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2024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范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推荐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共 3961 篇)

  • 1、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7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700字

    当你看花开时,你在看什么?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句经典的话,意境很美,而且很厉害的是,让人领悟到一种牛逼,世间万物之存在,只要我没看见,与我何干?

    以上想法便是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

    然而“心外无物”并不是王阳明的独创,在他出生之前2000年,原始佛教《阿含经》便提出“心乃世界”的概念,即一个人所知的世界,不会大过他眼耳鼻喉身意接触外界产生的认知和感受。

    王阳明有些“忘恩负义”,不承认其心学乃佛学的演化,他认为佛学是枯禅。这里个人有两个推测,一是当时距佛教传入中国已历经1500年,因传播需要,佛教法义已变化为以行善与报恩为主,故王阳明不知原始佛教真义,不认同其心学师从佛学;第二种推测是王阳明作为思想导师,需要独树一帜其理论。

    心学精髓之二:“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思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心学产生的背景,是程朱理学兴盛时期,心学和理学,一个内求,一个外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王阳明心学以其灵动易懂得到众多拥趸,逆转主流,我认为这是王阳明最了不起的地方,这源于他的博学求真以及成为圣贤的强烈意念。

    无论佛学、心学还是理学,各有千秋且无高下。好比你看一朵花时,是拈花微笑还是与花一体,亦或是格花致知,此花都在我们的小宇宙内以各种形态盛开,你很难说哪一种姿态更美,而多一种盛开姿态,无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事指南。

  • 2、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7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700字

    历时10多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过内心是满满的充实和感动。

    对于王阳明其人,其实我完全是一无所知,只依稀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物。至于他是做什么的?哪个朝代的?我一概不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位朋友的书评,书评写得内容充实,充满了智慧和机锋。于是我的好奇心立马就被钓起来了。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什么心学理论有这么牛吗?我立马将此书加入了我的书架。两三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心中似乎有千言,却感觉无处落笔.

    无法落笔的原因肯定不是这本书不好,而是里可分享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我心中的感悟完整的呈现给大家。

    简单的说一下吧,王阳明的三次悟道:

    第一,提出 “心即理”。

    心即理的意思,我们的内心就是正理,无需外求,心外无物。

    第二,提出“致良知”。

    致良知,即是光明我们内心的良知,如心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善的,我们就去做,如果心告诉我们是恶的,我们就要坚持自己的良知,不去做。

    第三,提出“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其实也就是前两项的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心即理的意思;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致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行合一。

    以上只是我粗浅的认识,可能还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所以理性的分析,总揽全局的视野总是欠缺。我就说一点,王阳明这老头,我是打心底的喜欢和崇敬了。。

    他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我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成为王阳明的学生。因为王阳明是真真做学问的大家,无论是在被流放的边境,还是在剿匪的途中,王阳明时时刻刻都在讲学,无论剿匪多么的紧张,艰险。他始终不间断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我想如果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可以追随是多么大的荣幸和幸福呀。

    定心。极致的冷静,无论宠辱,都心定,即便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无论身处牢狱,还是恶劣的边疆,无论是命悬一线还是阴谋陷害。王阳明总是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用致良知的方式一次次的化险为夷,逢凶化吉,大获全胜。

    悲天悯人的大圣人,他不拒绝做官,不是为了自身的名利,而是为了自己一身的学问可以真正的做点实事,济世救人,建功立业。江西剿匪,平叛乱,有勇有谋,有铁血的手腕,也有怀柔的心怀。他剿匪成功,还不忘安抚民心,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以免匪患再生。

    他身出名门,却仕途不顺,命运坎坷。从小顽虐,不肯多读科

  • 3、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400字(3)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简单评吧,只说书不说王阳明,也不说他那个知行合一的心学,也不把笔记上的大篇放这里了。这里只吐槽。首先,本书的纸张实在太差,是不是读客的书印刷都是这种纸。第二,我十分恶心在传记类的书里时不时的加上“后来证明,某人的选择是对的;事实证明,某人的决定是英明的”这样类似的话,这种话经常在国人写的传记类书里出现。在这里我想爆粗口,你站在现代的角度对当时环境下的人物的选择进行评价,不觉得有问题么?再说,你怎么证明他当时的决定就是对的?就因为最后成了?成了就只是因为他的决定么?事情在进行过程中有很多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你有什么证据证明?n这个毛病不知道是哪个老师传授下来的。我非常喜欢《乔布斯传》,我对乔布斯并没有什么崇拜,但这本书写的好,作者沃尔特爱萨克森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记录乔布斯的故事,没有任何个人色彩的评价,这才是传记应有的样子。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400字 第(2)篇

    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的哲学理念。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中的“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通常,人的思想指导着行为,而行为的结果又反映出其内心的想法。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这就是思想与行为的统一。王阳明在江西、广西剿匪以及平定朱宸濠叛乱的过程中,欺诈诱骗的手段都曾用过,这与他提出的“致良知”的观点并不一致,但是,其结果却是用最少的代价、最少的人员伤亡换取最大限度的胜利成果,谁说这不是更高层次的良知呢?所以,“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就是对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400字 第(3)篇

    看得非常不轻松。一会觉得非常简单明了。一会又会觉得深奥难懂。想真正学懂弄明白,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知行合一,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知易行难。即使是王阳明本人也有被私欲干扰,有违良知时候,何况我等凡夫俗子。主要是要有致良知的意识,提醒自己事中练,格物至致,越来越接近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4、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1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100字

    先从行文上说这本书相对平实,因此增加了可信度。王阳明的一生不同人复述起来都不一样,有的传奇浪漫一些,有的现实可信一些,这个版本属于现实主义手法。

    从龙场悟道到天泉证道,构成王阳明最辉煌的人生区间,也是心学成长的轨迹。在这中间,王阳明有遮天蔽日的无上功勋,也有山穷水尽的人生绝境,王阳明全都以“此心不动”轻轻化解,这中间的心思修养岂止“乐观”

    “明察”就能解释得了?

    举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际关系就是成事的利器!王阳明似乎在这方面无往而不利,他总能审时度势,事先从中央到地方该上书的上书该写信的写信,不是陈述利弊就是叙旧陈情,把方方面面的人心安抚妥帖再大刀阔斧地做事,既能做到不清高又能做到不庸俗,爽爽利利地事儿就成了。“搞关系”的手法已臻化境,实在是我这样的一根筋儿望尘莫及的。[强]

    再举一例:

    王阳明最大功绩就是平定宁王之乱,但随即遭张忠团伙诽谤,奇葩皇帝朱厚照将他逼上绝路,此时他写了首 《啾啾鸣》: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抱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圣人与凡人一样也会郁闷,但郁闷的结果天差地别,你看,郁闷过后的王阳明超然、自信、不惑、不忧、不惧。最最了不起的还不是他快速调整了心态,而是他将这样的人生低谷变成了升华思想的沉潜机会。证明就是危机过后,他的心学思想从“心即理”一跃为“致良知”。

    据王阳明自己说,提出“致良知”还要特别感谢张忠团伙,如果没有他们对他进行的百般构陷使他每天都在生死一线徘徊,他就不可能在这极端恶劣的人为环境中提出“致良知”。

    作者力图将王阳明拉下神坛还他以肉身凡胎,所以写事时360度无巨细地铺开来,让王阳明在一个立体的空间去处理麻烦祸端,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似乎也增长了不少智慧。

    而且,作者所呈现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作者后记里的一句话坦露了这样的意图:“ 这本书,还应该是王阳明的灵魂。”

    再从内容上说说,这本书注重重大事件中王阳明的心理活动及对心学的解读,对想了解心学的人来说读这本书不错。

    从章节标题就能看出内容倾向:第三四五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第六章《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第七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不过,如果想了

  • 5、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3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3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跟随本书主人公的一生走过,经历命运带来太多变数,最初的怀才不遇,中途的仕途险恶,晚年的疾病缠身,在心底留下凄凉的情绪。但在他身上领略了一位伟大圣贤不屈不挠的精神,遇到任何问题坚持本心的毅力。贯穿本书的精髓就是良知,用良知去判断、去解决一切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值得用一生去学习的学问! 读后总结了几点想法,与喜欢王阳明圣人的你一起分享。 一、心即理 其实就是一切道理、真理、天理都在我心,不需外求,知行肯定是合一的。 1、最好孝敬父母的方法归结为让父母身安、心安。 2、外部环境是一种作用力,不过有正推力(顺境),也有反推力(逆境)。而很多时候,反推力才是我们前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 3、每个在逆境中的人:切勿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也不要让坚定之心有所动摇。要避免灾祸,就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尽管表面上可以屈服。采取这种态度,再大的灾难都是浮云。有时候,人必须隐藏他的光芒,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之下仍能让他意志占上风,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换种说法~ 逆境便于自我反省,保持继续坚持! 顺境便于抓住机遇,争取再创辉煌! 利用好自身价值,找对自己认为对的路! 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存天理去人欲 1.任何一件事靠你一个独坐想象,无论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炼心。 2.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3.提升个人道德固然重要,不过用严厉的手段扫荡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更重要。r即变通的力量,将所学致所用、融会贯通的处理事情。 4.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三、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你的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这些就是格物的真正秘诀,致知的实在功夫。 四、军事上有三个过人之处值得学习 1、不重形式,只重实质。 2、以毒攻毒,以贼攻贼。 (最

  • 6、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4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400字

    十年前,他无房、无车、无存款,只有青春和梦想。那时心很小,装不下太多的人情世故,只做最锋芒的自己。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感动,笑得没心没肺,哭得稀里哗啦。一碗回锅肉都洋溢着幸福的滋味,那时生活苦逼却简单充满了希望,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心爱的人快乐平安地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茅草屋。

    城市浮动了人心,岁月改变了生活。为了明天更美好,他坚持、坚持一个人含泪打拼,省吃俭用。三年后,他终于在县城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时一切都那么美好,连空气中都跳跃着愉悦的音符。看着一滴滴汗水汇聚的家,睡梦中都能闻到惬意的笑声。

    时光荏苒,曾经的同事和朋友有的当上了乡镇一把手,有的在省城买房买车,恬淡的生活一遍一遍地被攀比所碾压。他知道今生仕途已远去,但看着飞涨的房价,忧心忡忡,什么时候也能在省城买房买车?为了心中的目标,忍受着委屈和起早摸黑的辛劳。二三年后他也在省城按揭了套房子,同年底又买了车,车实用性并不大,更多的只是满足于面子。买房签单时并没有第一次买房的喜悦,看着银行按揭贷款上鲜红的指印发呆,有一种卖身的无奈,沉甸甸的贷款和利息压在心头。再挺一挺,熬一熬,把贷款还上就可轻松的享受生活了,自己给自己不断打气加油。

    生活平淡如水静静流淌,并无多少波折涟漪。三年后他终于凑够了银行按揭贷款,心里长长的舒了口气。那天阳光暴烈,来到银行结清了贷款,心情却并没有期待的轻松愉悦,只是一个人沿着滨江路走了很久、很久。看着江边绿树掩映,鳞次栉比的豪宅,穿着光鲜驾着名车的俊男靓女,惆怅又一次泛上心头。行业萧条,生活琐碎,愁思涌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又怎么面对这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幸福又靠什么去维持?一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已往对王阳明零散八卦虽有耳闻,但并无特别印象。真正初识王阳明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让王阳明在心中鲜活高大了起来,对王阳明有了探索了解的兴趣。这本书很好,并不是书写得多么好,而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很好,值得学习,他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人心的问题。

    王阳明说:“人人都是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能辨是非善恶。十年前他对物质要求不高,能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只因涉世未深,良知没被私欲所遮蔽,不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内心真实的自己,自己支配主导着自己的人生,行为准则也还未被外界的评判标准所绑架,所以内心充实容易得到幸福的满足。

  • 7、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王守仁/王阳明(1475--1529)朱厚聰、朱厚照时期,平定江西匪乱、宁王谋反、广西匪乱,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陆王心学、儒家、道家、佛家。

    主要思想: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

    结合文章,我理解的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在具体事情上根据良知,端正念头,做符合良知的行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对事物进行研究,总结,得到一定高度的思想或感悟。

    文章有让人继续追看的魔力,回想起来他的语言与我喜爱的高晓松同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历史脉络娓娓道来。第一次接近王阳明不知文章观点是否偏颇(网络上贬褒不一),百度作者(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作者)竟无详细百科介绍,时常也有不知是作者言,还是王阳明语的感觉,但文章态度算是旁观者角度(非追捧者),较为客观。这本书也为了解中国哲学开了个头。

    摘录文章中吸引我的“知识点”,语言文字:

    理学大师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易》是周文王在监狱里写的一本卦书

    这个夜很漫长,有很多人行走在夜色中。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他正倒骑着驴,行走在公元960年的一条大路上。当有人告诉他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宋时,他惊喜得从驴上摔了下来,说:“从此天下定矣。”他叫陈抟,是五代末期华山里神乎其神的一个道士。在他身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弟子穆修,而穆修的背后则是他的弟子周敦颐,此人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世人评价他的品行时说他“胸怀洒落如风光霁月”。周敦颐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那篇美轮美奂的《爱莲说》。另外,他受到祖师爷陈抟道士的影响,以道家的语境写了一本书叫《太极图说》。书中提到了“无极”这一概念,它是万物的造物主,也是万物运行的标准。在周敦颐的身后,我们会看到两个相貌相似,神情却迥然不同的人。一个脸上荡漾着和气的颜色,而另一位神情严肃,活像僵尸。这两人是亲兄弟,和气的那位是哥哥叫程颢,严肃的那位是弟弟叫程颐。

  • 8、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2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200字

    一开始对王阳明的接触就是高中历史教科书把他的理论归为陆王心学一笔带过,高中政治把王阳明的“我思故我在”当作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例子,大一学哲学史的时候书上特意强调唯心主义都是错的,而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现在看来却不以为然。王阳明谈的都是儒家思想灵魂中的三纲五常,也就是伦理学,他对自然科学的探寻恐怕只有那次失败的格竹子事件。 以今人的角度来看,在这点上,王阳明逊色于朱熹。朱熹虽然也有理学家倾向于伦理研究的特征,但他也喜欢探究自然科学。众所周知,王阳明心学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简易明快的哲学之一。无论是它的思想,还是表达思想的语句都让人一目了然。王阳明心学又是一门实用的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极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每个人规划出了一张完美的、直观的人生路线图。王阳明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答案已不言自明。 王阳明一生中共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实际上,三次证道都是在加强它心学的“良知”宗旨,异曲同工,根本谈不上是飞跃或者是变道,尤其是“四句教”只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如果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基调,那么,他后来提“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则是探索模式。1520年,他提出“致良知”,由此给了王阳明心学的灵魂。到他1521年这次和弟子谈话后,王阳明心学第一次在他身上有了成果:超狂入圣。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就是要成为圣人,先要成为狂者,然后才能循序渐进,进入圣人殿堂。“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里的“致知”,它的运行原理就是按良知的本能(能分是非善恶)指引去为人处世。提出“致良知”还要特别感谢张忠团伙,如果没有他们对他进行的百般构陷使他每天都在生死一线徘徊,他就不可能在这极端恶劣的人为环境中提出“致良知”。一个拥有良知的人应该是在遇到压迫时,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即使屠刀架脖,即使不能成功,也要奋勇向前。这是为你的道、你的信仰、你的责任和你的良知必须付出的牺牲,这就是“杀身以成仁”和“无求生以害仁”。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王阳明在一生中,从思想,军事,仕途无不坚持良知,多次创造出军事上

  • 9、 《知行合一·王明阳》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明阳》读后感

    文/李婷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 10、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书评范文欣赏

    《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一部由度阴山著作的书籍,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王阳明学说的研究和理解,通过对王阳明的传奇人生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知行合一的力量。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1-13

  • 2022-11-18

  • 2022-11-27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09-22

  • 2019-10-22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04

  • 2019-10-19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2024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教您怎么写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