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 > 地图 >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2024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相关栏目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热门栏目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推荐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

(共 6200 篇)

  • 1、 无规矩不成方圆 1000字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可见国人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应当敬畏和遵守规则。

    鸡年春节期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受害人张某无视规则贪图小便宜逃票,翻越动物园外围墙后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进入老虎散放区,被老虎活活咬死。老虎被后来赶到的警察直接击毙。

    驱园中虎易,驱心中虎难。很多人日常生活习性里,就潜伏着一头不守规则的老虎,为贪点小便宜,心存侥幸,挑战规则,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守规则者危害自己还累及无辜。敬畏规则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

    规则的出现就是为了束缚和限制人,但这种束缚,却是为了让人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到最后迷失了方向,而被绳子束缚的风筝却能有收有放的飞得更高,能出的去,能归的来。

    张某因不守规则,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虽犯错在先,但却仍使人感到惋惜。张某的行为,还会对他的两个孩子造成心灵上无法挽回的伤害。而老虎虽然咬死了人,但在另一方面,它也是张某不守规则的受害者,它也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战国策》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言有理。这次“老虎咬人的生命的代价”足以警示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少一些盲目自信和投机取巧,多一些自律和守规,我们便会离安全更近一步。

    美国诗人惠蒂埃在一本书里写到:“永远不要在河床上晒谷子,这是对规则的违背,而自己违背了规则还寄希望于他人来为自己的不守规则让位,则是更大的错误。”是的,我们常常说凡事不要抱侥幸心理,而建立在错误之上的侥幸心理,则更加要不得。唯有在规则内做事,才能更有胜算。

    遵守规则,首先要树立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需具备的一种意识,由“中国式过马路”就不能看出中国人规则意识的缺失,加强规则意识,刻不容缓。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公民认识到树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发自内心的自觉从思想上树立规则意识。

    遵守规则,其次应了解规则。

    公民应自觉了解相关规则,避免由“无知”引发的不好影响;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长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人们更快更好地了解规则的相关内容。

    遵守规则,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规则之所以会存在,必定有它存在的科学依据,否则便不能称之为规则。只要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规则,我们都应该遵守。例如,过马路要按交通规则。只有人人守规则,生活才有好秩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并非空

  • 2、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文800字

    自古至今,规矩渗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规矩的匡正,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矩,方为万事之本。

    规矩是照耀清晨的阳光,为你指引努力的方向;规矩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你坚定前进的步伐;规矩是人生旅程的指南针,为你引领航行的坐标。

    遵守规矩,增长知识,丰富人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当然也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讲并不陌生,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出名呢?因为他们的学生遵守规矩,把能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增长知识上。衡中最出名的就是时间表,那里每位学生的吃饭时间都是五分钟,不管干什么都是跑步的,午休也只有五分钟,学生生怕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知识储备不足。试想一下,如果衡中的学生没有这样的遵守规矩的习惯,那会是什么样子呢?正是因为他们遵守规矩,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他们的人生。

    遵守规矩,养成习惯,保障安全。守住规矩,才能守住安全的底线,否则就会出事。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女在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走人行道还公然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老人当场去世,孙女被送进医院。这就是不守规矩的恶果。规矩在时刻保障着我们的安全,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做法是对或是错。在生活中总有人想摆脱规矩的约束,那么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正是因为有了规矩的约束,我们的生命安全才有了相应的保障。如果人人遵守规矩,我们就能放心地走在人行道上。

    遵守规矩,和谐发展,走向富强。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阀内斗,争抢地盘,民不聊生,人心涣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反复无常,国家内部一片混乱。规矩被打破,社会一团糟。而现在法律越来越完善,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这难道不是遵守规矩的结果吗?因为遵守规矩,人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规范;因为遵守规矩,各个行业人才不断涌现;因为遵守规矩,社会越来越和谐。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守规矩,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动荡不安?人们又怎么会安心学习知识,安心搞科研来推动祖国的发展呢?因而遵守规矩,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可以使国家更加富强。

    规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使每个人在人生之路上明辨方向。

    遵守规矩是靓丽人生的基础,是充实知识的前提,是国家富强的条件。由此可见,守规矩方为万事之本。

  • 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800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便是事物发展的规则。天地万物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规则,这更是一种习惯。

    规则不是法律条文,不需要明文规定,却能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从待人处世应尊老爱幼、顾全大局,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排队、上厕所后冲水,都是规则意识的引导,久而久之,我们便形成了习惯。然而,这规则意识本身也来源于习惯。

    习惯很奇妙,它会让人下意识地做出一些举动,它可以养成,却很难改掉。有人也许觉得遵守规则是一种“束缚”,可是当他将“不得不遵守规则”作为一种习惯后,遵守规则也就相应变成了他的活动准则。

    我们都知道,“狼孩”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很难按照正常人的行为原则生活,例如,吃饭时他会为了护食而表现出十足的警惕,而想要什么东西时,他会选择直接扑上去争抢。正是他成长的环境使他养成了靠力量和速度来得到一切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应该是由他幼时不得不遵守狼的生存规则所致。当狼孩回到人类社会,虽然有专门的人在教育他,他仍旧会出于习惯去遵守动物社会的生存规则,因为这些规则早已化为习惯融入他的生命,无论他是否处于这个社会,他都会去遵守。而与之相对,有教养的人也会有他出世的习惯:习惯于不在公共场合喧哗,习惯于遵守交通规则,习惯于待人谦和礼让,习惯于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矩。他所处的环境使他清楚:要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遵守规则,而要想时刻遵守规则,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我们无法想象德国人有一天会“灵活变通”而去插队,我们也无法期望一个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会突然转性而开始走斑马线。所谓“规则”,不过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做法,而没有遵守规则的习惯,便无所谓“规则意识”。

    看来,遵守规则确实是一种习惯,一种社会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人们都愿意花一小段时间让自己遵守规则,那么个人就会在全社会的带动下,在个人努力下,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到那时,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加井然有序,我们的生活必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4、 《原则》读后感500字-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原则无法树人

    终于再一次读完《原则》了

    读后给我的感觉

    多少有些迷茫

    想到第一次看《原则》这本书时

    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从他温润的笔触里

    发现它是一本不讲why

    只在说他人生经历的书籍

    那是上大学的第一年

    也正是开始品读书籍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己在慢慢地成长

    才明白这些原则都是由经历而来

    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它帮助你发现真相是什么

    并据此如何行动

    《原则》的作者是瑞达利欧

    他是著名投资公司桥水的创办人

    书中不像其他书籍一样的老生常谈

    从达利欧的个人经历

    生活及工作原则中

    以一个选择性的题目

    展开对人生的追求和探索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点

    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

    有时候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其实这恰恰是没有原则的体现

    原则二字化解开来

    原,即本源;则,即规则

    比如说两个人因一点小事起争执

    最后争执变成了争论

    争论变成了战争

    这无休止的过程

    表面上是短期占领了高地

    实际上就是原则丧失的过程

    只有量变后发生真正的质变的时候

    才会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以及原则性

    我觉得原则即要领

    它会指引你正确的方向

    相反来说

    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是没有灵魂的代表

    是啊

    这是一个看似不公平

    又实则公平的世界

    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你

    拒绝接受平庸

    审视过自己的原则

    反思过自己的行为

    带原则持续前行

    不断地更新自己

    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 5、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读《西游记》第十四回有感

    说实话,如果我们没有无数次看过电视剧《西游记》,要想读懂原版西游记是很难很难的。而现在就比较轻松了,因为当我们一打开书,那鲜活的人物,那扣人心弦的场面就像过电影一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最近,我刚读完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我一边看书,一边就仿佛看到了那些场面:高耸入云的五行山下压着曾大闹天宫,威名四扬的孙悟空,五百年的春夏秋冬,雨雪寒暑,孙悟空靠着路人和儿童施舍的水果、食物度日,大唐高僧陈玄娤受观世音菩萨的指点,救出了孙悟空,收为高徒。但孙悟空劣根未改,秉性难移,获取自由后就大开杀戒,除了六贼,当然也会伤及无辜,陈玄娤一点也奈何不了他。这时观世音菩萨送给了孙悟空一顶嵌金花帽金箍儿。从此,孙悟空完全在唐僧的掌控和制约下,再不敢老子天下第一,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经。

    我读后的体会是: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能出轨、出格,就像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干涸了一样。联系到我们学生更是这样:我们在学校里学知识,长本领,为了是将来更好地效祖国。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谆谆教导,实际上就是金箍儿,在不时的提醒我们,规范我们的言行,让不良习惯,不文明的行为远离我们,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古今中外,一个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6、 《不疯魔不成活》读后感

    《不疯魔不成活》读后感(一)

    比较平淡,但也比较真,以为就这样结束,哪知道最后一句:这位红着脸的小家伙,就是陶可。让我深深地沉陷其中。我喜欢他这样介绍自己的爱人,短短几个字2020就把自己的爱意表现的明明白白,他是自己心中的宝贝,是掌心里的孩子。

    校园里的爱情,干净纯洁,哪怕是同性之间,只要爱上了,谁管他是不是和自己一样,两个人的相爱,总比三个人痛苦的好,尽管爱人迷糊,但认准了他,哪怕是再大的苦难,有了爱情,也可以度过,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两个人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而两个人的爱情却是谁也挡不了的,我喜欢他们之间的爱情,如果说男和女的爱情最终还有一个爱的结晶,那男和男之间的爱情却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是为了彼此的今生今世,不求来生,只为今生。

    《不疯魔不成活》读后感(二)

    读刘墉的《不疯魔 不成活》,刚开始看到这个书名时,心里很诧异,好奇他在写什么。后来在他的书中看到:不疯魔,不成活是京剧行当里的一句老话。我特地查了一下它的含义:指的是一种态度,在工作上这种态度叫敬业。更深一步,不疯魔,不成活是一种境界,一种痴迷的境界,无论对戏对事的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会让人深陷其中,全心付出。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科学巨人皆为疯魔之辈,故有不疯魔,不成活的俗语。

    散文是有声的话,画是无声的散文。

    看刘墉的文章,每一篇就像是一幅缓慢展开的卷轴画,一点一点的,生动典雅地呈现在我的面前;而他的每一幅画又象是讲着人生百态的故事,娓娓道来。正如他说:我的画,融入了幼年的回忆、个人的想象与故事史实。希望欣赏者能保持美感距离,莫问君家何处,因为它是画,是散文,也是我经营的小说。

    他的文和画里能看到繁华背后的社会炎凉和人生百态,能读到历史的沉重和无奈。如《童年的声音》结尾写到:还有一夜打破寂静的是个山东老汉的哭声,从一片低矮的违建间传来蒋总统,你不是说带我们回去吗?怎么还不回去?再不回去,我娘都死啦!

    男人苍凉绝望的呐喊,震撼了我!让我联想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有多少人背景离乡、骨肉分离,那种深深的思乡之情,何时能有解开的一天?其实绝大多数人内心一定是无奈的苍凉,并且都成了永世的遗憾。

    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不疯魔不成活》读后感(三)

  • 7、 读《方圆舍得》有感

    读《方圆舍得》有感

    方、圆、舍、得。在这个竞争日俱激烈的社会里,学会怎样做人已经比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显得更为重要,试想即使一个从著名大学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学习成绩相当的优秀拥有相当高的iq然而他的eq却不如人意,那么他在社会上还是会遭受到挫折,遭受外界带来的压力,所以如何学会做人是他迫在眉睫所要解决的是,毕竟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往往只是理论的知识,单凭这些东西要想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混好是远远不够的。而读完《方圆舍得》一书后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此书给我的启示:我们要学会方圆舍得。方:做人的原则,做人要方正。“方”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立身处世的脊梁,做人要方,就是要遵循一些起码的做人准则,要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含糊,有着坚定的立场。文中大量列举了名人的例子,教导我要做一名正直、守信用的人,倘若一个人连基本的承诺都不能实现,那么还有谁会去帮助你,诚信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我相信只有我们坚持做一个为人正直、诚信的人,那么才会有人会去帮助你,若是你身为一名领导,也只有你为人方正,才会有人会完完全全被你所信服。由此可见,做一名正直的是有利无弊的。 圆:处世要圆通,传说当初钱币被铸成外圆内方的形状,就是加进了孔子的处世理念:做人内心一定要方正,但处世人不得不圆通。在人和人交际中,要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如果过分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过分耍滑头、反复善变,又将会遭到众叛亲离。所以,处世必须要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确,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努力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根据对方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随时赞美别人,多替他人着想,适当让步与妥协。呢们,就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就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 舍:烦恼要舍弃,人活着或多或少都会有烦恼,据专家分析表明,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号敌人不是癌症,也不是心脏病,而是烦恼。烦恼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细想,身体是创业的本钱,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我们美好的将来,因此,请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得:快乐要得到,人活着如果连快乐都得不到,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即使有再多的钱财,事业有再多的辉煌,缺乏了快乐,如同一口枯井,失去了生命,毫无意义。“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这就是英国作家萨克雷寻找快乐的方法
  • 8、 《规矩和爱》读后感

    【规矩和一爱一】读后感(一)

    在老师的建议之下我们家长读了【规矩和一爱一】这本书真正的一爱一是带有规矩的一爱一,真正的规矩是体现一爱一的规矩,这本书强调了一爱一不是无边无拘的,规矩也不是对孩子强制的没有一爱一的教条。

    孩子小的时候,也读过类似【父母必读】的有关的书,可都是比较肤浅的,那时候也没接受过心理学的知识,只是泛泛的说教,不是能够用心一爱一护理解孩子的心境。过分的严格教育会压抑孩子内心的快乐。我对孩子的总是说:不成材的成一人,做人要诚实、为人要善良、做事要踏实、不好高骛远、要虚心好学等等,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孩子,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不能孩子当宠物,高兴的时候喜欢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的发泄给孩子,自己有的时候就这样,工作中的不快也传给孩子,有时孩子会察言观色看着一妈一一妈一的脸色行一事,无意识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要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谦卑态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非常艰难,这是要靠自身的自律不断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我常常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不忍心看到孩子在自己面前有一点闪失和痛苦,当孩子头疼感冒生病的时候,恨不得都把孩子得病转到自己身上,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个一性一,叛逆你的思维和你给予的教育时,你的一爱一又转化成恨,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甚至狠狠的对孩子说你是不是想看到我死?看了这本书才发现我们要理一性一的来学习和判断,我们若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一性一面对孩子,那这种本能的一爱一也可以成为溺一爱一的洪水而泛滥成灾。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为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艺术,他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乐,也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痛现在,很多家长没有把教育子女当成一人生的至要了,都不愿意静心谦卑地来阅读品味那字里行间的一爱一和美妙,而是一味的迎一合应试教育的需要,赋予孩子过多满足自己心里期望值的虚荣,恨不得孩子都是成龙成飞的材料,有时候以自己的工作为重要,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孩子有爷爷接送给吃好喝好,但父母的一爱一是别人带替不了,父母这个岗位是无人代理的,孩子和父母的连接是独特的,也是天然的,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是一切社会学习的基础,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

    不是生了孩子就是母亲,不代表

  • 9、 规矩和爱读后感

    【篇一:规矩和爱读后感】

    接受恩师的邀请,在写下这篇读后感之前,我思量了好久如何构架文章能够表达清楚我的感受。再次翻看书籍,回想这两年多走过的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压根就不会有框架,有的就是一个心态,具体说来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我的孩子还不到两个月。朋友送来,翻阅过后,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是对其中一句话很有印象。那句话的大概印象就是,要从父辈对我们的教育中进行反思。是的,我的母亲对我属于那种相对高压的教育,学习至上、规矩至上。从上学开始,自己衣物,自己洗,在培养我独立性的同时,或多或少得缺失了一些少年应有的快乐。甚至为了我的学习,母亲把家里的电视剧给卖了。那个时候的我,虽然没有太多的抵触,但是那种近似空虚和孤独的感觉,至今让我难忘。

    按照母亲的想法,我如愿进入大学深造。但是,母亲万万没有想到,高考志愿我一个省内的学校也没有填,一心想着自己闯荡,全然不顾长辈的心情。时至今日,母亲埋怨我离家太远,而我也开始后悔,亲情的释放被空间的距离生生地拉扯开。尽管安家落户首都,孩子天真,丈夫顾家,但是那种思乡的心情和无法照顾长辈的感觉却时不时让自己心塞。

    说了这些,并不是埋怨母亲,而是因为《规矩和爱》的那句话让我想到这些,时至今日,我甚至对我曾经不顾一切的离家行为有些许后悔。映射到我自己身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做?是延续母亲的做法?还是实行新时代父母所推崇的自由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过犹不及,凡事不可过度和偏激。作为华人家庭,尽管接受了一定西式的教育,但是毕竟我们暂时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让孩子进入西方社会,所以一定还是有一些传统的内容渗入家庭教育中。对于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必须要做的。

    【篇二:规矩和爱读后感】

    在我看了,规矩这个字眼比较刺激,但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生活能力是很重要的。

    正因此如,怎么看待规矩很重要,也在于每个家长的理解。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说要给孩子禁锢在一个家长画的圈圈里,更不是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我探索。具体说来,我的孩子现在两岁两个月,他可以掏马桶水,可以拿着扫帚胡乱扫地,但是要注意安全,出门在外,动任何东西也要经过别人的允许。孩子在家瞬间就可以把家弄的乱七八糟,但是我们会在一旁辅助他的安全,告诉他避免发生类似呼叫120的事件。疯狂玩耍之后,家长要有耐心配合孩子把东西收拾好。尽管两岁多的孩子还没

  • 10、 画方圆作文汇集13篇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觉得画方圆作文是一个值得您关注的话题不妨一读。作文写作需要反复斟酌和构思,写作文可以刷新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写作文时缺少词汇量是很难接着继续进行下去的。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画方圆作文 篇1

    “小心,小心,别画歪了!”同学们大喊着。你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告诉你吧!喻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游戏。要我们同时用左手画方,右手画圆。这个游戏叫“画方圆。

    第一场比赛开始了。红红自信满满地举起了右手,喻老师让她来挑战一下“画方圆”。红红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她接过了喻老师手中的笔,拔下了笔盖。当喻老师喊完“1.2”的时候,红红紧张了起来。当喻老师数到“3”时,红红不管三七二十一,手就落到了黑板上。只见她的手颤巍巍的,眉毛也皱了起来。接过画的圆不像圆,方不像方,圆像一个洁白的大门牙,方像一个刚煎出来的大饼,似乎还冒着热气呢!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局是pk赛。小明vs刚刚。他们都胸有成竹,跃跃欲试。只听喻老师一声令下,小明和刚刚都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小明把直线画成了弧线,刚刚把弧线画成了直线。他们都画的歪歪扭扭、丑陋不堪,同学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第三局是同桌pk赛,我vs王小帅。王小帅心想:哈哈!他输定了!正当他暗暗自喜时,我已经开始画了!他看后,也开始行动了。可能是因为他太骄傲自大,他的圆画的像猪八戒的'耳朵,方画得像个大袋子。而我的圆画得像圆,方画得像方。因此,我胜利了。

    第四局是总决赛,我vs喻老师,当同学们喊“开始”时,我们就开始动笔了。画时,喻老师的手很不听话。她把直线画成了弧线,把弧线画对了。而我的手很听指挥,把所有的线都画对了。当我们都画完了的时候,同学们先观赏喻老师的。当他们看了喻老师的杰作后,都大笑起来。“哈哈哈!喻老师,你画的是两个圆的双胞胎吧!”喻老师也被逗得笑起来。该看我的了。我把圆和方都画对了。“画得太好了!”“是啊!画得太像了!”

    顿时,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时我得到了冠军。这次习作课真是太有趣了,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

    画方圆作文 篇2

    今天牛老师又要让我们做游戏了,同学们很高兴。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师说:“这次比赛叫做‘画方圆’游戏”。同学们欢呼,老师又说:“游戏规则是,挑两个人上去,一只手画方,一只手画圆,五秒结束,谁画得像谁就赢。”

    我们先分成了蓝队和红队,又从蓝队中挑了王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1-08-23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3-01-06

  • 2019-09-25

  • 2022-12-0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3

  • 2023-05-25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4-27

  • 2023-01-30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3-02-16

  • 2021-07-23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3

  • 2021-09-14

  • 2019-09-25

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2024无规矩不成方圆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