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说话之道读后感 > 地图 > 说话之道读后感,2024说话之道读后感
说话之道读后感

(共 6716 篇)

  • 1、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感悟

    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更是有助于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什么一个人会没朋友,同事关系冷漠,甚至与家人无法和睦相处,其实这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祸从口出。对于像我这样平时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不会说话也是我的一大苦恼之一。

    一年前朋友送给我一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才一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教你学会如何说话的书,这不刚好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吗?所以我一气呵成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其实这并不是一本用于教你如何说话的方法论,是作者蔡康永通过自己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40个小故事来讲述人们在人际交往沟通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妥善的方法。

    我很喜欢书中蔡康永说到的一段话,他说:“话,本来就是说给别人听的。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就会越快乐。”这确实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直爽、坦诚,虽然不失为一种优点。但是,在生活中,如果说话过于直接,常常会得罪到人,让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无不体现于蔡康永书中所说的:“好好说话,你才会过得好。”

    生活当中沟通无处不在,沟通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说话之道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 2、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

    贵人不一定能改变人生,外表不一定能决定魅力,但是说话可以!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台湾着名主持人蔡康永在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提到这句话,耐人寻味。翻阅此书后,发现这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

    翻开这本书,刚读到序言,其中的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就直触我内心!确实,语言最美的时候,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彼此的存在,而这一切,只需把对方放在心里!放低姿态去主动关心朋友,诚心聆听,耐心交流,虚心请教。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没有说教分明的模式,简单亲切,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这也是我觉得实用的一本书!那些教人说话,教人职场成功的什么的,大都是空泛的谈论,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源头,但蔡康永的书却没有一丝这样的味道,因为他讲的不是虚伪谄媚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身上。翻看这本书是轻松和愉悦的,学电影出身的蔡康永太会讲故事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被他轻而易举地捉了出来,化身路人甲乙丙丁的凡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日常不会说话的症结所在!看完这本书,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因无知和害怕而固守的高姿态是多么的没必要,生活并不是一意孤行撞了南墙不回头,学会抽丝剥茧难道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 3、 《说话之道》的读后感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完完全全是有门道的。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浏览翻阅,发现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想要升职加薪,该怎么说话讨好老板呢?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所以读了这本书以后,真的是很多的感触,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之道,我会像书中说的那样,很努力的去学习一切。

  • 4、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精选

    经过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整理,推出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我们可以在阅读完一本优秀的书后写下自己的感想作为读后感,读了作品后,我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我们可以写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把值得感慨和分享的情节总结一下书写出来。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篇1】

    内容简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在“说话”多年之后,首次尝试教人“说话”。本书开端康永哥便许下宏愿:这本书会令“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全书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让谈话变美的醍醐味,并配以熊宝绘制的令人喷饭的搞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俏皮,饶有情趣。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我是有一天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偶然听到主持人推荐的这本书,后来就在当当网上购买了。因为觉得自己在说话方面的修炼很不够,如果说有九重功力的话,我也就一重功力的样子,呵呵。以前也看了一些其他类似的书,但总感觉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隔靴搔痒,总是于事无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这方面的书我基本上是排斥的。不过,一看到这本书,我就非常喜欢。整本书以两个恋爱中的主人公为主线,以一个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故事开头,比如怎么说话才能让别人帮忙、作为宴会主人怎么做比较合宜、怎么揣摩言外之意等等,进行简单分析后再说明如何做,尤其是结尾部分,作者经常会语不惊人死不休,每次看到最后,我都会哑然失笑^_^,蔡康永真的是把幽默中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反正,整本书看下来,就像听作者在说话一样,完全没有说教的味道,而是很享受。by the way,书的字比较大,行距也比较大,所以视力不太好的人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哦!视力正常的人阅读起来也会觉得眼睛一点都不累!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康永说话总是能一针见血~ 而且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不会太拐弯抹角 不会太文艺腔~ 总之是让人能领悟很深~ 康永有时候像领路人 用他的文字带领我们走进真正的自己 反省也好摸索也罢~ 很有乐趣就对了~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篇2】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800字: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会说话不懂讲话的人,因为自己有自卑的心理,话到嘴边却总也不能说出口,心中明明有千万言语,却无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因为这样,我吃过不少苦头,当他人给你口若悬河的说时,心中

  • 5、 说话之道读后感600字

    说话之道读后感范文一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在说话多年之后,首次尝试教人说话。本书开端康永哥便许下宏愿:这本书会令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让谈话变美的醍醐味,并配以熊宝绘制的令人喷饭的搞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俏皮,饶有情趣。

    蔡康永一直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他那幽默犀利的话语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而这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则是他在说了多年之后教人说话的一本好书。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受:说话要进退有度,尖锐的问题给对方留点余地,有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留个灰色地带,也是语言的一种艺术。作为新闻系的学子我们应该再采访等与人交谈中学会这样的说话之道。杜绝言必称我,别总把自己放在首位。与人交谈,总是注重自己的发言和想法,生怕别人没办法理解自己,每句话都是我怎么怎么样,实乃大忌。一般交流的基调应该是和谐的,和大家分享意见也应该充分去尊重对方的想法,这样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这也是做人的起码礼仪,更是新闻学子应该注意的问题。

    语言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能够方便人与人沟通,而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我们透过语言,能够感受到彼此的需要和话中的深刻含义,这就是说话之道。《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一本教会我们在社会生存的好书,读完此书,余音绕梁,幽默中却又醍醐灌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实在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之道。

    说话之道读后感范文二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完完全全是有门道的。台湾着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浏览翻阅,发现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

  • 6、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一)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在说话多年之后,首次尝试教人说话。本书开端康永哥便许下宏愿:这本书会令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让谈话变美的醍醐味,并配以熊宝绘制的令人喷饭的搞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俏皮,饶有情趣。

    蔡康永一直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他那幽默犀利的话语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而这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则是他在说了多年之后教人说话的一本好书。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受:说话要进退有度,尖锐的问题给对方留点余地,有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留个灰色地带,也是语言的一种艺术。作为新闻系的学子我们应该再采访等与人交谈中学会这样的说话之道。杜绝言必称我,别总把自己放在首位。与人交谈,总是注重自己的发言和想法,生怕别人没办法理解自己,每句话都是我怎么怎么样,实乃大忌。一般交流的基调应该是和谐的,和大家分享意见也应该充分去尊重对方的想法,这样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这也是做人的起码礼仪,更是新闻学子应该注意的问题。

    语言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能够方便人与人沟通,而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我们透过语言,能够感受到彼此的需要和话中的深刻含义,这就是说话之道。《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一本教会我们在社会生存的好书,读完此书,余音绕梁,幽默中却又醍醐灌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实在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之道。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二)

    我认为自己一直以来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说话,这是我选择读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朋友堆、同学堆里面,我总是那个因为说话大咧咧,直肠直肚而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 人。为了摆脱这一大罪名,我曾经也试图通过读这样的书籍来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过收益甚 微。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市面上的书大部分都是抄来抄去,都是教人怎样去做,而不分析 为什么这样去做。所以,我对这样的书从来都只是粗略翻看一下而已。而《蔡康永的说话之 道》是这种类型的书里面我第一本完整读完的。

    读这本书的第二个因素是因为鼎鼎大名的作者蔡康永。大家对蔡康永的第一印象可能 来自于他与小 s 以恶搞八卦着称的节目康熙来了。我也一直以为,蔡康永就是那种讲话 很刁钻、跟拍档合作无间的主持人而已。直到开始接触康永的文字2020,才算开始了解蔡康永这 个传说中知识海量却有点古灵精

  • 7、 《说话之道》读后感800字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完完全全是有门道的。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浏览翻阅,发现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想要升职加薪,该怎么说话讨好老板呢?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所以读了这本书以后,真的是很多的感触,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之道,我会像书中说的那样,很努力的去学习一切。

  • 8、 关于《说话之道》的读后感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说话之道读后感。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想要升职加薪,该怎么说话讨好老板呢?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蔡康永主持节目的时候,和小s配合得天衣无缝,且永远不会抢白嘉宾;做演讲的时候从来都是讲故事多于喊口号;做颁奖礼主持独树一帜却不抢风头;哪怕是接受记者的访问,每个采访过他的记者都会得到满意不空洞的回答。小s也在本书的序中说,“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还被他附带的一两句小夸奖逗得心花怒放,但又觉得那么真诚,不滑头,让人不爱都难!”当一个人成为别人愿意沟通交谈的对象,说明这个人很受别人喜欢和尊重,还有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他的说话和倾听的能力肯定不一般。这种“会说话” 的能力会帮到我们很多,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作者说,弄懂说话之道,比只是在练习说话之术更重要,书中谈了不少“说话之术”,但也有很多比“术”更高层的东西。“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起来学学。

    翻开这本所谓“教人说话之道”的实用书,刚读到序言,其中的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就直中我内心!确实,语言最美的时候,在于透过它我们可?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

  • 9、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这本书记得大一时便列入了我的书单,那时刚上大学的我们总被告诫要多说话,似乎对很多人滔滔不绝才是招人喜欢的孩子,身边的书也是各种所谓的畅销书,“一分钟教你分辨人心”,“三分钟让别人喜欢你”如此之类,买来几本,翻了一下便失去全部兴趣,也许我这个内向的娃学不会吧,也许只是内心在鄙视这类无聊的书籍吧。

    看到一些人为了说话而说话总抑制不住内心的不舒适感,不停在说根本不在乎自己在表达什么,不知道听者是不是愿意,这一切总让我觉得莫名地可笑。一直认为说话是因为表达,是出于真心,一味强调说话技巧的学习反而与说话的真谛背道而驰,就像书中的一句话“说话,无非是表达自己,打动别人。”也正是这一句“说话去表达自己”让我越来越能和很多人畅谈,反观一些专门报培训机构练习如何说话的同学,只是一时情绪的调动,随后归于沉寂,在很多时候仍不敢开口说话,这在无形中也加深了当时的我对这类技巧书的鄙视吧。

    年岁渐长,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偏激,全盘否定一些东西却不过是自己的眼界太过狭窄。市场存在便证明其是有理由的,当然这类书籍含金量或许不那么高,但对一些人来说却提供了一些方法。有人在明白“道”之后掌握术,有人在不断练习“术”之中悟到“道”,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也便是合适的。这本书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语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阐述一个个说话的技巧,让人更适宜地说话,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蔡康永在书本封面的那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便是他理解的说话之道吧。说话就是用心沟通的过程,当你了解你自己,你便学会了表达自己;当你关心他人,你便会说出温暖的话语。正如书本最后所说”我觉得语言最美的时候,就是我们透过语言,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时候。“

  • 10、 读《说话之道》有感1200字

    先做人,再做学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吾日三醒吾身!

    这些孩提时常常出现在耳边的话,相信你一定记忆犹新吧。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恐怕都是当做耳边吹过的一阵风,洋洋洒洒飘过,不留任何痕迹了吧!可当重新拿出来细想一下恐怕别有一番风味——做人对我们如此的重要,做人无非就是你的言行举止。而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刚步入大学的初出茅庐的小伙明白如何的待人处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想要分享给小伙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换位思考。先来看看我们日常的生活吧!还记得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劳动节,首先非常值得开心的是我收到了来自小伙伴们许许多多的祝福。但仔细的去欣赏祝愿你会发现许多信息并没有出现你所想要的字眼,大都都是“朋友”、“小伙伴”等一些马虎的字眼。我们常常将这些信息称为罐头信息。但我们都明白:我们发一条祝福不仅仅是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愿,更在乎的是我们想增进友谊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事实却表明这些罐头信息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唯一高兴的是联通移动公司吧,相反会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但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做接受信息的人)去考虑收到什么信息他会感到幸福,那么或许只是一句:小明,节日快乐!(根信息都管用。

    学会凑趣!有很多人认为凑趣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很阿谀奉承,但并不然。阿谀奉承是将别人没有的说成有的,花言巧语。凑趣确实找到对方所感兴趣的那一点来进行交谈。坦诚的说:我是一个很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事情的人。根据心里学来讲,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人跟我一样,更何况说的不仅是自己更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和颜悦色是在所难免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些大人比较喜欢以说教的形式来对待玩辈,比如爸妈会比较喜欢说“这个鱼要这么做才美味”、“孩子不能惯”。有些人会特别烦这个,可往往导致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难以化解的代沟。换个思维:我开心的和父母谈这些,你还可能获得一些好处(如:以后父母离开自己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你又何必何乐而不为呢!

    学会容忍。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今有19岁骨癌患者圆满大学,更有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试想谁没有经历过磨难呢,你也必定会看到一些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人生精彩之处不在于他得到的成功有多大而是在于他在困难时期是怎样度过的。这一切的煎熬无一不是在对他的心智加以磨练。有很多的人面对困难的时候第一件事是逃避,但也注定这些人难以成功,相反那些忍受困难默默努力的人却站在了事业的顶峰。还记得鲁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3-01-08

  • 2019-09-23

  • 2023-02-09

  • 2023-01-02

  • 2019-09-25

  • 2023-03-25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5-25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4

说话之道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说话之道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说话之道读后感、2024说话之道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