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莫内读后感 > 地图 > 莫内读后感,2024莫内读后感
莫内读后感相关栏目
莫内读后感热门栏目
莫内读后感推荐
莫内读后感

(共 8032 篇)

  • 1、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21世纪是脑科学的时代。研究儿童成长经历对孩子情绪能力、社交能力和记忆的影响,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也造就了几个诺贝尔学奖。人际神经生物学创始人的丹尼尔西格尔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大脑与人际关系三部曲《由内而外的教养》、《全脑教养法》、《第七感》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崇。前面已经分享了《全脑教养法》。顺着他的人际关系理论叙述,通读《由内而外的教养》后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安全感是孩子大脑产生持续积极变化的直接推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与未来。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人的性格如何形成

    个人认为人的性格主要由基因、成长经历和后期教育经历决定。西格尔持同样观点,且更科学全面。他认为:“性格是由他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脾性特点(如敏感、外向或情绪化)和他与家人以及同龄人的相处经历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基因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的一些固有特征以及交流过程中人们对他们的回应方式。此外,生活经历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影响他们的基因激活和大脑结构的塑造”(p90页)。成长中的婴儿大脑发育还极不成熟,与父母健康的联结和依恋,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他们的大脑,大脑的构造决定了他们对生活经历的感知和记忆方式,进而形成性格。

    早教的最核心内容是建立与孩子亲密的依恋

    每次想起大宝伤离的眼神与泪水,总感觉到潮水般的愧疚。在多年以后和我谈起大宝3岁时晚上在父母家睡的那段短暂经历时,太太说她仍难以释怀。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大宝对与妈妈的依恋的渴求,安全感的短暂小动荡,对他成长的影响多少存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大宝时常粘着妈妈的表现说明了这点。当然,后来我们的与大宝的亲密联结让安全感重回。大宝在快乐、有爱、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中继续成长。

    对于依恋西格尔有精彩论述。他把依恋类型分为四种,如下图:

    冷漠、情感联结的缺乏会使孩子的依恋关系更加糟糕。西格尔认为如果父母经常不在家,或者拒绝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就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孩子通过回避与父母的亲近和情感联结,以适应父母的冷漠态度。在这种依恋关系中,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常常语气冷漠、缺乏情感。(p92页)

    孩子与父母的生活经历对孩子的内在幸福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在饿时哭泣,妈妈给予安抚,并且喂养,这细小的举动却让孩子有着巨大的满足感。家庭环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童年记忆,也影响了我们如何记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形成稳定的情绪和

  • 2、 《脑内革命》读后感

    《脑内革命》读后感

    但凡节日贺词,往往都是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人人都当作一种美好的愿望。但看完《脑内革命》这本书,更深地认识到如何才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心中一直想着事情往好的方向发现,你的脑袋会分泌出一种物质,会调动全身所有积极的因素,影响你的决策、你的言行,慢慢就会心想事成。

    但如果一直担心往坏的方向发展,或想着坏事,你的脑袋同样会分泌一种物质,会调动你全身所有的负面因素,影响你的决策、你的言行、你的心态,坏事慢慢也会成真——或担心啥来啥!

    色心一起,你的身上所有负面的细胞会被调动起来,你的思维会想着如何才能得手,言行随之而变,最终必然付之于行动,满足本能欲望的同时,也可能成了罪获犯。

    贪念一起,你身上所有负面的细胞同样会被调动起,你的思维会想着如何才能拿到这笔财富,言行自然会围绕着这笔财富转,最后得手的同时,也可能成了罪犯。

    害怕、恐惧,你的身上所有负面能量也会被调动起来,你的思维只会想着如何避开,你的言行自然随心而动。越怕见鬼越会见到鬼。很多人病死还不如说是被疾病吓死。

    想要讨好某人,你的脑袋必然分泌出一种物质,调动了你全身的潜力,去研究这人的喜好,你的言行必然是围绕着这人的喜好而转悠,最后也能成功。

    《脑内革命》告诉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当你想着“好烦啊”,脑内蛋白质会分泌出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些不但有毒,还能生成剧毒的活性氧,活性氧会加速衰老、促进致癌物质。当你想“这不过是一种考验,怕什么啊”,脑内蛋白质会分解出二种物质:副肾皮质激素(起到消除身体压力的缓和剂作用)、β—内啡肽(消除精神上的压力)。这二种物质会促进年轻、增强免疫力。

    遇到问题时,当采取利导思维模式,大脑会产生正面能量,形成的物质就有良药作用,采取弊导思维模式,大脑会产生负面能力,良药会变成毒药。

    《脑内革命》告诉我们:人的脑袋分左脑和右脑,左脑是现代脑,右脑是祖先脑。遗传记忆存在于右脑,右脑储存了祖辈上亿年的智慧,而左脑仅仅是个人出生以来的经验积累,面对当下所有的疑难杂症,对左脑是难题,对右脑的信息量则是轻而易举之事。如何开启右脑西方早有各种各样的实践方法。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经常是在矛盾的爆发中、世局的动荡中、被逼到绝境处才激发出能量,从而开启了智慧大门。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部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民国时期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人才。

    灵机一动、急中生智、绝处

  • 3、 《内伶仃岛上的猕猴》读后感

    读了《内伶仃岛上的猕猴》这本书,我感到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受总是苍凉而空阔的。

    书中写的是一个极具韧性的猕猴主角黑儿,不论面对何种境遇,它都充满对生活的希望,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克服困难,把不幸的遭遇化为成长的经验,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黑儿出生在猕猴社会的最底层,自小跟随为奴仆的母亲琥珀受尽欺凌,锻炼出了它极好的忍耐力和承受力。他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谁知道以后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黑儿,这只不幸的猕猴自小在艰难困苦中长大,它经历丧母的悲痛,朋友的背叛,强敌的欺辱,死亡的威胁等挫折。但它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和成长。打开生蚝壳,取得鲜嫩的蚝肉,番薯地里挖番薯,到山坡湿润的地方挖掘葛根充饥等许多独立生存技能它都一一学会。

    因为他不放弃人任何生存的希望,生存能力强大,所以他总能在生死关头化解不幸,顽强地活下来。

    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所有要是学习黑儿这种对生活充满希望,遇到问题从不气馁,把失败化为经验。相信这世上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 4、 表与内作文经典11篇

    写作能够锻炼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可以与读者达成情感的共鸣。编辑精益求精制作了这份“表与内作文”请您享用。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表与内作文【篇1】

    网络流行语的盛行,“颜值”一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颜值”一般用于评价人物的容貌,现在却不知不觉变了味儿,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古有谚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所谓“颜值”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的内在所决定的。

    “高富帅”“白富美”在流行语的解释中,本意指那些富有,颜值高,肤白貌美的帅哥或美女。而国内某知名高校却重新对其进行诠释,要求学生都要成为“高富帅”“白富美”;“高”之心灵高大阳光;“富”为知识富有;而“帅”则为阳光开朗;“美”则是心灵美好。若仅是空有其表,那么他的价值也只能是花瓶一般,只有让人观赏的功能,而且易碎易损,容易被人遗忘。

    秦始皇一统天下,虽暴政,却不能否认它带来的功绩,难道他颜值高吗?靓丽的外表的确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人的目光,但可以长久吸引人的还是他的内在本质。娱乐圈不乏帅哥美女等众多颜值高的人,但那些一线明星哪个不是靠实打实的演技与实力折服众人走到一线?就如线下当红的一枚韩国小鲜肉宋仲基,人家不仅仅有颜,而且还是个大学霸,也曾在服兵役时当过特种兵,这种表与内俱佳的人,怎能不吸引他人的眼光?这就是“明明可以靠脸,却偏偏要靠才华”。内在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所谓“颜值”也只不过是用来增添色彩而已。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中国首富,凭借内在的坚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借用之前的一句网络流行语,这不就是在告诫我们“人丑就要多读书”嘛!外表并不重要,外表外表,只是表面的,一个好的外表也只有在充实的内在下才可能更好的展现出来,否则徒有其表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人终将会老去,没有谁可以逆天而行,永驻青春年华;而充实的内在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却会随着时间而积淀下来,越积越丰富多彩,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表与内作文【篇2】

    主人买了一块新表。新表小巧玲珑,表带闪闪发光,让人看了爱不释手。有了这块表,主人便把跟随多年的旧表扔到了一边。

    有一天,主人要去干活,把新表放进抽屉里,恰好旧表也在里面。

    这时,新表懒洋洋睁开眼睛,看见了旧表。它惊讶地说:呦,这不是风行一时的表大哥吗?如今怎么落得这般狼狈?表盖掉了下来,表带上都是锈

  • 5、 伯内特《秘密花园》读后感范文

    导语:小说《秘密花园》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情,适合小朋友阅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内特《秘密花园》读后感范文【1】

    今年寒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者伯内特写的《秘密花园》,这本书是爸爸给我买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一口气读了三遍。

    《秘密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玛丽亚脾气古怪、任性、蛮横、冷漠,在一场瘟疫中失去了父母,去了姑父的米瑟威斯特庄园,在这里她通过知更鸟发现了一个被尘封了十年的秘密花园。找到了十年来一直卧病在床的表哥克林,他生活在孤独、愤怒和痛苦的折磨中,总担心自己快要死了,或者会象他爸爸一样长成一个驼背。玛丽亚和克林简直就是小魔鬼,成天指使、责骂周围的人,身体非常虚弱,他们在进入秘密花园后,与朋友笛卡尔一起热爱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随着花草的生长,他们也改掉了自己身上的种种坏习惯,成为了漂亮的小姑娘和强壮的小伙子。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比如,人要溶入大自然当中。玛丽亚和克林原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去外面不玩耍,身体十分瘦弱,而克林竟然是十年不下床,结果是真的病了。而当他们亲近大自然后,伴随着旷野的寒风、芳香的泥土、草木的生长,他们的身体也慢慢地变好了。我们也应当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溶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锻炼成长。

    我们应当善待动物。笛卡尔常年在旷野里和动物们玩耍,久而久之,他和动物们成了好朋友,他甚至知道动物们在想什么、干什么。小羔羊、知更鸟、乌鸦等动物也给玛丽亚和克林带来了乐趣。人要善待动物、尊重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上不能仅仅只有人类,动物也是重要的成员。

    我们应该广交朋友,玛丽亚和克林都是在仆人成堆的环境中长大的,周围的人对他们百依百顺,他们简直就是小公主和小王爷,可他们并没有快乐,因为他们没有朋友。克林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地扔掉了轮椅,长成了健康的人。玛丽亚和克林都在朋友的帮助下,脱胎换骨,成为了正常的人。我们也应当广交朋友,朋友能让自己获得友情,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伯内特《秘密花园》读后感范文【2】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叫《秘密花园》的书。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一场可怕的瘟疫使10岁的小玛丽成了孤儿,不得不被送往画眉庄园。画眉庄园是一个古老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有被锁了10年的花园,有被秘密藏在房间里的小男孩。而玛丽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她发现被埋掉的花园钥匙和

  • 6、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后感 篇1

    《由内而外的教养》第三章读后感1000字:

    非暴力沟通,及正面管教的都强调,沟通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链接。链接指的是情绪的链接。那么,情绪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又该如何链接呢?本书第三章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

    首先,我们要知道情绪究竟是什么。通常我们认为情绪是一系列感觉,我们常用一些词来标记这些感觉,如生气、难受等。然而本书作者从整体角度提出了另外一种关于情绪的解答,即情绪可以被看做一种处理过程,他可以把不同实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技能。

    通俗解释就是说,我们的大脑集合了数以万计以复杂方式发送信号的神经细胞,他需要一个协调过程使自己保持平衡,情绪就是自我调节的方式,情绪的协调与一致性对我们自身的幸福感,与孩子及他人关系非常重要。

    《初级情绪》

    情绪情绪除了可以分类,还有一个基本特征,人家把它称为初级情绪。初级情绪是对重要事件的评价,评价可以帮我们理清思维,并让身体做好行为准备。

    这种初级情绪不一定是语言的表达,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调回应时的时机语气,都在感知并传递初级情绪。我们所说的沟通之前先链接,链接的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初级情绪。如果彼此之间的初级情绪一直,我们就会产生共鸣,会产生被理解的感觉。

    如何与孩子他人产生初级情绪链接呢?书中的方法是:积极情绪及时渲染;负面情绪设身处地的感受,并安慰。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回应积极情绪的方式是鼓励而非表扬。

    书中52页的例子,为什么很好的解释了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案例中一大个谨慎害怕冒险的孩子,一天勇于尝试的跳上树干,走完了一条3米长的树干桥。一位老师看完整个过程后兴奋的表扬到:“非常好!你做的好极了!你是最棒的。”

    这样的评价并没有孩子的感受达到调和。对于一个谨慎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表扬太过沉重,孩子会担心要表现的非常好,简直太难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不要再次尝试。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具体行为,并且鼓励的要与他们内心的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相一致。如:“我看到你小心翼翼地挪着脚走完整个树干。你做到了!你做到了!你可能有点害怕。虽然这是你的第一次,但你坚持下来了。你真棒,现在你开始相信自己了。”

    读到这里,我有一个困惑,情感链接非常重要,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每一个感受,并努力回应吗?

    其实,情感链接会呈现一个周期的连续和暂停,

  • 7、 《走吧,莫》读后感

    这本书讲了大象莫克多和男孩布拉姆的真实故事。跨越了七十个年头和三个大洲,他们的故事绝对是最令人惊叹的真实动物故事。1896年一个宁静的早晨,一个男孩和一头大象同时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的马戏团里。他们从出生之日就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生命,并且备受考验——遭遇马戏团被卖,一同经历可怕的海难,一同在柚木林里学习成长,一同从火灾死里逃生……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布拉姆——一个热爱动物、理解动物的训象师;莫克多——一个经历无数次灾难的独眼象。他们让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去思考大象们那些真实却不可思议的感受。他们历尽艰险,只为永远在一起,却还是被人们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分开。他们心怀希望,执著的寻找对方,终于在无数的惊喜中重逢。他们伴随对方七十多年,不离不弃,最后相约一同前往另一个世界。

    故事中莫克多与布拉姆不离不弃的感情,值得我们任何人学习。他们的感情更多的是相互的理解与行动,而不是语言。在生活中,我们也要重视友情与亲情: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在亲人遭遇挫折的时候陪在左右,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

    我一开始读这个故事,就爱上了它。朴素的文字,一点也不花哨,却感动了无数人的心,刻画出生动的情景,写出世上最美好的感情。《走吧,莫》是一部动物的史诗,一部爱的史诗 ,值得所有热爱动物的人收藏,更值得所有热爱生活的人学习。

  • 8、 《懒猫伊万内奇》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懒猫伊万内奇》,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心里顿时百感交集。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名叫西哩呱啦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小猫,因为他很懒惰。

    因此大家都叫他懒猫,在森林里面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他最终也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受到了惩罚。我记得有一个人曾说过一句这样的名言:懒惰是愚者的休暇。对于这句话其实我是非常赞同的,懒猫整日不勤奋劳动。难道他不是一个愚者吗?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事实不也是这样吗?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虽然金子能买到很多东西,但却买不来时间。相反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也不能回来了,懒猫这样做最终受害的还是他自己啊。

    懒猫他这样不思进取,到了老了之后就一事无成,像他这样就是没有活出生命的意义在活着的时候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所以通过阅读《懒猫伊万内奇》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可不能像懒猫一样懒。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长大了之后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师评语:本文小作者先为我们简要的概述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用名言警句抨击了懒猫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最终收到了惩罚。小作者也从中明白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

  • 9、 走吧莫读后感

    走吧莫读后感(一)

    《走吧,莫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是一部跨越了七十个年头和三个大洲、绝对令人惊叹的真实动物故事。它讲述的是:1896年一个宁静的早晨,一个男孩和一头小象同时降生在一个德国的小镇;男孩名叫布拉姆,小象叫莫多克。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一同经历了可怕的海难,一同在橡木林里学习成长,一同从马戏团的火灾中死里逃生他们历尽艰险,只为了永远在一起,却还是被人无情地分离;他们心怀希望,执着地寻找,终于得以在惊喜中重逢;他们相知相伴了七十多年,不离不弃,最后相约着一同去往另一个世界。

    走吧莫读后感(二)

    前些天我看完成了《走吧,莫》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大象的故事,我喜欢动物,这大象的名字2020叫莫。莫和书中的小男孩布拉姆是同一天出生的,也算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从小就一起生活,感情很好。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分开了,但他们心怀希望,相互执着地寻找,终于重逢了。动物和人类也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的,请我们都爱身边的动物们。

    走吧莫读后感(三)

    前些天我看完成了《走吧,莫》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大象的故事,我喜欢动物,这大象的名字2020叫莫。莫和书中的小男孩布拉姆是同一天出生的,也算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从小就一起生活,感情很好。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分开了,但他们心怀希望,相互执着地寻找,终于重逢了。动物和人类也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的,请我们都爱身边的动物们。

    《走吧,莫》描写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爱。马戏团驯象师的儿子布拉姆、大象的女儿莫多克,同时降生在德国某小镇,他们相知相伴,78年不离不弃。

    书中,整个马戏团都对动物温柔爱护,把训练建立在爱之上,从不鞭打恐吓,因此动物们总是心甘情愿地表演。这种以情感与欢乐训练动物的方法,无法让每个爱动物的人不感动。

    跨越了七十个年头和三个大洲,莫多克的故事绝对是最令人惊叹的真实的动物故事。1896年一个宁静的早晨,一个男孩和一头小象同时降生在一个德国的小镇。男孩名叫布拉姆,小象叫莫多克。他们的从出生之日起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贯穿了他们的整个生命,并且备受考验他们一同经历了可怕的海难,一同在橡木林里学习成长,一同从马戏团的火灾中死里逃生他们历经艰险,只为了永远在一起,却还是被人无情地分离;他们心怀希望,执着的寻找,终于得以在惊喜中重逢;他们相知相伴了七十多年,不离不弃,最后

  • 10、 莫言《娃》读后感

    听说中国人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迫不及待地找了来看,毕竟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所谓中国人早已只能称为华人了。 刚看《蛙》第一部分的序,就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不是质疑莫老的文笔,而是这部作品竟然是蝌蚪写给日本作家的书信体小说。在这当口,写给哪国人不好,偏偏是日本人?特别是第一部分中的一段: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不舒服的感觉更甚了,甚至开始怀疑这部作品能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否涉及政治因素。 小说写到了中国闹饥荒时全公社没出生一个孩子,写生活变好之后为实行计划生育残害了不少生命,写文革时对人性的迫害,写中国人重男轻女,为生儿子不计后果。写台湾对内地人的吸引力,主人公的未婚夫叛逃台湾。当官的如何腐败,一个小小的乡卫生院院长只会向上级送礼和诱奸下属;大款如何奢靡,包了二奶再包三奶四奶 看小说的过程中,我确实产生了我们中国人家丑不外扬的想法,产生了自家孩子怎么打都行,别人不能碰人民内部矛盾没必要向全世界宣扬的想法。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肤浅很幼稚,但它确实产生了。不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太正常,毕竟我受了党的教育二十多年,对自己的党和国家怀着极深的感情。 尽管如此,我知道自己的文学素养应该不只是到这一步,既然是现实主义作品,就要把现实刺裸裸的揭示出来给人看,就要触及人心灵的最深处。虽然80后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但我知道它确实存在过。所以,就算心里再不舒服,我也不得不承认,《蛙》的的确确反映了中国发展史上一些许多人都知道却没有说出来的事实。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5-07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9-17

  • 2019-10-24

  • 2019-10-17

  • 2022-03-24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2-03-08

  • 2019-10-22

  • 2019-09-19

莫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莫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莫内读后感、2024莫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