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 > 地图 >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2024有关教养的读后感范文大全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推荐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

(共 9030 篇)

  • 1、 读后感:读旅行是最好的教养随想作文范文

    我们的学习阶段对作文模板的要求那是越来越高,为此的读后感频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读后感:读旅行是最好的教养随想作文模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青春年少时,曾想着要像三毛一样浪迹天涯,可梦想终究是梦想,而全世界也只有唯一一个三毛这样的奇女子,而我就是一介凡人,只能做一个过最普通生活的平凡女人。

    不过,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然后做一个全心全意陪伴着孩子成长的幸福母亲,不也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吗。如今,我从小的梦想实现了;如今,我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如今,我还拥有了可以支配的一点点时间与剩余的一点点金钱。于是,我就想着与我的爱人、我的孩子一起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旅行是最好的教养》是台湾作家沈佳慧写的,通过亲身带着孩子出去旅行的经历。我好喜欢好喜欢这本书,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我的心坎上,引起我的共鸣。感谢喆妈公益阅读又一次让我拥有一本如此美好的书。是的,美好的书,看完这本书后,让我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原来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那样的美好。

    原来在每次的旅行中,坐火车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坐火车不仅可以省一大笔旅行费用,而且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还可以从与陌生人的互动中,让他学习沟通、应对与辨识情况的方式。于是,让我更加坚定以后的旅行方式是火车式的旅行方式,像这次我们的草原之旅,一百多个小时的火车时间,我们却一点不觉得累与无聊,回忆起来满满都是幸福与快乐。

    原来与孩子一起骑自行车去旅行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骑自行车的乐趣真的很多,可以锻练体力,还可以用缓速的方式,看骑过每一个地方的风景、文物与民情,不仅仅是匆匆一瞥。于是,我好想现要就去买三部山地车,一家三口在周末闲暇时光,骑车旅行在林间地头,尽情地享受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带领孩子学习的,是从旅行中发现领略大自然的奥妙与美丽,尊重与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地球的每一种生物。翔与作者的儿子小k一样,也是极喜爱动物,回想着去年在深圳动物园翔为了多观看各种动物而飞跑的身影,仍然一阵感动与自豪。于是,我又很想带着他可以慢慢不赶时间地在动物园里观看他最喜爱的各种动物。

    人文素养,不见得是小提琴拉得多好、钢琴弹得多棒、画图画得多厉害,十八般武艺全部都会,而是要让孩子有鉴赏能力,又借着这些艺术修养和欣赏,提升自我治

  • 2、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近几天,我对《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背景及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我个人认为,读书尤其读名着,有时和人的年龄有关,欣赏的角度不同,收获也不同。有时一本好书,放置一段时间再读,会有新的兴趣。 对此,我深有同感,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感受,使我感觉到读书也是一种习惯,读书的收获会让你爱上读书。每晚睡前,我都会翻上一篇杂志,一段历史,读书使我了解了俄黄女英、房谋杜断等历史典故,使我明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世间百态更让我同喜同忧。最喜欢的当数《三分钟经典》,读后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现在尽管我还没有研读经典,但我不再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读书,每天睡前读一读书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想,获得教养不一定要从读经典名着开始,其实,在慢慢养成的读好书的习惯的过程中,你就已经获得了修养,喜欢读书也是一种修养。
  • 3、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作文

    这本书刚一打开,看着看着就随这本书进去了。非常满意的一本书。之前我们把孩子的一些我们认为是坏的习惯给统称为问题,随着我们看到孩子的更多坏习惯我们就认为这个孩子问题太多了。久而久之就会给贴上一个坏孩子的标签,可是谁又曾想到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呢?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自己没有让孩子学习到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我们又没有教会孩子的正确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那出现了一些我们所认为不好的东西是很正常的了。书中所说到的把问题转化变为技能,之前我一直认为董伟琪的自信心不够,我就认为这是他的缺点改变不了的了。(因为之前有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一次他在做语文作业看图写话中,我教他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好,如果不行还可以修改的。他写着写着一半后面就没有结尾了,我和他说文章要有开头、中间所表达的事物、最后结尾。可是他就是没有,到最后我就和他说,你随便怎么写,只要你想出什么写什么,与你前面的不想关也没有关系。可是他就是不敢写。当时我就确定我更加认为他的自信不够了。我说你想都不敢想,你的自信心呢?)自己也是非常的生气,心中就是认为他就是缺乏自信心,之前一直认为是他的问题。现在明白了,是我没有教过他这些技能,怎么能是他的问题呢?所以以后要多多的运用各项技能训练,培养孩子自信,增强孩子的能力。

    1、关于商定要学习的技能,我们想要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是要与孩子协商来学习。而不是我们命令孩子去学习的,这样即使孩子们接受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的。而我们换一种方式,与孩子协商的来学习某一个技能,孩子会想我们还是尊重他的,孩子学习的效果应该会好了很多了。因为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我们为什么要谋杀了孩子的自尊呢?今天与孩子交流时,我一直想让孩子把字写的更好一点。然后就和孩子说,我们都是知道你有这个能力把字写的更好一点,而且你自己也是知道有这个能力的,只是你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有可能你是因为为了做下一个事情而来节约点时间出来,但是你想想为了做下一个事情,而放弃了前面的不认真,那是多么的不值得呀!因为我们都是认为,如果做任何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没有认真去做,那还不如直接放下不做了,直接去做另外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孩子最后的回答是,我知道了。也许他并不能懂的其中的道理,但是我相信时间长了孩子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这应该也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培养吧。

    2、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在与孩子商定了一个学习技能后,并且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这样

  • 4、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之教养

    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反而得不到尊重。一个横蛮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这真是黑白颠倒的怪现象。

    三毛

    良好教养的顶点与其说表现在不与人争,不如说表现在热心助人。

    理查德斯蒂尔

    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汉斯格里美尔斯豪森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优良的品性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托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

    洛克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马阿诺德

    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王尔德

    谁对待路人能像对待嘉宾那样彬彬有礼,谁就是世界公民。

    培根

    罗曼罗兰

  • 5、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撰写的教养的迷思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观点,即父母的教养决定孩子的未来。哈里斯认为,人的社会化、人格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不是由父母决定的,而是由孩子的同僚团体所决定的。孩子与同僚团体共享的世界是塑他行为和性格的地方,同僚团体决定了他以后会是什么样的人。

    哈里斯同时认为:第一,父母对子女的人格塑造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力。子女的性格和行为之所以与父母相似,是因为子女从父母那里遗传到他们的基因。第二,子女社会化以及人格塑造的过程是在家庭以外的经验中,也就是在他们与同僚共处的环境中完成的。第三,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之所以倾向于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模式,主要是因为基本倾向这么做。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基因是跟着你。但是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的行为模式,只有与他们在一起时才有用处,孩子没有必要将旧的行为模式带到新的社会情景中,他们完全可以顺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孩子的成长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基因如何影响青少年去选择不同类型的同僚团体?基因会影响青少年的人格、智力、天赋等,如果基因让孩子比较聪明,他就比较可能加入知识导向的同僚团体。攻击性的少年通常和那些爱冒险寻求刺激的人在一起。所谓物以类聚。这种人格特质是由基因的成分在里面的,所以当孩子去寻找跟他一样的人做朋友时,他其实是在寻找跟他相似的基因的人。离婚父母的孩子比较可能离婚,完全是在于遗传,而不是在于他们童年的家。虽然人格有一部分是遗传的,文化却不能遗传。态度、信仰、知识和技术都是文化一部分,可是都不能靠着基因把它从一代传到另一代。文化正常传递的方式是,从父母的同僚团体到孩子的同僚团体,不是从父母到子女而是从团体到团体。孩子认同他们的同僚团体,并依他们团体的常态行为来修剪自己的行为。

    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孩子同僚团体的影响。像一个外国移民孩子大多数比父母更快的熟练使用当地的语言,发音和言谈举止很快被当地孩子同化,而并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终生带口音,甚至终身都无法学会使用当地语言。一个底层社会的家庭孩子搬到中产阶级社区去住时,这家的孩子自然就变得跟中产阶级的孩子一样。因为学校中每一个人都这样时,孩子就有附和大家的压力,他们自己就有动机想要变得跟其他的同学一样。

    几点启迪:

    不管是传统认为的父母的教养决定孩子的未来,还是哈里斯认为的孩子的同僚团体决定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其实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种假

  • 6、 《良好的教养》读后感1000字

    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教养

    古人朱熹曾说过:“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他认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行为举止透显着自身教养的高低,我们应该把教养这种美好的品德展现出来,延续下去。

    前不久看了《良好的教养》这本书,里面描述了许多关于教养的故事,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养”的思考。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轮上,一对外国老夫妇取餐时,发现吃的都被拿光了。而他们旁边的中国游客,每个人面前都是几个大盘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外国夫妇于是向工作人员投诉,让人吃惊的是;这对外国夫妇并不是投诉自己没吃到东西,而是觉得是食物浪费太可惜了。

    从这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一、取餐时,把食物都拿光,完全不考虑后面的人有没有吃,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二、拿走的食物聚摞成塔,吃不完又成了一种浪费,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三、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了个人形象,也有损了国家形象,这是对国家的不尊重。这三个不尊重都是不文明的、教养欠缺的表现。由此我们就能懂得,很多事要为他人着想,珍惜粮食,行为注意形象,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这我又想到了我们平时吃饭,总是剩饭剩菜的问题,我很想问大家,把饭吃干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么?其实我们不想吃,完全可以不盛那么多。

    吃饭时对食物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对“自由”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看出你的教养。所谓“自由”,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控制自己不去做什么,这是一种自律意识。自律的人,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去行动,尊重自己的需要,清楚自己该吃多少,能吃多少,并且把饭吃干净。

    把饭吃的干干净净,本是一种生活常识,习惯性剩饭,不仅是浪费,更是教养欠缺的体现。无论在过去粮食匮乏的年代还是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节俭都应是根植于心的传统美德,珍惜食物也是一种教养。

    《良好的教养》还让我联想到了关于美国运通公司总裁哈维的一个故事。哈维上初中的时候, 校长带她们去参观博物馆,去到的时候,哈维看到在博物馆的门前坐着一位老乞丐,老乞丐的面前放了一个玻璃罐子,于是哈维往玻璃罐子里面丢了一枚硬币,罐子发出响耳的“哐当”一声,哈维觉得做了一件好事,正开心着,可是,老乞丐只是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了哈维一眼便低下头去了,哈维纳闷极了,正准备转身离去。然而,站在不远处的校长目睹了这一切,就把哈维喊了过来,校长问哈维:“

  • 7、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 篇1

    《由内而外的教养》第三章读后感1000字:

    非暴力沟通,及正面管教的都强调,沟通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链接。链接指的是情绪的链接。那么,情绪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又该如何链接呢?本书第三章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

    首先,我们要知道情绪究竟是什么。通常我们认为情绪是一系列感觉,我们常用一些词来标记这些感觉,如生气、难受等。然而本书作者从整体角度提出了另外一种关于情绪的解答,即情绪可以被看做一种处理过程,他可以把不同实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技能。

    通俗解释就是说,我们的大脑集合了数以万计以复杂方式发送信号的神经细胞,他需要一个协调过程使自己保持平衡,情绪就是自我调节的方式,情绪的协调与一致性对我们自身的幸福感,与孩子及他人关系非常重要。

    《初级情绪》

    情绪情绪除了可以分类,还有一个基本特征,人家把它称为初级情绪。初级情绪是对重要事件的评价,评价可以帮我们理清思维,并让身体做好行为准备。

    这种初级情绪不一定是语言的表达,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调回应时的时机语气,都在感知并传递初级情绪。我们所说的沟通之前先链接,链接的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初级情绪。如果彼此之间的初级情绪一直,我们就会产生共鸣,会产生被理解的感觉。

    如何与孩子他人产生初级情绪链接呢?书中的方法是:积极情绪及时渲染;负面情绪设身处地的感受,并安慰。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回应积极情绪的方式是鼓励而非表扬。

    书中52页的例子,为什么很好的解释了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案例中一大个谨慎害怕冒险的孩子,一天勇于尝试的跳上树干,走完了一条3米长的树干桥。一位老师看完整个过程后兴奋的表扬到:“非常好!你做的好极了!你是最棒的。”

    这样的评价并没有孩子的感受达到调和。对于一个谨慎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表扬太过沉重,孩子会担心要表现的非常好,简直太难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不要再次尝试。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具体行为,并且鼓励的要与他们内心的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相一致。如:“我看到你小心翼翼地挪着脚走完整个树干。你做到了!你做到了!你可能有点害怕。虽然这是你的第一次,但你坚持下来了。你真棒,现在你开始相信自己了。”

    读到这里,我有一个困惑,情感链接非常重要,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每一个感受,并努力回应吗?

    其实,情感链接会呈现一个周期的连续和暂停,

  • 8、 《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

    《教养的迷思》,又是一本颠覆常见教育理念的书籍,在当今社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本书的作者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个体家庭延伸出来,将目光投向了孩子成长所不能离开的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

    来看看豆瓣上关于这本书的介绍:

    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这问题一般人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会呀。真的是如此吗?而很多精神分析或教育理念也都说一个人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教养出了问题。是真的吗?这些说法有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还是只是假说臆测,或是个案观察后研究者自己的推论?

    这是本非常有趣的书,作者以科学的研究态度,将一个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拆开来看它的基本假设成不成立,究竟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不因为别人都相信便不去检验这个假设成不成立。

    这是本非常精采的书,博征旁引,作者举的例子都是你以前知道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但是从来没有想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也让我们看到,同一个现象,理论不同时会有这么不同的解释。如译者( 洪兰教授, 阳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室教授) 也同意社会科学的人在解释人的行为时,很少去考虑基因的角色,应该先把基因遗传的因素分离出来再去看环境教养的影响才有意义,而且过去大多数教养假设的研究没有分辨直接和间接的遗传效应( 直接遗传效应指身高、体重、外貌、先天气质…;而间接的遗传效应: 如外貌美丽的孩子较容易得到父母的宠爱、朋友的羡慕,而胆怯的孩子较容易引起母亲的保护、手足的调侃、同辈的捉弄等不同的效应)。直接与间接两种基因遗传因素会同时并加重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发展。

    在我们生活周遭很常见的: 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兄弟姊妹,并没有比在不同家庭长大的人更相似。而在移民的家庭中可以看到父母往往仍是说着原来自己本国的语言,而他们小孩如果在12岁以前就跟着移民,可以发现他们的语言、思考方式已同化成移民国家的小孩一样,和他们的父母不同了,读书笔记.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一位心理学家让他的小孩和同龄的黑猩猩的小孩一起抚养长大,虽然同时以人类的方式教养他们,结果发现是她的小孩越来越像黑猩猩的行为,而提早将黑猩猩送回动物园( 因为与人类同龄的黑猩猩在智力发展速度上较人类的小孩快, 所以有带领作用)。作者指出儿童的社会化并不是模仿大人,因为大人可以做的事小孩子一般都不可以做;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孩。在孩子的社会化分类中基本上大人与

  • 9、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的读后感简短

    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的读后感简短"这样的内容。读书能诱发人的思绪,让想象得以超越时空,当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的心灵也在阅读中得到了一些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的读后感简短 篇1

    去年,我也进入了接送孩子上下课外辅导班的行列。看着身边一张张疲倦的脸,有的低头看手机,有的抽空小睡一会儿。虽然看不到我自己,但能感受到来自心中越来越强烈的无力。

    当孩子们蜂拥而出,在家长存放处领回各自爸妈时,那些不过三四十岁的人,弯腰吃力地站起,眼中从茫然到惊醒,这是生活对于成年人的考验。有经验的人,都会发现,越是无力时,我们越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一点小事而大吼大叫,事后又是无限的后悔。特别是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他们的活力总能和我们的无力成为永恒的对抗。

    蔡颖卿老师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后来她发现产生疲倦的原因,是自己没有为生活做好足够的准备。比如,接了孩子回家后,还需要准备晚饭、打扫卫生、辅导孩子作业,或者还有未完成的工作。

    正因为这些事情如包袱一般压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累的喘不上气来。

    书中,蔡颖卿老师改变了处理家事的时间,在带孩子上课之前先将餐桌布置好,把晚餐准备起来,这样回到家就可以吃到晚饭。辅导班中也有相同处事的家长,他们利用等待的时间处理工作,或是读书学习。合理的使用时间,不断放下身上的包袱,他们的身体果然轻健很多。

    身体上的疲惫通过休息可以缓解,而心理上的疲惫只有找到源头,才能解决。当母亲拥有安定的心对面生活,家庭也是安定的,孩子也能在安定的环境中生活,拥有稳定的情绪。所以说,母亲在家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心的安定,还可以学习冥想,学习在一个时间里集中思想,抛开外界,在安静的环境、舒适的音乐中找回自己的本我。久而久知,对于情绪的控制很有帮助。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的读后感简短 篇2

    最开始看到书名,觉得是一本育儿书,适合家有小小孩的,但看下来,倒觉得

    无论是养育着多大的孩子,都会有帮助。它不同于那些已经泛滥的育儿书,里面讲到的很多是为人父母的观念,而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多的其实是为人之道,作为父母,只有你自己具有好的品质和休养,才能教导出一个出色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的行为、修养,都来自父母的教导,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 10、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21世纪是脑科学的时代。研究儿童成长经历对孩子情绪能力、社交能力和记忆的影响,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也造就了几个诺贝尔学奖。人际神经生物学创始人的丹尼尔西格尔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大脑与人际关系三部曲《由内而外的教养》、《全脑教养法》、《第七感》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崇。前面已经分享了《全脑教养法》。顺着他的人际关系理论叙述,通读《由内而外的教养》后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安全感是孩子大脑产生持续积极变化的直接推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与未来。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人的性格如何形成

    个人认为人的性格主要由基因、成长经历和后期教育经历决定。西格尔持同样观点,且更科学全面。他认为:“性格是由他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脾性特点(如敏感、外向或情绪化)和他与家人以及同龄人的相处经历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基因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的一些固有特征以及交流过程中人们对他们的回应方式。此外,生活经历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影响他们的基因激活和大脑结构的塑造”(p90页)。成长中的婴儿大脑发育还极不成熟,与父母健康的联结和依恋,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他们的大脑,大脑的构造决定了他们对生活经历的感知和记忆方式,进而形成性格。

    早教的最核心内容是建立与孩子亲密的依恋

    每次想起大宝伤离的眼神与泪水,总感觉到潮水般的愧疚。在多年以后和我谈起大宝3岁时晚上在父母家睡的那段短暂经历时,太太说她仍难以释怀。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大宝对与妈妈的依恋的渴求,安全感的短暂小动荡,对他成长的影响多少存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大宝时常粘着妈妈的表现说明了这点。当然,后来我们的与大宝的亲密联结让安全感重回。大宝在快乐、有爱、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中继续成长。

    对于依恋西格尔有精彩论述。他把依恋类型分为四种,如下图:

    冷漠、情感联结的缺乏会使孩子的依恋关系更加糟糕。西格尔认为如果父母经常不在家,或者拒绝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就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孩子通过回避与父母的亲近和情感联结,以适应父母的冷漠态度。在这种依恋关系中,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常常语气冷漠、缺乏情感。(p92页)

    孩子与父母的生活经历对孩子的内在幸福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在饿时哭泣,妈妈给予安抚,并且喂养,这细小的举动却让孩子有着巨大的满足感。家庭环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童年记忆,也影响了我们如何记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形成稳定的情绪和

  • 2023-06-11

  • 2019-09-23

  • 2021-09-07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6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
有关教养的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有关教养的读后感,有关教养的读后感大全,有关教养的读后感2024,更多有关教养的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