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 > 地图 >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2024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相关栏目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热门栏目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推荐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

(共 705 篇)

  • 1、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书笔记400字

    谈到这位名人,还会忆及中学时代的文师白姐,及其授予全班的第一堂班会的内容--深作欣二的《大逃杀》,如今品味,只觉得北野武不断重新来过的精神同样适用于大众的创新之途。北野成功之处源于不被政治左右,大有时代自由感之特殊,其在广播、电视、电影等诸多方面皆不断革新,亦多与黑泽明、久石让等大家唱和,让自己的才华与爱好均分在诸多方面,如此而知,不要将自己的人生轨迹限定在某个单一的方面上,而要将他们视之为一个整体,连同本体形成一个惯性且纵横多变的有机体,增加自己生命的活性与才能的弹性,例如艺术家、科学家的达芬奇。

    人生而不同,北野武也是,父亲的行为并不能提供自己一个良好的环境,兄长的勤学好进也不同于自己,但这一切并不影响他探索自己的人生,不要过分渲染过程中的不愉快,保持自己的心态,去探索,也不要带有成分与顾忌,以一个正常的标准,在世俗中前进,寻找自己需要的人生乐趣。

  • 2、 我的人生我掌握

    人生应有自己掌握,而不是父母为我铺路。这句话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可我一直当她是我的座右铭。我很喜欢杨红樱阿姨的一本书,是《神秘的女老师》。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名六年级学生孟小乔在寄宿学校学习了一个星期,星期五要回家了,孟小乔本很想见到自己的父母,想在周末好好休息一下,可等待她的只是去补习班上课和在家让家教老师上课。

    我很能理解么孟小乔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因为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我和孟小乔一样是六年级的学生,因而父母对我们都寄予了崇高的期望,希望我考入东山外国语学院。我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未来的人生已由他们规划好了,未来的路已由他们帮我铺好,因此路上不再坎坷,不会通往黑暗,只会拥有一片光明,在他们眼中,他们为我安排的这条阳光大道,是最完美的,我走在他们为我安排的这条道路上,我不会有人生的低谷和沼泽,只会有绚丽多彩的春天。

    可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期望,不是让我主动学习的动力,而是逼我学习的压力!让我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学习。在他人眼中,你们拥有一个乖女儿,学习成绩优异,生活可以自理,什么事都不用别人操心。可那不是一个真实的我。爸爸妈妈,让我做回一个真实的我吧!让我自己安排我的人生,虽然你们给我安排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但我想我的人生掌握在我的手中。

    我的人生我掌握!

  • 3、 我的人生我做主读后感

    我的人生我做主读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他让我感动而又明白了三个道理。这本书的名字2020叫做《我的人生我做主》。

    这本书讲的是弗里特决定要穿越美洲大沙漠准备齐全,天上有飞机地上有车在保护他。可进入腹地的第二天突然刮起强烈沙尘暴袭击,车与飞机连他的尸体都找不到,人们大放悲歌,可在一年后他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人竟然靠自己在腹地生存了一年!此人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个道理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不要去想着别人会帮助你,哪怕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他们虽然有心帮助你,但却不一定能够帮得到。人生在世,最能够帮到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第二个道理是:在最危急的关头,等待营救反而会让我们错失生存的机会。单依靠别人的帮助是懦弱的,你自己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救助者。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必须相信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带自己走出困境。

    第三个道理是:所有事情都要靠你自己才能完成,即使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在最危急的时候你更要认真思考不能害怕你才能走出困境。

    小小一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么多道理,我要认真思考,今后如何靠自己!

    人生的剧本,没有彩排,没有未来,但是你可以填补剧本中的空白。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把握的机会也只有一次。

    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我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对自己付出,但我们可以自己为自己付出。

    你的航船已经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那么你这个掌舵人要怎么选择你继续航行的方向,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

    有位年轻人曾让一位得道高僧为其解惑,说: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一事无成,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注定我一辈子都这样不顺?高僧笑而答曰:你把手伸出来我给你看看手相吧!年轻人将手伸出来,高僧指着年轻人手掌上的三条掌纹说:这是命运线,这是事业线,这是爱情线!他们全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年轻人恍然大悟,转身离去

    命运如此,而命运又决定其人生的方向。

    现在的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亦或是该开往哪个方向。只知道,考上大学是我今年的目标,我人生中的有一个精彩起点。

    既然选择了读书,就应该义无反顾;

    既然选择了航行,就应该风雨兼程;

    既然选择了磨练,就应该披荆斩棘,不畏困难。

    船,是你的;掌舵人,也自然是你。

    只有你才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连菩萨也不能。

    人的一生,稍纵即逝,如流星般,一闪而过,不留有一丝划过的痕迹。

    如泰戈尔

  • 4、 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读《老子》有感

    《老子》的书,种类颇多。关于生死的,却仅此而已。刚读到这,我十分奇怪,生,是很坚强的;死,才是柔弱的,老子为何要颠倒过来呢?其实,并非如此,我仔细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在生活中,你只要活着,难免就会有挫折、饥饿、疾病……折磨得你痛不欲生。这,自然会令你感到生命的脆弱,你的生命力即使再顽强,也经不住时间的消磨,一个人或许只会到死才明白:我的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不堪!

    相反,死亡是永恒的,更是一种特殊的解脱,你一旦死了,就再也用不着饱受天地的不公,用不着去体会世道的沧桑,用不着去感受人世的苦与酸。死亡后,你就再也不要受疾病的折磨,受别人的嘲笑,受命运的安排!死,岂不是很坚强吗?

    不过,这固然是一种消极态度。因为,如果死亡如此美好,那全世界的人都去自杀算了,老子这样说在于还有另一个道理:柔弱胜刚强!

    是啊,生固然脆弱,但它有它的脆弱之美!一个人徜若不经历挫折,又哪来收获?如果生是永恒的,是坚强的,那么,文字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了,哪部著作不是作者受尽苦难写出来的?中国古代,哪位诗人不是官场失意才写下了千古名作?李白、杜甫二人一个流放到边疆,一个逃亡到边疆,方才写出到现在还令人啧啧赞叹的诗句,李后主和李清照,又都是北上南下后才大展才华,他们的生若是紧强的,那就绝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生,而是老子发现:只有饱受苦难,只有充分体会到生的脆弱,才能成为人上之人!

    因此,现在才会有家长把孩子托给特困家庭扶养,这和老子这句话是一个道理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谚语或许也是从老子这句话里引深出来的,但没有老子的彻底,老子这句话用我自己的一句话说便是:如果“生”没有挫折,不脆弱的话,那么,它就不配做“生”!

  • 5、 我的人生梦读后感

    我的人生梦读后感范文一

    看完了张海迪的《我的人生梦》,我明白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的人:如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和护士,忠于职守的pol.ice叔叔,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阿姨

    然而,我最敬佩的人是张海迪阿姨。张海迪阿姨5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她做了很多次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张海迪却因此而残疾了。所以她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每一天。张海迪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对生活仍充满了信心,张海迪阿姨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张海迪却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她还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我感到非常惊奇,一个残疾人如此热爱生命,真是令人敬佩!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看完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人生的梦,很迷茫。很模糊。去又好清晰。就像是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出不去! 但人生又如梦,疾似水流,别等到梦醒时分,拖着疲惫的身躯却劳而无获。伙伴们,无论如何,过去的时光已不再回来,别内疚,也别气馁,从现在开始,只争朝夕,珍惜梦想,珍惜拥有,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别让梦想留有遗憾,为梦想而努力将成为大家一致的目标。 所以,我更要努力,为我的人生去闯。

    张海迪阿姨真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啊!她那种身残志坚,热爱生命的精神令我敬畏。

    《我的人生梦》读后感范文二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如果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那岂不是一种对自己的侮辱,对自己的一种否认。理想是一种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灵魂的物质。它是人一生中最大最引以为豪的信念所在。有了它生活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生活的意义与快乐。所以苏格拉底的那句话是人们应牢记的。但是将这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却在一位残疾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就是拥有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之称的张海迪老师。而她的现实经历则通过《我的人生梦》这部电影映射出来。

    《我的人生梦》是根据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改编而成。影片中的女主角章方丹就是张海迪自己的影子。张海迪将自己的经历完全印在了文章中,使后来的读者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至少他们知道:这是一件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事例。作家张海迪笔下的方丹 是一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

  • 6、 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

    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范文一

    2009年7月11日早晨9点,着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先生是着名的北大三才子之一,是我国着名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同时也是散文家,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奇特与坎坷。早就与他相识,是在初中,那时的我,拿着他的《季羡林谈写作》,学着写作文,给我很多写作上的指导。现如今,一代国学大师辞世,我不禁又拿起了他的《我的人生感悟》,去感悟他的人生,领悟他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感悟》一书将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的文章以汇集整理,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季羡林先生从农民之子成长为学界泰斗的传奇人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全书以修身治学寄情旷达为题,无论是回忆往事、记述师友,还是写物抒情、感时言志,篇篇都洋溢着真情,字字都流露出匠心,读来感人肺腑。

    季老散文中流露出不少的智者之思,悟者之思。他自身修行历练成一种智者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底蕴,他经常从细微之处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评析、判断现实生活细节中的是与非,其所用之笔是如此的轻快准确,如此的驾轻就熟。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判断使他能以一个普通人难以觉察到的角度去审视现实中的细部,使人们通过他的智慧之笔发现生活之美,触摸鲜活的灵魂。身为智者的季先生在当前文化快餐充斥的情况下,敢为天下先,于默默无闻中,用如椽之笔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从中透出的使人驻足观望、凝神思考的圣洁之光,毫无折射地射入人们的心田。

    书中《赋得永久的悔》一文是最让我感动的文章。我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如此成功的学术大师,他永生的悔恨居然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他在书中写到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整篇文章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乡愁。他用平铺直叙的笔调通过描写童年家乡清贫的生活,写出了回忆思念母亲的真情,虽然没有对母亲大喜大悲进行详细的描述,但那种淡淡的哀愁更能侵蚀到我的内心,看了让我心碎落泪。

    我佩服季老不把道理往深处说的态度。这本册子谈的人生道理,很多人都谈过,但没有一本书谈得这么简单通俗,平易近人。道理不是讲出来的,是真正的谈出来的,就像你的爷爷在和你聊天一样,没有故作高深,没有冠冕堂皇,没有自以为是。师者之风,循循善诱。

    《我的人生感悟》有不少自己的人生体验,写出来颇似老人的谆谆教诲,不温不火,一派仁者风范,因此又可

  • 7、 死也不倒下读后感5篇

    读书可以启发心灵,就如同运动有助身体健康一样。阅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受到了触动。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作品是什么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收集的“死也不倒下读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死也不倒下读后感 篇1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你们的命运就是你们的命运,你们的命运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只能凭着他的一句话走下去。”可见,命运就是要让你们的命运不倒下来,而且要比他的命运做更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死也不倒下》讲述的是一个叫鲁滨逊的小孩,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从小被父母看在眼里、落在脑后。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就像是一个被打击的孩子,没有勇气站出来迎接困难,不屈服于困难,终于有一天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三个月,这一天,鲁滨逊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我要回到这里。”他不畏艰难,不畏挫折,在荒岛上艰苦地生活下来,终于有一天他能回到荒岛。鲁滨逊凭着一股力量和信心,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荒岛上,鲁滨逊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的生活方向。他在岛上生活十多年,终于有一天,鲁滨逊突然醒悟,回到了家乡,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鲁滨逊的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他在荒岛上生活了xx年。在一次海盗中,鲁滨逊被海浪卷入河中,他没有喝过酒,没有喝过酒,只是在荒岛上生活了xx年。在荒岛上,鲁滨逊遇到了许多人,有好几个人都不愿意离开他,但都不放弃,他们一直都在生活着,都在战斗着,都在一个荒岛上生活着。

    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勇敢。

    死也不倒下读后感 篇2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情节,一段段情节,都是我们熟知的,但这些却都是可以用来记录的,它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是一个段落中隐藏不下的精神底蕴,让我们可以一一记录,那样可以给你带来帮助。那么,什么时候读它们呢?

    读《死也不倒下》,我不是很清楚的了解那些人,因此,我觉得这样的读书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非常有好处,因为它不仅可以使人更快的消化。

    《死也不倒下》是我们小学生读完全书之后,感到非常的受触动,这种感觉很美妙。

    这个人是一个不幸的人,一个被命运折磨的生活,一个在被人们折磨时的生活。她是个不幸的人,她是一个没有勇气的人,她是一个无法战胜的人,她的一生只有一次,就这样,她不断地在命运的磨刀下挣扎反抗,不断地在挣扎反抗中徘徊,不断地向命运挑战,不断地向命运挑战,不断地向命运抗争,她终于

  • 8、 《死也不倒下》观后感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名叫《死也不倒下》的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吉鸿昌被国民党逮捕后,面对凶恶的敌人,在严刑的拷打下,宁死不屈。反映了吉鸿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

    在我看来,吉鸿昌是一名及其热爱祖国的共产党员,他有着满腔爱国的炽热情怀。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爱国、为国增光的人,有科学家钱学森,音乐家肖邦,武术家李小龙……吉鸿昌和著名诗人杜甫和陆游一样,他们都很爱国。一个为国家统一而高兴,一个为国家没有统一而悲伤,一个为国家统一而牺牲。

    在古今中外的爱国名人中,我最为喜欢的是“生做祖国的人,死做祖国的鬼”的肖邦。肖邦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被世人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1830年,因祖国受沙皇侵占,肖邦被迫离开祖国,来到巴黎,他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了生计,他也曾四处奔波,1849年10月,他终于倒在了病床上。在他弥留之际都不忘亡国之恨,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他这种对祖国强烈的爱,这种崇高的品质有谁能拥有呢?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骄傲、自豪。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好好学习,立志报国,长大了才能完成先辈们未完成的事业!

  • 9、 死也不倒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革命烈士吉鸿昌在一次会议中,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他誓死捍卫共产党的机密,英勇不屈,最后被判决死刑,在去往刑场的路上,他谈笑自若,视死如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坐在椅子上,面对刽子手的枪,仍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实践他“死也不倒下”的愿望。

    当我读到吉鸿昌义正词严的斥责国民党特务时所说的:“只有蒋介石跟你们祸国殃民,暗地里和日本勾结,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时,我觉得同为中国人,国民党不但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侵略自己的国家,而且还与日本人暗中勾结杀害共产党,真是丢尽了中国人的脸,同时也衬托出共产党誓死保卫国家的英勇形象。更让我感动的是,在读到“他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生为抗日生,死为抗日死。”是的,吉鸿昌出生在贫苦家庭里,经过生活的磨练,造就了他富有正义感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位抗日英雄。而在他生命快要结束的那一刻,他仍然在宣传抗日!

    读完整篇文章,我深深感慨,经过无数共产党员的斗争,用鲜血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年代,我们生活在这样幸福的环境,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学好本领,为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2篇】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讲的是抗日英雄吉鸿昌不幸被捕,他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也不肯透露一点儿党的机密,最后英勇就义的事情。

    读了这篇文章,吉鸿昌坚决抗日,坚守秘密,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敬佩,而何应钦、蒋介石跟日本勾结,祸国殃民,不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令我痛恨。

    “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吉鸿昌说的这句话让我也颇有感触,是呀!抗日是大家的事,是全中国人民的事,仅靠一个人、一个党派的力量是完不成的。团结起来力量大。可是蒋介石这帮人却和日本勾结,做危害抗日,祸国殃民的坏事,我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如果知道他们的行为都会对他们恨之入骨。 吉鸿昌的死令我惋惜,抗日是大家的事,他为了抗日而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让我敬佩!

    【第3篇】

    当我在《抗日英雄人物》这本书看到《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时,我最崇拜抗日英雄吉鸿昌的形象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吉鸿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持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十分恨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

  • 10、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范文一

    这本书和我之前看的大前研一的书都不太一样,有点像自传,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处世态度结合起来。

    整体看起来比较平淡无奇,可能是我最近看了不少他的书有关,类似的说法或多或少的,我在其他书上都看到过。

    不过他认为日本战后企业经营最强者是雅马哈的川上源一还是比较新鲜的,他总结出了川上成功的三大因素:

    理智的好奇心

    行动能力

    向产业化发展

    在我看来,这是一套流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但是还能保持理智的观察思考;然后才去行动研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最后从中赚钱。真正的企业家,创业者的能力啊。

    《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范文二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

    王老这篇文章虽有些啰嗦,可也写的其实。人总是这样,顺境时看自己看不深远,逆境时看自己才够真实。不过我却认为,即使在顺境时,只要谦虚、心静,因为接触不明了事情的机会多些,反而更有机会提高自己。相反,在逆境时,心恰恰静不下来!总结经验解刨教训时,往往会怨会悔会空想,心思不能专于当下事!与其颠来覆去的让错误折磨自己,倒不如抛空一切曾经拥有的,看准眼前重做分析!

    人生给我们重新分析的机会并不多,我认识的很多身在顺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将错就错着,这是种无奈,更是等待。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却永远跳不出圈外重新再来。因为他们害怕逆境,所以才这样捱着。毕竟失去与获得永远不能成绝对的正比,虽说高处不胜寒,却好歹也能捱住,毕竟低处难行那是寸步难行啊!

    我现在很明白自己的的确确是在逆境中,人在逆境中最怕自己不认境遇,不求上进;不认错误,不求改变。我感谢人生给我重新分析的机会。可认了的同时也让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究竟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0-16

  • 2019-10-23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09-19

  • 2019-10-23

  • 2019-11-03

  • 2022-03-17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1-04-28

  • 2022-03-1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10-16

  • 2019-11-03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11-04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2024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