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的遇合——八年级读《我们仨》有感。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不同寻常的遇合——八年级读《我们仨》有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不同寻常的遇合——读《我们仨》有感当我们抱怨这世界不公平的时候,静下心来,寻找生活中最真实、最平凡的感动。岁月是把无情刀,带走了所有的一切。站在时光的风口浪尖,只剩下无穷的回忆,无法改变的结局,却依然要坚强的走下去。三个人的时光,一个人的回忆……
一、
万里长梦
书的开篇第一部,以杨绛的一个患得患失的梦开始。这也许就是对生命将息的暗示。虽然钱锺书一味的安慰她,说这只是老人梦,也没有丝毫缓解。梦中,杨绛苦苦寻找钱锺书,可要么走入一连串死胡同,要么在车站等待,凄凄惶惶的等不到人。那一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说的是那般让人心痛。杨绛对家的定义很简单,哪里有‘我们仨’,哪里就是她的家。“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如此文艺的写作与优美的辞藻都掩不了杨绛心中的悲伤。女儿没了,丈夫没了,家没了。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了曾经的回忆。
二、
长梦终了
“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万里长梦……”接上第一部,第二部分杨绛以其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故事就从一个莫名的电话展开。钱锺书被邀去山上开会,而杨绛和她的女儿阿圆都很担心,幸好锺书先生打来一个电话,告诉她们开会地址——古驿道。在一番波折下,杨绛与阿圆终于与锺书先生相见。而如杨绛所说:“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古驿道上相聚的时光是快乐的,所以当阿圆与锺书先生离开后,杨绛是不可能不会悲痛的。这个虽然很长,但过程还算美好的梦终于在这样的结局下,终了。
三、
一个人的思念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杨绛空留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第三部分,杨绛用平实感动的语言回忆了她们从1935年的赴英留学到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这一段漫长的时光。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已经成为杨绛一生中最安全的庇护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世上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与有忧虑。“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碰到困难,他们总是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再难。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有趣。所以,他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作者:八九班 王瑞琪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八年级读《边城》有感
美丽的错误
—读《边城》有感
蒋辛夷
她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的歌声悠扬清淡,墨入水似得迅速绽开,淡了那些错误。
翠翠是个命苦的的孩子,可她却也是大自然的孩子。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是她的大自然。船夫与黄狗,亦是她的大自然。翠翠从小在风日里养着,故把皮肤变得嘿嘿的,触目为绿水青山。茶峒里的人们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把能省的心思都省了。翠翠的生活很美。
可美的东西总是让人忧愁。
因为种种美丽的错误,她只能在河边等着自己的歌声与远方的他穿越时空与世纪的隔阂,在河上相撞,衔接。
沈从文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山西世界。人总是矛盾的,从刚开始的简陋的农村向往繁华的城市,又从城市里想回归到简朴的农村。小时候我是在农村上的幼儿园。幼儿园很小,只能装的下我眼中的小世界。
初冬的早晨,太阳还没从山后挣扎出来。奶奶哒哒哒的脚步声就穿过了罩了一层膜的窗。扫帚摩擦地面发出刷刷的声音。噌噌叫着的煤气盖提醒着院子里的她饭熟了。她连忙仿下了扫帚。然后啪的一声,我知道,她又不小心把我满出筐的玩具撞倒了一二个。做饭时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经过窗前和她聊几句,今天菜市场的菜很新鲜要记得去买几个给你家孙女吃啊,今天菜市场的肉很便宜啊之类的。
吃完早餐,爷爷便开着摩托车送我去上幼儿园,摩托车穿过一排排房子与大山夹着的路。偶尔有几片树叶落下。他还在讲着每天都一样的道理。要是有人打你,一定要先打回去再说。有时也会遇上了几个迎面而来开摩托车的老朋友,笑着说送孙女去幼儿园啊,有空到我家里来喝酒。我总是很疑惑,不是都看到爷爷在送我去幼儿园了嘛为什么还要问呢?后来才知道那也是打招呼。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城市。城市一天一天肥起来,农村一天一天瘪下去,瘦瘦的,像芝麻粒。
我也不例外,到了城市里去上小学。城市里的东西很多,路的两边多少树。与老家的不一样。放学总是要经过一条河,那条河也和老家的不一样。老家的河很清澈,夏天人们直接从桥头跳下去游泳。奶奶也总是用河里的水洗衣服。我总是坐在旁边看那些人钓鱼。而这条河是黑色的,垃圾拥挤在桥下面,鱼的尸体漂浮在河上。当我正在疑惑着为什么会认为城市好时,人们却又提倡农村有新鲜的空气,自然的生活。
乡村的空气是清新的,人与人交往时空气里没有隔阂,是心连心的,是一种琉璃般的纯粹。在家待累了,就搬条小板凳到人多的地方聊聊家常,看看风景,看着追逐打闹的孩子感慨一下孩子长得是多么快。或者是别人身上这件衣服看着挺顺眼的,哪里买的。聊一下,这么一天也就过去了。
世界是那么得戏剧化。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我们自然与乡下人当成了错误。后来又渐渐发现它们其实是美丽。
错误,美丽的,却又令人忧愁的。
八年级读《茶馆》有感
钱增瑞
老裕泰是见证者,就是那块牌匾。
故事开始在戊戌年——正是掌柜王利发年轻气盛之时。王掌柜精明,有点儿自私,而心眼儿不坏。每天牌匾都能看见形形色色的人穿插在茶馆中。有四处溜鸟的旗人子弟,有困于贫穷而贩卖子女的贫苦百姓,也有奸诈的人贩子在讨价还价,横行霸道的大兵打手四处寻事……这是一个即将亡国的年代,而茶馆,则是这个年代的缩影——官家的势力逼迫百姓不得不卖尽自己的一切,去换取几两银子充作“嚼谷”,而在对外贸易上,人贩子刘麻子却认为“咱们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
掌柜陪着茶客们笑,对着刚跨进屋子的贵人请安,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牌匾上,落了多少灰?积了多少尘?牌匾摇摇头。
时间到了北洋时期,老牌匾被王掌柜重新洗刷了一遍——老裕泰要大改良啦!王掌柜铺好最后一块桌布,长吁一气。在这战火连天的时代,诸多茶馆纷纷凋敝,只有老裕泰活了下来——为啥?因为王掌柜改了良!茶馆不再是那个茶客随意唠嗑的自在天地——身后的茶馆主楼改良成了公寓,山水字画改良成了香烟招贴画,那些特色小吃统统被改良进了历史。那些原本明目张胆地进行着的黑市买卖改良成了暗中计量的袖里交易……
只有老牌匾留了下来,青蓝色的匾面上,映照出了天际中刚刚划过的一发炮弹。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茶房李三咒骂了一句。一声炮响,“又关城门了。”王掌柜喃喃道。
抗战胜利了。然而北平仍然不太平。莫谈国事的字条残破不堪,茶馆里只有衰老的王掌柜在忙活。在国难的重重冲击下,王掌柜不断地为了生存而改变茶馆面貌,但是每当朝代更换,斗转星移之时,一次更沉重的打击随之而来。王掌柜的老裕泰,他苦苦经营了一辈子的老裕泰,最后沦为了国民党的秘密据点。
受苦的不只是剧中的王掌柜,还有更多的人在吃人的社会中没落了。民族企业家秦仲义,从小就知道实业救国,他一生都投在了置办工厂与生意上,最后,他却只在被划作“逆产”的工厂中拾回了一支钢笔与一块零件;旗人常四爷一生四处奔走,只求救国,最后却连棺材钱都出不起,以至他的挚友松二爷的棺材都是化缘得来的!
在无尽的黑夜中,王掌柜自缢了。
牌匾沾满了血与泪,但是,天会亮的。
八年级读《野犬女皇》有感
读《野犬女皇》有感
在清明节假期,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野犬女皇》的小说,这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在刚开始的时候,有朋友给我介绍了这本书,我一看才知道是关于动物的,本来我也是一个动物爱好者,一读下去便对它爱不释手了。
《野犬女皇》的内容主要是:在一群母狼群中,领头人是一头在颈上有红鸡心图案的狼——“红桃心”。在狼群中来了一条叫赛豹尾的公狼,与红桃心生下了只小狼狗崽,却在一月过后公狗与红桃心的妹妹“白桃花”生下了违规的八只崽子,在赛豹尾死后,姐妹俩为了抚养孩子反目成仇,最终绿祖母以死明志,捕杀了一头黑熊,化解了俩姐妹之间的矛盾,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一次大饿煌,并且她们都动了杀机。在终结之始,白桃花为红桃心挡下了猎人的一枪,红桃心为了抚育妹妹的孩子,从二群中各挑了三个孩子,新的生活也接踵而至。
这本书中我最为感动的一个场景是——绿祖母为了狼群能存活下去,便用命换来了狼群的生存。我从中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舍身求义、无私奉献、热爱和平的精神,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如绿祖母这般的人,如:黄继光、邱少云、王二小……等。
1952年10月,美国发动上甘岭战役,由于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
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再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受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的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新的道路,自己却英勇牺牲了。
与上甘岭战役的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攻击,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缩短攻击距离,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规律,纹丝不动,直到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既然是如此的平凡,我们大家何不从这学起呢?平常在学校,少花一点的时间去玩儿,就可以多做些好事,如:“打扫公共区,主动帮助别人……”,曾经有人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挤一挤就会有时间了!”在家里,不要天天盯着个手机看。放弃一点儿的时间去帮助父母做家务、买菜、打扫……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既然我们做不了像“雷锋”那样多的大好事,不过去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放弃一点儿时间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的。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学习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这本《狼犬女皇》真的我自己认为很好看,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去看看呦!
八年级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八(15)班 陈璐瑶
习惯了一切,便觉平凡无奇,却忘却了初见时,那一抹眼底的璀璨。
——题记
“叮!你收到了一封来信。”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来自一个不知名的国家。没有邮戳,也不没有其它的一切。
信的背面,只余几个端正的字迹,“请转交给苏菲。”一个等待着哲学课的女孩,亦或者,一个不存在的女孩。
这,便是苏菲的世界,一个充满智慧的地方,也是一个,梦的世界。
两个女孩并肩而坐,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身世,两人,恍若孪生姐妹。只是,这本该触手可得的距离,却分外遥远。不经意间,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她们的生命有了交集。
“你好,我叫苏菲。”“我是席德。”
她,只是个书中的人,一个属于席德的书中的人,只是一份生日礼物罢了。却给席德,也给苏菲,领入一个新世界,哲学,缓缓出现。
我不知道多年前的自己究竟是如何,是也如苏菲一般,对这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探寻。过去年幼的记忆似乎只是一闪而过,便再也不见踪影。
或许多年以前,也曾有人询问,“你是谁?”那时脱口而出,不加以任何思索的回答,如今却在嘴边,说不出口。自己究竟是谁,似乎已无从回答。名字、身份,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也总有人与你相似,只是,或许一生也不会有交集,却不能否认其存在。
对此问题,刚开始总觉一切似乎理所当然,可几经踌躇,却愈发迷惘。可能多年后的自己,会突然醒悟,跑到镜子前,望着镜中的自己,却再也回不去年少轻狂,对一切,对这个不答案也不再觉重要。
这或许,便是书中的言,一个哲学家,要有的便是那好奇心。无疑,涉世未深的孩童,比一切成人,都可有成为哲学家的希望。
大人们想找回儿时的自己,已经很难,尝了人间百态的他们,渐渐收起了最初的好奇心,掩藏起自己的情绪,敛起锋芒,不加犹豫地掐灭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就如掐死一只牛蝇一般果断。慢慢地,他们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灰纱,一切尽显平淡无奇,仿佛它们的存在也只是理所当然。可,世界的存在也怎是必然?只是他们在这喧嚣浮华的世界中,失了自己的本愿,越陷越深。
想起以前的时候,和父母母亲一同散步,大人的步伐沉稳矫健,在微风之中,不急不慢地走着。我却总学不来他们的波澜不惊。我,路的那边有初开的雏菊,路的这边还有嬉戏的游鱼,想要把一切尽收眼底,可又似乎看也看不够。总会虔诚地捧起一朵花,静静地想着,它何时才会绽放,又会是何等娇嫩模样?眼底,恍若婴儿一般对降临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探究。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因为世间的一切都吸引他们去发现真相。大人,若找回自己的初心,再看这世界,也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这个世界的存在,也非理所当然,正如我们的存在,总有着自己的价值。若是觉得,世界枯燥了,乏味了,也无了自己的落脚地,请坚信,它曾给过你那么一刹那的惊艳,给过你无数探求真理的机会。
故然,每个孩子也都会走向成人,摆脱了稚嫩,迈向了成熟命运,是无法逃避的,只愿每一个孩童,都能保留着最初的好奇心,哪怕只有一丝一缕。
苏菲的故事,一直不会结束,这条道,更是没有尽头。
哪 一天,蓦然回首,眼底重闪过那一抹惊艳。
八年级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乐观的心
———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杨飘越
身处在这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正忙于赶路的我们,是否曾幻想过能够只身一人去撒哈拉沙漠中生活。以前的我,或许是知识浅薄,对沙漠总会下意识认为很危险。试想一下,一眼望去是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风一吹,黄沙满天飞,什么也看不见。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总给人一种单调的颜色。
可就是有这样的女子,看似平凡柔弱,却有孤身一人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气。三毛,就是这样拥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因为有了这份勇气,于是便有了这本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
品味着三毛在异国他乡里的生活,原本原本并不讨人喜欢的撒哈拉沙漠,突然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如同走进了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美丽画面。在这本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三毛的勇气,她能够抛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贫困的大沙漠,这里没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没有家具没有床,但是三毛和丈夫荷西就这样在很快乐的在撒哈拉中生活了很多年,即使条件艰苦,并且有时萨哈拉威邻居们也粗鲁无礼,但她却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画,一个艺术馆,她也能和邻居们相处融洽,她能开着他们的“白马”横穿撒哈拉,能发现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别样的风景,能从沙漠中,从萨哈拉威身上发现一个又一个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使我了解到了大沙漠里的地势地貌和风土人情,也了解了撒哈拉威人的善良朴实和一些悲惨的境遇,了解到三毛和荷西虽然在物质方面是匮乏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这让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真的能决定很多事情。虽然在生活中的每件事不可能都尽如人意,但心态使我们可以决定的,要永远保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就能经意或不经意地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希望。欣赏美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对世界的美丽漠不关心,那你无论如何也看不见世界的美丽。丢掉偏见和固执,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就呈现在你眼前了,因为美就在你的心中。只要找到心中的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美。
读完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三毛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积极向上,享受生活的精神。在这本书里,有我向往的生活。就像三毛在这本书中所说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即使在荒无人烟,物资匮乏,语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因为她的乐观向上,她就能把“罗马城”建在沙地上,能让天堂鸟在沙漠里燃烧。
读《不同寻常的考试》有感600字
我不爱和同学合作,我常常因为这而闹出事来。
今天课外活动课是阅读活动课,老师为我们导读《托起心中的太阳》。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不同寻常的考试》,它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
文章告诉我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不善于合作,往往事与愿违。如书中16名选手为争上海陇梅镇广场年薪16万元的高价招聘“青春大使”,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实践模拟,试题为:你们认为谁能当选本次的青春大使?场上选手互相攻击,恶语相加,肆意抵毁对手,为了私利可以轻易翻脸攻击别人,结果可想而知,长得再漂亮,学问再好,也是不能当选。
读到这儿,我的脸一直红到耳根。我曾在课堂上不和同学合作。比如,眼保健操时间,我会慢慢地整理学习用品,睁着眼四处张望,班长提醒我要好好做,我也不理睬。以至被检查的小朋友发现,扣了班里的分。我的视力因为我经常不认真做眼保健操也下降了不少。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小朋友们抢着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我坐在位子上,什么也不干,有小朋友来请我想跟我合作,我也不干。结果我现在的朗读水平一直没有提高,而且比以前似乎更差了。课外活动时间我也曾不和同学合作。那次做风筝,别的小朋友有的三人一组,有的四人一组,有的六人一组干的又快又好。我的同桌想请我帮忙扶一下,我没去帮他,只顾自己忙着。结果他的风筝是歪的,我的风筝是皱的。现在想来,我这样不愿意和别人合作,不但别人不愿意和我一起玩,而且我的成绩也在下降。我的烦恼也在于此吧。我想我应该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成为文章中的另一种人。
文章还告诉我,生活中还有另一种人:善于合作,往往处事成功。如《闪光的彩球》里小梅的先人后己,那句“快,你一他二我三”似乎就响在我的耳边。我的眼前出现了学校广播操比赛时,班里的几个动作特不协调的小朋友,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下课认真地练习,结果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班里的黑板报,有“小画家”钱相承画画,“小书法家”钱丰颖写字,把班里“小作家”钱梦迪等人的作文利用休息时间,一期又一期的出刊。大家都说我们班特漂亮。我们听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试想,没有小朋友的配合,我们班能把工作做漂亮吗?没有小朋友的合作精神,大家又怎能你教我学,我能我干呢?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不同寻常的考试》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为什么我和周围的小朋友不能成为好朋友?为什么别人各方面不如我,却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和他们一起。在今后,我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赞美别人,也肯定自己。在困难面前,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八年级读《雾都孤儿》有感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遍《雾都孤儿》,当时年幼,通篇读下去,没有什么感觉,就觉得外国人的书没有中国人的书那么容易读懂,名字还不好记。时隔多年,如今重读《雾都孤儿》,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最让我敬佩的是奥利弗。他从未向侮辱屈服,折磨也从未改变他善良的本性。在重重艰难之后他终于获得了幸福。奥利弗十分坚强和勇敢,而那些撒谎、欺诈、偷盗的人,真的很可恶。我记得古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我想,犯罪的人本性是好的,他的罪恶不是天生的,是外界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如果在现代社会中,人人学习奥利弗不弯腰不低头、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善良的本性就不会消失。
我们也要学习善良的布朗罗,他父亲的一个好朋友。虽然,那时候他还不太了解内情,最后正是睿智的布朗罗先生救了他。也正因他的善良,才使奥利弗得救,让世界少了一个坏人多了一个好人,让奥利弗远离了污浊的世界。
在这个故事里,最美丽的当然要数露丝,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南茜。她是从小就生活在盗窃犯费根的阴影中的可怜女孩,她的童年恐怕比奥利弗还要悲惨,无人怜悯。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有了一个家,却不幸的爱上了赛克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如果不是他,南茜很可能早就改过自新了,是他掐断了南茜最后一丝关于幸福的希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茜爱上了赛克斯,就等于迈向了悲惨和死亡。
我很喜欢书的结尾,虽然南茜死了,可是所有善良的人都得到了最美好的结局。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有他们做伴,奥利弗也非常幸福。善良的人终会得到好的结局,这是个中国人爱用的大团圆式的结局,这也说明了人们心底隐藏的人性,人性本善,大家都向往善良。
总而言之,整本小说曲折惊险,让人们为奥利弗的身世叹息,为卑鄙小人而愤怒,为善良的布朗罗感动,为奥利弗得到新生而高兴。从奥利弗身上,我们看到了善良的巨大作用,它能够把苦难变成幸福。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善良地活着。
合上这本书,我只有一个想法:人活着只要不断地向这梦想前进就好,不需要顾虑太多,不要向命运低头,命运永远掌握在我们手中。
关诗煊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不同寻常的遇合——八年级读《我们仨》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我们仨有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