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我心宁静超然作文 > 地图 > 我心宁静超然作文
我心宁静超然作文

(共 1898 篇)

  • 1、 我心宁静自超然作文精品4篇

    写作是我们用来传递情感和信息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拓宽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您是否掌握了写好作文的诀窍?最近栏目小编在阅读众多文章时,发现了一篇非常发人深省的“我心宁静自超然作文”。。希望你能多多关注本网站的最新动态!

    我心宁静自超然作文(篇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而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确,来自内心的宁静能带领人们到达世外桃源,使人超然脱俗。

    漫步在历史的长廊,多少名人志士都有着内心的一块圣地。北宋文学家林和靖,幼年便才华横溢,尽管有绝佳的实力却舍而取静。40岁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或而拜访寺庙与方丈叙谈,棹舟游湖。一生不仕不娶无子,却爱养鹤植梅,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正是因为他内心的宁静,而使他不屑于世俗喧嚣。因为他内心的宁静,而使他超然脱俗,留下“梅妻鹤子”的千古美谈。

    然而,物换星移,一群企业高管为逃离城市登上了岗什卡雪峰,置身雪域绝美的风景之中。十几个男人坐在雪地低头把玩手机,偶尔抬头,会心一笑。登上峰顶,难道就成功逃离城市了吗?逃离城市应该是抛开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打开心灵之门释放灵魂,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而绝非是置身瑰丽的景色却依旧沉迷于现代科技的物质世界之中。

    人与人之间,其实很近很近。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庄子:“冯虚御风,泠然善也。”只有内心宁静才能真正逃离浮华盛世,才能逃离名利欲望,才能超然脱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浮华喧嚣中,有多少人为了一笔酬劳而放弃了内心的宁静,为了一份合同而抛开内心的宁静,为了高升官位而舍下内心的宁静……一切熙熙皆为利来,一切攘攘皆为利往。然而社会越是如此,那些宁静的人便越是耀眼:万里虽身居高位,却守着内心的宁静。1994年新中国成立45周年,面对他人的盛情邀请,他却选择在大会堂的角落观看焰火盛会。这是怎样的淡然宁静啊?不以职位尊贵,而行匹夫之礼。因为内心宁静,自然超然脱俗。

    地坛犹在,写《我与地坛》的史铁生却悄悄地离开了,留给我们的是那一片生命的宁静。无需逃离城市,内心宁静其实便可滤去世事喧哗,内心宁静便可看日出的超然。

    望天外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只要我们内心宁静,花的芬芳就会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心宁静自超然作文(篇2)

    入夜,皎洁的银月与孤寂的山路融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

    ——题

  • 2、 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作文

    学会写作文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写作可以发现和修正我们的思维偏差。学生多学会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你现在是不是开始动笔写作文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作文(篇1)

    都说生命是一场旅行,一路上,我们会听见花开的声音,会看见花绽的容颜,也会看见花落花谢的惨景,如果我们能时时拥有温暖快乐的心情,拥有从容淡定的心境,一路经历着、感悟着、懂得着、感恩着,如此,我们的生命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永绽不败。

    无论在山水之间,还是在广袤荒野,我们都需要让我们的心如山涧溪水,清澈透明。人间种种烦恼大多皆是庸人自扰,若我们能盈一份博爱与豁达于心灵深处,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是云就在天空中逍遥飘游,是水就在江湖里安逸自在,是风就去吹开百媚千红,是雨就去默默润物无声,这样,相信我们的人生就能风清日朗、四季如画、美不胜收。

    自古以来,很多名人墨客归隐山林、幽居田野,他们绝不是自甘堕落,或是消极颓废,那是他们阅尽沧桑后的一种了悟,也是对世事名利的一种释然。当我们渐渐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生活的涵义,知晓了活着的意义,拥有了超脱的心境,不再为名利而劳累,不再为成败而悲喜,怀着一颗悠然的心,在春天播种,在夏天耕耘,在秋天收获,在冬天欢喜,将一份素雅、一份充实写进生命的诗行,那样我们的人生该有多么的潇洒和惬意。

    谁说当局者一定会迷?只要我们燃一盏心灯就不会迷失,只要我们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纠缠于过去,不束缚于现实,不纠结于得失,在喧嚣中能觅得一份宁静、在风雨中能觅得一份坦然、在静谧中能觅得一份幽逸,不管山重水复、不管柳暗花明,我们都能笑谈风云、坐看云起,这又何尝不是精彩的人生?

    红尘漫漫,让我们积点滴成大川,积跬步致千里,把旧的一页翻过去,在喧嚣纷扰的人世间,保持一份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非凡境界,走出人生迷局,不去随波逐流,不为流言蜚语所左右,在繁华中沉淀一份稳重,在单调里营造一片斑斓,风骨凛然,淡然面世,以休闲的心去采菊东篱,赋诗清风,给生命赢得更多的明媚和亮色。

    风雨人生,祸福相依,笑泪交织,有淡定,人生就不寂寞;有知足,人生就不空白。有超脱,人生就更丰富;有付出人生就更精彩。若我们拥有了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纵然繁华都落尽,纵然一切成烟云,我们的心中一定仍有花开的声音和美丽的原风景。

    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作文(篇2)

    宁静的心境是怎样一种心境?我曾

  • 3、 永恒的宁静——读《我与地坛》有感

    永恒的宁静——读《我与地坛》有感

    据说在《我与地坛》出版那年,有人曾说,“这一年有了《我与地坛》,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书籍的出版,于中国文坛也是大丰收。”

    当时买书时,我还看不懂这本书中的深意,现在细细品来,那句话的确不错。

    史铁生的散文不同于我读过的其它女作家的文笔。龙应台于琐事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自有一股脉脉温情;张晓风的散文更为细腻,有柔媚之感。惟读史铁生的文字,除了坚韧之外,比寻常男作家多一份深邃和厚重,我想应当是他正直青春时两腿截瘫,心境多次在生与死间游走的缘故罢。

    他为寻找宁静来到地坛,地坛也因他而熠熠生辉。史铁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他想过死,想过放弃,但他最终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成旅人艰难跋涉后终点的灯光,给人温暖和安慰,他像疲惫的人盼望休息一样盼望最后的沉睡,但他并不急于求死,他仍挣扎着前行,他选择做一个勇士。他继续艰难的活着,他梦想消灭残疾,消灭病痛、丑陋、愚昧和鄙陋,但又发现这样的世界寡然无味。他听凭命运的安排 ,充当起苦难的角色,他知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不再抱怨,他向着思考的路走去 。

    思考了死亡,思考了苦难,史铁生开始思考活着。他想要索取,想要让这悲惨的命运多得到点儿什么。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终于走到了能让母亲为他骄傲的地方。

    地坛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它接纳了那个落魄的人,那个摇着轮椅进来的青年,以它特有的悠久和博大、寂静和深邃,帮助了那个青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他走过生,走过死,走过朝阳和落日,走过生命的轮回。他有着博大而深沉的心。

    史铁生在地坛永恒的安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属。他说,“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了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平息汹涌的心绪,净化纷乱的灵魂。那是一个荒旷的所在,引领我们回到最初的眺望,去看那生命的固有的疑难。

    史铁生凭借地坛的宁静回望写作的零度,他已在空灵澄净的心中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无法在地坛中找到安静,不如在安静中找到地坛。灵魂不死,他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 4、 宁静的午后作文锦集

    经过笔者精心的筛选和加工,我们终于呈现出最新的“宁静的午后作文”。一念及写作,脑海中灵感迸发,熟练写作的人往往更自信、更坚强,并能够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好的文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诚挚欢迎您阅读本网页内容!

    宁静的午后作文 篇1

    一个晴朗的午后,我们全家一起去郊游,由于我喜欢孤立僻静,于是独自躺在一大片广阔的草原中。清新凉爽的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颊;温柔暖和的阳光照耀着这一大片绿色草原;偶尔传来一些细微的虫鸣,使人倍感舒适。我正享受着这夏日宁静的午后。

    接下来,我仰望天空中洁白的云朵。云一会儿像小狗一般,一直对我摇头摆尾,好像在说:天上好好玩喔!,顷刻之间,它又变成老鹰的模样展翅高飞,似乎在引诱我的说:你看!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遨翔,是很快乐的哦!据我所知,云除了可以变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之外,它的颜色也变化无穷。阳光可以使它穿上黄金盔甲,下雨则可以使它披上黑色斗蓬,而此时,它套上了纯洁的雪白外套,呈现最美丽的状态。

    慢慢的,我的眼皮垂了下来,渐渐的、渐渐的。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朵小白云,微笑的拉着我的小手,我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飞了起来!然后,前面出现了一座彩虹桥,桥上有好几朵小白云,都呈现着各式各样的模样,兴高采烈的迎接我,并说:我们来玩木头人吧!换我当鬼的时候,调皮的风一直来捣蛋,把白云吹来吹去,所以我轻轻松松就抓到云了。大家玩累了,小狗云拿出一串串棉花糖来,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但我还是有一点害怕,怕我一不小心,就吃到云了!

    正当我玩得开心时,突然听到婉宁!你在哪里?我惊醒了过来,眼前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广大的草原,一切都和刚来的时候一模一样!原来是一场梦!我在这里!我急忙起身观望,往声音发出的方向跑去,刚才那如真似幻的梦境,我到现在都觉得好真实喔!

    宁静的午后作文 篇2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预测:宁静的午后

    【作文题目】

    34.“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

    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③文中

  • 5、 宁静的热爱作文800字

    牛顿曾言:我只是个拾贝壳的小孩,这是他因热爱自己的事业而欣喜得像个充满好奇心的顽皮的孩子,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这是他因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发出的对自我在追求精神上的掷地有声的叩问。

    在我看来,热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热爱的力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事业的创造都是大有裨益的。

    古代有首写梅花的词,其中有这样的词句: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人如梅,无论在亭榭,还是农家院落,热爱自然,来自不息的生命,你都将在严寒中一般的花色如雪,花枝旁逸,一样的幽香高雅。使热爱的力量为自己创造出价值,也为他人创造出芬芳。

    同样是对事业的热爱,毕加索这个小个子西班牙人给现代绘画创造出来的,是当代人类艺术的一个高峰,他因对绘画的热爱,勇于探索,玩遍新花样,在素描、油画、雕塑等各领域中均有建树,因着这份热爱,他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创作,为世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

    其实何止毕加索,举凡有建树的艺术家,科学家,他们对事物的真切热爱,力量之源便在于他们拥有一颗宁静朴素的心,宁静到愿意以一种最相互的热情去爱他的事业。

    在朴素的热爱之上,一定需要一盏温暖而光明的价值之灯作为指引。正如歌德在《格言诗》中说道: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生活在高处,是超越了物质奴役,追求精神卓越的高处,此时,人生的价值和魅力才会得到极大的张扬和凸显,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歌德的激情迸发的咏叹。

    可是当今社会,许多的学者或是研究者,他们缺乏的是如牛顿那样质朴的对事业的热爱,他们沉迷于已取得的成绩,一旦获得认可便止步不前,不愿再去创造。于是,我们真的永远只能在真理的海岸徘徊。

    我想,我们应打开物质的藩篱,把心灵放牧到高远的天空,不为名利所累,我们的心灵末梢会更加敏锐,从而感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用一份最饱满的热爱去探索,去创造,去发现。

  • 6、 我心澎湃作文1000字

    伴一首慷慨激昂的曲调,任思绪在旋律上舞蹈,惘然间,掀起了脑海中记忆的风暴。非沉沦非愤进,却是意外的温柔满目,春风拂面。

    忽忆儿时,那音乐却似那轻轻点点,若隐若现的前奏。是下雨天小红靴踩在水塘里的水花四溅声,是忽然蹦在某一块砖石上泥花飞起引起的惊喜呼叫声。春雨淅沥朦胧,恰似给童年眼中的世界里加上了一层粉红色的滤镜。时逢大雨滂沱,小红靴陷在泥里,上面又卡了一个小人儿,镶在里面,小腿被泥巴拽着动弹不得,就只剩两只小手不停的挥着,一会似风吹杨柳摆,一会又似蜻蜓细点水。再深想,实在滑稽。那是我童年记忆的剪影:青砖路,水塘与小红靴。

    曲中升调,浮梦若现。宛如一阵风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伸手挥指间,眼前又跳出另一个画面。那是秋,无尽的秋。金黄一片的田野,氤氲着太阳光般的香气,浸润到我的脾肺里,直直的钻入心田。再定睛,颗颗穗粒像鼓着腮帮儿,仰头摇摆朝天笑,汇成了那一片片耀眼浪潮,且听风浅声吟唱,好不热闹。再见小村,已不见那满是皱纹的青砖路,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新的面孔。它纵横在小村的内腹之中,乍闻不如细见之欢,又是一副焕然一新的的景象。只怕是陶渊明心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挑花源大抵也不过如此吧。更让人心生涟漪的,是田间不远处,机器收割的轰鸣声,轰轰隆隆突突哒哒夹杂着农名伯伯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连绵不断,再细瞧他们,可真是眼角开了缝,心中生起了花。此一声彼一声,秋风飒飒,也不甘示弱,在着入夜渐微凉的时节里,真叫人心生暖意。于是记忆的边框里又留下了新的影像:黄金海,收割机与咧嘴笑。

    只当是惊鸿一瞥,却不料眼前金光满目,乐调又一起伏,宛如海边汹涌的浪潮,江涛拍打着古老的岩石,一跃似要到了极点。我闭上双眼,像是观赏一部十六倍速快进的伟大创作片:一只古老的东方雄狮在迷雾中揉揉朦胧的睡眼,逐渐睁开了明亮的双眸,紧接着,迈动它粗壮有力的四肢逐渐崛起,再后来,迷雾渐去,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公路贯穿南北,上可驾飞船遨游太空,下可驶舰艇徜徉海底又伴随一阵激昂鼓点的升起,古老的雄狮向我们发出时代的召唤,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再睁眼,心中依旧难以平息。再睁眼,心中依旧难以平息。耳边萦绕着窗外各式各样汽车,卡车的叫喊呼应,再看,家中电视,电脑,电冰箱等一应俱全。不惊感叹,生逢其时,见证着东方雄狮一点一滴的变化,我真是莫大的荣幸!

    一曲终,一曲又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 7、 非宁静无以致远作文模板

    作为学生,每周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写作文了吧,作文是我们内心世界情感的爆发。如果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写好一篇作文需要什么?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作文模板”,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非宁静无以致远作文【篇1】

    夏风,沉在身旁,煽动着躁动的心,远眺那一泻千里的晚霞。不免感叹:哦,高三了。

    脑海里依稀闪烁着昨日的身影,那是我们当初怀揣着一颗炙热又憧憬的心步入创新校园。带着最初的梦想。时光茬苒,已经步入高三的我们,不知是为了艺考、高考而奋斗才变得有些浮躁,亦或更近一步接近我们的目标而显得激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从官场辞退后,他毅然而然地选择了田园生活,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贫苦生活,但这也是他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遭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苦,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档毁于一旦之后,全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而陶渊明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以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以田园为题材的诗歌创作。

    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这种心态,造就了陶渊明,得以显闻于后世。对我们的思考也是深刻的,为什么陶渊明在做官时没有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呢?

    人生的道路上是要克服浮躁心理,向远处眺望。

    生活中,许多人抱怨环境的喧嚣,大分贝的噪音干扰了他们的工作休息。诚然,喧嚣的环境干扰了我们,但我认为浮躁不安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心,是那颗躁动的心,在物欲横流的海洋中沉浮。所以,让我们携一颗宁静的心上路,走出人生的精彩与辉煌。

    非宁静无以致远作文【篇2】

    “如果所有人都失去理智,咒骂你,你仍能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的怀疑动摇……”居安思危,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这便是-涵养。——题记

    “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寥寥几句,凝聚了多少中华民族的智慧?而慎独,便是君子的标准,也是涵养的体现。而涵养,却远远不止于此。

    涵养,是控制情绪的功夫。生活处处充满了意外,若情绪不加以控制,便会成为灾难的导火索。临喜临怒看涵养,此话不假。当人们被喜悦或愤怒冲昏头脑时,失去了那份冷静,从容,便容易犯下错误。而真正的智者,取而代之的便是冷静的喜悦,冷静的愤怒——这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责任的

  • 8、 永恒的宁静——读《我与地坛》有感600字

    据说在《我与地坛》出版那年,有人曾说,“这一年有了《我与地坛》,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书籍的出版,于中国文坛也是大丰收。”

    当时买书时,我还看不懂这本书中的深意,现在细细品来,那句话的确不错。

    史铁生的散文不同于我读过的其它女作家的文笔。龙应台于琐事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自有一股脉脉温情;张晓风的散文更为细腻,有柔媚之感。惟读史铁生的文字,除了坚韧之外,比寻常男作家多一份深邃和厚重,我想应当是他正直青春时两腿截瘫,心境多次在生与死间游走的缘故罢。

    他为寻找宁静来到地坛,地坛也因他而熠熠生辉。史铁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他想过死,想过放弃,但他最终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成旅人艰难跋涉后终点的灯光,给人温暖和安慰,他像疲惫的人盼望休息一样盼望最后的沉睡,但他并不急于求死,他仍挣扎着前行,他选择做一个勇士。他继续艰难的活着,他梦想消灭残疾,消灭病痛、丑陋、愚昧和鄙陋,但又发现这样的世界寡然无味。他听凭命运的安排 ,充当起苦难的角色,他知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不再抱怨,他向着思考的路走去 。

    思考了死亡,思考了苦难,史铁生开始思考活着。他想要索取,想要让这悲惨的命运多得到点儿什么。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终于走到了能让母亲为他骄傲的地方。

    地坛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它接纳了那个落魄的人,那个摇着轮椅进来的青年,以它特有的悠久和博大、寂静和深邃,帮助了那个青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他走过生,走过死,走过朝阳和落日,走过生命的轮回。他有着博大而深沉的心。

    史铁生在地坛永恒的安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属。他说,“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了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平息汹涌的心绪,净化纷乱的灵魂。那是一个荒旷的所在,引领我们回到最初的眺望,去看那生命的固有的疑难。

  • 9、 读梁超然《文艺沉思录》

    现在来品味《文艺沉思录》这本集子的味道,并掂量它的分量,是有意思的。

    收集在这本集子里的绝大多数文章,当其在报刊上发表之时,都是些不趋时之作。当时中国文坛上轰轰然滚动着诸种披金挂彩的时髦声响,梁超然先生的这些文章则属于另一种声音。1987年和1988年两年期间,梁先生就曾顶着舆论大潮起劲地敲边鼓。先是写《鲁迅、柏杨异同论》、《再论鲁迅与柏杨》,对当时极为走红的《丑陋的中国人》和大陆版编后记提出批评,给大骂祖宗的疯狂比赛泼了一盆该泼的凉水。接着就是对被超高温的宣传着的《河疡 )),一口气写了4篇短文,历数其谬误。梁先生就这样一路写来,对诸如性文学,玩文学、文艺商品化,人体热、崇洋媚外、洋压力、娱乐片主体论等等,都用他那鞭辟入里,泼辣流畅的短文,直言不讳地说出与当时的时髦观点相左、相悖的话语。

    这就是梁先生的不趋时。不趋时的另一而该是追赶时髦。与不趋时相比较,追赶时髦好像容易许多,只要跟上时尚行就行,就是后来被证明是跟错了,也是人多势众,谁也不能怎么样。而不趋时却还能做到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则绝对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这里极需要才识。当有人声称柏杨继承了鲁迅先生意在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正视现实的优良传统,说柏杨的崇洋也就是对鲁迅拿来主义的发挥时,梁先生便凭

    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稳和刘鲁迅伟大人格精神的精深把握,驾轻就熟般写了《鲁迅、柏杨异同论》等,文章流畅质朴,为立论服务的材料左右逢源,足以使持异议的人们膛目结舌。在这里,作者的才识,就这样自然地转换成为文章的力量。《河殇》正走红时,梁先生的第一篇谈《河殇》的文章就是评《河殇》的大胆,有力地揭露了这部被当时的评论界吹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学术文化片的反学术、反文化的硬伤。比如,《河殇》说:我们的文明史就从大禹开始。梁先生便问:气黄帝、炎帝以前或者在编撰者的眼中属于不可信的传说时代,:编撰者们可以从略不计。那么,是谁派大禹治水的呢?禹的父亲鲸又是在禹之前还是禹之后呢?禹之前算不算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要是不算,为什么《河殇》的编撰者又大谈什么黄帝、炎帝的大战?如此种种,梁先生顺着《河殇》的妄说,毫不费劲地发现了的情绪是如当今的一些幼稚青年问父母:我们爷爷为什么不给我们留下金条、外汇,一般地埋怨中华民族多次失去发展资本主义的千载良机;《河殇》的坐标

    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河殇》给中国亮出的指示牌便

  • 10、 我手写心

    读了一篇文章《北方,急速行走以及坚强地幻想》,作者是个言语极少,不善交际的人。我是个低调安静的人,在看到作者的性格后,我想他的文章应该是充满了及其的自我。我感觉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就是写出了自我,正所谓我手写我心。我想懂得品尝孤独与寂寞的人应该会与他产生一些共鸣。

    这篇文章写出他在异乡的无奈,也写出了在社会中总是充满着矛盾。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生活在社会中就是生活在矛盾中。作者以他自己独特的思维诠释着对社会的认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世间的冷暖,锋利的笔端流露出真正的自己。对于寡言少语,不善交际的人来说,文字或许是它们用来解脱的一种方式。书写心情,释放压力,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思想不同,性格不同。我们不想屈服于别人的思想之下,同时,我们也别幻想用自己去同化他人的思想。我总是想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想不同,不去管别人做什么事,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谁都不是神仙,谁也管不了那么多。

    我喜欢这种写作方式,表现自我中又升华了文采。人与人是不同的,语言决定思想,思想决定一切。

    王艳老师说:你的心情会形成一种惯性,当郁闷成为一种惯性时,我们就要学会走出惯性,为自己打开另一扇门,想一想,原本你的思想可以更开阔。这篇文章也突现了作者是一个外表安静而思想强烈的人。

    忽然间懂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而现实告诉我,生活有时候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保留一份天真,就会更快乐。

  • 2023-07-02

  • 2023-06-27

  • 2023-05-10

  • 2021-10-02

  • 2023-06-19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1-09-16

  • 2023-06-22

  • 2021-09-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2-10-19

  • 2022-09-3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21-06-14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22-02-15

  • 2023-04-18

  • 2023-05-14

  • 2023-07-01

  • 2023-06-04

  • 2022-02-17

  • 2023-01-17

  • 2023-04-27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2-0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我心宁静超然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心宁静超然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心宁静超然作文、2024我心宁静超然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