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 > 地图 >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2024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范文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相关栏目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热门栏目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推荐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

(共 3224 篇)

  • 1、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读后感)

    读罢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跟随作者浏览了南亚次大陆壮美的河山,拜谒了那里辉煌的古文明,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钦佩作者渊博的文史知识与精彩的描述,掩卷沉思,书中那些可怜、可叹与可恨人啊,令我五味杂陈唏嘘不已。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m.dhb100.com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群可怜愚昧的人。一部分巴基斯坦和印度人站在垃圾堆上、道路边,无所事事,千百年来一直站着,哪里有风吹草动就往哪里聚集,自食其力的另一部分人在摆摊卖东西,还有少部分人名为乞讨实为诓骗。田野里大片土地荒芜着,那里没人劳作,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撤出后留下了比较先进的整套灌溉设备,也没人使用。他们汇聚在道路边等待,是等待天上掉馅饼,还是等待印度教神赐予食物与智慧?他们呆呆地站着,在思索什么呢?他们或许在为自己的不劳而获沾沾自喜,或许在讥笑那些辛勤工作的人吧。他们就这样呆立着等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子快等完了,就跑到印度教的圣水河——恒河和印度河边,继续等待。一辈又一辈,等了几百年了,等到了什么?他们的作为让我禁不住一声长叹,唉!

    俗语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生活的贫穷和居住环境的肮脏让人觉得可怜,但他们麻木等待,苟且生活的态度让人痛恨!

    苟且度日的老年人并不太可恨,可恨的是那些天天无所事事的呆立等待地和乞讨的年轻人及孩子!一个民族文化的退化需要许多年时间,但一个人的堕落只需要几年,特别是年轻时一小段时间的懒惰。看着别人干活儿自己偷懒而心无愧疚的人,没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生活目标,甚至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我身边有个年轻人身心俱懒,对自己放任自由,不加约束也不会约束,认为家人或者社会应该满足他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我们一直传承的耕读世业勤俭家风的文化氛围里,这些父母很快就能意识到教子的失误,会想方设法让其子明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理念。

    我们有光辉灿烂的的文明,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着幸福的中华儿女。建国七十年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让中华儿女更加自信,我们党提出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更让我们产生深深的自豪与幸福感——有幸生长在这勤劳美好的国度!这篇文章让我警醒,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尊、自强、自控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桑露萍)

    《千年一叹》的作者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余秋雨先生,余秋雨先生曾在千禧年前游历拜访世界上许多古文

  • 2、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更像是同他再读经历一段文化苦旅。作者已经写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讲的是中国国内的文化遗产,他也因此受到凤凰卫视的邀请,作为嘉宾来走这一段路。从希腊,到埃及,再到中东,最后印度,一路羁旅,探访各大古文明现状。一路上几乎不是战火连连,就是经济匮乏,连古文明的影子都难以寻觅,怎一个叹字了得!

    是的,这本书里自然少不了作者对各大文明的“叹”,但是作者也说,这一次旅行是对中华文化的重新发现。也就是说,中华文明与其他各大古文明放在一起对比,加上对其现况的考察,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能够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除了地理上与其他大文明阻隔,没有直接交战的可能以外,还会有其它因素。而我们题目中所讲的“水土”,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形态,包括地理环境,以及其所决定的文明种类,还有文明的发展策略等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果把中国与中亚、南亚之间的雪山沙漠什么的都从地图上抹去,让中华文明与其他大文明有直接接触(指有明确的关系,像朋友敌人这一种)会对中华文明产生怎样的改变呢?

    让我们先看一下时间轴: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和两河流域出现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基本统一

    公元前2070年左右:禹建立夏朝

    公元前20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产生

    公元前1900年左右: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定居

    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腊城邦出现

    公元前770年左右:春秋时代开始

    公元前550年左右:波斯帝国诞生

    公元前540-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被波斯征服

    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

    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国家,今天却没了当年的气色。古代大文明间,或者对大文明的战争,满满包含着一种对其他文明的嫉妒,再加上某些君王所带有的野心,征服后的毁灭成了必然。所以就会有占领城市后纵火、水淹、甚至是在土地上撒上盐和荆棘种的种种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是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人民观念的破坏,还是对文明间仇恨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了极端主义。这是几大古文明在斗争中最终荒芜的原因。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朝代更迭大多是文明内部的战争,周围也没有可以匹敌的,拥有如此大包容力的文明。那么我们回到刚才的假设,并且

  • 3、 余秋雨散文之《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随后毅然地跟随着他们,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千禧之旅的目的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各人类文明的精华,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冒险。途中他们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余秋雨写到: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

  • 4、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读一本名著,感受当时文字的美妙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千年一叹》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随后毅然地跟随着他们,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千禧之旅的目的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各人类文明的精华,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冒险。途中他们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余秋雨写到: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

  • 5、 余秋雨先生《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都会有很多精华需要我们去研究抄写。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余秋雨先生《千年一叹》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余秋雨先生《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一直对余秋雨这位作家,有很强的崇敬之情,此感觉源于以前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道士塔》,文风朴实,文底深厚。看他的书,往往能在不经意中给人以某种心灵的震撼,《千年一叹》亦如此。

    《千年一叹》是本日记,记录余秋雨先生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经历,为了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如他所说: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重拾历史,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苍凉感,独语苍凉,在苍凉中独语,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又阵阵叹息声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是谁?是谁的悲叹?哲人,法老,佛祖?亦或是他们的民族与灵魂?当辉煌已成为寂寞,当神庙已经破碎,当人们已经开始了遗忘,那叹息声也只成为无奈。

    当翻开《千年一叹》,仿佛开启了我的旅程的大门,跟着余秋雨先生,探索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历史的翅膀最终没有穿越岁月的阻挡,在经历夜色的浓重之后,变得支离破碎,支撑着记忆中千年神话的情节和意境,艰难而执着,如蜗牛爬过的痕迹。

    希腊是旅程的首站。抵达希腊时,看到辉煌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它,早已退出争夺辉煌的竞赛,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占据了整个瞳孔,希腊文明的中心是雅典,则它的背景性土壤理所当然是伯罗奔尼撒半岛,它地域广阔,生态落后。其中斯巴达人更是好战尚武,政治保守,把1个发达、进步、繁荣的雅典给活活拖垮了,这便是一切文明难以摆脱的悲剧,虽然太多的征战和杀戮让王城也沦落为1个堡垒,但是它们留下那个永恒的坐标奥林匹亚,它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并且延续着历史血缘,传承着文化伦理。

    从希腊跨越到埃及,历史的车轮带着我们又去丈量这个文明故地的漫漫长途,大的三座、小的若干座的金字塔,还有那尊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雕像,让我觉得人类还是非常无知的,敬仰中,心中疑问成堆:如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用什么工具?靠什么方式搬上去?建造这庞大的建筑需要多大的人口基数?种种问

  • 6、 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读完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散文后我们的读书笔记也要开始撰写了,在读完的感受中我们学生一般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言语去表达出来。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随后毅然地跟随着他们,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千禧之旅的目的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各人类文明的精华,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冒险。途中他们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余秋雨写到: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

  • 7、 《论语》读后感:穿越千年的力量
    《论语》读后感:穿越千年的力量 有一本典籍,叫做《论语》,简单明了的语言,却蕴含着万物之成理,人间之正道。 有一位哲人,叫做孔子,一直为理想奔波,生前寂寞,死后却被各个时代的热议、推崇。 有一种力量,叫做仁者无敌,在“礼崩乐坏的年代,无用武之地;穿越千年传递到今天,至今仍使我们的心灵感觉到很暖很暖…… 两千五百多年前,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社会现实的腐朽需要一位旷世奇才来力挽狂澜。于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孔子诞生了。他十分不满春秋末期“君非君,臣非臣”的礼崩乐坏的现实,主张恢复周礼,实行仁政,它坚信唯有推广仁义、泛爱世人才可以结束这时代的悲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同社会。然而,这样的思想在当时丝毫没有被重视,在私欲与暴力横行的时候,邪恶早已把统治者的双眼遮蔽,儒家仁学思想不得不因这个时代而落寞沉寂。 但是,孔子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生前对治国理想的追求,当他留传于各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之后,事实证明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从春秋时期的报国无门,到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光阴与孔子开了一个玩笑之后,从此,儒家正统的仁政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仁、义、礼、知、信”正式成为时代的主流。如果说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圣人,那么他的伟大在于用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年已逝,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他的言论和思想中受益。 我想,如果我们在抱怨生活困苦、郁郁寡欢的时候,可以想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如果我们在缺乏自信、不敢向前的时候,可以想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我们在浪费光阴、荒于劳作的时候,可以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我们在许人诺言而背信弃义的时候,可以想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那么,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因受到《论语》的洗礼而焕发光彩。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富含着的道理,永远是简单朴素的,就像是太阳东升西落,就像是作物春种秋收,亘古不变。于丹曾说过,《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 是啊,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便会和谐与共。然而,“文明社会”中却“冲突”不断,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争名逐利,尔虞我诈;大到国与国之间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8、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书笔记1000字

    这个假期,我在百无聊赖之际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跟随作者来了一场全身心的“千禧之旅”。它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礼貌古国,领略人类礼貌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所以他们选取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经除中国外的三大礼貌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作者行程数万公里考察世界各大礼貌古迹,在寻找人类古代礼貌的路基时,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礼貌。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礼貌。礼貌在铁戟长刀下衰落了,战争、杀戮把这千年的礼貌消磨了。只剩下极度的贫穷与落后,极度的愚昧与无知,礼貌与野蛮只有一步之差。礼貌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使用文字的地方,此刻却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绝妙的讽刺。 其中,波斯礼貌、希伯来礼貌、埃及礼貌、希腊礼貌和巴比伦礼貌......此刻只剩下了一堆堆废墟,废墟伴随着他们的礼貌一齐埋葬,一并销声匿迹。 世界本是一个大村庄,人们原本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只是之后有一天,一户人家的人抢了另一户的一点财物,得手了,于是又有一些村民纷纷效仿,这使得每户人家人人自危,都在家偷偷练武,使得整个村子不得安宁。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正是如此,战争会使战胜方与战败方两败俱伤,会破坏两方民族的礼貌,会使人民流离失所,贫困、天灾……接踵而至,留给人们的将是无比的伤痛。 途经十个国家一一走过来,作者在震惊伤感中表露无遗:“人类礼貌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从古到今的灾难,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 正如歌词中唱到,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的凤凰再飞翔。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屈原的梦,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的凤凰再飞翔!所以我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庆幸在自己身后有一个强大而又伟大的祖国在支撑。因此我们要尽我们所能的去学习去保护那些古老的礼貌,去教给我的后辈,去告诉他们中华礼貌千年的历史,才会有我们光辉的此刻。中华礼貌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传承。  

  • 9、 千年智慧书读后感

    千年智慧书读后感(一)

    你们喜欢小绿人吗?走进《小绿人》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更多人对动物植物是怎么样观察的。在观察小绿人的举动中,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沈雪,一个是大肚子司马博士。就连三个表兄妹也对这课题很感兴趣。司马博士遂邀请了三个小朋友利用暑假的时间和他一起去西南大森林里考察小绿人。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几位擅自离开森林来到城市的绿人孩子和来找小绿人的绿人长老。为帮助小绿人重返森林,小绿人主动现身并做出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表演。

    而我呢,前几天在下雨,突然看见阳台上爬着一只小蜗牛和它妈妈。我见了就喜欢,急忙把它们拿来玩。我先把它们放在一张白纸上让它们爬,可小蜗牛们却东张西望。我一气之下,把小蜗牛们摔死了。

    如今,我看了《小绿人》这本书受到了很大启发。如果你们想观察小动物的话,请你们不要伤害它们,要给它们一个美丽可爱的家园。无论变得怎么样,只要你伸出就援治手,它就还有生命的希望。如果你对它无动于衷它将面临死亡的命运。

    千年智慧书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完了《又见小绿人》,我对这本书有很深的感受。

    这本书讲述了在地球生活着跟人类不同的一种生物,但它能跟人类很好的沟通交往。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小叶子,小晓,宫爷爷。小叶子和爷爷非常喜欢小晓,他们常常会去宫爷爷那去看望小晓,小晓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小绿人的聪明小姑娘。宫爷爷去世的那一天,就变成了小绿人在小绿人的世界里生活

    有一回小叶子和爷爷去看望小晓的宫爷爷。他们走过七座五彩桥,走到一片树林旁,突然,大树打开了一扇门。宫爷爷和小晓就因为小晓太小了,所以小叶子有点不认识她了。慢慢地,大家都熟悉了,就在那里开了学校,非常快乐的生活着。

    这本书很好看,希望大家都来认识一下小绿人。

    千年智慧书读后感(三)

    《又见小绿人》是《追踪小绿人》的第二部,这两本书都是金波爷爷写的。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吗?那是因为我要告诉你们,千万别和小叔一样坏。

    就在这一天,小叔突然找到小叶子问:我想让更多人来了解小绿人。小叶子说:你去问问爷爷,听听他的意见。小叶子没去找爷爷,就先找到小晓。把小叔的计划告诉了她。她说:要小绿人同意啊!我反正不同意。他们去找了爷爷,爷爷说:他刚才来了,只说回家,两天后回来。他已经走了。他走了?怎么办?

    第二天,小叶子看见了小叔来了,他手上还举着一把绿旗,小绿人全消失了。这时,一阵大风袭来,飞

  • 10、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

    世界很大,人很小;景观很多,人就一个;历史很长久,而你就那么短短的百年。面对这样的无法改变的事实,书无疑成为你去旅行最好的向导,不用花费很多钱,也不会让你身体疲乏;只要安安静静的环境,安安静静的心。

    作者跟随《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踏入哲学摇篮的希腊,走过褪尽繁华的埃及,闯过战火弥漫的两河,经过四大古国的印度,翻过喜马拉雅山脉,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留下这一页页仓促却不失精妙的文字。

    我慢慢合上手中金黄的纸页,摩挲着略显粗糙的封壳。渐渐地用力,我想通过书页,去看看,看看那曾经存在过的辉煌

    轻轻拂过那斑驳的印痕,坚硬而又冰冷的触感似乎千年间都未曾改变。慢慢拭去那覆盖的烟尘,梦幻而又闪耀的年代仿佛再一次无声地降临。

    巴比伦的空中楼阁似乎仍在云中闪现,耳畔依旧回响苏格拉底的自语,菩提树下仍然残留释迦摩尼的体温,年轻的法老正在接受太阳神的加冕,东方大地上名为孔丘的老者仍在踽踽独行,敦煌的画像在逆光中缓缓飞升似乎一切只是一场梦,梦中,跨越千年。

    指尖的刺痛强迫着我醒来,千年已过,文明已逝。满地只剩断壁残垣,满眼都是麻木不仁。古老的文化已经死去,未死的也只是苟活,偶尔的喘息提醒着自己的存在。但无论是雄狮或是巨龙,如今留下的只有骸骨与迟暮。红日,终究还是落了

    创造一个人得花上数十亿年,魂飞魄散却只在转瞬之间。文明,何尝不是?百年,千年的沉淀,一场战争,一次天灾,便化为乌有。再伟大的学者仍抵不过一把利刃,再浩大的园林仍挨不住一次洗劫。前人的结晶,一场大火,已是不复存在。

    文明,向来是无法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的,书籍、古迹、建筑,无一不是在文明一笔一划中创造出来的。每一块岩石都倾注着建筑者的心血,每一个点横都代表着开拓者的灵魂。但,这一切,终究还是消失了,海已枯,石已烂然而,文明的失落又不只在于它的古迹被抢夺,它的建筑被毁坏,而在于创造发明它的人已逝去,爱护重视它的人已离开,剩下的只有那一双双麻木而又漠视的眼睛,他们只是伸出手生生撕开了那最古老的文明,吮吸着它的鲜血,吞咽着它的骨肉,然后,用洁白的手绢擦去嘴角的血迹,脸上依旧挂着道貌岸然的微笑。

    不管哪种文明,等到黑压压的人赤着脚、光着身子奔涌过来,什么都不是了。原来,麻木的不只有外来者,还有原住民。文化,让人兴奋,人类,却又让人无比哀伤。

    我听到一声叹息,从那爱琴海面的微风中传来,悠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2-09-27

  • 2019-11-04

  • 2022-09-30

  • 2022-10-05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8-11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21-09-18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23-04-1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1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
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2024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余秋雨千年庭院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