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拆表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拆表故事读后感,2024拆表故事读后感
拆表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拆表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拆表故事读后感推荐
拆表故事读后感

(共 2439 篇)

  • 1、 拆表故事读后感通用

    生活中当我们有文档撰写的文书工作时,在我们的写作前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文的结构、要点可以多多借鉴,你看多的【范围类型】多吗?读后感大全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拆表故事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拆表故事读后感(篇1)

    我在《走近陶行知》这本书上有幸读了《拆表的.故事》: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把妈妈的手表给拆了下来,陶行知知道后,便带着小男孩去修表店修表,小男孩聚精会神地看着修表师傅是怎样把“滴答”声恢复的。临走前,陶行知又花钱买下一只正在走的闹钟,给小男孩回去体验拆了又修好的感受。

    瞧,这小男孩多么酷爱探究,热衷学习啊!同时,我也被陶行知先生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所感动!这不禁使我想起我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相同的事。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天气很热,我正在睡午觉,可一旁的闹钟一直“滴答,滴答”的响着,让我心烦意乱。我心想:要是可以没有这声音,但闹钟还可以走,不就不会影响我睡觉了吗?说干就干,于是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立即行动起来。在四处翻找,等螺丝刀,小刀等工具齐全后,我就开始拆表了。

    我先是用螺丝刀旋开后盖,然后把时针、分针分放在一边,再取出机芯,特别是里面还有一圈铁皮卷在一起,特好玩,刚一动就“啪”的一声弹开来,吓了我一跳呢。我立即手忙脚乱地从头卷起,可怎么也卷不到原来那个样子了,时针和分针也不知道被刚才弹开的铁皮打飞到哪去了,好容易才床下找到,重新组装的时候,不是零件找不到,就是多出来一堆的小玩意,甚至后盖也盖不上了。唉,满头大汗的我只好傻愣愣地坐在地上一声不响,呆呆地看着那堆玩意。

    晚上,爸爸回家看到他心爱的小闹钟被拆成这样,不禁大发雷霆。我心想,完了,管他了,眼一闭,心一横,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不解释的话连机会都没有的。于是我一股脑把自己的想法和经过说了出来。爸爸听了以后,严肃的脸色立马笑成了一朵菊花。爸爸告诉我:“这个发出“滴答”声机关你是找不到的,因为这是分针、时针的齿轮相撞所发出的声音。”

    “好了,让你妈去钟表店把钟修一修。”爸爸一边找失散的零件一边着笑说。

    我弱弱地说:“我也要去,我想看看我苦心拆下来的钟是怎么修好的。”

    跟着妈妈来到钟表店,只见修表师傅拿起工具,熟练地把我拆下来的零件一个个地安好了。我看见了“康复”后的闹钟开心地说:“哇,完好无损啊,哈哈哈,这下我也知道怎么修表了哦,我下次还要拆!”

    妈妈瞪了我一眼,说:“

  • 2、 《拆表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牢牢地记在我的心里,它深刻体现了陶行知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生活很艰难。他从小就十分懂事,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主动帮助母亲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给他喂香甜可口的红薯时,他吃几口便怎么也不肯吃了,用力地把红薯推到母亲嘴边让妈妈吃,从一件小事就可看出他对母亲的爱有多么深厚!

    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陶行知写的《拆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位夫人来探望陶行知,却没有带她的儿子,陶行知感到有点奇怪。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她的儿子拆坏了她的新手表,这位夫人很气愤,痛打了他一顿。陶行知却很欣赏这个孩子,准备去看看他。来到这位夫人家,他耐心地向孩子了解拆表的原因并带着他去了修表店。请师傅修表的同时让孩子在一旁仔细观察,又买了一只旧表让他回家后认真拆装,孩子很高兴,那位夫人也对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啧啧称赞。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其实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习惯让我们服从他们的意愿,干涉我们独立创造、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记得一年级学过一首小诗《双手和大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正如这首小诗所说,手脑结合,灵活运用,敢于思考,善于发现,思维才能越来越丰富!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衷心希望家长们放开你们的双手,让我们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 3、 拆表的故事读后感 (800字)

     

    陶行知爷爷的《拆表的故事》中,讲了一个小孩子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想了解手表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响,就把手表给拆了。起先,妈妈不肯原谅他。后来,陶行知爷爷的话让妈妈懂得了要尊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读了陶爷爷说的这段后,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还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春天的周末,我闲得无聊,便来到院子里,拿起一个小铲子,把花坛中的土挖来挖去地玩。这时,一条蚯蚓突然爬了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好奇地看着它,发现蚯蚓能自由自在地在土中爬来爬去,我便想:为什么蚯蚓能够随意地在土中爬来爬去,而我却不能呢?于是,我便抓了一条,把它放在地上,仔细观察,不一会儿,我发现蚯蚓头部比较圆,外面还有一层比较硬的壳,非常适合在土中穿梭。

    当我正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十分开心时,爷爷从屋里走了出来。他发现我在翻土,还在玩蚯蚓,立刻火冒三丈,一把抓起我的耳朵,骂道:你在干嘛?只知道玩玩土,有什么意思?你给我走开点,别再碰土了,弄得像个泥猴子,小心我揍你!我听了爷爷的教训,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乖乖地把土重新整理好。

    但是我仍不肯善罢干休,还想从泥土中有新的发现。在妈妈的支持下,第二天,我趁爷爷不在家,又开始翻土。忽然,我发现每棵植物下面都有一根白白的、长长的东西。我便好奇地问一直在旁边看我玩土的妈妈,妈妈说:那东西叫做根,每棵植物下面都有,它负责吸收泥土中的营养,再传输给植物的其它部位。我想:这根真像我们的嘴啊。

    《拆表的故事》中,陶行知爷爷对那个斥责了孩子的妈妈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我庆幸自己拥有好奇心,拥有允许我瞎闹的妈妈。在好奇心的引领下,我开心地玩土,在玩乐中学到了知识,解开了我一颗混沌的童心。

  • 4、 《拆表的故事》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600字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牢牢地记在我的心里,它深刻体现了陶行知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生活很艰难。他从小就十分懂事,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主动帮助母亲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给他喂香甜可口的红薯时,他吃几口便怎么也不肯吃了,用力地把红薯推到母亲嘴边让妈妈吃,从一件小事就可看出他对母亲的爱有多么深厚!

    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陶行知写的《拆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位夫人来探望陶行知,却没有带她的儿子,陶行知感到有点奇怪。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她的儿子拆坏了她的新手表,这位夫人很气愤,痛打了他一顿。陶行知却很欣赏这个孩子,准备去看看他。来到这位夫人家,他耐心地向孩子了解拆表的原因并带着他去了修表店。请师傅修表的同时让孩子在一旁仔细观察,又买了一只旧表让他回家后认真拆装,孩子很高兴,那位夫人也对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啧啧称赞。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其实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习惯让我们服从他们的意愿,干涉我们独立创造、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记得一年级学过一首小诗《双手和大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正如这首小诗所说,手脑结合,灵活运用,敢于思考,善于发现,思维才能越来越丰富!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衷心希望家长们放开你们的双手,让我们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 5、 《电子魔表》读后感
    《电子魔表》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完了一本叫《电子魔表》的书,内容非常精彩,主要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平穷、艰难。这本书一共讲了六个故事,我最喜欢看的是最后一个小故事——乌龟也上网。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佳佳龟、王府井、麻雀、金豆和钱玲玲。内容是这样的: 开头主要讲了王府井名字的由来,王府井上了学,认识了麻雀、金豆、钱玲玲。在一次老师发奖品的时候,王府井竟然意外地得了一只小乌龟,同学们都笑话王府井也是一只绿绿的小乌龟。而麻雀得了一只小铃铛,金豆得了一只小猴子,钱玲玲得了一个闹钟,他们的都比王府井的好。 王府井三番五次地想把小乌龟扔掉,可怎么也甩不掉,于是有把小乌龟带回了家,这一次王府井发现了它会动和说话,并提名了自己叫:“佳佳龟”。还有一个能实现愿望的口诀是:“好玩,佳佳龟!一分钟跑,一分钟飞,还有一分钟打瞌睡!” 在一次哀老师的课上时,老师叫他分辨那个是生鸡蛋,他却把熟的认为是生的,所以他出丑了,于是他利用口诀让大家睡了一分钟。王府井非常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于是中午偷偷地跑回家上网,和佳佳龟聊天,还说想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干什么的。而佳佳龟没有再答复,只是在临走前跟王府井说了一句话:“我给你十次机会,完事后,你只要在80分及以上,我就满足你的愿望” 经过一番打拼,王府井终于可以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干什么的,因为他不多不少地正好的了80分,刚刚好。通过佳佳龟的帮助,他知道了自己长大以后是当乞丐,还是经常被人瞧不起,甚至他还知道爸爸小时候过得是多么的艰难,天天爬树摘果子卖钱,还被人打,命真苦!可谁叫他们在农村呢!没办法,只好忍着。 通过这一个小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人要干好某一件大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对于一个富贵人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虽然别人看不起你,嘲笑你。可如果你成绩比他们高,你看他们还敢笑话你吗。 希望大家有空可以买了看看!
  • 6、 陈情表读后感

    陈情表读后感(一)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陈情表读后感(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题记

    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

  • 7、 观《拆弹部队》有感

    《拆弹部队》观后感

    在新年来到之际,看这部沉重的电影有些分歧当时的需要。强制进行寻觅两者之间的结合,发觉都有一个倒计时。新年的倒计时,是在兴奋欢乐中迎迓一个新的着手。《拆弹部队》中的倒计时,却是在焦虑非常着急惧怕中渴看平常平静生存的来到。

    绝对生疏的都市,生疏空阔的街道,冷漠的居民,犹如坐山雕般的双眼死死境盯着你。在那一些冷漠无声地看着你拆弹的本地居民中,很可能就有独自一个人,拿着引爆器,就等着你这个猎物走进他的活局子。

    一个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引爆的枪榴弹静静地躺在你的眼前,这是你天天儿都只得面临的未知却坚强雄厚无比的命数。你衣着打扮厚厚的防弹服徐徐走向枪榴弹,保存生命与失去生命不再是丹麦皇子的諵諵自语,而是近在咫尺的挑选与运气。在严密封闭的头盔里,你可以闻声自个儿粗重的休息喘息声和密布的心跳声,你晓得,防弹服在与枪榴弹近间隔接触的时刻根本失灵。你有怪模怪样的拆弹机器人,可是这个冷冰冰的家伙在纵横交错的背景和人心眼前,也不可以提提供你若干帮忙。科学技术在深不可以测的人心眼前,总像一个让人嘲谑的憨子。你的队友远远地站在你的背后,戒惧地环顾周围,寻觅着异样。你晓得,这么的警备在复杂多变的背景里形如虚设。作为拆弹部队的一员,你除开自个儿以外,无可有赖。这么的场景,想想都每人觉得惊慌害怕和惧怕,更何况你是要真实地面临。

    可你为何还要面带微笑,一步一步行过往?作为拆弹部队的精英分子,詹姆斯拆了无数个枪榴弹。经历过千百次险境的他,很很长时间候的所作所为,在队友看来,无异于精神病。可是,真实的詹姆斯,其实就是一个普普一股脑儿的人。他会惧怕,在惊慌害怕无聊的时刻,他会用与队友的互相击打,用痛疼来表明自个儿性命的存在。

    他很善良,为了全保一个巴格达小男孩的尸身,他竟至不照顾危险,拆掉了枪榴弹,抱着孩子的尸身走出了险境。

    他有正义感,为了找到诛戮外族孩子的帮凶,他竟至以身涉险,单身深进巴格达城区。詹姆士是这样的独自一个人,平常的,善良。而作为坐在荧幕面,平安,没有惊慌害怕的看客,我们怎么还能以为,他只是一个美国军人,他跑到另外的人的领土上往是为了霸占燃料,被炸死是咎由自取?怎么还能够以为,他只是一个被政客利用的工具,一个灭口的工具?关于正义,不一样的国度会有不一样的了解,不过对于詹姆斯,我们应当收起置疑和讽刺。因为,他是人的总称之子。

    海明威以前说过,人与人不是互相不结合的孤岛,它们的

  • 8、 课文《陈情表》读后感

    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小编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尽在小编,欢迎您的关注阅读!

    【篇一】陈情表读后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篇二】陈情表读后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题记

    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 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

  • 9、 拆弹专家观后感

    拆弹专家观后感(一)

    俞勤

    上次看电影还是年初,五一假期按计划度过,多出来的一点点时间去看了场电影,出镜越来越少的华仔新片《拆弹专家》。

    看完大体感受是:缺少大片的质感,人物塑造便粗糙,情感欠缺细腻。情节紧凑,场景不错,演员演技可圈可点。

    人物介绍

    章在山(刘德华 饰),香港警队爆炸品处理科的高级督察,立志"用生命保护生命"的单身汉,曾是卧底。

    洪继鹏(姜武 饰),擅长使用炸弹的通缉犯,劫匪头目,将爆破当成享受,狠辣残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carmen(宋佳 饰),从内陆来港的刚离婚的教师,迷茫而独立。

    基本剧情

    劫匪团伙劫持了香港红磡隧道里的乘客,然后警方英勇救出人质的故事。劫匪这么做,是受一个上市公司老板闫先生(廖启智 饰)的雇佣,以控制红磡隧道来操控股价。

    火爆(洪继鹏化名)此行有三个目的:救出被抓捕的弟弟;赚取既得利益;报复章在天。

    情节还算流畅,但有几处令人匪夷所思:

    一、洪继鹏弟弟被抓进去之前,很坚定的说:哥哥一定会来救我的!哥哥真来救他的时候,他却表现出反感和厌恶,劝哥哥回头是岸,莫名其妙的从良了。(此处一脸懵)

    二、洪继鹏立誓要让章在天尝尝亲眼看见失去亲人的痛苦,绑架了carmen却只使用了一个小小手榴弹,于章在天而言是不是太小儿科了?更不符合洪继鹏任性、狠毒的个性。

    三、章在天与carmen在酒吧第一次见面暗生情愫,第二次见面结为情侣,没有情节刻画就成了彼此挚爱,给人可有可无的疑糊感。

    四、章在天的人设无品性上的瑕疵,也没有道德上的负担,这样能够功成身退的任卧底?面对情绪激动的洪继鹏,一脸淡定,仿佛陌生人,即使曾是卧底,执行任务时难免人性的挣扎,他是如何做到情感界限分明的?

    令人动容的是那位被劫为人质的小警察,身负炸弹,从一开始的勇敢到强撑,到绝望,直至最后大呼"远离人群,远离车群,这样伤亡才会最少。"以身殉职,人性的软弱及伟大都表现出来了。

    电影尾声,章在天问:如果500吨的炸药,是不是可以保住隧道?意味着他已决定以身试险,牺牲自己来成全大义,那一刻无论他剪的炸药引线是对还是错,已是英雄,结局是剪错了,无非是增加他英雄色彩的悲壮性。

    一部充满港片惯性、也充斥着内地政治正确的电影,情理之中,没有意料之外。

    拆弹专家观后感(二)

    知足

    饶有兴致的去电影院看了刘德华和宋佳主演的《拆弹专家》,中途也有落泪的冲动,不过还是忍住了。本来是期待一场天王刘德华

  • 10、 《李可乐抗拆记》读后感

    xx年春节前看完的《李可乐抗拆记》。一直说写读后感的,但好像一直没有大块的时间静下心来回忆书里的情节。今天总算可以利用听课的时间写点东西了(不务正业出成果,呵呵)。

    总的来说此书给人的感觉是有激情、有生活、有想象力。

    作者的文学功底首先是要肯定的:好词妙句随处可见,经典桥段信手拈来。一点小赖皮也显得很自然:比如明明一个“哈”字,偏偏要写成“口人一口”,多赚了三个字的稿费。

    塑造的主人公也是很颠覆的,这个人是一个生意人,天天算计,但好像他很不幸,女朋友跟人跑了,为了得到拆迁补偿,他想和政府做交易,明明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嘛,所以被算计、被陷害、被追杀。跟随着他苦难的拆迁之旅,感觉自己幸福得很内疚。因为不是拆迁这个行业的,所以不知道作者写的拆迁诸事是杜撰的还是在爆料?不管怎样都算拆迁知识扫盲了(关于杜撰还是爆料,前段时间好像出来个某人指点了一、二,禺以为某君太“认真”了,小说嘛,真话、假话都是对的,又不是报告文学,只要编得不穿帮,不是漏洞百出就好)。丁香街的众邻居都是一些小人物,但个个个性鲜明:既有可笑之处,又有人性的闪光点。菜刀妹尤其是废墟中开出的一朵纯洁、灿烂的百合花。喜欢这个用泼辣、玩世不恭保护自己的小妹妹。尤其痛快的是菜刀妹在慈善晚会上完胜索拉拉的那场戏的描写;最煽情的是菜刀妹在河里船上,李可乐在精神病院里隔墙互望。唉!可恶的是作者给菜刀妹安排了一个死翘翘的结局。说明作者对现代女人的失望啊,纯属偏见,抗议一下!

    作者显然是了解生活,了解女人的。尤其对不同珠宝品牌代表不同层次女人的说辞,让人今后不敢带首饰了。又让多少女人把目光盯上了卡地亚那可爱的小豹子呀!(卡地亚绝对应该给作者广告植入费,必须的!)

    看《李可乐抗拆记》的时候,正是自己思维比较混乱的时期,书也是混乱的、充满想象力的跳跃,正和胃口。李可乐抗拆的过程是有血有泪,有算计,有真情的过程,是在苦难中逐渐成熟、变聪明的过程。是不断拷问人性、揭露人性,并赤裸裸呈现在你面前的过程。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7-0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6-29

  • 2023-06-09

  • 2023-05-22

  • 2023-06-02

  • 2023-06-19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2-22

  • 2023-03-18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5-05

  • 2019-11-12

  • 2023-04-30

  • 2019-10-29

  • 2023-04-19

  • 2022-12-11

  • 2021-05-31

  • 2019-10-20

  • 2019-09-20

拆表故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拆表故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拆表故事读后感、2024拆表故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