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而读后感 > 地图 > 大而读后感,2024大而读后感
大而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而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而读后感推荐
大而读后感

(共 4369 篇)

  • 1、 大而读后感通用

    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阅读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心中感触颇多大家或多或少都撰写过读后感。关于作品,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感想能写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而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而读后感 篇1

    偶然的看到关于这个叫胡迁的人自杀的消息,也恰好有幸看到《大象席地而坐》这部其自导并获奖的遗作电影。四个小时的片长,压抑的长镜头,里面那种丧的气氛使我不得不分两次才把它看完。进而就更想了解一下原著作品是怎么写的,作者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看了这本书。让人惊讶,小说中更是几乎无处不在的充斥着丧,丧的可怕,丧的可怜。其目及之处全是灰暗、肮脏、下贱和龌龊,幸福从来都与自己无关。边看边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能形成这样的一个内心世界,他虽然在不断的描述那种丧气,但却能体会到他是以内心中的一种挣扎和渴望在撑着自己活着,很遗憾他的灵魂好像一直在飘,且一直没有找到附着点,一切短暂的瞬间的欢愉皆是虚幻,都是给那种丧做铺垫,比如和女会计,只是躯壳的行为,一切都是按程序来的。走不出自己,深的已经没有机会看到霞光万丈。为什么是灰暗的,原因可能是貌似的思想比现实更深邃,只是以其内心世界而言。所表达的思想另类、跳跃,有的能理解,但有的跳的感觉根本理解不了,思想家和疯子可能压根就没有区别,不疯魔不成活。能懂的地方似乎就在我们身上发生过,也感悟很深,但真能全看懂了也很可怕,有人说这部电影有严重抑郁症的人慎看,那这部小说就更是了。所以文章虽然写的很深刻,但这样的深刻,没有也罢……

    大而读后感 篇2

    xx年10月1日是个喜庆的大日子,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在家里观看了精彩隆重的建国70周年大阅兵。

    上午10点整,伴随着70响礼炮,让人心潮澎湃的大阅兵仪式终于开始了。海陆空三军仪仗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来,阳光照射下,他们仿佛都被镀上了一层金光。我国自主研发的坦克、武器装备一排排,一列列,显示了我大中华的国威。腾空而飞的战斗机让全球都为我们喝彩。

    大阅兵最让我映像深刻的就是学习强国的字牌。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我深知祖国现在的繁荣来之不易,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将学习强国永记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前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等后辈应有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之信

  • 2、 读《大爱而弃》有感

    博大,无私的爱读《大爱而弃》有感

    今天,我读了《大爱而弃》这篇文章后,让我深深地感动于这种爱意的痛弃。

    《大爱而弃主要记述了曾经有一个聋哑的女人,她生了个孩子。生下孩子后,这个残疾的孤母毅然决定抛弃这个孩子,将他送给一个没有子女的人家。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健康的家,才不会让孩子失去语言的能力。

    前联苏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的确如此有这样一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妈妈每天望着你出门的目光就是爱;妈妈每天为你做的可口饭菜就是爱;妈妈无怨无悔地接你放学就是爱;妈妈每天唠叨的话语就是爱。妈妈使用自己的全部来抚育我们成长,慈母就是一味地奉献,一味地牺牲。文中的母亲,她不是被人所迫,也不是家境困窘,而是逼不得已才抛弃了孩子。天底下哪会有母亲舍弃自己的亲生孩子?

    人们常说母恩比海深,可是,还到底有多深呢?每当我吃完饭,妈妈总要问;吃饱了吗?临上学时,总爱说;别忘了带东西,慢点儿走!放学回家,总想知道;上课认真听了吗?听懂了没?虽然这些话语平平淡淡,犹如白开水,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却蕴含了妈妈博大无私,深厚沉重的爱意。夜深人静时,妈妈总要起床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好;遇到下暴雨时,总能看到她手持雨伞,站在校外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她跑东家医院,奔西家医院。妈妈给予我的不正是这种无言的爱吗?

    母亲对子女的爱,那是世界上最真诚的爱。有了这份爱,弱小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宠大的猎狗,渺小的蚊子也会打败壮大的牛。这不是每个母亲所需要的精神吗?

  • 3、 《大而不倒》读书笔记
    《大而不倒》讲述08年次贷危机期间,从贝尔斯登被并购到美国国会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期间发生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幕后故事。 这里仅以书中角色为切入点,展开我对整个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1、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保尔森财长在整个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他在贝尔斯登收购事件,美林证券并购事件,拯救雷曼,拯救美国国际保险(aig),以及推出7000亿救市法案中都是推动者的角色。保尔森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有时间可以再读读,从另一个侧面来回忆这段往事会是很美的事情。他在入主财政部之前是高盛ceo,拥有超强的能力和非凡的财富。 保尔森能够进入财政部是有人引荐他给总统,他在接受这个职位的时候甚至有几分犹豫。在我们看来这不太能想得到的,毕竟那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位。美国人总是能选到最优秀的人到最关键的职位上,或许,这就是美国能保持强大竞争力、创造力的缘故吧。 2、雷曼ceo:富尔德 富尔德作为雷曼兄弟几十年的老人,在ceo的职位上看着雷曼倒下,他注定是一个悲情角色。 在危机一步步深化的时候,雷曼的救援行动也是在一次次闯关。一次次的失败,股价越来越低,拯救难度越来越大。富尔德或许是自傲或许是偏执的性格,最终导致了雷曼的倒下,他难辞其咎! 雷曼请求巴菲特入股,这笔交易因为巴菲特的要价太高被富尔德拒绝。而后来高盛却接受了巴菲特一样的要求。 韩国想要并购雷曼,富尔德和韩国人在要价上争执不断,以至于交易无法进行。 最后时刻,保尔森力促巴克莱银行并购雷曼,在解决了近乎所有难题后,交易因为英国监管局的拒绝而告吹,或许是上帝拒绝了雷曼。这样的决定是美国财长和总统都无法改变的。雷曼倒下了,富尔德曾经高达10亿美元的股票变成了一堆废纸。我想是他的性格葬送了雷曼。 3.摩根士丹利ceo:约翰.麦克 这是一个幸运的角色,摩根士丹利也是好运的。华尔街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雷曼、摩根士丹利、高盛,到最后幸存下来的就后面两家。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并购,美林被美国银行并购,雷曼倒下。 麦克一直在为拯救摩根士丹利而努力,他非常努力的配合保尔森财长的一切安排,努力的联系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中投、三菱以获得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中投总经理高西庆,他率队在摩根士丹利总部同麦克的团队商谈交易事宜,竟然在会议室晕倒了,医生的诊断是:他太疲惫了。让
  • 4、 大而不倒读后感2000字(3)篇

    一场政府无奈的救援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意思就是太大了,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一旦倒掉,引发的危机将不可收拾,所以大而不能倒。大而不倒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恶化过程中,政府对陷入困境的大型银行是否给予救助,总是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出手相救,则其倒闭会导致金融机构连锁倒闭即“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如果出手相救,则又会强化其“大而不倒”的预期,在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引发道德风险。雷曼破产引发的恐慌巨大,仅存的投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都面临着巨大的撤资和空头压力。这时候为次贷过度投保的aig濒临绝境,aig作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包含着无数诸如退休金之类的资产,是too big to fail的,同时市场恐慌让信贷停滞,甚至连财务健康的传统企业ge都面临筹资困难。在白宫的压力下,国会最终通过了注资方案,但保尔森还要说服银行们接受这笔救助资金。为了避免让被救的银行被视为即将垮台,保尔森要求主要的九大银行都必须接受注资,无论财务状况是否糟糕。银行们则恐惧当局会通过注资购入股份控制他们的运营,甚至限制他们的薪酬。为了安抚他们,保尔森许诺当局购入的股份将无投票权,联合了fdic(美国存款保险公司),伯南克在此时再次恐吓,终于使九大银行就范。信贷市场得以重振,各大银行也都在不久偿还了联邦政府的注资。雷曼的破产,使美国政府逼不得已注资十大银行或投行,继续放贷维持稳定。最终在崇尚市场自由经济的美国,政府也只成为华尔街巨头们大而不倒的一个注脚。自负依然是华尔街这部机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目前的环境下,华尔街最为缺乏的仍是真正的谦卑感。

    《大而不倒》书评2018-9-14读这本书之前读者应该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概况、华尔街运营机制比较了解,否则书中涉及的众多美国政府部门、华尔街机构以及一众官员就够读者熟悉一阵子了,遑论他们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了。幸好之前读了《大空头》,那本书对引发金融危机的金融产品及华尔街机构的杠杆经营条分缕析的阐释,结合这本书对金融危机涉及机构、人物、事件的全角度场景复盘(作者索尔金对涉及金融危机的200多人进行了500余小时的采访),你会感到仿佛置身于2008的那场危机,惊险紧张刺激一幕幕呈现。《大空头》的作者曾是华尔街的交易员,本书作者是《纽约时报》记者,二人职业自然显示出撰写侧重。这里谈谈个人看法,不管2008年美国政府的

  • 5、 读《大爱而弃》有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大爱而弃》这篇文章后,让我深深地感动于这种爱意的痛弃。

    《大爱而弃主要记述了曾经有一个聋哑的女人,她生了个孩子。生下孩子后,这个残疾的孤母毅然决定抛弃这个孩子,将他送给一个没有子女的人家。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健康的家,才不会让孩子失去语言的能力。

    前联苏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的确如此有这样一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妈妈每天望着你出门的目光就是爱;妈妈每天为你做的可口饭菜就是爱;妈妈无怨无悔地接你放学就是爱;妈妈每天唠叨的话语就是爱。妈妈使用自己的全部来抚育我们成长,慈母就是一味地奉献,一味地牺牲。文中的母亲,她不是被人所迫,也不是家境困窘,而是逼不得已才抛弃了孩子。天底下哪会有母亲舍弃自己的亲生孩子?

    人们常说母恩比海深,可是,还到底有多深呢?每当我吃完饭,妈妈总要问;吃饱了吗?临上学时,总爱说;别忘了带东西,慢点儿走!放学回家,总想知道;上课认真听了吗?听懂了没?虽然这些话语平平淡淡,犹如白开水,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却蕴含了妈妈博大无私,深厚沉重的爱意。夜深人静时,妈妈总要起床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好;遇到下暴雨时,总能看到她手持雨伞,站在校外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她跑东家医院,奔西家医院。妈妈给予我的不正是这种无言的爱吗?

    母亲对子女的爱,那是世界上最真诚的爱。有了这份爱,弱小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宠大的猎狗,渺小的蚊子也会打败壮大的牛。这不是每个母亲所需要的精神吗?

  • 6、 读《十大文豪之孤独而伟大的诗人——但丁》有感

    伟人与家世之间从来就没有符号,时代铸就一个伟大的灵魂;不是家族使个人高贵,而是使家族高贵。这样的结论出自于一位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但丁。这位诗人与一切名人都有所不同,他是孤独的,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都受尽了无穷的冤屈。

    在《世界名人百传之十大文豪》这本书里,它向我展现了但丁的一生。他生活在一个宗教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他从骨子里主张入世,因而有了从政生涯而没有遁入书斋作无益的苦思冥想。然而当时的佛罗伦萨又是一个吃人的世界,阴谋、野心、党争、势力等等将把他一口吞下,但他心如铁石,偏偏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佛罗伦萨这个小世界又把这快消化不了的顽石吐了出来,并冠之以狂人、小偷、骗子、贪赃枉法等罪名,使他在人生中很难找到知己。他从政被逐、被流放,就如步入黑暗的森林,失去了自己的孤独具有崇高的美学意义,但丁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他为自己所定的目标是精神文化而非物质文化,所以他的孤独具有超功利的特征,是希望用自己有限的、不完满的精神去枸建一个无限的、完满的精神世界,所以它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形体上的痛而孤寡。孤独又意味着对曲音的呼唤,希望举臂一呼,应者如云,使整个宇宙响遍至善的和谐之声。

    但丁是摔倒过,他蒙受到了无耻的诬陷并因此被终身放逐,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悲观沉沦,裹足不前,而是努力奋斗,自强不息。他的母亲曾在梦中看见但丁摔倒之后,站起来变成恶了孔雀。事实上当他再次站立是,他没有成为孔雀,他仍然是一个人是一个人人都想把他列入自己国籍的伟大的人!

  • 7、 《大裂(金马奖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原著)》读后感_900字

    《大裂(金马奖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原著)》读后感900字

    虽然讲的是不同的故事,但“我”却没有变,一如既往地无耻,卑微,负罪,堕落。清楚自己的“罪恶”,并毫不犹豫地践踏它,同时,“我”也十分热衷于“人艰必拆”,喜欢戳破他人内心深处连自己都耻于承认的恶,事后还各种开心到上天。

    说这里的“我”有些上帝视角呢,他又十分清楚自己的无能和软弱,也因此,为了克服这痛苦,他让自己尽可能地麻木和冷淡,一边又继续打破那些约定的道德。他从不信仰道德,因为,这世界更多的是由虚伪和无耻在摆弄。而他,试图以一种坦率的无耻来搅乱这一潭发臭的死水。

    书里常常会写到翔,臭椿树,或者某种结局总是悲惨的动物(鸡,象,羊,猫)。大概就是要描绘一个极其操蛋的世界。没有什么真善美可言,就算偶尔有纯洁无邪的女孩都总会被强加的或者自愿的“性”无情摧残,伏笔埋得越美好结局就越是残忍到让人忍不住想把刀片寄到天堂去。到处都是假恶丑,还有虚伪,不过还好,这里总是会有一个二兮兮的“我”十分热心肠地去掰开虚伪。

    当然,这里面的比喻和形容也很有个性,有些奇怪但却不违和,最让我映象深刻的是那句“聪明得像个月球”,莫名喜感。当然作者的文风也是很清流了,不像一般的年轻作家那样偏爱大规模地修饰辞藻,这样反而凸显了偶尔出现的几句劲道的比喻。另外就是那种读了感觉被塞满嘴铁锈的幽默,让人一边笑,一边骂,完了就只剩下悲哀淤积在心底。这种幽默使一切变得不那么“矫情”,比直接扑面而来的悲伤更犀利,更伤人三分。毫不留情地讽刺别人和自己,这种写法显得更现实,更清醒,也更悲观主义。

    然后就是,文中的“我”常常会跳出此刻此地来思考问题,显得“莫名其妙”,显得荒诞。不仅仅是想法荒诞,行为也荒诞,不过……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荒诞的。死了的人站着,活着的人跪着,这是活着的代价。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来的”,好多事情都是十足的无意义,可是我们,往往困于红尘罗网,即便是趴着,也不得不去扑向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

    这是生的悲哀,存在的荒谬,所谓“意义”也许根本是个伪命题。最后尽可能让这粗砺的生活少苍白一分,尽可能让自己多感受到一些幸福,大概,才能说服自己接受那些荒谬,继续兴高采烈地向死而生。

  • 8、 论语学而读后感

    论语的学而这一篇章都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读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语学而读后感一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若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很少思考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无法有所思考,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思考,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

  • 9、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200字: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到达,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能够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明白此刻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 10、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精选优质读后感)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600字《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是朱永新推荐的一本书,在美国相当有名。作者戴维?珀金斯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教育,让孩子学习对未来有生活价值的知识,灌输式的学习是无效的。在全书的第一章里,作者首先剖析了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的内容存在的三大问题分别是:过分重视考试分数,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过于强求专业知识。接下来两章,作者直接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值得学习的知识是对学习者的生活和未来有关和有用的知识,有助于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像作者所说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教育思考的角度从切入生活的实际入手,促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教育者在过程中又不断提出武装自己的全局性理解,一口气往下走,思考的范围不断在扩大,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应该回归到行动和改变上来。可以想象,一个世界,人们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对基本的政治活动、个人健康护理、经济行为、生态责任、人际社会交往,以及其它许多概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如果走在大街上的芸芸众生都能够灵活而敏捷地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该多么不一样!读完整本书,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懂得了基础教育所教授的知识要符合生活化才能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应该经常审视自己,审视我们的教育,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

  • 2021-04-07

  • 2019-10-29

  • 2022-01-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24

  • 2021-06-23

  • 2021-08-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23-05-22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09-20

大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而读后感、2024大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