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 > 地图 >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2024读我们仨有感600字范文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相关栏目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热门栏目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推荐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

(共 4295 篇)

  • 1、 读《我们仨》有感(优质读后感)

    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写读后感能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什么样的读后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读《我们仨》有感(优质读后感)”,仅供参考,但愿对您带来帮助。

    《我们仨》讲述了杨绛用简洁而沉重的语言,深刻而轻飘的笔法,回忆了先他失去的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在一起时的快乐与痛苦,爱与痛的日子。

    文章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页内容,却在其中蕴含了杨绛本人自己所特有的独特笔法。利用一次梦境,讲述她在梦中梦见了自己和丈夫在山林中走散,并遇见拉车的老人载她回家,自己却又不知去哪里的故事,这个梦境看似平淡,甚至连自己的丈夫听后也不声不息的撇下她自顾自地走了。但这梦却直面反映了杨绛一家三口在最后几年中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梦中的夕阳西下,黄昏薄暮,苍苍茫茫,再到丈夫从山林中消失,无不体现着她们一家最后几年中的艰难困苦,直到离别。短短两页字,短短一个梦,已经把文章基调写的那样悲凉,沉重。

    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文章中还多次涉及了梦,梦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小说,是小说的精髓和灵魂,当作者真正享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快活活过日子的时候,方才发现自己和家人也都已经慢慢的老去了,人生的道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文中曾经提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她告诉我们家庭才是人生的避难所,家人才是心灵的栖息地。

    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并不重视家庭,漠视自己的家人,是家人和陌生人一样视而不见,文中作者一家虽然经历了无数波澜险阻,但家始终都是一个整体,大家互相牵挂,扶持,相濡以沫,正是社会所需要的,记住自己的家人

  • 2、 读《我们仨》有感范文300字

    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的清新亮丽,吹散走燥热,带来无私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了这个美好的暑期。

    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原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突然惊醒,才发现是一场噩梦,她向老伴钱钟书描述整个梦的经过,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我们都老了。”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

  • 3、 读 《我们仨》有感

    一九九八年,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去世,一生的伴侣,疼爱的女儿都相继离世,杨绛的晚年情景非常让人难以体会。在人世的伴侣去世后四年后,结成了回忆录《我们仨》。

    我从前也阅读过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书,对他们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语文书中的《老王》,导致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这些写作大家的生活离我是很遥远很遥远的,可当我偶然阅读的时候,我认为杨绛更像是一个亲切、和蔼的奶奶,她笔下的语言温馨地描绘了他们一家三口,但更多的笔触间我还是读出了千辛万苦,读出了无可奈何,更读出来深恶痛绝,看这段:“但我没有意识到,悲痛只能啼哭,还有钟书的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老人的眼是干枯的,只会为心上人流泪”。现在她的悲痛欲绝,她的无助,却没人劝慰,她的钟书先生不在了,老人的眼睛连泪都流不出来。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从书中,我读出来中国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它诠释了幸福原来,原来最美好的样子,告诉我们如何得到幸福。看看杨绛、钟书先生的风风雨雨,不论怎样的苦难,怎样的逆境中,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离别,我会心酸;读到家常,我会感同身受,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吧!

    杨绛被钱钟书先生成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他们生活在那个艰难的时期,依旧过着幸福的人生,体味着生活的快乐,他们三个的普通,跟现在的许多家庭一样,一家三口,粗茶淡饭,温馨简单。

    我们处在这个安定的时期,更要创造像他们一样的幸福!(徐子晨)

  • 4、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600字

    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题记

    家是什么?有家人的地方才叫家。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杨绛写的《我们仨》。这本书是杨绛对他们仨一家三口相助相守、相聚相失的频频回顾。作者虽然并非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而是用朴素的语言、浅浅的文字传递着深沉的情感。一茶一饭,一言一语,都是作者回忆的片段。

    八年抗战,一家人彼此肩并肩地携手走过。闹饥荒时,彼此相濡以沫,纵使饥肠辘辘也心满意足。文革期间,钱钟书夫妇被送去劳教,家中无一人幸免都被卷入文革的漩涡。但是凭借着对于未来的希望,他们仨共同熬过了难忘的十年,互相搀扶,互相鼓励!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熬过了抗战和文革,命运却难以捉摸,钱钟书和钱媛因病而先于杨绛去世。曾经温暖的家便不复存在了,仅剩作者一人,怀念他们仨。有家人的地方叫家,没有家人的房间只能叫客栈。

    杨绛对于“古驿道”有一段详细的描绘。“古驿道东西走向,烟雾迷离,杂树丛生,客栈在路的南侧,路的北侧是水道。两侧长满了柳树,远处的苍松翠柏依稀可见,飘零着的是不知道谁家的几处坟墓。”女儿钱媛领着杨绛先生走上了古驿道,初上古驿道,是杨绛先生万里长梦的开始。

    那个万里长梦,那个像泡影却醒不来的长梦古驿道,便是对作者有特殊的意义。每读到它我都能感到作者的怀念与悲痛,这就是为什么仿佛人生对杨绛来说只是驿道,而除开我们仨,其他人都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罢了!

    失散了,离去了,就不会有人与作者的命运交织,就不会有人真正走进作者的心中了。

    何其有幸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和弟弟,我们四个每天的生活不就是“我们仨”中生活场景的重现吗?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吧,人生就像驿道,我和家人一起在走的驿道!

  • 5、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一生,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无论好或坏,终究是逃不过生命的轮回。也许世界太残酷,而文字可以很优美,而我们一边勇敢,一边幻想。然后继续好好生活。以下是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与大家分享。

    薄薄的一册书,着实看了挺久的。说实话,我这个年纪读这个书,并不能感同身受那个时代,感染我的,是字里行间满满的朴实与真挚。

    我们俩老了

    不到六百字的篇幅,描绘了一个梦。或许这个梦正暗示着钱老先于杨绛先生离开,类似的梦境反复出现,却没有流露出伤感,只是让人感受到一位温柔的老人对家人的爱和怀念。

    我们仨失散了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绛先生在这一部分中用三个章节构筑了她在古驿道上做的与丈夫和女儿分别的长长一梦。

    大概是被死亡压得太沉重,即使在文字构筑的梦里,她依然觉得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而当她的女儿去世后,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包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一场梦即一次送别,最终,她淡然地接受了丈夫和女儿依次的离开,接纳死亡,不卑不亢。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本书的第三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忆录。从杨绛和钱锺书两位老人的相识、相知,一同出国,在国外有了圆圆,凑齐了三个,从此开始了我们仨的生活。

    跨越63年,杨先生用冷静而又细腻的笔调将一家人大半辈子的生活情节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温暖而又伤感。我仿佛看到了杨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和钱老在英国牛津求学租房的生涯,她眼中不谙世事、拙手笨脚的钱锺书;她一家三口住在上海辣斐德路的日子;她眼中的教学尖兵、和钱锺书最哥们的钱瑗她在文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然而,人间哪里存在单纯的快乐,更何况永远?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2003年,杨先生92岁,在回忆起一家人63年的欢愉而艰苦,爱与痛并存的日子时,发出了这样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感叹。

    最令人羡慕的,大抵就是杨先生和钱老的爱情了吧。读《我们仨》,总觉得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哪怕分隔两地,双方也都会详细记录各自生活的点滴,他们称作石头,以便日后见面的时候一一拿出来相互娱乐,彼此分享。这种无话

  • 6、 《后来的我们》影评600字

    《后来的我们》影评 爱情价值观这种问题太深刻,如果问女生愿意选择愿意为你上厅堂下厨房的那一个,还是上九天揽月的那一个,谁又能说得清楚。或许大多数的人的青春是无趣的,可是看到青春片里主人公们打过的架,追过的姑娘,撕扯过的分别我们却总会湿润了眼眶,仿佛感同身受,我们总是感慨为什么后来的我们就这样走散了,说到底两人观念不一样了,又怎么可能走到最后! 《后来的我们》上映后不少人就反应三观不正,也许这就是当前有情怀的电影所遭遇的共同尴尬吧,你不懂我,无法走进我的世界,正如我不懂你,无法走进你的世界一样。情怀不像其他东西那样,会有一个好坏的标准,它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就像好多人看完这部片子,会不明白为什么方小晓当初要拒绝林见清,而作为女性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方小晓需要的是什么。 见清跟小晓在一起的时候很明显不成熟,所以这必然导致他们会分手,就像林爸爸在信里说的那样,这些年见清一下子好像长大了,我知道那是因为你。林爸爸的信一出来,我从头哭到尾,简直泪崩。作为一个长辈,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跟你说了一些让身处其中的你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本来我也觉得电影挺矫情,为什么爱还要放手还要作?但是后来我好像明白了。有些人的出现,真的只是为了让你更好的成长。缘分,不负彼此就好,想要不负此生太难。 没有喜欢上林见清之前的方小晓考虑的全都是现实问题,只要对方满足北京户口的条件她就愿意与其在一起。所以后面爱上林见清以后,方小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见清的真诚和理想将她身上的戾气洗涤,而她也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物质女成为了愿意陪他过苦日子的女强人,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爱情的美好让方小晓暂且放弃了拜金主义即使眼前苟且但是她依然相信只要林见清在自己身边,那他们就一定可以拥有未来。 另一边林见清的情况却没有云开天明,创业的失败加上房东催债的压力,还有周边人的冷眼嘲笑,这一切不断地将他推向深渊,而后他从一名理想纯真的大学生变成了比方小晓还社会的人。他们的成长本来就是不同步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两个人无法敞开心扉去交谈他们之间的问题,到最后他们却活成了彼此最初的模样。 如今我真的认同了那句话,当你看懂了一部电影,或者听懂了一首歌,那一定是你经历过什么,这是成长的过程。这部电影我不敢说看懂了,但是我真的看明白了一些事,而这些事也真的是在经历了失恋后才能明白。所以电影戏剧化的一点是方小晓离开换来了林见清的醒悟,而
  • 7、 读《我们仨》有感:平淡中活出美丽

    平淡中活出美丽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作家杨绛晚年回忆自己一家三口而写的一本书,从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文学家庭的聚散离合、悲戚与共。也许这本书并不是作者最好的一本,但或许是最感人、最发人深省的一本。

    在书中,作者通过平淡如水的文字,将所有的举案齐眉、舐犊情深、相濡以沫凝聚在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琐碎之中。

    在这个安详而又真切的世界里,他们不求闻达,一辈子以书为伴,与世无争;他们安贫乐道,即使陷入困境,也会用平常心武装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正是凭借这份不世出的豁达,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享受着生活的甜润,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这种大爱无言、宠辱不惊的情怀,支撑着“我们仨”结伴同行,即使在最动荡的时期,也没有随波逐流,扭曲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纵使三个人的感情经受住了柴米油盐的考验,但终究抵不住悠悠岁月的无常,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们仨”走散了。

    值得庆幸的是,作者并没有在丧女、丧夫的双重打击中倒下,而是凭借着从容自若的情怀在最后的岁月里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我们仨”的故事用平缓的笔触串联了起来,让平淡而温馨的故事变得鲜活,散发出珍珠一般的璀璨。

    作者是不幸的,她在两年之内连续遭遇了女儿与丈夫的离去,作者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仨”六十年来积累的温暖、快乐和温馨充实了她的绵长思念。

    而且正是凭借着这些平淡的画面让“我们仨”真实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完美的复活并得到了永生,这些经历过岁月的沧桑在洗尽铅华之后折射出了一种平淡的美丽,这种美丽让我们学会了豁达与从容,教会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温暖自己的心灵。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和快乐。用心去体验每一份平淡的亲情、友情、爱情,品味平凡与不平凡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忘却得失,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时代事业部 臧磊

  • 8、 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1000字

    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1000字

    仝一茹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主席开门见山的提出: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如何改造?文中指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这是好的现象。也就是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结合自己的工作从以下三方面来谈对此的体会。

    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服务教师。

    毛主席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这就是告诉我不能单凭热情去工作,而应联系实际,从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服务好老师。

    如:本学期制定各班级进行聊书活动时,要做到提前向教导处报备,这样方便教导处人员参与进来,便于检查。但在两个月的实行情况中发现,这个制度没有考虑到:一是班主任老师每天的琐碎事太多,而忘记报备;二是教导处的人员缺少,报过来的课不能做到一一听课落实。根据这个情况,我立刻做出调整,改为班主任老师把和学生聊书的过程以记录的方式作以汇报。这样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中研究现状,及时总结。

    文章指出:我党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情况的浓厚空气,这样就容易形成"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极坏作风。相反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

    结合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永正老师在《假如时光倒退十几年》一文第一句就是"假如让我再教一届学生,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个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也就是我们要先研究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再说我们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每周的周清题,每月的月考题,以及考试前的练兵题都需要老师们自己出,就是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习题,而不是打题海战术。还记得王校长讲得《一个班主任的三届班会课》,也是提到我们老师要研究学生的现状。要把研究的现状及时总结,为教学服务。这样我们在客观事实面前就能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就像毛主席所说:"我们要认真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书、学习、成长。

    毛主席在文中更是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1、研究周围的环境;2、研究中国的历史;3、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一

  • 9、 读《我们仨》有感:一场万里长梦

    一场万里长梦

    ——读《我们仨》有感

    王宇硕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寻寻觅觅那梦中人。

    ---题记

    不知怎的,读杨绛先生的文章,总有种平凡普通但又笔触很深的感觉……

    看了《我们仨》,我感受到的除了对作者文采的敬佩,更多的,是对那种怀念柔和、平静的那种舒适的遐想。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看不懂这本书表达的是什么;准确来说,是对其中那个"梦"似懂非懂。在这本书中,我分不清哪些是梦里,哪些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让我感到一片茫然。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人亲情的诉说与回忆。怀念与回忆中,作者没有用笔尖表达出那种悲伤,也没有对一些令人自豪的往事表现出激动昂扬,只是用缓和的语气,静静诉说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平凡、温暖。

    以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部分,也自己加入了情感的联想。

    "我们俩老了"---老了的人,常做梦;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梦。

    是这一晚,杨绛做了一个梦。透过她的文字,我仿佛看见她,这个瘦弱的人儿,在苦苦寻觅自己夫君的影子。她慌张地寻找着,映衬着沉重的夜色,苍苍茫茫。直至杨绛梦醒,却发现锺书就在枕边。梦中老人的凄凄惶惶,好像是只要能找到他,就得安心。醒来,锺书却并不为自己辩护。在此,我想,他怕是更希望杨绛能记着梦里对自己的埋怨,让她,就这样,做一个万里长梦:梦里的境况虽不同,但情味(温情)总是相似的。

    "我们仨失散了"---走上这条古驿道:相失相聚又相失。

    古驿道的路很长,杨绛在这里,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她看尽四季轮换,醒来还在梦里。

    锺书、杨绛、阿圆总是在这船上,团聚又分离。晨起,有这样两个人,急急奔向客栈,步履轻快,一脚跟着又一脚,去和船上的他相聚---合家团聚就得心安,即便是在这条古驿道上。直到太阳照前舱,她们回到客栈;明早,又再踱着步子来,再相聚,再心安,周而复始……在他们这个朴素的家里,住着一屋子与世无争的人:他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够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我似乎也跟着作者在他们的古驿道上走了一回,杨绛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这句"梦魂以逐漫漫紫,身骨终拼寸寸灰"只以写照。

    杨绛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感染力,我随时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人的天伦之乐和未泯童心;他们的善良正直以及对家庭的感情,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这本书并不厚重:往往句子简短,诉说自然。但书中更多的,是他们一家三口美好的照片:有随着时间的推逝,一家人模

  • 10、 读《我们仨》有感:我还是哭了

    我还是哭了

    ——读《我们仨》有感

    心梦

    很早就知道杨绛92岁时写的《我们仨》看到目录却没有勇气去看,

    直到这一次装修好店,有好多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我又拿起了《我们仨》

    我们老了:杨绛总是做梦钟书丢下她走了,钟书先生说“那是老人梦,我也常做”“钟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而这上梦却是钱钟书生病在床,杨绛照顾他的日日夜夜,以及女儿生病后的电话内容。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越看下去我的心跟着杨绛先生的字一起疼痛,一起悲伤,我还是忍不住哭了,眼见着自己最爱的人最亲的人被病魔折磨一天天走向终点的那种疼,那种无能为力,那种不舍,那种悲伤…..

    “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她温软亲热的“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有了。”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了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白色挣裂了。只听见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

    看到这我早已泣不成声不,晚年失去爱女的痛有多痛,有多痛啊……。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我想只有当过母亲的人才能感同深受吧,读着这充满悲情的文字,我的心跟着一阵阵的疼,我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泣不成声,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杨绛先生失去爱女后,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但还是强忍的伤痛去照顾老伴钱钟书。

    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了。”

    有一天病中早已无力说话的钱钟书对杨绛说“绛,好好里(好好过)。”就这样就这样永别了。

    失去爱好和老伴的杨绛先生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是啊,失去了家人,房子还是那房子,却不再是家了,只是一个人的客栈。

    看完这一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感想感念在心头。我擦干泪水,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平复。拿起电话打给在婆婆家的老公,“老公,我想你了。”“才一下子功夫,客人在呢?有事么?”“没事只是想你了”

    夫妻是多大的缘分,茫茫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13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
读我们仨有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读我们仨有感600字,读我们仨有感600字范文,2024读我们仨有感600字等,为大家撰写读我们仨有感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