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 > 地图 >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2024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相关栏目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热门栏目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推荐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

(共 4443 篇)

  • 1、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建构的起点

    建构的起点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

    杨亘

    谜语是一种隐喻,它诱使人们去猜,于是谜面于谜底之间就形成了形影关系——形想要去抓住影,然而影却随着形的变化而变化,它总是躲在形的身后。如果说人们尚可以背对光源来捕捉自身的影子的话——这样一来影子似乎就被捕捉到了(这像极了谜面被猜谜的人猜中),影子将如何回答呢?在庄子的假设下,在面对“罔两”的质问中,影子如此回答: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从这一点看,影不同于谜底,谜底是有意为之,而影(景)则处于一种万物都在“对待”状态中,万物“互待”而存在。这一存在状态丧失了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动力因的发动者,万物都处于一种不知道所以然的状态中,因此影是迷茫的,形亦是迷茫的。

    人与形的结合是一种被称之为“抛入”的状态,也就是以自我意识为动力因的人割裂了万物互待的混沌状态,当人们意识到他与这混沌世界永远无法割裂之后,那种被抛入的孤独感以及面对死亡的恐惧感让人们努力猜测“人存在于世”这样一个谜面的谜底。

    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有谜面就会有出谜之人,在人的意识中这样的推理是必然的,因为它符合形式逻辑。于是面对这一谜面,我们发现它有两个谜底,一个是与谜面内容相关的谜底,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玩哪里”,另一个是由所有谜语的内在形式推理出来的疑问:是谁出得这道迷?

    李泽厚先生关于外星人是否存在有个这样一个回答:外星人必然不存在,因为如果外星人存在的话,他们一定是不会让人类发现他们的,因为人类无法发现外星人,所以外星人对于人类而言必然不存在(大意如此)。

    我们可以把李泽厚的这一逻辑用于“人”这一谜面之中:如果存在一个出谜之人,也就是是将人类抛入世界的那个人,那么他必然能做到不让人发现他(除非他想要现身),如此一来,形式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悬置了形式逻辑推理得出的疑问。当然,这是一个近乎悖论的回答,看似回答了一切,其实什么都没回答。

    这是一个悖论,它永远伴随着人类。之所以如是,乃是因为人们并不知道出谜的人是谁而人们又对它充满兴趣。随着出谜之人的寻觅不得,紧接着就带出另一个问题,谜底无处求证。于是,我们在这一悖论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悬置(即无解)是一个谜语永不过时的最佳状态。

    在这样一种状态中,我似乎愿意相信博尔赫斯笔下的“弗朗西斯科.雷亚尔被谋杀事件(出自《玫瑰角的汉子》”中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凶手,博尔赫斯本人对此并无回答,因此这一作品成为众多读

  • 2、 街角社会读后感

    篇一:《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威廉·富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1936 至1940 年间怀特通过对“科纳维尔”(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进行实地研究,撰写了《街角社会》一书。该书是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街角社会》是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

    《街角社会》是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写起的。怀特以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生活中,首次将参与观察法引入城市社区的研究。怀特对街角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新方法的尝试

    怀特在附录中提到,通过颇有兴趣的阅读林德夫妇的《中城》和卡罗琳·韦尔的《格林威治村》,怀特很有收益。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意识到他所从事的社区研究并不是按照上述书中的研究路子。“当时能读到的其他许多社会学文献往往是从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待社区,所以根本不存在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之后,怀特通过阅读社会人类学方面的文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内容和领域不同,但是其中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施的。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怀特得以真正的“进入”社区,并将这种方法从人类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学领域。这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是一张社区整体状况的照片,那怀特的街角就是一部社区动态历程的电影。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怀特重视对科纳维尔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研究,通过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状况、互动模式以及规则等内容分析整个社区社会结构,而不是整体的描述街区概况。

    怀特这种研究方法的尝试对我也很有启发。社会研究的方法仅限于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引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要灵活的选取方法。

    2、研究设计小处着眼

    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往往残酷。怀特在最开始想要自己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科纳维尔的历史、经济、政治(生活水平、住房、交易、分配和就业情况)、政治(政治组织的结构及其与非法团伙活动和警方的关系)、教育和娱乐模式、

    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

  • 3、 转过街角的爱
    张梓钰 大家都说:父爱如山,父爱如海,父爱是宽容的。可是我觉得我的爸爸并没有多么爱我。 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开车送他们上学,可就我总是自己一个人走路上学。就在我心里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却好像故意跟我打招呼,我的眼框顿时红起来,我真恨不得走过身旁的人通通都变成瞎子。 看着他们说说笑笑地离开了我的视线,委屈的眼泪从我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风呼啸着,落叶飘了下来,似乎在诉说离开树妈妈的那种不可割舍的思念之情。眼泪滴落在地上,那眼泪是“苦”的。我仰起头来,止住眼泪,继续走。 当走到小区的街角处时,我突然想起来忘记带笔了,便小跑着赶回家。谁知,我竟然在转角处碰到了爸爸。他看见我时,面色通红,“你这丫头,怎么又回来了?”“我忘记带笔了。”说完,我便向家走去。 我知道,这是一个不礼貌的举动,但是当时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妈妈给了我一个答复,她说爸爸不送我是因为他不想让我太依赖父母,他说以后的路是自己的,父母只是辅助线,不能带我走。妈妈说完后,我跑回自己的房间开始思考:为什么爸爸要跟着我呢? 我又带着这个疑问问妈妈,妈妈说:“爸爸还不是怕你路上不安全吗?” 原来,爸爸是爱我的,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或者是他表达的方式不同,我没感受到而已。

  • 4、 《街角社会》之读后感1500字

    《街角社会》一书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威廉福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他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 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在街角这个小型社会中,同样反映出了有关于社会结构间互相作用的事实,在这里,或者说是每个城市的街角都有这样一个街角,也都有这样一群生活在街角的青年。这个群体根据它自身自然形成的一些规则在流动,一旦打破规则就注定不能在这里生存。虽然作为贫民区,很少有人自愿生活在这里,但要在这里生存,就需要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并不是特殊的,贫民区是一个组织形式,虽然非正式,但其规则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

    诺顿帮,这个贫民区内的一个非法组织,他们的首领叫做多克。很明显,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只是一群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但在他们自己眼里,甚至在科纳维尔,他们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为了争取到支持,他必须对这些大人物信守诺言,甚至不惜对他的朋友食言。只要对要人们信守诺言,只要他们允许把他们挑剩下了的某些政治恩惠留给地位低于他们的人,从而维持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政治家就有把握得到大众的支持。有些街角青年会转过来反对他,但其他街角青年群体会予以合作,并取代他们的位置。在他们中间,大学生听起来是一个很耀眼的名词,但事实上,大学生和街角青年都想成功。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大学生或是不肯让一群亲密的朋友约束自己,或是情愿牺牲他与那些进取得不如他快的人的友谊。而街角青年则被一张彼此负有义务的网将他与他的帮连到一起,他或是不愿意,或是不能够摆脱它。正如书中所讲,有时候,你想通过市长给一个人找一份工作,而后来在你和市长之间发生了争论。你是应该和他争吵呢,还是应该默不作声?对这个问题你必须仔细掂量一番。假如你和他争吵,也许会使一个人失去一份终身职业,他就会逢人便说,要是

  • 5、 《汉子与蝴蝶》读后感800字

    一放寒假,我就一头扎进了书的海洋,尽情地遨游。《科学故事大王》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爷爷》、《美人和杀手》、《第一步》、《玉液》等一篇篇短小精美的文章,令我忍不住看了又看,余味无穷。

    《汉子与蝴蝶》是其中最感动我心的一个故事。一只美丽的蝴蝶,不断地用自己柔嫩的翅膀撞击着汉子的身躯,阻挡着他前进的脚步。这可真是令人费解的一幕。这可爱的小东西,它究竟想干什么呢?强烈的好奇心吸引着我一口气往下读。原来,这柔弱的“进攻”并不是侵犯,而是为了防止汉子踩死它的同伴——一只落在地上,奄奄一息的蝴蝶。

    读到这儿,受到震撼的绝不仅仅是故事中的那位汉子,我的心不由为之而感动。这小小的生命,在身强力壮的汉子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的,或许汉子的轻轻一捏,就足以让它粉身碎骨。可是,这似乎丝毫也影响不了它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多么善良而又可亲可敬的小精灵啊!多么值得称颂的爱心大使!不知为什么,我又想起了前几天偶然看到的一幕: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商店门口等妈妈买东西,只见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大哥哥进来买奶茶。

    其中一位拿到奶茶就快速地走出了店门,另一位见他没付钱,只好一边嘟囔着,一边很不情愿地付了钱。谁知,那位先出门的大哥哥不知踩到了什么,“啪”的一声摔倒在地。一只手还擦破了皮,流出了血。我正替他着急的时候,却看到那位付钱的大哥哥在一旁哈哈大笑,丝毫没有要过来搀扶的意思。当时,我的心里觉得很不痛快:这是朋友吗?朋友之间可以这样相处吗?如今,这截然相反的两幕情景在我的脑海中交替出现,我忍不住要问:难道受过教育的人类,有时候竟然连小小的蝴蝶都不如吗?当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幸灾乐祸,袖手旁观,还是该伸出热情的双手,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相助?这个简单的问题,蝴蝶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一只美丽的蝴蝶,记住这一份温暖人间的伟大的爱心。

  • 6、 “女汉子”也很可爱——《杨家将》读后感

    小时候,我头发短短的,老爱到处跑,到处玩,特顽皮,有些人就称我为假小子女汉子,那种嘲笑的眼神,让我琢磨不透。直到我在书海里遨游,遇上《杨家将》,看到一大批巾帼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她们热爱国家,武艺超群,性格豪放,叱咤疆场,我才猛然明白,女汉子也是国家的栋梁,女汉子也很可爱。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就没有家,这些女汉子心怀国家,难道不可爱吗?想当年,西夏入侵,宋军将士被围困在金山笼中,可是朝廷无将可派,怎么办呢?这时,穆桂英、八姐、九妹等一批女汉子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待朝廷答允后,女汉子们威风凛凛、英姿飒爽,向金山笼进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打败了西夏敌兵,大大展示了女汉子的风范。

    当然,空有满腔爱国之情,没点真本事也不行。杨家女汉子们的超群本领、高强武艺才是最可爱的。话说西夏三太子得知宋军派来女将,大笑不止,过分轻敌。没想到杨门女将个个武艺了得,舞刀前来,弯弓搭箭,打得敌兵落荒而逃。消息传入西夏,三太子大惊失色:真是没料到这些女将会如此英勇。正应那句老话:杨家府里女胜男。看来,女汉子可不是徒有虚名的。

    手捧着已经翻阅无数遍的《杨家将》,女汉子们那种爱国爱民、机智抗敌的英雄形象,不断在我眼前闪现,时时激励着我。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时,我不怕脏、不怕臭,凭着一股女汉子劲,在小区里捡垃圾。暑假里,我自告奋勇到田地.cn里帮爷爷干活,结果一不小心滑到水田里,样子虽然很狼狈,但我坚强地爬了起来,继续帮忙,爷爷夸我比男孩还棒!还有一次,我被一位高年级同学撞倒了,受了伤,对方很自责,心想他也不是故意的,便微微一笑,原谅了他。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想想杨家女汉子们,再想想自己的样子,我开心地笑了。

    牛通社记者 范素冰

    行知小学 四(4)班

    指导老师 温小欧

  • 7、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是威廉富特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街角社会》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您!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

    自从接触到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后,我就对社会学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实地研究。我好奇于要如何开展实地研究的计划,好奇于如何让当地人接纳自己并让自己融入当地并成为其中一份子,更好奇于如何能够做到真正的客观态度记录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我渴望能够更切身地接触到实地研究这种社会研究方式,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本真正让我能够深入了解实地研究法实际情况的书,直到第一次接触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撰写的《街角社会》,才让我对实地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街角社会》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大利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而这本书最独特之处是作者怀特是以被研究群体一一街角帮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来进行他的研究的,即实地研究,而且怀特采取的是典型的参与观察法,就是通过亲身与被研究者接触,从而拿到最真实第一手数据。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读完整本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从中最大的收获的更深刻地了解了实地研究,特别是实地研究的过程。关于这方面,我在接触到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在课本上学习了理论知识:(1)选择研究背景;(2)获准进入;(3)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4)实地研究中的记录。当我带着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去读《街角社会》时,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转化成为引导我读这本书的线索,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又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转化为更加有力的专业知识。从怀特选中科纳维尔,到他找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忙认识了多克而得以进入社区;从他跟随多克穿梭于街头巷尾以认识社区里的人用尽自己的努力以获取大家的信任并建立了友善的关系,再到最后他整理自己的记录作出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艰难和阻碍的过程,而这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也正是关于实地研究方式的最好实践教材。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了另外一个我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客观进行参与观察的方法。正如怀特在书中所说:当研究者走出大学,每次仅仅到实地去考察数个小时的时候,他可以把他个人的社会生活与实地生活分开。他的角色问题也不十分复杂。另

  • 8、 红玫瑰白玫瑰读后感

    红玫瑰白玫瑰读后感(一)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

    前不久看了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每每读张爱玲的小说,总会让人有那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喜欢她细腻的文笔,但又有些惧怕她的不近人的冷清。

    故事讲述的是在振保的生命里就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红玫瑰太天真任性,风情万种。白玫瑰是传统女性的懦弱,红玫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她所拥有一切,断然和老公离婚,妄想这样安排好就能和振保在一起,但振保听到后一阵慌乱,所有自私的想法都出来了,剩下的只有辜负了。白玫瑰自觉得很爱振保,因这他是她的老公,所以爱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传统的中国女性,其实也蛮委屈的,而且没有人可以诉说,妻子也许是一件妨碍眼的居家摆设罢了,糊里糊涂嫁了人,结果还是成了牺牲品。

    振保因为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生活,害了自己和两个女人,只觉得最值得同情的是白玫瑰,白玫瑰并非不好,只因为他不爱,却因为适合做太太便拿来填充自己的生活,他却不明白有时候人只靠理智生活不顾忌内心的感受,最终很难朝着自己曾经策划的,理智的即定路线行驶,会受到内心的煎熬。每个人都值得别人去爱,都总有一个人为你痴迷,但白玫瑰却因为振保选择了她而失去了这种机会。因为不爱,白玫瑰的美在他看来都厌烦,毫不动心,他毫无知觉相反还潜意识里怨忿她。总希望爱的不一样,曾经爱的,时间长久了又会觉得很无趣。娶了一个安静的妻子,又觉得不是自己爱的,但是确实放心的。猛然之间,突然发现,其实并不然,你不曾爱她,她也寻获着自己想要的朋友的妻子,爱着,偷来的快乐觉。得世界上那个时候她给了你所有的新鲜和刺激感觉。当她爱他,那么勇敢的时候,他却开始变得懦弱了。退缩,退缩,直至逃走。再遇上时,她已然不是原来的那个她了。当时忘着她离去的背影时,他眼神里面的是后悔么?也许总要有一个女人,让男人明白爱情,然后当他明白的时候,再付出的时候确实另一个人了我很佩服那个后来在公车上碰到的,已经变老的红玫瑰,振保问她是否过得好,是否爱她现在的老公,她点头说: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么样去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去

  • 9、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一)

    今天看了一部小说,名叫《红玫瑰与白玫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照旧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就是文章的开头部门。

    通过一个叫振保的男人,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人性的特点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男人

    其实现实社会中每个女人也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男人,李碧华在《青蛇》中就有写道。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她偶一笑的金漆神像,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男。两个都有各自的优点。

    现实的丑陋与不堪总是让人脊背发冷,无法直面我希望对于这世上的某个人,我既是他心中的白玫瑰,又是他心中的红玫瑰,他也填满了我心中许仙和法海的位置。开始幻想我以后拥有这般完美的婚姻,假如做不到,那么我也宁愿挑选做一颗朱砂痣。

    看了《红玫瑰与白玫瑰》,第一感觉就是,它比《我不是李白》好看得多得多了!不愧是国家话剧院的。

    有一个场景我特别有感触,那就是当白玫瑰与佟振宝在电梯下相见,没有太多言语,一句那我们回家吧让我的心顿时柔软了也许曾经,彼此都背叛过对方,但是,十年的感情终究不是几个星期几个月说变就变的。红玫瑰能带给你一时的激情,是的,每个人也许都会有过这样的冲动,但是,激情过后总会付出代价,而家庭,永远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你累了倦了可以休息的地方。夫妻之间的感情总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当中巩固起来,不是说散就能散的。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时的情欲,但是你不能把它当成是爱情,或者,是现实的爱情。若是真的爱情吧,你又能怎样?你有老婆孩子,你有责任,你能弃之于不顾?最初一旦选定了对方,那就好好地过下去吧,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话。

    要是我能不爱你,那该有多好!好感叹这样的话,如果我可以不爱你,也许我就不会为你伤心难过。因为爱你,所以期待,因为期待,所以失望,因为失望,所以痛苦有时候回想大学四年,我都做了些什么?除了必须待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除了为考证而奔波忙碌的时光,除了在大一大二时参加过的一些活动,除了待在寝室的时间,剩下的,都是关于你的记忆。有时在想,如此把时间精力感情投入在一个现在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做

  • 10、 街角社会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街角社会》通过对具体的意大利贫民区的研究,回应了上世纪40年代一直困扰美国社会的一个问题——边缘的移民群体到底如何才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要回应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边缘群体的理解。上世纪40年代,意大利移民是当时美国社会典型的边缘群体,黑社会暴力、私酒买卖、非法赌博,太多违法犯罪事件的背后都有意大利移民的身影,但真实的意大利移民生活真的就是这样吗?作者亲自“卧底”一个叫做科纳维尔的意大利贫民区,发现了一个与主流声音不同的,有序的、稳定的意大利移民社会。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作者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式的研究方法。

    有别于传统的研究,这样融入式的研究让作者能够真正的了解他所要研究的街角各类人群的内心真实想法。社会人类学对小型社区或族群的剖析以及对文化的整体观与制度关系的分析,都强调对这一方法的运用,它要求研究者学习当地的语言,在调查地长期居留,完全投入到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之中,了解当地的文化,进而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正如他说中所说“一个人的态度是无法被观察的,而必须从他的行为来判断。由于行动可以直接被观察,并可以像其他科学数据一样被记录下来,所以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行动来了解一个人,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有关非正式群体关系的情况,而且为理解个人如何适应其所在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框架。”

    结合到当前我正在参与的“困境儿童需求调查”服务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参与观察式”的研究方法。在不可能长期留居观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先去了解当地的环境及文化。更多的去了解服务对象群体的概况,如负责区域的学习、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升学率;居住社区的年份及人口分布;相关扶持政策的基本条件及力度等等具体信息。这些背景资料的了解及收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情况,并在需求调查中捕捉到一些服务对象未严明的点,进行挖掘及观察,从更好的去完成这项需求调查工作,建立更贴切的服务对象方案,从而匹配更符合其需求的服务。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们是芸芸众生的小人物,诞生于这个社会。又组成这个社会。《街角社会》对我而言,街角谓小,社会谓大。这本书通过让我熟悉科纳维尔的人们,理解了关于小人物与小人物之间的,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大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通过这些关系,让我知道了科纳维尔的社会是如何组织的

  • 2023-03-16

  • 2022-10-07

  • 2019-09-20

  • 2023-01-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3-06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1

  • 2023-03-1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3-06-15

  • 2019-10-29

  • 2022-12-07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5-03

  • 2023-04-20

  • 2023-05-20

  • 2019-10-11

  • 2022-06-26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23

  • 2022-04-08

  • 2019-09-20

  • 2023-03-0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2024玫瑰街角的汉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