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上海日记 > 地图 > 上海日记
上海日记

(共 9798 篇)

  • 1、 上海日记范文6篇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有些周记的习惯,生命的每一份感动每一个时刻都值得我们用周记铭刻下来,我们自己怎么写好周记呢?作为今天的阅读推荐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别推荐这篇“上海日记”文章,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

    上海日记 篇1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乘着飞机去了中国上海游玩,参观了迪士尼乐园。

    一进去,就看见了著名的小老鼠米奇,在它周围都是高大的绿树,就像是在保护迪士尼公园。我们先去了“幻想主题世界”。走进去就像是进入了原始森林,参观时,我们随着电影镜头回忆起了很多的著名电影。

    我们找到了一名导游,可他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我什么也听不懂。不过这个导游带我们游玩了美丽的地方——威尼熊乐园。一进去就像走进了温暖的春天,风儿轻轻吹拂你的脸庞;坐在游戏车上,可以听到春雨似的“哗哗”声,小溪的流水声,让你回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我们来到了森林小饭店。这家饭店不大,就像是森林里的'小木屋,旁边也是绿树成荫的大树,就像是到了世外桃源,不仅风景优美,而且食物也很可口。

    上海的迪士尼美丽的景点和好玩的娱乐设施,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上海日记 篇2

    3月2日

    大前天,我去上海玩,第一天,去外国人建的房子,又去了复旦大学,晚上去了巨人排行榜第三的东方明珠,里面可好玩了,大大的从里往外看啊看啊,别的房子都成了小玩具,汽车像毛毛虫、比它小的房子,有的像玩具、有的像糖果、有的像巧克力蛋糕一样,你如果从东方明珠下去的吧,全都是比淮阴高几倍的楼房,上海的人们,走路很整齐,像我们二八班的同学一样认真,最后,我们去了城隍庙,还有一个超市,沃尔玛,在沃尔玛超市买了两个猪玩具,晚上看了葛优的腊像,连书亭都有卖玩具的,去城隍庙的时候,吃了小吃,吃的全都是没吃过的东西。上海的风景实在是太美啦,他们有的人甚至都不睡觉,有的商店还开着,他们商店每天晚上都不关门,建筑也很好,超市全都是大楼房,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也是上海的人了,上海真是太美了,我长大了一定要考到复旦大学去上学!

    上海日记 篇3

    今天是八月一日,暑假过了一半了,我终于盼来了爸爸妈妈休假带我去上海旅游,之前我兴奋了好几天。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上海啦!上海真大,高楼很多很多,都是几十层的,环境也很好,我感觉这里好的漯河简直都没法比。

    我和爸爸妈妈首先坐地铁到酒店,我对酒店很满意。我们吃了饭就去上海博物馆,博物馆里宝贝真多。通过观看我知道了古代的枕头很硬,

  • 2、 大上海影评

    大上海影评(一)

    在《大上海》上映之前,我已经写了一篇博文表示对本片品质的不看好,现如今看完全片之后,跟我预料的相差不多。需要声明的是,如果是在十年之前,我还没有看过这么多港片,或者至少我还没有看过麦当雄的两部《上海皇帝》,也许我会很喜欢这部片子,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如果,我只能说我现在的感觉不喜欢。

    虽然《大上海》没有明说人物原型是谁,片中角色名字也尽量避免令人产生联想,但是只要看了开场你就会知道,这根本就是上海三大亨的故事,成大器是杜月笙,洪寿亭是黄金荣,茅载是张啸林和戴笠的合体。虽然王晶说这是他准备了多年的故事,但是我怎么看都是参考了麦当雄的《上海皇帝》,片中的主要角色和主要情节在《上海皇帝》中都能找到对应,角色上黄晓明和发哥对应吕良伟,洪金宝对应郑则仕,吴镇宇对应徐锦江+苗侨伟,高虎对应汤镇业,袁泉对应叶童,袁莉对应斯琴高娃,莫小棋对应刘嘉玲,情节上成大器和京剧名伶的感情线,洪寿亭因为一个戏子打了督军的儿子被抓,茅载投靠日本人等等,在《上海皇帝》中都有对应段落。当然,不能因此就说这部片子抄袭,因为既然同是以自杜月笙为原型,人物和情节有重合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是不得不说,在看过《上海皇帝》之后,再看这部《大上海》就只能是索然无味,看到开始就基本上可以猜到结尾了,没有任何惊喜。《上海皇帝》用了两集的篇幅来详细讲述杜月笙的生平,人物扎实、过程详细、细节生动;《大上海》只有一集的片长,还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煽情了,主角成大器的上位过程十分的潦草和不可信,莫名其妙的一开始茅载就救他出狱,一转眼他就在上海站稳了脚,再一转眼他就成了流氓头子。此外,洪金宝饰演的洪寿亭也没有任何重头戏来表现其分量,吴镇宇莫名其妙的就从国民党特务变成了大汉奸,没有任何心理转变过程,仿佛就是为了造出一个反派而存在。以上种种可以看出,王晶只是在用演员本身的知名度、一贯的银幕形象和在演艺圈的地位来套在角色身上,而根本没有想过用故事来塑造角色。

    杜月笙和国民党关系密切,曾经捐献飞机资助抗日,也曾和国民党一起迫害共产党人,《上海皇帝》的第二集主要就是讲政治,寓意和《黑社会2以和为贵》基本一致,都是说黑社会再牛也只不过是政治家手里玩弄的棋子。以现在我国的审查制度,可以料到王晶会对人物进行洗白,绝对不会再碰党派斗争这一段,可是没想到他会把人物洗得这么白。主角成大器作为一个黑道人物居然声称不碰黄赌毒,对新旧两个情人

  • 3、 读上海色拉心得感言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上海有什么特色美食的话,我一定答不上来。城隍庙的那些所谓的生煎,小笼,都已不再是只属于上海,于是便开始思索,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上海?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摩登的独特气质,直到在书丛中看到这本陈丹燕的《上海色拉》,欣喜地发现,原来一直在心底的静静地流淌着的河流,竟被精巧细心地收藏在层层书页间,和着油墨凝重而有力的色彩,散发着几乎难以察觉的馨香。

    上海色拉,是一道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和西餐馆都可以点到的冷盘,做法也很简单,是将煮熟的土豆切成小方块,一只苹果切成小方块,一些煮熟的青豆粒,还有同样的被切成了小方块的红肠,用色拉酱拌成。我从没想过,这道我从小吃到大的菜肴,却是属于上海独具匠心的发明。

    色拉本应该是生吃的,可是中国人偏爱熟食,于是便有了这“改良西餐”的做法,而且还一直流传至今,深受青睐。在七八十年代,整个中国只有在上海的油酱店里能买到八角二分一斤的色拉油,这就足显上海的特别之处了。

    陈丹燕是一位对上海文化研究感触颇深的女作家,她所著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身临其境般地展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浮华璀璨,和美丽优雅的上海小姐的命运。而在这本《上海色拉》中,陈丹燕的脚步行走在现在,逐渐褪去了当年模样的上海,走过上海的音乐厅,上海的咖啡馆,书店,客厅,玫瑰,婚纱,教堂,墓地,一条又一条暗藏故事的街道……是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永恒的纪念,有着古典的东方文化与欧洲气质的融合的上海的历史,其实尽在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铺着青石的小巷深处,寻常人家抽屉底下的一个个蜕皮生锈的铁皮罐头里的老相片,旧唱片,还有一片散落的玫瑰花瓣,沾满了历经风霜的尘埃,却依稀可见盒子上面五颜六色的图案,墙上剥落的老上海穿着旗袍的香烟美女的画像,是曾经的繁华留下的痕迹,有一些模糊却可以看得清晰。

    书中随意的涂鸦,是作者漫步上海的悠闲的心情的写照,同样也是上海的城市气质,带着些许欧洲式的随心浪漫,却仍保留着东方的含蓄腼腆。上海,就如那精致的青花瓷小盘中盛的上海色拉一样,是一种优雅精致的混合物,昔日的繁华掩埋在老石库门房子里,却依然藏不住它的贵族气质,透过斑驳的砖瓦间的缝隙弥漫开来,让我不再彷徨寻找,却深深地为它痴醉,为它着迷。

  • 4、 《上海色拉》读后感

    《上海色拉》读后感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上海有什么特色美食的话,我一定答不上来。城隍庙的那些所谓的生煎,小笼,都已不再是只属于上海,于是便开始思索,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上海?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摩登的独特气质,直到在书丛中看到这本陈丹燕的《上海色拉》,欣喜地发现,原来一直在心底的静静地流淌着的河流,竟被精巧细心地收藏在层层书页间,和着油墨凝重而有力的色彩,散发着几乎难以察觉的馨香。上海色拉,是一道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和西餐馆都可以点到的冷盘,做法也很简单,是将煮熟的土豆切成小方块,一只苹果切成小方块,一些煮熟的青豆粒,还有同样的被切成了小方块的红肠,用色拉酱拌成。我从没想过,这道我从小吃到大的菜肴,却是属于上海独具匠心的发明。 色拉本应该是生吃的,可是中国人偏爱熟食,于是便有了这“改良西餐”的做法,而且还一直流传至今,深受青睐。在七八十年代,整个中国只有在上海的油酱店里能买到八角二分一斤的色拉油,这就足显上海的特别之处了。 陈丹燕是一位对上海文化研究感触颇深的女作家,她所著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身临其境般地展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浮华璀璨,和美丽优雅的上海小姐的命运。而在这本《上海色拉》中,陈丹燕的脚步行走在现在,逐渐褪去了当年模样的上海,走过上海的音乐厅,上海的咖啡馆,书店,客厅,玫瑰,婚纱,教堂,墓地,一条又一条暗藏故事的街道……是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永恒的纪念,有着古典的东方文化与欧洲气质的融合的上海的历史,其实尽在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铺着青石的小巷深处,寻常人家抽屉底下的一个个蜕皮生锈的铁皮罐头里的老相片,旧唱片,还有一片散落的玫瑰花瓣,沾满了历经风霜的尘埃,却依稀可见盒子上面五颜六色的图案,墙上剥落的老上海穿着旗袍的香烟美女的画像,是曾经的繁华留下的痕迹,有一些模糊却可以看得清晰。 书中随意的涂鸦,是作者漫步上海的悠闲的心情的写照,同样也是上海的城市气质,带着些许欧洲式的随心浪漫,却仍保留着东方的含蓄腼腆。上海,就如那精致的青花瓷小盘中盛的上海色拉一样,是一种优雅精致的混合物,昔日的繁华掩埋在老石库门房子里,却依然藏不住它的贵族气质,透过斑驳的砖瓦间的缝隙弥漫开来,让我不再彷徨寻找,却深深地为它痴醉,为它着迷。

  • 5、 《老上海,旧时光》(精选)

    《老上海,旧时光》读后感这本书已经不再印刷了,买了本影印版看。书分四个内容,海上风华,女性素描,洋场氤氲,市井百态。海上风华印象最深的是饭碗,肖照。民以食为天,用来吃饭的饭碗就成了我们重要的东西,饭碗也被引申为生计,家里添个人也称多了个吃饭的,有人去世在出殡时候要摔个饭碗,意思是少了个吃饭的。最有意思的称呼是教师被称为吃开口饭的,后来的捧着金饭碗讨饭,吃铁饭碗的,这些比喻就应运而生了。肖照就是拍肖像照的意思,照相机技术19世纪流入上海,开始只有有钱人拍得起照片,拍照片时的打扮都郑重其事,都穿上自己认为最称心的衣服,不像我们现在这么随便,于是看那个年代照片就常有一大家子人着装的年代感,有长袍马褂,有中山装,有西装革履,有旗袍,有洋裙,很是热闹。描述有意思的是先人遗照,原来手工画的“尊”都是一个模子,如果现在还留存那就是老古物老值钱了。女性素描里髻印象较深。髻是旧时女人最爱留的发式,讲究人都是把头发盘的干干净净,不知道抹了什么跟有头油似的,偶尔会有盘着蓬头的髻,那就是与其说是生活艰难倒不如说放弃了自己的女人,因为生活艰难不是蓬头垢面的借口啊,旧时是现在也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70年代末老奶奶坐在胡同口石墩上的样子,盘着髻,头发已经白了,却整整齐齐。市井百态里花边,还是有点说头的,这花边不是说什么花边新闻(花边新闻词汇灵感就是这么来的吧),说的是女人们爱美的衣服上镶的花边,无论在哪个年代,爱美之心总是执著又顽强的泯灭不了的,lace蕾丝的画龙点睛作用在物质匮乏人性压抑的年代显得更为重要。蝉翼般的尼龙花边,各色滚条丝线花边,或镶在胸前或在领围,细节里点缀的是女人色彩斑斓的梦,此章结尾一句话挺霸气“女人才是真正推动社会生产的动力,男人充其量只是一道花边而已”。老上海旧时光,几代人的生活,过去了时光,留下了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是当代人之重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此书一读,品味老上海的旧时光。

  • 6、 观《大上海》有感

    《大上海》观后感

    王晶拍了很多圈钱的烂片,下限直逼黄百鸣,今日一观《大上海》,我又看到了当年的王晶。影片有很多地方值得称道,催人泪下的配乐,无可替代的选角,恰到好处的剪切,或许在贺岁档这部片子的票房注定不高,但她给我的震动比其他任何一部贺岁片都大。

    影片涉及很多人物,塑造立体也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之一,而其中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和成大器有着情感纠葛的三名女子,他们是三个不同的符号,在乱世中却只有一个共同的结局。

    当世事流转,希望我们还能大浪淘沙,在历史的洪流里发现那些美丽的灰飞烟灭的尘埃。

    人生若只如初见知秋

    电影的最初是在民国的小镇,成大器带着自己的小弟在知秋家门口爬上墙头偷偷向里面看自己的心上人,大抵风云人物少年时都有这么一份珍而重之的深情,年轻的时候不懂的世事艰难,不懂得想要收获成功需要获得多少代价,那时候,爱情干净且纯粹一如阳光,洒在江南小镇上,给一切镀上朦朦胧胧的美。

    夕阳下,他和她坐在墙头,他为她洗脚,他许诺说:等我到上海,但凡有一点成就我就去北平接你。他低下头,眨巴眨巴眼睛看着金灿灿的她的唇,前倾身体,轻轻落下一个吻,一个还不够,真想就这么吻在一起一直到时间的尽头。

    最美的场景,最美的人永远是被用来打破的,王晶尤其擅长这一点。于是,随着电影的剧情发展,这样的美好也蒙上了一层灰雾,哪怕是昔日欢声笑语的大庭院,此时此刻也只剩下一地秋风扫落叶。

    当成大器身经千辛万苦,在上海成为一方人物之时,他前往北平去找她,他看她唱戏,默默微笑着,她以为他还是当年的他,当相逢的两人尚未来得及互诉衷肠时,一声声枪炮声击碎了此刻的宁静,当现实被撕扯开来,露出流着血的皮肉,知秋崩溃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要杀那些人,她不明白他到底是谁,她也不明白他这些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只求安安静静唱戏,不求荣华富贵不求一呼百应,只求天气微寒之时,那一片知秋落叶。

    于是她选择了离开,离开他的现在,离开她的过去。

    此去经年,当她已成婚,他亦成家,命运让他们重逢,世事弄人,电梯里那惊鸿一瞥,过去的点点滴滴闪回在眼前,当年的海誓山盟,终究只化作唇边一句你还好么?,戛然而止的遗憾让一段感情黯然落幕。

    她一心想求平安,却是造化弄人她的丈夫竟也是地下分子,当她再一次深陷水火,他救了她。战乱爆发,当山河破碎,上海成为一片废墟之时,他寻到了她。只是,你我不再年轻,不复当年。

    绕指柔情,儿女情长只有在山河破碎风飘絮的背

  • 7、 上海世博会观后感

    多彩的光束、彩球中穿行的旗船、曼妙的喷泉、变幻的音乐和绚烂的焰火

    4月30日,黄浦江畔,一场分为中国欢迎你欢聚在世博世界同欢庆三个部分的盛大多媒体灯光喷泉焰火表演把159年历史的综合性世博会第一次带到了古老而现代的中国。表演伊始,大屏幕上出现了热烈的中国红和中国欢迎你的标语,红色的礼花弹飞上夜空,红色光束齐射江面,黄浦江犹如铺上了巨幅红地毯,迎接着来自世界的宾朋。

    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梦想,梁启超等曾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

    时代的变迁,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开放的中国迎来了凝聚人类璀璨文明的世博会。30日夜晚,每一束灯光,每一簇焰火都放飞着国人的世博梦想。

    蓝色和绿色逐渐成为灯光主色调,明亮、欢快、热情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和谐美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在使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困难和挑战。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世博会期间,人们将就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经验。

    从卢浦大桥飘来的led发光球变幻着红、黄、橙三色,顺流而下,绵延不绝。200多艘旗船在三艘快艇的牵引下,与顺流而下的led发光球在江面上交汇。快艇拖放着焰火,百艘旗船在彩球中穿行。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入场式。

    浪漫之水的构思源于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黄浦江边一组永久性喷泉再现了这段动人的佳话。随着音乐的变化,水的舞蹈变成了水的银幕,大型放映机投射出缤纷的鲜花、万千蝴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倡导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始终是世博大家庭的理想。金色焰火从卢浦大桥首先点燃。两岸及江面驳船上腾起五彩缤纷的礼花弹,相互追逐,争奇斗艳。

    银色和紫色焰火率先登场,继而各种缤纷炫目的焰火相继绽放。笑脸等造型礼花描绘出开放中国的图景。金色礼花从两岸竞相燃放,在浦江上空相迎对接,形成手牵手的特殊造型。

    随着《欢乐颂》的音乐响起,焰火竞相绽放,所有探照灯、激光、喷泉全部加入光与火的缤纷,一时间漫天璀璨,照亮夜空。

    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追求的理念,世博局局长助理、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文国说,这次开幕式使用的焰火很低碳烟少,声音轻,色彩非常鲜艳。

    另外,本次开幕式2000把嘉宾座椅是用废弃牛奶盒制作的,节目单和手提袋等是用再生纸制作的,低能耗音响

  • 8、 观电影《大上海》有感

    电影《大上海》观后感

    与其说影片《大上海》是一部黑帮片,倒不如说是一部爱情片,当然,黑帮和爱情这两个元素从来都不矛盾冲突,在经典黑帮片《美国往事》里人们记住的,除了面条和算计了他一辈子的麦克斯之间的纠葛,还有他和黛博拉之间的情感悲剧,而那句我们浪费了一生,虽是面条对麦克斯说的,但用在感情上,也同样适用。

    在当下遍网的感觉不会再爱了的哀嚎中,难得有部国产片能如此情深意切地表述爱情,也难得上了年纪的发哥在影片中深情似海一回,还是我拿生命换取爱的类型。当片尾成大器怀抱爱人坐在车里,从容面对欣然微笑时,不免令人想起一句话:心中充满爱时,瞬间即为永恒。

    有的观众或许会纠结片中的成大器究竟最爱谁,其实这不算是个问题,因为人的情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变化,虽然有时候并不自觉。一个是青葱美好的初恋,虽然美好但留有遗憾,人们难忘初恋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抵是怀念年少时爱的那种感觉,仿佛时间余烬中的一抹青炎烛光,影影绰绰,散发出点点暖意,虽不能驱寒,却叫人欲罢不能。人不能穿越,但感受可以,于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回忆并全心关照,这是重情之人难以抗拒的宿命。而另一个是陪伴自己走过打拼之路的女人,从年少到如今,仿佛习惯成自然般不必劳心和牵挂,于是惯常易让人的感官迟钝,心灵也一样,除非境况陡转。

    个人感觉成大器是爱着陪伴他走了一路的阿宝的,虽然成宝恋的结局看上去悲情而虚无,却显得相对成熟,至少在阿宝身上有成熟的因子,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的言行仿佛是对狄更斯这句话的注解: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而对成大器而言,最重要的情感是需要熟化过程的,该片的叙事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熟化过程,他早期被爱而不得(初恋)的遗憾折磨过,后又被得而复失(妻子)的痛苦折磨过,历经过这样反复的碾压后,终于催发出了他心中最想说的、也是阿宝最想听的话。

    曾经在北平教堂里的突发变故,让成秋恋的两个当事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爱情流亡者,此时的枪炮胜过了玫瑰,他们仿佛注定的一般没有未来。而少女阿宝抱着残破的板凳离开时的回眸浅笑,则在表明她会全心全意守护她的爱。(观后感)似乎对于情感,片中的女人要比男人来的成熟,即便是女配也能散发出这种成熟感,如师娘凌沪生断然和丈夫的离异。

    片中的两位女主仿佛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态度,叶知秋似乎从来都是主动选择的,比如她年少时选择

  • 9、 《上海堡垒》观后感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原来以为这是一部流浪地球之类的科幻片,没想到它其中还夹杂了不少爱情片的元素。后来一看,原著江南,瞬间感觉有点明白。起先看他的此间的少年里面,杨过和穆念慈就是这种因为双方都不开口而错过了一段感情。后来龙族里面也是,先是第二部里的楚子航和夏弥,然后是第三部里的路明非和上杉绘梨衣,后者当时好像让还我难过了好一阵子。虽然很喜欢看江南的小说,但还是希望下次故事能有个更圆满的结局。

    这部电影给我感受最深的倒不是特效,也不是鹿哥的演技(因为不懂所以不多做评价),而是几个主角重复了好几次的话:喜欢一个人就要用尽全力,说不定,我们只剩下五分钟了呢。原台词我不太记得清了,上网去找也没找到,只能大概复述一下。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男生不愿意主动表白?然后下面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不表白,还能做朋友;表白,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这我自己也是有些体会的。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有感触的地方。

    虽然电影有很多槽点,比如说最后我鹿哥大喊向我开炮之后为啥又活了下来,但怎么说,有时候看电影并不只是为了看电影。

  • 10、 观电影《大上海》有感2

    电影《大上海》观后感2

    一曲《定风波》,勾起对这部《大上海》无限兴趣,这是一部不真实的影片,但绝对是一部充满真情的佳作。个人感觉绝对比血滴子和王的盛宴优秀的多。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没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震撼,总以为,可能又是一部打打杀杀或嘻嘻哈哈的流水电影,而从晚上7点20分开始看,到现在为止,一幅幅画面还是在脑子里转,年轻大器在屋顶亲吻知秋的经典,发哥背坐着摇着扇子的经典,电梯里叶秋回首的经典,教堂里黄晓明林坏枪战的经典。。。。真的太多太多了,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这部电影人物选择方面也很到位,很多人说黄晓明演的烂,拖后腿,我觉得说这些话的人应该是带了很浓的个人情感色彩,其实我对黄也不来电,早些年对他印象也不好,不过就说这部戏里,我觉得演技是不错的,他把年轻的成大器的狼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是的,就是一头狼,依然记得他第一次杀人时吴镇宇问他杀人的感受,他说了一句:感觉不太好。而到了后面,砍人杀人出头拼,刀光血影,他就是为了一句话:我要把大上海踩在脚下!

    而发哥的成大器,显示了一种稳重、霸气又收敛,也许发哥什么都不用说,只要往那边一站,就是一种气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之间都得让人感觉王者之气扑面而来。这就是他的魅力,在那个饭局么,他说我们有三个胆:酒胆、色胆、还有忠肝义胆。奇志碰大兵动漫版全集能够让人想起那个时代特有的豪情。但是为上海,为兄弟,有些是他没法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依然给我们塑造着一位爱国枭雄的形象。

    吴镇宇演雅痞很惊艳,但是演流氓更惊艳,他有国民党兵身上的跋扈,自满。阴险的气质,注定了是一块汉奸。洪金宝演枭雄洪寿亭,可圈可点,形神兼备。这片绿叶也拿捏的十分到位袁泉演的叶知秋优雅动人,哪怕嫁给别人,仍挂念旧情,内心困惑不已!但说就实在话我很讨厌这种类型的人。最令我感动是风情万种的莫小棋饰演阿宝,她一生挚爱着大器,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也许这些才能形容她的一生。在生死关头,她选择让大器跟叶知秋走,最后中枪死在大器的怀里。我不想说有多轰烈,但是那种爱,也许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却可以让人悄然泪下。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总会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悲伤,也许是那个时代造就这种悲伤,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印记于人灵魂深处的情怀,男人谁不想定风波,女人何不在费思量,缘来缘去,一生匆匆而过,拼过、爱过。。。。当师傅已经当众烧掉大器的拜师贴结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03

  • 2019-11-06

  • 2022-09-12

  • 2021-05-09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1-23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2-04-26

  • 2019-11-04

  • 2023-04-12

  • 2023-04-20

  • 2019-11-06

  • 2022-09-14

  • 2022-11-21

  • 2019-10-28

  • 2023-03-22

  • 2019-10-11

  • 2023-01-24

  • 2021-09-18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16

上海日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上海日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上海日记、2024上海日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