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 > 地图 >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2024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相关栏目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热门栏目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推荐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

(共 8705 篇)

  • 1、 读《宋朝风华》有感

    读《宋朝风华》有感

    《宋朝风华》主要撷取15位名家的珠玑智语,融入文中,将赵宋之国留名史册展现给了我们,讲述了“靖康之耻”和“崖山之役”等奇耻大辱,也讲述了宋朝的文化的文化和宋代的武将英豪。

    读后感: 宋朝,是一个文明的王朝,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它是一个避战的王朝,然而,它绝不是一个懦弱不堪的王朝,史学家王曾瑜先生曾说:“国运难以逆转的危急时刻,却仍有大批志士仁人,他们不惜‘慷慨轻身’,以百炼丹心涅不缁,’‘英雄未肯死前休’的气概,百折不饶,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作殊死苦斗。

    提起宋朝我们都想起“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历经“陈桥兵变”一役,尽管自己已黄袍加身,但前朝“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让他不得不担心何山再易的问题,身为开国元勋的大将们日日笙歌,飞扬跋扈,赵匡胤觉得此种骄傲可以理解,然而后周旧臣李筠,李重进的叛乱,让他隐隐意识到,对助自己夺江山的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实在不能不防。“杯酒释兵权”的意义并不止于防止强将功臣造反,深层的意思还是收归军权,加强中央集权制。一位史学家说,北宋不仅通过“杯酒释兵权”,戏剧性地解除了所有将领的兵权,更主要的是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由朝廷直接控制军队,削弱地方政府权力,并通过不同行政机构功能使之相互牵制。

    大宋在当时的世界,是一个富裕奢华的天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出现了大量的中产阶级,市民普遍过着富裕闲暇的生活,不仅如此,宋代也是最早出现城市化进程的国度,宋人过得生活很幸福,从没有“路有冻死骨”的贫穷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观绝望,只有“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和无限繁华。

    本书还讲述了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李清照,她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得到文化的教育,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在宋朝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英雄人物,如岳飞,他是全中华民族的英雄,曾经因为岳飞的忠诚为国和辉煌战绩,百姓把他当成希望。历代兵家欲求之而不及,而当这一抹希望在毒酒中化为灰烬时,它所带来的震撼岂止局限在那个萎靡的时代,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一个民族没有伟人是可悲的,一个民族有了伟人却不知爱护则更可悲!”,一带忠臣良将含冤而死,昭示着南宋内部投降派对主战派的决定性胜利,这样的胜利

  • 2、 宋朝的雨读后感

    宋朝的雨读后感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机会终于在时隔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 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史借此欺民,为民大

  • 3、 细说宋朝读后感1000字(优选范文)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陈桥兵变”及“黄袍加身”夺走了周世宗柴荣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的江山,建立北宋。为防节度使起兵反叛,北宋谋臣赵普给赵匡胤开出十二字药方”:消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影帝”赵匡胤领会“药方”精髓,连哭带笑带哄的上演“杯酒释兵权”大戏,奠定了北宋王朝的“祖宗家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同时“以文人官僚为中心治理国家”也成为宋朝的基本国策。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广义在“斧声烛影”的迷案中继位,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地方上的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即便如此,北宋始终未能统一全国。在北宋之外,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版图比北宋要大。西北地区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南还有吐蕃、大理等几个比较大的民族政权。北宋的统一和汉唐的大一统不能同日而语,充其量也只是个局部统一。

    北宋的中国也可以算是一个“三足鼎立”的时代吧。

    宋朝在历史上是个奇怪的政权。它不是通过大规模民变建立起来的朝代,但加南宋一起,它统治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和汉唐相比,宋朝在军事上就是个弱鸡,和周边各族打仗很少能胜。能用吵架解决的事绝不打架,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儿。但宋朝这个朝代基本没发生过内乱。想想历史上其他强盛一时的王朝,都曾有过统治集团内部的叛乱,伤筋动骨,血流成河--汉代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后来明朝有靖难之役、清初有三藩之乱。就是看起来并不强大的宋朝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大概是因为它内部环境比较稳定,经济文化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北宋的城市商品经济水平、对外贸易,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那香喷喷的、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多少读书人趋之若鹜,恨不得一摸电门穿越回去,与王安石拍案论法,与苏轼坐而论词。

    凡是没有十全十美。。那时社会重文抑武,社会流行民谚说“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北宋是文人的天堂,武人只能感慨生不逢时。“冗官、冗员、冗费”已经成为盖在政府脸上堵上鼻孔使之无法呼吸的面膜。那些有才干、有能力、有抱负的文人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也曾想揭起厚重的包袱,给国家以喘息的机会,但都以失败告终。

    北宋没有毁于内乱而亡于外族。1127年著名的“靖康之变”后,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灭亡。

    北宋灭亡的同时,宗室赵构称帝,国号仍是“宋”,史称南宋。相比于北宋,南宋偏安

  • 4、 法律读后感

    法律读后感(一)

    捧着那本《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我顿时感到它那么重,那么重

    谁也不会想到,母亲的望子成龙,换来儿子一声没有控制的猛击,她就这样倒在自己儿子的手下;谁也不会想到,一念之差,盗窃、抢劫,他没脸正眼看父母一眼,无法承受亲人痛心欲绝;谁也不会想到,他纵情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为满足虚荣侵犯网络安全,走上人生歧途;谁也不会想到,披着一件温情外衣的网恋令他尝到了苦涩的滋味,一刻冲动付出一生不幸;谁也不会想到,罂粟看似美艳,却邪恶地诱惑着她,摧残着她,把痛苦带向更多的家庭;谁也不会想到唉,罪孽啊!

    花一般的生命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阴影,花季中的青春年华也早已黯淡,是谁偷走了他们的青春?罪恶,一切都是罪恶。当它布下陷阱的时候,你就不能再踏出一步,一步之遥,那是犯罪的深渊,当它的魔掌真正靠近你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法律是天堂,她会呵护你,温暖你,保护你,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呢?反之,罪恶是地狱,他在尖锐的咆哮声中摧残着你,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越陷越深的痛苦你还没有尝够吗?

    罪恶,还我的青春!

    法律读后感(二)

    读了《法律读本》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法律的解决方案和各种犯法行为。

    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边第二条、我们应该得到父母的有益监护,这个当然是法律规定的。所有在16岁以下的儿童都属于未成年,还没到法律年龄的话,父母就是你的监护人。作为监护人,是应该严格监视、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可是父母却做了一件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就是偷看孩子的私人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小空间,这个道理当然包括16岁以下的未成年的孩子们。可是父母根本就不在乎,自从我买了一本日记本,开始写日记的时候,趁我沐浴或其他空儿,妈妈就会趁机偷看我的日记。要不是上次被我发现了,我还真不知道妈妈居然会管到这种地步!父母却说,偷看孩子的日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事,好好的帮助她们。其实未成年的孩子也是人,也需要一些小小的私人空间,哪怕是一本可以在里面写任何你的秘密或心事的日记本也罢。于是,我买了一本带锁的日记本,每天二十四个小时把日记本的钥匙带在身上才防止的了这类事故发生!

    哪怕是在网上建一个自己的小空间也好,我也不需要任何人能把孩子们管的那么紧。让我们一丁点自由的感觉都没有,更何况属于是父母想了解孩子的内心呢?其实我们的内心就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在里面建立属于我们的青春的一些小小的,却不能被任何人知道的小秘

  • 5、 《宋朝进行时》读后感600字

    历时一个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而且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的,而且其中还有利用有声听书,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读书计划不得不加快进度。关于历史类的书记不清这是看的第几本了,但有关宋朝历史的这是第二本。模糊印象第一本是在上初中时期读的《狼城》一本以女真少妇与北宋皇子的生死恋的历史小说。而《宋朝进行时》是完全依照时间轴发展写的宋史记,而且主要讲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两朝的历史,比较短。写作手法和《明朝呢些事儿》一样,生动有趣。不知两位作者是谁效仿谁,名字都一样另类,一个叫野狐狸,一个叫当时明月,两位不走寻常路的作者却为读者讲述了有趣生动的历史。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它并不显赫,不像汉唐那么强盛豪迈,能给我们留下汉族、唐人的称呼。而且一度被人民成为弱宋,但并不影响它成为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极少杀戮、非常人性、文化兴盛的时代,也是广大文艺青年所喜好的一个时代,因为那时候非常流行风花雪月,所以才有了我们后面所说的唐诗,宋词。我就甚爱词,词的美更加脱俗、凛冽、悲鸣而豪壮。像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名将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句句沁人心脾。

    《宋朝进行时》相比《明朝那些事》还是差点韵味,篇幅较短主要叙述宋朝初期,两任皇帝励精图治,建立和巩固宋朝那些事,涉及了不少人物和事件,可读性很强,书中人物塑造的可圈可点,值得品读。

  • 6、 法律讲堂读后感

    法律讲堂读后感范文一

    这次寒假我在家里看cctv12里的《法律讲堂》。那天,他讲了一个一筐鸡蛋惹出的祸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农村里,有一位老奶奶,她和他的外孙子在一起住,但对她的外孙子一点也不好,他的外孙子有空就去网吧看别人玩游戏,因为没钱奶奶也不给,所以只能看,有一次看见自家有好多鸡,就让他奶奶给他一只母鸡,让他自己养,但鸡蛋得给他,他奶奶同意了。这回他把母鸡下的蛋给卖了手里就有了一些钱,然后去网吧打游戏。他奶奶还有一个外孙女,是她最疼爱的,因为她只有一个外孙女,一次,外孙女放假到奶奶家来玩,这个孩子从小就被宠坏了,但发现她的哥哥不顺与她,她就想尽办法惩罚她哥,她发现她的哥哥对母鸡情有独钟,所以趁她的哥哥出去,她就指明让奶奶把他哥哥那只母鸡和母鸡下的蛋煮了,她哥哥回来看她又吃鸡腿又吃鸡蛋,而自己的母鸡没了很生气。一天,她去和小伙伴们赶集,结果跟伙伴们走散了,她哥哥刚好经过就说要带她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就带她去了后山一个山洞里,并那藤条把她绑起来,批评他了一顿,这就到了晚上,她哥哥去到山里找些吃的,她慢慢地挣开藤条,偷偷溜出去结果路上被马蜂蛰死,为这件事法院判了她哥哥6年有期徒刑。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一、家长不能溺爱孩子。

    二、网吧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害人了。我们不能沉迷于游戏当中。

    三、不能摆公主、皇帝的架势。

    四、不能因小事嫉妒。

    五、不能加害于人。

    六、不能晚上自己一人乱跑。

    《法律讲堂》读后感范文二

    《今日说法》中有形形色色的案例,我从中选了三个案例:

    一个内容为:93岁养母含泪离世,生前将养子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养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养母收养儿子24年,换不回一声妈。

    我为文中的母亲感到痛心,养这样一个儿子,24年的心血不等于白费了吗?

    李阿婆收养成阿福时,阿福还不到一岁,对于这样一个小生命来说,事实是残酷的,而他是幸运的。现实将这个小生命从他生母那带走,却又给了他一个同样爱他甚至更爱他的养母。

    李阿婆夫妻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得白白胖胖。24年之后,儿子成人了,结婚了,李阿婆把最珍贵的金戒指给了他没想到,最后养子却因为一句谣言,抛下自己,直到死去。

    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难道母亲把儿子健健康康地抚养成人也有罪吗?24年的苦心就因为一句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男人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绝情的事,他对得起他的养母吗?

    爱自己

  • 7、 《宋朝的雨》读后感400字

    他,一个在滂沱大雨中摇摇欲坠的王朝最后的背影,落寞而萧索;他,一如披了蓑衣在深夜打更的孤寂老人,在细雨中缓缓向我们走来,在历史文学的舞台上留下一声巨响,点亮一盏明灯。他就是苏轼。

    轼者,车前木也。他的名字便注定了他的命,正如那横木居于车前,他站在千千万万人前面,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他有着“左牵黄,右擎苍”的豪迈,也有“把酒问青天”的思念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伤痛。他的仕途曾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也曾一贬再贬,远离京都。但凄风苦雨吹不折、打不残他的心,惊涛骇浪掀不翻、扳不断他的魂。暴雨之后,天还是那片天,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不屈、不挠、不退、不避、不沮、不丧……

    试想:如果没有“乌台诗案”的贬谪,何来“东坡居士”的雅号,何来“雪堂”的美名,何来《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果没有“洛蜀党争”的纠纷,何来“苏堤春晓”,何来“三潭映月”,何来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没人能超越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那风风雨雨造就了满腹经纶的苏轼。

    一身蓑衣,顶着烟雨,任凭半世蹉跎。苏轼在细雨中缓缓离开宋朝的文学舞台,只留下一抹身影。

  • 8、 读《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有感

    读《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有感

    【作品】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作者】 博登海默 邓正来【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想看《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的想法存在很久了。近期上行政法课程的时候老师经常把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自然法和社会法学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才疏学浅,一直对各个学派为何而争,各学派的核心观点和代表人物不明就里。关于斯多葛派、托马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霍布斯、斯宾若莎、萨维尼、奥斯丁等一系列历史人物实在不了解。听老师在讲堂上侃侃而谈在下面听得实在憋屈,索性把博登海默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花了一周左右时间啃下来。终于可以理清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脉络,不失为一种收获。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全书大抵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法律哲学的历史导读;第二部分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第三部分的法律的渊源和技术。

    第一部分作者从古到今梳理影响法学历史进程的法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作者从古希腊说起,他认为古希腊时期法律和宗教合一,后期诡辩派的出现,他们主张的强权即公理使得自然法和社会法逐渐产生分离。这时期的柏拉图所倡导的社会蓝图是人生而不平等,在《理想国》中,他声称最理想的国度应该要区分清楚统治者、辅助者、农民和手工艺者,让他们各司其职,整个社会才能够运行有序,柏拉图并不特别虔诚相信法律的作用;而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虽然认同柏拉图的主张,但他较为敏锐地意识到权力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提出了要法治不要人治的主张。他认为以正当方式制定出来的法律具有最终的权威性;在此之后出现了斯多葛派,该流派认为世界上有一种遍及宇宙的普世力量,那就是理性,这是正义和法律的基础。西塞罗更是进一步把自然等同于理性,并把理性等同于宇宙中的主宰力量。

    到了中世纪时期,政教不分。在此期间诞生了很多为宗教至上提供理论来源和法理支撑的学说,最早期的宗教教义以奥古斯丁的学说最为流传盛行,他认为国家制度起源于人性的腐败,教会对国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国家只是作为人间和平的工具才是正当的。国家必须捍卫教会,执行教会的命令,并经由实施世俗的法律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而后托马斯认为世上有四法存在,分别是永恒法、自然法、神法、人法。其中永恒法最为主要,自然法是从永恒法中抽出一些规则所组成,神法是上帝发布的一些具体的命令和制定,人法则是人世间订立的法律。其后出现了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论证。唯名论认为自然界中唯一实在的

  • 9、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读后感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读后感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读后感第2页

  • 10、 法律读本读后感

    法律读本读后感一:《法律读本》读后感

    读了《法律读本》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法律的解决方案和各种犯法行为。

    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边第二条、我们应该得到父母的有益监护,这个当然是法律规定的。所有在16岁以下的儿童都属于未成年,还没到法律年龄的话,父母就是你的监护人。作为监护人,是应该严格监视、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可是父母却做了一件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就是偷看孩子的私人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小空间,这个道理当然包括16岁以下的未成年的孩子们。可是父母根本就不在乎,自从我买了一本日记本,开始写日记的时候,趁我沐浴或其他空儿,一妈一一妈一就会趁机偷看我的日记。要不是上次被我发现了,我还真不知道一妈一一妈一居然会管到这种地步!父母却说,偷看孩子的日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事,好好的帮助她们。其实未成年的孩子也是人,也需要一些小小的私人空间,哪怕是一本可以在里面写任何你的秘密或心事的日记本也罢。于是,我买了一本带锁的日记本,每天二十四个小时把日记本的钥匙带在身上才防止的了这类事故发生!

    哪怕是在网上建一个自己的小空间也好,我也不需要任何人能把孩子们管的那么紧。让我们一丁点自一由的感觉都没有,更何况属于是父母想了解孩子的内心呢?其实我们的内心就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在里面建立属于我们的青春的一些小小的,却不能被任何人知道的小秘密。

    法律读本读后感二:法律读本读后感

    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我们应该学习它,应该遵守它,应该使用它,应该一爱一护它。

    说到我们中小学生的犯罪问题,最近数量可是逐年上升,我原本以为,犯过法的人一定很偏激,且一定是生活的或定是生活的环境促使他犯罪,事实却不是这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电脑网络,很值得注意。现年许多学生因为沉迷网络离家出走,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还踏上了犯罪这条不归路。

    网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许能给你带来知识,让你金榜题名;也许会让你成绩一落千丈,视力下降,甚至家破人亡。而现在,电脑多半是被人看成了娱乐工具,在网吧里,多半的人影是学生,他们而进网吧不是查找资料提高成绩,多数是玩一些有害身心的游戏。自从网络被发明以来,它不但为人们带来知识的宝库,却令我们青少年常常“受伤”。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该做的不是叛逆。我们不该不听父母,老师的劝阻,不应该不以学习为重,反而却天天沉迷着游戏。假若我们没有极强的自控能力,没有抵御各种触犯法律的

  • 2019-10-19

  • 2023-06-01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23-02-0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09-2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5-25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2-11-19

  • 2019-09-22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2-12-25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2-12-21

  • 2019-10-22

  • 2019-09-21

  • 2019-09-21

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2024宋朝法律史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