那些商业化的创意,在投资方面也会有压力。但在编剧埃里克海瑟尔以及作者姜峯楠的合力改编后,既没有学究般死抠晦涩的学术,也没有商业上的画蛇添足,在叙事上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平衡。二则演员给力,艾米亚当斯的表演展现了非凡的知性魅力,柔软、安静、克制,一如整个影片的基调。 本片的故事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科学理论上的。一个是费马原理,即「光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也就是说,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注意是「需时最少」,而不是「路径最短」。这也是姜峯楠写原著小说的灵感之源。另一个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即「语言决定了思考方式」。这一假说尚有争议,未被证实也未被证伪,但在姜峯楠的故事里却是理论基石
  • 4、 读《硅谷成功的秘诀》有感1500字

    读《硅谷成功的秘诀》有感1500字

    作者 tin

    2016年,《硅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讲了两个很有趣的观点,在介绍他的观点之前,先看看一些数据。第一组是全球营业额最大的十家公司,它们分别是沃尔玛、中石化、中石油、沙特石油、国家电网、三星、英荷壳牌、埃克森美孚、维多集团和科威特石油。第二组是全球最值钱的十个品牌,它们是苹果、谷歌、微软、可口可乐、脸书、丰田、国际商业机器、迪士尼、麦当劳和通用电气。

    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两张表居然毫无重复性。在第一张表中,除了沃尔玛是零售业之外,大部分都是石油公司和资源公司。在第二张表中,一多半公司都是科技公司,而不是大家想象的奢侈品牌,比如lv,香奈儿,迪奥等等;其它的则是个人消费产品,如可口可乐、丰田、迪士尼和麦当劳。

    这两张表放在一起说明了什么呢?第一张表中的公司虽然大,营收多,但是你很少会对它们感兴趣。吴军曾接待了各种各样游学的团体,从学者们到政府官员,从企业家再到创业者,没有一家要求去参观沃尔玛,或者埃克森美孚的。相反,来到美国游学的人,尽管大部分不是it行业的从业者,但是他们最想去看的公司恰恰是苹果、谷歌和脸书。因为这些公司决定了未来的方向。智能手机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之所以在最近的十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苹果。人工智能到今年已经60年了,虽然成果不断,但是一下子引起全球关注,是靠谷歌的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类似地,vr已经三十多岁了,最近火爆起来,是因为facebook买了vr公司oculus.也就是说这些超级品牌公司决定了世界经济未来的风向。

    由此,斯加鲁菲给出了他的第一个结论,硅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非常早地打造全球品牌,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每一个被全世界消费者认可的公司每做一件事,就有很多追随者,由于追随者多了,做不成的事情反而有希望做成了。因此,中国企业要注意打造自己的品牌。

    斯加鲁菲给出的第二个结论更奇葩。他认为硅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叛逆。比如全世界半导体公司之母仙童公司就是八个"叛徒"办的,而英特尔公司则是从仙童公司"叛变"出来办的,等等。在硅谷还没有诞生之前,全美国的叛逆者们都喜欢往硅谷地区跑,因为那里远离美国东部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更远离欧洲。

    上个世纪,不喜欢美国传统文化的人就跑到旧金山湾区,或者通过文艺的形式,或者通过政治的形式来实现他们改造世界的梦想。当然,这些人的怪

  • 5、 读《论可能生活》有感1500字

    读《论可能生活》有感1500字

    张双婷

    《论可能生活》是赵汀阳所著,从行动而不是从规范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并且力求符合一般人的直观而不求与伦理学传统一致,关注人的生活和存在。以无立场思维分析了幸福公理和公正公理,认为伦理学是服务于生活而不是社会。只有过一种可能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选择,而公正公理是对幸福生活的保障。这种可能生活需要自我创造性,且自成目的性。

    一、视角取向

    作者从伦理学和逻辑学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生活的存在和意义,告诉人们选择一种可能生活才是一种真正而幸福的人生。幸福生活是伦理学的开端,那么如何获取幸福,成为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在作者看来,伦理学不是一种规范生活。因为规范所涉及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利益上的让步而确认某种可得到公认的规范".所以规范问题是"唯利是图"的,并不值得尊重。作者通过否定"ought to be "的规范语句和"to be "的事实语句,进而提出尊重生活是伦理学的唯一选择。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好生活?这就涉及伦理学真理的问题,而伦理价值判断也得到进一步关注。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伦理价值?作者在这里引入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即"无立场思维".什么是无立场?为什么需要无立场?无立场"所揭示的真理必须超越一切主观立场,无论是个人立场还是意识形态。"因为从一种立场去解释和批判另一种立场永远不会有结果,这种立场是无效性的。无立场以"存在论"为基础。任何一种存在都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存在具备自身的特性。每一种存在都是自成目的性,我们如果从主观角度对理解它,必定陷入悲观主义知识论中。因此,在理解某一存在时,必须把它当作分析的对象,用无立场的角度去进行解释。所以,价值判断就是以目的论为根据的价值真理。

    作者把无立场置于生活观念中,生活的价值就在于为生活而生活,生活在自我创造性中产生意义,也就是生活的自成目的性。这种生活空间论得到哲学界的赞同,"人性的自成目的性是做一个人的创造性行动能力本来意义上的人,生活的自成目的性是过生活本来所意味着的好生活。"这就是可能生活的含义,创造性活动和自成目的性成为伦理学的基础。

    二、逻辑结构

    作者从批判规范性语句"ought to be"和事实性语句"to be "入手,提出伦理学的困惑和难题。因为规范无法解决人类行为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它始终是唯利是图的。所以,我们要改变一种思路,重新认识伦理学问题。于是,无立场思维浮现,

  • 6、 读《为什么是抚松》有感1500字

    读《为什么是抚松》有感1500字

    黄莉娜

    因为今天的分享会,因此再一次捧起《为什么是抚松》这本书。人与书的关系,第一次总是充满新鲜感,想尽快了解它。当你再读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对这位朋友稍作描述,稍加评价了。

    《为什么是抚松》,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书名。抚松是什么?这里面介绍的又是什么?

    本书全面深刻地展现了抚松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校长队伍建设,课堂和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变革,督导制度等。

    初读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它一点不枯燥,也不高深。它用极其平易的语气向我们描述了抚松的教育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一点点进步的。因此,我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不说采访的环境对他们而言有多么恶劣,就说他们的专业和"懂教育",把书中的语言完全写成我们熟悉的"模样":学校怎样,教室怎样,学生如何,校长如何。所以,我们才有了读下去的兴趣。

    接下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全书共十个章节,209页文字,总体内容丰富,但其实我觉得就在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校长该怎么做!

    我的体会有以下 几点:

    首先,就是要抓住学校最核心的工作:教学!如何抓教学?深入课堂!我们铁岭县的学校在抓课堂教学上一直都做的不错,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制定公开课计划,同时还会有随机听课,也就是"推门听课",所有教学领导或年部教师全员参与,并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评课。但现在反思一下,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缺少的是跟踪指导,即对存在问题的课没有进一步的听课,指导,缺少"磨"课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进步并不大。另外,校长听课,真的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听,要懂得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了解教材编写特点,要有对学科理念的精准把握,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就课论课",那是"教务处的活儿".

    第二,不断学习。一是要多读书,二是要多听多看。"请进来,走出去",创造机会,感知先进。自16年以来,我们曾多次请进来,也多次走出去,使我们的眼界开阔了许多。

    第三,经常反思。每天写反思日记,是个很好的途径。从本学期开始,我也要坚持写,这样一定会使我的工作更从容和完善。

    第四,研发课程。

    三月份的开原之行,听赵桂霞校长的报告,研究课程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对孩子们的影响真的太重要了。广文中学的课程研发,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从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面面俱到,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成长为本的育人理念".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校长在学生毕业之际,走到班级,看到桌椅被孩子

  • 7、 读《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感1500字

    读《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感1500字

    张春亮 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

    最近,我拜读了朱雪强先生的《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书。书中强调“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从对问题的思考方式,遇到问题如何处理,以及把握问题中蕴藏的机遇,再到工作中我们应具备的工作态度、技巧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并以事例印证。此书可以说是我们把握机会,谋求个人及企业发展决策的必读之书。总之,我读后受益匪浅。

    通过此书介绍的一些事例和企业发展的轨迹看,一般,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朱雪强先生的《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书告诉我们,问题往往伴随机遇同时出现,要树立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思想。问题的出现不一定是坏事,我们要去分析、解决,或许在问题中还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和把问题解决掉,可以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致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至于出现同样的问题,甚至变成我们提高和进步的途径。

    问题和机遇并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就得不到提高和发展。我记得央视曾经播出一期四川农民工成为千万元养鸡大户的事例,起初这位农民工因家境贫困远赴广西打工,在一家养鸡场推销鸡蛋,主要是推销给鸡苗孵化企业。由于勤奋好学,通过几年的市场建立,销售业绩较好,年薪达到10余万元,但他在多年的鸡蛋销售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广西人一般不食用公鸡,所以公鸡苗一般不要,而四川对公鸡的食用量大于母鸡的食用量。因此,他看到了公鸡在广西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在四川给他带来机遇,他依然辞掉高薪工作,带着不用花一分钱获得的近10万只公鸡苗回到了四川老家饲养,并获得成功。之后,年复一年都是以低于成本价50%从广西购进公鸡苗,以致发展成为四川最大的养鸡专业户,资产过千万。当问题出现后,问题并不一定都像你想像的那般糟糕,换个角度也许就豁然开朗,如同山穷水尽疑无路,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你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的一举一动又塑造着自已的命运,也就是说,一个人看待工作中问题的角度,将决定着他的出路,进而决定他的高度。

    朱雪强先生的《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书还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有些问题尽管被解决了但方法不一定正确。何为正确的方法?书中告诉我们最简单的获得效果最好的才是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记得我从事物资管理工作的时候,所在单位进口一台日立挖掘机,由于是进口设备,备件储备不足,

  • 8、 读《使女》有感1500字

    读《使女》有感1500字

    默梓

    前段时间看完小说《使女》,因为已经看过了美剧,恰好就做了一个对比。总的来说,美剧没有太大的改动,基本忠实原著。第一季已经基本把小说内容讲完了,让人不禁期待第二季会是怎样的故事发展。但是又隐隐担心,过度脑洞后会降低整部剧的水准。

    美剧的大部分情节和小说无差,不喜欢看文字的完全可以只看剧。只有两点在我看来内容出入比较大。一点是编剧脑补想象的女主丈夫和朋友逃出生天的内容,小说中并没有涉及,他们的生死和后续在小说中都是悬案。另一点是关于大主教夫人,无疑美剧中形象更为丰满。读小说的时候,只是对她有厌恶的感觉,但是美剧中的夫人演员比较有气质,又加入一些往事回忆,所以更能体现出悲剧性,反而对她更为同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和女主不能说谁更可怜一些。

    《使女》是未来小说,不是科幻小说,在前序中有详细说明,是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可企及性。

    有人把它和《1984》做为比较,我觉得是有相似之处的。我觉得如果说《1984》代入的是苏联老大哥,那么《使女》虽然是虚构发生在美国的故事,然而更像是伊朗,大家可以翻资料,以前的伊朗女性是可以穿超短裙的,而现在呢?所有的变化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你有所察觉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也是我们时时要警惕的原因。

    在小说中,这样一个高度集权、以神权与男权为主的国家,受害的是所有人!女主固然是最为悲惨的,活生生的人被剥夺了各种权利,只因为有个好用的子宫就变成了国家的财产。没有生育价值的女人因为物质匮乏可怜度日。大部分男人也是可悲的,没有婚配的权利,生理欲望被压抑。受益的特权阶层细究起来也是可憎可怜的,大主教夫人们亲自断送了自己的事业,只能闲在家里抑郁生气,还必须在丈夫与使女进行受精仪式时全程在场;大主教道貌岸然又内心寂寞,地位显赫却不稳固。这样的社会,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这部小说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有可能还是未来。女性真正有工作的自由、有自己的财务账户也不过几十年的事情,百年前女性还是男性的附属财产,名字都不配拥有的。而像生育权这种东西,现在还没有完完全全掌握在女性自己手里。到达美好未来可能需要长期历经艰险,但是历史倒退倒是有可能会是一瞬间的事。

    现在经常有人批评女权,其实女权追求的是平权,是男女平等。所谓的男女平等,不是结婚你买房子我装修,不是相亲吃饭aa这样的,也不是打着女权名义,为自己谋求

  • 9、 读《长廊下的紫藤萝》有感1500字

    读《长廊下的紫藤萝》有感1500字

    姬孝团

    我虽然不是语文老师,但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三月份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有老师发布 "语文在线高中版"微信平台的关注信息,遂及时扫码关注并每天定时阅读平台的文章。平台经常推送一些非常好的美文,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4月5日"语文在线高中版"推送了《长廊下的紫藤萝》一文,该文刊出迅速走红,我市多个平台转登。此文作者正是我校被人称作"吴才女"的吴竹娟老师。这样的美文可以算得上继我学过朱自清的《春》及《荷塘月色》后最美的散文了,全文堪称美若天仙的少女,风姿绰约,那惊鸿一瞥,实在令人销魂,真可谓巧夺天工的视觉盛宴,叫人流连忘返,读来让人爱不释手。古朴的文风,如陈年老酒,散发股股诱人的醇香,似恍惚间荡着双桨陶醉于桃花源中。笔尖流淌的文字,晶莹透亮,如串串珍珠,美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比喻、拟人、通感、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潇洒飘逸,令人有一种脱胎换骨不落俗套的舒适感受。

    作者出奇的想象如此辽阔,一下子打开我的脑洞,那景致如活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任尔遐想。……瞧!单看像蝶儿静止,整株像风铃攒动。灰褐色的枝蔓犹如龙蛇般蜿蜒,缠绕,靛青色的叶子匍匐于褐红色的长廊……清亮的阳光透过锦缎一样的花瓣,像调皮的娃娃从层叠的叶片间跌落,柔柔地在眼眸里跳动,激起一地的空灵,漾起满廊的梦幻……但紫藤萝却更见风致了,如同一个个魔幻的精灵在绿色的星空对歌……,这样富有诗句的充满灵动的激扬的文字会把人带到神奇的仙界。此刻,我无法不想到,我们的课堂上无数双渴望的眼神正盯着我们,期盼你用智慧打开他们想象的暗道,让无数的光亮照进来,心灵才会产生感应,学习欲望才会渐强,兴趣才会渐浓,信心才会渐满,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活力!

    心怀美丽,一切便是美好的。作者应景联想,浮想联翩,目睹一株花开满树的紫藤萝,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那个身残志坚的女学生,从小腿不能行走,一只眼睛几乎没有视力,每次上学,要自行车推,要父亲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中,她完成了学业,考入了大学。她,像读书长廊里的紫藤花一样风华正茂……那紫藤让她忆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这样浪漫的文字让文人墨客怡情顿出,竟把紫藤架下当作是神仙一般的境界,常于院中种一树,于煦暖春风中,听风听雨听花声。老子的《道德经》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言生活的极致,唯素简而已。校园的紫藤种植

  • 10、 读《佛洛依德自传》有感1500字

    读《佛洛依德自传》有感1500字

    jimplebb

    佛洛依德是心理学的祖师爷,大家都调侃叫他"老佛爷".他的名气太大了,进这一行的人不管是不是精神分析取向,都得在思想间拜见他。我很羞愧,才刚第二次读完《佛洛依德的自传》。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学术成就,必须探究他所在时代背景和他生活经历,我个人认为最好还可以多结合着一些老师的个人见解和指导,这样会更有收获和高效。

    这不,看这本书的前后我分别听了丛中老师和王浩威老师关于精神分析的课,他们都给了我不一样的作用和思想精华。不可否认,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不可避免的有来自他们的思想,或者说他们的讲解为我去了解认识和学习佛洛依德思想和精神分析观点这件事情上,减少了很多阻力。写读后感,一来是巩固和定格我对知识的阶段性理解,"只有说明白了才真的明白";二来这是我在读书中最真切的感受,有投向自身现实生活的,有投向学术理解的,我愿意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佛大概也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成为后人敬仰的精神分析创立者,但读着读着好像他又是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所发现,他是一步步靠近,有时这一步很长,有时这一步很短,有时这一步有点绕,有时这一步无比坚定,有时这一步了无声息,有时这一步掷地有声。最初在生理实验室研究医学神经系统,后来因为经济压力成为医生开始接触现实案例(竭斯底里),成立家庭后又开始"创业"独立行医,期间研究过催眠术,发现了自由联想,发表梦的解析,在后期陆续发表了他的学术观点,在质疑声中完成了精神分析的核心架构和确立了他在精神分析的鼻祖地位。

    即使你的思想追随者也会人聚人散人来人往,这跟你的思想是不是真理没关系,保持一份坦然就好。佛的学术思想光芒照耀了很多人,但也招来很多刺耳的声音,有冲破传统禁锢时被打压的声音,有现实面前被人质疑对错的声音,有学术发展路上被人挑战权威的声音,还有很多人在跟随中半路离他而去另辟天地。我们后人站的是上帝视角去评价对错,但对错不重要,我看到的是他对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和独立的思想,这是我要体会和收获的。"等我认清了我所碰到的这种抗性不可避免时,我在这方面的敏感性就大大降低了,而且这时我的孤立状态也慢慢地结束。"

    泛性论是老佛爷的专利,我们应该还原他对性本能的理解。"我对性观念的引申是两方面的:第一,性一直都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则把性从中分离出来,而视为是一个包罗更广的生理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读活着有感1500字
读活着有感1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活着有感1500字,2024读活着有感1500字,教您怎么写读活着有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