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 > 地图 >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2024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相关栏目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热门栏目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推荐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

(共 6945 篇)

  • 1、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范文)

    韩老师真不愧是海量阅读的大家,在她的课堂上,你会看到《成语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成语笑话》《多音字儿歌200首》,这些书中有的暗含经典故事,有的蕴藏历史文化,有的能博同学一笑,这样有趣的书籍应该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读中一点点明了,在反复诵读中学会更多。在课堂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韩老师用到了竞赛法,这个我也曾用到过,效果甚佳,很多孩子为了博得头彩都费尽心思的去学习去背诵,这能够吸引大部分孩子,当然也有少数除外。其实课堂上老师运用的每一个办法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所以以后可以多一些奖励奖品来刺激孩子的竞争。韩老师用了很短的时间将课本讲授完毕,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海量阅读上,本身海量阅读就是一个见效较慢的过程,如果家长不理解,老师又敢作何?另一方面就是家长们为了孩子打印下来老师的要求的诗句,抽时间陪孩子朗诵。老师的所为离不开家长的这些努力。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www.dhb100.com

    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很多课堂实录的一些情况,韩老师对学生的引读可谓精彩,成语、古诗乃至宋词,韩老师用极其经典的文字带着孩子们一次次朗读。她非常注重朗读,而且是每日长时间的朗读。朗读并不是不去理解,一首诗一首词只要孩子能明白大概意思即可,读的多了其中之意便可领会。只要朗读深入学生的血液成为每日必备之事,还愁不什么不解其中意吗?课上对唐诗宋词的学习很多,学生接触的诗人也相对多,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比较的办法。比如李清照词前期后期的变化?李清照和辛弃疾词的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区分。韩老师的教学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填空,也就是在孩子充分朗读以后,以填空的形式来引导孩子理解文意,从而加深印象。

    作文方面韩老师也有自己独特之处。低年级的作文以看图写话为主,学生首先要学会的是区分段落的标志。在这里韩老师用到了故事法,她用故事来提醒孩子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两格。她提到低年级写作文首先要养成及时改错的好习惯。这里提到了擦、描、抄。擦掉在原地房改,描老师修改的地方,抄写老师修改的句子。标点和句子的教法上韩老师采用的是抄课文的办法,第一步是照葫芦画葫芦抄写课文,将课文在格子里打印出来学生照抄;第二步是照葫芦画瓢,修改抄写格式;第三步是提高难度直接照着书抄写。韩老师特别注重老师要写下水文,老师的下水文是给学生看的,所以必须是真实的,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这样

  • 2、 踏上乐土_700字

    在这个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都以其不同的方式寻乐。人们可以轻松地点击鼠标,享受网上带来的乐趣;但研读诗书的人却很少;人们可以昼夜不停地关注股票的涨落,却不愿去翻阅唐诗宋词;人们有了烦恼宁愿去迪厅发泄一番也不愿静下心来品读文学名著。他们疏远了让他们反璞归真的乐土——书籍。

    当基辛格不再担任美国国务卿时说:“卸职以后最大的喜悦是不需要整天再看文件,可以读自己喜爱的书”,可见读书有多大的魅力。

    是啊,试想一下,闲暇时有什么比手捧一杯果饮翻阅几页自己喜爱的书更惬意的呢?读书,是充实生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你静下来反思以求心灵的澄明。在这片乐土上,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徜徉,悠然自得地欣赏,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你的身心会得到彻底的放松,其乐融融。

    有一本好书,你会不再寂寞。正所谓一卷在手,神游天地。与那些伟大的心灵对话,和自然万物沟通,那才是世上最美的享受。踏上书籍这块乐土,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细腻感人的世界,阅读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欣赏富有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懂得真实而纷乱的社会纠葛……。我们在看到这块乐土内容广阔的同时,也会体验到这一片空间同样可以让你旋转得潇洒。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在文学道路上阔步前行,只要能在书籍的指引下步入文学的芳草地,就已经是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你可以体味鲁迅的深刻,感受张爱玲的绮丽,领略余秋雨的博识,你还可以感受到《小妇人》的温馨甜美和《围城》的幽默调侃,《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你想知道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岂不乐哉!

    总之,你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只要踏上书籍这块乐土,一定能找到你自己想要的那份快乐。

  • 3、 读《走上海量阅读的快车道》有感
    读《走上海量阅读的快车道》有感 朱友红 韩兴娥的《走上海量阅读的快车道》,语言朴实,道理浅显,案例通俗,使得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合上书,大脑中不断闪现着一个词语——海量阅读,要想丰厚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就是要海量阅读。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是要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需要进行扎实宽厚的语言文字奠基为主,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海量阅读。 反观我们学生的阅读量,一学期诵读20首左右的诗歌,细品课本上30余篇的短文,自由阅读7、8本童书。当然,学生也有课外阅读,通过“书香少年”评选时填写的统计表来看,读书多的可达70万字以上,读书少的也有20万字。这个数字看起来也不少,但与韩兴娥的学生一节课就背诵5首古诗,一学期背诵十几万字来比,我们的诵读量就实在小了些。我们的学生虽然自由阅读量不小,但都是课余阅读,多为默读或浏览,阅读的深度无法评估。如果比较一下学生的日常语言表达,韩兴娥的学生能出口成章,我们的学生却不能,便可窥见一斑了。 我在思考,韩兴娥并不纠结于语言文字的细细品析,仅仅就是诵读量大,粗知大意,为什么她的学生语文素养就那么高呢?要知道,语文素养可不仅仅就是积累,还有理解与表达,如果大量阅读可以丰厚积累,那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 我观看了韩兴娥教学的视频,发现韩兴娥与学生一起诵读时,虽不求甚解,但非常注重“粗知大意”。一段文字或一首诗,学生读后教师要提几个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解其意”。例如诵读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时,韩老师问了“神骓是什么马”“君王会是谁”“为什么要解剑”等问题,学生凭借自己所知去理解揣测,甚至可以“主观腻测”猜一猜。如果有学生理解正确并讲出来,大家就理解了;如果学生讲不出来,教师就讲过大家听。出来理解诗意,还会补充到许多相关的材料或故事,这就需要教师要懂得多一些。看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确实有理。至于有些人拿“师不必贤于弟子”来否定教师博学的重要性,那应该是掩耳盗铃吧。 我计划和我的学生也要多诵读,像韩兴娥老师那样“略解其意”地读。相信,日积月累,诗文会成为学生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忽然想到,我得提前读读理解那些诗文才
  • 4、 读书之《百万富翁快车道》读后感3000字

    读书之《百万富翁快车道》读后感3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一、财富增长三条道路,分别是人行道、慢车道和快车道。

    1、人行道,没有可助力的交通工具——龟速,没有能遮风挡雨的屏障——不抗造,风吹日晒雨淋,而且永远抵达不了财富之城。

    它的终点是贫穷。

    人行道财富公式=工作收入+消费债务

    依赖工资生存,通过借债过上自己负担不起的生活方式,为了还债,不得不工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既没有存款,也没有自由,更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他们的人生脆弱不堪,只要遭遇失业、生病、事故中的任一种,生活随时可能崩盘。

    为什么很多刚毕业的人都会走上人行道?因为他们认为赚钱的唯一方式就是去公司应聘一份工作,而且在还没有赚钱的能力时,就先学会借债(刷信用卡)去购买自己负担不起的物品。他们的追求是“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啦”,他们的名言是“钱是赚出来,而不是省出来的”,他们的错觉是“终有一天,我一定能赚大钱”。

    殊不知,走在人行道上就好比用一个破了洞的钱包装钱,就算是“大钱”,也留不住。

    要远离人行道,首先得改变对金钱的态度,不论是何种收入水平,都量入而出。金钱不仅仅能用来消费,它也可以用来生产,钱生钱是最伟大的创富。其次,消除消费性债务,奢侈品包包、鞋履、豪车,整容,如果现金支付不了,那就是负担不起。最后,改变依赖工资的单一收入模式,寻找除了工作之外的赚钱方法。

    2、慢车道,有可助力的交通工具——慢速,有适当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依靠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辛苦工作、省吃俭用换来的,有躲避风雨的屏障,但因速度太慢,在有生之年不一定能到达财富之城。

    它的终点是平庸。

    慢车道财富公式=工作收入+市场投资

    我们所熟知的很多理财观念都是在鼓吹慢车道,去找一份稳定、福利好的工作,不要随便辞职,拿出工资收入的30%作为固定储蓄,去进行稳健的市场投资,那么30年后退休了,六七十岁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慢车道比人行道更好,不仅没有了“消费性债务”,而且新增了收入方式“市场投资”,放眼望去,我们周围很多“过得还可以”的人都是走在慢车道上的。他们依然是靠出卖单位时间来赚取收入,拼命加班争取加薪,严格控制财务支出,牺牲当下换取未来财富自由的可能。至于这种“可能”实现的时间,犹未可知。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慢车道”呢?如果说走“人行道”是因为年轻无畏,那“慢车道”其实是有意识的个人选择,他们的追求是“这辈子不求大富大贵

  • 5、 极地快车读后感

    极地快车读后感范文一

    《极地快车》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他诚实。坚定。勇敢。他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但别人都不相信,在小男孩乘坐极地快车时,圣诞老人时时刻刻的保护他,最后圣诞老人告诉小男孩圣诞的意义,在你的内心深处。之后,圣诞老人送给了小男孩一个铃铛。

    小男孩的执着令我佩服,他一直认为世界上有圣诞老人,所以最后取得了成功。小男孩也很善良,很诚实,善良的是冒着风雪把票送给小女孩;城实的是勇于担当责任。小男孩的这几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我也见到过不像小男孩这样执着的同学。如:有一次一个同学,上课老师提问问题,他本来是想说对的,可是一大部分同学都说错,他就和大部分同学一起说错。结果,老师说:正确答案是对的。那个同学很后悔当时如果他能说出自己想的答案的话,这同学就不会错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像这个小男孩一样坚持自己的想法,要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无误的。

    《极地快车》读后感范文二

    这是美国的一个作家写的科幻小说。

    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美国的小男孩,他特别喜欢圣诞节,因为他相信会有圣诞老人送给圣诞礼物,然而这个圣诞节,他却踏上了去往北极的奇妙之旅。

    小男孩在平安夜的晚上,听到外面有雪橇的声音,便出去看看,他发现了一列开往北极的火车,便决定坐上去,上去之后,他发现列车里全部都是孩子。列车长开始剪票了,轮到小男孩时,他摸了摸口袋,没有;又摸了摸另一个口袋,里面竟然有一张金黄色的车票!他掏出来给列车长。列车长笑了笑,用剪票机在上面打了令和页这两个字,就走了。突然,小男孩看见列车最后的小孤独,他正在往车门那里走,急忙跑过去,不料,小孤独一下掉下了车,小男孩决定救他。可是,只有让列车停下来,才可以救他,于是,小男孩决定让列车停下来他把小孤独救了上来,但是列车长把小男孩批评了一顿,因为去北极,一秒也不能耽误,必须在午夜12:00到达北极

    列车又一次停了下来,原来是冒烟佬和蒸汽佬发生了冲突,他们虽然是孪生兄弟,但也有不愉快的时候

    终于,午夜12:00的时候到达了北极,北极城里到处都是精灵,他们都有矮矮的身子,尖尖的耳朵,而且会变色!孩子们赶到了北极城的中央,圣诞老人就在那儿,他把第一份礼物送给了小男孩,那是一个铃铛小男孩把他带回家,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听不见:这个铃铛真好看,可惜,它坏了!但是,他和他的妹妹能听见过了一些年,他的妹妹也听不见了,但是,小男孩却永远都

  • 6、 读《旅行的艺术》有感:踏上哲性的旅途

    《旅行的艺术》一书由阿兰德波顿所著,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旅行,旅行的意义,让我们体会旅行的美好。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旅行的艺术》有感:踏上哲性的旅途。

    《旅行的艺术》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创作的随笔集。在《旅行的艺术》里,阿兰德波顿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更主要体现为让自己发现并获取生活的价值。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人们如何好奇和观察,让人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对于目的地的取向,对于事物的取向,其本质与价值是一个内在必要的因素,但在现实世界里,许多艺术品及名人的点缀与渲染,有时则会使一个地方由不为人知到多人慕名而去。名人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也容易为缺乏主观的大众提供了客观的指导,人们以此为标准,不由自主地走入别人预设的审美框架。

    在梵高绘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之前,也许人们只是将普罗旺斯的柏树当作普通物种对待,也许已有人发现其树叶的尖硬与挺拔。但后来人们慕名而去的普罗旺斯大抵都张贴着梵高的标签,为人们提起时,便可傲气地说出:那是梵高去过的地方啊!也许有人还会拿出其画作的仿品,或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此表示自己见识之广和品位之高。

    名人艺术固然可贵,它展现出我们生存世界里最显著,亦或是不为人知的特点,但一件艺术品并不意味着所有,就如尼采所言世界乃无穷一样,一幅画作并不能完全包含所绘对象在现实中的细节与所有。艺术家之可贵,正在于从无穷之物中找出最显著、最具有象征的特征,即是其智慧所在。旅客以艺术为标签,得以满足欲求,却少人究其价值。艺术家的价值固然不是一处美景的所有,也不是目的地的所有,尚可借鉴于其中的价值,切莫以虚假来粉饰自己的内心。

    大多数人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是群体心理所致,走马观花式的旅行带来的也许是一时的情绪高涨,尔后是毫无收获。在一处景点人潮拥挤过后依旧赞叹旅途的愉快,实为单纯而又麻木的表现。

    人们对于一种美景的喜爱,会由群体暗示心理催生对美的拥有,有人会在景区留下显赫的名字,以此示意后人来满足心理需求;有人也许会透过手机屏幕去拥有,以此证明自己的阅历得到充实。在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罗斯金眼中,这都太过庸俗,是低级的拥有。对于自然的分析和观察,收获的不仅是对喜爱之物更深一层的拥有,更能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出普通外表下奇妙的、且为少数人所知的美。也许对于单纯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客来

  • 7、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一:《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在辛普朗东方快车上,一个名叫雷切特的美国富翁被杀害了。同节车厢的其他十几位乘客和乘务人员都成了怀疑对象,但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排除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后,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雷切特原名卡塞蒂,是位臭名昭著的绑匪头子,他绑架并杀害了很多儿童,小黛西阿姆斯特朗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小黛西的父母支付了巨额赎金,但小黛西还是被撕票了。这让身怀六甲的阿姆斯特朗夫人悲痛欲绝,在产下一个死婴后撒手人寰。阿姆斯特朗先生因无法承受妻女相继惨死的打击,不久之后也自杀身亡。但是被警方擒获的卡塞蒂却依靠绑票得来的巨额财富,以及手中掌握的很多人的秘密,钻了法律的漏洞逃脱了制裁。随后,他改名换姓离开美国,成了一位悠闲的绅士,靠着利息在国外旅行。

    但阿姆斯特朗一家的仆人、朋友、亲人,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若干年后,他们成功策划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卡塞蒂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说到这里,读者就明白了,这节车厢上的其他乘客,除了波洛、医生和布克之外,全都无一例外的参与了谋杀。因为对故事梗概很熟悉,搞清楚他们是如何谋划的才是我读下去的动力。

    通过《尼罗河上的惨案》和本书,我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写作风格有了粗浅的了解。开篇通常是对各色人物的介绍、前情铺陈,随后发生命案,再后来便是波洛对所有嫌疑人、证人的反复问讯。真相就在反复问讯中一点点水落石出。听着是不是有点枯燥,但实际上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下一步我打算找来这两部电影看看,尤其是《尼罗河上的惨案》,埃及壮丽的风光太令人向往了!

    【篇二: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谁说西方就不会徇私枉法呢,这《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因为这样,让人猜不到凶手是谁吧,呵呵。

    看侦探小说的习惯,猜凶手是必然会做的了,但是这部小说简直让你绝望,12个凶手。你无法想象的自己可以一早就断定一车人都同谋,通常都是猜测某人或者某几个合伙的嘛,所以,阿加莎又赢了。

    这应该是很早之前的小说,听说n年前就已经有电影了。可惜的是我这人对侦探小说的兴趣来的比较迟,没有欣赏过该电影,据说颇为经典。如果看书的话,一日就可以看完了,篇幅不是十分长。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系列的翻译方式,比较拗口,读起来没有畅快淋漓之感。这应该是和书里面大部分都是欧洲贵族身份有一定关系,最大关系还是作者的写作方式,不是很对我胃口,虽然,大名鼎鼎的侦探小说家,希望这只是翻译的问题。

    波洛侦探的我

  • 8、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_700字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700字

    第一次看阿加莎的推理小说,看完感觉很过瘾。尽管中间被大家的评论剧透了不少,结尾还是有出乎意料的反转,所以说好小说不怕剧透。

    这本小说的故事源自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结局很悲惨的儿童绑架案。现实中真正的犯罪者依然是个谜,但至少在小说中正义完成了它的使命。

    故事发生在东方快车的头等车厢,平日里大半空着的车厢突然在波罗乘车的这一天满载,车厢里的乘客形形色色,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仿佛一个缩微的小世界。介绍完一堆人物(真的是一堆啊,建议读时做笔记:)之后,作者毫不耽搁,凶杀案当晚就发生了,然后就是侦探小说中的经典模式——逐一问询,集中宣布。

    因为乘客各有不同背景,每个人的证词各有契合,看似不相干的人,证词似乎互有印证,环环相扣。波罗在完成第一轮问询后估计心里就大概有个想法了,到各包厢检查行李后的第二轮问询才更精彩。这一次已经不仅仅是试探性的问询,波罗根据自己的推断,对每个嫌疑人逐环击破,犀利得略显残忍,最后集中公布时才反转出一个机智且不乏柔情的大侦探 当然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侦探如果要设计犯案,可以计划地更周密。一个诸葛亮赛过十三个臭皮匠啊!

    再来说说作者。作为一名女性推理小说家,阿加莎的手法和柯南道尔东野圭吾都有所不同,笔触间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

  • 9、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_1100字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1100字

    这是一本说了很久很久要看的书,因为书单比较多,直到现在才被提上日程。

    一开始看的时候是有点懵逼的。

    是从列车人满的时候开始有所怀疑的。

    各色各样的人,是生活真实的样子。

    说实话,中间太过于扑所迷离,又感觉没啥逻辑(事实证明是我太垃圾,当然,如果我能想到最后的结局,那我也不是读者了。)看得并不是特别特别起劲,那个时候觉得,情节有点...拖拉?(当然了,后来发现没有一句话是白费的。)

    特别喜欢东野圭吾的推理,特别是加贺恭一郎系列,因为很温情。这个故事刚开始看好冰冷啊,一车形形色色的人,乍一看五湖四海,热热闹闹,结果一个个好冷无比。

    (突然想起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春光一虚度,不如早早相逢。)

    其实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美好而又温暖的。

    不知道是故事里的误导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做了坏事的人真的有可能是心地善良的。

    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他们说的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的样子,大概对于这12个人来说,生活真的艰难,连快乐都像是一种背叛。

    其实我还是说不清故事的结局究竟对不对(虽然这的确是我所期待的)。如他们所说,真正的正义已经得到了伸张,噢!我想到了,被杀害的人本来就早该受到这样的惩罚,让他偷生了这么多年,老天爷真的已经很仁慈了。咩...好像说服自己失败...也太不重视法律了...额...法律早就被忽视了,在那些本该坚守法律的人收受贿赂让犯人逃脱的时候,所以他们是来替法律行道的!说服自己成功[胜利]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个世界太可怕了,神经敏感的我还真是经常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不晓得是不是我有被害妄想症哈哈哈哈哈也或者是啥啥啥在暗示我啥?不!只是我这种谋杀案的小说看多了!

    但是说实话,抛开这些小说里的虚构的东西,我还是觉得世界不够安全,不管是对于男生女生老人还是小孩,社会都不太美好。

    我觉得“希望世界和平”这个梦想真的不作,也不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个大圈子中,只有世界和平,我们每个人才是安全的,生活才能真的美好。这样说来,这个梦想还真是有一点自私呢。

    希望我在看清世界的不美好以后,不仅能热爱生活,还能对生活多充满一点期待,然后变得积极乐观一点。(积极乐观真的不是看破红尘看淡生死!)

    明天一定比意外先来。噢!不!意外不会来!和明天一起来的只有清晨的露水和希望。

    (如果这辆列车有摄像头哈哈哈哈哈算了摄像头会被砸烂的。)

    生活很好,记得微笑。

    这真

  • 10、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11篇

    你知道写作品读后感有哪些要点吗?无论读多少遍作家写的作品,心中总有不同的想法。读后感是你表达与书籍互动的方式,小编在无数篇文章中认为“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是最值得一读的,快来看看本文的相关内容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

    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侦探小说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唯一的女性。她在侦探小说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令很多同辈都难以忘其项背。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一战后的1920年发表了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好事多磨,这部算不上成功的小说创作期间却经历了一波三折,差一点无果而终。有了良好开头,成功就指日可待并顺理成章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侦探小说,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笔下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矮个子侦探波洛,更对其作品如数家珍,《罗杰疑案》、《无人生还》、《尼罗河上的惨案》等作品都有着广泛声誉,并在侦探迷心底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所有侦探小说中,有一部作品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它的逻辑推理完美到无懈可击,它的故事堪称精彩连连,它令读过的人过目难忘。这部侦探小说可以说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在侦探小说领域的至尊地位,但其实这部小说的重要意义还不止于此,它的独特视角叙述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极其舒适惬意。此外,通过这部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读者的普遍尊重,也赢得了读者的好感和赞誉。她不为了情节引人入胜而故弄玄虚,她也不看低读者智商。源于尊重,必将赢得尊重。这部小说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侦探波洛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返回英国的路上,临时紧急搭乘了辛普朗东方快车,在加来车厢遭遇了一系列离奇事件。本是旅游淡季,不可思议的是,这节车厢上却座无虚席,13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选择了同一天出行,并订购了这节车厢的包房。更离奇的还在后面,全程预计三天抵达法国加来的这列快车,却因暴雪在中途被迫停了下来。就在当天夜里,一桩离奇的谋杀案发生了,受害人雷切特被人捅了12刀,惨死在自己的包厢里。波洛临危受命,在客车董事布克先生的托付下代为侦破这起案件。受害人所在的包厢里外门锁得完好如初,车窗外更是皑皑白雪,把列车困得动弹不得,凶手仿佛人间蒸发了。受害人被刺的12刀力度不一,刀法紊乱,还出现左右手不同的习惯。这还没完,波洛很快在包厢内发现一块边角绣

  • 2019-11-06

  • 2019-11-11

  • 2019-11-16

  • 2019-11-11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3-01-14

  • 2019-10-11

  • 2021-07-10

  • 2022-05-10

  • 2021-09-22

  • 2021-09-27

  • 2021-09-11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2-01-14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10-09

  • 2022-09-14

  • 2021-09-29

  • 2019-09-19

  • 2019-10-20

  • 2023-04-22

  • 2021-09-29

  • 2021-09-29

  • 2021-09-03

  • 2019-10-09

  • 2022-11-27

  • 2019-10-17

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2024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