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2024上海人读后感800字范文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推荐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

(共 2410 篇)

  • 1、 《上海堡垒(鹿晗、舒淇主演)》读后感_1500字

    《上海堡垒(鹿晗、舒淇主演)》读后感1500字

    2019/02/11(mon)---《上海堡垒》 19年二月读完的第一本书,看看时间这个月已经过去了11天,可以说看完的时间有些晚了,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回归正题。知道江南还是因为《龙族》,觉得江南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就像有种魔力一样让人欲罢不能,加上从小就喜欢科幻小说,这次看完后,浅谈一些我的想法。 比起科幻主题,我更愿意称这个为言情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江洋喜欢女主林澜,但是林澜贵为上司未婚妻,注定一开始就注定江洋是没有办法得到林澜欢心,但不是有句话叫:“没有结婚的都是单身”,所以即使林澜是上司的未婚妻,只要他自己真的喜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而考验爱情最真实的时刻就是在危险和灾难发生的时候对方的态度,面对外星人的大举入侵,林澜把自己逃生的机票让给江洋,而江洋也擅自违反命令驾驶自己的战斗机去找心爱的林澜,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心里面想到的那个人,就会是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吧。 虽然作者没有说林澜到底爱不爱江洋,纵观全书,从三点可以看出林澜爱江洋大过未婚夫,第一是当江洋得知林澜要结婚,去找她的时候,当时他问林澜为什么要结婚,林澜给的答案是因为对方31,到了结婚的年龄,而且对自己也好,而不是因为爱未婚夫所以才结婚;第二点是江洋开着飞机去找林澜,碰到未婚夫,他当时问江洋说林澜到底爱不爱江洋,江洋给的答案是不知道,出人意料的是未婚夫的答案也是不知道;最后一点是战争结束后12年,已经晋升为将军的江洋拿到当初的手机后收到一封来自上海陆沉前的一封短信:“江洋,我不打给你了。明天下午13:45,坐最后一班穿梭机走,机票在我储物箱里,密码是我的生日。我已经被安排任务,下午16:45,上海沉没。”这是多大的决心和爱,才会把最后生下的机会让给江洋。所以说江洋是幸运的,因为他喜欢的女孩子正好也很爱他,但同时他也是痛苦的,因为那个女孩子已经不在人世。 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就请告诉ta,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大不了再来,反正这个世界上人一辈子会有20000个一见钟情爱上的人,失去一个还有19999个,还有很多人值得自己付出真心,值得自己去珍惜。 老规矩,上一些我喜欢的句子: 1. 她身上有种疏远世界的孤独感,就像她在火锅店里选择的那个偏僻的座位。 2. 底商那些已经没有玻璃的橱窗里,塑胶模特们或昂首自矜,或沉吟,有些穿着时尚的华衣,有些赤身裸体。 3. 

  • 2、 大上海影评

    大上海影评(一)

    在《大上海》上映之前,我已经写了一篇博文表示对本片品质的不看好,现如今看完全片之后,跟我预料的相差不多。需要声明的是,如果是在十年之前,我还没有看过这么多港片,或者至少我还没有看过麦当雄的两部《上海皇帝》,也许我会很喜欢这部片子,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如果,我只能说我现在的感觉不喜欢。

    虽然《大上海》没有明说人物原型是谁,片中角色名字也尽量避免令人产生联想,但是只要看了开场你就会知道,这根本就是上海三大亨的故事,成大器是杜月笙,洪寿亭是黄金荣,茅载是张啸林和戴笠的合体。虽然王晶说这是他准备了多年的故事,但是我怎么看都是参考了麦当雄的《上海皇帝》,片中的主要角色和主要情节在《上海皇帝》中都能找到对应,角色上黄晓明和发哥对应吕良伟,洪金宝对应郑则仕,吴镇宇对应徐锦江+苗侨伟,高虎对应汤镇业,袁泉对应叶童,袁莉对应斯琴高娃,莫小棋对应刘嘉玲,情节上成大器和京剧名伶的感情线,洪寿亭因为一个戏子打了督军的儿子被抓,茅载投靠日本人等等,在《上海皇帝》中都有对应段落。当然,不能因此就说这部片子抄袭,因为既然同是以自杜月笙为原型,人物和情节有重合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是不得不说,在看过《上海皇帝》之后,再看这部《大上海》就只能是索然无味,看到开始就基本上可以猜到结尾了,没有任何惊喜。《上海皇帝》用了两集的篇幅来详细讲述杜月笙的生平,人物扎实、过程详细、细节生动;《大上海》只有一集的片长,还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煽情了,主角成大器的上位过程十分的潦草和不可信,莫名其妙的一开始茅载就救他出狱,一转眼他就在上海站稳了脚,再一转眼他就成了流氓头子。此外,洪金宝饰演的洪寿亭也没有任何重头戏来表现其分量,吴镇宇莫名其妙的就从国民党特务变成了大汉奸,没有任何心理转变过程,仿佛就是为了造出一个反派而存在。以上种种可以看出,王晶只是在用演员本身的知名度、一贯的银幕形象和在演艺圈的地位来套在角色身上,而根本没有想过用故事来塑造角色。

    杜月笙和国民党关系密切,曾经捐献飞机资助抗日,也曾和国民党一起迫害共产党人,《上海皇帝》的第二集主要就是讲政治,寓意和《黑社会2以和为贵》基本一致,都是说黑社会再牛也只不过是政治家手里玩弄的棋子。以现在我国的审查制度,可以料到王晶会对人物进行洗白,绝对不会再碰党派斗争这一段,可是没想到他会把人物洗得这么白。主角成大器作为一个黑道人物居然声称不碰黄赌毒,对新旧两个情人

  • 3、 上海人读后感

    上海人读后感(一)

    近来有幸看到了余秋雨的《上海人》。觉得我们真的不应该用一连串的贬义词来评价他们。

    作者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些年,外地人富起来了,上海人精明到头还是十分穷困。这很让人泄气。去年有一天,在上海的一辆电车上,一个外地人碰碰撞撞干扰了一位上海妇女,象平时每天发生的一样,上海妇女皱一下眉,轻轻嘟囔一句:外地人!这位外地人一触即发,把历来在上海所受的怨气全都倾泄出来了:我外地人怎么了?要比钱吗?我估量你的存款抵不上我的一个零头;要比文化吗?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生!是啊,上海人还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听他讲罢,全车的上海人都发出酸涩的笑声。

    这个妇女确实令人讨厌。瞧比起外地人,这真的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难道大家都不是中国人吗?难道我们中华民族过去所受的苦还不够多吗?难道还想在窝里斗个你死我活?我们也站在大多数上海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你们这些外地人抢我地方夺我田!你们这些外地人占我岗位挤我路!你们这些外地人赚了我们的钱还说我们穷!你们这些外地人讨厌我们还又来烦我们!这就是上海人与外地人的对立面!外地人认为自己在上海自己属于弱势群体。而上海人认为自己又是一种有苦说不出的弱势群体。所以产生了双方的矛盾与对立!当然也又统一面了。都是中国人,同属华夏文明。上海经济的发展谁也离不开谁,外地人离开了上海,上海人活不了,上海离开了外地人,上海人也活不了。

    难道我们就这样把对那妇女的恨都纠结到上海人身上。这样未免太草率。对上海人未免太不公了。几十年前来自农村的社会改革使很多骄傲的上海人离开了上海。他们带着社会历史使命感来到祖国大地的各处。越是冷僻险峻的山区越能找到上海的工厂,淳朴的山民指着工人的背脊笑一声:嘿,上海人!他们大多数无怨无悔,这其中他们的心酸现在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又有多少外地人会去了解。对于这些人我们给予的应该是无限的赞美。可那时也有好多祖国各地的人来到了上海。我们现在敢肯定那妇女就是地地道道的老上海人的后代吗?大多数真正的上海人是郊区的淳朴的农民。仔细想来我们把罪恶的帽子扣在了上海人身上,其实我们本身就是罪恶的。其实我不是说城里的上海人就不是上海人了,我只是为骄傲的上海人说句公道话。

    我称他们为骄傲的上海人不是去讽刺他们。而是他们是有理由有根据去骄傲的。革命年代有多少革命先驱得到了上海的庇护,中国经济少不了上海的贡献,中国文化更少不了上海的雍容大度,曾经上海

  • 4、 余秋雨上海人读后感

    余秋雨上海人读后感范文一

    小的时候就听我爸说过上海人非常的小气。问他们要点自来水喝都不给!还说你自己可以去买矿泉水啊!对于一个打工仔来说要点自来水喝都不给。难道他们连同情心都没有了吗?

    近来有幸看到了余秋雨的《上海人》。觉得我们真的不应该用一连串的贬义词来评价他们。 什么 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 说句内心话,对于上海人我们还是要抱以同情与宽容。难道他们就没有我们中国人值得称赞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的存在必有它的道理。

    作者写了这样一段话 这些年,外地人富起来了,上海人精明到头还是十分穷困。这很让人泄气。去年有一天,在上海的一辆电车上,一个外地人碰碰撞撞干扰了一位上海妇女,象平时每天发生的一样,上海妇女皱一下眉,轻轻嘟囔一句:外地人!这位外地人一触即发,把历来在上海所受的怨气全都倾泄出来了:我外地人怎么了?要比钱吗?我估量你的存款抵不上我的一个零头;要比文化吗?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生!是啊,上海人还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听他讲罢,全车的上海人都发出酸涩的笑声。

    这个妇女确实令人讨厌。瞧比起外地人,这真的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难道大家都不是中国人吗?难道我们中华民族过去所受的苦还不够多吗?难道还想在窝里斗个你死我活?我们也站在大多数上海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你们这些外地人抢我地方夺我田!你们这些外地人占我岗位挤我路!你们这些外地人赚了我们的钱还说我们穷!你们这些外地人讨厌我们还又来烦我们!这就是上海人与外地人的对立面!外地人认为自己在上海自己属于弱势群体。而上海人认为自己又是一种有苦说不出的弱势群体。所以产生了双方的矛盾与对立!当然也又统一面了。都是中国人,同属华夏文明。上海经济的发展谁也离不开谁,外地人离开了上海,上海人活不了,上海离开了外地人,上海人也活不了。

    难道我们就这样把对那妇女的恨都纠结到上海人身上。这样未免太草率。对上海人未免太不公了。几十年前来自农村的社会改革使很多骄傲的上海人离开了上海。他们带着社会历史使命感来到祖国大地的各处。越是冷僻险峻的山区越能找到上海的工厂,淳朴的山民指着工人的背脊笑一声:嘿,上海人!他们大多数无怨无悔 ,这其中他们的心酸现在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又有多少外地人会

  • 5、 风雨上海滩观后感800字

    什么是珍惜?为什么要去珍惜?又应该去珍惜什么?这几个问题已在我的脑海里旋转多年,却始终得不到我想要的答案。只是常常听大人们说:“人生下来,就要懂得珍惜与知足,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

    直到那一幕映入我的眼帘……才使我懂得我应该去珍惜什么。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叫《风雨上海滩》的一爱一国电一影。电一影主要讲述了一毛一主席的两个儿子一毛一岸英和一毛一岸青在上海滩帮人打工挣钱来买书学一习一的事。

    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瘦骨伶仃、满脸菜色,却长得眉清目秀。他正帮助一个老伯伯拉车呢。只见他脑门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镜头一转,高高的两大箱东西,让人看了都心酸。镜头有再次转向小男孩,小男孩紧闭双一唇,两只皮包骨的小手用力地扒着两个大箱,两只脚也吃力的定在地上,脸上流露出十分坚毅的样子。突然车停了下来,只见那位老伯伯从包里掏出几文钱放进小男孩的手心里,小男孩一边握着钱一边一个劲的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镜头一闪,来到了小男孩打工的烧饼店里。小男孩和他的弟弟正在吃烧饼,那是他们的午餐,一人两个烧饼。可他们却把自己其中一个给卖了出去,换来了几文钱。

    他们这么到底是为了什么?明明只有两个烧饼可以吃了,而且他们也不缺吃不缺穿不缺住,为什么要凑钱呢?

    镜头再次闪过,之前那个在苏州桥上拉车的小男孩正走进书店,眼里充满了渴望与惊奇,他身上那股求知欲一下子就绽放出来了,他恨不等把书店里得把书店里的书全都“吃”个透,可是他只有六文钱。老板看他可怜又看他那么一爱一读书,就亏本把最后一本《小学生字典》卖给了他。小男孩一再推辞,可最终他还 是收下了。得到了这本他梦寐以求的书,他如获至宝是的,高兴地手舞足蹈。

    噢!他这么做只是为了买一本《小学生字典》,看到这儿,我不禁陷入沉思:一本小学生字典值得他们不顾辛劳的去干活,去用那瘦小的身一体来扛起重担,去克服一个个巨大的困难?想到这,我又想到:如今,我的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可我连翻都没翻过,就算真的有想要的书,也只是拿一妈一妈一的钱让一妈一妈一去买,根本不需要我费一丝一毫的力气。我这样做对吗?我是不是太不会珍惜?

    抱着一丝愧疚的心理,再继续观看下去。原来这两个小男孩的一妈一妈一被国民一党一给残忍地杀害了,爸爸也不在他们身边。连最小的弟弟也因身患疾病身亡了。他们兄弟只得相依为命,自立生存。

    这一幕更让我感动不已。在我眼里,父母只是个啰啰嗦嗦的人

  • 6、 《上海色拉》读后感

    《上海色拉》读后感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上海有什么特色美食的话,我一定答不上来。城隍庙的那些所谓的生煎,小笼,都已不再是只属于上海,于是便开始思索,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上海?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摩登的独特气质,直到在书丛中看到这本陈丹燕的《上海色拉》,欣喜地发现,原来一直在心底的静静地流淌着的河流,竟被精巧细心地收藏在层层书页间,和着油墨凝重而有力的色彩,散发着几乎难以察觉的馨香。上海色拉,是一道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和西餐馆都可以点到的冷盘,做法也很简单,是将煮熟的土豆切成小方块,一只苹果切成小方块,一些煮熟的青豆粒,还有同样的被切成了小方块的红肠,用色拉酱拌成。我从没想过,这道我从小吃到大的菜肴,却是属于上海独具匠心的发明。 色拉本应该是生吃的,可是中国人偏爱熟食,于是便有了这“改良西餐”的做法,而且还一直流传至今,深受青睐。在七八十年代,整个中国只有在上海的油酱店里能买到八角二分一斤的色拉油,这就足显上海的特别之处了。 陈丹燕是一位对上海文化研究感触颇深的女作家,她所著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身临其境般地展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浮华璀璨,和美丽优雅的上海小姐的命运。而在这本《上海色拉》中,陈丹燕的脚步行走在现在,逐渐褪去了当年模样的上海,走过上海的音乐厅,上海的咖啡馆,书店,客厅,玫瑰,婚纱,教堂,墓地,一条又一条暗藏故事的街道……是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永恒的纪念,有着古典的东方文化与欧洲气质的融合的上海的历史,其实尽在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铺着青石的小巷深处,寻常人家抽屉底下的一个个蜕皮生锈的铁皮罐头里的老相片,旧唱片,还有一片散落的玫瑰花瓣,沾满了历经风霜的尘埃,却依稀可见盒子上面五颜六色的图案,墙上剥落的老上海穿着旗袍的香烟美女的画像,是曾经的繁华留下的痕迹,有一些模糊却可以看得清晰。 书中随意的涂鸦,是作者漫步上海的悠闲的心情的写照,同样也是上海的城市气质,带着些许欧洲式的随心浪漫,却仍保留着东方的含蓄腼腆。上海,就如那精致的青花瓷小盘中盛的上海色拉一样,是一种优雅精致的混合物,昔日的繁华掩埋在老石库门房子里,却依然藏不住它的贵族气质,透过斑驳的砖瓦间的缝隙弥漫开来,让我不再彷徨寻找,却深深地为它痴醉,为它着迷。

  • 7、 书评《上海之妖》读书笔记800字

    书评《上海之妖》读书笔记800字:

    这本书的名字据作者自己说原想用“腰”,指黄浦江外滩附近那风情万种的一扭,不料误打成“妖”,觉得更出神入化,始用作书名。

    整本书的感觉是读起来渐入佳境.....

    开头几篇主要写上海,包括作者在上海曾经工作的地方、上海历史上的风花雪月及血泪斑斑、离开后对上海的怀念、黄浦江妩媚的转弯、上海的酒吧咖啡馆的生活......作为读者虽然我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四年多,但异乡人对上海的感觉始终不如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得深刻,所以读起来共鸣不多。

    从《闺中情思谁人知》这一篇,读起来的感觉就开始不一样了,话题转入诗词歌赋文学艺术,她的文字开始像在脑海里和人聊天一样络绎缤纷,滔滔不绝,读书笔记行云流水,时不常还要分叉出去,像聊天中自然跳转的话题,然后聊着聊着再转回来......我个人体会可能这些话题比陈述故土之情让作者更放松,所以写起来既轻松有趣又新颖别致,比如分析《浮生六记》里的芸娘——既然伉俪情深为什么要给丈夫找妾,是否也有“断袖”之嫌?或者芸娘已经厌倦了三白?哈哈哈,别说,我也曾经阴暗地这样想过!

    又有一段聊女人做家务,先是叫屈,女人要“完成清洁工、洗衣妇、煮饭婆、餐厅服务员、洗碗工、客房伺应、车夫、点心师、咖啡师、园艺师、家庭教师......还有管家、财务、家庭ceo......这些都是业余的,上班之余要做的,而且不收一分报酬......”正以为她要开始把抱怨引入高潮呢,她却话题一转,说起了美国家政女王塔莎·杜朵,说她把家务当作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我一直以度假的心情度过每天、每分、每秒”,最后总结,“必须要做的,为什么不享受着去做呢?”好吧,我的理解是她已经不屑于去无谓地抱怨,而是转为主动,如果我愿意,我就做,如果我要做,那就愉快地去做,只为自己高兴.......

    同意,人生一共三万多天,还计较什么呢,把剩下的所有时间都变作休假的心情吧,每天、每分、每秒……作者:整天幻想

  • 8、 环绕上海读后感3000字欣赏

    《环绕上海》一书由哈罗德师克明所著,这是一位美国作家所著,是他环绕中国旅游后所写的文章,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文化,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环绕上海读后感3000字欣赏。

    都说海南岛没有冬天,其实,在年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日子里,这里轻寒逼人、浓潮侵人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受。在这样的时候,捧着一本特别的书,和一名美国人一起环绕着二十年代的旧上海走一回,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的阴郁,有一种踏实而又温暖的美妙体验。读罢掩卷,余味绵绵。

    作者哈罗德师克明,于1920年代从美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上海,开启了他环绕上海的观光之旅。他从上海乘住家船游历了苏州、杭州,又乘汽轮船沿长江游览武汉三镇、九江、安庆、南京,又游了舟山群岛普陀山,后回到上海租住在一户四口之家里体验生活,最终离开上海回国。作者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像记录片一样展现了那个年代、那些地方人们的生活、面貌、风俗。

    这里,不说师克明所看到的沿途景象,读者在读书时都能够读得到。单说说读到一些地方自己的感受。

    师克明初来上海住在南京路边的东方大酒店,南京路昼夜不停的噪声,让他以为赶上了全国性纪念日,到第三天,他终于认识到这样的声音是这个地方的常态之后,居然进入了中踏实、无梦的睡眠。他说:我第一次赢了,从睡眠的角度看我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人。(p014)读到这里,顿时觉得这位美国人有些幽默可爱。

    师克明在租住家船时,说好连船长一起四个船夫。结果这是中国的住家船,船长是一家之长父亲,船夫是船长的两个儿子,船长的妻子和大儿媳妇。这一点师克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但他还是入乡随俗,接受了这个现实,他把船长取名为拿破仑,船长的大儿子称为大副。观察了船长的丰富经验与领航能力,观察了船长对小儿子的惩罚,和船长的小儿子成了朋友。当他发现船长的那个挨了打毫不反抗的小儿子阿胖很有学问时,他写道:如果世上所有像阿胖这样的人都能拥有别人的优点,那么其他那些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很快就不是阿胖的对手了这种令人不安的想法有时候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烦恼。(p048)读到这里,觉得这是典型的美国人的烦恼,当他们认定一个人该笨的时候,结果发现这个人比自己还聪明,因此就不爽了。当今美国在世界上这制裁、那扼制,似乎都有这种烦恼的思维影子。

    他在住家船上看到船家在水里打捞煤渣的情景时,写道:看到此情此景,还有谁会只是满足

  • 9、 上海的早晨读后感

    上海的早晨读后感(一)

    周而复先生的成名小说【上海的早晨】,描写得是解放初期,我国对民族资本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初社会主义改造的曲折过程。按周而复自己的话说,【上海的早晨】是反映工人阶级和资本阶级这一基本矛盾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线是反映以徐义德为代表的上海民族资本阶级和以汤啊英为代表的上海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所包括的人物还有地主、农民、商人、中一共领导等各色人群。他所提到的地点包括了工厂、资本家住所、工人宿舍、领一导一人物的办公地点、以及上海标志一性一的大马路和黄浦江,但作者却把工厂作为描写的重点,其他场所无一不围绕着工厂展开,和工厂有着牵连。

    上海是共和国最好的历史见证人,小说描绘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大上海,那些发生在黄浦江两岸的故事。全书以5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一党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艰难历程,显示了一党一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伟大功绩,并折射一出解放初上海的时代风貌,从中也可引起人们的反思。书中通过棉纺企业家徐义德及其一家人彼此间的矛盾,纠葛和他们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一性一,还刻划了各种类型的工商业者,有不法一奸一商朱延年;拥护一党一,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马慕韩等;多侧面地展示了当时资本家的不同心态。同时剧中再现了解放初纺织工人们的生活。

    徐义德是沪江纱厂的总经理。在解放之前,他对上海解放后共产一党一对民族资本家的政策不了解,心存担忧,就将部分纱锭转移到了香港,并委托自己的弟弟负责管理,自己则留守上海坐观其变。在随后,他又不甘心于失去对沪江纱厂的控制权,老谋深算地与厂长梅佐贤一起收买工人陶阿一毛一打进工会,以最终掌握和控制工会。同时,又通过梅佐贤贿赂税局驻厂干部方宇,在政一府决定提高税率之前,打着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招牌,不顾工人生命安全,要求工人加班加点,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且在生产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大发不法之财。这些充分暴露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一性一和资本的逐利本能。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徐义德捐献六十亿元之巨款购买三架飞机支援抗美援朝。在事后,徐义德私下十分清楚地表达了这种捐献的无奈,完全是为了应付局面、为了他的沪江纱厂的生存。我们不用去猜疑徐义德的动机是什么,在当时,能够捐献巨款就是说明我们一党一的胜利,所以也不应该再苛求徐义德在捐献巨款时的意愿。小

  • 10、 人鸦读后感800字

    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鸦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人鸦读后感800字请关注小编人鸦读后感栏目。

    人鸦读后感800字【一】

    一本薄薄的书,一个多小时就读完了,这就是奥地利女作家艾迪特.施莱伯尔维克写的《人鸦》,合上书,感觉作者写的很好。写出了儿童的心声。把握住了儿童的心理、语言、行为的描写。我最感兴趣是男孩变成乌鸦后的奇遇。

    咱们交换一下,你当乌鸦,我当儿童。当那只乌鸦对男孩说这句话时,我一下子就感到很稀奇。男孩是否真的想当乌鸦 他们之间一问一答,语言很幽默,当乌鸦就可以不用做算术题,可以飞,这对大多儿童还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变乌鸦的过程也是很简单,我读到这里,也把那几句咒语读几遍,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变成乌鸦。

    作者幽默的语言随处可见。例如这句话静悄悄者活得长!我就很喜欢。

    变成乌鸦的瑞夏德被两只乌鸦挟持到乌鸦群,却因为他没什么特长不被喜欢。当读到乌鸦的头领摇头说:这里容不下我行我素的乌鸦!你需要群体,群体也需要你!这些话看似简单,读着,就能体会到一些深奥的哲理被作者以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团结不仅仅是人类需要的一种品德,在乌鸦群中,这也十分重要。

    人鸦瑞夏德继续在思考,自己以前是人,现在是一只乌鸦,他不断对比做男孩与做乌鸦的差别,时时怀念自己的家。

    有一次乌鸦群被稻草人吓得不敢降落找食吃,瑞夏德知道那是农夫用来吓唬鸟儿们的稻草人,就勇敢地降落在稻草人肩膀上,这种行为表明他的内心还是一个男孩。

    瑞夏德想保住他的记忆力,实际上是想记住那句咒语,好让自己能变回到男孩。当他找到鲁娜,说明自己的来意,鲁娜教他的办法是如何提高记忆力,并非我原先预测的,能帮助瑞夏德变回男孩子。

    ufo真的来到了,瑞夏德看到的是奇怪的鸟人,这些鸟人对于人类的评价真的很到位,如:人类只不过找到了大秘密中的小部分,称为发明,他们的知识少得可怜,胡乱发明,只会带来危险!我为作者前瞻性的预言感到震惊,现在日本的核威胁,真的为人类的将mei.cn拦救了小矮人,从中他明白了乌鸦是不自由的, 朋友的阻拦救了小矮人,从中他明白了乌鸦是不自由的,他 们只管自己,是不会管别人的。瑞夏德作为人, 们只管自己,是不会管别人的。瑞夏德作为人,他实现了会 飞的愿望, 而且从中他却明白了, 作为乌鸦都得做事要努力, 飞的愿望, 而且从中他却明白了, 作为乌鸦都得做事要努力, 要奋斗,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他经历无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5

  • 2022-04-09

  • 2019-09-20

  • 2021-06-10

  • 2019-09-20

  • 2023-07-02

  • 2019-11-03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2-18

  • 2019-09-23

  • 2019-09-19

  • 2021-05-27

  • 2021-06-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1-06-07

  • 2021-09-18

  • 2019-11-04

  • 2021-08-17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09-20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
上海人读后感8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上海人读后感800字,2024上海人读后感800字,教您怎么写上海人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