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美学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美学读后感800字

美学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美学概论》读后感700字。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美学概论》读后感700字”,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美学不仅限于学习与吸收,还应运用与再创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拿来为人服务的。关于美学的再创造,我认为小说的作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小说作者在对现实生活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后,再结合自己故事情节的结构,对生活中的美学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再升华。而对于小说的广大读者来说,在接受了小说中的美学价值观以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吸收与再创造,也是一个学习美学很好的途径。
华夏美学提倡创作应该从自然真切的审美感受出发,反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之作,小说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更要求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和逻辑思维,否则就只能陷入为写小说而写小说困境。这个自然真切应如何理解?我认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形式不一,类型万种,但最终其本质只能归结为自然真切四个字。生活是美学成长的土壤,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生活细节,处处体现了美学的自然真切。就简单的拿小说中人物的价值观、整个故事的价值观来说,都是美学的细节体现,当一个人读完一本小说,他对其中人物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审美追求必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审美概念,古谚总说读书使人明智,其实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一个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他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慢慢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概念,而在这当中,小说功不可没。
美这个概念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我是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人,我认为小说中的美学是社会生活中美学精神的浓缩,我们通过对小说美学的吸收,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带有个人印记的美学思想或者美学观念,从而一步步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富有美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美学读后感


美学读后感(一)

《华夏美学》关于历史的文化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这样去阅读这样一本经典的关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前有看到同学抱着满满是字2020的国学类的书籍还是很钦佩他们的耐心。这次读一读,还是终于领会到了一点我国家华夏思想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我有点喜欢国学。但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通读或去研究,总是粗略的读一读,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学后的思想,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内涵,不知如何领略。作者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华夏文化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和不了解去看这本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较和客观性,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时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往往主观意识较强。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的封建制度很长,历史很长,没有西方的各种教对权利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往往有消极避世的特点。刚开始阅读时,作者在介绍礼乐文化时,往往把结果当过程来说明,我个人觉得还好有点体会了。后来到在孔孟还有对统治阶级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后,到后来庄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权利流放,似乎印证了中国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心灵解脱与广大人民的脱节。后来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的叙述,特别是讲当禅被中国文人消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改变,开始又体会到在儒家文化逐渐融合庄、屈、玄、禅之后,华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当历史进入明朝时,华夏文化开始进入近代,更加注重对个人欲望或者是个人感情的合理辩护。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蕴含在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花了很久才读完,这确实是一本既要踏下心来,还要细细品味的书籍。

美学读后感(二)

闲闲的碎语,但字2020字2020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2020,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2020,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着。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org)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

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

美学读后感(三)

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作者宗白华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学问时,学问已不再是学问,而是艺术,是人生。

《国学概论》读后感1000字


章太炎先生,清末民初余杭人,思想家、教育家,著作等身,鲁迅的老师。太炎并非其原名,也是个性使然,两次改名后,字太炎,后来大家就都尊称为太炎先生。太炎先生作为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学者、鸿儒,其学问在次,是其竭力践行学者的职责,给了他影响力,要不怎么被称为太严呢。

这本书用语言辞古今兼半,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读起来就会吃力,也正是白话加古语的行文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即便读起来有点磕磕绊绊、却越咀嚼越有味,被诱导着读完了,而且收获颇丰。

国学,对于中国人来讲,上过学的都知道,最普及的唐诗宋词,《论语》《老子》《中庸》《大学》《四书五经》等等,但就国学范畴和概念,平时接触的不多,也没去探究。太炎先生,也是因为作为学者,有责任义务就国学进行一个探究梳理,免得后人们误入歧途,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书中对国学有个清晰的界定,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还对如何研究国学提出了方法,辨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人情变故、辩文学应用;对于国学的概论,除了太炎先生,还有其他的国学研究者著书,所以这本《国学概论》是否能够深刻、全面、细致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不敢妄断,但就我而言已经足矣,毕竟对于一般的非研究类的读者,能把太炎先生这本书读懂、读透已实属不易。

书中不仅涉及到国学概论,有一些古为今用、却有差异的词也进行了简要追溯考证,比如:小说,最初是一些小的、级别的地方官吏的师爷对上级的进言,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当今小说;经典的经,是指用一个线绳穿起来的记录文字的竹简,后来就将具有传世意义的书籍称之为经,比如诗经、圣经、金刚经等等,和尚念经,念得是经书;典是制度、规范;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仅仅满足了对国学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可以部分文字也有了新的解读。

国学分类相对好理解,但是后来的研学方法就值得探究了,作为学者,这些方法的确可以,我这里有个疑问,就是古为今用,这个用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至于《论语》中,是孔子讲的还是他的弟子讲的,是孔子跟着老子学的还是自创的,这个对于像个几千年的当今来说,实属意义不大;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只要饭菜质量安全、可口,大可不必去探究这食材的来源;因为有检验部门把关;由此看,国学的真伪、扬弃,我们就拜托给大师、学者作为我们读者的精神食粮的检验官即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有骨气、正气,有人问:您知道是的话,答曰:不知;我觉得我吃的是饭、饭菜好至于谁做的,我们跟关心的是饭菜的口感;国学,像是浩瀚的宇宙,仅仅唐诗宋词,即便是诗学家也未必个个精通记得住;即便是一本道德经,里面的内容也不是句句都是真理,弱其智、实其腹,就是愚民政策,近似于文革时期的读书无用论,批判学者为臭老九、关牛棚;那些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经典名句值得颂扬,糟粕嘛就算了。

遗憾的是,本人古文功底浅,对书中的一部分词汇上网查了也没有结果,还有许多一知半解的地方,打算有时间再读几遍,争取像研究人员一样,对国学真正有一个全面、深刻、细致的认识,而不仅仅只是应付饭局酒局。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一)

《传播学概论》这本书"集中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其中包括传播学。传播功能。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包罗万象的,如果静下心来看这本书,基本上还是能读进去的。但是它并没有向书中所讲的那样,运用n多技巧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首先它的书皮儿就很烂,像80年代的出版物。其次,是它的印刷,就算做不到80克双铜板纸,也不好这样粗制滥造吧,跟卖药广告差不多。好吧,我就当是为我们学生省钱得了。下来说说它的瓤。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控制研究这几处的抽象概念很多,比较不容易理解。相反的介绍传播的社会功能,信息,受传者的文章通俗易懂,可读性高。而且了解传播的作用及受传者的心里对学习新闻传播很有帮助。

书中的第六章向我们介绍了"把关与把关人"的概念。把关的实际含义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当人们自以为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看到了生活的现状及发展时,其实只不过是看到了经过记者与编辑选择加工,层层把关之后所给出的现实画面。正如台湾传播学学者李金铨所言:"大众媒介中的大部分音讯从来源到目的地,都是经历沧桑,而失去本来面目的。任何一个大众传播组织,都没有办法守门人的干扰,所以,没有一家大众传播媒介,不管报道网如何普遍,设备如何完美,态度如何真诚有办法把世界的本来面目十分真确地表现出来。"

在网上,无数的在线信息网站及上千的小广播台和电视台都依赖google所提供的新闻来获取信息,google对4600个出版物进行搜索,发现新闻,而且对这些新闻从高到低进行排位。专家担心google会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决定人们对信息的取舍。google担心那些有偏见和不正确的新闻会排在质量新闻之上,作为一种修补,google提出了项新闻技术的专利申请,即根据来源质量排列先后。

新闻网络topix的总裁ct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google这样做是强调新闻来源和权威。网络杂志)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2020化时代。信息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广播黑白电视彩电等离子纯屏电视以及各种高配置的电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它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直至密不可分。当然,信息的传播也受到高科技的冲击。报纸广播电势网络,数字2020化在传播中日益明显。网络的产生是人们真正感受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随着信息高速路建设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已成为时代的宠儿。人么可以通过电脑网上冲浪,还可以使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接收新信息,从而促使传播者提高新闻时效性。不仅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其改进自身的工作、谋求自身的发展。

通过学习《传播学概论》,我初步了解了传播学。但书上的知识是基础的、理论的,要向更好掌握,就必须不断实践。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理解传播学的真谛!

《食品安全概论》读后感800字


自从“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危机事件爆发以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口中常说道的话题。民以食为天,我们所吃下的东西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近日,在读了《食品安全概论》一书以后,让我对于食品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了。

首先,书中区别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常爱混淆的观念,那就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其实在这之前,我觉得两者的概念差别不大,不过了解之后才知道,食品安全原来包括了“量”与“质”的区别,比如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食物供应不足,无法解决民生的基本温饱问题,这就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而在解决了供应量这个问题后,人们所摄入的食物是否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质”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卫生”应该是单纯指食品是否可靠,有保障。

说到食品添加剂,我顿然觉得我们在外就餐时所吃的美食,几乎都会被这些添加剂所覆盖,食品添加剂总体上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而食品添加剂虽然在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属于食品的基本成分,而且就目前看来,大多数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因而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谈到这里,想到在外面买一杯豆浆,也许会都难逃“豆浆精”,喝下一杯杯自认为很营养的豆浆,我不紧捏了一把汗。所以,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认识,切不可过度的使用它,也不能盲目的排斥它。

在书中,了解了一个新的食品概念叫做“辐照食品”,听起来感觉很不可思议,确切的说它是一种保藏食物的方式,它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照能量对食物进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的损失。辐照处理能够使得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更高,杀死微生物的效果也很显著,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会不会在辐照的时候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这个问题还有待继续的研究。毕竟每一个技术的出现,都难免存在有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了解了新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后,我对食品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不过,我觉得越是生态的东西越是好的食物,科技虽然能改变食品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要进入人的胃中,保障我们人类的健康,还是绿色生态的食品好。绿色的健康的食物,才更能做到食品的可持续发展。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一:《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一精一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一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一性一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一精一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篇二:《美学散步》读后感

任何一个一爱一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一爱一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一精一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一爱一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一爱一,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一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一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一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一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一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一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一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一精一神的最一精一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一精一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一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一峰。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一陰一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一由一精一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一精一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 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一爱一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一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一爱一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一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篇三:《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一爱一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一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一精一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一爱一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一爱一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一精一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篇四:《美学散步》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一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一精一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一性一与感一性一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一精一辟的美学见解。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一性一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一精一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一精一神和肉一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一爱一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一爱一,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一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一香泗溢!

篇五:《美学散步》读后感

宗白华一生著述不多,虽与朱光潜先生是同时代的人,年纪相仿,但是他却不像朱光潜一样著述甚多,宗先生极少写作,《美学散步》是先生生前唯一一部美学著作。这部著作教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理解欣赏美及怎样建立审美态度。美学散步顾名思义,我们应当怀着一种轻松愉悦像散步一样徜徉肆恣,有感即发。我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享受宗先生在这部书里给我们搭建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1 用美产生的影响来表现美本身

宗先生翻译莱辛的《拉奥孔》里有一段具有代表一性一的文字,凡是荷马不能按照着各部分来描绘的,他让我们在它的影响里来认识。诗人呀,画出那美所激起的满意、倾倒、一爱一、喜悦,你就把美自身画出来了。举个例子,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为起因,当海伦到特洛伊人民的长老集会面前,那些尊贵的长老们瞥见她时,一个对一个耳边说:怪不得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永驻的女神。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个比这个更生动的美的概念,当这些冷静的长老们也承认她的美是值得这一场流了许多血,洒了那么多泪的战争呢?所以,有时候通过美周围的人事物衬托出来的美以及美自身给周围人事物产生的影响比直接描述美更有渲染力和表现力。

2 诗和画的辩证关系

书中在《诗和画的分界》一章中提到: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诗写的好自然而然就在我们心里描绘出一幅画,而一副好的画也是充满了诗意。

2.1 诗中有画的艺术意境

在我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描绘一个客观世界,不写出主题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如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幅油画啊,在一个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接着穿进了罗帐,轻轻一抚一摸一下榻上的乐器,枕上的如云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了闺房亲一昵的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这首诗虽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一摸,和物的对话,表现出对物的热一爱一,像这首诗里,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

2.2 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

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有这样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一乳一白的光辉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一摸一着椅背,我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在屋角的床上坐着。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画里本可以有诗。但若把画里的每个部分都饱吸进浓情蜜一意那就成了画家的抒情作品。

虽说诗画相通相容但有相互独立,但个人总觉得诗比画更有意境,虽然诗歌不如油画那样光彩夺目,直射眼帘,但诗歌的这种看不见的意境更能丰富和加深情绪的感受。

3 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美从何处寻?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将你自己的心具体的表现在形象里,那是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自己的心灵美。同样,你也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对于你是客观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书中写到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这就是美的客观一性一,我们认识到美的客观一性一了,就不要试图去改变她,徒劳无功,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我们生活的境界和情趣。宗先生在书中说只有你把美表现出来别人才会发现你的美,无论是样貌还是心灵都需要表现出来才可以。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更好的把她表现出来。

书中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节里提到一个女子郭六芳为自己家乡长沙作诗的事,她没有发现整天生活的地方有多么美,而当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后,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由此可见,有时候,发现美需要我们置身其外,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发现美表现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一种审美意识。

4 一精一神的淡泊对写作的重要一性一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宗先生谈到,一精一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触发了我多愁善感的神经线。现在的许多作家文艺工作者都过于功利化,置身语世俗之中无法自拔,再也不能像东晋陶渊明那样淡泊,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波纹怎么动,思想就怎么流,独到见解越来越少,使得当今文艺作品的价值倒是淡化了不少。

陶渊明的作品我们都一爱一读都一爱一看,那是因为他的作品纯粹,他个人一精一神上的淡泊名利,造就了艺术上的空灵化,因此才挥洒出那么多佳作,流传至今并广为传颂。如果一个人不受现实的束缚,怀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搞创作那才能扣动我们读者的心弦。产生历久弥新的感受。而不是给我们过眼云烟的感觉,连一点感受都产生不了。

5 芙蓉出一水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由此可见,对于错彩镂金的美和芙蓉出一水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倾向于后者。

对于这两种美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后者,因为芙蓉出一水的美真实且天然。举个最通俗的例子,若是眼前有两个美一女,一个是天生丽质,一个用脂粉堆砌,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更欣赏第一个没吧,因为她更真实更可一爱一。同样,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对比,我也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因为它淡雅简单,给人的美感更自然流畅,不着雕饰。

同样,在艺术中,我们更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一性一,而是一种自然可一爱一的美。在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太多的浮夸雕饰美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的疲乏,而每当我们心烦意乱或生活压力大时还是会选择亲近自然来放松心情。观赏名山大川等美丽的自然风景来缓解情绪上的压抑。可见,芙蓉出一水的自然之美相较于错彩镂金的后天之美更能赢得我们心灵的青睐。

6 整体感受

在读这本书时,给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宗白华先生渊博的美学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最关键的还是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一精一神不只是适用于艺术审美领域,而是适用于我们的一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需要这种态度。白宗华先生把中国美学推向了极至,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但我们还应借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的天地间不断求索,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一性一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一精一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实现了。就像编者说的那样,愿每一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篇六:《美学散步》读后感

在现代社会中,美或许已经在大众口中成了一种印象和一种肤浅的面相。这就使得今天的美学研究变得尤为复杂,让人们感到困扰。如果我们将范围再缩小到有着数千年审美历史的中国,美学研究者面临的困境就更大,诸如数千年的审美传统,相对感一性一和飞扬生动的审美特点,正在涌一入的纷纭繁杂的西方美学理论、通俗文化和大众趣味的日益繁荣等等。这些都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美学研究,或者说美学学习中举步维艰,慎之又慎。于是,很多人想到了1957年那场美学大讨论,想到了朱光潜和李泽厚。而我的观念中,对于中国审美实践和中国的审美思想,主观和客观的截然分开是极不合适的。只要看看中国的园林艺术、书法,想想中国美学中气、无等概念就会明白了。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开头就说:散步是自一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将这句话作为论文的开头,本身就是一个启示,足以让我们想见其人、其文、其思想捧《美学散步》以入美学之门。

宗先生的《美学散步》以生动的语言、一精一到的分析勾勒了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大致脉络,深刻挖掘了中国美学的思想的独到之处和中国美学中对美的独特看法。

首先,宗先生对于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勾勒主要体现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唐一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一精一神》三篇文章中。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主要梳理了中国美学史早期思想以及由之而来的中国美学思想的苗头。他提出不仅仅从文字成果上,而且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于是,他不仅从文学成果上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更主要的从画论和图案美上来论证。他指出,先秦,甚至在汉代美学的特点主要是雕缋满眼的美,只是其中有了中国美学主要特点的苗头。一方面,他讲述了楚国装饰图案、楚辞、汉赋、雕刻的凝重或古朴;另一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鹤莲方壶的飞扬姿态和《考工记》中在乐器制造过程中的虚实响应。在宗先生的眼中,先秦和两汉时期是中国美学的准备期,虽然还没有成熟的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很多方面已经显示了萌芽。

《舞蹈艺术概论》读后感500字


《舞蹈艺术概论》读后感500字:读书可以是我们更加博学,更加有内涵,也更加善于打理自己的生活。

我最近在读隆荫培主编的《舞蹈艺术概论》。不仅是因为我热爱舞蹈,而且我希望在我擅长的方面能对理论知识有所专攻,能通过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日后写相关新闻的专业性。

我觉得,文体新闻方面,舞蹈是最难以用新闻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难以表达的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我们通常可见到的有关舞蹈表演或比赛方面的新闻只能用“精彩的舞蹈”、“优美的身姿”来刻画舞蹈现场,但这显然不能表达舞蹈表演的真正“精彩”之处。读书笔记我认为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场记者很少有懂舞蹈的,他们只知好看,却不懂为何好看,自然也就写不出来。其实此书中有很多描述舞蹈的标准形容词,比如单说舞蹈“美”,就有“艺术美”、“民族美”、“异域美”等词,如果将这些词合理运用到新闻写作中,每种舞不同的精彩点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虽说舞蹈本身不能用言语表达,但我们现在的舞蹈技术是由很多基本姿态步伐组成的,写给专业舞者的新闻完全可以通过写表演中的动作名称让读者脑中有所画面;写给自然人的新闻则可以通过描写舞者动作的力度、方向、眼神、队形变换、基本剧情方面使新闻更生动。作者:杨一琳

《建筑概论》的读后感1500字


我极钟爱古典建筑,犹以中国古建为甚。在我看来,那些在岁月流逝中保存至今的建筑中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浸润着各种各样的神奇,讲述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见证着荣辱交替的历史,让人忍不住去探求它的过去,了解它的沧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因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着。它不仅记录着其创建时代的风貌,并且映射出人和社会随着文明进展而表现出的各种新的特征。它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历史的见证者。它将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时代,用建筑这种静止并能长久存在的形式,保存至今,让我们有机会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并且将遥远时代的形态展现于我们面前,使我们可以了解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力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对于古典建筑还仅仅停留于感性的欣赏的阶段,并不具备什么专业知识,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而已。当看到在岁月的涤荡中依然挺立的古建时,总是会不由得惊叹古人技艺的高超。我对于古人一直怀着崇敬之心,在那些遥远的岁月,并没有象西方科学一样的严谨的科学著作,他们仅仅评着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靠着经验建造出这些令世人惊艳的建筑,并且使这些建筑经受住时间的洗礼,保存至今。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敬佩。

建筑的历史性是使我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当我阅读这两章的时候,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书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并且还介绍了一些古建及近现代建筑的形式。我一直觉得古典建筑有一种神秘的气质,尤其是中国古典建筑,不论是其建筑形式,建造技术还是其内在含义,都让我觉得很是神奇。中国独特的文化使其建筑也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而最为让人惊奇的是中国古建的结构不是靠定量分析,也不是用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的是理论经验。并且中国古建还有很独特的学术思想,譬如说风水,这其中既有封建的一面,也有科学的部分,这是西方科学无法代替的。

中国古建筑以木构为主,这是很独特的。通过这些木构建筑,我深切的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是何等的高超。至今仍有大量木构古建存世,如山西应县木塔,天津独乐寺观音阁等建筑在经受了地震洪水战火的数次洗礼以及近千年的风霜雨雪之后依然屹立不倒。你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也许在现在这种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些木构技术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建筑千年来的主要结构形式,我们还是要对其有所了解。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对古建有着相当大的热情,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如果有机会,还是想要深入了解一下的。

中国建筑的独到之处,除了其结构与文化之外,还有民族地域这方面。中国土地面积广阔,地势形态丰富多样,气候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大不相同。于是,为了使生活更加舒适,人们根据当地的情况建造建筑。如根据降雨量的不同,西北的传统建筑屋顶坡度平缓,江南地区则采用坡度较大的屋顶;再如因为地貌差异,四川山居多为吊脚楼等等。除了客观因素,一些人的主观因素也影响着建筑的形态。如北方的雄健,南方的挺秀。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形态及宗教信仰。而这些不同在建筑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并且各种居住建筑形态还显示出建筑的伦理特征。譬如北京的民居因是近皇宫之地,所以形式规整;而蒙古包,藏民碉房则与四合院无丝毫相近之处。

最初喜欢上古建,是因为在我眼中,古建有着一种神秘的气质,让人充满好奇心,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除此之外,便是其建筑样式所产生的气场。我总是觉得那些建筑在向人们传递着某种感情。记得有一次在冬天去了故宫,因为是旅游淡季,又赶上建筑修缮,故宫里的游人比起平日少了很多。我漫无目的的走进了一个看起来并无任何特别之处的院子。因为很普通,所以这个院子更显清净。当我站在院子中央,看着四周的苍松翠柏,班驳的灰墙红柱,蜿蜒的青石板路,以及屋子里年代久远的床铺家具,忽然觉得静默。似乎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在向我讲述着几百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倾诉着物是人非的感慨。这,或许就是古建的神奇之处吧。

其实,古建在今天的实际用途已经没有多大了,它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着,不论古代的木构建筑技法有多么高超,也已不适应当今这个时代的需求。所以,古建对于当代的意义,除却那些众所周知的东西,我想,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使古建融合进现代的环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既然建筑技法无法继续使用,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古代建筑的形式。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古建的形式,赋予建筑独特气质。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出现了,下图便是某现代化住宅小区的一隅。仿古的长廊与影壁既在空间上分格了住宅区与休闲区,又使得这个小区有了不一样的风景,增添了情趣。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成为建筑师,我希望我在我的作品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借用古建的形式,而是赋予其古建那种独特而神秘的气质。

《华夏美学》读后感


《华夏美学》读后感

在“设计美学”的课程学习中,我阅读了《华夏美学》这一书籍,从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一审美的温故,从上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无不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令我首先了解的是——所谓华夏美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含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

从先秦两汉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我理解到所谓“审美”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亦即动物性的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审美是社会化的东西向诸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和感知的沉淀。我还了解到,中国传统关于审美的意识不是禁欲主义,不但不排斥还包容肯定、赞赏这种感性——味、声、色的快乐,但对这种快乐的肯定不是纵欲主义的,而是要求用社会的规定、制度、礼仪去引导、规范、塑造和建构。华夏艺术和美学是“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世界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而引动情感为基础和目标,所以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提炼艺术的形式,而强烈反对各种自然形式。

儒家美学强调“和”,主要在人和,与天地同构也基本落实为人际的谐和。庄子美学也强调“和”。庄子哲学是既肯定自然存在,又要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哲学。庄子最主要的审美对象:无限的美、“大美”、壮美。指的是不为包括社会伦理道德在内的各种事物所束缚的个体自由和力量的伟大。而孟子的“大”指的是个人的道德精神的伟大,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庄子极大的扩展了没的范围,把丑引进了美的领域。任何事物,不管相貌如何,都可以成为美学客体,即人们的审美对象。

到了六朝隋唐,美在深情。魏晋整个意识形态具有“智慧兼深情”的根本特征,深情的感伤结合智慧的哲学,直接展现为美学风格,即所谓“魏晋风流”。到了宋元,则是美在境界。佛学禅宗强调感性即超越,瞬刻即永恒,因此更着重就在这个动作的普遍现象中去领悟,去达到那永恒不动的静的本体,从而飞跃的进入物已双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异常奇妙、美丽、愉快、神秘的精神境界。与屈相比,禅更淡泊宁静。在文艺领域,禅仍继承了庄、屈,承继了庄的格,屈的情。禅又加上了自己的“悟”,三者糅合在一起,使格和情成了对神秘永恒本体的追求指向,在各种动荡运动中来达到那种本体的静。而到了明清近代,美在生活。不再刻意追求符合“温和敦厚”,而是开始怀疑“温和敦厚”;不必再是优美、宁静、和谐、深沉、冲淡、平远,而是不避甚至追求种种“惊”、“欲”、“骇”、“艳”等等。表明文艺欣赏和创作不再顽强依附或从属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伦教化,而在争取自身的独立性,也表明人们的审美风尚具有了更多的日常生活的感性快乐。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了解了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

美学三书读后感


美学三书读后感(一)

初读《美学三书》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大学毕业后我去到湖北的一个小城参加工作,在那里我得到了一间杂房和一张书桌。在简陋的环境里,我开始了我的悦读之旅。

一桌一椅一盏桔黄的灯,人就在灯下神游于上下五千年中。听起来《美学三书》好象是一本书,但实际上它是三本书组成的一个系列,包括《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读完《美的历程》,再读《华夏美学》,越读越着迷,读来觉得满齿生香。

《美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与宗教舞蹈开始,讲到夏商周时代的青铜饕餮与线条艺术,讲到先秦理性精神,讲到楚汉浪漫主义,讲到魏晋风度与佛陀世容,经历盛唐之音与宋元山水意境后,来到明清各种文艺思潮。

打开《美学三书》,触摸的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接受到的是典型的东方的美学启蒙。你听,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叹息把儒家的仁义道德深沉真挚地感情化了,其精神世界的美,美在一往情深;你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画面表明,儒者即使奔波劳碌救世济民之际,仍然可以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审美情趣;你再细细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超脱的适宜的喜悦,它既非宗教的狂欢,又非世俗的快乐,当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华夏美学》的最后一章曾提到过近代中国美育替代宗教的趋势。再读《美学三书》,我在想,如果你对前进的方向觉得困惑,那么重新温习中华五千年来的美学精粹吧,兴许能从其中找到方向,找到安宁与平静。如若不信,不妨开卷试读。


美学三书读后感(二)

前段时间聼説送了我一本书名字2020叫《美学三书》李泽厚,虽然 忙着复习还是抽空看完了,之前觉得美学实在没什么研究的必要,总是没有法学这么实用!看之前有个问题:美学是用来禁锢审美观的吗?看完之后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本书分为《美学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三部分,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本书被认为是五十年代美学论战中三派(李泽厚、朱光潜、蔡仪)之一,其特色是现代哲学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我还是对哲学部分比较感兴趣。

说来还是有点惭愧,一本书读了查不多一个月了,和聼説说要写读后感,读了好久终于读完了,读它并没有特殊的目的,只是觉得不能让拯哥得钱白花啊,呵呵,另外一点也是希望浮躁的心能在认识美的过程中稍稍平缓。想写点什么感想,觉的学术性有点强,不知道该写什么

第一书《美学历程》没想到中国历史就是一段美得历程,李先生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一个描述和概括,诸如有远古艺术龙飞凤舞殷周青铜艺术的狞历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假如承认《美学历程》的魅力在于它深刻的思想的话,那这个思想不只关于其他东西,而且关涉中华精神的命运,它表达了从孔孟老庄的建立到以《红楼梦》的标志的儒道思想的没落吧,其中具体表现在屈原、李白、陶渊明这些人身上吧,中华精神由天人合一所规定,儒道以及后面的禅啊宗啊都是这样从不同维度所阐述,他们并不对立反而是互补的,中国古人吧人与自然得关系解释到另一种境界,有别于西方思想,也就是人生存于天地,赏玩山水,寄情自然,也当然的写出很多唯美古诗,这种思想贯穿在中国哲学、文化、艺术以至于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先秦的开端、盛唐的繁华和晚晴的没落似乎就是这一命运的不同形态。

美作为感性和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于善,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巨大的成果,该不是一件容易或者是毫无意义的事,而美得历程更是在不断发展中

美学散步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美学散步读后感”。

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让我身临其境,被书中情怀所感动,读后感不可偏离文章主旨,要充分理解文章要义。您知道我们可以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下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1

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述,像一照相机的摄影。”(79页)这说明了绘画(艺术)与照相机的区别。

摄影所得的照片记录的只是一种机械的真实,将一瞬间的光与影定格下来,在这一意义上说,照片比绘画更能反映现实,它几乎是丝毫不差(差别的只是精度)地记录下真实的场景,将现象还原至本来面目。

绘画若在这一点上与其一较短长,必然技艺不如。

这也许是十九世纪以来写实主义绘画不在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

无论画家的技巧如何高超,对视角、光线、位置的把握如何准确,都不如摄像机的精确-那种不带人为主观色彩的、近于无情的精确。

画家是有感情的人(即使他强调自己是在“客观”地描绘),而这种主观色彩正是绘画区别于摄影的标志,也是绘画得以在更高的层面上超越摄影的简单真实(机械真实)的资本。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认为“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崇尚“气韵生动”。

这种“气韵”并不是虚幻而与现实毫无瓜葛的,这种“真”同样要求“对自然现象作大量详尽的观察和对画面构图作细致严谨的安排。”(李泽厚:《美的历程》169页)中国五代画家荆浩惊异于太行山之美,作了数万本草图,“方得其真”。

这种“真”自然不是简单的真实,画家在作画时,每一刻的心绪都不同,每一笔都是不同心绪的反映,绘成整体便是无数不同心绪的集合。

可以说绘画既是空间(平面)上点、线、色彩等的组合,又反映了时间上的心理凝积过程。

在这一意义上说,一幅画包含了无数幅画,是无数个心理活动凝积的产物。

因此画是“流动”的,即“美在流动之中”(9页)。

或认为就算摄影所得的照片不是“流动”的,那么录像总该是“流动”的,它真实记录了事件的前后过程,应该是最真实的“真”。

我认为录像只是有限张(或者无数张)照片的连续展示而已,它在本质上仍然是相片,仍然只是机械的真实。

无论多长的录像,它总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注定它不能反应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一幅画或许只描绘了一幅图景,却可以蕴藏着无限的刹那,而相片虽然也可以让人联想,却因为它过于形象,反而或多或少剥夺了欣赏者想象的权利,想象的空间丧失了,艺术性也就随之削减了。

摄影的过程是机器的运作,只能反映“物理的目睹的实质(85页)”,绘画是画家用画具混合了自己的心绪、情感、记忆创作出的给欣赏者以无尽想象空间的艺术品。

这也许已经决定了二者在艺术性上的区分了。

后记: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将全书看完,对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没有充分领会,很多观点都是在我“断章取义”甚至误解了原意的基础上得出的,算是很大的冒犯。

其中的关于“美”、“艺术”的定义主要参照董绍春老师的理论,然后用来分析宗白华先生的理论,多有不当之处。

在阅读《美学散步》之前,我已经先看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于是拿二者相关的部分比较,引用部分一般都标出了原文页码。

未注明的都引用自《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2

《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浓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作者极推崇魏晋,因为这之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之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道、佛三教的支配。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倾向简约玄澹、超然脱俗。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古代的绘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一位。国外的很多画家、雕刻家注重光和影,中国话却是线的韵律,光影都不要了。这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笔墨的影响。西方画家是由几何、三角构成透视学的空间,,而中国画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西洋在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重意境。西画的透视法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空间立场。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

歌德说:建筑是冰冻住了的音乐。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中国园林建筑喜欢用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飞动之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点。相较而言,希腊建筑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的植物花纹直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中国惯用园林来处理空间美感,如天井、院子。园林中的设计除了“游”中“望”,还可以“借景”。山水是诗人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作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焦点和精神聚集的处所。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3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散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成功的学术研究中吸取营养,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彩。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4

山川草木,泥墙黛瓦。究竟是什么在梦境里时隐时现?是自然的造化还是本心的感受让我看见落照里白帆点点的月夜的海,听闻那海潮如诉衷曲的絮语。

行走在中国的文化檐廊里,天空的白云貌似永久飘逸,覆成桥畔的垂柳给人无限的遐思。月总是出现在诗人的心腑里,“坐久浑忘身世外,僧窗冻月夜深明”,静穆的月夜不禁让人寒意顿起。“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又被描摹成念乡的使者。诗人对月的无尽感怀使月的姿态丰富多彩,美渗透在诗人的笔下。朝阳下无意瞥见一枝带露的花,感觉着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而无所挂碍,便产生了无穷的不可言说之美。美还在同情里,美在同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中,美在同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中,美在同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中。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死生离合,喜笑悲啼。同情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共振,亦是美之所蕴含。罗素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他从对人类的同情中获得幸福的动力,但是同情更是可以移至山川草木,亭台瓦楼乃至万事万物,就像是虽然走进原野,发现花能解语,鸟亦知情,亦觉得山水云树,月色星光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样,美就漫步在纯洁的同情之中。

再转阁游行于文学艺术境界之中,恍惚如乘上一叶小舟游荡在山水诗画中观摩亭岸垂柳,飞鸟掠痕。方士庶在《天墉庵随笔》里说“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美,美在意境里。元代汤采真说:“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未易摹写。”山水成了书写情思的媒介,美虽在意境里但也要寄托在实物下,而也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意境的抒挥使美得以具化而又闪透着一种朦胧的色彩,就好比赞赏那树的苍翠遒劲,美被加于树之上,但意境里却闪透着一种基于树却高于树的朦胧之美。意境里所渲染的生命化,传神化,妙悟的体验才是给人心灵美感撞击的三大源泉。草之灵悟,花之妩艳,木之坚韧无不见诸于诗人构筑的意境之下,使得描摹的物象愈发鲜明活泼。

最后徜徉在艺术宝库的大殿里,美更是难以胜收。韩愈曾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与心,必以草书发之。”不难看出,张旭的书法不但书法自己的感情,也表达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又似音乐,似舞蹈,又似优雅的建筑。书法家的一撇一捺,一转折一弯钩,都能再现其书写时的心境,比如某个弯钩出现裂点,颜色偏深,那想必是书法家心绪不宁,或为外物所扰,或为心内波澜;而有时笔画顺畅,一气呵成,遒劲有力,又能窥见其行云流水,舒畅感怀的闲境。再转至音乐节律,无不辐射出幻境之美,音乐使听者心中幻现出自然景象,因而丰富了音乐感受的内涵。虽未至心却已至,身不行而能梦绕山川,这都是“一草一木栖神明”的启示。其至微至妙难以名状,不亦是无穷无尽,清谷空幽的美吗?再之于园林建筑,横亘了设计者的笔法,承载了建筑者的希冀。或空间的空灵幽远之美,或内部装饰飞动奇玄之美。窗匾檐栏,山石水木遍布空间的精心布置,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无不蕴含着美的感受。

美的散步绝不是要飞到奇景妙物处参看,许多时候就是自己的一片内心,一点空灵的创造也会展现出奇绝的美妙。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5

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个私人性质的活动,读什么得到什么认可什么,跟个人的气质喜好甚至是阅读时的心境相匹配。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其实还不够准确,有的时候,同一个读者都可能在今天和明天不同的阅读旅程中,幻想出截然不同的哈姆雷特。读书真是件神奇的事情。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如若不是工作室的阅读推进,我是断然不会买这本书的。无他,理论性的东西,一般高深,看不懂,便不再自寻烦恼。整本书读下来果然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希腊哲学、康德美学、罗丹雕刻这几章尤其生涩。每个字都认识,个别句子也能懂,就是进不了脑子。于是乎,一方面佩服大师横贯中西的学识,一方面只能记下略微有点感觉而零散无比的句子,留待日后慢慢咀嚼。自然的美终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完全达到的。艺术的功用就是将他描摹下来,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时时地享受。照片所摄非自然之真,惟有艺术才能真实表现自然。自然无时无处不在动中。我虽不能像宗老一样看懂罗丹雕刻的内涵和外延,但这些关于美的论述我没由来地认可。

那天早晨,一个细雨淅沥的早晨,刚好我们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我兴致勃勃找了几张图片,花鸟虫鱼,山川秀丽,展示出来,当然是哇声一片,那是我刻意选的美。图片还原了花与鸟的私语,光与影的变幻,这种赞叹是意料之中的。进入课堂学习第一自然段: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和学生一起朗读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其实文字比图片更有美感:音美、意美、生命成长之美、圆满轮回之美。整段文字没有特别刺耳的音调,起伏有度,从容婉转;四字词语的使用,倍增典雅;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配合着句式的变化,从形与意上,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轻快灵动、蓬勃向前;收尾处的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更是值得玩味,从冬再到春,生生不息,永不枯竭,浪漫又美好。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提炼了自然的美,它比图片更具有动感:时间流动,情意流动,生命也在流动。这短短的文字给予我极大的想象空间,人与文交融的刹那,双方都赋予对方更高层次美的定义,真真儿让人身心愉悦。

不久天放晴了,中午走在去食堂的路上,看见路边的树叶,心里更是大爱:每一株叶子都由上至下分出层次不同的绿色梯队:顶上是小小的叶芽,绿中带黄,微微卷起;稍下一点是浅绿色的新叶,在春风中慢慢舒展;再往下是油绿色,完全展开,挺括有型;还往下,是暗绿色,深沉厚重。颜色有异,可经过雨水的洗礼,目力所及之处,每一片叶子都张扬着一种只可意会的精气神。微风拂过,送来清新的草香叶香,而阳光就在叶片上轻快地跃动,跃动那种美让你猝不及防地陶醉,新春的气息就那么赤裸裸地扑面而来。拐过澄池,五只大大小小的乌龟正伸长脖子,趴在石头上晒背,悠闲惬意,围观者只能羡慕嫉妒恨。柳叶初发,颇有柔梢披风之态,乖巧婀娜。这一切可看可嗅可赞,但就是怎么样也享受不够。午饭归来,翻开读书笔记,一眼瞥到自然的美终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完全达到的,登时明悟,深以为然。

兴致来了,再读读这一章,不由感慨:美学大师说的确是平实之语。摄影比不上艺术,艺术比不上自然。在我看来,图片是静止的影像,艺术是动态的描摹,而自然则是全方位地沉浸体悟,因为大真鲜活,所以成其最美。

现在想想,美是阳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是高深的学问,也是世俗的生活。宗老先生在众多艺术形态中提炼美表达美传递美,固然是美学盛事,而我等庸人,能在尘世一花一叶,一树一池中发现美欣赏美,也未尝不是乐事。凡夫俗子,因美而悟,如此甚好。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6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荣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是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每天捧读《美学散步》如灯下,就如同黄昏时与宗老在安静的湖畔闲游散步,一边欣赏着波光潋影,湖光山色,一边聆听着宗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西洋的艺术娓娓道来,无论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都是一种唯美的感受。也好比走进了时光机,在时光的隧道里,在宗老的指点下,慢慢欣赏,细细琢磨,那些古今中外的绝世雕塑、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园林建筑、音乐舞蹈,都历历在目,渐渐鲜活,并熠熠生辉,让我感受到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欣赏美,理解美,以及创造美。

尤其是读到晋人的美时,晋人超脱的精神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方式令我神往。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等人的诗,郦道元的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等,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高峰。

晋人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欣赏个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他们赞美人格美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他们追慕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理想人格。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会体会自然,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晋人的行草艺术也是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是优美自由的心灵所现。晋人无论对于自然,对于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是一往情深。晋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他们培养了一种高级社交文化,如竹林之游,兰亭禊集,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是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在我看来,晋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完全可以用纯、静、真、美来形容,他们潇洒脱俗、清明澄澈,他们真诚率性、自由奔放,他们创造的艺术美,美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反观我们现代人,却被各种世俗的东西所束缚,每天戚戚于富贵,汲汲于名利,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同无辜的孩子也被卷入这个漩涡中,不得消停。为了升学,每个孩子也似乎都在拼命,睡眠不足、节假日不休是常态,走进大自然成为奢望,小小年纪便少年老成,功利心重,全然没有孩童的稚气与活泼,一副生活无趣的情态。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提出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这应该是个永恒的命题,无论哪朝哪代,都会有人苦苦思索而无所得。

我也在思考:晋人在那个最混乱最苦难的时代,是如何超脱世俗,活出自我的?相比晋人,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权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怎样在这个熙攘的大环境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净土,在心田里开出一朵白莲来?

空想无益,还是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7

和我妈就书法教学产生的一点思维碰撞,也是第一次向父母打开自己内心这个宏大的读书世界吧,既然记录了就发了。

一、为什么人有表达美的需求?

1.人有表达的欲望,这是一种内心的自我驱使,情感积累到了必须要薄发的程度,又有表达的工具和途径

2.表达对美的感受之后,既实现了马斯洛需求中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又能得到周围人的称赞,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中有了存在感和满足感。

二、通过我设计的教学四步走策略,是否能够实现学会学习的目的,特别是学会书法学习?

教育部提出“学会学习”的初衷,是想从他人驱动变成自我驱动,青年真正成长为具有自我进步需求,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能够不段进取,终身学习。

你的四步走策略从激发兴趣到培养技巧再到大量练习最后可以实现量到质的飞跃,逻辑链条比较严密。

虽然书法学习不能随时随地存在,但这种青少年时代就萌发出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书法带给他的愉悦和舒适,会伴随他度过漫长的一生,这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不是吗?

三、请问可以从你的角度解读一下教育学上的“想象力”吗

不可以,因为我们专业不需要想象力。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8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由宗白华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说到建筑和园林,我想前立刻会浮现出气势宏伟磅礴的紫金城、颐和园;含蓄温婉的苏州园林和风细雨下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华民族的飞动之美和空间艺术,是不会深刻的。飞动之美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刻上,还表现于建筑园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几大宫殿中的装饰:飞腾的龙、愤怒的猛兽、展翅的鸟雀、扑翼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伸着脖子的白鹭、顾影自怜的仙鹤、互相嬉戏的猴子、还有神仙、玉女飞天的场景和妖魔鬼怪狰狞鬼脸就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民族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飞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宗白华还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他说中国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游、行、居都是为望服务的,所以我开始明白了中国的窗、亭、台、楼、阁、廊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构成了望的途径。窗子使其内外发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画框,窗外的景色构成了框内的图画,并且它总是变动不居的。在窗内任何一个角度看窗外,都会得到不同的景致,这同样也体现在亭台楼阁廊上。中国人喜欢设亭台楼阁,喜欢设窗,是和许久以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分不开的,独坐窗前、独倚亭边、独行廊中,都会让自己的视觉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变化万千的韵致和美丽。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美学散步读后感 篇9

慢慢合上《美学散步》一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

小小推拉驴

终于拿到期盼已久的《诗篇概论与默想》,用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311页的书。掩卷咀嚼,回味无穷,还想再读。

期待这本书是因为之前读了小约翰夫妇翻译编校的《敬拜神学入门》,书中关于敬拜的要素——"唱诵诗篇"的论述既然是那样的合情合理(是合乎圣洁的宗教情感,合乎唯独圣经的真理),那么这本小约翰关于诗篇的概论与默想,一定是在改革宗五大唯独的基础上有更细致更深入的阐述吧!

此书内容超过了我的期待。该书内容是根据作者在2016年的一个三天的神学讲座录音整理出来的,虽然读者不能和讲道者同在一个会场感受圣灵同在下的位格与位格之间的互动交通,但我们毕竟领受的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圣灵藉着神的话依然感动我,让我产生如临现场的心灵震撼。感谢主,藉着印刷术作为工具使祂的真理传播的更远,荣耀归于三一真神!

何谓敬拜?

作者首先从敬拜的本源开始阐述敬拜。敬拜是什么?敬拜是神创造、护理、救赎人的目的,所以——"我敬拜故我在!"根据神的第二条诫命,敬拜必须用神所指定的方法,所以神在吩咐摩西建造会幕时反复地强调"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25:40」。这是唯独圣经的原则,即圣经限定原则。而拿达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被神击杀的事件就是要提醒每一个选民,敬拜神是何等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心存敬畏与敬虔,按照神的吩咐献祭,否则献上什么都不是在荣耀神。

所以敬拜神就要从"我"里面走出来,唱歌不是要抒发我的情感我的受苦,不是要满足我的享乐,那样势必会培养一种人本的宗教情感。

敬拜一定要以神为中心,所以敬拜的精神、程序,敬拜的要素都要以神为中心,以此使神得荣耀,这是唯独神的荣耀的原则。

从神学上,神是圣洁公义的,而人都是全然败坏的,人写的诗歌都可能会错,而唯独诗篇是圣灵默示的,是圣洁的,神默示这卷书放在圣经的最中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叫人唱诵的。

从"唯独圣经"的角度,作者还举出的证据就是主耶稣在最后的一个逾越节中的榜样,主耶稣在设立了新约的圣餐后就唱诵诗篇,然后往橄榄山去「太26:26-30」。还有使徒保罗的教训:「西3:16」和「弗5:19」节的经文,这也正是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会所制定的西敏信仰宣言和敬拜指南时定规公共崇拜唱诵诗篇时给出的经文依据。

作者在为什么在敬拜中唱诵诗篇还给出了其它的理由,从早期教会唱诵诗篇的历史以及诗篇的本身。在教会历史的前五百年一直都是只唱诗篇的。唱人写的歌曲是从异端马吉安开始,因为他自己挑选"正典",废弃了旧约圣经,以后天主教慢慢在神学教义上偏离圣经开始引进了乐器和人写的赞美诗。

人里面充满了偶像,所以在敬拜要素上越走越远,以至于改革宗神学家达布尼在1876年预言说:"我们最后会看到一大堆败坏人心的宗教诗歌,教会为了抵御这些诗歌势必要打一场硬仗"(《虔诚敬畏——回归改革宗的敬拜》)达布尼牧师的话今天已经应验了。回归圣经里的敬拜,教会任重而道远。

从《诗篇》本身来讲就开始涉及到了诗篇概论和作者对诗篇的默想,而一涉及到诗篇概论,作者论述的内容就博大丰富了,思路就宽广就清新了,人的情感就被圣化了,作者就把我们带进了诗篇的宝藏。

因为诗篇就是神的话,是神的话有权能有智慧,而作者是紧紧专注于"神"这个中心,藉着他对诗篇的默想,叫我们认识圣经认识神的旨意神的作为,被祂的荣耀吸引。

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诗篇》的荣美。 诗篇的作者;诗篇的宏达叙事;诗篇中的神学(基督论、救恩论、末世论等);诗篇就是基督的祷告;诗篇怎样指向基督为基督作见证;诗篇的分类;诗篇的意向、灵性之美;诗篇的文学艺术技巧……作者每叙述一个主题都信手拈来地把相关的诗篇作为例证加以解读,把他对诗篇的默想与读者分享,叫我们看到《诗篇》真是对整卷圣经的浓缩!

作者非常谦卑毫不隐晦地道出他对诗篇的一些认识是借鉴了前人,这就是对教会历史中那些正统教义的传承,是神的护理大工做成的。

作者在这本书里表达的内容太丰富了,我真是不能一一列举。叫爱慕神渴慕读神话语的人,在小约翰牧师的文字中、在圣灵的引导下自己进入诗篇那个宝藏吧。

我相信每个读者读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触就是诗篇这么美好,我们只能唱诵诗篇!没有比唱诵诗篇更能彰显神的荣耀的了。

路德在提到唱诵诗篇时说:敬拜的会众一同唱诗时,就是在表达他们的信仰与神学(《虔诚敬畏》)。诚然!除了诗篇,我们没有所爱慕的歌曲。除了你以外!

期待作者继续把他对诗篇的默想写出来与人分享,使神的荣耀被更多的人看见,即使被人称作"唯唱诗篇派"的,我也是不以为耻,就像保罗不以福音为耻一样。愿一切的荣耀归于神!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第2页

关于美学读后感范文


我只是万千世界中的一个个体,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更何况我了,但就算是我这样的一个个体,也有着自己对美的认识,对我这个个体而言,美是不断成长,成熟的思维!通过它,我对世界,对美的认识不断地在改变。也就是说,对我而言,美是种意识,因为有了意识,我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有点和吕营和高尔太的认识有些相似处,但也只是有相似而已。吕营说:“美是人的概念”,“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我认为:美可以是人的意识,但不是社会意识,或许说,人就是社会的组成体,所以可以称为社会的意识,但要是社会,在我看来,那美的就是人的生命,因为有了像我们这样的一个个生命个体,社会才美,所以,对于美是意识,我认为是从人的个体上看,不是从社会这一整体上来看的!高尔太说;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但要是只有主观意识,没有客观的存在,就像世界什么都没有,那会觉的美吗?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却离不开客观事物,因为有了万千事物的存在所以美,对人来说,有了意识才会发现美,所以美也要是存在的,所以美是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美不是个单独的概念,它是多方面存在的,所以要从多方面去了解它,要是只局限于一点,那是找不到美的!我们要用自己不断成熟的思维意识来看代美,看代这个世界!因为这个广阔的大地是美的,美也是人的意识,所以我们也是美的。我是个还未成熟的果实,对世界的认知微乎其微,但就像上面说过那样:凡具有对美的审美意识的人,都能对“什么是美的”、“什么是美”作出判断,而我对美也有自己的认识:在广阔的大地上,美指的是生命,气息;对我这个个体而言,美是不断成长,成熟的思维!但对它,我也有质疑,或许有一天当我成长成熟时,我就可以用更成熟的思维看代美、认识美,并对它做出更完善的解释。

我只是万千世界中的一个个体,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更何况我了,但就算是我这样的一个个体,也有着自己对美的认识,对我这个个体而言,美是不断成长,成熟的思维!通过它,我对世界,对美的认识不断地在改变。也就是说,对我而言,美是种意识,因为有了意识,我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有点和吕营和高尔太的认识有些相似处,但也只是有相似而已。吕营说:“美是人的概念”,“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我认为:美可以是人的意识,但不是社会意识,或许说,人就是社会的组成体,所以可以称为社会的意识,但要是社会,在我看来,那美的就是人的生命,因为有了像我们这样的一个个生命个体,社会才美,所以,对于美是意识,我认为是从人的个体上看,不是从社会这一整体上来看的!高尔太说;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但要是只有主观意识,没有客观的存在,就像世界什么都没有,那会觉的美吗?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却离不开客观事物,因为有了万千事物的存在所以美,对人来说,有了意识才会发现美,所以美也要是存在的,所以美是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美不是个单独的概念,它是多方面存在的,所以要从多方面去了解它,要是只局限于一点,那是找不到美的!我们要用自己不断成熟的思维意识来看代美,看代这个世界!因为这个广阔的大地是美的,美也是人的意识,所以我们也是美的。我是个还未成熟的果实,对世界的认知微乎其微,但就像上面说过那样:凡具有对美的审美意识的人,都能对“什么是美的”、“什么是美”作出判断,而我对美也有自己的认识:在广阔的大地上,美指的是生命,气息;对我这个个体而言,美是不断成长,成熟的思维!但对它,我也有质疑,或许有一天当我成长成熟时,我就可以用更成熟的思维看代美、认识美,并对它做出更完善的解释。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

其实对于“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说起来大概新生都不能确定地理解它的概念,只是泛泛地把自己对旅游出游的理解加诸其身。而《旅游学概论》则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旅游”的概念(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和其多学科体系的特点,让我们知道,旅游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以旅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多学科共同研究为支撑的旅游活动整体知识体系,能在各级公司旅游相关部门、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了解旅游业的需求,从而使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书分为旅游本体论(概念体系)和旅游发展部门(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对旅游学科、旅游活动、访客与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产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而简洁的阐述,为读者介绍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部分则详细介绍旅游管理各领域的宏观结构,涉及吸引物与目的地、节事与会展、移动性与旅游交通、旅游中介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旅游支持行业、旅游公共管理等主要部门。

本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每一章结束后,都会给我们一些阅读材料,使我们扩大了关于旅游领域的知识面,加深对旅游学的理解,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第一章,旅游学科案例从各国旅游教育和旅游学教材发展、国际旅游研究组织、国际旅游研究期刊的视觉去给我们引发思考的。我们知道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其旅游教育的起步都是早于中国的,尤其是中国与美国的起步距离更是相差56年。西方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关于旅游学科的严肃话题,特别是从旅游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角度的理解,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与目前我国旅游学科主要建立在工商管理学科基础之上的现状明显不同。(读后感 )而东西方旅游教材的不断发展,各国际旅游研究组织与国际旅游研究期刊的陆续出现,这说明各国对旅游学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读者则可以从这些案例中更加充分的去了解本章知识的应用,从而对旅游学科不断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它在为我们阐述旅游活动时,基本立足国内情况,加以中西方的比较,使读者对于其理论性的概念能够更加好地理解。以第五章的旅游产品与供给的‘基于资源的观光益智旅游’为例,在中国,基于资源的旅游是指向普通的观光旅游,资源的属性也不一定局限于自然资源方面。国家标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将观光旅游定义为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而国际上对基于资源的旅游活动已经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称之为资源旅游(resource-based tourism),且在西方语境下,资源旅游更多的是指依赖于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和原住民旅游。在中西方概念的对比中,它还特意为我们解释观光功能“益智”二字,是旨在强调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对人们所起到的户外教育作用,再根据旅游资源类型把其分为自然观光益智和人文观光益智。这样,我们对‘基于自然的观光益智旅游’就可以更容易理解。

再者,再继续关注旅游企业管理(交通、中介、酒店)的同时,第一次将旅游公共管理提高到与工商管理并重的高度,不仅单列一章进行介绍,而且公共管理的思想贯穿了整个教材。其中第十一章介绍到,餐饮业、购物业、娱乐业、信息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旅游支持行业(tourism support sector)并不依赖旅游活动存在,但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美食正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或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购物和娱乐占旅游消费的比例是判断旅游地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旅游者在出行前、旅途中、旅游后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评估并加以决策。景区游客中心和城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是重要的旅游信息服务机构。金融、保险服务和旅游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旅游消费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旅游房地产是旅游开发和房地产开发的重要方向。而第十二章,旅游公共管理则被独立出来介绍。由于旅游与游憩产品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所以旅游公共管理成为影响旅游活动水平、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加强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条件。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旅游立法是各级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旅游行业管理、协调多利益主体关系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制定旅游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政策的和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也需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把握。通过对本章的阅读学习,则可以了解到旅游产品的公共性、旅游公共组织与旅游危机管理,了解旅游立法与政府管理、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了解公共资源管理与旅游发展规划和目的地营销的概念与组织。

其次,本教材的结构安排相比于现有各种旅游学概论性质的中文教材相比,还具有特点是: 一、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并从旅游本体论及概念体系(偏重理论)和旅游发展部门(偏重应用)两方面展开论述;二、对一些传统旅游

《世界经济概论》读后感800字


作为一个文科生,选择了新闻这样一个更纯的文科专业,除了日常生活对货币金钱的接触,对学习经济便失去了最为正规的途径。大一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要成为“杂家”,那么对经济学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世界经济的范畴是广大的,它包含的东西也是多方面的。作者对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全面的梳理,考虑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在第一章中,本书把国际分工形成于世界市场的建立归结为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如中学所学的,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及产业革命仍然是影响因素的重中之重。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也影响着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改革及发展,以及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透过这些内容,使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所谓世界经济,不仅要关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当然还要考虑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经济体制影响着采取相关措施的国家,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列举俄罗斯、中国、东欧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客观的展现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这不仅反映大势所趋的情况,还道出了世界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方式。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千千万万,有经济本身的基础问题、政治政策、文化氛围、教育质量,乃至于国家军事等原因,本书则着重强调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科技的发展促进和提高了生产的手段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教育的重视,少不了知识的学习。

全球化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多边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横行只能加剧经济发展的负担。

相信《《美学概论》读后感7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美学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