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建筑概论读后感 > 地图 > 建筑概论读后感,2024建筑概论读后感
建筑概论读后感相关栏目
建筑概论读后感热门栏目
建筑概论读后感推荐
建筑概论读后感

(共 737 篇)

  • 1、 社区教育概论读后感(读后感)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社区建设已经逐步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众所周知,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要使社区教育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开展。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中国的社区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社区教育的孕育阶段(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

    此阶段是由孙中山首先提出社区教育这一概念,他认为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该设公共讲堂、夜学、书库等,可以说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雏形。

    二、社区教育的兴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2年)

    目前还是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区教育的内容是以德育为核心,主要是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充其量也只是中小学教育阶段,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能称为社区教育。

    三、社区教育的形成阶段(1993-1998年)

    在这一阶段,社区教育开始从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转向全社会大教育观念,并且,1993年还成立了中国社区教育学会。

    四、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此时,社区教育对象从原来的以中小学生为主,向现在的以社区全体成员为主发展。教育内容从以青少年德育为主,向全面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教育呢,大致来说,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是指以社区为阵地,以教育为手段,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综合素质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区域性、有组织的社会化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只要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有利于社区建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适应社区成员所需要的内容,都可以列入社区教育之中。社区教育的对象也极为广泛,任何年龄阶层的,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进来,想学什么就教什么,满足各个年龄阶层的人之所需。

    全国各地都在继续探索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而当代中国的社区教育又分为城市社区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以深圳为例的城市社区教育正在持续发展中。那么深圳市作为一座新兴的、经济发达的移民城市,从外地来的人口非常多,如何使外来人口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之中,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所以早在2004年3月,深圳市就创建了民办社区学院,是为了提高外来工的文化、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公民和法律意识;促进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和谐交流,

  • 2、 建筑学概论观后感
    建筑学概论观后感 冲着秀智一部电影变成韩国“国民初恋”的名头去看的这部电影。无数人说这是一部可以唤起初恋记忆的电影,说实话看到初恋的美好固然有,但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失望。不为重逢的人儿不能相守,而在为什么所有美好的感觉都需要重温?时光逝去不可追的道理终究没有几人能懂。 我感动于男主角一直记得女主角梦想中的房子,最终也替她完成了这一切。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分开,至少他在那段时光里真的用心了。但是,我实在想不通,初恋的时光过去了那么久,美其名曰寻找当初的感觉,怎么更像是检验当初的那个傻小子有没有一直等在原地。傻小子已经找到了那个可以未来相伴一生的人,那么女主角的这种寻找不像是试图寻找当初的感觉,更像是破坏。初恋固然美好,当初的误会也着实可惜,幸好编剧及时打住,久别重逢男女并没有真的不顾一切,选择在一起。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何必执着。年少时光里,一副耳机,一张cd,两个人;成熟后,那张cd终究也该回到原来主人的手里。 其实,我感谢编剧没有让男女主角在一起。有些人,只想念,不联系。何必追。
  • 3、 毛泽东概论读后感

    篇一:毛泽东概论读后感

    篇二:毛泽东思想概论读后感

    篇三:毛泽东思想概论读后感

  • 4、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一)

    《传播学概论》这本书"集中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其中包括传播学。传播功能。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包罗万象的,如果静下心来看这本书,基本上还是能读进去的。但是它并没有向书中所讲的那样,运用n多技巧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首先它的书皮儿就很烂,像80年代的出版物。其次,是它的印刷,就算做不到80克双铜板纸,也不好这样粗制滥造吧,跟卖药广告差不多。好吧,我就当是为我们学生省钱得了。下来说说它的瓤。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控制研究这几处的抽象概念很多,比较不容易理解。相反的介绍传播的社会功能,信息,受传者的文章通俗易懂,可读性高。而且了解传播的作用及受传者的心里对学习新闻传播很有帮助。

    书中的第六章向我们介绍了"把关与把关人"的概念。把关的实际含义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当人们自以为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看到了生活的现状及发展时,其实只不过是看到了经过记者与编辑选择加工,层层把关之后所给出的现实画面。正如台湾传播学学者李金铨所言:"大众媒介中的大部分音讯从来源到目的地,都是经历沧桑,而失去本来面目的。任何一个大众传播组织,都没有办法守门人的干扰,所以,没有一家大众传播媒介,不管报道网如何普遍,设备如何完美,态度如何真诚有办法把世界的本来面目十分真确地表现出来。"

    在网上,无数的在线信息网站及上千的小广播台和电视台都依赖google所提供的新闻来获取信息,google对4600个出版物进行搜索,发现新闻,而且对这些新闻从高到低进行排位。专家担心google会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决定人们对信息的取舍。google担心那些有偏见和不正确的新闻会排在质量新闻之上,作为一种修补,google提出了项新闻技术的专利申请,即根据来源质量排列先后。

    新闻网络topix的总裁ct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google这样做是强调新闻来源和权威。网络杂志)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2020化时代。信息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广播黑白电视彩电等离子纯屏电视以及各种高配置的电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它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直至密不可分。当然,信息的传播也受到高科技的冲击。报纸广播电势网络,数字2020化在传播中日益明显。网络的产生是人们真正感受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随着信息高速路建

  • 5、 建筑书籍读后感

    建筑书籍读后感范文一

    终于把《谈建筑的故事》这本书看完了说来这本书还是跟静静在三联书店买的不知道在北京有米有人陪亲爱的静静同学逛书店。

    书籍装帧很有特色,不张扬但又能够让人感到奇特。每篇文章都没有分段,只是用横线把段落分隔开~美中不足是有的图片太小在理解文章方面没有起到图解的作用

    关于内容

    不做雕梁画栋的猥琐细节,不抄袭古典建筑的结构形式,却要体现传统的精神和审美特征,我们面前的功课还有很多很多是读完这本书后最令我深思的一句话。让我回想到大学时期学家具设计时。我们总是在强调发掘传统的元素,设计有中国特色的家具。但跟安腾的建筑比,我们差太远,我们思考的太少。那时的我们太稚嫩。

    一直很喜欢王受之老师的书老先生语言诙谐幽默,看事物很有独特的见解。

    书中谈到了很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建筑设施比如说 地铁站 火车站 飞机场也有很多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安腾忠雄、frank gehry(膜拜)通过王老师对建筑的讲解同时也了解到了某个城市或者某个国家的建筑状态。原来 建筑设计无处不在 只是总被我们所忽略

    生活中的我们多多发现 多说收集 多多去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 一定也可以跟他一样的吧

    建筑书籍读后感范文二

    书中分析了西方建筑史上各种风格建筑类型的空间特点和发展过程,一再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和灵魂。并且对建筑做了各方面的解释,包括政治、哲学和宗教、科学、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解释,以此来探讨建筑做空间方面的解释与其他解释的关系,并得出建筑空间的解释才是建筑艺术的一种根本解释的终极结论。

    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什么是建筑艺术,并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语言,对建筑艺术所独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给予了自己的界定,充分表达出了建筑艺术中能够的民族性和时代感。书中通过建筑的功能性特点的角度把建筑艺术详细的划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大体上,建筑艺术和工艺艺术都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在审美性上,两者都有着充分的共同点。应该看到,建筑艺术的本质就是提供居住和活动的一种生活场所,因此,实用性作为建筑艺术必要的特点之一。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用性上来,而是随着整个人类族群的发展和进步,逐步把建筑艺术的评价标注提高到审美的层面,出现了对审美性的要求。

    书中给出的建筑的定义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

  • 6、 《国学概论》读后感1000字

    章太炎先生,清末民初余杭人,思想家、教育家,著作等身,鲁迅的老师。太炎并非其原名,也是个性使然,两次改名后,字太炎,后来大家就都尊称为太炎先生。太炎先生作为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学者、鸿儒,其学问在次,是其竭力践行学者的职责,给了他影响力,要不怎么被称为太严呢。

    这本书用语言辞古今兼半,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读起来就会吃力,也正是白话加古语的行文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即便读起来有点磕磕绊绊、却越咀嚼越有味,被诱导着读完了,而且收获颇丰。

    国学,对于中国人来讲,上过学的都知道,最普及的唐诗宋词,《论语》《老子》《中庸》《大学》《四书五经》等等,但就国学范畴和概念,平时接触的不多,也没去探究。太炎先生,也是因为作为学者,有责任义务就国学进行一个探究梳理,免得后人们误入歧途,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书中对国学有个清晰的界定,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还对如何研究国学提出了方法,辨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人情变故、辩文学应用;对于国学的概论,除了太炎先生,还有其他的国学研究者著书,所以这本《国学概论》是否能够深刻、全面、细致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不敢妄断,但就我而言已经足矣,毕竟对于一般的非研究类的读者,能把太炎先生这本书读懂、读透已实属不易。

    书中不仅涉及到国学概论,有一些古为今用、却有差异的词也进行了简要追溯考证,比如:小说,最初是一些小的、级别的地方官吏的师爷对上级的进言,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当今小说;经典的经,是指用一个线绳穿起来的记录文字的竹简,后来就将具有传世意义的书籍称之为经,比如诗经、圣经、金刚经等等,和尚念经,念得是经书;典是制度、规范;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仅仅满足了对国学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可以部分文字也有了新的解读。

    国学分类相对好理解,但是后来的研学方法就值得探究了,作为学者,这些方法的确可以,我这里有个疑问,就是古为今用,这个用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至于《论语》中,是孔子讲的还是他的弟子讲的,是孔子跟着老子学的还是自创的,这个对于像个几千年的当今来说,实属意义不大;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只要饭菜质量安全、可口,大可不必去探究这食材的来源;因为有检验部门把关;由此看,国学的真伪、扬弃,我们就拜托给大师、学者作为我们读者的精神食粮的检验官即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有骨气、正气,有人问:您知道是的话,答曰:不知;我觉得我吃的是饭、饭

  • 7、 读《中国红学概论》有感

    读《中国红学概论》有感

    “红学”可谓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一“红”不可收拾,到如今已是“红”得发紫。红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体系,是从蔡元培、胡适之先生开始的,后经俞平伯、吴世昌、周汝昌、冯其庸等大师的发展,如今已跃身于三大显学之首。研究《红楼梦》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或评、或批、或点、或续、或隐、或考、或咏、或论,形成了浩浩荡荡的研“红”大军。而今的《红楼梦》早已超出单纯文学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奇特壮伟的文化景观。

    对“百年红学”的研究、梳理,可谓代不乏人,前贤的着作早已林林总总,如1966年潘重规先生的《红学五十年》;1980年郭豫适先生的《红楼研究小史稿》、《红楼研究小史稿续》;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欧阳健等先生的《红学百年风云录》;白盾先生的《红楼梦研究史论》以及2003年陈维昭先生的《红学通史》。我曾想,如此丰富的“红学”史论着,《概论》还要在这个领域“发掘”,能写什么?怎么写?

    通读《中国红学概论》,疑云顿释,愧于自己曾经的陋见。别说“中国红学”需要梳理,仅从书中看来,“红学”格局都得重新划分,“红学”路标需得重新标示;“红学”定义也得全面更新!

    《中国红学概论》的论述,是建立在什么是“红学”的定义上。《概论》给出了有别于前贤的全新定义:

    所谓红学就是研究《红楼梦》本身及其相关课题,从而达到了解、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启迪人类新思想、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最终使人了解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学问。

    可以说这样的定义才真正的囊括了红学研究的方方面面,突出了“红学”研究的意义,与“红学”精神。“定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概论》着重论述的范畴:

    第一:“《红楼梦》本身研究”。这是以书为论,重点放在了《红楼梦》文本上,这是“红学”研究的起始点。近几年来,“红学”研究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但细想起来,似乎离题千里,竟有“胡说”的嫌疑。“红学”研究之道,各有不同,这本无可厚非,如果不以《红楼梦》文本为本,恐怕很难寻求到“红学”的真谛,致使“红学”研究也可能失去它应有的意义。《概论》始终把握住了“以本为本”的思想,让“红学”重新回归到正确的途径上。

    第二:“相关课题研究”。区区六个字,书中竟用了二十多万字来诠释它的含义。这是《概论》的核心,也是“红学”的主体,更

  • 8、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

    小小推拉驴

    终于拿到期盼已久的《诗篇概论与默想》,用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311页的书。掩卷咀嚼,回味无穷,还想再读。

    期待这本书是因为之前读了小约翰夫妇翻译编校的《敬拜神学入门》,书中关于敬拜的要素——"唱诵诗篇"的论述既然是那样的合情合理(是合乎圣洁的宗教情感,合乎唯独圣经的真理),那么这本小约翰关于诗篇的概论与默想,一定是在改革宗五大唯独的基础上有更细致更深入的阐述吧!

    此书内容超过了我的期待。该书内容是根据作者在2016年的一个三天的神学讲座录音整理出来的,虽然读者不能和讲道者同在一个会场感受圣灵同在下的位格与位格之间的互动交通,但我们毕竟领受的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圣灵藉着神的话依然感动我,让我产生如临现场的心灵震撼。感谢主,藉着印刷术作为工具使祂的真理传播的更远,荣耀归于三一真神!

    何谓敬拜?

    作者首先从敬拜的本源开始阐述敬拜。敬拜是什么?敬拜是神创造、护理、救赎人的目的,所以——"我敬拜故我在!"根据神的第二条诫命,敬拜必须用神所指定的方法,所以神在吩咐摩西建造会幕时反复地强调"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25:40」。这是唯独圣经的原则,即圣经限定原则。而拿达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被神击杀的事件就是要提醒每一个选民,敬拜神是何等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心存敬畏与敬虔,按照神的吩咐献祭,否则献上什么都不是在荣耀神。

    所以敬拜神就要从"我"里面走出来,唱歌不是要抒发我的情感我的受苦,不是要满足我的享乐,那样势必会培养一种人本的宗教情感。

    敬拜一定要以神为中心,所以敬拜的精神、程序,敬拜的要素都要以神为中心,以此使神得荣耀,这是唯独神的荣耀的原则。

    从神学上,神是圣洁公义的,而人都是全然败坏的,人写的诗歌都可能会错,而唯独诗篇是圣灵默示的,是圣洁的,神默示这卷书放在圣经的最中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叫人唱诵的。

    从"唯独圣经"的角度,作者还举出的证据就是主耶稣在最后的一个逾越节中的榜样,主耶稣在设立了新约的圣餐后就唱诵诗篇,然后往橄榄山去「太26:26-30」。还有使徒保罗的教训:「西3:16」和「弗5:19」节的经文,这也正是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会所制定的西敏信仰宣言和敬拜指南时定规公共崇拜唱诵诗篇时给出的经文依据。

    作者在为什么在敬拜中唱诵诗篇还给出了其它的理由,从早期教会唱诵诗篇的历史以及诗篇的本身。在教会历史的前五百年一直

  • 9、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

    【篇一:走向新建筑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最重要的是给建筑师先生们的三项备忘:体块、表面、平面,其次还有基准线(轴线)、内部流线(空间序列)。其中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其实就是建筑的抽象感和几何感;表面被体块的准线和导线分划,所以它显示出这体块的个性。而平面是生成元。包含着感觉的实质。

    在精神的纯创造一章中,柯布讨论了建筑的实质,主要的观点是清晰的形式:由一个统一体赋予作品以活力,给他们一个基本态度,一个性格:这是精神的纯创造。有诗的感情时才是建筑,构筑不是建筑,所有物质性存在的组合是构筑而不是建筑。结构也不是建筑。

    最后,借用《新建筑》的一句话。这本书的体系并不严谨,结构混乱,美学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有些论证不免简单化。不过,它是一本极重要的书,一本好书,一本在历史上起过开拓作用的书,一本永远不会磨灭的书。一部虽然有片面性甚至错误,却提出了新思想,很能启发人的书,比一部面面俱到,十全大补,滚光溜滑,却全是陈词滥调,连一句新鲜话都不敢说的书,那是要好得太多了。

  • 10、 建筑日记范本

    周记的内容可以是学生们下个阶段的小目标,作为学生,相信对周记非常熟悉吧。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周记呢?这是我为你推荐的“建筑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日记【篇1】

    第一天

    今天是我来到建筑公司实习的第一天,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一进入公司,我就被那高大的建筑模型吸引住了。这就是建筑师的工作吗?我有点激动。

    接下来我的导师介绍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各种部门的职责。我被分配到了设计部门,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设计师完成他们的工作。今天的任务是熟悉公司的设计软件。

    简单易学的操作方式使我快速上手,但是设计软件的功用和工具还有很多的我今后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第二天

    今天的任务是模拟一些简单的设计,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设计的方案。在确定方案之前,我需要与设计师进行沟通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预算。然后要进行研究和使用软件进行初步设计。

    完成初稿之后,我还需要和设计师讨论和修改,以达到最好的结果。这个过程虽然有些麻烦但是也是必须的,因为任何一个小的变动都可能会影响整个设计的风格和效果。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在设计领域中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沟通。

    第三天

    今天的工作是参与实地勘测。在现场勘测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记录现场的一切信息,如地形、环境、材料等。在勘测的同时我们需要保证我们的工作不会影响到施工工作。

    勘测完之后,我们需要在办公室将我们的记录转化为工程图纸。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仔细描绘一切细节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是否符合客户和法律的要求。

    第四天

    今天是一个忙碌的日子。我们需要帮助设计师和建筑师完善他们的设计。我们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等。

    之后我们需要和施工队进行沟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够正确实现,并完成繁琐的合同文件。虽然一天都很忙碌,但是我很享受自己的实习经历。

    第五天

    实习的最后一天了。今天我们在为最终成果做准备。我们需要编写一个设计报告,并在老板的指导下进行演示。

    在演示中我们需要详细解释我们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思路、研究材料、环境和现场情况、计算和预算以及我们的建议。我们的目标是使客户和领导能够彻底了解我们的设计方案以及它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演示结束后,老板非常满意我的表现并告诉我可以继续留在公司实习甚至成为公司的一员。在这5天里,我体会了一个建筑师的工作需要面对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3-06-1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23-05-08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3-06-29

  • 2019-10-29

  • 2023-06-22

  • 2019-09-28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3-06-1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10-12

  • 2019-09-20

  • 2021-06-11

  • 2019-09-20

建筑概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建筑概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建筑概论读后感、2024建筑概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