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 地图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24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范文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相关栏目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热门栏目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推荐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共 784 篇)

  • 1、 《看故事,学道理》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本书叫做《看故事,学道理。》其中有一个故事对我印象很深,就让我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你听吧,保证你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对你的印象肯定也很深。这个故事的标题是:贪心的财主。

    从前,有一个贪心的财主。有一天,他拿着一把铁斧头准备拿到街上去卖。可是,他手里拿着那把铁斧头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忽然,走来一位老爷爷。那位老爷爷对他说:你为什么站在这里不走哇?他看了看那位老爷爷说:我的斧头掉进河里去了!老爷爷说:我帮你去拿。于是,那位老爷爷就跳下了河,捞起了一把金斧头,贪心的财主看了看这把金斧头,想:金斧头也许比那把铁斧头能卖更多钱,不过,加上那把铁斧头不就能卖更加多的钱了吗?贪心的财主连忙摇头说:不是这把,不是这把! 老爷爷把金斧头丢在财主的脚下,老爷爷又跳下了河,又捞起了一把银斧头!财主连忙说:就是这把,就是这把!老爷爷一闪身就不见了!贪心的财主拣起了金斧头和银斧头。贪心的财主心里美滋滋的,高兴地又蹦又跳,结果,一下子掉进了河里。

    读后感: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告诉了我做人都不要太贪心,如果一个人很贪心,是不会有好结果和好下场的。

  • 2、 呐喊读书笔记600字及读后感范文

    呐喊读书笔记600字及读后感范文:

    《呐喊》小说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

    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

    《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

    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读书笔记.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

  • 3、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这一点,并身体力行,那么你或许会有一个非常不同的人生起点。活出自我篇依次讲述命运、自我、关系、动力、思维、身体、情感。

    导读:第三章——关系

    关系,即命运。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遇见谁,我们容易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命运,但现实常常是我们内心投射的结果。王阳明心学思想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旨在说明要达到对事物的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然而,看任何一个关于人的问题,无论看自己,还是看别人,我们都可以试着从关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人这样做,是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展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形成:

    你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你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也就是说,性格是在关系中形成的。

    呈现:

    你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你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进来,想把它变成符合你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说,你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会导致你不断地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改变:

    当你在成长中,有了新的关系,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便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如果你可以认识自己内在关系模式,而在关系中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那么“性格,在关系中疗愈”就能实现。

    相关解释:

    *最初建立客体关系时间一般在3岁前开始,而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与客体(object)相对应的词语是主体(subject)或自体(self)。对任何人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自己。当你产生意愿、情感、行为时指向的对象,称为客体(人或物)。

    *最初的重要客体首先有三个: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在你小时候出现的重要的人和物,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都可能成为你重要的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母亲的乳房,妈妈如何哺乳是一个生命的头号原初关系,极为关键。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

    在关系中,我们会玩各种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这种自恋感,权力斗争无处不在。可是一旦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况下,和我们构建了

  • 4、 《活法》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3000字

    《活法》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3000字:

    《活法》是公司上次读书活动推荐的十本书之一,买了很久,一直只翻了几页,这个周六终于一口气看完了。看完后,在老婆和大闺女那儿显摆,以前没看完主要是带垚垚(二闺女)太忙没时间,垚垚没在(前几天送回老家了),就一口气看完了。老婆悠悠的来一句“胖垚要是知道了,肯定说我不背这个锅”,大闺女听到后在旁边哈哈大笑,我赶紧灰溜溜的跑了。——作者百年皖酒

    本书的作者是稻盛和夫,日本的著名企业家,赤手创建了京瓷集团、kddi,这两家企业都曾经进入过世界500强。另外,他在2010年出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会长,一年时间不仅扭亏为盈还创造历史最高利润。

    在哲学方面,他创办盛和塾,传授经营哲学,代表著作有《活法》、《京瓷哲学:人生和经营的原点》,核心思想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其个人信佛,故其哲学理念很多来自佛教,本书就引用了很多。

    本书日语原名《生き方》,大家一看大概也能明白意思,翻译成《活法》个人感觉不是非常贴切,但也没有想到合适的名字。文中很多地方翻译的感觉看不懂,或者不够通畅,看翻译者曹岫云是稻盛和夫(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想也就释然了。

    《活法》从内容上分为五个章节,实现理想、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磨练灵魂提升心志、以利他心度人生、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章节名称有些拗口,但字面意思还是能懂的,大家也能猜到几分,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人生道理都是一样的,关键还是在怎么去做。

    第一章——实现理想

    从松下先生的“水库式经营”故事讲起。

    松下幸之助有次给很多中小企业家演讲,提到要“水库式经营”,很多听众不满说“能实现水库式经营最理想了,但问题是做不到呀,你不教我们具体的方法有什么用?”。

    松下幸之助自言自语“方法我也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必须建水库,你必须得这么想”。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首先我们得有理想、要有强烈愿望,要有信念,有了目标才会去思考怎么做。仅有这些是不行的,稻盛先生通过他的经历讲述了一步步实现的过程,要认真的思考到每个细节,要做缜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要做的过程中要专注、要坚持,从而变平凡为不凡,实现突破。

    第二章——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稻盛先生认为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提倡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越是复杂的事情,越要回到原点,从最基本的、最单纯的原则来出发进行考虑和判断。稻盛先生将这些作为人生和

  • 5、 《原则》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原则》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瑞·达利欧《原则》在金融危机那段时间很火,只听过书名,一直没接触。直到最近全景网组织书评活动,才找来认真品读。

    书中作者提及“我真的一头扎进了牲畜、肉类、粮食和油料种子市场中。我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它们是有形的,与股票相比,人们对其价值的认识比较不容易出现扭曲。”说实话,我觉得这句话太贴合自己了。我也在国内畜牧龙头工作,基本每天就是接触畜禽生产以及上游的饲料行业、下游的肉类及肉制品行业,那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切实体会。

    比起作者在美国名校的求学生涯,而我只是勉强进入国内普通非211、985的一本院校的普通人,虽然自己一直学习了财经专业课程,也接受了全日制科班教育。但由于性格保守,又在2015年股灾中损失了一万多元,所以一直对股票市场保持着敬畏之心。

    作者在书中提及的股票交易,在我看来,是可以把市场的股票看做商品的,只不过由于二级市场不断买卖股票,所以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可以一直保持在过一个过高或过低的水平上。而实体店的肉类工业品和水果摊的苹果、雪梨,都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价格是实实在在的。但是摸着苹果的心情和看着股票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从书籍中学习到的,不是如何让自己在股票市场中表现得更优秀或者更理性,而是作者对公司经营逻辑以及战略的理解。

    书中作者提及:“如果我知道牛、鸡和猪的饲养数量是多少,它们吃多少谷物,它们的增重率是多少,我就能预测出有多少肉将在何时上市出售,以及有多少谷物和豆粕在何时被消费。类似地,我考察谷物和豆类在所有种植业领域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多少,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降?量如何影响每个领域的产量,然后就可以应用天气预报和降雨量数据预测谷物和豆类的产出时间与数量。”

    说实在的,读到这段令我非常震撼,也佩服作者的专业和对事业的敬业。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也说过:“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

    想及自己,自2012年毕业已经6年多过去,进去畜牧行业也差不多6年,幸亏还可以坚持学习。自从在学校接触到巨潮资讯官网之后,读后感陆续接触到深交所、上交所、证监会、全景路演等资信平台。但学习的资料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基本都是关注本行业

  • 6、 《唐史》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000字

    《唐史》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000字:

    合上《唐史》,书香依旧萦绕在身边。唐朝给我的感觉不是惊奇,不是感叹,而是震撼!

    公元626年的一天早晨,秦王李世民率亲信军兵埋伏在长安大明宫的玄武门附近。当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上朝路过时,他指挥伏军发起雷霆一击,并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的这一箭射开了一片盛唐的天空,射出了一个不朽的盛世。

    唐,一个盛开的王朝。巍峨的宫殿需仰视才可见,铺金施翠的龙椅上端坐着神圣的天子。汉人也好,胡人也好,中土也罢,西域也罢,各国使臣络绎不绝的朝拜,可所谓是天下一统,万国来朝。

    宫殿外豪宅林立,车水马龙。仪仗威严,风度翩翩的贵族子弟不可一世。市井中人声鼎沸,车马穿行,衣饰华贵的波斯商贾带着骆驼叮当走过。街道两侧旗幌飘扬,酒楼中传出店小二的朗声吆喝,屠夫案头的倒挂着肥羊肥猪。夕阳西下,每家每户的房顶上炊烟缭绕如丝。入夜后,灯火通明,暗香撩人,楼阁上珍馐满席,葡萄美酒夜光杯交相辉,青楼中传出男女们喃喃细语。实际上,连长安的乞丐也自觉高人一等。

    唐朝,既无边界,也无极限,因为这是一片高度开放,无拘无束的精神天空,你能想象得多么遥远,它就多么得无止境;你想象的多么辽阔,它就多么得无边无沿。

    唐,一个歌词的王朝。唐人的才华,唐人的浪漫,唐人的潇洒,用笔和墨为唐朝的天空点上几笔优雅的星光。

    诗仙,酒仙,李白。

    这个狂傲的天才,一生活在诗与酒中。他要感慨,就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要发牢骚,就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读后感他要抱怨,就是“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内心痛苦,走投无路,就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不但要打破名缰利锁的束缚,而且希望突破有限时光对人生的限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周。”

    一首首诗,一首首生命的诗。这是诗人激昂奋发,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这是人的精神执着与痛苦地追寻自由的写照。

    289个春秋的轮回,20位帝王的更替,唐朝用震撼的实力向世历史证明着它强大的存在!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搅了这中原大地百年的安宁。“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恍然发现大唐的太阳已经偏西了。

    抬头望一望头上那一片湛蓝的天空,辽阔,远大,那曾经是大唐的天空……

    师评:唐王朝,一个梦幻的时代,从白头宫女说到如今,也说不完道不尽,俊卓用寥

  • 7、 《疯狂山脉》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疯狂山脉》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之前我立的在3月前写出《疯狂山脉》读后感,现在就是兑现它的时候了。我个人因为非常遗憾(懒)的原因而没有读原作而是中译本,在我读完最近在看的《黄袍之王》后大概会试着把原作看完。《疯狂山脉》本身被许多科幻电影所致敬,例如前面提到过的《怪形》、《普罗米修斯》等。不同于如《印斯茅斯小镇的阴霾》、《克苏鲁的呼唤》等老爷子的其他著名作品中所有意无意的排外性,在本篇中有大片的笔墨用于描绘古老者的历史、习性等设定,以主角之口传递出其文明与人类的相似性,以及其面对深渊时与主角相同的畏惧。(一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近期想看书的朋友请略过吧)

    小说仍旧以代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所创作,通过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威廉·戴尔的视角叙述南极科考队可怖的发现。小说前半段整体为南极考察的总体历程,后半段则是主角和助手单独离开队伍面向古老者遗迹的探查。小说总体笼罩着压抑孤寂的气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考察团刚到南极时主角所看见的海市蜃楼以及与助手在山脉后空无一人的石城中探查的过程。而且与以往我所读过的作品中所不同的还有对于古老者这一物种外貌的详细描写,星状头部、桶状身体、触手以及肉翅等,甚至将活体标本和化石对比后得到了退化的结论。从生物上的角度而言,古老者的身体是动物及植物的结合体,在水陆空都有生存能力。在分队发现并试图解剖古老者标本后第二天,该分队彻底失联。主角团赶到后只剩下了被胡乱使用过的设备、被埋葬的已死古老者以及同伴和狗的尸体,其中一人一狗甚至被解剖了。

    看似残忍的行动在主角和助手后期的探查中却是可以理解的:古老者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生物时就已经从南冰洋降临地球,拥有强韧的身体和高度发达的技术及文化。和其他降临者(如克苏鲁和它的星之眷族)不同,它们是由已知物质构成的,也并非来自无尽的虚空。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形态对于主角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通过观看空城中精致的浮雕编年史来了解它们的历史。它们可以通过未知的化学物质在太空中飞行,通过催眠暗示来使多细胞生物进化成自己所需要的形态作为自己的奴隶(修格斯)建造城市,甚至地球生物也不过是它们实验所带来的产物。

    然而地球舒适的生存环境使它们逐渐忘却了原本太空飞行的技术,来自虚空的外来者此时也来到地球争夺生存空间,再加上地壳运动导致都市毁灭,修格斯自主进化出高度的智力而难以管制,最初改造它们的技术却已经失传,被迫发生

  • 8、 《人工智能的未来》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人工智能的未来》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人工智能(ai)是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了。一方面在科技创新领域几乎所有公司都瞄准了人工智能,斗志满满地期望在未来大有作为。另外一方面在公共讨论领域也在激烈讨论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尤其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冲击,个人被机器取代的焦虑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扩散。

    但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对人工智能的前景及影响都很难清晰准确的预测,这并不是人公司和个人不够视野宽阔或者智慧不够的原因,之所以具体的难以预测,是因为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人类都是采用最新的技术去创造下一个新技术。

    但库兹维尔认为技术的整体发展却是可以预测的,他提出了加速回报定律:

    “一旦一种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它就得服从加速回报定律。加速回报定律,是信息科技中的基本理论,它遵循可预见的指数级增长规律。加速回报定律与热力学定律相似:每个技术方案与研发者是不可预测的,但是,用性价比及生产力这些基本考核进行量化,整体轨迹总是按照一条明晰的可预测的路径发展。“

    作者库兹维尔是奇点大学创始人兼校长、谷歌技术总监、《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比尔盖茨称赞他为“预测人工智能最准的未来学家”。

    他在本书中作出大胆的预测:

    “当机器说出它们的感受和感知经验,而我们相信它们所说的是真的时,它们就真正成了有意识的人。这种非生物体将首次出现在2029年,并于21世纪30年代成为常态。”

    如果按照他的预测,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会遇到这种非生物体但却不得不把“他们”也当作一种“人类”来对待,这正是许多科幻片描写的机器人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不同于科幻片所表现的悲观情绪,库兹维尔认为:

    “将人类层面的认知模式和计算机固有的速度和精确度结合起来,得到的将是无穷的威力。但这并不是火星上的智能机器进行的一场外星人入侵——我们创造这些工具,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智慧。人类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我们制造工具,而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

    但人工智能真的会像人类一样有意识和情绪吗?很多人会对此表示怀疑。库兹维尔认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大脑的逆向工程,只要拥有真实大脑的详细数据,我们就能模拟出生物学意义上的大脑。最著名的是沃森机器人,它已经可以在美国的一档语言类智力比赛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人类最优秀的选手。

    本书的核心部分库兹维尔介绍了人类的大脑思维机制。人类大脑他被分为新脑和旧脑,新脑部分是指最外层的新皮质部分,负责认知和学习部分,旧脑部分指

  • 9、 《北京折叠》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北京折叠》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00字:

    《北京折叠》是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也是中国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第二部荣获“雨果奖”(科幻界最高奖项)的科幻小说。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北京,未来有多远,书中没有指明,不过似乎并不太远。

    晨光熹微中,一座城市折叠自身,向地面收拢。高楼像最卑微的仆人,弯下腰,让自己低声下气切断身体,头碰着脚,紧紧贴在一起,然后再次断裂湾腰,将头顶手臂扭曲弯折,插入空袭。高楼弯折之后重新组合,蜷缩成致密的巨大魔方,密密匝匝地聚合在一起,陷入沉睡。然后地面翻转,小块小块土地聚合在一起,一百八十度翻转到另一面,将另一面的建筑楼宇露出地表。楼宇由折叠中站立起身,在灰蓝色的天空中像苏醒的兽类。城市孤岛中橘黄色晨光中落位,展开,站定,腾起弥漫色灰色苍云。

    这就是书中描绘的折叠的北京。你可以想象下,突然间故宫、鸟巢、奥体馆等建筑没入地表,而后整个大地翻转,再随之大地的另一面露出地面,高楼大厦骤然穿出地表,出现一个全新的花花世界。是不是很刺激?

    是很刺激,可是,被“折叠”所阻隔的却不仅仅是大地的两面,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群体、完全不同的命运,甚至也完全不相交的时间。

    这座北京城,被“折叠”分为三个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从次日凌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安排,小心翼翼隔离。三个空间的人,除非经过严格的审核,否则是严禁互相出入的,除非,在翻转时的大地间隙中偷偷穿过。

    这就是折叠的北京的物理形态。

    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一直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站工人老刀,为了给养女糖糖赚一笔幼儿园的学费,铤而走险,帮助一个第二空间的大学生秦天,向第一空间的一个女孩依言送去情书与求婚戒指。在这个过程中,老刀见到了与第三空间完全不同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世界面貌、人间百态。

    他所处的第三空间,以垃圾回收处理为产业支撑,生活着拥挤的人群,人人卑微地活着,生活在狭窄、密集的出租房,下班后在路边摊上狼吞虎咽地吃着炒面或炒粉,年轻的姑娘因为多收的供暖费而与房东争吵。

    来到第二空间,找秦天拿信与戒指。当他在卫生间洗澡时,发现卫生间竟那么大,墙上会喷泡沫,还有热蒸汽烘干。

    偷偷来到第一

  • 10、 《王韬日记》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000字

    《王韬日记》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000字:

    不知怎的,最近迷上了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就是近代中国新闻界的那些元老们,如王韬、郑观应、梁启超、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于右任等等。买了不少他们的书,一读之下,叹为观止。

    他们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们学贯中西,胸怀天下,往往是学者、诗人、甚至是思想家、政治家。他们的一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

    以王韬为例,他出身私塾教师家庭,国学底子很厚,十八岁就中了秀才,可谓神童。后来为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麦都思所赏识,帮他办墨海书馆,编辑《六合丛谈》杂志,翻译宗教、科学书籍,还在1854年受洗入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国际化视野”。

    胸中储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那时候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可能是因为信上帝的缘故,王韬同情“拜上帝教”发动的革命,曾向太平天国将领献计献策。清政府为此通缉他,他只好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庇护之下,跑到香港,创办《循环日报》,以“天南遁叟”为笔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时政,名扬天下。从这一点来说,王韬开后世“文人论政”之先河,是梁启超、于右任、张季鸾等人的前辈。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搜他的政论文字,这里只说说他的日记:

    道光二十九年闰月二十一日,他去看一位得重病的朋友:“予谕以不必服药,凝神静坐亦可养身”,并说朋友“近喜读佛经,谓能淡于名利。而自予微窥之,则觉渠名心更重,利念更深,可知名利枷锁,殊不易脱耳”。可见王韬对于道家静坐养生祛病之道,对佛学,都有涉猎。应该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报人,大多如此。郑观应的道学修养,比王韬还要深,他不仅读遍道家典籍,还凭借自身“大买办”的雄厚财力资助他人修道、“炼丹”。怪不得有人说,古代读书人的心里,往往都住着一个官员,一个神仙,一个土匪。诚哉斯言!

    作为心忧天下的士大夫,王韬自然关心民间疾苦。道光二十九年闰月二十三日,他在日记中写到:“入夏以来,无日不雨,农民苦之。予作《苦雨诗》五绝云”。其中比较通俗易懂的一首是:“数处秧歌唱已休,水车辘辘决渠沟。低田渐见新苗没,多少农人相对愁”。

    估计是匆匆出逃香港,王韬没能把媳妇带出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他,经常想入非非,甚或似有异动:“夜作小词一阙,调寄《诉衷情》:新寒侧侧上罗衣,梁燕妒双飞。垂看重帘不卷,黄昏人语希”,“为怜小苑飘红雨,小立阶前语。见有人来,佯掉帕罗,逐瓣将花数(《点绛唇》)”,“瞥遇楼头,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2024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教您怎么写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