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生真相读后感 > 地图 > 人生真相读后感,2024人生真相读后感范文
人生真相读后感相关栏目
人生真相读后感热门栏目
人生真相读后感推荐
人生真相读后感

(共 4477 篇)

  • 1、 富士康真相读后感(3)篇
    富士康真相读后感 第(1)篇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n在这个加班的夜晚n垂直降落,轻轻一响n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n就像在此之前n某个相同的夜晚n有个人掉在地上n——许立志《一颗螺丝掉在地上》n上面这首诗来自于一名90后打工诗人许立志,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写的就是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上学时问语文老师:什么是诗?老师答:写出来,别人看不懂的就是诗。但这首《一颗螺丝掉在地上》的诗却很容易看懂,因为非常形象化。诗人把跳楼的工人比喻为车间掉在地上的一颗螺丝般稀疏平常,人们对于这种事情似乎已经见惯不怪,麻木不仁!n知道许立志这个人,是因为去年看了一部众筹的电影叫《我的诗篇》,电影的总策划和本书的出版人都是著名财金作家吴晓波。这是个纪录片,记录主体都是当下的打工诗人,他们用自己敏感的神经去触碰这个世界,去感受他们生活周围的环境给人所带来的影响。电影里介绍了很多诗人,但到现在我还能记住的就是许立志。当时看的时候,当那首《一颗螺丝掉在地上》的诗里的字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荧幕上时,说实话,我有被震撼到了。一首简短的诗,力量无限。不得不说,写诗是要有灵性的。然后,在微信读书里看到了这本书,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缘起也是因为社会聚焦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于是带着这个出发点去看这本书,看到最后,我有些懵,只有一个视角——富士康视角,而缺失了跳楼事件主体的视角。当然,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但作者可以去采访死者的家属、朋友,以及仍然在这里打工的人啊!不然也不会导致本书成为一本好像不是研究员工跳楼事件的,而是在为郭台铭个人和他的富士康工厂“歌功颂德”的一本书。书里面说了郭台铭的个人奋斗史以及发家史,接着就是他的管理理念如何的超前,其个人如何是个工作狂,为社会提供了多少工作岗位,以及创造了多少社会价值,还有每年在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花了多少多少钱等。拜托,这些都只是管理者一厢情愿而已,工人是人,不是机器。为了在时间上赶超竞争对手,所以无限加班,为了避免员工泄露公司机密和偷盗产品零部件,下班还有可能会被搜身,这tm是个人估计都受不了。别跟我扯什么中国人从农业社会直接进入工业社会的心理建设不完善,过渡时间短的问题。绝大部分工人根本就不懂这些大道理、大理论。他们从农村出来打工,男的是为了挣钱回家盖洋楼娶妻生子,女的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就是这么简单。贾樟柯的电影《天注

  • 2、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1500字(3)篇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信仰是人类的源泉n文/东方翠琼n好一个人生不设限。如果说这是个四肢健全的人写的,我们会认为心灵鸡汤。可没有四肢的人,更是怀揣着深深敬意和无法体会的心颤而大为感染。这种苦痛不是常人能共情到的,一般的吃饭上厕所都是多大的挑战,何况有如此健康心理,积极,乐观,智慧,友善,学习等高度品质。我们无法评判宗教,但信仰真的是人类超越自我的途径。这个上帝还是佛,更多的是自己对生活信念中的希望与热情,自己是造物者的主人。而归功于信仰是人类更需要以谦卑的心,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和界定。人生可以不设限,但任何皆有道,这两者之间没有矛盾,反是相得益彰。我们只有对他人的尊重,才能也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互爱。就像我们可以争辩但不可攻击。前者是让我们更激情与探索,后者是束缚与无理,恐惧心理企图用孩童心理而掩耳盗铃。世界很大,这一世摸索不过来,比起力克·胡哲来说,我们又是如此的渺小与胆怯,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给自己设立屏障,望而却步。最后什么也没做。我喜欢体验,很多观点非常认同,但还是匮乏了这般勇气和在意周遭的评价。即便感觉自信的背后还是有太多没有冲破的防线让自己更高层次的进阶。除了他用生命体悟的这些哲理之外,最感动的是莫过于他的幽默与自嘲,并且自我觉察中不断地参与挑战。对于他来说,活着已经是个奇迹,可关键他更是卓越,他没有被命运扼住脖子,反是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引用他的话是,只不过少了些零件的人,而他的灵魂却长出了健硕的翅膀,翱翔在这浩瀚的天空。曾去部队做过咨询,苦恼于生活的中尉被纪律恐惧未来不能恋爱生子。我说“身可被困,心是自由。”他笑着离开了。我很庆幸生活中有无数各行各业的朋友,经常会探讨人生和生活。朋友说我,你是很有信仰的人,比如你总会提到道家,并且如此热情和热心地去坚持到底。你骨子里有中国古典哲学部分,所以个性特征鲜明。他不说我没想过,似乎都喜欢,但点明确实是让我始终坚持脚踏实地,顺其自然,象打不死的小强,也如力克胡哲一般爽朗的笑声。曾有来访者说,你的笑声就是我最好的疗愈。我感谢我有信仰,所以也坚韧的生活着。更是这份清闲让我可以安静阅读与书写,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中,再次热情点燃。记得自己曾写过一篇文章《我要活下去》里面最想说的是:我是幸运中最大的不幸者,却是不幸中最大的幸运者,为了这份难得的幸运,我要好好生活。所以这些年始终逍遥快活。而力克·胡哲和我一样,也在

  • 3、 真相与错觉读后感600字(3)篇
    真相与错觉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自我意识主要分为内在与外在,内在即对自我的认知,外在即能够正确接收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提升自我意识最重要的便是提高自己的洞察力。

    自我意识是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意愿和技能。

    自我意识高的人拥有7种不同类型的洞察力,而这些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人所不具备的。他们明白自身的价值观(指导其行事的原则)、热情(他们热爱的事)、追求(他们想要体验和实现的事情)、环境契合(他们要求有一种能让自己开心和投入的环境)、模式(始终如一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反应(体现他们能力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和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影响)。

    我们重视什么,我们对什么有热情,我们想追求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我们表现如何以及我们如何回应这个世界。但想要真正拥有自我意识,先要清楚自己的影响力,即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的。

    想要了解自己带给别人的影响,必须学习的关键技能就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需要掌握放大与缩小技能。应该首先从自己的视角“放大”事情,以便更好地理解各种问题题,接下来开始“缩小”,尝试站在对方视角考虑问题。

    三个盲点是洞察力的内在阻碍

    认知盲点:人们在具体情况下评价自己的能力时,并不以自己表现如何为基础,而更多的是以其对自身及其潜在能力的总体信念为基础。讽刺的是,我们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越丰富,认知盲点的危害就越大。(自我感觉过高)

    情感盲点:我们自认为在某个问题上深思熟虑了,实际上很可能只是凭直觉在做决定。(缺乏理性思考)例如将“我幸福吗?”简化为“最近我心情怎样?”

    行为盲点:缺乏清晰或客观地了解自身行为,无法像他人一样从一个有利的角度来看清自己。(无法认识自我)

    如何减少盲点:①预验②坚持学习③寻求反馈

    ①预验:“假设我们还有一年就跨入未来,我们已经执行的计划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结果却导致一场灾难,现在简要写下这场灾难的来龙去脉。”这一过程很可能会以一种我们极少想到的方式揭露一些潜在的陷阱。

    ②坚持学习:知道得越多,就越需要学习,逐步突破自我的认知盲点、提升效率。

    ③寻求反馈:向周围的人寻求反馈,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从多个角度更能清楚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 问自己“什么样”让我们不断发现关于自身的新信息,即使信息是消极的或与既有信念相冲突。而问“为什么”恰恰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 当感受不到平静时,我会问:“怎么回事”“我感觉怎么

  • 4、 菌群大脑: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和身心健康的惊人真相读后感(3)篇

    四星推荐。《菌群大脑: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和身心健康的惊人真相》是畅销书《谷物大脑》两位作者的2018年新作。第一作者戴维是医学博士,神经专科医生,致力于营养与神经关系研究的全球领先者,莱纳斯.鲍林奖的获得者;第二作者克里斯廷医生是美国营养学界的权威和践行者。本书可以结合《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阅读。

    作者开篇提出“大脑健康或者说是大脑疾病,都取决于肠道内所发生的一切。”自闭症、多发性硬化、抑郁症或痴呆症的治疗方法都会与肠道菌群有关,我们的肠道在各方面都与身体和心理健康相关。所谓“肠道里发生的事情就让它留在肠道里”的

    观点是与当下科学完全脱节的。这也是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的科学传承。

    肠道细菌与人体特别是大脑健康的关系可以归结于我们接触到的物质和食物,“饮食变化可以解释肠道菌群中57%的总体结构变化,而遗传变化的占比不超过12%”。肠道细菌降低大脑患病风险有三种方法:“1.肠道细菌可以控制炎症发作;2.肠道细菌可以维持肠壁完整性并阻止肠道渗漏;3.肠道细菌能够制造有益于大脑健康的重要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种维生素甚至是谷氨酸和gaba等神经递质”。

    科学家发现肠道和大脑的亲密关系是双向的:“正如大脑能够给胃部传递信息一样,肠胃也可以延迟其对于神经系统的平静或兴奋作用”。大脑可以对肠道进行操控,可能引发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和焦虑增加肠道通透性并改变肠道细菌的组成,从而加剧肠道炎症和肠道的进一步渗漏。五种广泛存在的核心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乳酸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

    维持健康微生物组的六个关键点:1.选择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活酸奶、康普茶、印尼豆豉、泡菜、腌菜和腌制水果;发酵调味品、发酵的肉类、鱼类、蛋类;2.低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脂肪,蔬菜、低糖水果、健康脂肪、蛋白质、豆类、非麸质谷物;3.享受红酒、茶叶、咖啡和巧克力;4.选择富含益生元的食物,芦笋、菊苣、洋姜、朝鲜蓟、大蒜、洋葱、韭菜、豆薯或墨西哥山药;5.饮用过滤水;6.每季度绝食24小时。

    七天饮食计划:1.早酸奶核桃蓝莓、午鲑鱼绿色蔬菜、晚3盎司牛排黄油大蒜蔬菜红葡萄酒;2.早酸奶蓝莓、午蔬菜鸡肉和2个发酵白煮蛋、晚牛排黄蒜蔬菜酒;3.早炒鸡蛋洋葱蘑菇菠菜、午炒蔬菜猪大排、晚发酵生鱼片黄蒜蔬菜酒;4.早酸奶水果亚麻籽、午牛排小洋葱

  • 5、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脑与认知系列)读后感1500字(3)篇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脑与认知系列)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它刷新了我对大脑的认知。我原本以为人的大脑一旦成熟后就不会改变;我以为大脑每一块区域专管一项功能;我以为人老了,是身体骨骼变脆了而很容易摔跤等等。翻开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一个新世界,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精神病学家和研究者诺曼·道伊奇。他惊讶于他的病人的改变,进而又采访了神经病学专家和受益于神经康复学的病人。通过非常具体的案例,和对科学实验的讲述,告诉我们大脑是如何塑造它自己的。学习是如何改变了大脑的神经回路,而新的神经回路又进一步促进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1

    最近是幼儿园开学季。对于新上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和父母分离,独立地去上学。很快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星期一孩子哭的最厉害,然后每天渐渐好转,到了周五可能就不哭了。中间隔了一个周末,再到下一个星期一时,又有很多小朋友开始哭。坚持一个月下来,小朋友哭的次数会越来越少,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及中风研究院的研究院帕斯科-里昂,用经颅磁刺激来研究人们如何学习新的技能。他研究了盲人学习点字时的大脑地图发现:盲人读点字的大脑食指地图比另一只不读点字的食指地图来得大。而且随着每分钟读字速度的加快后,运动地图的大小也会相对增加。最让人惊讶的是,他发现这种可塑性的改变是以一个星期为循环。也就是周一到周五上完课,周五和周一地大脑地图不同,但是经过一个周末大脑地图又固执的回到了基线。这是不是说,我们的学习是不能改变大脑的?不是。经过6个月的学习后,大脑地图才慢慢变大。到10个月进入高原区,不再变大。学生又休息了2个月后,重新检测大脑地图,仍同两个月前一样。因此帕斯科得出结论,每天的学习会导致短期戏剧性的改变,但是永久性的改变是在星期一的地图上看到的。坚持做一件事,你的大脑地图就会发生改变。

    看了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对学习都充满了信心。持续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你的大脑地图。有人可能会问,我持续认真地学习英语,为什么效果甚微呢?进一步地思考下,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来说,是越早学英语越好,还是晚一点好?没想到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2

    迈克尔·梅策尼希是20个神经可塑性仪器发明和革新背后的推手。他想研究大脑的可塑性。用猴子做实验,剪断了猴子的中神经(主要传递手掌中间所送出的信息)。两个月后发现,挠骨神经和尺骨神

  • 6、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_1300字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1300字

    来美国看病就有两个选择,第一是走“正门”,第二是走“旁门”。“正门”是指直接联系肿瘤医院,让它们出具邀请函,然后去签证。这个选择很安全,整个过程中会有美国医院全程指导,很有保障,但是问题是需要大笔资金做保障。众所周知,美国和欧洲的医疗是很贵的,完全靠着保险系统才让大家都能看病。从中国来看病肯定是没有保险的,所以医院为了安全,往往需要患者支付一大笔的保证金,才会出具邀请函,这个数额不同医院是不同的,但是对肿瘤科来说,上百万人民币是肯定的。“旁门”就是冒充旅游来美,然后在这边以“低/无收入人群”身份看病,这理论上可以省很多钱。在美国签证政策放宽了以后,现在很多人都有10年美国旅行签证,可以用自由行的名义来美国,这样就避开了让医院出具邀请函的步骤,因此不需要大额的前期资金保证。这个方式的问题是入关会有风险,如果被盘问,则有被遣返的可能。我一方面理解大家走“旁门”的原因,另外一方面,这种行为对美国的医疗系统和信用系统都是巨大的损害,孰知每一个按照“低收入”来美国看病,然后在网上津津乐道的人,最终都由美国辛勤劳动的中产阶级,在给你们埋单。我支持大家持旅游签证来美,省去前期麻烦,但如果财力能承受,请不要滥用低保这个福利。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患者不能来美,还有办法吗? 有一个办法是去香港或者欧洲某些管制没有这么严格的地方购买。这是个巨大的市场,相信有很多人在做,万事问google或者百度就好。 最后一个办法其实是我最想说而大家往往不会直接想到的:在中国申请加入临床实验!由于中国市场巨大,现在最新的抗癌药,在欧美批准以后甚至批准之前,都会开始在中国进行临床实验,以希望尽快在中国上市,这类临床实验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免费医疗”的机会。临床实验的参与者通常不需要缴纳药物的费用,而且还常常受到特别照顾,甚至有补贴。只要找到新药在中国临床实验的消息,就可以到相关医院进行登记注册,如果满足要求,在中国就可以加入临床实验,比跑一趟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好多了。 参与临床实验听起来有点让人担心:我的亲人是不是成了小白鼠呢?这种情况下不是的。传统意义上,参与临床实验很大的风险是疗效和剂量不准,药物可能完全无效,或者即使有效但是不知道该用多少,用量太低没效果,用量太高有毒性。但是抗癌新药在中国开始的临床实验相对安全很多,因为同样的药在欧美多半已经

  • 7、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_1100字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1100字

    谈癌色变,越来越多家庭都有直面被癌症夺走亲人生命的经历,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令人痛彻心扉。 看这本书,就是想探寻探寻"真相"。 这本书适合小白阅读,有专门的关于“酸性体质”、pet-ct的使用、体检项目中的"癌症标记物"等的章节或具体描述,相信它给的是常识性的认知,能使小白们减少对体检项目的盲从选择。这些年pet-ct开始热门,前几周单位体检,我就做了一次,因为每次体检,都会有人诊出癌症,或者误诊为癌,而这一次体检,有位老同事就遭遇了一次获得重生感的误诊,所以当时我自己的心里是极度不安的。本书对pet-ct的使用有专门的章节,让刚刚做完此项检查的我倒抽一口凉气。书中说它的主要价值是用于局部癌症(比如肺癌)患者的确诊和复发的监控,美国权威机构明确反对使用全身pet-ct给健康人体检,它对发现早期癌症并无重要价值,而且炎症、结核等良性病变都可能被pet-ct误诊为癌症,导致过度治疗。书中举例:pet-ct体检在中国台湾地区曾导致多名患者甲状腺炎被误诊为甲状腺癌、肺癌,而我被误诊的同事,正是被误为甲状腺癌,动了一刀,她说在她之前,另一个老同事也是同样的遭遇。 书中还讲到"热疗",即提高体温,杀死癌细胞等,讲了癌症的基因检测等。 针对大众,书中也有防癌提醒-- · 乳腺癌:女性,40岁开始,每年乳房x线筛查; · 宫颈癌:女性,20岁以后开始,3~5年一次的宫颈刮片或hpv筛查; · 结/直肠癌:男性和女性,50岁开始,每年一次粪潜血检查,每10年做1次结肠镜检查。 针对高危人群,也有提醒-- · 肝癌:有酗酒史、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在35岁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腹部超声检查; · 胃癌:有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家族胃癌史的,应该在40岁以后进行定期胃镜或其他检查; · 肺癌:吸烟者或者戒烟不超过15年者,应该在55岁以后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 目前对于癌症,西医基本实现了垄断,从放疗、化疗、靶点药物、骨髓移植到最近火得不行的免疫治疗,无一不是西医的理论和实践,西医强调“对症”和“证据”。 而中医强调“系统”和“经验”,在癌症面前中医能做什么呢? 我觉得,道理往往是相通的,同理可循,“调养五脏六腑”、“增强身体功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这类综合调理一定是能够"治未病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发感到日常保

  • 8、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_900字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900字

    医学科普一直我个人阅读的重点。倘非亲历亲人病痛之殇,兴许不会深悟此类书的重要性。两书被誉为“史上最强的癌症深度科普”,窃以为是每一个关注健康的人都值得一读的好书。

    作者是留美80后癌症生物学和制药专家。年纪轻并不代表学问浅,长得帅也不说明只能颜值担当。后生可畏,当一线的制药经验与最新的前沿信息遇上年轻人的敏锐知觉和世界性的眼光格局,足以所向披靡,让虚长几岁之人顿生出老朽无学的惭意。更有一份难得的真诚,感觉像是医生说给朋友的体己话,没有套话或讳言,因而亲切能启发。

    个人觉得基本上自己关于癌症的所有困惑在两书里都能找到答案。除了以更通俗更全面的方式讲解一般性知识,对医生有参考价值的当属治疗篇,对普通读者最有价值的则是“思考篇”与“辟谣篇”,能帮你逃过一些陷阱和误区。比如高大上的检测手段不靠谱,依然存在着“高假阳性”与“高假阴性”;所有治疗方法的个体差异和利弊局限;国内免疫疗法“谋财不害命”的治疗现状;既认可中医作为放化疗后的身体调理优势,又留有余地的提到“大规模临床双盲实验”是检验疗效的唯一依据;农药和吸烟猛于转基因之害;维c对治疗任何疾病完全无效,抗氧化保健品当三思而后拒;没有引用文献的“专家语录”都是伪科学等等观点。

    元气满满的80后专家在给人类打气,以一线的资料数据说话,告诉我们攻克癌症不是梦,告诉我们科学家正夜以继日地探寻新方法,比如开发癌症疫苗,溶瘤病毒疗法、car-t疗法,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虽然你完全不懂这些抽象的概念,但一点也不妨碍你追寻科学家的脚步,去感受人类最顶端的智慧,就好像围观正邪两派顶尖高手的竞斗,即便只是作为一个呐喊助威的观众,也能生出热血沸腾的快感。

    当然,当歇下书时细细一想,又不免懊丧于生命之短暂与科学之大限。原来即便人类如此努力,对付癌症仍然技穷……但至少,此书会让人明明白白地直面死亡,而不是糊里糊涂地自我折腾、被别人折腾……

    愿天下无癌。愿科学的理性之光照进每个迷惘困顿的心灵。

  • 9、 《无人生还》读后感_1500字

    《无人生还》读后感1500字

    《无人生还》----正义必将伸张, 恐惧吞噬邪恶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2017-11-22 22:26 · 字数 1395 · 阅读 0 · 日记本 艺术家永远不会只满足于创造艺术。他渴望自己的艺术得到世人的青睐,这是人性使然。 忍着强烈的害怕,受好奇心的驱使,用两个小时看完了阿加莎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无人生还》,想必很多人已经通过电影《风声》知道了这部小说。据说它是销售量仅次于《圣经》的小说。可见人们是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即使胆小如我也还是买来并看完了。 同时这部小说跟一幅世界名画特别像,描述也特别像,只是我一时想不起名字了,所画也是一所孤岛,跟小说很像,充满了象征意义。在《胆小别看画》这本解读世界名画的书中有所描述。名字我回头补上。 书中也有很多对《圣经》的引用,比如“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他们的脚,在自己暗设的网罗里缠住了。耶和华已将自己显明了,他已施行审判。恶人被自己手所作的缠住了。恶人,就是忘记神的外邦人,都必归到阴间。” 处处是暗示,处处是铺垫,让人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以至于读到一半我赶忙翻到最后看了结果,实在是忍受不了这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同跟他们一起幽闭在这无人的荒岛上了,实在是太可怕了。 每个人都有罪,是不是作者是在说每个人都有拜托不了的原罪,正如该隐一样,也正如这做出了一系列完美谋杀举动的法官一样?(该隐(cain)是《圣经》中的的杀亲者,为人类祖先亚当(adam)及其妻子夏娃(eve)所生的两个儿子之一,该隐为兄长。因为憎恶弟弟亚伯(abel)的行为,而把亚伯杀害,后受上帝惩罚。名字意为“得到”。)我们得到了争议,但我们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法官所做的一切是道德的吗?人有权利夺取他人的生命吗? 与此同时我认为最最凄惨的却是维拉,在她以为杀死了所有人后,她“认清了自己的罪恶,出于敏感的神经,出于杀人之后的恐惧感,加上周围环境的催眠作用,这些力量加在一起”,她也奔赴了死亡。虽然是人为的安排。 “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

  • 10、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_1200字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读后感1200字

    这是一本科学性和可读性完美结合的科普作品,甚至堪称著作。在网上被誉为“史上最强的癌症深度科普”。作者是一名很年轻的癌症生物学和制药方面的专家。

    这本书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一系列有关癌症方面的专业问题,癌症是什么?什么导致了癌症?癌症如何导致死亡?癌症为什么如此难治?什么是放、化疗?什么是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免疫治疗?国内免疫治疗的现状如何、溶瘤病毒的进展如何?癌症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雾霾和癌症是一种什么关系?什么是热肿瘤、冷肿瘤?中医治癌、抗氧化防癌靠谱吗?究竟哪些日常辐射能致癌?内容详实又不冗杂,表述严谨又接地气,行文生动又不失幽默。虽然一些很专业的名词术语无可避免,但总体读来让人感觉轻松真实,丝毫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实事求是地说,自己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盲,也可能恰恰因为如此,一气读完这本书竟感觉受益非浅,重新认识了本就一无所知的一些东西,更加深认识了很多平时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常识性的知识。

    第一:私人脐带血库不靠谱。

    尽管华丽的广告以及从科学到感情360度的立体宣传让新鲜出炉的年青父母难以拒绝,但这事纯粹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果说当年的太公望是用直钩并且离水面三尺就能钓得鱼儿,那私人脐带血库干脆连鱼钩都不用照样能把鱼钓得上来,而且还是专钓大鱼。

    第二:被美国和欧洲的药监部门多次拍死的h101在中国却能招摇上市,并花枝招展地大行其道至今,让人难过、无奈,让人想骂街。

    第三:应该优先保护专利鼓励创新,但同时更该保护患者,大力扶植防制药企的健康发展,总之,要鼓励创新药,更要鼓励“山寨药”。

    第四: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只能说在没有人能证明它有害之前,它只能算是无害的。就像法律上的“疑罪从无”。

    第五:雾霾

    雾霾这东西虽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胎”,但儿童癌症不能赖在它头上。雾霾必须治,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如果仅仅是从提高生活健康程度,避免癌症发病率来说,消除雾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雾霾远不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因素。比它更严重的是吸烟、喝酒、缺乏锻炼、肥胖、疏菜水果食用少、长期摄入高盐食物、室内空气污染。

    第六:保健品

    简单地说,保健品和私人脐带血库一样不靠谱,一个是空手套白狼,一个是谋财不害命,一对“无德兄弟”。

    最后一个,也是最让我大跌眼镜的一个。

    10年前,没人会相信癌症可以传染,

    10年后,在理论上,人与人之间,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6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人生真相读后感
人生真相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人生真相读后感,2024人生真相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人生真相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