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2024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范文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推荐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共 8280 篇)

  • 1、 读《知行合一》有感800字6篇

    你有没有读过知行合一?有什么心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读《知行合一》有感800字6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一】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知行合一这个词后,社会好像一下就风靡起来。然后,提出这个概念的明朝王阳明不知不觉间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非常佩服,甚至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场合谈到知行合一,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

  • 2、 《知行合一》读后感范文8篇

    《知行合一》一书由度阴山所著,全书解读知行合一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知行合一》读后感范文8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二】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的看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一是没有坚持每天晚上看,二是这本书篇幅的确有点长而且有些

  • 3、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小马哥

    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孔老夫子自不必说,立儒家道德规范,创儒家学派,立万世之论,集三者于一身。另一个能被视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阳明,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对王阳明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是后人公认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为"四大家",.他的学术影响了正个明朝,直至现代,以至国外也有很多忠实粉丝。

    第一次接触王阳明是在高中上历史课,看到老师对王阳明说起心学如何伟大,如何改变中国哲学思想,对我来说只要记住要考试的内容,考分高一点就好了,我才不管你在历史中属第几。再次接触时已至大学哲学课,对我这种逃课的理科生来说,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刚参加工作时,小年青闲来无事,翻看各类杂书时被这位王大人小时候离经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斗刘瑾"、"龙场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宁王"等传奇故事吸收,渐渐开始留意这位传奇人物和他所开创的"心学".

    工作十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要明白"心学"的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近来,我更多的精力开始从事服务性行业,对服务性行业来说如何吸引客户,如何

  • 4、 知行合一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这是一本类似自传,讲述王阳明短暂的一生,以及王阳明的心学对当时以及后人的影响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种思想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可人之初,性本善 万事万物不变的是根本 所有的问题从内心里找,都有答案 日常行为不必刻意,不要少,也不要多,遵循自然就好 佛家主张戒除:贪嗔痴 朱熹理学也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人要成为圣人,就是要摒弃人人都喜欢的名,利,色 真正做到无欲才能「刚」 回归现实社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创业也是如此,跟大部分人想法不一样,才能成功 人生也该如此,活出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活法,才精彩 事情做不好,都是因为心不静 多多锻炼内心,让自己内心平静 心静了,做事才有章可循,才不会做错事 修行,其实是修「心」

  • 5、 让良知先行_《知行合一》读后感

    让良知先行——知行合一读后感

    导语:常言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在17年12月30日结束的襄阳工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培训班首期读书演讲比赛的活动现场,我们聆听了18位学员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彩分享,小编在细细品读的时候也深受启发,因此,我们将在卧龙商学院微信平台开设分享栏目进行分享,以期共勉!

    分享嘉宾:彭艳|鹰牌轴承副总经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由我来给大家分享王阳明《知行合一》。初次读这本书,有诸多的不认同,为什么,首先对王阳明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不能理解,在当时的时代,儒家思想,是要抛弃物质的东西,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也要享受物质层面的,我认为我除了吃饱以外,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除了穿暖以外,也要注意衣着得体,让大家见笑了,这就是我当时初次接触这本书的想法,诸多评判。

    再次阅读这本书,我抛开我之前的态度,慢慢进入,反而越读越有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悟到一些道理。其实,每个人在读书领悟中,都会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我们不能去评判谁对谁错,只能说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王阳明他的成功也是吸收了道家、佛家、儒家的精华,成为他今天的心学。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打开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升华,而不是生搬硬套。就像王阳明格竹子格了六天六夜都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还把自己给格病了。而我们组的马威前几天在群里发:“竹子用了四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就长到15米。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看,王阳明格不出的道理,被我们马威同学格出来了吗。我们现在不就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升华了么。

    有些同学说,为什么读这本书呀?我又不想当圣人,王阳明说的人人都是圣人,肯定认为是扯的事,怎么可能呢?其实我觉得王阳明说得对,人人都是圣人,只是分大圣小圣而已,为什么?如果我们对这本书融汇贯通后,把致良知做为以后做人处事的准则,去影响孩子,

  • 6、 知行合一,共承文明—— 读《传习录》有感
    知行合一,共承文明 —— 读《传习录》有感 黄鑫宇 《传习录》,钱穆口中“中国人必读的书之一”,蕴藏了一代儒学大师王阳明的思想精粹,读它,是对心灵的拷问与洗涤,澄澈与升华。 先生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初读,就令我汗颜,因为我就是那个“知而不行者”。我自诩懂得的道理不少,可是,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多少?我知道“人生大病,唯一’傲’字”,我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读过”君子温润如玉“,但是,当我盛气凌人时,当我半途而废时,当我得理不饶人时,我敢说,我懂了么? 再品,更汗颜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我知道的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的是什么?本质。概念,只是对本质的描述,我看似知道许多道理,其实都是镜花水月,空中阁楼。实践方能出真知,而我,一无所知,也一无所成。知而不行,就是悬空思索;行而不知,就是冥行妄作。我向来悬空思索,耽于理论,疏于实践,今日起改之。 可是,你们呢?你们是否同我一样,已经知悔?如若知悔,又是否已改之,亦或是依旧在苦苦挣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的社会上还有太多太多的知行不一者了。有像我一样的知而不行者,例如“键盘侠“、”喷子“,”愤青”……他们,或者说,我们,带来的言语暴力、社会伤害,难道还不够多么?前段时间四川那位自杀的医生,难道不是明证吗?也有另一些人,他们无所畏惧,视法律如无物,弃公德于不顾,冥行妄作而自以为特立独行,损人利己还理直气壮,他们,有杭州的那位纵火保姆,有飞机上的那位抖脚先生,有破坏六千万丹霞地貌的少年,有重庆那位殴打司机致使一车人坠江而死的女士,还有……我长叹一口气,此刻,我不仅仅是汗颜,简直是羞愧难当!为你,为我,为我们。 是的,为我们。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民族,为中华;我们的祖先,叫炎黄;我们的文明,是华夏!它在蛮荒中萌芽,在蒙昧中成长,在时间中成熟,散发出动人的芬芳。可是,这个拥有三千年诗韵、五千年灿烂而辉煌文明的民族,他的传人,竟然如此不堪! 我们的民族与文明,承受着撕裂的痛苦,在黑暗中经过无数的摸索,攀过高山,穿过幽谷,渡过黑河,终于,在近代,以决绝的姿态浴火重生,然后踉踉跄跄地来到了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就是这样迎接他们、传承他们、发扬他们吗?不,当然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做法,王阳明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知
  • 7、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500字2024 知行合一

    最近朋友介绍给我一本关于历史方面的书《明朝那些事儿》。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随手翻了几页,发现里面全是文字,心想这肯定又是枯燥无味、故作高深的历史书罢了,便放在一边,不去理会。后来无书可读,只好耐着性子看了起来。没想一看,就立刻被吸住了,变得爱不释手。作者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明朝276年的历史写得淋漓尽致,幽默无穷。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记忆犹新。

    王守仁就是让我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一个人。他创造了心学,发现了知行合一,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他孤身一人,召集义军,打败叛变的藩王宁王,只花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而书中关于他的知行合一理念又让我陷入深深思考当中。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根本问题,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但王守仁却认为知行合一也就是知道道理和实际运用都很重要,没有难易之分,想要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就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王守仁也是因为有了知行合一成为了理学的圣贤,成就了辉煌的一生!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书中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一定要多交朋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择其善者而从之;做事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为人处事一定要低调,不能自大狂妄。

    我将也会运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将懂得的道理和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努力前行!

  • 8、 《人文合一》读后感250字

    我听过您的讲话,的确属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类型,尤其对于司法话题,越是正式的场合,我发现您讲的越好,有一次去四中院,就是去年,我还在高院研究室,我听您就某个问题发言,很感叹很喜欢,就像您文中所说,不讲别人讲过的话,不陈腔滥调,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立观点,给人的思想以启迪,这样的姿态怎不激赏!这才是上帝创造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不同,就是个性的万紫千红。 人文合一,产生震撼力。您是一个惜言如金的人,尤其是在感情方面,一直内敛,这是让我很喜欢您的一点,比如您给我的这封信,只有一个标题,内网几封通信,也是如此,这是您的风格,但是您的精神和思想是通过您的其他写作来表达的,很克制。如您所见,我容易激动,我的情绪很高涨,而且愿意一直高涨,因为我觉得身边有这样好的领导、兄长和朋友,值得高涨。您的灵气体现在您的学术文字当中,有一种压抑着的精彩,一种宣泄着的痛快,一种深刻中的伟大和质朴。我看到您这句话很高兴,最好的文字一定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文字。我致力于追求,当然,情感和理性的关系是我尤其应注意平衡的。海明曾不无戏谑或褒扬的说我是个纯粹的人。我喜欢这个词,纯粹,我也把兄弟的鼓励当作目标,我愿意朝着它努力,我喜欢纯粹,我并不隐讳,我不会再像当年暗恋女生,一直不敢表白,现在除了在异性方面,我只喜欢妻子之外,对于其他精神领域的目标或美好的境界,我都愿意毫不犹豫的去追求,去表白爱慕。 您文章中的批判性总在彰显您的独立思考和品格,对法院学术讨论会实证崇拜论的剖析,寥寥几笔,力透纸背,我表示完全赞同! 有点累了,接下来的调研的内容板块,我都表示同意,是一个受教的过程,就不做过多互动交流了。 看了您的文章,还有个感受:对课题调研更有干劲了。当然,接下来,要更加紧密的向您讨教才好!

  • 9、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500字:知行合一

    最近朋友介绍给我一本关于历史方面的书《明朝那些事儿》。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随手翻了几页,发现里面全是文字,心想这肯定又是枯燥无味、故作高深的历史书罢了,便放在一边,不去理会。后来无书可读,只好耐着性子看了起来。没想一看,就立刻被吸住了,变得爱不释手。作者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明朝276年的历史写得淋漓尽致,幽默无穷。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记忆犹新。

    王守仁就是让我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一个人。他创造了心学,发现了知行合一,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他孤身一人,召集义军,打败叛变的藩王宁王,只花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而书中关于他的知行合一理念又让我陷入深深思考当中。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根本问题,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但王守仁却认为知行合一也就是知道道理和实际运用都很重要,没有难易之分,想要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就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王守仁也是因为有了知行合一成为了理学的圣贤,成就了辉煌的一生!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书中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一定要多交朋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择其善者而从之;做事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为人处事一定要低调,不能自大狂妄。

    我将也会运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将懂得的道理和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努力前行!

  • 10、 读《知行合一》有感

    读《知行合一》有感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项目部的***,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 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

  • 2021-12-06

  • 2022-11-1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11-04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3-01-21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8

  • 2019-11-06

  • 2023-01-06

  • 2019-11-16

  • 2019-10-12

  • 2022-01-13

  • 2022-11-27

  • 2019-10-11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3-02-13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6

  • 2019-10-12

  • 2019-09-20

  • 2023-04-13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22-12-22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2024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教您怎么写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