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回归身体读后感 > 地图 > 回归身体读后感,2024回归身体读后感
回归身体读后感相关栏目
回归身体读后感热门栏目
回归身体读后感推荐
回归身体读后感

(共 1316 篇)

  • 1、 《回归身体》读后感6篇
    《回归身体》读后感6篇 一、身体的表达 十几年前第一次在北大看到云门舞集的表演时,就喜欢上了云门。那时一个台湾师兄强烈推荐这个现代舞团,本来对现代舞没有任何概念也不感兴趣的我因了师兄的推荐买票去看。一下子,就被深深震撼了。 台上那些精灵一样的舞者,身体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舞动着,时而在地上翻滚,时而在空中跳跃,时而静默地行走。舞者的脸上也不是一般舞蹈中的欢欣笑颜,而是各种配合身体动作的复杂表情。不记得当时的主题是什么了,只记得看到一个舞者瘦削的身体趴在地上,仰起头,脸上是那样的哀伤和痛苦时,我竟快要掉下泪来。人生第一次,我被舞蹈感动了。 云门的舞蹈,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种舞蹈,没有芭蕾舞的高贵美感,没有民族舞的欢快热闹,没有一般所谓现代舞整齐划一的律动,甚至,没有常见的队形排列和变化。有的只是身体的表达,对,就是“身体”,表达出的竟是这样或浓烈或悠然的情感。 后来,又看过云门表演的《九歌》等舞剧,以及云门创始人林怀民所写的书《高处眼亮》。在书中,林怀民记述了自己在台湾和美国学习现代舞,回台创立云门舞团的经历,以及如何培养训练舞者并创作出水月、流浪者之歌、行草等经典舞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通过包括打坐在内的各种方法训练舞者身体的敏感,倾听身体,认识身体,直至身体可以自在的表达。 二、回归身体 《回归身体》这本书,讲的就是云门舞蹈教室的八堂身体课程,拥抱、呼吸、重心、安静、专注、跌倒、亲密、玩伴。云门舞蹈教室是面向上至老年人,下至儿童的大众人群的教室,学习这些课程,并不是为了可以到台上表演跳舞,或成为一个舞蹈演员,而是,学习如何回归身体。通过肢体的开发,学习更多身体的可能和生活的乐趣。 糊糊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书画课程是相通关联的,可以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当然,对于每一个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我已经推荐给几位年轻的妈妈,以及工作压力大、身体不太好、情绪容易焦虑的朋友。 书中每一堂课都值得记述并学习,这里只选取其中最有感触的几点简要记之:呼吸、安静、重心、专注。 三、呼吸 现代人很少关注自己的呼吸,除非生病咳嗽或喘不上气来才会意识到呼吸的存在和重要性。一说到“练呼吸”,一般人可能会说,呼吸谁不会啊?还需要练呼吸么? 书
  • 2、 《回归身体》读后感1000字

    初识云门,是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以其惊艳的汉唐乐舞,美且震撼于心。机缘巧合,又看过他们表演的《九歌》、《薪传》等舞剧,巧妙融合了东西方的现代舞蹈,如行云流水,美妙浑然天成。顿觉不够,恨不能亲身去台湾寻访,一睹云门风采。

    直至书店偶遇《回归身体》一书,惊喜地发现此书是云门舞集舞蹈教室策划,蒋勋、杨照、林怀民三位大师力荐,讲的就是云门舞蹈教室的身体课程。然而它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舞蹈课程,它期待每个人都可以认识、觉察、喜欢、善待、尊重、关怀自己的身体。

    《回归身体》一书推荐给工作压力大、身体不太好、情绪容易焦虑的朋友。

    回归身体,重新倾听自己。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自身智性的发展,却忽略了身体的重要性;总是向外追求成绩,却忘了往内探求静定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暖接触的感觉;我们甚至很少拥抱,不会呼吸,失去了重心,也丢掉了安静与专注。本书八堂身体课,从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出发,谈拥抱的力量、呼吸的美学、重心的困扰、安静的滋味、专注的迷人、跌倒的启示,也谈亲密与陪伴。书中每一堂课都值得记述并学习,这里只选取其中最有感触的几点简要记之:

    ① 拥抱的力量

    人们需要温暖的触觉接触,需要拥抱,但随着长大,随着变成大人,生活里、生命里往往渐渐少了拥抱。为什么不再拥抱了?原因很多,也有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实,拥抱是需要练习的。拥抱发自心中,很诚恳地,给予同理心,给予支持或安慰。重塑拥抱,就是重塑有人护佑、有所依靠、有爱联系与交流的所在。

    ②呼吸的美学

    现代人很少关注自己的呼吸,除非生病咳嗽或喘不上气来才会意识到呼吸的存在和重要性。所谓练呼吸,就是觉察到呼吸的存在,并把呼吸当成身体与意念(或说身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借由呼吸的转化,透过不同频率的呼吸调整,来平衡人的身体,乃至平衡人的生活。云门有一出特别的作品《行草》,就脱胎自书法,又跳脱了书法。书中说,舞者平日也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运笔挥毫,那一按一提、一笔一画,不只是手腕、手臂的动作,更是全身的气息吐纳。 的确,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吐纳身体的松与紧,云门舞者感受彼此完美配合,行云流水般幻化出绝美的身体与心灵语汇,造就了云门舞蹈作品某种特别的质感和境界。

    ③ 安静的滋味

    书里有句话说得很好,安静,并不是指没有声音或动作,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这是说,一个人看上去安静(不发出声音或不做出动作),不等于内心安静。而一个人可能在说话、有动作,

  • 3、 《明珠回归》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我读后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说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对香港实施管辖,行使主权。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了海盗式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永久割让香港岛。从此我们与香港岛分割开了。就算如此英国人民还不罢休,1898年又一次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将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岛屿也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读到这里我感到悲愤。可是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决心。我觉得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的智慧和胆识,可能香港还被英国统领着。

    现在我们的国土,澳门和香港都重新跨进祖国的怀抱,还差台湾,但是我相信两岸人民虽然分开着,可是我们心连心总有一天台湾一定也会跨进祖国的家门。

  • 4、 回归影评

    回归影评(一)

    我手头的《回归》译成《浮花》。我一直期待这部今年嘎纳最佳编剧和集体最佳女演员大奖归主。这部电影还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我一直认为,当年阿尔莫多瓦把《对她说》带给上海,捧得金爵奖,是上海电影节的一次荣幸。

    西班牙第一美女,阿汤哥前女友佩内洛普@;克鲁兹的确名不虚传,曼妙的身段,性感的嘴唇,再高歌一曲虽不知何意仍能令人动容的西班牙民谣,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开始于大风中的小镇,住在马德里的莱曼达和索尔姐妹按照当地传统在墓地为父母扫墓,随后匆匆看过婶婶,和照顾婶婶的邻居女伴后,回到西班牙,忙碌而简单的工作、失业却粗鲁的丈夫让莱曼达生活的并不开心,就在这样的乏味生活中,一个巨大的事件发生了,丈夫要强奸并非亲生的女儿,反被女儿失手杀死。莱曼达表现出了让人惊讶的果断。她承担起了杀死丈夫的责任,把丈夫的尸体隐匿进了恰好离开的邻居饭馆的冰柜里。她利用邻居餐馆承接了一个剧组一周的就餐任务,并因此未能参加突然去世的婶婶的葬礼。而去参加葬礼的妹妹索尔却意外地遇到了死去的母亲,并把她带了回来。

    能干的莱曼达顺利完成了剧组一个星期的就餐任务和庆功酒会,酒会上她不由自主地高歌一曲,那是她童年时发行的第一张唱片里的歌曲,这歌声是如此高亢动人,躺在门外车里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几经周折,莱曼达终于发现并见到了母亲,可是当母亲说回来是向她道歉时,她却不可抑制地哭泣着,拉着女儿离开了。

    母女最终还是拥抱在一起,从母女的对话中,我们才了解,莱曼达的女儿,竟是莱曼达与父亲所生,父亲一直胁迫着莱曼达,而母亲却对此一无所知,直到莱曼达生了孩子。母女之间的怨恨因此而生。生性放浪的父亲同时还与邻居有染,后来在与另一个女人同居时被母亲烧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莱曼达对女儿杀死丈夫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两代女儿,两代母亲,莱曼达一个人竟然承担了如此悲惨的命运,回想她那首伴着木吉他的激越的歌谣,便愈发让人落泪。

    阿尔莫多瓦永远是温情的,死去的母亲回来了,先是陪伴照顾着生病的婶婶,如今来庇护两个女儿,他们回到老家后,母亲又去照顾与丈夫有染的邻居孤独病重的女儿。作为母亲,她是这几个女人的庇护神。作为母亲,所有的女人都是庇护神!

    看阿尔莫多瓦的影片,总让人感慨:阿翁温情催人泪,细腻能有几人比!

    《回归》讲述了一个离家12年的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出游发生的一些事情,由此来传达一个父与子的故事。

    导演安德烈萨今塞

  • 5、 读《回归》有感

    前天,我津津有味的读完了《回归》这个感动的故事。

    我读完了这篇故事后,才知道妈妈辛苦的挣钱养我们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对妈妈。

    《回归》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妈妈挣钱也就更辛苦了,小女孩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妈妈从城里回归的时刻了。

    有一次,天渐渐黑了,雨也从天上掉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可是,小女孩依然没有看到妈妈回来。

    小女孩决定要去找妈妈。走在半路,她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妈妈一个人在地上躺着,小女孩以为妈妈太劳累了睡着了,所以,把妈妈的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时小女孩才发现,妈妈的眼睛是睁着的,小女孩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她走在雨里,唱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曲。

    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只有母亲的辛苦,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双手,让我们能够认真学习;母亲给了我们眼睛,让我们看见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母亲给了我们双脚,让我们追逐打闹,走遍世界每一个美丽的地方;母亲给了我们双耳,让我们倾听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

    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能回报吗?能!只要我们从小认真学习,将来能有一份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

    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将来我们一定要报答自己辛苦的母亲呀!

  • 6、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800字

    从前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都不会忘记,会在某种刺激下就会变得很可怕。因为这种记忆不是连续的,真实的,而只是片段的。而身体只是记住这个片段,所以一旦我们触发这个片段的记忆,就会出现精神无法控制的状态,也就是说会出现歇斯底里等极端状态。

    而在此书中叙述到,如果没有内心深处的接受,光靠药物,外界的刺激是不能够治愈的。而且也没法治愈,只有自己可以疗愈自己,咨询师或者治疗师起的作用只是引导到那个可能的情景中,让她自己触发自己。

    而这种伤害,在孩子年龄越小可能产生的伤害越大,在儿时的伤害有性侵,不安全感,没有被接纳,不安定等因素为主。如果小时候这些没有很好的处理,将来这些孩子成为问题人的概率很大,而且国家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很高:犯罪成本,治疗成本。有机构对次进行调查发现竟然高达44000美元。

    无论人数与治疗及其他后期的成本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对于教学上的启示:如果孩子没有安全状态,如果身体处于受伤,抗拒、紧张的状态时,任何教师都不可能让孩子学进去。所以对于学习来说,首先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再者被尊重,被认可。如果这些都已经具备,真的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不要再为难孩子,让已经受伤的孩子,苦不堪言,甚至都有没有了活着的动力。那就改变起来很难哦!

    特别在教育中,很多人都是凭着经验而来。甚至有些家长或者老师本身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所以就无形地把自己曾经受的伤害转移到孩子身上。

    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学前教育和家长在家的幼儿教育,不在于教了什么内容,而是在于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特别是是不是安全,幸福,被接纳的,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这样孩子才有可能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所以现在还为父母的人们,在你要孩子一起,先把自己整理好。

    已经有孩子的父母,如果曾经的你受过上,先把自己的伤疗愈好,再对孩子有适当的回馈。

    一切所有发生的,都是由自己引起的!

  • 7、 《回归》读后感2000字

    这几天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努力把《回归》的前奏看完,关于这本书的重读,仍然觉得前奏太长有点琐碎。

    索尼娅与詹姆斯的婚姻,如果不是因为舞蹈,以及在西班牙遇到了米格尔为之讲述过去的故事,或许也可以这样沉闷乏味的予以维持,但是索尼娅因为和闺蜜学习舞蹈的原因,来到了西班牙,在米格尔的追述中,逐渐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母亲少女时代的形象,并爱上了这个有生命力的国家,于是,索尼娅从婚姻中出走,开始在西班牙的崭新生活。而这个生活,被作者定义为回归。当翻看完100多页的前奏部分,来到拉米雷斯一家的故事中,我才开始从沉闷的氛围中走出来,走进一个充满战乱、生死离别的时代。

    西班牙于1936年陷入战乱。弗朗哥政变之后,拉米雷斯的一家,也卷入了这个时代漩涡中。梅赛德丝是拉米雷斯家最小的女儿,她从小显示出惊人的舞蹈天赋。她有三个哥哥:大哥安东尼奥,二哥伊格纳西奥,三哥埃米利奥。她的父母孔查和巴勃罗是一家咖啡馆的主人。

    战前的几个月,是梅赛德丝最美好的时光,她遇见了一生中深爱的吉普赛吉他手贾维尔,然而,在战争中,谁也不能躲避动乱带来的灾难和命运。战争爆发后,拉米雷斯家里充满政治分歧,由于伊格纳西奥透露了埃米利奥同性恋倾向,导致了埃米利奥被捕最后死在狱中。而伊格纳西奥,这个骄傲勇敢的斗牛士,也由于支持弗朗哥政权,被共和派人士暗杀在街头。

    而梅赛德丝与贾维尔也失散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拉米雷斯一家经历了失去伊格纳西奥和埃米利奥的悲痛。梅德塞丝在巨大的悲痛和无望中,踏上了寻找贾维尔的道路。

    这是一个战争主题的悲伤故事,战争是如此阴郁、恐惧。在故事中,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迷宫一般的格拉纳达街道、激荡节奏感极强的弗拉明戈舞蹈、热爱歌舞的吉普赛人都荡漾着异国情调。但更让人思考的是战争中人民的苦难和不幸。

    动乱中是怎样的?在梅德赛丝去寻找贾维尔的路途中,她遇到了帮助她的老人,然而却不敢跟他透露丝毫,动乱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猜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告发者。

    整座城市遭到飞机炮弹袭击,孩子、妇女都被屠杀。拉米雷斯家的女主人孔查,因为偷听共和派的电台,被国民军搜索房间时搜到了证据,最后巴勃罗替妻子入狱。

    安东尼奥参加了民兵,最后被捕,参加新统治者重建城市的劳动中,可也在孔查即将来探望他之前,因病逝世。

    在书的第三部开头,梅德赛丝问米格尔:可这么多不幸怎么会降临到同一个家庭?

    米格尔答道:并不是只有拉米雷斯一家有这种遭遇。

  • 8、 读《回归》读后感 (550字)

    前天,我津津有味的读完了《回归》这个感动的故事。

    我读完了这篇故事后,才知道妈妈辛苦的挣钱养我们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对妈妈。

    《回归》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妈妈挣钱也就更辛苦了,小女孩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妈妈从城里回归的时刻了。

    有一次,天渐渐黑了,雨也从天上掉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可是,小女孩依然没有看到妈妈回来。

    小女孩决定要去找妈妈。走在半路,她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妈妈一个人在地上躺着,小女孩以为妈妈太劳累了睡着了,所以,把妈妈的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时小女孩才发现,妈妈的眼睛是睁着的,小女孩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她走在雨里,唱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曲。

    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只有母亲的辛苦,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双手,让我们能够认真学习;母亲给了我们眼睛,让我们看见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母亲给了我们双脚,让我们追逐打闹,走遍世界每一个美丽的地方;母亲给了我们双耳,让我们倾听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

    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能回报吗?能!只要我们从小认真学习,将来能有一份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

    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将来我们一定要报答自己辛苦的母亲呀!

    河南省舞钢市第二小学四年级:齐一凡

  • 9、 回归雁群读后感800字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果尔格带尼尔斯飞了很久,他们飞到了拉普兰境内,尼尔斯很困倦,很快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尼尔斯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很陌生的地方。当他抬头看见悬崖上的雕巢时,尼尔斯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明白自己在哪里了。

    天还早,大雁没有醒来,尼尔斯沿着峡谷小路走去,寻找他的旅伴们。

    在灌木丛林里,尼尔斯看见美羽在孵卵,马汀在身边。尼尔斯不想惊动马汀,继续往前走去。在小丘上,尼尔斯发现了年老的领头雁阿凯。阿凯在四下张望着,守卫着整个山谷。

    尼尔斯向阿凯打招呼,阿凯从小丘跑下来,紧紧地抱住尼尔斯,告诉尼尔斯,没事太好了。雁群们也都很想念尼尔斯。

    尼尔斯吻了吻阿凯的双颊,开始给阿凯讲述着自己被人捉住,送到了斯康森,拘禁在斯康森。尼尔斯告诉阿凯,自己在斯康森见到了果尔格。果尔格被人捉住了,关进笼子。见到果尔格时,看见他很沮丧。很想放走果尔格,可是一想,果尔格是个强盗,担心把果尔格放出来并不是好事,就让果尔格继续待在监狱里。尼尔斯问阿凯,他做得对不对?

    阿凯告诉尼尔斯做得不对。尽管人们对雕的认识持有许多不同观点,可是雕是最骄傲,也是最热爱自由的动物。阿凯让尼尔斯休息好后,一起去监狱救出果尔格。

    尼尔斯高兴地对阿凯说『www.puxuewang.com』,有人说果尔格不得不像一只雕一样的生活,阿凯就不再喜欢果尔格了,原来,事情并非如此,阿凯还是很关心果尔格。

    尼尔斯请阿凯去当初见到果尔格的险崖上去见果尔格。

    故事中,果尔格把尼尔斯送回雁群,尼尔斯见到阿凯,试探阿凯,是否还喜欢果尔格。通过试探,尼尔斯知道了阿凯还是很喜欢果尔格,从而化解了阿凯与果尔格之间的矛盾。通过故事看出了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也看出了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持有不同观点。

    好词有:并非如此、困倦、悬崖、雕巢、雏雕、峡谷、优雅、孵卵、警觉、想念、双颊、拘禁、沮丧、强盗、骄傲、监狱、心思、抚养、谢意……

    好句有:“她正在警觉地四下望着,好像在守卫整个山谷。”、“尼尔斯轻轻地沿着峡谷里的小路走去,寻找他的旅伴们。”……

  • 10、 《野獒回归》读后感

    薛淇远

    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书籍,其中《野獒回归》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不一样的生长环境,不一样的成长空间,不一样的生命价值观,使二犬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黑头是一只恪尽职守的“牧羊犬”,在它的眼里,保护牧场是它的责任和使命,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灰崽是一只唯我独尊的“野獒”,在它的眼里,弱肉强食是基本的生存法则,只有强者才配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像牛、羊、鸡这些弱势群体被欺凌伤害是无可厚非理所当然的。 读者总会不由自主的给它们贴上善恶的标签,其实没有这个必要。仔细想来,这只是作者给我们叙述的现实社会中的一个规律,书中的黑头和灰崽以及其他人物,也只是我们生活中许多人的一个缩影而已。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我们小时候朗朗上口的一首古风,此时却给人一种凄然无奈之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就是“正是同根生,相煎才会急”不是吗?正如一个商人不会嫉妒一个科学家的成功,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个阵营中,彼此不在乎对方;可是一个商人却往往会嫉妒另一个商人比自己富有,只因为他们“本是同根生。” 在魏国武王元年时期,吴起因与魏侯驳辩而没有成为他梦寐以求的相国。他问相国田文:“我哪儿不如您?”田文说:“我哪都不如您,但您的功劳太大了,王上如果封您当相国,那会让他有芒刺在背之感的,功高盖主这个道理您应该知道啊!”田文对吴起是如此坦然,如此厚道。可是下一位相国——公孙座的表现可就截然不同了。他想尽办法、绞尽脑汁、拼尽全力、说破了嘴皮子,终于如愿把吴起赶出了魏国。只因为吴起比他更有才干,比他更优秀,这让他寝食难安,嫉妒发狂。田文没什么文化,他不会嫉妒吴起。公孙座还是有点文化的,半缸水嫉妒一缸水,好像是天经地义的。正因如此他才会那么恨吴起,就如文中的林达一样。 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好胜心、嫉妒心而忘却了亲情、冷却了友情,他们仅仅为了一点利益就会争个你死我活,他们站在别人的痛苦上攫取利益。就如文中的灰崽一般,冷血无情。 我希望灰崽可以回头,好好地当一只牧羊犬;我希望林达和牧工可以抛开成见,宽容地接纳灰崽;我希望黑头和灰崽可以在一起永不分离;我更希望千千万万个“灰崽”可以重新找回亲情和友情,重新拥有亲情和友情,重新感受到亲情和友情的温暖、幸福。 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就改难能为!

  • 2022-12-31

  • 2019-11-02

  • 2021-08-2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8

  • 2022-03-28

  • 2019-10-23

  • 2023-01-10

  • 2019-09-25

  • 2023-01-11

  • 2023-02-02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1

  • 2023-06-02

  • 2019-10-19

  • 2019-09-25

  • 2021-09-02

  • 2023-04-05

  • 2022-12-26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2

  • 2019-09-23

  • 2023-05-0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0-29

  • 2023-04-25

  • 2019-10-12

  • 2019-10-11

回归身体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回归身体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回归身体读后感、2024回归身体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