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 > 地图 > 2024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精选
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相关栏目
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热门栏目
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推荐
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

(共 6437 篇)

  • 1、 读《法律以外的自由》有感(精选)

    通过学习课文,我认识了冰心奶奶,并买了一本《冰心儿童文学全集》。书刚买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包装撕开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忽然,我被其中一篇名为《法律以外的自由》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便饶有兴致地仔细看了起来。

    文章的大概内容是:冰心奶奶在四月九号上午,去一所学校附设的“半日学校”教授国文,讲到“自由”一课,课本上有“法律以内的自由”和“法律以外的自由”,冰心奶奶为了使孩子们明了,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把它定为法律;让孩子们举几件事,是法律以内的自由。孩子们说“念书”“买东西”“洗脸”……冰心奶奶都写在圈里。冰心奶奶又让孩子们说法律以外的自由,他们杂乱着说“打人。”“骂人。”“欺负人。”冰心奶奶照样写在圈外。突然有个声音说:“打仗也是法律以外的自由。”这声音猛然的激刺冰心奶奶,她回过头来,只见说话的小男学生仰着小脸,奇怪冰心奶奶为什么不往黑板上写,便又说了一遍:“打仗也是法律以外的自由”。冰心奶奶无话可说,无言可答。迟疑了一会儿,强言问道:“为什么打仗也是法律以外的自由?”他们一齐说:“打仗是要杀人的,比打人,骂人还不好。”最后冰心奶奶说:“世人啊!请你们替我解围,替我给这些小孩子以满意的答复。若是你们也不能,就请你们不要再做惹小孩子们质问的事,接受他们质问的人,真该无地自容啊!”

    这篇文章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在“自由”二字,虽然说我们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生活条件很好,但是却被“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音乐”“美术”“舞蹈”等所谓的兴趣班团团围住,几乎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在我们学生的眼里“自由”几乎成了我们的一种奢望,在这里我想对老师家长说:“给我们一点自由吧!”

  • 2、 读自由的可贵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言。自由,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它却有着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不断追求的梦想。这次,我读了秦文君的著作《小鬼鲁智胜》后,对自由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这本书中有个故事叫《寒假奇遇》,故事讲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有位同学刘诗格因为受不了父母24小时的监控而离家出走。大家都在拼命地找她。刘诗格在外面逛了一大圈,连饭也没吃上,便被父母逮了回去。可她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那段短暂的出走时光给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获得了自由!书上说:那一天,他们重新获得了自由,如同两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重新回到蓝天一样,是那么欢快,是那么高兴!

    自由,自由,自由!我猛然发现,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像刘诗格父母一样的爸爸妈妈。父母们一个劲儿地说要为孩子的今后着想,为我们的未来着想,可他们却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使他们成为一个个只会读书的机器!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和可爱。我们班的许多人,也包括我,整天被老师、家长严密地监视着,每天除了作业还是作业,除了写字还是写字。我们多么向往自由自在的课余生活啊!

    想到这儿,我不由地从心底里发出呼唤:爸爸妈妈们,给你们的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去创造!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的肩膀是那么柔嫩,承受不了这么重的担子!如果刘诗格的父母能给孩子一点点自由,她还会离家出走吗?

  • 3、 读《枫叶的香味》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我从一棵树上,摘下了一片带有阵阵芳香的树叶,正是这片带有芳香的树叶,陪我度过了每一天,使我的每一天变得更加充实。想知道,那是一片什么样的树叶吗?一枚树叶,有森林的香味;有天空的香味,只要小小的一枚树叶,就能把伟大的秋的森林,长久保持在心里呢。

    其实,这枚树叶,是一本书,一本优秀的最佳丛书,带给我们许多有趣的故事,这片树叶有十七种故事类型。童话与夸张的内容,令我感到惊奇,在鱼缸里上生物课,天上像下雨一样地下猪,晚间鞋子的游行聚会,老鼠们去看电影;爱能走多远的内容,深深得令我感动;送给妈妈的礼物的内容,让我感到了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一个个神奇的想象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我最喜欢的是爱能走多远这一类型中的《父亲和作业本》。写了父亲为我上学,而凑钱为我买小本本,父亲让我每个小本本每一页要写30排,每一排要写30个字,写完正面写反面。虽然父亲没有文化,但是会数数,每次晚上,父亲都会一个字一个字得数从左向右数到三十,再从上到下数到三十,最后还得一页一页得数,每次数完,父亲总是拍着我的背直夸:我的娃,没费没费。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作业本增加到了三本,家里的负担又重了一筹。有一天,我写作文写的起劲,旁边的父亲突然朝我大吼起来,父亲粗糙的手指指在开头的两个空格上,我马上解释道,是老师规定每一自然段前要空两格,父亲翻到了我前面的作文的开头,两个字的题目占了一行,父亲在那天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在我四年级的时候,父亲被贫困撵出了村子,在城市打工挣钱,父亲在城市发现城里的小朋友用的作业本只用正面不用反面,于是,这些只有反面的作业本陪我一直到了高一,于字里行间,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这片树叶,这片散发着无穷的香味的树叶,使我爱不释手,这片树叶,将会陪我度过一个最有意义的暑假。

  • 4、 读自由是生命的向往

    自由是生命的向往,是生活的希望,自由也是所有物种的期盼,每一个物种心中都有一股不可泯灭的野性,他们都渴望自由,马也不列外。

    在作家沈石溪的一部小说《野马归野》中,讲述了一匹名叫奈木扎的家马,它从小就向往自由,狂傲不驯。它不愿在人类的拘束下生活,为此它给主人惹出许多乱子,并经常想方设法的逃出人类的掌控,可总是被主人千方百计给追回来。

    它是一匹坚强不屈的马,每次被捉以后,又谋划着下一次逃跑;它是一匹追求梦想的马,为了加入马群,它帮助陷入缺水危机的马群,取得马群的信任,与野马群首领斗智斗勇,成功当上了新首领;它还是一匹坚持不懈的马,为成功逃跑,它一次又一次努力挣脱牢笼,奔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在远离自由的情况下,我们都会逃离这里,奔向自由,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反问自已:为什么奈木扎会这么自由?是一种精神一种渴望奔放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那些在笼子里囚禁的动物,不惜生命代价,去撞击,去击打,企图逃出那冰冷的笼子。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常说:善待动物。难道我们就这样善待动物吗?我们要给动物一个自由,一个生存的环境!

  • 5、 自由与流浪作文

    我一直羡慕流浪的生活,可以从简一切,着朴素的印花、素色的棉麻,带一支笔、一本书周游各地。不用担心拉萨强烈的紫外线给皮肤染上一层巧克力,不用担心沼泽遍地、崖边小路的险峻,更不用担心嘎隆拉雪山积雪厚滑、岩石陡峭。

    让我们去流浪,怀着敬畏、怀着虔诚,惊叹自然屏息极致的美,感受险境心脏颤抖后留在胸腔的回响,体会坠入繁密绿丛的自由气息,触摸历史滚轮下年迈生命的印记。收纳一丝赞叹,一点感悟,一派宁静。可我明白,面对十五岁的自己,我无法满足自己。无可否认,我要的、我向往的自由和流浪建立在独立、成熟、冷静以及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上。

    自由是什么?从那么小的我被妈妈送进幼稚园开始,我的自由就已经被束缚,而且还成了我心里抹不去的压抑和不自然。束缚如影随形,我的生活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学校和非学校。在学校,我紧紧遵守规则,没有自由尺度的喘息,没有享受过程,也没有其他;跨出校门0。05厘米开始,大笑开始重新获得,表情喜怒哀乐不再是机器人。

    越长大,体内隐忍的对无拘无束的渴望开始躁动,不再服从所谓的规则,挣脱开束缚。从此懒散侵蚀着身体,责任开始懈怠,脱离集体、独自远行,奔出教室后呼吸到的空气仿佛逃离巨大牢笼后的焕然新生。与众不同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可这样的自由带有太多不负责任的逃避,是丢弃一切束缚枷锁的畸形暗影。这不是自由。

    真正的自由,会在束缚的框架下开花,会在蜿蜒曲折的石缝里发芽。不然,一切都只能是放纵和任性,这样的自由只能是自我抛弃、自我毁灭的流浪。

    先有禁锢,再有自由。自由从来不等于流浪,灵魂的自由不可或缺,失则行尸走肉空洞呆滞,完全压抑的萌芽在某一天累积成黑海,泛滥奔腾冲塌一切界限。过度的放纵则是放养,迷失了底线和尺度,明知苦海却义无反顾、无可救药,太多的负因子团抱成球,放任自己沦陷消极,跌入无限循环的悲剧噩梦。没有了禁锢、敬畏、束缚,人的所有不足与缺陷会被无限放大,如蚂蝗吸血膨胀得恐怖。所以我说,弃茧无蝶、破茧成蝶的自由需要适度的休憩,血泪磨砺而开合的华美珍珠,积聚力量奋力一击而破壳诞生的幼雏,心的自由不需要毁灭式的崩塌,选择在快节奏满是压力的生活罅隙里吐出一口自由的气息,适度卸压,在保持规则、保持理智、保持原则的前提下,享受慢下来的生活,让心充实而不空虚,体乏心却不会累,因为足够安全,足够满足。

    没有做到遵守规则,没有做到先有束缚再突破束缚的自由,谈何流浪、谈何追求?当有一天我不

  • 6、 读《自由从何而来》有感

    读《自由从何而来》有感

    “一个人也可以像一支军队,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女性也毋庸置疑,就像刘瑜说我们会把她和柴静想到一块去,并不是她们多像,而是像她们这样的女性并不多。有思想主见,满腹才情,极具魅力,以一种自信的姿态行使着女性的话语权,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公众影响力。

    《自由从何而来》,就书名来说,只要你愿意深思,你会发现感悟不可能伸伸手,跺跺脚,吐吐唾沫就能的来。我曾经看过一句话:”你要自由,我给你自由,你又能干什么呢?“那自由到底从何而来。两个人在访谈中都谈到了中国的体制。公众或深或浅都抱怨过中国的体制,这种体制被有些人形容得像一间无形的囚笼或多或少地制约了他们所谓的自由,可以说因为这种环境让他们形成保持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

    其实不都是在为各种心理找借口,而我们自己检讨的空间很大。 刘瑜所认为的自由是一个人有听或者不听他人言论的自由。而我理解的,只能称得上拙见,种子发芽逐渐成长为大树,它总是要选择一种姿态,以最舒适,最得益的姿势。这使我想到了庐山的峭立悬崖的迎客松,万物皆有灵性,它渴望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人都谈到了读书的对她们的影响,我想她们的成功多半归功于阅读吧!人身上的棱角会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渐渐磨平,换种说法应该是心境平和了,头脑冷静了。所以原先那个柴静逐渐消失了,过去,她尖锐甚至不乏激烈,反复追问企图招招见血。而现在的她在采访中宁愿做一个普通的聆听者,越少讨论越好。而刘瑜会觉得微博火药味太重,每个人都把话说得太绝对。她不玩微博了,因为她不喜欢这种知识上的傲慢。我想我们会逐渐变成这样的人吧,散发着优雅和美。

    身为记者和学者的她们总是保持着一份严谨的态度。例如在文章的用词方面,都会把”一定“”肯定“等词用”也许“”大概“ 取代。我只是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也喜欢用这些含糊的词。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今后的自己改怀着一种怎样的姿态成长,可能需要我用一生去寻找和思考了。

  • 7、 读《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有感

    读《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有感

    “听,听见歌声了?”秦不已悄悄地说,好像说话声音一响,就会惊扰,吓走那在夜色中游弋的歌声。这样悄声说话,真不像发自她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人。

    一个炽热而苍凉,高亢又沉沦,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破绽百出的南美高原特有的高音,在远处的夜色中游来荡去,却并不打算近前。

    墨非没有体验过忧伤,也可以说他是不懂忧伤为何物的人。可此时此刻,他觉得曾几何时,若干辈子前,被自己掩盖得很深的忧伤,全被这歌声挖掘出来,又被撕为片片飞絮,漫山遍野地飞啊,飞啊……除了流浪,还有哪一处是值得安身的地方?

    “听懂了吗?他唱的是:‘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灵魂是用来歌唱的……’”

    “……生命是用来遗忘的……”墨非重复道。“但为什么不是‘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他问。

    “你说‘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也不错。如果有一件事,值得一个灵魂为之流浪,又何必计较结果呢……嘿嘿!”她刺耳又怪里怪气地一笑。

    秦不已,这个女人对我充满着诱惑,诱惑着我读完整本书。不论是她夜里在酒吧独酌的出场,还是她与众不同的思想,抑或不羁的性格,都不能诠释她令我如此着迷的原因。她虽不似墨非,这随性的灵魂,为了一串不知道是否有意义的数字满世界地流浪。但她犹如黯夜中的璀璨,教人看上一眼便舍不得挪开去。

    在处理好公司的事之后,她可以一年至少有三个月的假期,这是许多都市白领梦寐以求的生活,而能做到却不多。她一个背包一把手枪便可以游荡于各个大陆板块,这勇敢坚毅为大多当代女性向往,却实难为之。但她与继父之间的非伦理关系,也为世俗所不容。

    有人说,她之所以流浪四海,是要躲避母亲的责难,是要寻找失踪的继父。也许是吧,但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她不安于约束自己,她生来张狂,她要流浪自己的灵魂。这不应是出于羞耻的自我放逐,而是顺从于灵魂意志的流浪。

    虽无法理解她从继父身上撷取得欢愉,但我推崇她自由、随性的灵魂。眼下有太多人趋于平庸、唯唯诺诺。他们的生,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如果人生下来只是按照别人规划的生存方式如同等死一般碌碌一生,那么这样的生有何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生,忍气吞声、谄媚奉承,这实在叫人恶心。人,不是肯德基的鸡,也不是小肥羊的羊,生下来不是为了死。

    曾有长者问过我,是不是觉得很不幸福,,只因为我抗拒他认为的“好”,我批判生活中的“等死”和黑暗。我说不,我很幸福,我有许多

  • 8、 流浪?自由——读树叶的香味有感作文450字

    其实童年的逝去并不可悲,真正可悲的是让岁月的风沙掩埋了童年的脚印。

    于是选在一个大雾的清晨,随着手上这本树叶的香味的轻悠的节奏,让思绪在迷蒙中泛滥。

    书中不少文章,都说到了小主人翁希望长大后做一个流浪汉。

    比如说流浪汉与小男孩这篇作文,小男孩费尔南多通过与流浪汉的接触,发现流浪汉的诸多好玩的经历,然后最后说他要当流浪汉。

    大概在小孩的眼中,流浪汉的流浪并非流浪,而是自由与无忧;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流浪汉的生涯,就像在悬崖边上行走,心惊胆颤,而这一切,只为了生存。

    似乎自由是需要代价的,但付出代价,得到向往的自由的那一瞬间,另一副沉重的枷锁又铐在自己的手上了。

    任何一种的自由都是另一种安排的开始。

    所以才有小孩盼着长大,大了又在流星雨、生日蛋糕面前许下能钻进时间裂缝里,回到过去的心愿。然后这也是科学家拼命研制时光机的原因之一吧。

    但在思绪的过程似乎又默认了憧憬未来、憧憬自由的美好,和回忆童年一样。

    就像在树下持着鲜嫩的叶子与拿着枯落的叶子同样,穿梭在想象与回忆中,体味树叶的香味。

    雾散了。

    走出家门,在颓败的树影下拾起浅埋在土层里的枯叶,让其散发出被时光暂停了的清香。而这清香,似乎和盛花的芳香一样浓烈。

    雷仕强

  • 9、 《树叶的香味》读后感 (800字)

    今天,我从一棵树上,摘下了一枚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树叶,这枚树叶里包含了许多故事,有难忘的,也有有趣的,我在一旁读得时而哭,时而笑,这本书真有趣。

    一开始我看到题目,就想这本书一定是写景的,不然就是写童话故事,看了才知道,这位作家写得真可以称得上妙笔生辉,特别是那一篇《我的傻瓜妈妈》,作者把她描写得栩栩如生,恰是从书中走了出来。如果我把它改写成《我的傻瓜爸爸》的话,我的作文一定能拿高分。

    让我捧腹大笑的是《敏豪森男爵在战争中的奇遇记》。当那个男爵陷进沼泽时,提着自己的辫子,把人带马的从沼泽里拔了出来。还有一个故事,讲了一只小黑鸡,它的名字叫我们的小娇娇蓝眼睛绿嘴壳红冠子飞毛腿机灵的脑袋乌黑的羽毛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哎呀!我还是第一次听过这么长的名字呢,共有36个字!一次,小黑鸡在吃草,突然飞来一只鹰,鸡妈妈赶紧叫它的名字。结果名字太长,还没念完名字小黑鸡就被叼走了。如果小黑鸡改名为小黑或短一点的名字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么悲惨的事故了。

    还有一篇,叫《父亲和作业本》。里面讲父亲为我上学,省吃俭用地帮我凑钱买作业本,父亲让我每一个小本子每一页写30排,每排写30个字,正面写完写反面。虽然父亲没文化,但他会数数,每天晚上,父亲都会帮我数数,还要一页一页地数。每次数完,他都会夸我:我的娃,没费没费。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作业增到了三本,父亲更是努力地为我凑钱,。一天,我正在写作文,父亲突然朝我大吼起来,父亲指着我的作文开头的空两格上,我解释道:老师规定开头要空两格。父亲翻到了作文开头,两个字的题目占了一行。那天父亲和母亲吵了一架。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城里打工,发现城里的小朋友只写正面不写反面,于是把那些本子买回来,这些只有反面的作业本一直陪我到了高一,字里行间。我们分明看到了一对父子的怀念与爱。

    这就是这片叶子的一点故事,它陪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dajianshiyanxuexiao四年级:锋的彡神话灬

  • 10、 《树叶的香味》(读后感参考)

    是什么书翻开后会有树叶的香味?是什么书记载了人间真情?就是这本——《树叶的香味》。

    这本书收录了中外历史上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了儿童文学的纯真、质朴、幻想和幽默......里面的故事有些让我看了开怀大笑,有些让我黯然泪下,也有些让我怒气冲冲......

    这本书里有许多教人道理的小故事,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的一篇——《父母心》。

    “在一艘轮船的甲板上,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穷人,非常引人注目,他带着三个孩子。在他们的附近,有一个贵夫人始终盯着那个穷人看。夫人在女佣耳边嘀咕了几声,女佣就去跟穷人搭讪。穷人说,他一共有四个孩子,他已经没有办法养育了。现在为了孩子去北道海找工作。那女佣说,她家夫人想领养穷人其中一个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突然想到自己的一件事: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有事。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妈妈打了一个电话来,问我写完作业了吗?喝牛奶了吗?要早点睡觉。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出门时讲了一遍,还要讲,真罗嗦。我刚写完作业,妈妈又打电话来,问的是同样的问题。在我要睡觉的时候,妈妈又打了一次电话来,问我睡了没有。我终于忍不住了,对妈妈说:“别老打电话来了,我已经不是小小孩了,我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您打了这么多电话,很烦。”接着,妈妈很失望的挂了电话。而我却一点愧疚感都没有。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妈妈一晚上打这么多电话来。她是因为不放心,因为没有看见我而不放心。怕我没有去做作业、喝牛奶和按时睡觉。而妈妈唠叨的这三件事都是对我的成长有好处的。就像文中的那对穷人夫妇一样,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有无法割舍的爱。这份爱是无法用物质条件来衡量的,也不会因为物质的高下而有所区别。无论儿女是是好是坏,他们的家人也都会永远爱着孩子。

    《树叶的香味》这一本厚厚的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体会到了每一片“树叶”都有它不同的“香味”,正因为它的香味才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暑假。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4-20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2-05-06

  • 2023-04-01

  • 2022-12-30

  • 2019-10-23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7-31

  • 2019-10-24

  • 2019-10-29

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2024读流浪自由树叶的香味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