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 > 地图 >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2024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范文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相关栏目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热门栏目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推荐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

(共 2276 篇)

  • 1、 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总是把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灵魂震颤的源泉,总是将独特奇异的主观体验浇注在高密东北乡的沃土上,建立起鲜活生动异彩纷呈的生活影像。业界将莫言定位为“先锋”作家,“寻根文学”作家。当是对莫言风格的高度认可与赞誉。莫言也当之无愧为当代优秀的作家。 优秀的作家必定具备掌控语言的本领。 不可否认的是,莫言的语言确实比较粗粝,但不管接受与否,这种粗粝的语言风格仿佛更能体现作品中生活的原味,让读者能听到能闻到能触摸到那最原始的生活。高密东北乡就这样出现在了炮火纷飞中,在血肉模糊中,在哭号与欢庆中…… 莫言也有很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善于把握较大的时空跨度,并在不同的时空维度里铺排故事与场景。比如,《生死疲劳》用五次轮回、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种魔幻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这些特殊的时代特点。 优秀的作家必定有深沉的责任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发掘人性的觉悟。 莫言是个能够发现苦难与丑恶的作家,也是一个善于描绘苦难与丑恶的作家,更是一个敢于再现和揭露这一切的作家。《红高粱》、《蛙》以及早期的《檀香刑》都是把苦难与罪恶赤裸呈现的典型,但是也都流露出对生命本体的珍惜和尊重。 读莫言的作品,常常有种发自心底的抗拒甚至窒息的感觉。他喜欢把痛苦反复咀嚼,把伤口反复揭开,给人撕裂般的锐痛体验,并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生活的残酷、生命的顽强。比如,《丰乳肥臀》就以独特的角度把柔弱的生命反复碾压,将痛苦的印象层层加深。这一点倒是与同时代作家余华有异曲同工之处,就像《活着》所带来的生命的挣扎。 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最受关注的作家,但他更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杰出的作家必定有一颗敏感的心。 莫言对痛苦的描述太形象了,那么真切,仿佛听得到皮肉分离的声音。这种对痛苦的敏感,是难言的经历,更是沉甸甸的想象。优秀的作家不是经历了一切,而是有在想象中经历一切的能力,有敏感的触觉,有对人世变迁的强大感悟能力,能洞悉眼神中的深邃。所以他们可以将别人的只言片语汇成汪洋恣肆的故事之海,可以把单独的一个个点迅速结成网。 杰出的作家必定善于突破和创新,无论是语言还是视角。 莫言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三十多岁才进了解放军文学艺术系,算是圆了自
  • 2、 小说读后感3000字2020

    小说读后感3000字2020

    《漂亮朋友》读后感

    《漂亮朋友》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杜洛瓦的穷困潦倒的退伍军人,在一次偶遇他的老战友弗雷斯蒂埃之后,逐步吸引、利用数位上层贵妇人,并借助于法国政坛的昏暗腐败,最终获得骑士勋章、迎娶犹太富商之女,成为整个巴黎的焦点的看似荒诞的故事。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夸张却又令人信服的描述,辛辣地讽刺了当时法国上层社会中弥漫的虚伪、欺骗之风和男女之间在爱情的甜言蜜语的糖衣包裹下的利益和情欲之实。作品中尤其是在对于主人公一次次的欺骗、利用女性的方式上和女性在坠入陷阱后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反映刻画地尤为入骨传神,令人不禁唏嘘,而其他诸如对所谓民主政治的揭露、新闻行业和政、商集团的勾结等也都下了适当的笔墨,使我们对整个法国社会得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在全文荒诞而带有轻喜剧色彩的故事框架中,作者从始至终都带入了对死亡的意识和思考,似是为了说明人生如同绝色美人一般,花容月貌终究只能暂时掩盖其下的皑皑白骨。

    全文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可能就是主人公与一位位贵妇人之间的香艳故事,一个到了月底只能吃一顿饭的人究竟是如何让那些举止优雅、生活富裕的美妇人们为之神魂颠倒甚至明知受骗还义无反顾呢?我认为他的所作所为可以分为吸引和维持两种,其中前者明显占有更大的比重,一旦女性落入了他的甜蜜陷阱就再无挣脱的可能。

    两性之间的吸引向来是相互的,对于主人公来说,妇人们对她的吸引在于她们美丽的外表以及她们的身份、能力能给他带来的帮助。而对于他来说,显然后者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文章也提及他认为与其为女人痴迷不如去追求金钱和声名的想法。对于妇人们来说,这些被社会道德和婚姻绑架的女人们心中都潜藏着对出轨的冲动,她们最渴望得到的是情欲上的满足。对此主人公杜洛瓦拥有俊美挺拔的外观,因此在全篇小说中都有漂亮朋友的绰号。但是仅此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主人公长于满足不同女性的需要、以及通过欺骗、夸张等手段在女性心中形成诸如很强的自尊、勇敢、专一等形象无疑是使得她们甘愿付出肉体和灵魂的重要因素。

    杜洛瓦在小说中的第一个情人是德。马莱尔夫人,这位铁路局督查的夫人聪明活泼、放荡不羁,但是丈夫对她并不爱护,从弗雷斯蒂埃夫人口中得知,他的丈夫只看到她的缺点,看不到她的优点。可见她缺乏的是爱与认同感。从她家布置的凌乱和对自己的打扮的考究来看,又可以推测她是否一直期待着一场外遇。

  • 3、 散文小说《边城》3000字读后感

    导语:沈从文在《边城》中建起了一座希腊小庙,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彩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3000字:

    从小就背着陶渊明诗长大的我却一度理解不了《桃园源记》与陶渊明,觉得那是消极避世的表现。可是在岁月的洗礼下,我渐渐地隐隐约约品味到了几许: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只是寻找故乡的一种方式。

    发现桃花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忽逢桃花林

    我曾询问过老师:老师,您说《桃花源记》为什么要用这个源?老师对我说:因为这个源字,代表着桃花源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是我们人类欲望的源头,我们所追求的最终。

    而我,却突然想起了《边城》。想起了在一个昏黄的午后,一个在这个小小世界里的一个叫做茶峒的小小地方,想起了一个叫做翠翠的姑娘,想起了白塔下的一个许愿,想起了在乡村混杂着雨水的泥土里,外婆家的老式 煤炉上歪歪斜斜的飘着的烟,和那一声半是无奈半是疼爱的语嫣。

    走进桃花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拿起沈从文的《边城》,是意外也不是意外,仿佛我这一生迟早会读一次,读一下沈从文,走一下茶峒。仿佛茶峒与生命有什么弥补可分的关系。

    我曾记得,沈从文说,《边城》不是为多数人写的,它的存在是为了那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认识中国字,关心这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好坏的人读的。我想,沈从文的文字,是一缕山泉,它从远方飘渺的山 上流下,包容一切,洗涤一切。你只能感叹这是一幅多么动人和完美的山水丹青!没有可以供人评头论足的地方,没有可以让人吵吵嚷嚷说出教育意义的地方。因为在这片空灵的山水间,不管怎么精细的涂抹,对它而言 都是一种玷污;因为《边城》只是单纯的展现了作者的一种朴素真切的生活态度。

    我们只见十五岁的翠翠爱上了二老,于是她在田野上飞奔的梦中,多了一把虎耳草;我们只听见遥远的山岗上传来的忽起忽落的歌声,惊扰了少女的梦;我们只发现边城用翠翠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叫做茶峒的地方的 人们的生活故事。但是,我们发现,若你细细的读完作者的爱与悲凉,你便总觉得翠翠和茶峒像在你心间挠了一下痒,恍若隔世。

    做客桃花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如果我曾像这个渔人一样有幸的在茶峒里做客的话,我想我第一个遇见的人会是翠翠。我一直一直诧异这个叫做翠翠的人,这个用执着修饰爱,用透明装饰爱的人。

    而在山边扎着两个

  • 4、 杜齐与阿莫的奇遇读后感 (3000字)

    地下室住着一帮强盗,这个发现让杜齐和阿莫异常兴奋。于是,一场绝妙的奇遇开始。

    寒假里,我读了阿莫与杜奇的奇遇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主要讲了孙兵发现小区了进了三个强盗,便联合同学组成了吓人帮,企图赶走强盗。阿莫和杜齐通过一场大火认识了魏先生的继子鬼经过重重的困难,杜齐终于挖掘了害人精的秘密,保护了人民的粮食。

    我觉得阿莫和杜齐是两个充满正义感的好少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个故事让我震惊,也让我自愧不如。这本书让我知道:只要动动脑筋,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有的事情经过努力都会成功,不经历分雨怎能见彩虹。做事只要认真、持之以恒,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他们就像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爱迪生,凭借着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想要造福人类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现在该给你们介绍一下人物了!孙兵,家里很有钱,住在聚星阁的顶端,所谓的天上天上。阿莫,父母常年在国外,常常遭受保姆虐待。大狮,心灵手巧,没有事能难倒他。杜齐家境有一点困难,总是上奶奶家借钱

    我平时做事总是不认真,草草了事。有一次,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我不仅没和这只拦路虎斗争到底,还大声嚷着向爸爸妈妈求救,我那时候竟然以为学习是给爸爸妈妈学的。如果我当初动动脑不就不用劳烦爸爸妈妈了。如今想来真是惭愧。

    这本书使我回味无穷。让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持之以恒,就可以把所有事做到最好。

    五年级:任杰

  • 5、 莫迫桑短篇小说读后感6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

    的确,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人的境界提升一层。读史书,可以带我回到过去,让我有机会与那些历史人物“对话”;读科技书,可以让我有机会与那些科学家“相处”,聆听他们讲解大自然的奥秘;读生物书,可以让我零距离接触全球的动物们;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可以让我看到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它就像一汪清泉,可以洗涤人的灵魂,在他所著的短篇小说中,我最喜欢《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

    《项链》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卢瓦瑟尔夫人,天生丽质、妩媚娇柔,却很爱慕虚荣。她出生于一个非常清贫的家庭,可她却整日想入非非,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当上富家小姐。有一天,她收到一张舞会的请柬,为了能够在舞会中风风光光的,她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这条项链让她在舞会上大出风头,由于风头太大,项链丢失了,她却浑然不知,等到家后才发觉项链不见了。为了偿还朋友的项链,她用了十年的时间去赚钱,买了一条真的钻石项链还给了朋友。

    项链丢失后,青春美貌和人格尊严这两个法码摆在人生的天平上,逼她作出选择。她决定放弃青春,选择尊严。 最初玛蒂尔德被强烈的可怕的虚荣心所俘虏,后来,她义无反顾地作出令人惊讶的决定。用了十年的时间去赚钱,归还项链,这十年来,卢瓦瑟尔容貌变了,性格变了。从前的她整日想入非非、怨天尤人,十年后,她不再抱怨、不再幻想,而是辛勤劳动。最后,当她再遇自己依然年轻美貌的朋友,当她得知假项链的事实后,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天真的笑容。这笑是她自信和骄傲的表现。她的这种改变,让我对她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于勒却是一个与卢瓦瑟尔夫人截然相反的人,由于家庭富裕,成天好吃懒做,享受着荣华富贵,每天锦衣玉食,可惜好景不长,他破产了,可是他依然不思悔改,到处招摇撞骗,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亲人,最后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向我们刻画了两个阶层的人的人生轨迹的改变,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她在最初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白白地增加烦恼,同时她是幸运的人,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生活不只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过。而我的叔叔于勒却是个至始至终的悲剧人物,锦衣玉食让他不思进取,穷困潦倒让他自暴自弃。

    《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俩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每天做着不切实际的梦,而

  • 6、 小说读后感3000字

    小说读后感3000字

    我在阅读海男的长篇小说《县城》到一半的时候,在扉页上写下一句话:这是一部体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的、顽强的抗争的小说。然而,当你通读了整部小说之后,你也许会用另一些比较简单明了的内容来概括这部小说,即它只是描写了与一个生活在县城的普通家庭的成员有关的爱情和婚姻而已,从父亲与张阿姨谜一样的关系,到我与李路、咖啡商人和简的爱情,当中发生的种种是与非、曲折与舒缓的情节变换,都是大部分在谈论爱情和婚姻。这似乎会让人感到灰心,因为这情情爱爱的纠缠与纷扰,虽则是情世中不可避免的俗世生活,但是它显然无法勾引起我们阅读它的兴趣,我们只把这些情爱关系当成庸俗的情爱关系。

    但是在这部小说中,爱情与婚姻只是它的表面文章而已。这部小说的核心,在我阅读完整篇小说之后看来,有三个组成部分。其一,是海男对人生中所有发生的意外的大彻大悟。在小说的首页里写着一句关于托马斯品钦的话:一个人一生中所遭遇到的意外超过他所能予以承认并保持神志正常的速度。我觉得这句引言是支撑起小说中的故事源源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根基。顺理成章、因果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源,是发展的本质。但是意外、巧合总是掺杂在根源与本质中而发挥作用,引导着事件向我们无法预知的,料想不到的方向推进,以一种环环相扣的形式展现跌宕起伏、平缓或湍急的事件。如海男在小说中写下的:所有猛然间向我们的肉身袭来的幸福的证据,悲哀的颤栗,灾难的震撼,都是贯穿在我们生命中难以逃离的时间之镜,它像一面镜子在照着我们的卑微和我们佯装在脸上的自尊。我认为这段话是小说的核心之一,是小说的主题思想,是海男要向读者说明的事情,而且她认为那是我们无法逃离的,因为它是命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我们的任何抗拒与反叛都将注定是卑微与徒劳的,我们的行为似乎只能够改变事件行进的方式,却无法改变其结局。当我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忽略了托马斯品钦的话在小说中的作用时,我一度以为串起所有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线索是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引起故事骚动的县城的流言和谣传,那些关于哥哥罗华与心爱女人的流言,关于我与李路的流言,关于姐姐罗果与张羊的流言,关于弟弟罗果吸毒的流言,流言还绕着丁兰、咖啡商人、简、父亲、张阿姨、小丫、桃子、杨琼飞和副院长等等生活在县城的人物而飞舞。所以可以说,流言制造了故事,而故事又反过来刺激了流言的产生与运转。

    其二,小说的第二个核心部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抗争。什么是现实?什

  • 7、 莫迪亚诺《暗店街》读后感_小说读后感800字

    《暗店街》的故事主体很简单,讲述一个患了失忆症的男子寻找自己真实身份的过程。从大框架上来说,这是一部侦探小说,事实上,这名失忆的男子也确实是一个侦探。只是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主角寻找真实身份只是小说的叙事凭借与表象意涵,在背后,透过这个寻觅的过程,呈现出来的其实是生命意义的短暂与渺小。

    小说从一个结束开始,在为侦探社工作多年后,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刻,主角工作的侦探社就要结束营业了。在这人生的岔口上,业已失去所有过往记忆的主角,决定回头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主角要寻找的不单单是一个名字,他要找的是一整段人生,一个置于我之下的生命故事。而这人生、这故事,必须从茫茫人海中、从别人记忆的橱柜中、从泛着樟脑气息的杂物堆中,翻找出来。

    这是一段苍凉而落寞的旅程。本以为,循着来时路,可以找到一段完整的生命故事,无论是美好还是痛苦,总能描摹出一个有血有肉、爱过恨过的生命形象。然而,当主角循着蛛丝马迹寻找自我时,却发现生命早已化成块块的碎片,或是落在别人记忆的角落、或是镶嵌在某人生命碎片的边缘、或是凝结成发黄相片里的模糊身影、或是浓缩成人物名册里的冰冷陈述。

    从生到死、每一次的交会过程中,我们都从别人手上拾得一些生命碎片,也将自己的生命碎片交付到别人手上。然而,当我们奋力地向前行走,努力谱写下生命的篇章,这些生命的片段、记忆的碎片,却已经开始在身后四处散落、终至消逝。倾其所有地活过后,迤逦你我身后的,只是发丝般细微、尘埃般轻碎的痕迹,无从拼凑出生命的全部重量、完整形貌,教人如何不感伤。

  • 8、 编辑推荐:莫言小说蛙读后感精选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那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编辑推荐:莫言小说蛙读后感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莫言小说蛙读后感(篇一)

    莫言《蛙》读后感800字:

    近期读了莫言先生的《蛙》。虽然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奖是2012年的事情了,但是对我而言,《蛙》是我读的莫言先生的第一本作品。

    这本书由两大结构组成,前面部门是以书信的方式展开的,最后通过话剧剧本的形式进行了升华。通过讲述人“万小跑”以书信的形式,讲述自己和姑姑“万心”的故事。故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人多力量大”、文革时期、计划生育时期。以姑姑“万心”这个乡村医生在不同时期,做的事情,记录了计划生育下,高密乡村的生活场景,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吧。

    书中,姑姑的一生坎坷起伏。作为烈士子女,白求恩医生徒弟的孩子,姑姑是骄傲的,甚至当时与国民党的飞机师谈恋爱;飞机师架机逃到台湾,姑姑被怀疑,恸哭之后划清界限,回到医生岗位,为周围乡村孕妇接生;文化大革命,被人批斗,无端栽赃,坚持了下来;听国家号召的医生,从一个为村里人接生,“送子娘娘”存在一般的人,转而变成了一个“围追堵截”偷生妇女的“活阎王”;原本用来接生的双手,却也拿走了两千多孩子的生命,也导致向王仁美、王胆等人的难产而死。她有错吗?响应国家政策,认真执行,对于不理解的乡亲,痛心疾首告诉他们控制人口的好处,不要偷生,这有什么错?她没错吗?王仁美的死、张拳老婆的死,陈鼻老婆的死,为了一个生命,赔上一条命,如果没错,为什么姑姑在晚年家里捏了那么多的泥娃娃,并且记得每一只娃娃投生到谁的家里呢?是真的精神错乱,亦或是执念这样想着好减轻自己的痛苦呢。正如莫言先生所写“娃娃娲哇,声声令我泪欲下。姑姑孤苦,心中之事对谁语?”

    在我小的时候,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较为严格的阶段,只是听大人偶尔说起来过,说的无非就是“只生一个”、“多生罚款”之类的,再细节的内容,其实并不了解,也没有去主动了解过。随着2015、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真正成为了历史。《蛙》让我第一次能够了解到计划生育阶段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平实而生动的描述,像一幅画卷徐徐拉开。读的时候很容易

  • 9、 莫言《娃》读后感

    听说中国人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迫不及待地找了来看,毕竟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所谓中国人早已只能称为华人了。 刚看《蛙》第一部分的序,就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不是质疑莫老的文笔,而是这部作品竟然是蝌蚪写给日本作家的书信体小说。在这当口,写给哪国人不好,偏偏是日本人?特别是第一部分中的一段: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不舒服的感觉更甚了,甚至开始怀疑这部作品能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否涉及政治因素。 小说写到了中国闹饥荒时全公社没出生一个孩子,写生活变好之后为实行计划生育残害了不少生命,写文革时对人性的迫害,写中国人重男轻女,为生儿子不计后果。写台湾对内地人的吸引力,主人公的未婚夫叛逃台湾。当官的如何腐败,一个小小的乡卫生院院长只会向上级送礼和诱奸下属;大款如何奢靡,包了二奶再包三奶四奶 看小说的过程中,我确实产生了我们中国人家丑不外扬的想法,产生了自家孩子怎么打都行,别人不能碰人民内部矛盾没必要向全世界宣扬的想法。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肤浅很幼稚,但它确实产生了。不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太正常,毕竟我受了党的教育二十多年,对自己的党和国家怀着极深的感情。 尽管如此,我知道自己的文学素养应该不只是到这一步,既然是现实主义作品,就要把现实刺裸裸的揭示出来给人看,就要触及人心灵的最深处。虽然80后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但我知道它确实存在过。所以,就算心里再不舒服,我也不得不承认,《蛙》的的确确反映了中国发展史上一些许多人都知道却没有说出来的事实。

  • 10、 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蛙》是一代文学巨匠莫言的代表作,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他的颁奖词为“用梦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蛙》这部作品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总体上故事是由笔名为“蝌蚪”的剧作家写给日本文学家杉谷义人书信展开,整本书一气呵成,分成了五部分,前四部分是书信与故事叙述,最后一部分是剧本。莫言用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再现那个时代的中国生育史。 初始,作者介绍了很多人物,俗话说:贱名好养活,在那时候的古老风气生下的孩子常常以身体部位和人物器官命名,如陈鼻、王肝等,这些人物为后面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我刚开始看的时候还很疑惑迷茫,人物之多让导致整个故事很乱,没想到到后面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为故事发展添砖加瓦。 说起“姑姑”这一人物,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分外传奇。她是一个忠实的中国共产党追随者,面对党下达的任务坚决执行,绝不心慈手软。即使在“文革”时期被奸人举报批斗,她对党还是忠心耿耿。在前期国家鼓励生育时,姑姑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帮村民接生是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这时候的她是自信的,朝气的,带着一种永不服输的信念。但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达后,她也亲手结束了很多还在腹中的鲜活生命,变成无数人唾弃的“杀人恶魔”。她,是当时中国无数个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缩影。 姑姑对党实行“计划生育”的忠诚使她在对待土匪地痞也绝不低头,张拳是一个家庭出身好且村子里无人敢惹的强汉。张拳的老婆耿秀莲没结扎没“放环”偷偷坏了孕,姑姑便冒着大雨架船愣是决心要把耿秀莲动员去进行人工流产。即使张拳凶神恶煞地拿着带刺的槐木棍子守在门口,他的三个女儿在尽心尽力地述说仿佛已早已准备好的台词来笼络人心,姑姑还是义无反顾。在遭受到张拳与他的女儿的暴力对待,姑姑还是没有认输。在一系列的争论后,耿秀莲同意跟姑姑离开。没想到,耿秀莲却留了一手,在他们航行在河中时,奋力跳入河中挺着五个月大的肚子与姑姑他们实行迂回战术,姑姑他们也陪着她幽幽地开船耗着,终于耿秀莲体力不支被姑姑他们打捞上船,可最后耿秀莲大出血姑姑尽全力也没能救回。 姑姑在对待自己侄媳妇王仁美怀孕的事情时,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姑姑自己至亲的家人,为了落实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大义灭亲,铁面无私。王仁美在偷偷找袁腮“取环”后怀上孕躲到了娘家,在多次劝说无果后,姑姑便指挥民兵邻居家的房子拉倒,再将王仁美娘家的房子拉倒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5-07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1-10-15

  • 2019-09-23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1-12-04

  • 2019-10-22

  • 2022-03-01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
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2024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教您怎么写莫言小说读后感3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