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独立日观后感 > 地图 > 独立日观后感,2024独立日观后感
独立日观后感相关栏目
独立日观后感热门栏目
独立日观后感推荐
独立日观后感

(共 6535 篇)

  • 1、 一场人性的考量——重观《独立日》有感
    一场人性的考量 ------重观《独立日》有感 文/谭兆轩 老人们常说“书读两遍与读一遍的收获大不相同”,利用这个寒假,我又看了一遍电影《独立日》。果真,看完之后发现这次震撼我的,不仅仅是电影宏大的特效场面和演员们的精彩演技,而是影片中对人性全方位的剖析。 影片主要描写外星人突然大举入侵地球,地球各国人们从先前的欣喜好奇再到害怕恐惧、人心惶惶,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最后齐心协力终于战胜了入侵的外星人,守护了赖以生存的地球。 最能够展示人性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恐惧的,莫过于当那巨大的飞碟悬停于城市上空时,人们对着飞碟张望,甚至欢呼雀跃,举行欢迎仪式,迎接外星人的突然造访。而当总统发表声明,通知民众外星人很危险,要大家远离那飞碟时,展示人性当中自私一面的画面出现在我们面前。——人们从楼上往下面疯狂的扔着东西,拼命逃离城区。事故频发,街道拥堵,刹那间世界变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大家都只顾自己逃命,司机见缝插针,行人慌不择路。一切都只为自己能够活命,这些镜头中的画面,清晰地映射出人性自私的一面。 当地球人发现外星人的飞船拥有护盾,即便是威力无穷的核弹对其也无济于事时,更是把人们推入绝望的深渊。但男主角和他父亲谈话时,无意间提到了“感冒”,于是男主灵机一动,由此联想到可以植入电脑病毒让护盾失效。但是想做到,就必须有人勇敢地进入飞船内部。 无数个城市被毁灭,在外星人的进攻面前,人类似乎渺小虚弱的像一只只蚂蚁。人类终于意识到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躲避只能延缓死亡的降临,而无法彻底摆脱。在总统发表《独立日演讲》后,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男主最终英勇的完成了植入病毒的壮举,在危难时刻解救了人类。 回头再看这部电影,我不再只单纯欣赏壮观的特效场面,而是透过镜头学着观察人性的本源。人性的一端是博爱,另一端是自私,两者相融就是人性。小时候我总喜欢用好人和坏人这两个字眼来区分善恶,现在明白人性是复杂的,人其实就是矛盾体。好人身上也有阴暗面,反之亦然。当我们想要在困难面前爆发出强大的力量的时候,就必须从人性中提取出大无畏的博爱之力。有了这种力量,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 2、 《独立日》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兴奋极了,因为我们全班同学要去金马中心看《独立日》。

    进了电影院,老师叫我们找好位置坐下,电影就开始了,一开始有点恐怖,后来就慢慢地精彩起来了。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总统的女儿和总统的对话,女儿说“我去开。”她爸爸走过来说:“你不能去,打好仗建立家园是你们的事,打仗是我的。”

    在这个片段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爸爸对女儿的爱。我非常喜欢这部美国人和外星人的决斗,里面的场景,以及外星人的存在真得让我好期待,未来的科技好发达啊!

  • 3、 观《独立日》有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独立日2》。

    独立日讲述了一个外星种族,经过二十年的准备又一次的袭击了地球,盗窃地球的地核,作为飞船的燃料。虽然地球只剩10%的人类,但这一次地球人联合起来,团结一致。一同抗击外星人。最后,外星人被打的落花流水。我们还收获来自外星的一个球体,球体声称愿意帮助我们打败外星种族,原来球体是一个和我们遭受同样的侵略者侵略的种族的最后一个人,球体的科技能让我们的文明推进几千年,我们是时候打回去了。

    我最喜欢莱来森局长和主人公杰克驾驶拖引机开过伦敦上空时,他说了一句话:“haveup must havedown(有升必有落)。”所有被飞碟的引力吸过去的东西都倒了下来,地标都被毁了,列入大本钟,伦敦桥等。我们最后虽然失去了家,亲人,但我们拥有了新的友谊,爱。

    主人公杰克和席德上校原本是仇人,杰克因为意外使席德的家人去世,席德怀恨在心,与主人公杰克不共戴天。但是这次大浩劫之后,他们两个成了战友,虽然他们失去了家,亲人,但他们从仇人变成战友;人们更加团结;科技更加发达。也许这就是灾难给我们带来的两面性。

  • 4、 《独立日2卷土重来》观后感1000字

    《独立日2 卷土重来》观后感 20年前,一部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科幻电影《独立日》不仅创造了电影史上极高的票房,也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鼻祖电影,同时这部作品也可谓是上世纪90年代的科幻经典。然而,20年后的今天,这场战争仍未停息 在看新片之前,我先回顾了1996年经典的第一部,受制于当时技术的原因,《独立日》的灾难场景有限,剧情走向还算合理。主要讲述外星人突然入侵,地球人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损失惨重。人类奋起反击,但由于技术的差距连核武器都无法摧毁外星飞船。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工程师david建议给外星母舰植入电脑病毒,解除外星人的保护力场,美国总统同意他的请求并亲自驾驶飞机与外星人作战,从而阻止外星人入侵,捍卫了地球和全人类。 然而时隔20年之后,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又将一场新的战争搬上了大荧幕,《独立日2 卷土重来》目前已经在中国内地火爆热映,根据电影票房的数据,截止到6月26日,影片上映3天票房突破2.41亿人民币。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不负20年的期待,充满情怀,特效震撼,灾难面前的亲情展现也让人感动,对一个平时看惯了情感都市剧的人来说,整场跟下来还是多了些紧张的情绪。 《独立日2 卷土重来》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独立日》20年后,外星人带着更加先进的武器再次入侵地球,人类根本无从抵御,于是全球的防御力量团结起来,各国利用先前外星人遗留的科技,联合实施大型防卫计划,一同保护地球,几位机智奋勇的战士挺身而出,最终将地球从灭绝边缘拯救回来。 更多的剧情细节,编辑就不在此多说,留给大家到影院亲自去看。以下为作为一名普通观影者,在120分钟的时长里总结的几点观后感,与大家分享。 对于很多80后来说,《独立日》或许是记忆中的首部好莱坞科幻大片。时隔20年之后,当时的花季少年们,如今已为人父母,当再次看到电影中那些熟悉的面孔之时,除了欣赏精彩的剧情,相信也会感叹岁月的变迁,20年的经典将同大家的情怀再一次被放大。 看点2 看特效 片中庞大的电影特效,相比第一部有了很大的提升。巨型太空战、地球空战、整个城市被吸走的浩大场面,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令人瞠目结舌,尤其通过3d视觉展现,更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的制作没得说,可称得上是顶级电影工业水准。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看这部片子,一定要有一颗很强大的心脏,我这胆小的人,被好几个镜头吓到发慌 看点3 看中国元素与angelaba
  • 5、 独立日影评

    独立日影评(一)

    在看过了艾默里奇的新片之后,突然想回顾一下他指导生涯的经典之作《独立日》,相比《惊天危机》炸烂白宫相比《独立日》与外星人火拼的戏码显然更加抢眼,虽然已是时隔10多年的旧作,但场面上却不输给新作,剧情虽然依旧是明显的美国至上的宣传模式,却恰到好处融合在剧情之中,情节进入到高潮时刻仍然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从此看来不得不承认好莱坞宣传攻势的成功。

    艾默里奇游刃有余的把握了商业电影的节奏,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张弛有度,威尔史密斯还不会一本正经的说教,插科打诨的威尔史密斯远比《重返地球》中那个教子有方的父亲有魅力得多,亦正亦邪的角色激发了他黑人血统中一种不羁的喜剧才能,可惜随着年龄和地位的与日俱增,这方面的天赋在威尔史密斯身上日渐式微。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无疑是能开战斗机和外形对干的美国总统,在90年代,美国总统总被推上前线与外星人或恐怖分子对干,还记得《空军一号》中的哈里森福特单枪匹马消灭劫持总统专机的恐怖分子,或许是时代变了,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已经很少如此塑造这样的总统角色了,虽然如此总统不免太过做作,但如果拍的出色还是比《白宫陷落》中窝窝囊囊的美国总统更加的令人振奋。

    作为商业大片本片中意识形态的表达过于直白,不少情节都会令人起鸡皮疙瘩,那种慷慨就义的决心和美国独大的宣传符号就好像我们抗日影片中举着党旗大喊为了新中国前进之后立即被敌人乱枪扫死的旗手们。既然外形不速之客大敌当前,我们还是一致对外,忘记这些国家主义吧。

    独立日影评(二)

    本来是想看2012的,可是迅雷下载里都是枪版,没办法,只能下同是一个roland emerrich拍的独立日。后天也是他拍的,可是我觉得不怎么好看,没有体现出那种灾难片的惊险。昨天看独立日,才发现,也是老早就看过这个片子了,只是可能不知道是叫这个名字哦,不过还是又看了一遍,经典嘛,多看一遍也无妨。

    )这些特点在其他灾难片中不常见,比如2012好歹求到中国建大船,后天里更是向自己的看门狗墨西哥低头,但独立日中美国人则是大包大揽,脏活累活都是自己干。

    宣扬爱国主义情操,更直白点还是向海外移植美国文化,独立日可以看做是好莱坞宣扬美式文化的样本电影,其从开头到结尾,一直都在彰显英雄主义,自由等元素。但就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商业大片,独立日可以称的上是优秀的作品,比前两年的那个地球停转之日,不知要强多少倍,电影的视觉效果

  • 6、 女性独立作品观后感系列

    你是否也有写观后感方面的疑惑呢?当我们想让他人感受到观影之后的心情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要主次分明,讲究以小见大,现在,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推荐的《女性独立作品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女性独立作品观后感 篇1

    达芬奇的画《蒙娜丽莎》,画像中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甜蜜、温馨、宁静的感觉,我想知道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下表达的是什么,所以带着些许探索神秘气息的心理,看完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电影的一开始给我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有个性,能推陈出新,总会受到别人的关注,纵然结果会不顺人意。就像影片中凯瑟琳到卫斯理女子学院的第一课,我能感受到凯瑟琳的极度尴尬,我甚至不能说学生的不对之处,因为她们真的很优秀,能把课本上的内容了解得很透彻。随着剧情的推移,问题渐渐出现端倪,卫斯理女子学院是一所比较传统的学校,基本上学校的事务都有明文规定,从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学校要把你培养成的人,而不是自己想成为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模式已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对于社会,这是一种停滞。但凯瑟琳是一个比较前卫、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她面临着许多困难,不只是校方对自己教育方式的警告,还有学生对前卫思想的不接纳,但是凯瑟琳不畏艰难,执著地影响着威斯理的这群女生们,引领她们找回自我,启迪她们大胆选择自己的道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那么的令人宁静沁心,但是在微笑下面呢?相信每个人都一样,微笑并不表示生活就没有烦恼,而是因为做自己愿意做的事,顺从自己的内心,所以流露出很自然的表情。在影片中,凯瑟琳也曾迷惑过,她气愤这样的教育模式,气愤用婚姻禁锢一个女性的未来,她认为并非每段感情都必须走上婚姻的殿堂,人生不是围着婚姻来计划的,结婚不应该成为女性惟一出路。在这个方面似乎贝蒂的感受要多一些,在上学期间结了婚,按照学校的传统,一边在家里做一个家庭主妇,一边在学校攻读学业。但是在影片结尾处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在经历了不幸的婚姻之后,贝蒂勇敢地选择了离婚,并开始迈向自己的新生活,她选择到纽约去求学,不再活在母亲的影响下。对于她来说这应该算是成功,敢于去挑战自己的未来,不再活在他人的阴影下,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内心的自己。

    本片不只是单纯地表现了一个捍卫女权主义的的教师战胜腐朽的传统教育体制,感化了无知懵懂的学生。其

  • 7、 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

    作文是以情感和故事为主重视文化价值和人生哲学的创新表达方式,写作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内在的世界教会我们如何珍惜自己的情感。这篇文章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的内涵和含义。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 篇1

    独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固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独立是大海中的一块木板,固然很小,但也能挽救生命;独立是烧杯内的一种催化剂,固然很慢,也能改变速率。独立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之一。

    在美国,有一则谚语是这样说的“自力更生赛过上帝的手”而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靠自己双手独立顽强糊口的这样一个鲁滨逊人物形象,热爱探险的鲁滨逊在航行的过程中,不幸遭到狂风雨袭击,最后独自一人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但他并没有气馁,没有抛却。依赖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能力,在小岛上建了房屋,种了菜地,独立的糊口着。假如他自己不自力更生,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从这里,我们可见独立之重要。

    在糊口中,我们更需要独立,而现在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了,所以更加需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性。曾经,我们在父母的卵翼之下,成长的一帆风顺,但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风吹雨打,也不再是那遭碰到点难题就怨天埋地的了,由于我们独立了,要在风雨中勇敢的前进。

    糊口中没有傍观者的席位,每一个灵魂都是一个世界,而每一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独立中,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 篇2

    我们要学会独立,不要什么事都依靠父母。假如我们凡事都依靠父母,长大后将不会独立。鲁滨孙就是独自一个人在岛上糊口了二十几年。

    《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英国人叫做鲁滨孙,他喜欢冒险,但愿走遍全世界。有一次,鲁滨孙航海时碰到大风,同伴们都死了,只有他活着。但是他被大浪冲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又该怎样活下去呢?第二天,等到潮水退了,他看见了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他做了木筏,然后划到船边。鲁滨孙在船上找了良多东西,还带回一条狗,两只猫。之后他又搭了一个帐篷当做自己的住所。随后他就设法主意生存。然后他自己种植粮食解决吃饭问题。二十六年之后,他抵御野人,救助了“礼拜五”。之后,“礼拜五”成了他的好帮手。随后,他救助了停在附近岛上的船长,重返了英国。

    从这个故事

  • 8、 紫日观后感
    篇一:紫日观后感 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描绘的一清二楚,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宁执导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讨论,因为它生当其时。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和娜加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这体现在作品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紫日》对秋叶子这个日本人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 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
  • 9、 《紫日》观后感
    《紫日》观后感 “看那太阳,紫色的。”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 看了《紫日》至今记忆由新的是1个中国农民,1个俄国女兵再加上1个日本女俘虏,在如画的大兴安岭中一路同行的身影,而身后就是那紫色的太阳。 时空不断地交错,这时才发现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中国人杨眼见着母亲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军装在麻袋被火烧。俄国女兵娜佳总是回想到童年旋转的木马被带有“卐”标号的德军飞机摧毁。而在日本女生秋叶子的回忆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终因残酷的战争而破碎。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的仅仅是和平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它让人不再是人,而是充满野性的禽兽和满腔怨恨的皮囊。(观后感 )当屠刀被举起,人类忘记了人类屠杀的是人类自己。 冲突在不断发生,因为每人的思想教育迥异,又不通语言,所以互相猜疑。杨始终不让秋叶子碰枪,还取出了枪中的子弹,总是怒视着秋叶子。娜佳曾因同伴被秋叶子害扫射秋叶子,也因愤怒对杨举起过枪。秋叶子因被法西斯灌输杀人的教育,几次三番想陷害与杨和娜佳。因为生活方式有了民族,因为民族利益有了国家,因为国家利益有了战争,因为战争人与人有了可悲的隔阂。 可是最后在色彩绚丽的大兴安岭,杨对秋叶子一次次的搭救,娜佳手中的枪一次次的放下,秋叶子禁锢的心一次次的溶解,带着他们找食物,度火灾。杨赌气地丢下娜佳分开走,娜佳孩童般的在后面追,秋叶子嬉笑着编花环。每个人心里都有原始的善良纯真,当紫色的太阳升起时,走在大兴安岭中的,不是中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只是三个互相扶持的人,梦幻般的大兴安岭消除了国籍,语种之分。一片一片无边无际的林子,阻隔了他们对外界的联系,也阻隔了恐怖的战争。 然而当走出了林子,又是一片腥风血雨,战败的日本人在集体自杀,然而竟然有日本兵是笑着走的。有一个天真的小孩手捧着炸弹,一个日本军官要拉开吊环时。秋叶子跑去阻止,罪恶的枪声响起了,秋叶子手中的花散了一地。愤怒的杨和娜佳开着车冲向了那个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官。 “看那太阳,紫色的。”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 贯穿整个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
  • 10、 独立思考很重要_《日瓦戈医生》读后感600字

    什么东西妨碍我做事情呢而是到处盛行的说空话和大话的风气。《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1905年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国内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尤利。日瓦戈在不到四十年的短短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几乎所有这些复杂,动乱的阶段,他对这些历史事件都做出了反应。

    那么,为何它能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呢?不仅是写日瓦戈的反应,更是写他的思想。引用一句话也就是他能够在维护自己心灵不被时代所左右的战争中,表现出了罕见的胆量。---不人云亦云,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仍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判断。

    有人会觉得这不算什么,但实际上要做到不人云亦云是极不易的事,我们身边不是随处可见随大流的人吗?比如,现在上补习班的人不少,难道真的每个人都适合这种学习方法吗?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恐怕不都是补习。我就认为,自学也不差,且更灵活,则其中一部分就是随大流了。

    或许,这没什么,但往远看,假设这种人愈来愈多,又会如何?哇,我不小心想起一个很经典的科幻场面,看哪!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表情一样冷漠,眼神一样空洞,对人对事对物的反应都一样?一个声音幽幽响起:因为他们大脑意识共享,不幸之后病毒入侵,中毒了。哈哈,别笑,只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抹去了个人意识也就是随大流了。一旦主流或挑衅,或煽动,或敌对,因没人思考,判断对错而导致无人阻止,那未来就

  • 2019-10-28

  • 2023-03-29

  • 2021-05-07

  • 2023-05-28

  • 2019-11-02

  • 2019-10-28

  • 2021-05-17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5-1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1-06

  • 2021-08-17

  • 2023-03-28

  • 2023-03-22

  • 2023-01-26

  • 2019-10-10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6

  • 2023-03-27

  • 2019-11-04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02-08

  • 2022-12-15

  • 2022-12-12

  • 2022-12-1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3-03-06

独立日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独立日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独立日观后感、2024独立日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