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 > 地图 >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2024浮士德读后感500字范文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相关栏目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热门栏目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推荐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

(共 3105 篇)

  • 浮士德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浮士德读后感范文欣赏1700字

    《浮士德》是一部由约翰沃尔夫冈歌德著作的诗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讲述了先进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最近在读歌德的名著《浮士德》,据说是许多名人大家都推荐阅读的名作。慕其大名之余,我开始翻抄这部作品。已有一个月之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心下已对这部名著折服不已。这里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也是从这本书里得到的一点点收获。我翻抄的是董问樵先生的译本,以后有机会再参阅郭沫若先生和其他大师的译本。

    序幕这一章节,歌德先生便给我们抛下来一个非常矛盾的话题,简而言之,就是艺术创作应当为了生存而迎合大众低俗的审美,还是应当追求不朽的传世经典而忽视生存的现实困境?在文中,剧作家很明显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仅仅停留在三俗的层面,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而经理和小丑,为了经济利益,完全不考虑艺术价值的问题,经理要求剧作家大胆愚弄大众,管他什么庸俗、高雅,只要能挣到钱,怎么挣得多怎么来!小丑也规劝剧作家,何苦跟钱过不去呢?只要动动笔杆子,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何必较真呢??剧作家却有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意为了钱来屈尊()侮辱自己的艺术创作,他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手里的笔,对得起观众们,于是,作家和经理、小丑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剧作家和经理、小丑的影子仍然鲜活在现代舞台上。比如我们某些评分很低的电影仍然拿到了非常高的票房,而用心去创作的电影作品却不被大众理解,而在票房的竞争中铩羽而归黯然离场,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

    作为影视作品,越高的票房当然意味着被大家所认可,可是这个标准是大众的口碑所能决定的吗?这个标准可以被一些昧着良心的影评人所评判吗?这个标准可以被另一些自以为是、利欲熏心、左右舆论的专业人士拐带吗?我想,时间才是一位真正的、不会说谎的评论家。作为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分清楚好瓜、坏瓜还是臭瓜,好瓜吃了沁人心脾,强身健体,磨性励志,坏瓜、臭瓜吃了害人不浅,小则微恙不适,大则贻害人生、流毒无穷。比如《古惑仔》系列电影,主演黄秋生先生都极其后悔拍摄了这部电影:害了后生仔!如果有心想要搞艺术创作的话,更是要小心谨慎,不能昧着良心胡乱搞,要耐得住寂寞,要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而随波逐流,最终会迷失自我,

  • 2、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500字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500字(一)

    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所有的人都带着白色面具,你看不到面具背后狰狞的脸。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有令你毛骨悚然的笑声。《浮士德》中恶魔靡菲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苦海,永远不会改改变这个一段说明了《浮士德》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黑暗。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社会的黑暗的一面,书中男主角池海翔因读高中时得了奇怪的病,同学们不但没有帮助他而是看是嫌弃欺负羞辱他,因而从此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画画。但在好友滕汐告诉了他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从此他开始奋斗最后成为光彩要人的画家。这也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彻彻底底的证明了。

    或许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不公平的,有的人靠后台和关系上位,有的人却幸幸苦制作专辑却无人过问。有的人出生家才万贯,有的人天生自卑,连自己都瞧不起。有的人付出比别人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十分之一的回报。那么我们因该要奋斗起来还是要自卑的活下去呢!如果奋斗起来可以让那些豪不努力的去羡慕去吧!可是自卑的活下去,那些人将永远的把你踩在脚下!这个就就是社会的残酷,在学校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在毕业考试中那些比你分数高的人就把你比下去了,那么她就可以比你上好的高中。你就被她永远的踩在脚下。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努力,把那些在我们之上的人踩在我们的脚下。

    世界绝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但是你却因世界而改变。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500字(二)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

  • 3、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浮士德读后感

    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所有的人都带着白色面具,你看不到面具背后狰狞的脸。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有令你毛骨悚然的笑声。《浮士德》中恶魔靡菲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苦海,永远不会改改变这个一段说明了《浮士德》这本书的主要资料,主要反映社会的黑暗。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社会的黑暗的一面,书中男主角池海翔因读高中时得了奇怪的病,同学们不但没有帮忙他而是看是嫌弃欺负羞辱他,因而从此放下了自我最爱的画画。但在好友滕汐告诉了他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从此他开始奋斗最后成为光彩要人的画家。这也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都要勇敢的去应对,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彻彻底底的证明了。

    或许这个世界一向都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靠后台和关系上位,有的人却幸幸苦制作专辑却无人过问。

    有的人出生家才万贯,有的人天生自卑,连自我都瞧不起。

    有的人付出比别人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十分之一的回报。那么我们因该要奋斗起来还是要自卑的活下去呢!如果奋斗起来能够让那些豪不努力的去羡慕去吧!但是自卑的活下去,那些人将永远的把你踩在脚下!这个就就是社会的残酷,在学校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在毕业考试中那些比你分数高的人就把你比下去了,那么她就能够比你上好的高中。你就被她永远的踩在脚下。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努力,把那些在我们之上的人踩在我们的脚下。

    世界绝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但是你却因世界而改变。

  • 4、 《浮士德》读后感

    读浮士德有感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助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可以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顽强向上、热爱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品质。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 5、 我用灵魂换理想_《浮士德》读后感700字

    《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歌德借这个题材演绎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浮士德》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形式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浮士德》是歌德倾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宏篇巨著,值得细细品读。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 6、 《浮士德》读后感600字

    《浮士德》读后感600字

    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所有的人都带着白色面具,你看不到面具背后狰狞的脸。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有令你毛骨悚然的笑声。《浮士德》中恶魔靡菲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苦海,永远不会改改变这个一段说明了《浮士德》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黑暗。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社会的黑暗的一面,书中男主角池海翔因读高中时得了奇怪的病,同学们不但没有帮助他而是看是嫌弃欺负羞辱他,因而从此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画画。但在好友滕汐告诉了他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从此他开始奋斗最后成为光彩要人的画家。这也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彻彻底底的证明了。

    或许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靠后台和关系上位,有的人却幸幸苦制作专辑却无人过问。

    有的人出生家才万贯,有的人天生自卑,连自己都瞧不起。

    有的人付出比别人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十分之一的回报。那么我们因该要奋斗起来还是要自卑的活下去呢!如果奋斗起来可以让那些豪不努力的去羡慕去吧!可是自卑的活下去,那些人将永远的把你踩在脚下!这个就就是社会的残酷,在学校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在毕业考试中那些比你分数高的人就把你比下去了,那么她就可以比你上好的高中。你就被她永远的踩在脚下。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努力,把那些在我们之上的人踩在我们的脚下。

    世界绝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但是你却因世界而改变。

    《浮士德》读后感600字

    这个星期的任务是《浮士德》。

    歌德这个老头子聪明得过分,他还永远有18岁的小姑娘的可爱,这倒罢了,可18岁的小姑娘也爱他。怪不得他垄断了欧洲的爱情。

    我总觉得浮士德有些强迫症(歌德老先生你不要骂我啊!)当然了,他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效仿的。可我偏偏就是喜欢那个老和浮士德捣乱的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实在是太酷啦!我私心里觉得他应该是披着斗篷,带着兜帽,时而戏谑,时而冷笑,时而骂娘,时而跳脚的大酷哥一枚。

    他应该是冷笑地说:尊贵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omg,实在是太给力了!

    我尤其振奋于他即将带领浮士德开始访问小世界时说:我祝贺你开始这段新的人生旅程!哇哇,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小宇宙就燃烧了,激动之情不能自已!恨不得也和靡菲斯特签个契约。

    歌德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酷的男二号!深深后悔自己不学无术,如果勤奋些不

  • 7、 《浮士德》读后感4000字
    比较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总觉得对浅薄如我者来说,无疑是老虎咬天无处下嘴。人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然而一来这不是螃蟹;二来它不是没开垦的处女地;三来这不是简单的形而下的吃螃蟹式的英雄。那么,剩下来的人便有尝试,如履薄冰。 浮士德精神最大众化的理解无疑是对现实永不满足的精神;永远追求、永远实践、永远开拓、永远前进的精神及追求一种永恒,与宇宙极限抗衡的精神。这种追求包括从知识到爱情,从爱情到政治,从政治到艺术,从艺术到事业等各个领域。而且每一个领域的追求都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种极致的追求,这便决定了悲剧色彩的必然性,因为绝对完美的境界是人所不能及的(随便提一下,关于浮士德捕捉海伦时发生爆炸,有人认为这象征现实与美的永恒距离不可能一下子消失,我的意思是,更确切的象征应该是对于终极的东西,人只能无限的接近,而无法实现零距离,似乎这才跟全剧的旨意一致)。正因为如此,西方人笃信: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永恒的上帝面前,人类是无知的,不够理性、不够完美的,上帝时刻高举着鞭子在抽打着人类。浮士德在追求知识时,充满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追求爱情时,面临着爱与被爱的抉择;在从事政治时,陷入了主宰与被主宰的无奈;在膜拜艺术时,承受瞬间与永恒的痛苦;在创造事业时,直视着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在理解浮士德的无限追求时,或许,我们会走入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浮士德与糜非斯特契约的虚假履行,容易让我们误认为假如铁锹声不是小鬼为浮士德掘墓的声音,而是填海造田的声音,似乎浮士德的永恒追求就实现了。我觉得即使那声音真是填海造田的声音,也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无限追求的实现,因为一来浮士德无限追求的本性必然促使他产生新的追求;二来人本身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追求必定是多元化的,这点全剧中浮士德追求实践不满足的无限循环的三部曲即为佐证。事业不过是多元中的一元。因此,当他喊出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时,并不表明这就是他终极追求的全部内容,也因此糜非斯特不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且这大概也是作者写浮士德从天堂通过人间再到地狱,而描写的却是天堂的情景的原因所在。第二个误区是灵魂在旧情人玛甘泪的灵魂的引导下不断飞升时,容易误认为在天界的会合是全剧情节的结束,其实剧情是在两者不断继续飞升中结束的(此点参考余匡复的《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这样的结局才和全剧及浮士德无限追求的本性相吻合,浮士德不仅现实中追求无限而
  • 8、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一)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助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可以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顽强向上、热爱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品质。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

  • 9、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

  • 10、 《浮士德》读后感700字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3-06-03

  • 2023-04-0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20

  • 2019-09-28

  • 2023-01-15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24

  • 2019-10-17

  • 2023-04-21

  • 2023-01-31

  • 2019-11-16

  • 2022-04-29

  • 2019-09-23

  • 2023-05-09

  • 2023-03-21

  • 2022-09-10

  • 2023-01-30

  • 2019-09-20

  • 2022-10-03

  • 2019-09-23

  • 2019-11-02

  • 2019-09-21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3-02-02

  • 2019-11-23

  • 2019-09-20

  • 2023-03-26

  • 2019-09-20

  • 2019-10-29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
浮士德读后感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浮士德读后感500字,2024浮士德读后感500字,教您怎么写浮士德读后感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