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 > 地图 >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2024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范文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相关栏目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热门栏目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推荐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

(共 3190 篇)

  • 1、 幸福从何而来 900字作文(精选)

    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得到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人人都为得到幸福而努力。然而,幸福之门究竟在何方?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幸福,也得到不同的幸福。

    有的人把物质上的满足看作成功。杰克·伦敦这样想,在几部小说的成功之后,陶醉于挥金如土的奢靡;隋炀帝这样想,他“大方”的一掷千金为琼花;葛朗台这样想,每日以欣赏靠吝啬与狡诈积攒下来的金币为乐。然而,幸福毕竟是人内心自发产生的愉悦情感,把金钱作为幸福的基础,当然是极其不稳定的,这样得到的所谓幸福,也只能靠物质享受刺激神经得到,短暂满足后,巨大的空虚会把他们击垮。于是,杰克·伦敦在大房子中*,虽然他曾教导我们热爱生命;隋炀帝被反抗的人民推翻,成为后世君主的反面教材;葛朗台赢得了金钱,却失去了亲人,带着空虚的内心向金币告别。人们把天使看作幸福的象征,天使之所以会飞翔,因为他们把自己看得很轻,倘若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所以,通过物质的满足来寻找幸福,找到的只是幸福的替代品。

    正因如此,有人开始尝试避开世俗的名利*,想在宁静中自我*,提升人格的境界,以此来获取幸福。正如不求甚解的陶渊铭、超凡脱俗的周敦颐,他们隐居离世,避开纸醉金迷对自己幸福观的冲击,在山水诗文中寻求快乐,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得到幸福。但是,这种在宁静淡泊中得到的幸福,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亦或者,是狭隘的幸福。隐士在自己的内心得到幸福时,可曾给别人带来幸福?没有。这种自我的小幸福太平淡了。

    最终,那些胸怀天下,情系祖国的仁人志士,在为国家、为百姓的奋斗中找到了层次的幸福。杜甫闻听收复失地后,“漫卷诗书喜欲狂”;李大钊在刑场之上可以激昂演讲;乔冠华在联大会议中纵情大笑。他们的喜悦与激动是以把国家放在首位的信念为前提,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革命的曙光,他们便得到了幸福,他们做到了难得的忘我,他们得到了宝贵的超凡快乐。

    幸福从何而来?从金钱中得来的幸福,太缥缈,太浅薄;从隐居修身中得来的幸福,太平淡,太狭隘。唯有从心系天下,为民奋斗中得来的幸福,才是真幸福。在追求忘我的境界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门。

  • 2、 读《自由从何而来》有感

    读《自由从何而来》有感

    “一个人也可以像一支军队,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女性也毋庸置疑,就像刘瑜说我们会把她和柴静想到一块去,并不是她们多像,而是像她们这样的女性并不多。有思想主见,满腹才情,极具魅力,以一种自信的姿态行使着女性的话语权,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公众影响力。

    《自由从何而来》,就书名来说,只要你愿意深思,你会发现感悟不可能伸伸手,跺跺脚,吐吐唾沫就能的来。我曾经看过一句话:”你要自由,我给你自由,你又能干什么呢?“那自由到底从何而来。两个人在访谈中都谈到了中国的体制。公众或深或浅都抱怨过中国的体制,这种体制被有些人形容得像一间无形的囚笼或多或少地制约了他们所谓的自由,可以说因为这种环境让他们形成保持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

    其实不都是在为各种心理找借口,而我们自己检讨的空间很大。 刘瑜所认为的自由是一个人有听或者不听他人言论的自由。而我理解的,只能称得上拙见,种子发芽逐渐成长为大树,它总是要选择一种姿态,以最舒适,最得益的姿势。这使我想到了庐山的峭立悬崖的迎客松,万物皆有灵性,它渴望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人都谈到了读书的对她们的影响,我想她们的成功多半归功于阅读吧!人身上的棱角会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渐渐磨平,换种说法应该是心境平和了,头脑冷静了。所以原先那个柴静逐渐消失了,过去,她尖锐甚至不乏激烈,反复追问企图招招见血。而现在的她在采访中宁愿做一个普通的聆听者,越少讨论越好。而刘瑜会觉得微博火药味太重,每个人都把话说得太绝对。她不玩微博了,因为她不喜欢这种知识上的傲慢。我想我们会逐渐变成这样的人吧,散发着优雅和美。

    身为记者和学者的她们总是保持着一份严谨的态度。例如在文章的用词方面,都会把”一定“”肯定“等词用”也许“”大概“ 取代。我只是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也喜欢用这些含糊的词。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今后的自己改怀着一种怎样的姿态成长,可能需要我用一生去寻找和思考了。

  • 3、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读后感(3)篇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读后感 第(1)篇

    蛋糕怎么分?

    假如你是一位有着两个娃的妈,要给娃分生日蛋糕。而你的身边只有一把刀,你该怎么办?

    民主从何而来?

    我眼中理想的国民应该是精神上的强者,有着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

    所谓的自由主义精神,都是要建立在个体的、独立的思考之上。“我掌握的并不是绝对真理”,彼此之间给对方留出他行使权利的空隙。反过来,包容不同意见,其实就是让别人包容自己的意见。

    思考需要理性,而理性不是我们的本能。若要让自由主义成为我们的气质,那么请对自己所信奉那一套小心翼翼。

    首先认同刘瑜的观点,国家是一个为了让人们更加幸福而建立的一种组织形式。

    所谓“以人为本”,个体的权利与感受不应被集体的绑架而客观上受到限制。

    对于一个好的政治制度而言,个体出于自己的主观,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公共利益而放弃一些私人利益。

    自上而下的合理的制度设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各层结构与稳定度。

    你该怎么分蛋糕?

    让一个娃切,让另一个娃选。

    所以你说,你能从政治上期待什么?刘瑜:我觉得我的期待就不是那么高,它不大可能让人们一夜之间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对权力的专断性和专断性带来的悲剧有一个限制。 ”

    柴静在底层走,自下而上地看。

    刘瑜在上面走,自上而下地看。

    柴静初见残酷,一开始愤怒,一开始尖锐。后来逐渐宽厚,只问世事,不问人性。后来,她不再说要改变什么,她选择用“准确”“抵达”这些词形容自己的报道理念。

    刘瑜学的是国际政治。她的情绪一开始是牵动于网络上部分人对于一些受难者的无视或掩盖。她跟柴静一样,反击,再反击,整天整天战斗在网络上。后来,慢慢地,这激起了她纯粹的知识上的兴趣,她说知识上的逻辑推动着她不断去了解更多的东西。

    她们面对的虽是同一种情况,身份不同,视角也不同。

    你对孩子会有什么期望吗? 刘瑜: 对他的成就我倒是没什么期待。我会希望他是一个有教养、有同情心、通情达理的人。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读后感 第(2)篇

    柴静和刘瑜都将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两人都是靠自身能力拥有在公共领域话语权的女性;都有柔美的外貌但一旦发声就不无犀利;都有自己的拥趸和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n 刘瑜自己说:“我想之所以把我们想在一块,不是因为我们俩有多么相像,而是可能像我们这样的人太少了。”确实像她们两个这样的女性太少了

  • 4、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精灵随风而来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作者是帕.林.特拉芙斯,这一本书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书中的玛丽阿姨能够满足很多孩子的幻想,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欢乐与幻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精灵随风而来,快来看一看吧。

    她如精灵帕.林.特拉芙斯,《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作者,20世纪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奇幻文学作家。她出生于澳大利亚,在一个甘蔗种植园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代。广袤的种植物园培养了乐观的性格、开阔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幽默感和奇幻特色。她长期与大自然亲密地接触,在甘蔗林里穿梭,在草地上嬉戏,在花丛中轻嗅芬芳,所以她的文字充满灵性和活力。星星是金纸的呢,还是这些金纸是星星。在她的眼里星星如金子,金子如星星,都闪着光芒,与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有同工异曲之妙。整个下午屋子安静得像在想它的心事,也许是在做它的梦。在她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有了人的感情和思想,还会安静地做梦,多么迷人的表达!阳光亲热地滑过她的脸蛋,滑进了她的头发。阳光有手,亲抚孩子,这难道不是作者童年的经历吗?读到这样的文字,和作者一起陶醉在太阳的温柔之中。

    精灵如她玛丽.波平斯阿姨。特拉芙斯为玛丽阿姨写了一系列的故事:《玛丽阿姨和隔壁房子》、《玛丽阿姨回来了》、《玛丽阿姨在樱桃树胡同》、《玛丽阿姨打开虚玄的门》、《玛丽阿姨的神怪故事》、《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玛丽阿姨来得神秘。暮色之中,班克斯太太家突然刮起了一阵风,出现了一个人影,接着那人影让风吹得晃来晃去,弯着腰,拔掉院子大门的门闩。他们看出那是个女人,一只手捂住帽子,一只手拿着个手提袋。,这就是玛丽阿姨初次和孩子们见面,如侠女、如幽灵神奇而魔幻。她走得也很神秘。风狂啸着把伞从下面托走向上推,像是要从玛丽阿姨的手里把它吹走。可她紧握住伞不放,风显然正是要她这样做。风把伞吹起来一点儿,让玛丽阿姨的脚离开了地面,柔软地带着她走,她的脚尖擦着花园的小道。接着风把它吹出院子门,把她吹起来,向胡同里的樱桃树梢吹去。她就样突然消失在孩子们面前,没有方向、没有话别、不知归途,带着孩子们对她的无限思念和幻想消失在天际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玛丽.波平斯阿姨的爱人和朋友也很神秘。玛丽阿姨的恋人突然出现在街道上,虽说是卖火柴的,可他却有两个职业。他像普通卖火柴的人那样卖火柴,而且还在人行道

  • 5、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500字-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1944年,奥利地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一本石破天惊的书,叫《生命是什么》,书中有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胆的猜想。它奏响了揭示生命进化里遗传微观奥秘的先声。本书的作者王立铭教授以薛定谔为偶像之一,以同名科普著作有意向偶像致敬。

    生命是什么?本书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孤独的地球人好奇地寻找外星人,想象外星生命的存在模式,再回归到地球生命本身,引出了本书的主题生命是什么?作者视野广阔,以进化论为原则,以生命的演化为轴线,从先哲探讨生命本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和贝采里乌斯的活力论)谈起,之后各国科学家登上历史舞台,用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展现了人类尽管步履蹒跚,却从未停步地探索生命科学、尝试解析生命本质的曲折历程。本书从生命的起源写到自有意志,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和社会学,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生命现象的神奇和诗意,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

    回顾书中描写,我们的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的星云涌动,最早的地球生命诞生于40亿年前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生命的诞生需要物质、能量、自我复制、细胞、细胞间的分工五大元素作为驱动力。能量在混乱无序的大自然中建立有序的生命结构;自我复制保证了物质生命抵抗演化过程中的衰退和凋谢;细胞则让两者合一,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安身窝。此时的地球生命仍然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形态中,而以细胞分工为基础的多细胞形态让地球生命变得无限的可能。当细胞分工达到辉煌顶点,很可能是人类大脑和人类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形成同样需要五大元素:感觉、学习和记忆、社交、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说到底,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都是演化的产物,逃不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规律。

    不久前看过一段视频梁冬对话华大尹烨尹烨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用数学描述,数学的本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如今看来也不难理解。他的观点也正好呼应了薛定谔曾经自信的思想: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

    以上解决了从何而来的问题,那么未来呢?其实,随着人类对生命活动的理解越来越深,随着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尝试改变演化的进程和方向了。例如转基因技术,在过去是异想天开,现在虽然争论不断,但也并不陌生了;又如试管婴儿技术,本质上说人类干预了自然繁衍的规律,发明者也从恶魔变成了送子观音。还有近年来的基因编辑技术,让人类拿起上帝的手术刀,通过剪切错误的d

  • 6、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看了很多书,其中就有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这本书可精彩了!

    我看完了这本书后,也有许多疑问。比如题目为什么要叫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最后玛丽阿姨飞去了哪里?这些迷团我思考了好久都百思不得其解。但我最喜欢玛丽阿姨的雨伞,她的雨伞只要风一吹,就可以想飞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了。要是我有她的那把雨伞,我就可以飞遍各地,玩遍名胜古迹,尝遍世界美食;要是我有她的那把雨伞,就可以帮助邮递员快速的把信件送到收件人的手上。也可以帮助病人,把医生快速的带到病人的身边。。。。。。。

    我爱她的那把雨伞,更加爱玛丽阿姨。

  • 7、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

    【篇一: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

    这周,我刚刚看完了一本《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当时我捧起书读了起来,不一会就啃完了。这篇故事大致讲得是:玛丽阿姨迎着东风来到了班克斯家,班克斯主要成员有:简、迈克尔、约翰和巴巴拉,还有班克斯先生和班克斯太太。玛丽阿姨来到他们家以后,就发生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

    在那个地方,玛丽阿姨成了一位保姆,照顾着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是:简、迈克尔和一对双胞胎。这一段时间里,简和迈克尔快乐极了。玛丽阿姨带着他们去了许多奇妙的地方,也是简和迈克尔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从来没见到过的事情。这时候的简和迈克尔也增长了不少知识,也懂事了很多。玛丽阿姨有的时候,令简和迈克尔感到十分惊奇,比如:玛丽阿姨居然能听懂一只小狗说话。玛丽阿姨的表哥居然是一条眼镜蛇等等。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约翰和巴巴拉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婴儿变成一个小孩当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想:人都得长大,就好比蝴蝶一样,每当蜕变一次,就要懂得很多东西,然而,所代替的就是你将失去你以前会的本事。但是,失去本事并不算是一件坏事。英国流传了一句这样的话:以前的事只能算是你以前光辉的历史,不要天天只管回忆历史,不思进取。我们应当创造新的未来,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总之,在这本书中玛丽阿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她给我们创造了只有在梦里才会出现的奇迹,我很喜欢她,真希望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这么一个神奇而又善良的阿姨。

    【篇二: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这本书,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随着故事的开头马上就引进了主人公――玛丽阿姨,她仿佛是被一阵风吹进简和迈克尔家中的。而且后来发生的事更奇怪。

    有一次,玛丽阿姨带着简和迈克尔到贾透法先生家里去玩。到后,发现贾透法先生正漂浮在空中看报。之后他们都得了笑气飘到了空中,并且在空中吃的饭。还有一次,玛丽阿姨拿一个可以环游世界的指南针带着简和迈克尔环游世界,他们先到了北极,然后又到了南边,再然后又到了中国,最后到了西边,最后回到了家里。还有更奇怪的事发生。玛丽阿姨来后的第一个生日,是从动物园里度过的。简和迈克尔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动物们将人们关在笼子里并像人们那样给他们食物吃。。总之这一切全都乱七八糟,不和情理。

    只要一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跟着简和迈克尔一起体会玛丽阿姨给全家带来的许多的怪事,直到看完这本书我仿佛还沉浸在那种奇妙的世界里

  • 8、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600字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没错,玛丽阿姨就是随着风向飘来的阿姨。玛丽阿姨是一个神通广大、严厉端庄、心地善良的保姆,她撑着一把伞从天而降来到了胡桃树胡同的班克斯家。玛丽阿姨有许多常人不可想象、只有在孩子的梦里才会出现的魔力,可以不停的做一切只有在非常天真的孩子的脑子里才能见到的奇迹:比如从楼梯上滑上去,比如一种饮料,每一口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听懂狗语、进入童话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例子。

    最有趣的一次就是简和迈克尔还有玛丽阿姨去玛丽阿姨的叔叔家,他们一进门就发现玛丽阿姨的叔叔坐在椅子上,一直浮在空中,玛丽阿姨的舅舅的头都贴着天花板了,他就在空中大笑、打滚、蹦蹦跳。

    玛丽和玛丽的叔叔客套了几句之后,玛丽的叔叔就下来了,他们在一起吃茶点。吃着吃着,玛丽阿姨就施展魔法,让桌子、茶点还有他们四个人都飘到了天花板上吃茶点。

    柿子小姐,也就是玛丽叔叔家的女佣人,来送茶水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玛丽阿姨就用魔法让柿子小姐上来,送了茶水又下去、这时候,柿子小姐已经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要去看医生。

    回家的路上简和迈克尔都在问玛丽阿姨,玛丽阿姨的叔叔是不是经常这样在天花板上打滚,蹦蹦跳?玛丽阿姨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什么?在天花板上打滚、蹦蹦跳?你要知道我的叔叔一项老实、端庄、苦干、严肃!怎么能做出这么滑稽的事情来,你们能说出这种话来我都为你们害臊。还有,我要警告你们,以后说到我的叔叔请严肃一点!

    最后,有一天,风向变了,玛丽阿姨就撑起了她的伞,随着风向走了。他没跟任何人说,除了只跟简和迈克尔的妈妈说了一句:我走了。就那么走了。

    简和迈克尔都很伤心,因为玛丽阿姨虽然有些让人猜不透,有的时候让人生气,但对简和迈克尔最多的还是关心和关照。

  • 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如果你是故事的主人公,当你一次次收到神秘人的奇怪来信,你会将其当做恶作剧而不屑一顾、对于未知感到莫名恐惧,还是会执着地去寻根究底呢?

    《苏菲的世界》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讲述的是一位十四岁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发现信箱里放着一封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票的信件,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勇敢聪慧的她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一步步踏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的谜团在她眼前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以前看小说总是去追求华丽的辞藻、精彩的情节以及动人的情感,可看过本书以后,我却不得不被作者的匠心独具所折服。本书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苏菲的导师给苏菲的名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中,关于兔子的比喻。一个嚎啕大哭的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眼光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就好比生长在兔子细毛的顶端,他们惊讶于种种事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打拼,不断前进,也就越来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层最舒服的毛皮走去,于是,他们就在那儿安居乐业,感觉非常舒服,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危险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来失败了,但有些人死攀着兔毛不放。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享受安逸的人们却依然在讨论他们一尘不变的话题:今天股价涨了多少?某某蔬菜现在是什么价钱种种索然无味的琐事,放在他们的嘴里,却等同于嚼一块泡泡糖那么有劲儿。所以说,我们要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来,不要只满足于眼前的舒适温暖,泡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会渐渐磨掉你的意志。我们不如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我们总是玩笑着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看看这个世界,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 10、 勇气从何而来——读《天虹战队小学》有感 (500字)

    在《天虹战队小学》这本书里,我学到一种新的概念:勇气。

    用这个词来体现天虹小战队真是恰当极了!穆斯老师吗,一个众人所知的,跟国王叫板的姑娘,是什么来支持这个弱女子?是那群可爱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那些一直坚持上课,直到支撑这所学校的柱子倒下的那一刻;哈凡大叔,是什么支撑他心里的信念,让他建造这所破旧的学校,并且教了四十多年的书,也是这群孩子,这些孩子不能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他要教他们念书读书,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顺利;林唐,是什么支撑着他的意志,让他呆在学校里学习,直到支撑学校的大柱子倒下的最后一刻才离开?是求知的勇气和欲望!他渴望知识,渴望学习……

    勇气,并不单单是勇敢,也并不仅仅是力量,他有时出自于一个人内心的善良和欲望。

    天虹小战队的人就都符合这个要求,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学有难互相帮助,同学有错互相提议改正。而且就连别人他们也照样热心对待!他们冒着泥沙流的生命危机不远千里,去就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

    他们还有一颗团结的心!他们曾经坐在一棵树,面对彩虹来宣誓永远不离不弃的诺言。谁有一些好东西必定分享。

    他们虽然穷,但是他们有着一颗善良、正直、团结的心,他们原为同伴做出牺牲!他们还有勇气来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是最勇敢,最有勇气的小战队!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1-1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8-25

  • 2023-05-15

  • 2022-04-13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2-12-1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8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
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2024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成长的力量从何而来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