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 地图 >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2024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相关栏目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热门栏目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推荐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共 6372 篇)

  • 1、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用心去矫正人生征途的航向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助,两位智者通过作答的方式交流了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现实、更实用、更贴近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

    细想起来自己从戎27年,致力于国防工程,主要从事地下工程建设,面对繁重工程任务,广大官兵整年与大山为伍,溪流作伴,全年昼夜奋战阵地工程一线。面对石质破碎的山体,随时随地会发生坍塌亡人事故。军人这个称呼,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广大官兵发扬特别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精神,在苦、累、伤、残、亡的考验面前,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在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苦干加巧干,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我曾参与处理过6次阵亡战友的后续工作,其心情和情绪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可以说每个阵地工号的完成,看似光彩夺目,但它是官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一座血染的丰碑。

    按理说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自已都经历过、遇见过、应有所感悟。但我是一个凡人,是凡人就会有想法,只不过是多与少而已,有了想法你的心就不会平静。所以说,我自己也曾痛苦、挣扎、徘徊过,也曾自我安慰过,告诫自己要摆平心态,剔去烦恼,不要活在过去的岁月里。过了今天,相信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所以我也努力的一直在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包容的智慧》1,今年初我读了《包容的智慧》2 ,修好这颗心,给了我感悟、顿悟。书中讲到人生不过几十载光阴,然而人生的差异却让人感慨万千,究其缘由,心志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首要因素,怎么磨练心志,怎么感彻生活,修好这颗心解答了我的疑惑,释缓了我的烦恼。根据书中讲的,结合自己的感悟感想,我罗列了以下33颗心:惭愧心、欢喜心、慈悲心、孝顺心、信仰心、智慧心、柔软心、平等心、自尊心、道德心、感恩心、尊敬心、包容心、诚实心、勇敢心、恒常心、惜福心、仁爱心、忠义心、利人心、专注心、结缘心、喜舍心、无我心、随喜心、诚挚心、谦虚心、公仆心、进取心、正直心、忍辱心、和谐心、敬畏心。

    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围绕以下五颗心谈点体会。

    体会一 修好这颗心。路径是要有一颗进取心,进取才能使人立志向前、向上。

    人生是一条激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舵手,凡事都不是命中注

  • 2、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1000字

  • 3、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600字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通过轻松对话的方式来阐述佛家对生命、对人性的解读,是二人关于人生哲学与处世原则的对话。 说的虽都是些明白无常的道理,我也只能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表面领会却难深入其精髓。正因为平日缺乏深入的思考,所以理解文字容易,但能付诸于行动的概率几乎为零。文中提到修心是为了让自己更加专注于行动,而不是不行动,或者少行动。念及于此,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有时候人会迷失,而且往往是花一阵子时间方才知道自己迷了路。前段时间的我就是在自我的世界里迷失了,常常惶恐不安、焦躁不堪,极有可能伤害到与我亲近的人。问为何?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我根本没有去正视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在逃避,一味地逃避。 有在生活中被竞争、压力、浮躁包裹着的我们要真正做到静心谈何容易,但要做到像书中两位智者描述的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滋养内在的爱与善,与真实的自我、与世间的一切生命建立深刻的情谊,更是有着登天之艰。 深知问题症结在于自我,我们经常会提及情绪管理,应该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反过来。幸好我没有允许这种状态一直持续,我首先做的就是静下心来,然后努力尝试剖析自己、寻找问题内因、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加强执行力,虽然我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静心,但很快还是找回了自己的方位,赶走了影响我的负面情绪,这个过程有着被大师点化般的妙效,内心无比畅快。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就是一个静心修心的过程,静下心来,一切皆有可能。

  • 4、 《修好一颗心》读后感500字

    《修好这颗心》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星云大师,另一位是事业有成的资深媒体人刘长乐先生。他们用对话的方式,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人生阅历和生活感知对怎样修好这颗心进行了解读。这本书是一项古老东方哲学与现代都市文明完美的交融,二者观点虽有不同之处,但更多地都是在引人向上,教人为善,其中有许多观念值得我们深思。

    人生是一条激流。长乐先生:人生是一条激流,每个人都是它的舵手。是的,我们每个人的起点和境遇或许有所不同,但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而如何找到这条路则需要我们内心智慧来指引。在漫漫人生的长河中不会是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激流险滩、艰难险阻,作为自己人生舵手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方向。人心向善,则手指可以触天;人心向恶,则霎那便是永劫。善恶只在一念间,不同的选择必然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选择也必然有不同的人生。同时,生命又短暂无常,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短暂的生命,争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生命价值。大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成就成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只要我们努力过、奋斗过就无怨无悔。

  • 5、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与历史修好

    《激荡三十年》一书由吴晓波所著,这本书分上下两本,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政策下逐渐走向市场、走向世界之路,在这条路上,必然是艰难的、是辛苦的,但是我们不畏困难。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激荡三十年读后感:与历史修好。

    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给我们上国际关系史的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学历史有什么用?

    顿时我脑海中闪现出《未来简史》当中引述的一个案例:马克思在19世纪曾预言资本主义因为制度本身的剥削性,必将在未来走向衰亡,到时将由社会主义所取代。

    我们看到在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会被淘汰,至今已有两个世纪之久,但是资本主义仍然存在,而且发展得很好,难道是马克思说错了吗?

    其实并没有,只不过历史的轨道发生了一些偏转,没有按照马克思设想的那样运行下去。而执政者(资本主义国家)做出改变的原因也正是看到了马克思对其资本主义制度所暴露出来的腐化、剥削和压榨等等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逐渐累积的刻画和论述,所以积极投入到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和提高民众社会保障福利的建设中去。

    工人福利提高了,生活和工作水平得到了改善,自然支持给予他们幸福生活的政党,热爱他们的国家。

    马克思所做的不是他预言的未来正确与否,或者发生与否;而是对于处在社会发展方向上的人们能否抓住机会与挑战,对正在发生的事或者对未来有影响的事做出改变,变则进,不变则退。

    所以当时想说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回答说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

    在抛出这个问题后不久,老师也说出了他的观点:学历史并不能鉴古知今,不能洞察人性。

    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其实这话是扯淡,哪来的以史为鉴?世上本无同一条河流,你想改革了,能找出一百个改革的成功案例来。你想萧规曹随了,也能找出一百个改革失败的案例来。

    往往你以为相同的事,实际上细微处的不同导致完全不是一码事,那么用以前的经验就不那么灵光了。退一步讲,即使真有一模一样的事,你按以前的经验做,实行起来也不一定和以前做法完全相同。总之,以史为鉴本身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但是学习历史可以满足我们的感情需求,可以成为我们串联不同学科之间线路图,同时可以使自己得到安慰,理解人生。

    就我自身而言,历史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事,读历史就是翻看过去所发生的被文字或者其他手段记录下来的事,而我所读的历史就是在往昔

  • 6、 心读后感

    心读后感(一)

    工程学院2016级 帅青照

    《心》作者夏目漱石,日本作家。

    在这篇书评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你是否因为内心的自私而造成过永生难以释怀的过错?我一向不喜欢看外国的书,我的记忆力不好,那些直译过来奇怪的名字,我记不下来。每次阅读外国书籍,我总是翻回去好几次查看人物名称及关系。但在看到这本书的一瞬间,我便知道,这本书,我非看不可。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又或许是最近心里无法排去的郁闷,这本关于矛盾,惆怅,无助的书,拿起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放下。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书的地方是它没有难记的名字,它的主要人物不过三个人,作者,先生,k,而其他人物都只是这三个人的附属品。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徐缓沉静而撼人心魄的笔致,幽微的人心,这本书展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惆怅,无助的精神世界。(此话改编于《心》这本书的简历)

    文章的前两部分,都在写作者和先生之间的接触,从认识到熟知,从作者的角度展现了先生的性格。先生没有出门工作,性格孤僻,鲜少()与他人有往来。在往来之中,作者对先生的敬佩程度一步步加深,却发现了先生身上许多的疑点。或许是先生曾经受过伤,所以对很多人的接近持抵触状态,起先对作者也是若即若离,对作者并没有任何热情的表示。在某次散步中,先生突然问起来作者家庭状况,并多次强调作者要在父亲死前就把遗产拿到手,引发了作者和先生的一次最大的冲突。先生说,大多数的人平时都是好人,但在某一个牵扯利益的时候,便变成了坏人。先生每月都会去墓地拜访一个早逝的挚友,却不曾带过任何人,包括先生挚爱的夫人。而每次在这个墓地碰到作者时,先生的眼里都盛满了厌恶,迟疑等各种情绪。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了先生有段不愿提起的过往。先生和夫人是极其恩爱的一对,因此作者曾想从夫人口中得知先生为何变成这样,夫人只是说,我不知是他因为厌恶这世人而厌恶我,还是厌恶我和这世人。先生的过往越来越扑朔迷离,作者却因为父亲的病重无法再和先生继续交谈。

    作者的父亲临终的最后一晚,作者收到了来自于先生厚厚的一封信,先生一向不回复作者任何书信,作者讶异之余,匆匆打开了这封信,却看到了先生已离世的消息。在火车上,作者仔细的读这封书信,写的正是先生不愿提起的过往。

    先生的父亲和母亲由于可感染的伤风,前后几天离世,留下了不到二十岁的先生和一笔可观的财富。先生的父亲很喜欢和相信先生的叔叔,所以在父亲死后,先生便把一切家产交给了叔叔管理。

  • 7、 《君心我心》读后感1000字

    【龙尧离】

    字如其人龙:本该一生逍遥、无忧无虑、独闯江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命运偏不如此。命运让他遇见了君明珠从那以后,他的生活不再是孤单一人。

    第一次,他劫持了她。

    第二次,她却救了他。

    当她再次遇见他时,他狼狈不堪:那白衣男子手捂着胸口,拿剑撑着地,头发散乱地披在脸上。明珠救了她,他却说:救我你会后悔的。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头,人人厌恶的坏人,根本不会有人真心救他。可他错了。明珠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和背景,即便后来他知道了,却依然不悔当初的决定。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都不想对方受到一点伤害。

    可能是那个时候起,他已经认了明珠。每当明珠遇到危险时,她都会不顾一切地去就明珠,即便会丢失性命,他也在所不惜!

    我从地狱回来,就是来为他清路的!他真的做到了可代价却是命丧黄泉也许这就是印证了离字吧

    离离别别,终将分别。

    【君明珠】

    她是后宫最受宠的花妃娘娘,可他却为了龙尧离放弃了这个地位、放弃了爱她的皇上。

    他们的故事是从一句花妃娘娘,你好啊开始的

    龙尧离,救你我不后悔。这就是我的答案。是啊,她从不后悔。要是当初没有救他,她才要后悔一辈子呢!

    龙尧离是人人都恨之入骨的大魔头,人人都想杀了他,可她不!她希望他好好的,她希望他能一直陪在他身边。就这样,永永远远、不离不弃。

    每次离开了他,他脑子里总会浮现出他对她笑的样子。那笑容很温暖、很真切,仿佛可以把这暗无边际的黑暗一下子点亮。她从失雾影那里知道,龙尧离很小的时候就到外面闯荡江湖,去完成师傅交给他的任务,几乎每次回来都只剩下半条命。明珠知道后很心疼,他多希望自己可以和他一起承担他的痛苦。

    【失雾影】

    默默的守护着明珠,却从来没有想过得到什么。他把所有机会都让给了龙尧离,因为他是知道明珠是喜欢龙尧离的,他想成全他们,她想放下这一切可是已经晚了,明珠这个人已经在他的心里了,向往却记得更清。

    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便是我认识的失雾影啊。

    【我】

    说实话,看到最后我真的被虐哭了!我原本以为他们两个人会一直白头偕老的,可现实怎么能这么残酷!因为两个人的身份和逆魂的缘故,使一对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真的很虐!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人是龙尧离,因为他很有爱心。可能在起他们看来他就是个魔头,可当你真正了解他的时候才发现,他很善良。血洗枫叶山庄等事件,他也是被逼的!

  • 8、 《外公是棵樱桃树》读后感600字-这颗樱桃树有名字

    《外公是棵樱桃树》是我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跟《苹果树上的外婆》有点像,苹果树上的外婆是一个虚拟的人,但是《外公是棵樱桃树》里的外公是真人,这本书非常感人的。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小boy,他的名字叫托尼诺,他的外公在他妈妈生下来的时候种了一棵樱桃树,这棵樱桃树就跟着妈妈一起长,那颗樱桃树名字原本就是妈妈的名字,后来改了一下叫菲利斯。那颗书已经很老、很大而且很茂盛很结实。外公开始教托尼诺爬树,托尼诺后来越来越会爬,自己也能爬上去了。外公还教会他听大自然的声音,他能听到樱桃树的呼吸。托尼诺的外婆很喜欢养鸡养鸭,他们有一只鹅一直没有被杀掉它就是爱凤,外婆很喜欢爱凤,那只小鹅一直跟在外婆的后面。我觉得外公外婆的生活很好,和大自然和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都是非常有趣的人呢。后来外婆去世了,外公生病之前都是自己照顾这整个院子,但是当听说他的土地要被征收时外公心里就有一根刺,然后那根刺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超过他能承受的极限,外公也去世了。托尼诺和妈妈重新回到那个院子,因为他爸爸不愿意去山坡过冬天,所以他爸爸就没去,结果他的爸爸妈妈吵架分居。

    我看到托尼诺的外公生病了,还有土地要被征收的时候非常难过,都看哭了。后来托尼诺为了守护外公的樱桃树,爬到树上不下来,市长大人后来承诺不砍掉樱桃树,他才下来的。他说外婆变成了爱凤,而外公就变成了那颗樱桃树。所以他拼尽全力去保护那棵树。他的爸爸后来也被他感动了搬回来住了,还给樱桃树生火保暖。我觉得托尼诺非常勇敢,还有爱心。

    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给爱凤找了个丈夫,然后生了一个小宝宝,那个小鹅宝宝很漂亮。这本书真的非常好看,你们都去看看吧,很打动人心。

  • 9、 感恩心读后感

    欢迎浏览由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感恩的心读后感。

    感恩的心读后感【一】

    看到《感恩的心》这本书,便被其名字2024所震撼,耳边便随之浮起《感恩的心》这首歌,心想这一定是一本如何教育读者要具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一本书。而翻开此书,书的内容、结构却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书是从十个方面阐述了需要人们感恩的人、事或物,又通过大量的事例加以了论证。通读此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这么多的人、事或物需要我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

    此处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jsf路上,有多少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他们燃烧自己点亮他人,居里夫人作为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看到自己的小学老师,立即用一束鲜花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大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是的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恩。

    我更懂得了:感恩是一种心态,它能让我们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个阶段面临的各种境遇;感恩是一种素养,它能让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多的影响着身边的人;感恩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催生更多美好的回忆;只有真正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感恩是阵清爽的凉风吹散萦绕心头的烦恼;感恩是场及时的春雨,滋润你我干枯的心灵;感恩是束光明的曙光,照亮每个人的心窗。因为感恩,世界才会和谐和美丽。在感恩中成长,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澄澈透亮!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生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人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长大,坚实而温馨的避风港将永远成为我栖息的地方。

    我感恩我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知识和看世界的眼睛,是他们阳光般的笑容抚慰我心灵的创伤,我要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不朽的辉煌篇章。

    我感恩我的朋友,是他们给予我帮助和鼓励,让我渡过难关,让我体会温暖的力量。

    我感恩伤害我的人,正是他们的嘲笑和绊倒,激发了我的自尊和磨练了我的心态,强化了我的双腿。

    我要感谢所有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围所有的一切。

    学会感恩,快乐人生!

  • 10、 文心读后感

    文心读后感(一)

    吐露内心,品评写作

    文 | 王亮湄

    为期十天的《文心》阅读结束了,在这本书里面收获了很多的幸福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需要挣脱阅读写作的束缚,用心品读文章,踏实走上写作之路。写作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表达真实内心和需求,融入情感,日积月累定能将文章写得通透深意。

    《文心》这本书以王仰之及他的学生们对于写作的讨论来论述作文精进的方式,避免了过往对于写作的套路和固定认识,将乏味的文字故事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字里行间也融入了作者对于写作的喜爱与思考。本书里乐华等对于写作各抒己见,对写作中字,词,写作思路,文章组织,读书笔记,文章鉴赏等进行探讨,全面而深刻。传统的写作方法讲授多涉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修辞,主要是套用式的讲解,出现什么样的词表达了什么,凸显了什么,而并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的思路。

    写作便是生活本身,写作的素材来源生活。生活是所有艺术的起源,生活的日常会带起情绪和思考,缺乏写作思路的原因或是观察不够细致,或是情感共鸣不足,或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我们要学会多去找找原因,多做总结反思。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去剖析文章和写作。

    本书作者结合了写作的时代性,在文中列举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工场诗,并进行了对比,不同的时代特征必然引领着文体和写作内容变革。文化必然根植于时代背景,就像一阵阵的网络用语的爆红,一定是时代的变革的产物。在这一前提下可从大的框架去解剖文章的知情意,写作的知识层次展现,情感带入和表达,事物意欲安置传达。这都是作者在写作前需要考虑的要点。这样在写作中将人的发展规律运用到写作分析中,表达认知的层次递进,也将写作的意义发散开来。既能有血有肉自我的抒发,也能带给人力量、启发。当素材及思路已经具备了,我们还需要去组织。不明如何组织就如一盘散沙,各个部位是分列的,整体就会显得拥挤,凌乱。组织文章,我们先需看清文章的类型分析,学会从写法去剖析文章。

    书中从写法上文章将游记类的文章的写法进行归类,分为记叙即风景的路程图、印象描写即风景的描写刻画。另外,将叙事文和小说进行区分。"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手段。"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所有的线索和情节人物设置都服务于作者要揭示的主题和意义,每一个读者对这个意义的体会有所区别。所以读者只能通过想象,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过

  • 2019-11-02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22-01-2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4-15

  • 2022-02-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9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修好这颗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修好这颗心读后感、2024修好这颗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