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 地图 >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2024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相关栏目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热门栏目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推荐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共 5263 篇)

  • 1、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我读了《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这篇文章,看到了这位沃尔特。迪士尼先生善于在逆境中把握机会:他生活困难,住在老鼠出入的车库,他竟然和一只老鼠成为朋友,并仔细观察老鼠的生活特征。这位老鼠朋友竟能开发他的灵感。使他创作了米老鼠这部卡通片而闻名于世。

    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上帝不用给得太多,只要给他一点点,他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去创造成功,得到的一切。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都有许多机会,细心的人就会抓住它,好好地去利用它。而粗心的人却不会发现它,白白让它溜走。

    我也曾错过了不少机会,例如:我在考试的时候没有细心检查,甚至连简单的计算题计错了也没有发现。让可以补救的机会溜走,使我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后悔不已。又例如:星期天天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我没有抓紧时间白天去完成,而是去玩,到了晚上,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却不能看,唯有乖乖地做作业。令我错过了精彩的电视节目

  • 2、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上帝,很公平,他不会给你太多。当他为你打开一扇窗户的时候,必定会为你关上一扇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第1篇:上帝不会给得太多

    上帝,很公平,他不会给你太多。当他为你打开一扇窗户的时候,必定会为你关上一扇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十全十美的选择。你不能同时得到鲜花和硕果;不能同时拥有太阳和月亮;不能同时获得冬梅和夏荷……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处都占光,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你既然想拥有就必须先学会放弃!如果你埋怨上帝给得太少或认为上帝不公平的话,那,只是你没能成功的借口。

    譬如,有个人落水了,一个路人见了连忙拿出竹竿向落水人伸去,可没想到却被落水人推了回来。此时,落水人想:上帝一定会给我一个泳圈的!可是在他仅存一线生机时,都没有期待到上帝的泳圈。待他灵魂升到天堂后,问上帝:“您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泳圈?就算不给也要去救救我啊。”“那个路人就是我派去的天使变的。”上帝是公平的,抱怨上帝一种无能或者软弱的表现。上帝给的不少,关键在你把握多少。

    上帝给了牛顿一个苹果,牛顿就发现了地球引力,上帝给了迪斯尼一只老鼠,迪斯尼就创造了人见人爱的米老鼠……(苏州市唐金投资管理 - 唐金文学)

    我也向上帝索要过。

    我想要得到春天的鲜花,但必须经过一个严冬。

    我想要得到绚丽多彩的彩虹,但必须要经过狂风暴雨。

    我想让上帝把时间永远停留在美好中,上帝给了我美好的回忆。

    第2篇:《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我读了《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这篇文章,看到了这位沃尔特。迪士尼先生善于在逆境中把握机会:他生活困难,住在老鼠出入的车库,他竟然和一只老鼠成为朋友,并仔细观察老鼠的生活特征。这位老鼠朋友竟能开发他的灵感。使他创作了米老鼠这部卡通片而闻名于世。

    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上帝不用给得太多,只要给他一点点,他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去创造成功,得到更多的一切。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都有许多机会,细心的人就会抓住它,好好地去利用它。而粗心的人却不会发现它,白白让它溜走。

    我也曾错过了不少机会,例如:我在考试的时候没有细心检查,甚至连简单的计算题计错了也没有发现。让可以补救的机会溜走,使我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后悔不已。又例如:星期天天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我没有抓紧时间白天去完成,而是去玩,到了晚上,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却不能看,唯有乖乖地做作业。令我错过

  • 3、 《上帝不会少给你一种颜色》读后感

    《上帝不会少给你一种颜色》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绿色色盲病的小男孩,他叫宾得。

    今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本既好看又励志的书,名字叫《和自己做朋友》。这里面有许多小故事,我最喜欢的是:《上帝不会少给你一种颜色》。

    《上帝不会少给你一种颜色》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绿色色盲病的小男孩,他叫宾得。因为他的绿色色盲病,闹出了许多笑话,但在最后,他成功当上了一名狙击手。由于只看得见绿色,所以对绿色敏感,正是如此,他在前线一个月便狙击了十二个人,他一共狙击了三十八个人。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合上书,感想如涛涛江水涌来。对,正如书后所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希望之窗。”我们在生活上,可能会有缺陷,也可能会遭遇逆境与困难,可是,在逆境与困难之后,往往会发生转折,有一句歌词叫“阳光总在风雨后”,而宾得的经历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不悲伤不放弃的良好品质。

    这让我想起了在电视上看过的一个小男孩,他天生就有口吃,许多同学因此而嘲笑他,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学习该怎样改掉口吃,最后,他不但成功了,而且这次的成功让他变得更加大方、活泼、乐观了。

    这让我明白,无论是谁,都不能放弃,别人也不可以嘲笑,所有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有可能他的缺点是你的优点,但也有可能你的缺点正是他的优点。

  • 4、 《上帝不会把苹果砸在你头上》读后感200字

    《上帝不会把苹果砸在你头上》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事业平平的年轻人,认为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一个苹果掉在了他的头上,牛顿便有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对于自己,他认为自己没有牛顿那样幸运,没有让自己优秀的机会。可是,据历史学家考证,牛顿只是看见一个苹果从高处落在了地上,从而发现了这条定律。

    我认为,看见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而那些伟大的发明家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靠他们的运气。所以,我们不应该抱怨自己没有机会变得优秀,而要去仔细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努力过,付出过。

  • 5、 《红与黑》读后感:心计太多,真心太少

    《红与黑》读后感:心计太多,真心太少

    小学的时候就知道《红与黑》是一部世界名著,一直没有读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回头补课,把《红与黑》通篇读一遍。总体感觉,这部小说里的人心眼真多!分析下来,一是因为作者本身,二是源于那个时代。

    作者决定风格

    一、经历丰富,眼界宽广

    作者司汤达,出生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早年丧母,由于教养他的人是雅各宾派,而他的父亲又是保守派,所以他与父亲有着不一样的思想。1789年,法国发生了大革命之后,政局一直动荡不安。长大后,他曾跟随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打仗,担任军官。后发生波旁王朝复辟,再后来意大利革命失败,他被驱逐回国。

    直到三十几岁,他才开始发表作品,四十岁开始转战小说。四十六岁开始写这部代表作《红与黑》,用一年时间完成。

    作者的生活层次和经历,也体现在作品里: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有着一些共同点:家境殷实、衣着光鲜、讲究品味、骄傲自大、虚情假意、工于心计。故事的氛围有点压抑和不明不暗,就像是半阴半晴的天气,既有点阳光又有点阴霾。

    二、感情细腻,批判现实

    由于在家庭中受到压抑和束缚,司汤达对父亲产生憎恶。如果说因为一个人,恨了一座城,那么司汤达憎恶了父亲,也憎恶父亲所在的这个阶层,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现实生活。

    故事的主角于连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有人说他与贵族沾亲带故,不是父亲亲生的,也有人说他就是亲生的。总之,父亲不喜欢他,兄弟也不与他亲近。

    作者思想丰富,感情细腻。他所写的人物,心理活动非常丰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要先在心里计算一番,思考很久,用利与弊来衡量很长时间,才愿意说一句话或者做一件事。就连约会,都是在犹豫不决和自相矛盾中进行的。

    三、天资聪颖,风流倜傥

    小说原名《于连》,后改为《红与黑》。其中的红指法国士兵的红色军服,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复辟时期僧侣的黑衣,代表封建教会势力,这一书名本身暗示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尖锐冲突。

    故事的主角于连,学习能力很好,在镇上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知识分子,正因如此,被当地的市长请去当家庭教师,教导三个孩子。可是市长的妻子对他动了怜爱之心,而仪表不凡又青春热血的于连,屡屡被诱惑,两人勾搭成奸。后来事情败露,为了避难,他去了巴黎,成了保王党中坚人物的秘书,得到赏识,又与其女儿有了私情。

    时代决定结局

    一、明枪暗箭,争名夺利

    如果说一部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个阶层,司汤达生活的那个年代,和那个阶层,人们

  • 6、 《舍与得》读后感

    有一种心态叫舍得,有一种人生叫放下 正如书中所讲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舍和得构成的。当你打开了一扇门,同时也会关上一扇窗。当你舍去什么,同时你也会得到另外一些什么。

    看完此书后,书中那一个个小故事所阐述的一个个大道理,让我感促颇深,遥想自己,已是而立之年,匆匆三十载,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正如看完书后,跟老婆开玩笑所说的:我们虽失去了自由的二人世界,却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人生便是如此,正是在这个舍去与得到之间迂回。

    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本纷繁复杂,很多东西在追求和面对的时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舍与得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与失败的故事。很多时候,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例子真的很少,你在得到的同时也会经历失去的苦涩。在得与失当中要想作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件非常艰难而痛苦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用看开、放下、平和、淡然的良好心态来面对。花赏半开,酒饮微醉做事也和吃饭是一个道理,七八分饱才是最佳状态,往往饮酒之人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再喝了却还硬挺而下,当醉后五味翻肠。我们有怪当时没有舍,现在得到的就是遭罪。人心就像一台天平,一旦调整不好就会偏向消极,悲观的方向;如果调整得当,则会偏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因此把握好心中天平的方向,放下心中的包袱,我们才能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放弃的正确,才能选择的成功。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无大小,追求梦想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不要奢望太多,否则你只能不堪重负。该放弃时就放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你就会得到幸福。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的。人事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的。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拥有好心态的人,都会看淡人生的得与失,因为他们明白:放弃不是妥协,只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因为恰到好处的放弃,就是一种进取。

    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舍得之间是痛苦并快乐着!有时我们还真需要选择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学会取舍的智慧,懂得进退的真谛,就能够享受美好的人生!

    (大榭 孙文科)

  • 7、 舍与得读后感

    一个月的时间,我读了黄永华所著的《舍与得》一书。本来对舍与得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开始只是泛泛的看了一下,可是内容还是吸引了我,经过反复阅读及细细品味我感慨良多。“舍与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舍与得,乃两个相对的概念。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有舍才有得,要得必须舍。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舍己为公,舍贪婪得无忧,舍名利得清静,舍一切非分之想得脚踏实地做人。这都告诉我们,有舍才有得。

    “舍得”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大家更多的关注得到而很少考虑舍弃。古至今,有无数偶的名人,取得了流芳千古的功绩。他们都对“舍得”二字有把握和领悟。包括事物也是如此。蛇在蜕皮中长大,金在沙砾中掏出,树也要经过剪枝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在社会上有太多的诱惑和难以割舍的利益纠纷,一个人应该如何的把握自己的得与失才能做到最大利益化的赢者。这是一门学问和境界。“舍”是一种智慧,“得”是一种勇气,无贪的培养是解决我们心灵所有烦恼的强大力量。

    很多时候做任何事是要“舍”的。正所谓,舍得。有舍就有得!在你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同样你也得到最重要的东西。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最高明的处世术不是妥协,而是适应。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之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处事的艺术。的确,舍得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真的领悟“舍与得”,那么你才能成为一个快乐并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人。

  • 8、 《兔子与上帝》读后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兔子与上帝》读后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兔子与上帝》读后感

    任何生物,只要生存就会竞争。任何生物,都会有优点与不足,都会有利弊的两面。我们不能只看不足,其忽略了优点。这就是《兔子与上帝》一书给我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兔子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动物了,它们只吃草,不伤害任何动物。正因为如此,它受到不少动物的伤害。终于有一天,兔子向上帝诉苦,先后提出了四个要求,分别把它变成鸟、鱼、人和上帝,一个比一个过分。

    把它变成鸟,却成了猎人的目标;变成鱼,可在大海里,大鱼吃小鱼的规则是该变不了的,它们整天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变成人,人类却爆发了战争,死的死,伤的伤;最后一个要求,兔子让上帝把它也变成上帝,但上帝说:上帝只能有一个,上帝多了也会打呀!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兔子一样,只注重不足,忽略优点。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老师让我们说一个同学的优点,举手发言的没几个。老师又让说这个同学的缺点,同学们的手齐刷刷的举起来,他的缺点好像多得数不清。

    如果我是那一只兔子,我会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举行跑步比赛,那我还比别人跑的快呢!

    凡事,换一个角度去想会有更大的收获!

  • 9、 《太多的机密不克不及说》读后感范文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 《太多的秘密不能说》读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太多的秘密不能说》读后感400字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迈克瑞尔中学里的一名女中学生柯洁美偷偷喜欢着全年级第八可爱的男生德生,但漂亮而又广受欢迎的对手嘉琳的存在,彻底打翻了柯洁美的醋坛子,让她总是满腹怨气,嫉妒话纷纷出笼,“惊人之举”连连不断······对这一切快要抓狂的柯洁美,只好将自己七荤八素的心情都发泄在了日记本里。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要是有什么秘密,想说给别人听,又不敢,这时就写一篇日记。写完你会发现自己轻松了许多。

    说了这么多,我来为你介绍一下人物吧:柯洁美,《亲爱的蠢日记》女主角。臭臭,柯洁美的玩伴犬。嘉琳,柯洁美的死对头。莎莎,柯洁美的死党。泡福小姐,爱找麻烦的学校餐厅服务员。矮弟,柯洁美的表弟。德生,全年级第八可爱的男生。

    嘉琳很可恨,但柯洁美也不能拿走她的永久档案。柯洁美不能把骂人的话写出来,虽然没有说出来,但还是骂了。

    这本书开头很好笑,说这本书下了毒,叫嘉琳不许看,叫德生来她家拿解药,看了这本书,会让你哈哈大笑,笑破肚皮······好了,时间不早了,下次再说。

  • 10、 拎得清,得自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000字

    拎得清,得自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000字:

    最近比较没空,所以写读后感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去反思我的生活,实践书中的理论,所以有一些认识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课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关于“谁的课题”的理论,是monself的一篇关于工作上的不顺心的分析文里边,新入职场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难,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跑断腿,累死累活,却得不到上司的体谅,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内的,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补台。女孩很郁闷,于是找学姐倾诉,学姐问她,谁会为活动搞砸了负责,女孩说是自己,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的学姐告诉她,谁为后果负责,课题就是谁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会被批评的依然是你自己。

    “谁的课题”和课题分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我曾经在生宝宝前去剪了短头发,后来头发长长了些,我想继续留长,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妈三番五次劝我去把头发剪了,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好看。就算我明确拒绝,表示我没有这样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恒的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虽然是亲人之间,我仍然为这样的干涉烦恼不已。如果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发型不好看的后果是我自己承担,所以剪不剪头发完全是我的课题,但是我的妈妈却为我不肯剪而难受不已,她不明白这跟她其实没有关系。

    说回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几个侧面。不同的课题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距离和深度,那么课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工作上的关系门槛最低,难度也最浅,因为有工作这个纽带;朋友的关系则相对难很多,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你非得和某个人成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闺蜜等等各种区分;爱的课题,恋人、夫妻、兄弟、亲子,所有的课题中最难的一种,尤其是亲子关系。

    三大课题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实每一个课题都可以延展为无数个子课题,人际关系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

    怎么正确的处理人生课题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从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寻求认可啊,努力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努力工作,拿出好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努力表现,获得对象家人的认可。而我们的身上,也承载着各种期待,我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2-04-01

  • 2023-03-08

  • 2022-12-1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2-09

  • 2023-03-0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12-26

  • 2023-02-23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7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2024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