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 > 地图 >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2024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推荐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

(共 9903 篇)

  • 1、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在读《照亮心灵的人》一文。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心震 撼了:一个小女孩在失去视觉、听觉的情况下,却能够如此坚强,而且坚持不懈地学习。她这种学习精神,让我终身受益。

    小女孩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暴怒、伤心和苦恼,觉得自己就像航行在茫茫大雾中的船只,个没有目标。正当小女孩在心中呼唤时,照亮她心灵的人来到她的身边——莎莉文老师。那天,小女孩坐在草地上,莎莉文老师来到她身边,送给她一个洋娃娃,并在小女孩手上缓慢地拼写出“doll”(洋娃娃)这个词。而那个小女孩却把这个词。而那个女孩却把这个手栺并用拼写当做一种妙趣横生的游戏,这个游戏使她兴到盎然。虽然小女孩很刻苦的学习,但是视觉和听觉的原因,她也非常悔,觉得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温暖和同情,只有一片寂静和黑暗。这时,沙莉文老师就带她感受和煦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直接小女孩触摸到水,并以书写水的单词“water”打开了小女孩的心灵之门,使她的求知欲望日强烈,使她学会了许多单词,她觉得自己是世界最快乐的孩子。

    跟小女孩相比,我感到无地自容。想想老师平时叫我专心听讲,认真读书,而我仍然我行我素,一会朝窗外看,看小鸟在叫;一会儿独自在座位上做小动作,老师讲的根本没有听进去,结果老师提问,我回答的 牛头不马嘴,弄得哄堂大笑。那时,我还没看见这篇文章,结果当然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读着这篇文章,我想;小女孩在视觉,听觉都没有的情况下,莎莉老师教他拼写单词,她都能坚定不移的坚持虽然有时遇到困难,但她仍然坚持到底,认真学习。

    现在,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要经常帮助同学,上课时要坐姿端正,眼睛要睁得大大的,耳朵要竖起来;听老师课,千万不能做小动作,把老师的教诲牢记在心里。

  • 2、 心灵的人作文13篇

    一起来探索“心灵的人作文”的内涵,了解背后的故事。作文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还能在孤独时带来心灵的慰藉,增强内心的信仰。优秀的作文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许您在阅读本文后会有所收获!

    心灵的人作文(篇1)

    生活如同胶卷,将生活中的一幕幕连接在一起,有开心的,难忘的,更有伤心的,激动的。但胶卷是有限的,它不能将生活中的每一幕都留下,而那触动我心灵的一幕,过去了许久,仍在我心中徘徊。

    记得那一个下午,天空灰蒙蒙的,太阳躲在云层中不敢出来,像是不敢看要发生的事一样,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愁眉苦脸。

    可能是天太暗的缘故,一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正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在斑马线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却不小心把那位老太太撞到了。

    这事一发生,周围就站满了人,小伙子站在原地不知怎么办才好,老太太倒在地上,抚摩着膝盖,痛苦地呻吟着。

    周围的人议论起来:这老太太可伤的不轻啊,这年轻人怎么搞的,冒冒失失的。老太太摔这么重,看来医药费挺贵的。

    周围的人越说越严重,小伙子更是不知所措,害怕真的如他们说的一样。年轻人在这凉快的天气里却流出了豆大的汗珠,眼睛红红的,可能是要哭了。

    这时,老太太停止呻吟,坐了起来,从她狰狞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有多痛苦。他说:‘年轻人,不要怕,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也不要你什么,你就打个‘120’就可以了。’

    年轻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点了点头,拿出手机,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一幕使我的心猛地触动了一下,想:现在有些老人,故意撞上人家的车,要人家赔医药费,这种行为如此可耻。这些碰瓷的人,和那位老太太比起来,人格不知道有多低下了,这样的老太太不多了。

    我这样想着,不知什么时候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停了,抬头望望天,乌云早已经不见,太阳从云层中跳出来,继续给人们带来温暖的阳光。

    触动我心灵的那一幕,时常会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体会到人世间的美好,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心灵的人作文(篇2)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曾经被歌中所传达的信念深深感动,浮躁的心被它安抚平静,受伤的心灵与那双翅膀一起飞向天空。当一颗心刻下的只是失望的伤痕,当一朵朵怒放的鲜花渐渐萎缩,当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转眼苍老了轮廓,当身心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疲惫……这时我们不妨给自己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个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自由翱翔、自由呼吸

  • 3、 教育照亮未来读后感

    理想在彼岸,我们遥望着,奋力摆渡。如果没有理想主义之风帆,教育之舟如何远航?

    理想在彼岸,我们遥望着,奋力摆渡。如果没有理想主义之风帆,教育之舟如何远航?

    有那么一个历史时期,教育家灿若星海,在战乱与苦难的底色之上,理想之花争相绽放在最美的地方——校园,绚烂而高贵。合上书页,耳边回想着一个世纪过去依然响亮的声音,感受着理想主义的诗意和温度。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八位教育家部分经典演讲辞和文章,那些教育大师们,也许他们的教育思想不尽相同,然而相同的是他们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寻,对人的精神与价值的不懈求索。

    蔡元培,他指出健全的人格分为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主张美育于人生有重大意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认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创造精神,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体系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胡适,一生坚持民主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注重科学实证,在当时充满*色彩的社会中,他艰难而又孤独的坚持无疑是愚昧空气中的缕缕清风。“我们今日必须坚决的信仰:五千万失学儿童的救济比五千架飞机的功效至少要大五万倍”,这是那个时代的异响,更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呐喊——国要强,国民教育是根本。

    张伯苓,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堂、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以“公”“能”为南开校训。“惟其允公,才能*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张先生所言之“大公”,正是现代社会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在孩子心中埋下“允公”的种子何其可贵!“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而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朴实的语言阐释了学校培养学生“能”之目标。张伯苓一生不遗余力地提倡体育,尤其可贵的是注重体育教育的普及,如今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正是他遥望的理想。张先生竭力提倡各种课外活动,学术研究、讲演、出版、新剧、音乐研究会、体育、社团,多么活泼多彩的教育情境,百年前的声音依然鲜活。读这一章,尤喜张先生在1944年为学校四十周年纪念日之特刊所写的《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金亨颐,致力于探索师范学校的办学,提出“训育之第一要义,须将教师本位之原状,改为学生本位”,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尚之品性”。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的平民教育三大方

  • 4、 《牛粪照亮人生》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刘克亚的《牛粪照亮人生》,我深感震惊。

    我似乎真实看到了安徽北部贫困的小村庄,那瘦瘦的,坚强的小男孩,在他的眼中闪烁自信,勇敢的光芒。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工作,他从贫困村中,走向了豪华的美国。而到了异国他乡,他依然遇到了重重困难,可是他不气馁,不退缩,以锲而不舍的勇气挑战非凡,一步步超越自己,登上“营销魔术师”的宝座,他的一生见证了拼搏奋斗的力量,他从小村庄的“牛粪”,逐渐成长,最终成就了自己照亮辉煌的人生。

    回想我们今天在这个宽敞明亮的教室,衣食无忧,父母每天挂心我们的吃穿饮食,我们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就像在温室中的花朵,有时候我们全然忘记了生活的艰辛。而再看看刘克亚的人生,我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如今的美好时光。

    我们应该刻苦学习,认真研究,而不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我们得不断挑战自我,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不要沉迷于游戏,不要总是贪玩,我们应该抓住青春这段宝贵时光,用知识武装大脑,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好好地做出一番作为。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刘克亚学习,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为自己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 《黄继光》的读后感范文 : 细米的读后感范文

  • 5、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 让思想照亮课堂,让生本充满教育。读了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课堂转型侧记——《让思想照亮课堂》,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及学生终身发展作为目标,以生为本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以分为重,以分数做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当我们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内心的成长时,我们的教育最终也不可能没有分数,没有成绩。 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人们宁愿抱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思维,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思想,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似乎最大的担心就是影响成绩,另外就是因为真正的课改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假如,环境不能给老师们松绑,一切的考评机制都绕着分数转,那么我们永远没有思想,课堂也永远不可能被照亮。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首先要相信闪光的思想会点燃老师和孩子们的激情,捆绑的手脚永远不可能尽情地舞蹈,压抑的心灵永远不可能尽情地歌唱。我希望我们能够拥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在教育的舞台上站立,不再匍匐着前行。我希望我们真正的循着思想的光芒,真正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老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一味的模仿别人的皮毛,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地站立。我们能不能真正的让课堂亮起来,就凭我们是不是真正的拥有思想,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努力行走。我们总看见别人的形式,却从来不想触摸人家的思想,我们热衷于效仿人家的花样,却从来不想嗅这花样背后的醇香,所以,我们可能模仿很多,也似乎学习了很多,但最后我们发现我还是我。改变思想是关键,坚持行动是根本。相信,在我们学校领导的大力鼓舞提倡下,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啊,在我们的教育田野上一定会开出各自芬芳的花朵,思想闪耀的花朵。
  • 6、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一)

    让思想照亮课堂,让生本充满教育。读了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课堂转型侧记《让思想照亮课堂》,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及学生终身发展作为目标,以生为本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以分为重,以分数做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当我们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内心的成长时,我们的教育最终也不可能没有分数,没有成绩。

    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人们宁愿抱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思维,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思想,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似乎最大的担心就是影响成绩,另外就是因为真正的课改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假如,环境不能给老师们松绑,一切的考评机制都绕着分数转,那么我们永远没有思想,课堂也永远不可能被照亮。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首先要相信闪光的思想会点燃老师和孩子们的激情,捆绑的手脚永远不可能尽情地舞蹈,压抑的心灵永远不可能尽情地歌唱。我希望我们能够拥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在教育的舞台上站立,不再匍匐着前行。我希望我们真正的循着思想的光芒,真正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老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一味的模仿别人的皮毛,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地站立。

    我们能不能真正的让课堂亮起来,就凭我们是不是真正的拥有思想,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努力行走。我们总看见别人的形式,却从来不想触摸人家的思想,我们热衷于效仿人家的花样,却从来不想嗅这花样背后的醇香,所以,我们可能模仿很多,也似乎学习了很多,但最后我们发现我还是我。改变思想是关键,坚持行动是根本。相信,在我们学校领导的大力鼓舞提倡下,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啊,在我们的教育田野上一定会开出各自芬芳的花朵,思想闪耀的花朵。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二)

    实话说,一直以来对导学模式进小学课堂不是百分百认同,总感觉学生处在小学阶段,一切都在打基础,甚至六年级毕业时,基础也不一定能打好,学习能力还是不够强,再加之矿山子女底子参差不齐,导学模式的开展困难重重,或许,到了初中,学生年龄大一点,能力强一点,导学效果会好点吧。

    然而,看了《让思想照亮课堂》后,我渐渐理解了,心中对导学模式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老师帮,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胜过老师喂给学生吃的效果。当然,什么都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

    今天的习作课上,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学:什么是缩

  • 7、 心灵的救赎——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一本书的美好,最好能让人想到童年。

    在我们都是孩子的时侯,在大家以一种无知而期盼的眼神迎接未来的时侯,在我们一天天自豪地长成大人的时侯,总有一些事不容我们忘记。那些美好的不负责任的错误和自以为是的小纠纠,无论多久,都尾随成长,永不相忘。

    还记得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瓶,确仗着自己已能说会道而邻居家的孩子还不能利落说话而硬说不是自己,并以为真得能瞒天过海。还记得一次两个小朋友闹翻了打架被老师训斥,我违心的告诉老师是那个比我小的孩子的错,原因是我也害怕那个大个子的孩子日后找我麻烦。而不顾那个小朋友哭着离开。还记得妈妈说和我一起张大的小孩有很严重的病而不让我和他玩。我就刻意的躲避他,他总是拿很多的好吃的来唤我出去玩,久而久之,我会不耐烦的说,你走吧,我不要和你这个病人玩耍。然后我看着他迟疑着慢慢离开我家的小院,出门的时侯抹了一把眼泪。

    后来,因为读书的关系,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穷乡僻壤,来到了城市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逐渐淡忘了家乡和那些一起玩耍的伙伴。远离了童年的无知。

    这就是小时侯的简单直白的自私和毫无顾及的伤害。多年以后,早已是相隔遥远,只是我依然不能释怀,依然不能原谅。虽然他们可能已忙碌的忘了这些,再次见面后是完全与以前的隔离。我们毕竟不是当初的彼此。

    追风筝的人讲述一个善良,惭愧,自救,安心的故事。复杂的让人不相信的现实,在喀布尔长久笼罩的混乱中,发生着动人心魄的故事。那是在苦难中提升的至为保贵的美。

    追风筝的人也许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当我们已长大,足以面对一前的时侯,在u个人学会自我省悟的时侯,看到这本书,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为了灵魂的安宁,我们应该去找回,应该去挽救。

    那么,有理由相信,作者确是给了我们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要我们去求赎。

  • 8、 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星期三下午,我在家里观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

    演出开始了,音乐话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满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勤劳善良的白雪公主,她长得非常美丽,因此她的后母非常嫉妒她,想方设法陷害她,甚至想置她于死地。

    尽管白雪公主善良纯洁,同时又赢得了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关心和爱护,可她还是中了皇后的奸计,被皇后害死了。王子小矮人和动物们伤心极了,他们把对白雪公主的爱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唤醒了沉睡的白雪公主。经历了种种磨难,善良最终战胜了邪恶。

    看完这出音乐话剧,回忆剧中的每一个情节,我感慨万分。皇后与白雪公主这两个人物,一个冷酷无情又爱嫉妒,另一个勤劳善良,美丽无私。她们本质上的鲜明对照,使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白雪公主》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却告诉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善良无私的人。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但是我决定努力学习,从小养成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心灵美的人,将来好好为人民服务。

    新宁县解放小学五年级 郑平玉

  • 9、 推荐:触动心灵的人 900字作文

    余姐喜欢笑,喜欢敞开喉咙大声说笑,然后迈着大步,两只手前后甩动,搭擦在裤子发出“啪啪”的声响。

    余姐有着嘹亮的嗓门,她喜欢大声讲话,丝毫也不觉得疲惫。瞧!那位与人聊兴浓,嗓门高大、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余姐。你别以为她说话声音那么大,身体就很健康。余姐其实身体很虚弱,尤其是近两年来,老迈的余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不过,余姐毕竟是余姐,余姐讲话的声音还是那么大。

    余姐有两儿两女,儿子女儿都已成家了,余姐的孩子都有了孩子。余姐本可以安心地颐养天年了,可余姐一看大女儿和小儿子的孩子还都需要人照看,女儿和儿子要外出打工,是该她发挥余热的时候啦!她主动承担起了料理孙辈四个孩子的义务。孩子们都在上学,余姐每天得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做饭,待孩子们吃完饭,都上学去了,她又要颤巍巍地去洗碗,去打扫卫生,忙忙碌碌一上午。傍晚,放学的孩子们从夕阳的余晖中蹦进余姐昏花的视线。餐桌旁,余姐注视着打打闹闹抢菜吃的孩子们,她很享受很欣慰。孩子们吃完晚饭之后,她又得帮他们放洗澡水,找衣服,一边唠唠叨叨询问功课怎么样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孩子们洗完澡都休息了,余姐不能休息,余姐还有洗衣服的职责,还有收收检检的职责。

    生活日复一日地单调地循环着,每天都是同样的场景。

    时光飞逝,在她日渐迟缓的动作中,在她呢呢喃喃的唠叨声中,孩子们大了,大了的孩子们开始厌烦她了。有时在学校里遇了一点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就冲她发脾气,这时候的余姐就有些迟钝,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该做什么。她默默地回到厨房,继续做着她的事。她心想,自己老了,孩子们嫌我啦!余姐不怨谁,她默想,这些个孩子在再大些的时候有出息就好了……

    孩子们渐渐感觉到余姐的落寞和怪异了。孩子们出门时,她不再唠叨了,与人说话的嗓门也低低的,她的背越来越跎了,桌子上的药物多了,她的咳嗽声越来越繁密了……这时,他们有些害怕,害怕有一天余姐会退出他们的生活,曾怕有一天她不会再做饭他们吃了,害怕有一天家里少了她的声息……他们不敢再想下去。

    回到家,孩子们个个都主动地做起家务活来。余姐惊讶地看着他们……

    余姐,我的好奶奶,我爱您!

  • 10、 观《照亮心世界》有感

    《照亮心世界》观后感

    人的喜好会随时间而改变。

    十年前,我会一个人跑到法国大使馆去看电影。完全听不懂的法语对白,居然能看下来。当然,那个下午放的两部电影我已经完全记不起了。

    现在的我,很少再看法国电影,尤其是那种折磨人思想的、压抑的、大段大段沉默的、表现边缘人命运和精神世界变化的电影。而法国电影导演,却偏偏钟情这个类型。似乎导演生涯不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就像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疯狂过一样。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比如今天早上,我却居然看完了《照亮心世界/la petite chartreuse》。

    开始想换频道的,尤其是看到那个女主角年轻的单身妈妈,像个肥皂泡一样透明,整天发呆,不爱说话,喜欢表演却找不到工作,每天同一件衣服,破旧邋遢,眼神恍惚、不安。要是还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也就罢了,可她已经成人了,却还在发呆中生活,真让人看着闷心和压抑。

    可是,我被那个脸色苍白、眼神寂寞的小女孩抓住了。是那个小女孩的命运,吸引了我继续看下去。

    很多电影就是这样,在触及一些看似难以解决的人生命题和人类命题时,小孩就出场了,他们往往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

    名字叫艾娃的这个小女孩,本身就是等待被拯救的人因为她不快乐、没有朋友,她还能拯救谁呢?

    一个男人。跟单身妈妈一样,同样过着非常态生活。

    电影中的这个男主角从生下来就没有掉过眼泪;固执,自我封闭,开一家书店,熟悉每一本书,几乎能倒背如流,却不知家里糖罐的位置;曾经酗酒,有过家暴;爱好登山,却从不顺着登山者最常走而是选择无人走过的线路攀登。但是,自从妻子离开后,这个男人选择了戒酒。

    有一天,男人开车撞上了独自放学回家的小艾娃。从此,他们之间开始了一段沉睡与唤醒的奇妙旅程。

    先是小艾娃昏迷不醒,医生告诉小女孩的妈妈多跟小女孩说说话,就能让小女孩好起来,可她的妈妈却不知道说什么,单身妈妈自从有了小女孩后,一直处在不安和恐惧中,不是不爱,而是害怕。因为她在从没想过怀孕,从没想过要生孩子的阶段,却突然当了妈妈,世界好像一下子被打乱了,不知所措,陷入巨大的不安中无法自拔。

    单身妈妈来找男人请求帮助。

    男人答应了,每天来医院,给小女孩讲故事,表演小丑。终于艾娃苏醒了,但却不能说话,被妈妈送到了很远的疗养院。

    男人继续到疗养院陪伴艾娃,给她用树枝编织鸟巢,带她看滑翔。有一天,艾娃快要不行了,除非奇迹才能唤醒她。等到年轻女人终于克服恐惧来到疗养院看望女儿最后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6-29

  • 2021-10-13

  • 2019-09-26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1-10-0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2-22

  • 2019-11-04

  • 2019-10-09

  • 2019-11-16

  • 2022-04-26

  • 2019-09-20

  • 2021-11-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03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9

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2024照亮心灵的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