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无法别离读后感 > 地图 > 无法别离读后感,2024无法别离读后感
无法别离读后感相关栏目
无法别离读后感热门栏目
无法别离读后感推荐
无法别离读后感

(共 7690 篇)

  • 1、 《无法别离》读后感1000字

    《无法别离》

    [美]罗宾.本韦

    这应该是一本很新的小说,因为它是今年3月份第一版和第一次印刷,如果我这么分析对的话(对出版行业不熟,仅就内封上文字进行字面理解)那至少它刚刚被引入国内。

    小说讲述了三个身为同胞的兄妹被不同家庭领养和寄养后又重新相聚的故事。

    两个妹妹在各自的家庭里都生活的很幸福。而哥哥华金因为是黑人血统所以很难被白人家庭所领养,虽然种族歧视在现在的美国已不是那么明显,但有些思想也许根深蒂固就潜藏在他们的骨子里,并不是不喜欢,也不是那种本能的排斥,类似于潜意识那种很难让人琢磨可又真实存在的怪东西。所以华金会被接连寄养在不同的家庭里,直到某个家庭决定收养他,或是等他长大成人,有能力养活自己。

    两个妹妹马娅和格雷丝只相差一岁。姐姐格雷丝因为在高中16岁的时候未婚先孕生下了一个女儿小桃子,因为她男朋友一家放弃了小桃子的抚养权同时也放弃了格雷丝,所以格雷丝为了小桃子不得不为她找一个更好的家庭,所以她把小桃子送给了别人,一对非常有爱的年轻夫妻。经历了这次痛苦,我是说把亲生女儿送走的无奈,因为这种内心挣扎的痛强于生产时的撕心裂肺,更强于被男朋友抛弃的那种刻苦铭心的恨。是啊,爱是一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支持你登上物理或心里的高峰,但撕裂爱后的痛苦也会让人走向低谷甚至消亡。格雷丝想到了她的亲生妈妈,她想找到她,也许她也是在万般无奈下才把自己送给了别人现在的养父母。格雷丝的养父母很通情达理,当格雷丝寻问自己的亲生母亲时,他们把有关格雷丝妈妈的信息都讲给了她,但是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她妈妈的消息了,几年前写过的信都被退了回来,但他们告诉格雷丝她还有妹妹和哥哥,并且他们可以帮她找到同胞兄妹。就这样故事开始了

    这本小说很有爱,虽然3个孩子都会遇到挫折,但这正像小说中说到的一句话人如果正常的活着,那他(她)一定会遇见低谷。他们一起分享内心的秘密,相互支持,用爱来保护彼此。后来他们决定一起寻找亲生妈妈

    一本让人温暖的书!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之一)就是有人想和你谈话而能表达你心情的词语却还没有被创造出来。

    怜悯并不会成为力量,有时侯,同情比无视更糟。

    只要一个人正确的活着,就一定会遇到低谷。

    越长大,父母在我们的眼里就越平凡,而这是世界上最为可怕的事情之一。

  • 2、 《小别离》观后感
    最近,忙里偷闲地看完了电视剧《小别离》,剧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婚姻中两人的关系,就像人手中抓着沙子,你想抓的越多,就攥得越紧,结果沙子从指间漏掉了;你若攥得松些,反而可以抓到更多。” 细细品味,就觉得这话颇有一番道理。不止婚姻如此,人生不是也如此吗?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辈们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悟到这个道理了。 春秋末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后三次经商成巨富,皆三散家财。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而与他同时辅佐越王的文种,却未能悟到人生之道,以致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春秋时期另一位军事家孙武,辅助吴王阖闾夺得国君之位后,及时归隐,著述写成著名的《孙子兵法》而名传千古。伍子胥在辅佐吴王上位后,却没有掌握好人生之道,最终落得被杀死的悲惨下场。 历史如此,现实生活亦如此。 当我们急于达成某个目标时,我们日思夜想,寝室难安,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我们放松关注,忽视它时,事情却出乎意料地发展着,怪不得有人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无心之间就有一个“度”的问题,“度”掌握得当,一切都顺利。“度”掌握失当,一切都糟糕。 人生如花,只要你曾经绽放过瞬间的美丽,即使谢了,也无憾事;人生如潮,只要你曾经跃上浪花最高端,即使落了,也无悔意;人生更像一个大舞台,有显赫的主角,也有无闻的配角。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但,至少可以成为自己的主角,演绎自己独特的人生。
  • 3、 《爱别离》观后感

    《爱别离》观后感

    文/木易孝敦

    《爱别离》是一部疗伤爱情电影,而其中用来疗伤的并不是他物,而是美好,有美好的景色,也有美好的向往,这些美好可以让人对爱充满憧憬,能够让人找回久违的热恋,也能够让人忘掉伤感的过去,欣喜的接受全新的未来。影片采用三段式结构,情节上相互独立,相互之间却又隐含着联系,当三段感情都在台北、成都和九寨悄然发生时,观众的眼睛跟随这镜头欣赏着沿路的风景,而内心随着剧情的发展渐渐的审视当下的自己。

    还未开始的台北,小萌作为交换生来台湾学习一年,今天是她在台北的最后一天,她跟男友的爱情注定不能如愿,而篮球社的死党小四却在这最后的24小时经历着内心的挣扎。表白或者不表白,示爱或者不示爱,在小四的心理纠结了24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四终究还是没能将这份爱说出口。小萌将自己的爱留在美丽的台北,悲伤的情人桥,街头巷尾,电动游戏厅,阳明山上的一轮升起的朝阳不知要多久之后小萌会再回到台北,可是这里曾经留下了她的爱情。而对于小四,他未说出口的爱,并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知道,他和她的美要走到成都去领略,于是,镜头来到了天气有些阴沉的成都。

    阴沉的不仅是天气,还有即将要离婚的明星夫妻谢小佳和李小刚,他们相恋四年,结婚两年,当相互之间的缺点都暴露无遗时,双方选择了离婚。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作为歌手的小佳却接到一个电话,网络点击率极高的综艺节目《黄金夫妻档》邀请他们参加并面对镜头诉说两个人的恩爱故事。当做离婚前的最后一次妥协,小刚答应陪同前往。在节目的现场,两个人先是佯装恩爱到相互揭短,再到回忆起曾经恩爱的点点滴滴。他们一起回忆起了拍结婚照的九寨,在那里仿佛才有恋爱的感觉。于是他们决定前往寻找爱情,在他们出发之前,无意中为从台北前来成都的小四指路,尽管只是擦街而过的陌路人,可是简单一个手势,却将台北和成都两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四来到成都寻找爱,小刚跟小佳准备去往九寨寻找爱。

    台湾女孩思雨独自一人来到了四川九寨旅游,藏族导游多吉接待了她,思雨一直忘不了她死去的男友,对男友的思念让她一直活在痛苦中,她认为九寨的旖旎风光能帮助她走出伤感。然而,她却依旧在做噩梦,面对多吉的帮助她有些无动于衷,一个人闲逛的时候她遇到了第二次来九寨旅游的小佳夫妇。小佳夫妇请求思雨帮他们拍照片,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句轻柔的道谢,思雨看着恩爱的两个人离去的背影。多吉在九寨因为九寨就是他的家,那么对

  • 4、 读后感大全:那别离的少年

    那些以为时间能够沉淀的东西,仿佛树的年轮由岁月的洗礼,更加的繁杂。想要挣脱那你曾经给我的温柔,于某时,于某刻,不可收拾的滋生养息,长成一棵支撑着五脏六腑的苍白大树,尖锐的逼迫着我,若没有你贴耳的气息,便坍塌。所以坍塌悄悄的离去,以为那可恨的悲伤会随着我去向的不定,迷茫,却始终让两个人都受伤。若没有彼此最后的安慰,可能伤害一直永远,永远

    就这样的别去,就这样的结局,一切的一切都早已经为别去的身影默默铺垫,就像故事里说明背景的插叙,已经注定的结局,就多了一个过程,一个到处充斥着悲伤气息的过程

    希望别去的少年过的好吧?还是希望他过得幸福,不想总在字行里埋下太多的伤感和淡淡的愁绪

    为什么这总是弥漫着淡淡悲伤的秋天,只是适应的那种悲伤,只是适应那样的别离。如一曲缠绕着伤感的旋律,每个音符都跳跃着一点点组成,只适应那样歌曲,拥有灵魂的歌曲,却只能是永远忧伤

    别去的少年,于秋天,于少年,只有这样的结局,永远的结局

  • 5、 小别离观后感

    小别离观后感(一):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

    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说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孩子所有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和焦虑。

    最近《小别离》的热播,通过现代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我从这部电视剧里看到孩子对父母的爱,让父母懂得给孩子自己选择生命的权利,别把他们一味地当孩子,多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需要,给他们爱和自由,让孩子自然成长。

    方朵朵是方圆和董文杰的女儿,出生在一个精英家庭,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不上不下,中等水平,有一个爱好是写网络小说,是网红朵教主。

    父母的愿望是让她考上重点高中,为此几乎停止了她所有的课外活动。考试成绩差零点五分,也不能去她梦想的古北水镇玩。即使孩子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为了讨妈妈欢心,怕妈妈失望,唯有硬着头皮痛苦地煎熬。每次考完试都小心翼翼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生怕妈妈不高兴,因心理压力太大以至于得了考试焦虑症。孩子的痛苦父母看在心里也因此有了送孩子出国的念头,给孩子快乐。

    当父母在国内读重点高中还是出国的抉择争吵时,方朵朵站出来勇敢地告诉父母的真实想法:她要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选择,选择出国,哪怕这个决定是错的,她愿意承担。从小穿什么衣服,读什么书,和什么交朋友,大小事都是由父母决定,她今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希望父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

    再说说张小宇,典型的富二代,爸爸张亮忠是地产公司的大boss,妈妈去世得早,有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后妈姐姐。从小叛逆,但是孩子聪明个性明显,架子鼓打得不错,常常和老爸干仗,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内心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得知后妈姐姐得了产后抑郁症,自己主动和老爸商量毅然决定提前出国。他知道这些事情和他有关,他想给后妈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她早日康复,想为爸爸省心,不愿看到小弟弟像自己那么小就成为没妈的孩子。自己把机票提前改了,拉着行李箱悄悄到了机场,才给爸爸打电话,因为他不想看到别离时难舍的情景。

    看到这些我被孩子们感动了,我看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爱父母的心。

    我们通常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不再随我们所愿,不再听话而伤心难过,不知所措,但是我们是否倾听过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感受过他们只不过是用他们的方式在表达着对我们深深地爱。

    此岸去彼岸,去留都是爱!

    小别离观后感(二):嗯,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生活

    然爸

    我,可能真的是有点老了,每天晚上都要听着单

  • 6、 《小别离》观后感500字

    《小别离》观后感500字:

    我在童文洁身上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特别是她对待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还有对待老公和家人的强势,虽然她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很爱自己的家人,但是方式方法真的错了,不能用爱绑架你爱的人,到头来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营造和谐自由的家庭氛围

    作为一家之主的我,曾经的强势差点毁了我的刚刚成立的家庭,老公的失足确实和我有点关系的,且不管他会变成什么样子,至少我要尽到我一个妻子的本分,虽然没错,但是有些话同样伤人,这些话有时候等同于杀人不见血的刀,伤身体不可怕,可怕的伤心。我们要善待别人,更何况是相亲相爱的家人,更要善待。

    对待老公要温柔,善良,何况是柔弱无助的孩子,在他没有长大成年之前,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他全心全意地爱着你,依赖你,你怎么忍心让他受到伤害,让他不快乐,让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迫他按照你的意愿做事呢!不能用我们所谓的爱,来绑架孩子的自由,来绑架孩子的快乐!

    生命只有一次,就让他快乐地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快乐健康地长大,本身就已经很成功了!何苦再去追求那些外在的名和利呢!在追求快乐的同时,那些名和利会随之而来的,只是这些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全部,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让孩子快乐自由地活出自己

    孩子早晚都会离开我们,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小别离,所以爱他们,就让他们做自己吧!培养孩子的自我生存能力,从小学着做家务,生活自理。凡事和孩子有关系的事情,让其自己选择,前提是告诉他选择后会有怎样的后果,给到他建议,选择只是靠他自己,人生路我们不能陪他走一辈子的。他早晚都要自己去走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 7、 无法结局的结局

    习惯了他华美的文字与凌乱的结构,发现她分明是厅前的装饰品,在华美的外表也无法掩盖内心的空虚。也许华美是苍穹,那么朴实便是大地,至少不那么空虚。

    《镜》是一个家族,仰或是一个单体,依旧是华丽的词藻,在其中遨游,飞翔。不同的是几尽清晰的脉络,原来,华美不是外衣,至少不会永远包裹空洞,因为再无尽的空虚也会被充实,这是时间的问题,尽管它不曾回答。

    天,地,海,各有各的儿女,一场无意义的战争,让他们相互托起,他是几世轮回的天人,他是魔性初现的将军,他们是一群为权利而迷茫的世人。我们不是圣贤,于是,便用虚华的外表来掩盖早已消失的空虚的内心。

    一切在继续,战争还未开始,她说,这就是结局。

    思想无法上升,因为九天之上你是天,心灵无法坠落,因为三界之下仍是界。他们在浮华中空虚,在权力中争逐,无法改变的不是宿命,更不是记忆。而是心!心存一丝热,总会温暖人间。

    于是,无法结局。也许一切正在上演,也许一切早已泯灭,结局不属于谁,因为时间不会允许,命运之轮在转动,无法停止。因此必须前进。结局无法谱写,结束又在眼前,封笔,思绪却在喷涌。

    这是无法结局的结局!

  • 8、 观《无法触及》有感

    《无法触及》观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为电影写影评,其实严格来说也算不上是影评,只是我内心的感受而已,我以前觉得写这种观影感受其实很莫名奇妙,我认为只要在自己的内心留下痕迹和启发就足够了,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是有不同思想的,可是我后来突然明白,人们为什么会留下文字呢,无论是作者还是其他文字工作者,我想是因为他们希望当别人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是有启迪的,无论读者的态度是赞美,欣赏还是反驳,不屑,都令这些文字的主人都得到了人们的态度,这对他来说这就是一种反馈,所以人生中那些幸与不幸看来都需要语言这种符号承载下来,因为最美妙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你留下来的语言对别人来说是怎样的存在,无法推断无法考究甚至无从发现,原来这就是他们对我的意义。

    或许我并不懂电影,我无法说出电影的拍摄手法有多么的新颖,光影的效果多么的美妙,用这些专业的术语来评价一部影片的优劣,但是我却又觉得自己最有资格来评价电影,因为当我选择观看一部影片,我就成为了这部影片的观众,我所有的感官所表现出来的是最真实的反应,我的眼睛,我的耳朵,甚至我的心灵在那一刻是只为这一部影片而存在。

    《无法触及》这部影片的两位主人公都十分具有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并不是我们普通意义的名词,我觉得它可以代表了他们两人对生活的希望和绝望,他们厌恶自己的现状甚至自我解嘲,却同时有希望幸福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近一点,再近一点。电影的节奏让我觉得十分舒服流畅,对于这一点片中的音乐功不可没,故事情节和他们的友情发展地是那么的自然,其实片中的两人的身份阶级差异是很大的,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他们的友情来的一点儿也不突兀的牵强,反而更让我觉得理所应当,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但却是我真实的感受。整部影片不但丝毫不显得沉闷冗长,反而趣味横生。菲利普的面部表情真的很到位,尤其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黑人老兄你不要吃醋哦,你那一口炫白的牙齿和灿烂的笑容真的有把我迷倒。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的,可是我们的生命中一定会出现让人惊喜的礼物,我们只需要接受它,而不是占有,因为即使是礼物也有自己的轨迹,其实我们就在不完美的人生中活出了真实的自我,这一点很重要。古人说词不达意意在言外,都说明了语言的局限性和精神与思想的不可言说性,我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 9、 一次别离影评

    一次别离影评(一)

    一、译名的分离

    把英文片名aseparation直白地译成一次别离似乎是欠妥的,个人觉得译成分离或许更为贴切。一来,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接受采访时也说,separation涵盖了诸多的层面,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留给观众自己。aseparationof这个语法结构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解读方式,但中文名一次别离却隐约有种一锤定音的意味,弱化了电影本身的多重寓意。二来,看完整部电影,你会发觉所谓别离并没有太多向过去告别的意思,也并非是一个位于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而是将各种分离全都交织在一个故事中,且无论在哪一层面上,都显示出了一道鲜明的分野与裂痕。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正是试图通过两个不同阶层家庭的碰撞来揭示出这道分野与裂痕的存在。

    二、精英与精英的分离

    纳德和西敏所组成的中产阶级家庭,显然是伊朗社会中精英的象征。他们有房有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负担得起护工和家庭教师的开销。但导演阿斯哈通过开篇那接近4分钟的长镜头,透露出这个中产家庭正遭遇到的解体危机。一反惯例的是,在离婚的当口上,西敏依然承认纳德是一个得体而正派的人。他们唯一的分歧在于,西敏拿到了出国的签证,因为她不愿女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至于是何种环境,阿斯哈狡猾地略过不表,点到为止而纳德不愿离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老年痴呆的父亲是个明显的隐喻一个老迈而病入膏肓的祖国。西敏质问纳德,你父亲还认得出你这个儿子么?纳德回答,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得出他是我的父亲啊。国家失序的症状之一,便是中产阶级的逃离。离开还是留守,纳德和西敏无疑代表了这一群体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的观点。颇有意味的是,纳德在法院的长凳上对着女儿termeh举手起誓时,却不想把身边和他拷在一起的士兵的也牵了起来选择离开的大可自由地离开,决心留下的却处处为僵硬而强大的体系所掣肘,还有比这更绝妙的讽刺么?

    三、民众与精英的分离

    比起精英内部的裂痕,民众与精英之间已然是一道鸿沟。而这也是整部电影着墨最多的部分。

    护工razieh和她的丈夫hodjat无疑是底层民众的象征。他们在身处精英阶层的纳德和西敏面前,几乎毫无话语权。razieh在和纳德的薪资谈判中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所有的努力都在后者的一句下午之前给我个答复吧,这样我也好找别人前烟消云散。而她的丈夫,背了一屁股债的hodjat也只能祭出如果我干得不错,能不能加点?不满意你可以不付钱。这

  • 10、 《芳华》读后感:无法触摸的青春祭

    无法触摸的青春祭

    ——《芳华》读后感

    魏家骈

    有人说,一切小说都是作家本人的自传,他们只是以各种形态活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着他们各自时代的明媚和阴暗、善良和丑陋、高尚和卑鄙,然后用文字向这个世界去倾诉、去抗争、去和解、去相爱。严歌苓更是用一部《芳华》直接为她经历过的那个令人激情燃烧又爱恨交织的芬芳年华谱写了一曲时代的挽歌。

    小说一定是有性别的。男性小说家惯于搭建起恢宏的结构框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幕布被拉开那一刻起,所有的人物就被情节或推动或牵引,沿着图纸线条般的轨迹闪转腾挪,奔流而下。而女性小说家特有的细腻敏感,以及对对人性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却让文字在她们手下跳跃铺陈,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在故事里碰撞纠缠,让你的情绪和他们的情绪相互交织纠缠,直至包裹浸润,感喟不已。

    《芳华》的故事从1973年成都郊区的一幢老旧的红楼讲起,一帮青春懵懂的文工团演员们在这幢红楼里用他们的热血激昂和恣意任性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且又残酷无奈的青春故事。这段故事蔓蔓枝枝兜兜转转,生发出令人唏嘘扼腕的人生悲喜剧。

    男主角:刘锋

    刘锋本是一个毫无特点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这样的人在花枝招展的文工团,本该轻易就被遗忘。然而他有一个谁也无法阻挡的名号:好人。"哪儿有东西需要修理改善,哪里有就刘锋". 你可以说做好人是任何一个善良者的本能,但在那个崇尚宏大叙事的年代,不管是否刻意,这也是往上攀爬的不太多的空间中能够借助的关键加持。他的古道热肠逐渐为他打造了一个光环,接着接踵而至的荣誉最终把他送上了神坛。

    时代需要平凡的螺丝钉,也需要耀眼的英雄, 而越是平凡到极致,越能成就极致的英雄。人们认为善良应该是一种本能,绝不能轻易被功利绑架,因为有一丝权衡利害算计得失的闪念,就背叛了那份本应是与生以来的真诚,于是这光环又幻化为道德的桎梏,它告诉你极致的英雄一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定是远离七情六欲的。可是英雄也是人,荷尔蒙的迸射也会偶尔失控,这个预设的前提,让整个故事逻辑自洽,也使人物命运跌宕起伏。

    在一个暧昧的夜晚,刘锋终于露出了久被压抑的"人性的马脚"——拥抱并"触摸"了一直暗恋的林丁丁。然而林丁丁回应的不是呢喃软语,却是吓蒙后一句声嘶力竭的"救命". 因为这次触摸事件刘锋跌落神坛,然而并不能责怪被吓蒙的林丁丁,这声呐喊完全是她的理智根本无法接收刘锋从英雄蜕变为凡人甚至"坏人"后的应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1-05-0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11-04

  • 2021-08-02

  • 2021-09-01

  • 2021-05-08

  • 2021-04-27

  • 2023-02-09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2-06-09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2

  • 2023-05-2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1-08-16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4

无法别离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无法别离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无法别离读后感、2024无法别离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