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2024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范文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推荐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

(共 5387 篇)

  • 1、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600字

    《父母的觉醒》一书由沙法丽萨巴瑞所著,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从心理的角度来探索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指引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进行精神的交流。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父母的觉醒读后感6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当我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认真练习舞蹈、认真完成钢琴老师布置的每次任务时,何曾想过我的女儿是不是喜欢着这各种各样的角色呢?但是往往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她期待着我的反馈,期待着我的肯定。可是当我带着情绪去看原本很轻松完成的事情却被她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当我要爆发的时候,她胆怯地看着我,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却怎么也完成不了。所以正如书所说孩子是慷慨的,可以接纳我的任何情绪,我的错误在孩子眼里都是可以被包容和被原谅的,反过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包容孩子在我眼里所谓的错误呢?育儿路上有太多的荆棘,拨开荆棘的时候也许会遍体鳞伤,但是荆棘过后何尝不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 2、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800字
    《用思想点燃课堂》读后感800字

    在家无聊,逛了下书店,看见了魏勇老师的这本书,我立即被书得标题所吸引,于是买了这本书,回家一口气就把它读完。读后,我发现我被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原来那枯燥的历史课也可以上的如此地生动。

    回想曙光在白教授的指导下的改革,用问题引导教学,其实和魏老师的观点差不多。问题的设置,其实本身就是用思想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在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我认为更应该用思想来点燃课堂。语文教学,在许多人眼中,那种少慢差费的情况很普遍,认为语文多上少上一个样,甚至有人说语文上与不上一个样,其实有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语文的门外汉,自己不懂,于是就想当然。其实语文课堂就是思想课堂,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老师应该是一个启蒙者。我们不仅只传授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思想,启蒙的含义也在于此。

    现在的高考,不是只考那死的知识,而是侧重于学生的能力考试,所以每年高考分数出来之后,有许多黑马的出现,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思考一下,其实黑马并不黑,他们平常也许是成绩并不理想,但平常我们老师只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的迁移,这样一来,学生的能力并没有突显出来,而高考作为一场选拔考试,它侧重能力,那对那些平常不注意知识迁移的学生,往往以惨败告终,这样就造成了所谓的黑马现象。当然影响高考因素的有许多,但笔者认为能力地迁移更重要。

    有人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是的。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和一根芦苇很相似,很脆弱,但人是很伟大的,因为人会思考。但人要更好地思考,就必须学会思考,而求学阶段就是学习怎样思考的阶段,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学如何思考问题。作为老师也应该告诉学生或者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这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终生起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终生受益。

    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表面上好像在训练学生,其实根本就没有深化,有时对问题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是其人昏昏又怎能令人昭昭呢?我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肯怕象我这样的老师不少。今天魏老师的大作给我打开了一扇窗,真的很感谢魏老师。

    其实大凡有所建树的人都是一些会思想的人,远的不说,单说教育战线,陶行知、于漪、魏书生、赵梦龙、洪振涛、李镇西还有魏勇老师本人就是,而象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等,这些人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者,我想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思想性,那么老师本身应该就是一个思想者,也许我们现在不是,但只

  • 3、 《高效课堂》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

    读了《高效课堂》一书后,我深有感触,高效课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游戏中学习。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内涵。我曾试过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但终因担心学生的成绩和不好把握而不了了之。

    因此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生怕学生听不明白,讲了又讲,有时学生听烦了,也不一定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也一直为此而苦闷。通过学习我深知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出头、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高效发展。对教师而言具体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对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认识上,从少知到多知,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高效课堂”是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追求教学的协调、和谐,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提出高效课堂主要是针对原有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回头看看我们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

    曾经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物主义”。“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综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能谈得上高效吗?显然,只要我们把自己真正的放在引导者和“旁观者”的位置上,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反复的磨练,造就了自信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实践,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进一步练好教学的基本功,学会反思和创新,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 4、 《父母课堂》读后感1000字

    《父母课堂》读后感1000字

    二年级二班 李柠珊 家长李维铎

    家庭是孩子降临人生经历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终身学习面临的第一任老师。如何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学会去爱和理解孩子,如何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是我们家长思考的问题。在孩子学校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父母课堂》。它给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的启示。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颇有体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的对话,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做父母的不仅应该做好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知心的朋友。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和谐关系。沟通,首先要相互尊重,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活动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意志强加于孩子的思想,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其次,沟通是双向的,我们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倾听和倾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认可。此外,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该有向孩子学习的意识,真诚的欣赏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虚心向孩子学习,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应与孩子平等的讨论和探索,一方面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挥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引导作用,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通过沟通,我们还能够掌握如何尊重孩子,培养孩子兴趣,孩子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从孩子进入学校后,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竞争起跑线上,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未来获得成功至关重要,而习惯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家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现在孩子在学习习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做作业求快,检查不认真不仔细,错的都是会的题目,学习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等等,通过对这本《父母课堂》的学习后,今后,我们将从集中注意,勤于思考,做好预复习工作,认真检查作业,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整理等方面来加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其他教育的重要前提,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困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才能在各种困境面前调整好心态,直到成功。而孩子良好的个性是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中培养出来的,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 5、 父母课堂读后感1000字

    父母课堂读后感1000字(一)

    读完《父母课堂》我受益匪浅。觉得自己很多时候的教育方式都有些问题。看完关于那篇关于过度辅导的文章,我颇有感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本事天下父母共同的期盼,但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的例子枚不胜举,怎样才能爱得得法,爱的恰到好处是我在一直深思的问题。对于邓家轩我应该怎样好好的引导他我也一直在吸取别人的教育经验,但并是把别人的方法强加到我的孩子身上。我认为应该因材施教,对于邓家轩这种个性独特,表现力强的孩子我应该用独特的方法去引导他。

    记得我看过一篇关于养鱼的故事,养在鱼缸中的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金鱼可以长到一尺。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让孩子健康强壮成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我们对孩子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对于孩子不应该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孩子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作为他学习的老师。我的孩子遇见问题总爱问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好的,就应该鼓励孩子多发现问题,多问问题。这样孩子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就能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最后我想说我的体会就是对孩子要宽容。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就像书里说的,孩子我在等你犯错,7、8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呢?关键取决于面对孩子犯错时,我们该怎样。你会发现教育孩子时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会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父母要容忍自己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的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事情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这点我想我可能过去做的不是很好,邓家轩犯错是我总会和他生气,没有用很好的态度来处理他犯的错。我以后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

    《父母课堂》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通过它我看到了我自己身上有很多对孩子教育方式的问题。以后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怎样做好家长,以教育好我的

  • 6、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一) 读了《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这本书,对我现在教学给了很大的启发。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学生和老师角色的互换,让我们能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是萨尔曼·可汗,他自小学习成绩优异,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后获得了数学学士、计算机学士和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金融业,成为一名对冲基金分析师。2004年夏天,为了给新奥尔良的表妹辅导数学,住在波士顿的可汗索性将讲课的内容制作成视频,放到网上,让表妹自己去看着学。没想到,他的视频无意中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不仅收到了如潮的好评,而且真的帮助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解决了数学学习问题。2007年,可汗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可汗学院",把他的讲课视频都放在了这个网站上。2009年,可汗干脆辞掉了对冲基金分析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可汗学院的建设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读了可汗学院让我知道:科技就是生产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是基本手段,每位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熟练掌握课件、幻灯片、微课的制作,让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转变观念,创新课堂。可汗学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必须改变观念,敢于创新,才会有出路。我们学校现在所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迈入正轨,学生自主学习但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微课就起到了建立每一个学生学习与教师讲解之间的一种媒介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反复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从而实现教师一对一的学习指导。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思想和行动都有了更大的"翻转"动力,希望让我的思品教学有新的突破点。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二)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是萨尔曼·可
  • 7、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3篇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一) 几年前就听说过可汗学院的光辉事迹,随后在国内也有不少关于翻转课堂的新闻,因为可汗学院被定义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所以我把它理解为纯粹的教育技术范畴,而且是教育技术中的信息技术领域。对此,我并不很感兴趣。我总觉得对教育而言,这些不是太本质的东西。 湛庐心视界的季总跟我说起他们最近出版了《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是萨尔曼·可汗本人所著,我想也许可以澄清我的一些疑惑。 拿到这本17万多字的书,我基本上不停顿地用了四五个小时通读了一遍,发现这本书既是出乎意料的,但也在意料之中。 照理说,可汗学院能在很短的时间成为一个热点,能够吸引谷歌和比尔·盖茨的关注,能够得到盖茨基金的支持,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然而我所了解的国内的各种实践似乎没有能够让我认同的例子。这本书解决了我的这个困惑。因为从头到尾,萨尔曼并没有在信息技术领域过多纠缠,几乎从头到尾都在谈论有关教育、教学和课堂的各种观点。我本以为他会大谈特谈技术,但是他没有。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本质上还是教育,可汗偏偏重点论述了他的教育理念。 其实所谓的翻转课堂,它的本质是一场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只不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就像多媒体教学,本质上还是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仅此而已。有些时候,我们在教学上的一些设想的确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不过一定要搞清楚,是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绝不是教学迎合信息技术。 萨尔曼·可汗并非教育专业出身,但是我想这正是他的优势所在。在这个盛行跨界发展的代,似乎英雄都是这么产生的。这其实合情合理。 跨界成功意味着"外行"打败"内行",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如果看过这本"可汗学院",没人会认为萨尔曼·可汗是一个教育的外行,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跨界的内行,在这一点,他跟乔布斯没有什么不同。跨界的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的"非主流",这恰好是可汗学院的核心教育理念。所谓内行,一般是按照某种主流的过程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会把学习者装进一个相同的套子里,很难做出突破。事实上就教育领域而言,尽管世界各国都在一直探索各种改革,但从根本上来看,一百多年来无论是从教育的理念到教学的模式,我们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而跨界学习是一个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学习过程在大脑
  • 8、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
    《让思想照亮课堂》读后感 让思想照亮课堂,让生本充满教育。读了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课堂转型侧记——《让思想照亮课堂》,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及学生终身发展作为目标,以生为本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以分为重,以分数做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当我们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内心的成长时,我们的教育最终也不可能没有分数,没有成绩。 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是人们宁愿抱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思维,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思想,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似乎最大的担心就是影响成绩,另外就是因为真正的课改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假如,环境不能给老师们松绑,一切的考评机制都绕着分数转,那么我们永远没有思想,课堂也永远不可能被照亮。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首先要相信闪光的思想会点燃老师和孩子们的激情,捆绑的手脚永远不可能尽情地舞蹈,压抑的心灵永远不可能尽情地歌唱。我希望我们能够拥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在教育的舞台上站立,不再匍匐着前行。我希望我们真正的循着思想的光芒,真正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老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一味的模仿别人的皮毛,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地站立。我们能不能真正的让课堂亮起来,就凭我们是不是真正的拥有思想,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努力行走。我们总看见别人的形式,却从来不想触摸人家的思想,我们热衷于效仿人家的花样,却从来不想嗅这花样背后的醇香,所以,我们可能模仿很多,也似乎学习了很多,但最后我们发现我还是我。改变思想是关键,坚持行动是根本。相信,在我们学校领导的大力鼓舞提倡下,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啊,在我们的教育田野上一定会开出各自芬芳的花朵,思想闪耀的花朵。
  • 9、 《父母课堂》读后感2000字

    《父母课堂》读后感2000字:

    因为不认同部分家长粗暴管教孩子的方式,所以从小生命刚刚开始在我身体里孕育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不动手打孩子。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在濒临“崩溃”的时候,不允许自己动手打,但少不了用语言表达我的愤怒。有时候听到家长们谈论,被孩子气得动手的时候,我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一个“非暴力”的好妈妈。

    年初读了《父母课堂》2017年1月刊“专家讲堂”栏目里的一篇文章《非暴力沟通:用观察代替绝对化的结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暴力与动手是不能划等号的。并不是只要不动手打孩子,就是没用使用暴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常忽略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谈话方式有时候是“很暴力”的,我们的语言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回想与孩子、家人相处的片段,确实常常会出现这样让双方都很痛苦的局面。比如,与孩子约定好玩游戏的时间,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不舍得结束。开始还是提醒,“魏嘉瑞,时间到了,把游戏关了吧!”。结果提醒催促两遍后,孩子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或者不配合我的要求时,就会语言升级“妈妈说几遍了,你还装听不见”“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自我管理能力这么差”“就知道玩游戏,将来能有什么出息”……不但自己越说越生气,孩子也气的跳脚,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生闷气,但下次可能还会重复发生同样的事情。再比如,孩子爸爸有时候晚上在家看手机,而我希望他能帮忙给孩子检查作业,可能就会对孩子爸爸抱怨“每天回来不知道检查孩子的作业,光知道玩手机”“比起孩子,我看你更喜欢手机”“什么事都靠妈妈,不知道要你这个爸爸有什么用”……结果孩子爸爸不但没帮忙检查孩子作业,还引起夫妻争吵,而孩子也在一旁吓得不敢出声。最后不得不自己边生气,边检查作业。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与孩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孩子很愿意向家长吐露心声。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可你每次朝我大吼大叫,说一些伤难听的话时,我都感觉你很陌生,不像是我的妈妈,我甚至想我要快快长大,快快离开你。”儿子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原来我一直自以为是个“好妈妈”,可孩子并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自己非常爱孩子,可孩子有时候却没有体会到,甚至小小年纪就有了离开家的想法,我的语言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后来,我还在网上看到,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语言暴力甚至自杀,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 10、 《课堂密码》读后感1000字

    《课堂密码》读后感1000字:

    十月底,我带教师去上海培训时听了周彬教授的一次讲座。整场讲座都在讲公开课上发生的课堂教学故事,加上周彬教授独特的演讲风格,所有老师都听得十分投入。整场讲座结束,周教授的ppt依旧显示在首页,上面只有四个字:课堂密码。这四个字加上他的讲座唤醒了我对课堂的觉知。

    回想起我自己站在讲台、站在学生面前的场景,我总觉得教学是一件摸捉不透却又习以为常的事情。课,按照传统的方式继续下去,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多关注一下学生就会觉得有些无助。学生学到了何种程度,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说实话,心里真没底。不断地操练又怕陷入题海战术,无法启迪学生的心智,同时又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不操练又怕学生没有掌握,因此操练多少学生才能掌握?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想必一个教师自己心里没底,稀里糊涂将课上下去,那么学生也就只能稀里糊涂地学下去了。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可能就会走散,再想回归到课堂也就更难了。

    培训结束后,我爬楼看完了周彬教授的公众号文章,但是碎片化的阅读依旧无法让我对课堂教学形成完整的理解。于是,我便将周彬老师课堂教学的系列丛书淘了回来。周彬教授的课堂教学系列共有三本,《课堂密码》只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在课堂: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第二部分重点在课堂中的人:课堂中的“学生”和课堂中的“教师”。

    每一部分都探讨了教学中最习以为常却又常常被教师忽视的案例。每一节开头都以故事或是案例的形式开始,引读者进入情景,而后转入课堂教学,让读者学会将身边的事物与教育进行关联,从而获得启发。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场迷宫游戏,那么《课堂密码》这本书就是一份带有障碍物的迷宫地图,每一个通往出口的路径中都有无数的障碍物。它没有详细地指示教师课堂教学如何去设计,从哪个点切入且如何在教学中去推进。但是它将教师课堂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出了标识,让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警醒,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留心。想必,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扫除迷宫中的障碍物,那么终有一天会走出迷宫。这时再回过头来看迷宫,可能对这幅迷宫地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这场迷宫游戏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当然,迷宫地图也不是万能的,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障碍物可能会更多,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做标识。当遇到的问题多了,经验也就多了,处理课堂问题的态度也就更加坦然和从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3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6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
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范文,2024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等,为大家撰写父母课堂读后感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