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 > 地图 >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2024跛脚的孩子读后感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相关栏目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热门栏目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推荐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

(共 8859 篇)

  • 1、 关于跛脚的孩子读后感作文

    在我的书柜里有许多故事书,其中有一本最吸引我。那就是蓝色封面的《安徒生童话》了,其中令我感动的是《跛脚的孩子》。

    这则故事讲的是:聪明,活泼的汉斯是园丁奥勒和基尔斯汀是最大的孩子,但是他站不起来,也不能走路,至今已经躺在床上整整五年了。圣诞节的时侯,好心善良的庄园女主人送给汉斯一本引人深思的故事书。很有天分的汉斯喜欢读书,他用书里的故事来开导自已的父母。他一遍又一遍地把樵夫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愁眉苦脸的父母终于露出了长久不见的笑容。聪明的汉斯得到了善良的女主人的赏识,又送给汉斯一只小鸟。一天为了保护小鸟的过程中,汉斯发现自已竟然能走路了。从此汉斯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走路了!

    我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小汉斯不仅通过阅读感悟到许多道理,而且还能把这些故事传递给父母,为他们排忧解难。还有我感到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那样的话,就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

  • 2、 读《跛脚的孩子》有感500字

    记得我读过一本书,名字叫《跛脚的孩子》。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个跛脚的孩子,他叫艾德。艾德的爸爸妈妈是园丁,他还有一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们不但不照顾艾德,还打心眼里看不起他。

    农场主是艾德爸爸妈妈的上司,农场主知道艾德的家庭情况,每个月都会给艾德送一份礼物。

    一次,农场主给艾德带来了一本故事书,艾德可喜欢这本故事书了,在业余时间,艾德就会拿出故事书看几页。

    一天,爸爸妈妈埋怨道:“农场的活可真累,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是来享福的,而有的人天生就是来干活的,上帝真不公平。”

    这时,艾德听见了,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夫妻,他们总是埋怨上帝不公平,这时,上帝出现了,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个锅,锅里摆了一个东西,你们不能打开,我会给你们幸福的生活, 一旦你们打开了,这一切即将消失。”

    真的,从那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天都能拿很多钱。一天,妻子晚上做了一个梦,她梦见锅里有金光闪闪的金币。第二天, 她把这个梦告诉了丈夫,并决定打开看一眼,丈夫同意了。在打开锅的那一瞬间,跳出一只小老鼠,这时,上帝出现了,他收回了对他们的一切成命,并对他们说:“人总是有许多贪念,记住,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你慢慢努力吧。”说完,上帝便消失了。

    故事讲完了,爸爸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过了会儿,他们又笑了。因为他们认为儿子讲的故事很有道理。从此,每天艾德都会讲一个故事给爸爸妈妈听,每次都能使父母开怀大笑。

    艾德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理学家、作家。

    读了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艾德经过不懈努力,最后成了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作家。我们是21世纪少年,坐在明亮的教室里, 有老师认真教导,有父母细心的呵护,和他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努力奋斗。

  • 3、 《跛脚小苦鼠》读后感400字

    苦娃和小苦鼠是沈石溪笔下《跛脚小苦鼠》中的两位主人公。他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身体有残疾。因此苦娃没有朋友,一个人孤孤单单。而小苦鼠呢?被其它老鼠欺负,每天都吃不饱。所以,当苦娃遇到小苦鼠时,同病相怜的他立刻伸出了援助之手,把小苦鼠喂得饱饱的。

    看到这儿,我以为故事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没想到沈石溪笔锋一转,结果出人意料。狡猾的大老鼠们让小苦鼠以身试险,小苦鼠惨死在苦娃精心布置的老鼠夹上。这一结局让我措手不及。

    一方面,我不明白:吃得肚子溜圆的小苦鼠为什么还会奔向老鼠夹上的食物,难道是因为它的贪婪?我也不明白,小苦鼠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为那些曾经欺负它的同类以身试险?另一方面,当看到其它老鼠争抢着分食那块油饼,根本无视油饼下小苦鼠的尸体,我顿时觉得毛骨悚然。难道在它们眼中,小苦鼠这条命连一块油饼都不如吗?

    这些疑问在读到沈石溪那句“它不仅身体残疾,心也早就残疾。”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可怕的心灵残疾让小苦鼠奔向老鼠夹上的食物,让它毫不犹豫地按照其它老鼠的话去做,它已经失去了独立的思想。因为心灵的残疾,它像一个傀儡一样活着。也是可怕的心灵残疾,让其它老鼠变得奸诈冷血、丧心病狂。

    再说说苦娃吧,虽然他的身体是残疾的,但他同情帮助弱小、为父母分忧去灭鼠,他有一颗健全的心灵。

    即使身体健全,心灵有残疾,那也是可怕的;而身体有残疾,可以靠健全的心灵来治愈。这也许就是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吧。

  • 4、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欣赏孩子的优点,向孩子学习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欣赏孩子的优点,向孩子学习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可爱的时候,其实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孙晓云的《向孩子学习》,本书由61篇家人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让我惊叹,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视的,也正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尚未体会到的。

    《向孩子学习》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叙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亲决定去镇上买雪茄,一上车子,就发现两个女儿已经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异口同声地宣布:我们也要去。到了镇上,父亲下了车,并告诉女儿,待在车里别走开,临走前女儿请求道:买一个蛋筒冰淇淋,好吗?爸爸?,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时候,几乎已经把刚才两个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父亲打开包装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点燃它,打了好几下,没打着,这时,小女儿细小却无比伤感且直率的质问;爸爸,你怎么有钱给自己买雪茄?就没有钱给我们买冰淇淋?这个问题让那位父亲惭愧而且无法回答,后悔、懊恼之情溢满了整个心灵。

    那位父亲郑重的说道:是我搞错了。我实在是有钱买冰淇淋。要什么味的?当那位父亲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车子上时,他吐掉了雪茄,因为此时雪茄的味道已经变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亲竟然奇迹般的戒掉了烟。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无心的话,让自己的父亲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孩子这句无心的话,充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完全没有恶意,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但正是这份纯真让给自己的父亲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也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主要条件。在充满失败语言的家庭或学校,是不可能向孩子学习的。与此相反,优秀的父母与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及时、热情地欣赏孩子的优点,则是最有效的教子之方。欣赏导致成功,训斥导致失败。你能行!如果你能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孩子,那么相信他一定行,我们不可忽视每个孩子的潜能。向孩子学习应该成为一个教育的新理念,孩子成长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这个背景里面所产生的许多未知的能量对于教育而言也是陌生的,一个有时代意识的教师或者任何的成人应该务实的去向孩子学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教

  • 5、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10篇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人们常说读作者的作品会有不一样的感想和体验。而写一份读后感可以把自己获得的知识有效的回顾并且整理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篇1】

    这样压抑的爱要来有何用?雍容华贵的外表下是千疮百孔的伤害。小圆妈对一只猫猫都能给那么多爱和耐心,为什么就不能对自己的儿子多一点内心的关怀?在在眼镜仔的世界里只有不断去努力要提高的成绩和妈妈的期待以及去习惯给他带来的一切压力,反而看不到别的孩子拥有的好的生活,好的物质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或许还会走向极端吧,真悲凉。

    父母的言行态度,随时随地都在影响小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而父母本身,可能也深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态度影响。当父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当好父母真是人生最难的开始,不需要通过任何考试,但是孩子的每一步都是对父母的极大考验。

    父母给孩子的爱永远认为是最多最无私的,可是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在将就父母啊,他们也许给父母的爱不比父母给孩子的少,只是人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总认为,怀胎十月,母爱的给予不仅理所当然,且会永久地持续下去。可是事实呢,世界太多,人心太复杂。为了生活,为了一些说不清的东西,母亲也可能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教育的存在,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拿到很高的分数,而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伸展到极限,并且尊重他最终的成果。小孩子是一种充满恶意的生物,必须随着年岁渐增,受到礼教的规训之后,才会学习收敛,或者懂得包装自己的恶意。

    最后,人无完人,父母当然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大多数孩子以后都会成为父母,只希望父母都能做最好榜样。心系初见你的满足和快乐,不干涉不控制。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篇2】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如果问什么事情是不用上岗证,那就是当父母。什么事情是最难的,那就是教育孩子。我时常在想,自己都还没有“长大”,如何做一个称职合格的父母?这些都没有答案,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自从有了小宝,开始看一些育儿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书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来让人的心颤抖、难受、感动、悲伤。书中有九个故事,没有一个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没有一篇看了会感觉喜悦。没有一篇看了心中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但是看完后会让当父母的

  • 6、 孩子的天空读后感

    《孩子的天空》不少朋友都读过,那么,有什么给大家分享的呢?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孩子的天空读后感,内容仅供参考。

    孩子的天空读后感(一)

    《孩子的天空》描述年轻美术老师郭云天来到偏远茶乡小学教书,他带来全新的美术观点,发现具绘画天份的古阿明,却无法说服沉溺传统与金钱的乡绅,等世界证明了古阿明的才华可为时已晚。当然更于我们展示了一段感人的师生情。

    或许你感叹于世态炎凉,在教育行业也掺杂着金钱、地位等世俗观念;或许你可怜于古爸古妈悲凉的身世,他们要忍受两次那么残酷的丧子之痛;再或许你感动于还有这么一位好老师,拥有才华还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首先,教育的弊端在电影中显露无疑。只看重分数,没有创新的传统教育必会遭到淘汰,而现代的教育应该是重视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发掘孩子创新意识。我们现实的教育中或许也这样,儿童本应有的勇敢无惧、兴趣广泛其实都被现代教育所扼杀。

    其次,教师们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当然还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我想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像郭老师一样有幽默感,让学生不时笑一笑,还应该具有时代气息,让他们体会教育的博大精深。

    再者,教师要平易近人,学着体会学生的苦与乐。郭老师是爱学生的,与其说他们是师生,不如说他们是朋友,他会高兴地抱起学生,他会帮助阿明捉茶虫。当他对阿明的落选而感到无能为力时还会鞠躬向阿明道歉。

    蓝蓝的天,蓝蓝的水,还有茶树的绿,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纯净,衬托了善良的人们,更衬托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师,当然也衬托了孩子湛蓝广阔的天空。

    孩子的天空读后感(二)

    本周五和孩子们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孩子们看得很专注,还有的孩子不时的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故事的主人翁是古阿明,树人国小四年乙班。家里种茶,经常因为父母茶事繁忙而请假帮忙,有个体弱多病的弟弟阿生,还有一个万事通的阿嬷。古阿明活泼天真,上学经常只记得玩了什么,而忘了读过什么书,几个死党经常一起调皮闹事,虽然古阿明家境贫困,但他却天天快乐。这样的古阿明平常就喜欢涂鸦乱画,但美术成绩永远只有 60 分,因为他用色不真实、大小比例夸张,老师们都看不懂他在画什么,总以为他只是在捣蛋。直到新的美术老师郭云天上任,看出了他的天份,兴奋之余极力提拔,深信在当年度的全县学生美术比赛一定能为学校赢得好成绩。

    从来没有人这样称赞过自己,也没想过自己竟然能当上代表,而且又是做自己最爱做的事─

  • 7、 《倾听孩子》的读后感

    早有耳闻《倾听孩子》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当拿到手里时真恨不得一口气看完它。看完后果然受益匪浅!

    看了这本书最受用的是再也不会为了孩子的哭泣、发脾气而伤脑筋了。以前,每当孩子发脾气时我是自己跟着着急上火,他急我更急呀!现在好了,看到他发脾气能心平气和的冷静对待了。因为书上说了,孩子发脾气并不是无理取闹,那是他的一种发泄情绪的表现,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陪着他,倾听他,脾气发完后他又是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宝宝了。

    另外,对待孩子的哭闹也是,没看书以前的做法是一听他哭闹,爷爷奶奶们是连哄带骗的要使宝宝停止哭泣;而爸爸妈妈呢,则是软硬兼施,生怕他以后变本加厉。看了书就释然了,孩子的哭泣是自我疗伤的一个过程,有的时候他会为了一点小事情而伤心的哭泣,这个时候,他伤心的已不是这个事情的本身,而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让他难过的事情,都是以前积累下来的伤痛,当时没有发泄出来,现在正在自我疗伤,在康复过程中呢!而我们所要做的还是倾听,给孩子温柔的拥抱和抚摸,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会一直在他的身边陪伴他,不会因为他的哭闹而生气不理他的。如果可以,还要让孩子把他伤心的事情告诉你,向你倾诉。你会发现,雨过就是天晴哦!

    想哭就哭吧,孩子!爸爸妈妈陪着你!

  • 8、 念书的孩子读后感

    念书的孩子读后感(一)

    《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关于一个留守儿童路开的故事。

    观看电影时,周围有许多同学都被感动地哭了,我也哭了四次:第一次是爷爷吃喜酒忘了开开,当路开找到爷爷并抱住他时,我哭了;第二次是爷爷煤气中毒,被医生救活,开开抱着爷爷哭了,我也哭了;第三次是爷爷离开了人世,开开悲痛不已,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第四次是爸爸把开开带到城里上学,把小胆儿留下了,可是小胆儿一直追着大巴车,我被小胆儿的人情味深深打动,就又哭了。

    开开很爱学习,经常给爷爷念书,虽然他经常把字2020读错,但是他认真专心给爷爷读书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爷爷从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

    回到家后,我把我和路开对比了一下,觉得我比路开生活幸福多了,热了冷了就开空调,饿了就有可口的饭菜吃,而且还有手机、点读机,同时又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旁,沉浸在父爱母爱之中

    所以,我今后决心好好向路开学习,珍惜我所处的优越条件,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不辜负社会、老师、家长对我的期待。

    念书的孩子读后感(二)

    在电影《念书的孩子》中,九岁的开开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乡下,脱离父母关爱的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他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小胆儿。

    路开是一个活泼开朗、孝顺懂事又勤奋好学的孩子,每天都给爷爷读书,虽然错误百出,但语气到位,讲的娓娓动听。他和爷爷相依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来电话,也许这就是开开的精神支柱吧!

    开开是不幸的,但他是坚强懂事的,他那种超出同龄孩子的坚强实在是让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学习。

    我对主人公开开真是佩服有加,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当我看到他与小胆儿诉说对父母的思念之苦时,我那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仿佛看到了他与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开开的梦和奢望!

    看到开开的童年是那么悲惨,我一下就联想到自己。家里的条件那么好,而开开呢?我读书的环境那么好,而开开呢?尽管如此,(.org)我还一味的抱怨,不想学习,讨厌家长唠叨我。与孤单的开开相比,每天有许多人陪伴在我身边,无论是同学、朋友、家人都可谓是幸福至极。就这样,我还不知足,每天因为一些琐事就跟家人吵架斗嘴,做出一些令他们心寒的事情来。想想我自己都后悔,家长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还开开那不屈不挠、热爱学习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今后我要像他那样奋发向上

  • 9、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我们的孩子》是讲述美国50年代的孩子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现在的变化,富人的孩子越来越好,而穷人的孩子就过的越来越差,即使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美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教育隔离,想想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之前大家都过得相对于比较平等,寒门也可以出贵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平等的加剧,在这种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也走向美国的这种形式,由平等变为不平等,不平等转向平等需要巨大的推力。

    作者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对各个阶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这种存在的差距是可以缩小的。

    因为继续扩大的社会经济鸿沟,将威胁到美国的经济以及民主、价值观。他们必须做到成功的克服这些挑战,将下一代拉回到机会平等的竞争场域,他们背后的措施是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背后就是有着承诺:我们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投放在别人的孩子身上,而这种承诺之所以成立,离不开一种发自美国内心的情感————就是这些孩子,同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个社会,总有一些人,为了这个事业,他们把教育和培养孩子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无论在我们这个家庭里,都是还是邻里社区大家庭中。(罗斯玛丽,她生命中孜孜以求的就是我家厨房上贴的人生箴言:100年之后,无人会在意………你银行户头里还有多少钱,………但我们会因为路过一个孩子生活,而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感谢作者为之的努力,对当今社会的我们也可以的受到启迪!坚信教育的巨大作用!

  • 10、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一)

    这个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是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接触最早又印象最深的故事之一,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狼来了》的故事,我有些印象。最近,儿子也缠着让我讲故事,又看到这篇童话,使我身有感触

    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牧童。他每天赶着羊群到山顶去放羊。由于太闷,他想出戏弄村民的恶作剧。第一次他喊狼来拉,狼来拉,结果村民拿起锄头等工具,赶到山顶,才知道是小牧童的恶作剧。小牧童很得意,感到很好玩,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村民们已经知道是小牧童故意制造的,久而久之,就都不去理他啦。有一天狼真的来了,他拼命地叫喊,村民们却没有一个来,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了,他被狼吃掉了。这无疑是一个实施戒谎教育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广泛,人们往往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来解释。然而我们说,这个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原因绝非如此简单。它所蕴含的触动灵魂的力量,几乎使所有的孩子听到以后都产生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我也给我们班上的孩子讲过这个故事,引起了强烈反应。孩子们往往睁大了眼睛,用掺杂着遐想的惊骇目光仰望着我。让我充分意识到故事震慑幼儿心灵的效果。只要注意体会自己在儿童时代对这个故事的心灵反应,或者认真观察孩子们听到这个故事时的反应,就会知道,这个故事的力量并不在于结局的可怕──远比这可怕的童话故事多得很,却远不及这个故事能够触动幼儿。

    这个童话也使我想到了诚信。一个人要生存,要进步,就必须要有诚信,它是为人之道,做人之本。诚就是诚实,老实,信就是信用、守信。如果一个人有诚信那么他会得到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的信赖,会愿意与你交朋友,当成知己;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么他会失去一切,甚至自由和生命。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二)

    这个故事大概内容的是:一个放羊的男孩,好几次都吹牛,狼来了,大人们就急匆匆的来帮他,才知道他是说谎,最后,狼终于来了,他再喊,大人们都不相信,他结束了他自己幼小的生命!

    我想起了我一年级时因作业没做还撒谎,老师知道后,把作业当场撕掉,还叫我把以前和昨天、今天的作业重做。原来,撒谎的代价多么严重啊!我从此再也没撒谎过,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三)

    我看了《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狼来了》。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有个男孩在山上放羊,他觉得很无聊,决定拿狼来吃羊了开玩笑。他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农夫听到了,急忙赶上来,可是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3

  • 2021-07-06

  • 2023-02-19

  • 2023-02-06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17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3-02-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1-06

跛脚的孩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跛脚的孩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跛脚的孩子读后感、2024跛脚的孩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