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 > 地图 >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2024我与酒莫言读后感范文大全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推荐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

(共 3134 篇)

  • 1、 我与卡西莫多密语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的长篇小说。在作者维克多雨果那生动的笔触与大胆的对比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跳跃在眼前。于是,不由自主地爱上了那个敲钟人,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啊,你的一只眼睛失明了,你的耳朵聋了,你的大脑袋上倒竖着棕红色的头发,臂膀之间突出一个大驼背,整个下肢完全错了位,双脚又肥又宽,一双手大得出奇。你丑陋的外貌使你被人遗弃,被克洛德收养,被扔在钟楼上敲钟。你被人们同情,鄙夷,怜悯,哀叹,所以当你被选为丑大王被人们抬起时,你笑了,现出一副辛酸又鄙夷的喜悦神情。这是人性的无奈吧!

    卡西莫多啊,你为了克洛德的收养之恩不惜为他做坏事。那么美丽可人的姑娘爱斯梅达拉,你竟也肯下手。她侥幸被人所救,从此爱上那个英俊的军官,而你则被绑在广场上示众,烈日当头,口渴难忍,还要遭受围观者的辱骂,只有这个被你伤害的女子不计前嫌给你送上了水。貌似愚钝的你,感动了,流泪了,你已经记住你不会再伤害她,你要保护她。当你还不知道的时候,爱情就悄悄地来了。

    卡西莫多啊,你是如此的重情重义。爱斯梅达拉被人当作女巫抓起来,就在她要被处死的那一刻,你不顾一切冲上了法场,将她救下,带到圣母院的钟楼,那个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可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够,爱斯梅达拉仍是被吊上了绞刑架。除了将那个把你养大作文,外表光鲜,实则道貌岸然,狂妄恶心卑鄙下流的副主教克洛德推下钟楼,你又能做些什么呢。你从心底发出哀号:噢,我所爱过的一切啊!你在钟楼之顶看着刑场的爱斯梅达拉被处死,你那有生以来仅流过一滴眼泪的独眼如今却是默默滴落成串的泪珠。你还是没能挽救她的生命。

    卡西莫多啊,你令所有人震惊。你在你所爱过的两人死去的当天失踪了,没人能找到你。两年后,人们来鹰山墓地,他们在惨不忍睹的残骸枯骨中寻找一名公爵的尸体,却意外发现了两具骷髅,一具以奇特的姿势抱着另一具。其中一具骷髅是女性,上面还有白布残片。紧紧搂抱这具骷髅的另一具骷髅是男性,只见那具骷髅脊椎骨歪斜,脑袋缩进脖腔里,一条腿短一条腿长,不过脊梁骨没有断裂的痕迹,显然此人是主动来此长眠的。有人把他搂抱的骷髅拉开,他的遗骸立即化作了尘埃。卡西莫多,那是你吧?

    卡西莫多啊,你与15世纪的巴黎格格不入,没人能理解你。爱斯梅达拉何尝不是呢?她有着漂亮的容貌,美妙的歌喉,动人的舞姿,却还是被人诬陷而视为女巫、杀人犯。她的死亡是对你最大的打击,你无法自己活下去,因为在这世界上已

  • 2、 言与行读后感
    言与行读后感 何伟 通过对董事长着作的认真阅读,作为企业的部门领导者我感受 很深,现就对“言与行”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言”字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时刻把董事长的目标部署装在心中,从全局出发,从细节入手,做任何工作都要以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作为基本目标;二是要“集众智”,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广开言路、博采众长,提升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三是要“闻风评”,做事情不能简单地满足于自己满意,而要看公司是不是满意,当作评价工作的最高标尺;四是要“只唯实”,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面对利益错综复杂、多方各执一词的局面时,要敢于恪守公道正派的原则,敢于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认准了是对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总而言之,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上下、左右、内外的各种声音,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等情况。 “行”字就是行动、执行。“要在公司精神的指引下,行动行动再行动。做到“言行合一”。一是要存事业心。公司给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舞台。工作岗位就是战斗堡垒,公司的召唤就是冲锋号角,勇往直前,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讲科学性。要凡事多调查研究,多集思广益。三是要有执行力。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必须要善于抓落实,高效优质地完成好自己承担的一些具体事务;通过科学合理的责任分工、高效顺畅的协调机制、赏罚分明的考核制度,带动和促进质量工作。四是要能知不足。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但也绝不能坐岛观天、夜郎自大,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差距,并改进不足。五是要坚守底线。把秉持公道作为最起码的行为底线,本着公心去做事,一切都应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出发点,能够全身心地为企业发展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言行一致不一致历来都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标尺,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因为言与行本身就应该是一致的。在平时生活中言而不行,诺而不践的现象也不为鲜见,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不过常被他人嗤之以鼻,遭人讥笑罢了。但是,如果言行不一的行为表现在质量管理上,恐怕结果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质量管理讲究一个“实”字,不得有半点虚浮的成分,尤其忌讳言行不一的做法。因为质量工作重在落实、重在实践。言而不行,说而不做,不按要求去管,仅凭个人意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会让工作隐患丛生、蔓延发展,从而引发质量事故。言行不一的工作态度,只会
  • 3、 《我与父辈》读后感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

    ——《我与父辈》读后感

    张冬烨

    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读过纸质的图书了,长时间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我在精神食粮的获取上也开始依赖"快餐":网络图书、qq空间、微信朋友圈……近日,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家长与孩子共读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并写出读后感。当儿子拿回这个通知时,我甚感困惑。

    其实我和作者是同乡,作者描写的嵩县这个地方,离我并不遥远。我的家乡在洛阳,是离作者家乡最近的大城市,也是书中描绘"父亲和周围的农民们去一趟就像生命中的远足一样"的地方。儿子也去洛阳玩过几次,但在读这本书之前,他无法想像,距离这个繁华都市百里开外,曾有过那样贫困的生活。我问儿子,假如我们家也在田湖,过着那样的生活会怎样?他竟有些兴奋地回答:"那好啊!我天天生活在大山里,你跟爸爸忙于生计,就没时间管我了。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游戏了。"我有些愕然,也觉得好笑:"难道没人管你,你就可以无所顾忌地玩游戏吗?就是有手机,也不一定有信号啊。"这回轮到儿子愣住了,做出了沉思状。

    对本书的作者阎连科,我也并不陌生。九年前,他还是原第二炮兵部队的作家,我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的记者。有一天我去采访阎连科,当时,他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和严重的颈椎强直正在接受治疗,已经无法端坐了,只能半倚着斜靠在床上跟我们交谈。采访的很多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而他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能坐着写东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这样子每天只能写两千字。"

    当年阎连科在国内已是知名作家,却仍笔耕不辍,并为每天只能写两千字而惋惜,真的令我震撼。但是,我对他的这席话并没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就如同这次我不理解语文老师的做法一样。

    然而,当这本书捧在手里时,我便深深被吸引了。作者文风质朴,把对父辈的怀念、对故乡的情感娓娓道来,仿佛一气呵成,却又发人深思。它一下子把我带入到20世纪那个到处是贫穷的年代,也让我认识了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父亲、大伯和四叔,了解了他们平淡而艰辛的一生。文章中多次讲到了父辈对子女那深深的爱和情感寄托:"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那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准备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就是父亲的事业,是父亲活着的主要人生目的之一,也是他觉得必须尽力活在人世的一种实在。"

    这是作者对中国式父辈的精辟归纳与总结。不仅千千

  • 4、 英雄与酒

    英雄与酒

    自古以来,英雄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国时的关羽、张飞自不必说,曹操和刘备在推杯换盏之间把英雄论了。谋略过人的孔明也是经常和众英雄一起吃酒的,许多战略大事也都是在瞬间而定。酒燃烧着英雄,也成就了英雄,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更是以酒演绎了一出回肠荡气的反压迫史诗……

    酒属于英雄,如果英雄不真正“酩酊”几番,也就无从体会做英雄的乐趣和豪气了。在水浒中,鲁智深的大醉、林冲的酒气冲天、李逵的酒后打虎……似乎这每一件事情都与酒有些“瓜葛”。酒对于英雄是这样,就是对于古往今来那些温文尔雅,谦谦礼让的骚人墨客也大都如此,他们虽没有英雄们的壮举,但却在自己的梦想中把英雄做了一回又一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英雄与悲壮成了不朽。

    英雄在酒中把英雄的壮举完成了,文人在酒中把英雄的梦圆了,于是便有世世代代的不朽,英雄豪杰便源远流长。他们共同的图腾便是这采五谷之精华、凝智慧之结晶的美酒佳酿,美酒孕育了英雄和传世佳篇。

    在梁山这英雄辈出的地方,英雄以酒而“煮”而“论”,凭的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凭的是自己对自由的向往、渴望。英雄之举,豪迈之气来自于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不求彪炳青史,但为无愧于心,这是当代英雄的写照,至性之情不以酒自鉴。这酒还是散发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幽香,在唇舌间流溢,在心底升华,把古之豪杰今之英雄彰显得淋漓尽致,气冲霄汉……

  • 5、 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总是把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灵魂震颤的源泉,总是将独特奇异的主观体验浇注在高密东北乡的沃土上,建立起鲜活生动异彩纷呈的生活影像。业界将莫言定位为“先锋”作家,“寻根文学”作家。当是对莫言风格的高度认可与赞誉。莫言也当之无愧为当代优秀的作家。 优秀的作家必定具备掌控语言的本领。 不可否认的是,莫言的语言确实比较粗粝,但不管接受与否,这种粗粝的语言风格仿佛更能体现作品中生活的原味,让读者能听到能闻到能触摸到那最原始的生活。高密东北乡就这样出现在了炮火纷飞中,在血肉模糊中,在哭号与欢庆中…… 莫言也有很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善于把握较大的时空跨度,并在不同的时空维度里铺排故事与场景。比如,《生死疲劳》用五次轮回、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种魔幻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这些特殊的时代特点。 优秀的作家必定有深沉的责任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发掘人性的觉悟。 莫言是个能够发现苦难与丑恶的作家,也是一个善于描绘苦难与丑恶的作家,更是一个敢于再现和揭露这一切的作家。《红高粱》、《蛙》以及早期的《檀香刑》都是把苦难与罪恶赤裸呈现的典型,但是也都流露出对生命本体的珍惜和尊重。 读莫言的作品,常常有种发自心底的抗拒甚至窒息的感觉。他喜欢把痛苦反复咀嚼,把伤口反复揭开,给人撕裂般的锐痛体验,并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生活的残酷、生命的顽强。比如,《丰乳肥臀》就以独特的角度把柔弱的生命反复碾压,将痛苦的印象层层加深。这一点倒是与同时代作家余华有异曲同工之处,就像《活着》所带来的生命的挣扎。 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最受关注的作家,但他更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杰出的作家必定有一颗敏感的心。 莫言对痛苦的描述太形象了,那么真切,仿佛听得到皮肉分离的声音。这种对痛苦的敏感,是难言的经历,更是沉甸甸的想象。优秀的作家不是经历了一切,而是有在想象中经历一切的能力,有敏感的触觉,有对人世变迁的强大感悟能力,能洞悉眼神中的深邃。所以他们可以将别人的只言片语汇成汪洋恣肆的故事之海,可以把单独的一个个点迅速结成网。 杰出的作家必定善于突破和创新,无论是语言还是视角。 莫言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三十多岁才进了解放军文学艺术系,算是圆了自
  • 6、 莫言蛙读后感

    【篇一:莫言蛙读后感】

    借着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刚刚看完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这是部直面中国近几十年来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小说。读罢该书,犹如在中国人的心灵长廊进行了一番巡礼,禁不住重新探寻一下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旅程。

    该书的主人公姑姑,是一位坚决捍卫计划生育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对待超生,她六亲不认。为不让一个孩子超生,她机关算尽,用尽权谋,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孩子打掉。对待超生孕妇,甚至动用铲车拔树拆墙,宁可血流成河,不让超生一个。她布下耳目,设下暗岗,巧妙发动群众,既让超生家庭蒙受经济损失,群众又有收益,羊毛出在羊身上。超生孕妇躲藏不出来,她就声东击西,声言拆邻居的房,让邻居的损失由超生家庭承担,巧妙使用利用这个,打击那个战术,从而挑动邻居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在强大的攻势下,上千个孩子在她手上流掉。

    如果只看书的前半部,读者对计划生育政策厌恶的同时,对姑姑一定深恶痛绝。但莫言的笔没有就此打住,他呈献给读者的是人性的多面性。在人性和社会的问题上,是要人性还是要社会。这里可以说说秦始皇,从人性的角度,他焚书坑儒,是个暴君;从社会、从历史的角度,他又是个统一中国的伟人。姑姑似乎也是这样一个人。在莫言笔下,姑姑不是一个简单符号化的形象。她的情人一个空军飞行员逃往台湾,从而使她在文革受到残酷迫害。她又是个尽职尽责的妇科医生,经她手出生的孩子不计其数。作者在书里借姑姑之口提到,中国人口太多,不计划生育怎么行。要人性,将来人口问题就要成为巨大的社会负担;要社会,要对的起子孙后代,就得实行计划生育。书中还隐晦的提出,那些想超生的人,家庭条件都不太好,都不是负责任的人,他们的超生更多的是想要个传宗接代的儿子而已,与其出生给家庭和国家带来负担,不如干脆做掉。作者写到现代,对生育的认识又多了一层深意。姑姑已是晚年,她对自己过去经她手人流掉的孩子做了深刻的反思。书中提到的许多泥娃娃,赋予了被她人流掉孩子的感情。还有不断出生的各家孩子,姑姑张冠李戴,让那些她做掉的孩子重回人间,为心灵的忏悔得到救赎。姑姑的形象注定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失去孩子的人眼里,她是个恶魔,而对国家,她又是个有贡献的人。

    读完这部书,除了心灵的震颤,还有现实的无奈。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内心的伤痛,在广袤的农村,姑姑这样的人数不胜数,现实甚至比书中描写的还要残酷。现有体制下,莫言应该说有所保留。我们有活着的权力,但未必有出

  • 7、 莫言大风读后感

    亲人,我们的避风港

    亲人,是人们的避风港,是人们的后备军,也是人们的必需品。

    文中的爷爷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星儿的记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爷爷与他经历了大风的危险,经历了割草的厌烦,也经历了吃蚂蚱的快乐。

    经历大风的危险让我记忆深刻,爷爷那种面临危险冷静执着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当爷爷知道要刮大风时,并不灰心,而是带上星儿快点回家;当世间万物都动了起来,却没有声音甚至天地之间变成了紫色时,爷爷一点恐惧都没有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与星儿的爷爷一样都有这样的性格。以前爷爷身体好的时候,经常带我出去玩。那天早上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我俩高高兴兴地去公园玩,可到了中午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对爷爷说:爷爷,天好像要下雨了,我们回家吧。爷爷说:现在回家肯定是来不及了,过会就下雨了,我们要不先去商场避避雨,还可以逛逛。不一会儿,雨果真随着雷声从天而降。不知是因为天气的关系还是爷爷说雷电会劈死人的关系,我的内心好像有一块坚硬的石头,放不下来,充满了恐惧与害作文怕,爷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放心吧,房子里是安全的,不会有事的。不知是有爷爷在我身边还是文章中的星儿与爷爷给了我力量,我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害怕了,心中的那块石头也放了下来。雷雨过后,天放晴了,我似乎也没有了烦恼与忧愁。我的爷爷与星儿的爷爷是不是很像呢?

    星儿的爷爷,他是一位能干的老人。只要经爷爷出的活儿总是那样的好,他割出的麦茬又矮又齐,捆出来的麦个子,中间卡,两头多,麦穗齐齐的连一个倒穗也没有。我的爷爷也是一个能干的老人,经他手种的稻子也是又大又好,吃起来也很香很软。

    星儿的爷爷,他是一位怀旧的老人。当经历大风这场灾难后,他车里只剩下一颗普通的草,然而就是这颗普通的草勾起了爷爷的回忆。在他临死前,还推着小车到东北洼转了一圈,割回了一棵草,这棵草不仅代表星儿与爷爷之间的回忆,更表达出爷爷与星儿的爱。

    亲人是多么重要,我看了这篇文章,懂得了这个道理。亲人会一个个走到另一个世界,但亲人留给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永远抹不去,就像那棵草的根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 8、 莫言红高粱读后感500字:莫言红高粱读后感

    最近因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而跟风去拜读了他的成名作《红高粱》,觉得如果你没有看过电影《红高粱》,那么你是幸运的,因为红高粱的小说更加精彩,更加真实。电影《红高粱》事实上只是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角,并不是说电影如何,而是一向以来,图书能够给你更多的想象空间。《红高粱家族》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或许是更加真实的角度去诠释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述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在惊诧于一件件事情的同时,莫言也让你领略了一下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风采红高梁》都将展现的时空设置在抗日战争时期,并一齐颠覆了传统的抗战影片。抗日战争这段记载着民族伤痛的历史,一向是中华民族。《红高梁》的我爷爷和我奶奶已完全失却了抗战电影中救世主的形象,他们只是有情有欲的凡夫俗子,杀死日本鬼子也只为的是报已私仇。艺术创作的一个广阔舞台,民族危亡中的苦难与拯救为艺术创作留下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红高梁》透过我爷爷和我奶奶最原始的感情,洗净了积压在中国农民身上的数千年的封建尘土,释放出埋藏在尘土之下残存的生命之火,表达出对人性与本能的极度推崇。《红高粱》更是一举摘得金熊桂冠,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被柏林电影节评委认为是中国大陆电影于西方世界的创世纪,第一次让西方世界知晓中国内地有电影。

  • 9、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

    【篇一: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

    读完了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微微有些失望,这自然与文坛对莫言的期待有关,1980年代中期以来,莫言就被作为大师与准大师期待,或者被作为中国版魔幻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期待,这一期待有着与国际接轨的预期,在国内也赢得了非凡的名声,但《丰乳肥臀》、《四十一炮》、《檀香刑》等作品却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让人认为莫言已成了无可争议的大师。尽管已经有了获得诺贝尔的呼声,尽管有人说这是他最好的作品,但《生死疲劳》仍然让人感到很不满足。

    不满足并非不好,而是不够好。小说的形式足够花哨,但内容却很苍白、浅薄,让人读后感觉并无新意,或者并没有多大意思,这应该是一部小说的致命伤。先锋小说注重形式创新,往往为无病呻吟而煞费苦心,《生死疲劳》虽不至于此,但也承袭了其流弊。这部小说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手法,比如章回体,比如驴、牛、猪、狗、猴的六道轮回,有人称之为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理解与把握世界的方式。同样,小说以蓝解放、大头儿和莫言三个人来叙述,在叙述中拼贴小说中莫言的一些作品,以及莫言作为小说人物的出现,也为新潮的批评家提供了理论阐释的广阔空间,但也仅此而已。这正如一盘豆芽菜,表面上鲜嫩水灵,但根须扎得不深,也就无从长成一棵大树。

    有人说,这部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从直接的阅读经验来说,这显然是夸大之词。小说对80年代以后农村土地关系的描写明显付诸阙如,而将重点转移到城里子孙们命运的描写,使得小说在结构上严重失衡。如果这尚可以用缺乏这一时期的直接经验来解释,那么将单干理解为历史正确,以其反对合作化的进程为重要线索,甚至将单干与80年代的土地承包简单地等同起来,则不仅对历史缺乏理解与同情,而且缺乏基本的了解。土地承包是以土地的集体所有为前提的,而单干坚持的则是私有化,二者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小说中,蓝脸被塑造为坚持单干的一根筋,他在月光下劳作的场面具有诗意的美,而领导合作化的洪泰岳,在改革开放后则成为了一个失意者与复辟狂。在这里,体现出了作者对土地、对合作化与土地承包的看法,但这只是80年代的流行看法,并无多少新意,作者所缺乏的是对90年代以来新的土地关系的把握,以及由此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在这些最需要作者做出独立思考的地

  • 10、 莫言的《粮食》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读者》,它摘选了许多作家的文章如:莫言,梁衡,余光中等等,文章更是让我看了感慨万千。

    其中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莫言的文章《粮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母亲名叫伊,她为了不让三个孩子与一个婆婆挨饿,去磨末长工作,为了得到磨末长的豌豆她不禁偷了一大把放进口袋里,并且一大把的放在嘴里囫囵吞枣般的吞下去,不咀嚼,回到家中又用筷子伸到咽喉处,使劲全力往下拔,就这样一大把的豌豆就这样吐了出来也因此让孩子们与婆婆得到了粮食,就这样一直这么做,最终使孩子们发育良好,但自己却渐渐老去。

    看了这篇文章我不禁热泪盈眶,它让我明白了母亲是伟大的,粮食是珍贵的,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看到这我想了想自己,妈妈每天早上早起为我烧饭,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又要为我煮饭,而我呢,却当作是无所谓,我还时不时为我母亲的关心感到厌烦,甚至还去大喊大叫『puxuewang.com』,我现在知道我错了,我因该感谢妈妈,感谢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想到这,晚上我打了一盆水走到厨房,笑眯眯地说:“妈妈,我帮你洗脚吧,谢谢你对我这么多年来的关心与照顾。”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知道我懂事了。虽然这冬天很冷但是心是温暖的

    每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忙碌的身影,想起那因劳动而慢慢老去的身影,那身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是我人生中的启蒙老师与人生的之路牌。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8

  • 2021-05-07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1-09-17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1-12-04

  • 2021-09-16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10-22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
我与酒莫言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我与酒莫言读后感,我与酒莫言读后感大全,我与酒莫言读后感2024,更多我与酒莫言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