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 地图 >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2024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推荐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共 2031 篇)

  • 1、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海燕

    记得贝西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一口气买了一大摞育儿方面的书籍,一方面因为可能当时没有切身体会,大部分读起来都索然无味;另外一方面,育儿书籍市场良莠不齐,未必都是可以借鉴的好书。当时那批书读完,就成了摆设,一时对于从书籍中获取育儿知识的预期降到冰点。

    好在后来,在朋友们和幼儿园老师们的推荐下,读到了几本非常受用的好书,虽然只有寥寥几本,但是感觉获益良多。所以,现在,当有充足的时间用以阅读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新阅读育儿书籍,没想到这本日本作家编写的《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非常贴近我本人的育儿感受,例举的一些常见的妈妈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遇到过,很多观点和方法我也非常赞同,于是萌生了将自己的育儿理念写下来的想法。

    今年的七月份,我曾经独自带着贝西去了京郊的一座有机农场小住三天。期间,农场主苏大姐对贝西赞不绝口,甚至建议我在农场举办的活动中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当时我倍感意外,同时觉得自己经验尚浅,还存在很多不足,婉言谢绝了苏大姐的好意。我本是个乐于分享的人,这次借着这本书的观点斗胆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育儿观点

    可能由于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文字,本书的各个章节题目和很多文字读起来都不是特别流畅,但是总体思想还是可以把握的。根据书中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很多优秀的育儿书籍中都有涉及),结合自己的经验,我梳理了以下几点思路:

    我们目前这个时代,妈妈的育儿困惑是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化太快,老一代人的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而且如今育儿信息层出不穷,太过泛滥。可以说,我和各位妈妈一样,在第一胎孩子的育儿路上,一步一步走得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却至今未知自己的育儿理念和行为是否正确,相信这种困惑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直至孩子成年都可能得不到确定的答案。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妈妈们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完善育儿理念和行为,引导孩子无限靠向积极正面的成长路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要乘早:作者认为教育就是遵守规矩,哪怕是婴儿时期。作者认为虽然婴儿有好养的婴儿和不好养的婴儿之分,而我们的育儿,就是要避免将天生好养的婴儿带成不好养的婴儿。很多人(包括我,我曾经把两个半月的贝西独自放在婆婆那里带到一岁)认为孩子在一岁以前的教育是可以忽略的,甚至是可以娇惯的。作者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她认为在娇惯下,孩子不到一岁就养成"不遵守规矩"的态度,等过了一周岁以后,

  • 2、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在本书开头,于丹谈到了中国人的孝道,怎样正确理解“孝”呢?“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虽然最疼的是自己的爹妈和孩子,但是强势的中年人往往对这两头的态度是最粗暴的。不管多有修养的人,在单位对自己的同事和颜悦色,但回到家见到亲爹,亲妈和亲生孩子就急了”。 当看到这段开头时,我深有体会,自己就是这样的情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对着老人唠叨,甚至因为孩子问题吵闹,产生矛盾。比如回到家里,拉开冰箱一看又是堆得七七八八的剩菜剩汤,瞬间怒火有攻心头。“说了多少次,吃这些剩菜会有亚硝酸盐,致癌,看病花的钱可不是省出来的。”我就顺手统统都扔掉,他们发现扔掉了还会反过来数落我一顿不会过日子。我们的观念,真的无法修正他们老人的习惯!因为这争吵,到底是否算是孝道呢? 教育孩子问题,是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件。比如外出参加聚餐,孩子不懂规矩,胡乱转桌子。我家荣荣已经明白别人夹菜时,不能转动桌子,但是人多热闹,还有爷爷奶奶在此撑腰,她就觉得想怎样就怎样。我迅速按住了餐桌,停止她的转动,扭头说了:“怎么不懂事,别人夹菜,你乱转什么?”并没有再有过多的批评她。好了,她嚎啕大哭啊……当然我并不理会她。一桌人开始纷纷哄劝荣荣,越劝越醉,哭的更响亮。奶奶抱着她在怀里,并不指出她做的不对,反倒是安慰她。假如她奶奶不在,我应该已经拉她离席,门外教训了。但此时,谁能动她啊?已经吵吵的一桌子大人不再吃饭了,我忍无可忍打了下她屁股,不许再胡闹了。老人护着,已经开始对我恼火了。整个饭局下来,荣荣不再理我,当然我也不理她更不和老人搭话,没有任何的快乐成分。假如由着孩子的性子胡来,不再哭闹,开开心心是不是就是对老人的顺者为孝? 这些琐碎的事情,真的很现实。当然不能否认我的脾气不好,爱急躁。也许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态度,阿q的精神,才能豁然心中的结!
  • 3、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做懂孩子的父母》读后感 李 青 在本书开头,于丹谈到了中国人的孝道,怎样正确理解“孝”呢?“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虽然最疼的是自己的爹妈和孩子,但是强势的中年人往往对这两头的态度是最粗暴的。不管多有修养的人,在单位对自己的同事和颜悦色,但回到家见到亲爹,亲妈和亲生孩子就急了”。 当看到这段开头时,我深有体会,自己就是这样的情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对着老人唠叨,甚至因为孩子问题吵闹,产生矛盾。比如回到家里,拉开冰箱一看又是堆得七七八八的剩菜剩汤,瞬间怒火有攻心头。“说了多少次,吃这些剩菜会有亚硝酸盐,致癌,看病花的钱可不是省出来的。”我就顺手统统都扔掉,他们发现扔掉了还会反过来数落我一顿不会过日子。我们的观念,真的无法修正他们老人的习惯!因为这争吵,到底是否算是孝道呢? 教育孩子问题,是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件。比如外出参加聚餐,孩子不懂规矩,胡乱转桌子。我家荣荣已经明白别人夹菜时,不能转动桌子,但是人多热闹,还有爷爷奶奶在此撑腰,她就觉得想怎样就怎样。我迅速按住了餐桌,停止她的转动,扭头说了:“怎么不懂事,别人夹菜,你乱转什么?”并没有再有过多的批评她。好了,她嚎啕大哭啊……当然我并不理会她。一桌人开始纷纷哄劝荣荣,越劝越醉,哭的更响亮。奶奶抱着她在怀里,并不指出她做的不对,反倒是安慰她。假如她奶奶不在,我应该已经拉她离席,门外教训了。但此时,谁能动她啊?已经吵吵的一桌子大人不再吃饭了,我忍无可忍打了下她屁股,不许再胡闹了。老人护着,已经开始对我恼火了。整个饭局下来,荣荣不再理我,当然我也不理她更不和老人搭话,没有任何的快乐成分。假如由着孩子的性子胡来,不再哭闹,开开心心是不是就是对老人的顺者为孝? 这些琐碎的事情,真的很现实。当然不能否认我的脾气不好,爱急躁。也许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态度,阿q的精神,才能豁然心中的结!
  • 4、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一) 读懂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如果我们不懂孩子,那么我们给孩子实施的"教育"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因此我利用暑假的阅读了《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看完后对我受益菲浅。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听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无条件的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能有不合"规矩"的行为,它是一种精神枷锁,牢牢的套住孩子。"听话"的孩子,他们温顺乖巧,让家长省心,但是他们不能自主,盲从,怯懦,谨小慎微……"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 我们很多时候会嫌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去阻止孩子。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担心孩子把饭撒得到处都是,难以收拾饭桌地板;孩子出门想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们嫌他太慢又穿不好,还不如直接给他穿上;孩子想要洗衣服,拖地板,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弄脏衣服,给我们增加洗衣服的负担……阻碍了孩子,也就阻断了孩子的学习机会,同时让孩子变得懒惰,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不教孩子无原则的谦让" 家长们喜欢让自家孩子无原则的谦让,理由五花八门:比如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小朋友哭了,你让出来吧;小朋友们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该让着他,等等。这些荒唐的理由会严重误导孩子:年龄小的要让——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搅蛮缠,这样人家也应该让着我;别人哭了就要让——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器,哭就可以得利。这些理由是经不得一丝推敲的,到了孩子不讲理的时候,家长又开始埋怨孩子怎么这么不讲理,殊不知,这些都是家长们自己暗示的……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因为所谓的面子,而让孩子无原则的谦让了呢? 我曾以为:孩子像一团泥巴,需要我们去"塑造"我们想把他塑造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孩子需要竞争,如果成人说看哪个孩子吃得最快,保证个个孩子都想吃第一,这样的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要坚强,不要动不动就哭,哭是懦弱的表现; 孩子要懂得分享,孩子不愿意分享说明一个自私,小气的孩子; 读懂孩子的心,明白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始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相互。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一个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想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得先敞开心扉,真诚地接纳孩子,让孩子住在我们的心里。孩子只有真心地感受到
  • 5、 出买笑的孩子读后感

    出买笑的孩子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完了《出卖笑的孩子》,这本书主要说了:小男孩蒂姆是个爱笑的孩子。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又娶了另一个女人做蒂姆的后妈,后妈有儿子,这个大男孩经常欺负蒂姆,这让蒂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但在每个星期天,父亲就会带蒂姆去马场看赛马,这是蒂姆最开心的一天。但不幸的事却突然降临,蒂姆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命。而蒂姆因为一时的贪念竟然把自己的笑卖给了勒菲特,而勒菲特也给了蒂姆一个好处就是逢赌必嬴。但勒菲特也有很多要求但最后一个要求是:谁都不能把这个秘密告诉其他人,否则会永远失去笑。5年后,在这5年中蒂姆深知没有笑得痛苦,决心要讨回自己的笑,他历经千辛,两次人生重要的转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蒂姆从勒菲特那要回了笑并继承了勒菲特的遗产

    这本书的序幕是以作者和陌生男人在火车上的断暂相遇,到后来和中学同学的相遇。这一切似乎很神奇。作者的朋友蒂姆给作者讲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像是真的,特别是作者在睡觉的朦胧中看到的那一段给我的感受就是毛骨悚然。

    开头作者就写明了这个故事是作者的朋友告诉他的。以作者在火车上的遭遇为开头,给这个故事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整本书的闭幕是作者在回汉堡的火车上又见到了那位先生,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但令我惊奇的是作者竟然从故事中知道了这位先生叫格兰迪齐我在格兰迪齐与作者的对话中,我惊讶的发现格兰迪齐知道这件事,似乎这个童话是真的一样,在这个世上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真的,还是虚构的,但是在这个长篇故事中作者的写作手法,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出买笑的孩子读后感(二)

    暑假期间,我去了书店,那里玲琅满目,花花绿绿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走进儿童文学的书架旁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出卖笑的孩子》,一看这名字2020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并引来了我的突发奇想:咦?出卖笑的孩子?笑是可以出卖的么?那个孩子为什么要出卖笑?又把笑出卖给了谁?为了一探究竟,我的不到黄河不死心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即把这本书买了下来。

    原来,故事的小主人公叫蒂姆,他住在一条窄胡同里,三岁时它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去建筑工地做小工,过了不久后,蒂姆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也带了一个孩子,是蒂姆的哥哥。可继母对蒂姆很不好,他就算不犯错,继母也要把他骂的昏天黑地的,但是,每当蒂姆和爸爸在一起时,他就是最快乐的,可惜,蒂姆的爸爸也

  • 6、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读后感范文)

    【第1篇】

    我的女儿今年十三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这十几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过很多迷茫和困惑,直到今天一直都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孩子并没有成长为自己期望的样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也看过几本,总觉得书中那么多的优秀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些方法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真的合适吗?试着实践却没能收到相同的效果。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性,觉得因材施教似乎更可行一点,渐渐地对书店里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敬儿远之”。所以当周末女儿告诉我老师要求写一篇亲子阅读,书名是《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时,我不以为然的同时又有点不知所措,没看过这本书怎么写?但是作为家长是应该要配合老师的工作的,于是在手机上打开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想自己先看看。

    一章一章地看下去,渐渐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因为在某些章节中,自己的困惑得到了解答,与作者形成了共鸣。在此跟大家分享。

    一、千万别用补偿心理对待孩子

    所谓“补偿心理”就是父母想将自己昔时失去的东西,或者自己渴望的、未能得到的通过自己的孩子来补偿、实现,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学习,也许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自己过上更美满幸福的生活。殊不知,这种“补偿心理”会模糊父母的视线,看不清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于是有了那么多的恨铁不成钢,有了这样那样的冲突,因为孩子没能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但是这种期望是否已超出了孩子所能达到的高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苛求心理是很可怕的,也是不现实的。

    终于知道,父母要放正自己的心态,孩子尽力就行。

    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家庭当中的靠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对孩子来讲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力,父母的言行举止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

    作者写的太好了,我深深地认同这点。孩子首先是通过认识父母来认识社会的。试想一对不能善待老人的父母会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吗?父母平时的粗鲁、不友善经常出现在孩子的视线里,久而久之会变成一种理所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

    读了《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虽然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但天下父母爱孩子的心是相同的。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学习成绩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要想孩子变得优秀,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努力变得优秀。只有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收益终身。

    【第2篇】

    应女儿的要求,写《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读后

  • 7、 丰盈心态养孩子 读后感(3)篇
    丰盈心态养孩子 读后感 第(1)篇

    还仿佛母胎单身至今的我,不知从何而来的逸致阅读这种类似育儿经的书籍。囫囵吞枣的啃完了书中的大致内容,真实目的是想了解教育方面的话题,积累一些雅思口语的语料,还真的能从中得到挺多启发与灵感。“丰盈心态养孩子”这标题,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高中时候的一位女同学,心里不觉的咯噔了一下,那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一个高中生的年龄,在那时候顶多十七八岁的她,却总让我觉得她身上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我们算不上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却也时常课后结伴一起登山散步,这一路上,大家都会敞开心扉聊聊人生,聊聊心事啥的,回忆起来,还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当时在沉重课业负担之外的那难得的惬意与轻松。她阳光开朗,生活严谨自律,成绩也相当优秀,在我心目中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她总能和我分享很多关于家庭,关于婚姻的见解。在那时的我看来是非常震惊的,因为那些都是我不懂的东西,她却能滔滔不绝的说一堆。她有那么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你知道我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严格,事事至善至美吗?因为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我以后孩子会做的,所以我将他们做好,那我的孩子也同样会做得完美。”  以至于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还依旧折服于她的这番解说。高中之后,我们也失去了联系,至今杳无音信,我在想,倘若她现在已为人妻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她肯定是非常优秀的母亲,因为她那仿佛与生俱来的养育孩子的心态很丰盈。不得不赞叹,我的那位女同学有着同龄人非同一般的成熟,在尚未成年的时期,就懂得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的重要性。她有意识的去规避人性的弱点,她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倒自己的覆辙,看到自己不美的影子。我当时是不理解这种言传身教与潜移默化的,是岁月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也是生活经验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也深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所处的原生家庭,它并不那么完美与和谐,但我依然能通过后天的努力,使自己不那么受这个环境带给我的根深蒂固的东西的影响,我无法摆脱,但我能学会接受与理解它,这大概也是成长的标志。我想起《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主人公楚门处于一个被操纵的虚拟世界,他的出生、成长、喜怒哀乐、生活起居,如果不出意外,包括他的死亡,都将在一个被人操纵和设计好的舞台上上演,被成千上万的观众窥探。这场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旷古绝今的真人秀,被楚门的疑心与求知欲冲破粉碎。导演对这部电影立意得很深远,看似讲述一个很

  • 8、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的女儿今年十三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这十几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过很多迷茫和困惑,直到今天一直都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孩子并没有成长为自己期望的样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也看过几本,总觉得书中那么多的优秀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些方法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真的合适吗?试着实践却没能收到相同的效果。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性,觉得因材施教似乎更可行一点,渐渐地对书店里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敬儿远之”。所以当周末女儿告诉我老师要求写一篇亲子阅读,书名是《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时,我不以为然的同时又有点不知所措,没看过这本书怎么写?但是作为家长是应该要配合老师的工作的,于是在手机上打开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想自己先看看。

    一章一章地看下去,渐渐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因为在某些章节中,自己的困惑得到了解答,与作者形成了共鸣。在此跟大家分享。

    一、千万别用补偿心理对待孩子

    所谓“补偿心理”就是父母想将自己昔时失去的东西,或者自己渴望的、未能得到的通过自己的孩子来补偿、实现,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学习,也许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自己过上更美满幸福的生活。殊不知,这种“补偿心理”会模糊父母的视线,看不清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于是有了那么多的恨铁不成钢,有了这样那样的冲突,因为孩子没能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但是这种期望是否已超出了孩子所能达到的高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苛求心理是很可怕的,也是不现实的。

    终于知道,父母要放正自己的心态,孩子尽力就行。

    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家庭当中的靠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对孩子来讲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力,父母的言行举止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

    作者写的太好了,我深深地认同这点。孩子首先是通过认识父母来认识社会的。试想一对不能善待老人的父母会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吗?父母平时的粗鲁、不友善经常出现在孩子的视线里,久而久之会变成一种理所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

    读了《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虽然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但天下父母爱孩子的心是相同的。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学习成绩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要想孩子变得优秀,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努力变得优秀。只有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收益终身。

    【第2篇】

    应女儿的要求,写《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读后

  • 9、 规矩和爱读后感---和孩子共同成长
    《规矩和爱》读后感---和孩子共同成长 8年多前初为人母,我心中的喜悦无法形容。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如何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我自身是在一种“学习成绩高于一切”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成人后进入社会的经历告诉我,“学习成绩不能高于一切”,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我对自己小孩的教育不能再重复上一辈的那一套,我需要重新学习。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这一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想重点谈谈以下两个方面: 一、情商优于智商的原则。王涛博士在书中列举了卢刚杀人并自杀的事件。这个事件我在学生时代在另一本书中读过,当时对我的震撼非常大,我没想明白卢刚为什么要这样做,嫉妒和恨就能让他做出这么极端的事吗?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偶尔我还会思考一下。无独有偶,王涛博士在他的书中详细了讲解了整个事件过程,并分析了卢刚的极端行为与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王涛博士也借卢刚事件告诉我们:情商优于智商,这是一条真理。卢刚事件并不是偶然,2013年发生的林森浩事件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对小孩的教育。我细心地发现,在诸多类似卢刚事件中,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极端,这也许是男孩天生的内向性格所致。所以男孩更需注重情商的培养。在书中,王涛博士对情商定义为“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定义中认识自我是比较抽象的,王涛博士对怎样培养孩子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给出了详细的阐述:“规矩和爱,规矩可以让孩子懂得敬畏,约束自我意识的不客观膨胀。爱能让孩子得到安全,看到自己的价值,因为自己被尊重而懂得尊重他人。但是爱和规矩需要结合。如果只有严厉的规矩而没有爱,孩子的行为也许能够得到暂时的约束,但是内心就容易产生极端的自卑。如果只有爱而没有规矩,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上帝。”这段话让我知道了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方向:规矩和爱,但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还需要自己不断地模索、学习和总结。 二、不占有原则。我想先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上周六带孩子去上小提琴课,在台阶上遇到了一个母亲在严厉的打骂一个小男孩,从她的片言碎语中我大概知道了打骂的原因是因为小男孩平时在家练琴时敷衍了事,上课时没有通过老师的检查,被老师批评了。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把火气一股脑儿往孩子上洒。小男孩在不停地抽泣,恐惧的眼神让我非常心疼。在读这本书前我也做过类似
  • 10、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读后感500字

    读完了《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一书,才感觉到原来小孩子的成长和做家长是如此的不易,一方面需要注重培养小孩子各种学习能力,又不能忽视其生理、心理方面的特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另一方面,对家长也提出更高要求,在注重教育小孩的同时,也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给小孩子做好榜样。

    让孩子成为具有诚信品质的人。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从小就应该要培养孩子成为信守承诺,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指引孩子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能妥善处理小朋友与小朋友、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家长也需要讲诚信,特别是对小孩的承诺,给小孩树立好榜样,言传身教,让小朋友知道一诺千金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关注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大家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人。

    让孩子成为积极上进具有坚毅品格的人。坚毅的品格对小孩特别重要,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小孩很溺爱,很多本来小孩自己做的事情,却是家长一手大包大揽,容易给小孩产生依赖思想,不积极进取,一遇困难,极易放手,反正有父母帮助解决。如果给小孩坚毅的品格训练,让其独立自主解决遇到的困难,不怕失败,家长从旁加以引导,给小孩建议和方法,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不骄不躁,家长又给予适当鼓励,相信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儿子从6岁开始练武,一直坚持到现在,其中的艰辛真是历历在目,并不是想让他成为武林高手,而是引导他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学会坚持,不能畏难,遇到挑战不轻易放弃,对坚毅性格的养成非常有帮助。

    让孩子成为会思考,有想法的人。会读书的人,是从对的答案里作出对的答案;有智慧的人,是从对的答案里找出错的地方,或是从错的答案里找到对的地方。谁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成为有智慧的,有想法的,会思考的人。现在是知识爆炸型社会,每时每刻都可能会有新发现、新理论出现,对这些大量信息的出现,我们该如何去筛选,加工,最后吸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孩在某个时刻,对某个事件感兴趣,不妨跟着小朋友一起去研究,跟着小朋友一起去动手,一起去思考,也是一个很大的乐趣。

    父母是小孩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小孩,在教育和培养小孩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

  • 2021-09-04

  • 2022-06-05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09-26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1-02

  • 2022-04-08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20

  • 2023-06-05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2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1-08-23

  • 2019-09-20

  • 2023-04-15

  • 2019-10-29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2024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