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新的表读后感 > 地图 > 新的表读后感,2024新的表读后感
新的表读后感相关栏目
新的表读后感热门栏目
新的表读后感推荐
新的表读后感

(共 1864 篇)

  • 1、 《拆表的故事》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600字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牢牢地记在我的心里,它深刻体现了陶行知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生活很艰难。他从小就十分懂事,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主动帮助母亲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给他喂香甜可口的红薯时,他吃几口便怎么也不肯吃了,用力地把红薯推到母亲嘴边让妈妈吃,从一件小事就可看出他对母亲的爱有多么深厚!

    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陶行知写的《拆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位夫人来探望陶行知,却没有带她的儿子,陶行知感到有点奇怪。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她的儿子拆坏了她的新手表,这位夫人很气愤,痛打了他一顿。陶行知却很欣赏这个孩子,准备去看看他。来到这位夫人家,他耐心地向孩子了解拆表的原因并带着他去了修表店。请师傅修表的同时让孩子在一旁仔细观察,又买了一只旧表让他回家后认真拆装,孩子很高兴,那位夫人也对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啧啧称赞。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其实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习惯让我们服从他们的意愿,干涉我们独立创造、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记得一年级学过一首小诗《双手和大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正如这首小诗所说,手脑结合,灵活运用,敢于思考,善于发现,思维才能越来越丰富!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衷心希望家长们放开你们的双手,让我们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 2、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 3、 李密《陈情表》的读后感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一】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题记

    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

    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

  • 4、 陈情表读后感

    陈情表读后感(一)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陈情表读后感(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题记

    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

  • 5、 新纲要新师德读后感

    新纲要新师德读后感范文一

    奉献----这是我在寒假中学习了《新纲要新师德》中体会最深的一点。是的,作为阳光低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我最应该做的就是无私地奉献!

    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加强师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意味着教育事业尽可能奉献自己,应成为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回想自己,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25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但一直以来自己的都比较注重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自己工作的各个方面却没有做到无私的奉献,直到看了《新纲要新师德》,才又一次点亮了心中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再次释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工程是最为艰巨的。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教育教学就是一种与生命的沟通,与生命的沟通就需要时时刻刻的恭谨,就需要老师的奉献精神。但奉献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把这种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而且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做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来。没有行动的奉献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把奉献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自觉、主动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

    书的前言中有一句话最好地概括了我的感想,也以这句话作为我以后工作的指明灯:

    对于人民老师而言,他们的师德,像太阳一样光灿夺目;他们的行为,如春风细雨,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都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影响他们的一生。

    感谢学校推荐了这么一本好书,让我的假期变得充实,让我以后的工作方向更清楚,目标更明确!

    新纲要新师德读后感范文二

    反思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有很多的时间我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去有选择地查找有关的信息资料。学习时只能走马看花,攫取时则是蜻蜓点水,一次次的获得只能是一些很零星的观点、不够完整的理论体系。于是在撰写专题文章、设计活动方案、记录分析孩子行为时,我常常会陷入迷茫:我到底能用什么理论依据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呢?我在冥思苦想中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寻求理论的支撑。

    我要求自己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对《纲要》、《指南》的

  • 6、 课文《陈情表》读后感

    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小编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小编,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一】陈情表读后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篇二】陈情表读后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题记

    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 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

  • 7、 《拆表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牢牢地记在我的心里,它深刻体现了陶行知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生活很艰难。他从小就十分懂事,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主动帮助母亲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给他喂香甜可口的红薯时,他吃几口便怎么也不肯吃了,用力地把红薯推到母亲嘴边让妈妈吃,从一件小事就可看出他对母亲的爱有多么深厚!

    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陶行知写的《拆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位夫人来探望陶行知,却没有带她的儿子,陶行知感到有点奇怪。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她的儿子拆坏了她的新手表,这位夫人很气愤,痛打了他一顿。陶行知却很欣赏这个孩子,准备去看看他。来到这位夫人家,他耐心地向孩子了解拆表的原因并带着他去了修表店。请师傅修表的同时让孩子在一旁仔细观察,又买了一只旧表让他回家后认真拆装,孩子很高兴,那位夫人也对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啧啧称赞。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其实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习惯让我们服从他们的意愿,干涉我们独立创造、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记得一年级学过一首小诗《双手和大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正如这首小诗所说,手脑结合,灵活运用,敢于思考,善于发现,思维才能越来越丰富!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衷心希望家长们放开你们的双手,让我们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 8、 拆表的故事读后感 (800字)

     

    陶行知爷爷的《拆表的故事》中,讲了一个小孩子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想了解手表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响,就把手表给拆了。起先,妈妈不肯原谅他。后来,陶行知爷爷的话让妈妈懂得了要尊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读了陶爷爷说的这段后,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还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春天的周末,我闲得无聊,便来到院子里,拿起一个小铲子,把花坛中的土挖来挖去地玩。这时,一条蚯蚓突然爬了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好奇地看着它,发现蚯蚓能自由自在地在土中爬来爬去,我便想:为什么蚯蚓能够随意地在土中爬来爬去,而我却不能呢?于是,我便抓了一条,把它放在地上,仔细观察,不一会儿,我发现蚯蚓头部比较圆,外面还有一层比较硬的壳,非常适合在土中穿梭。

    当我正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十分开心时,爷爷从屋里走了出来。他发现我在翻土,还在玩蚯蚓,立刻火冒三丈,一把抓起我的耳朵,骂道:你在干嘛?只知道玩玩土,有什么意思?你给我走开点,别再碰土了,弄得像个泥猴子,小心我揍你!我听了爷爷的教训,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乖乖地把土重新整理好。

    但是我仍不肯善罢干休,还想从泥土中有新的发现。在妈妈的支持下,第二天,我趁爷爷不在家,又开始翻土。忽然,我发现每棵植物下面都有一根白白的、长长的东西。我便好奇地问一直在旁边看我玩土的妈妈,妈妈说:那东西叫做根,每棵植物下面都有,它负责吸收泥土中的营养,再传输给植物的其它部位。我想:这根真像我们的嘴啊。

    《拆表的故事》中,陶行知爷爷对那个斥责了孩子的妈妈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我庆幸自己拥有好奇心,拥有允许我瞎闹的妈妈。在好奇心的引领下,我开心地玩土,在玩乐中学到了知识,解开了我一颗混沌的童心。

  • 9、 拆表故事读后感通用

    生活中当我们有文档撰写的文书工作时,在我们的写作前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文的结构、要点可以多多借鉴,你看多的【范围类型】多吗?读后感大全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拆表故事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拆表故事读后感(篇1)

    我在《走近陶行知》这本书上有幸读了《拆表的.故事》: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把妈妈的手表给拆了下来,陶行知知道后,便带着小男孩去修表店修表,小男孩聚精会神地看着修表师傅是怎样把“滴答”声恢复的。临走前,陶行知又花钱买下一只正在走的闹钟,给小男孩回去体验拆了又修好的感受。

    瞧,这小男孩多么酷爱探究,热衷学习啊!同时,我也被陶行知先生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所感动!这不禁使我想起我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相同的事。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天气很热,我正在睡午觉,可一旁的闹钟一直“滴答,滴答”的响着,让我心烦意乱。我心想:要是可以没有这声音,但闹钟还可以走,不就不会影响我睡觉了吗?说干就干,于是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立即行动起来。在四处翻找,等螺丝刀,小刀等工具齐全后,我就开始拆表了。

    我先是用螺丝刀旋开后盖,然后把时针、分针分放在一边,再取出机芯,特别是里面还有一圈铁皮卷在一起,特好玩,刚一动就“啪”的一声弹开来,吓了我一跳呢。我立即手忙脚乱地从头卷起,可怎么也卷不到原来那个样子了,时针和分针也不知道被刚才弹开的铁皮打飞到哪去了,好容易才床下找到,重新组装的时候,不是零件找不到,就是多出来一堆的小玩意,甚至后盖也盖不上了。唉,满头大汗的我只好傻愣愣地坐在地上一声不响,呆呆地看着那堆玩意。

    晚上,爸爸回家看到他心爱的小闹钟被拆成这样,不禁大发雷霆。我心想,完了,管他了,眼一闭,心一横,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不解释的话连机会都没有的。于是我一股脑把自己的想法和经过说了出来。爸爸听了以后,严肃的脸色立马笑成了一朵菊花。爸爸告诉我:“这个发出“滴答”声机关你是找不到的,因为这是分针、时针的齿轮相撞所发出的声音。”

    “好了,让你妈去钟表店把钟修一修。”爸爸一边找失散的零件一边着笑说。

    我弱弱地说:“我也要去,我想看看我苦心拆下来的钟是怎么修好的。”

    跟着妈妈来到钟表店,只见修表师傅拿起工具,熟练地把我拆下来的零件一个个地安好了。我看见了“康复”后的闹钟开心地说:“哇,完好无损啊,哈哈哈,这下我也知道怎么修表了哦,我下次还要拆!”

    妈妈瞪了我一眼,说:“

  • 10、 《陈情表》读后感400字

    古人常说读书必有感,必会落泪。其一《出师表》,落泪者是忠,其二是《陈情表》,落泪者是孝;后者是《记十二郎文》,落泪者是美。

    自读《陈情表》后,我颇受感动。讲述的是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世的奏章,描述的自己不能胜任的理由之一“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及自己的与祖母的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将作者步步紧逼至“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但在忠孝两难全时,作者毅然而然的选择了孝。

    不论是古时还是今日?我们中华民族宣扬的不正是以孝治国吗?世间万物皆有情,小到野马尘埃,大到宇宙星辰,无一不是展示着情的存在。古时早就明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对头土壤的感恩,只同时也是为自己明年的绽放的铺垫。

    如今我们处在和平安详的社会中,不穷,我们如图古人般生当有陨首,死当结草。我们为何不能如古人那样以孝为先?让我们怀着一颗孝心融入这个大千社会吧!子女孝顺父母,这是法定赡养的义务,是我们身为子女必做的一件事情。不仅彰显了我们自己,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制度。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标签。无论你曾经做得如何?物质赡养的如何?已成过往。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世沉浮如电火石光,盛衰起伏,变幻莫测。不可能事事经历,也不可能事事洞察。因此,以史为什么榜,我们展示“孝”,并让“孝”落到实处,怀着孝心去感受。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1-09-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7-0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6-29

  • 2023-06-09

  • 2023-05-22

  • 2023-06-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3-02-22

  • 2023-03-18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19

  • 2022-03-21

  • 2019-10-16

  • 2019-10-19

新的表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新的表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新的表读后感、2024新的表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