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 地图 >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2024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相关栏目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热门栏目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推荐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共 5546 篇)

  • 1、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感悟

    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更是有助于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什么一个人会没朋友,同事关系冷漠,甚至与家人无法和睦相处,其实这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祸从口出。对于像我这样平时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不会说话也是我的一大苦恼之一。

    一年前朋友送给我一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才一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教你学会如何说话的书,这不刚好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吗?所以我一气呵成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其实这并不是一本用于教你如何说话的方法论,是作者蔡康永通过自己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40个小故事来讲述人们在人际交往沟通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妥善的方法。

    我很喜欢书中蔡康永说到的一段话,他说:“话,本来就是说给别人听的。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就会越快乐。”这确实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直爽、坦诚,虽然不失为一种优点。但是,在生活中,如果说话过于直接,常常会得罪到人,让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无不体现于蔡康永书中所说的:“好好说话,你才会过得好。”

    生活当中沟通无处不在,沟通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说话之道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 2、 孟非《随遇而安》读后感

    孟非《随遇而安》读后感

    最近读了孟非老师写的《随遇而安》。正如孟非老师所说的,在书中确实找不到太多的亮点,甚至有点写到哪算哪的感觉。但是,这也正映衬了书的题目“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并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得过且过。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所以说,书中讲述的就是孟非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一次次改变的一个个故事。

    虽然去读书所花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书中有好几个片段确实让我颇有感触,甚至从中找到了不少相似之处。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想:

    一,家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孟非的童年是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成长的,书中提到,在他重庆的童年岁月中他是完全生活在母系氏族里。我也是这样的。我出生之后,就是由外婆来带。外婆在家中是很强势的,她全程包办我的起居生活,甚至不容其他人插足。外公外婆对我的教导是从平日中进行的。他们的学历都不高,他们的言谈举止却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懂得的道理,都是从社会中摸爬滚打得来。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从小就要求自己要很懂事,这使我的性格变得谦恭,可同时也为我日后不主动、不自信的性格埋下了祸根。随着自己不断长大,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对自己的家庭有了许多的思考。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外婆的爱,因为自从我出生以来,她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我的身上。我知道,这是母系氏族对我影响。

  • 3、 孟非随遇而安读后感

    孟非随遇而安读后感(一)

    孟非,当今中国媒体界里一名赫赫有名的主持人。可以说他成长故事是一个很好励志故事,尤其读完的他的《随遇而安》一书后更进一步了解到了他的故事。

    首先,当初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是一名被人看不起的临时工,然后辗转多个工作岗位后渐渐地走上了如今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成就。自开始在社会上立足时他自己一直觉得自己总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他相信自己终究会得到想要的东西。

    临时工的日子心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了前辈如今的成功并不是就那么轻易得来的,一定要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好基础,学好专业知识,给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孟非随遇而安读后感(二)

    因为《非常了得》我对孟非才是真的有点认识,常常被他随口而出的博学而惊羡,碰巧我那天在同学宿舍看到了《随遇而安》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当时就恰好被孟非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了:我有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原则;永远不要对别人的帮助有太高期待,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靠自己。当时就有共鸣的感觉,很想去了解体会孟非说这句话的原因,如今读完,还可以吧。就像作者序言说的一样,书本确实没有什么很生动的组织语言和特别深厚的写作功底;但确实是给人很真实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写得是孟非本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书本内容中间没有什么特别励志的故事情节安排,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孟非在离异的家庭中长大、读书、工作一直到至今成名的写照。这反而让人觉得比较贴近实际。毕竟现在在我们看来,梦想是个很不靠谱的东西。孟非的成功和所有人的成功一样,都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有一点作者表达得很清楚,那就是:所有的成功都要自己努力的付出和不断的坚持和积累。当然,相对那些x二代而言,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你懂的。我认为,孟非的成功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幽默开朗的性格和对职业的坚守付出是密不可分的。突然会非常同意孟非对成功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成功对一个男人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未必是唯一重要或者最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他们在乎我们的感受,与我们是否成功无关。好像这表达的就是我们心中最想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自己暂时没有那么强大的组织能力罢了。想想确实如此,是的,作为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父母心底永远都是希望我们健康平安!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

  • 4、 读孟非的《随遇而安》有感

    读孟非的《随遇而安》有感(一)

    这确实是一本平淡的书,平淡的就像书名一样,随遇而安。

    十二年的重庆生活过渡到后来的南京日子,这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感受,我没经历过,但从作者平淡却略带忧伤的话语中,可以想象出重庆山城和六朝古都南京的巨大差异,以及对于十二岁的孩子那种离开一种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的迷茫和难过。

    可作者表现得那么平淡,平淡的让人难以理解,平淡的随遇而安,不悲不喜。正应了他的处事态度:除了生死,没什么是大事。

    从印刷工到电视台临时工,从江苏省家喻户晓的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到如今的红遍全国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他都是那样的处之泰然。

    一个没有专业播音主持背景的人,却很好地驾驭了两个不同的节目,用匪夷所思四个字形容也不为过吧。他说:其实,如果你足够强大,敢于挑战一下,你就会发现有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其实很脆弱。

    最初的印刷工到如今当红主持人,荣耀的光环没有滋生心中的骄傲和这个社会的浮躁之气,在24位美女的陪伴下没有闹出一次绯闻,真的是难得。这些难得在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书中,作者对于自己的节目和自己在节目中的表现引用了别人的文章,也许是避嫌,也许是不想说,总之,这种有意为之的事情让人对这个光头男人更加充满佩服和继续关注的好奇心。

    书中有些纯属个人的经历和看法,看似杂乱无章却又处处体现了一个男人对不同文化和情感的思考,顺着那些足迹,慢慢地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书中未提家人,应该是对家人的一种保护吧,不想家庭生活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与现今很多明星对自家孩子的炒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遇而安,这是作者的处事心态,也是一种很多人难以企及的精神造诣。有空看看这本书,也许你也能懂得点什么。

    读孟非的《随遇而安》有感(二)

    因为《非诚勿扰》栏目,孟非成为家喻户晓的幽默风趣,博学多才的主持人的代表,出名了写一本书几乎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所说的总之到了甘肃的一个旅舍里,我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我觉得孟非的这本《随遇而安》可以说总之非诚勿扰之后,我已觉得非写一本书不可了。但凡人们成名成就后,写一本对世人有一些启发的书好像成了他们满心的人生感悟的喷发方式了。文艺界颇多,倪萍的《日子》,杨澜的《一问一世界》;鲁豫《心相约》;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柴静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看见》等等。孟非说他是看了很多介绍他的书觉得有些失真所以他写《随遇而安

  • 5、 孟非《随遇而安》读书笔记
    孟非《随遇而安》读书笔记 临近年底,工作任务繁忙,读书的口味也别有不同,喜欢看点轻松愉悦的东西,有一本书恰逢其时的撞入我的视野,这就是红遍中国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着述的《随遇而安》。 说到孟非就不得不说他主持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偶尔看过几期,美女帅哥一波波来又一波波走,如过眼云烟,在本人心中没留下多少印记,或者说压根就没想留下印记,唯独主持人孟非风趣幽默,灵活多变的主持风格,还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许是"孟爷爷"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原因,所以很想通过他的着作了解这位老兄,有哪些人生感悟和成长轨迹,我并不想读一本作者关于成功学的自传,好在这是一本充满生活情趣的书,文如其人,孟非即使要说教也是含蓄的。 《随遇而安》这本书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随遇而安,是很多人问起他的心路历程时,他给出的唯一答案。 孟非在自序中写道"这本书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忆,并不怎么精彩,但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我这个人或许有点儿作用-如果真有这样的人的话。之前有些媒体把我的人生描述得相当苦逼和励志,这让我一直感到相当难堪。于是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与其让别人去"创作",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算是"以正视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写作的愿望和写作的能力完全是两件事情。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各种愿望和能力都会一并下降。所以,现在还有人愿意撺掇我写点儿关于自己的东西,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由此也可见我的性格之一,容易被说服,随遇而安。" 书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是描写了他和小资本家的爷爷洗澡那一段,"那会儿在澡堂泡澡,总会碰到有人唱戏。在那个空间低矮、灯光昏暗、蒸汽弥漫像水牢一样的地方,每天都有几个老先生唱着他们拿手的京剧段子,雾气深处传来的唱段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中。我喜欢京剧很大程度上是受爷爷和外公的影响。我外公也是戏迷。 那种老澡堂,越往里边走越闷,肺活量不大的小孩儿都靠外边洗,那些老先生却在最里边唱,而且声如洪钟
  • 6、 孟非《随遇而安》读后感800字

  • 7、 《说话之道》的读后感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完完全全是有门道的。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浏览翻阅,发现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想要升职加薪,该怎么说话讨好老板呢?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所以读了这本书以后,真的是很多的感触,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之道,我会像书中说的那样,很努力的去学习一切。

  • 8、 说话之道读后感

    说话之道读后感范文一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完完全全是有门道的。台湾着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浏览翻阅,发现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想要升职加薪,该怎么说话讨好老板呢?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所以读了这本书以后,真的是很多的感触,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之道,我会像书中说的那样,很努力的去学习一切。

    说话之道读后感范文二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在说话多年之后,首次尝试教人说话。本书开端康永哥便许下宏愿:这本书会令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让谈话变美的醍醐味,并配以熊宝绘制的令人喷饭的搞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俏皮,饶有情趣。

    蔡康永一直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他那幽默犀利的话语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而这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则是他在说了多年之后教人说话的一本好书。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受:说话要进退有度,尖锐的问题给对方留点余地,有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留个灰色地带,也是语言的一种艺术。

  • 9、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一)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实用书,在说话多年之后,首次尝试教人说话。本书开端康永哥便许下宏愿:这本书会令本来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变得更讨人喜欢。《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让谈话变美的醍醐味,并配以熊宝绘制的令人喷饭的搞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犀利俏皮,饶有情趣。

    蔡康永一直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他那幽默犀利的话语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而这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则是他在说了多年之后教人说话的一本好书。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受:说话要进退有度,尖锐的问题给对方留点余地,有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留个灰色地带,也是语言的一种艺术。作为新闻系的学子我们应该再采访等与人交谈中学会这样的说话之道。杜绝言必称我,别总把自己放在首位。与人交谈,总是注重自己的发言和想法,生怕别人没办法理解自己,每句话都是我怎么怎么样,实乃大忌。一般交流的基调应该是和谐的,和大家分享意见也应该充分去尊重对方的想法,这样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这也是做人的起码礼仪,更是新闻学子应该注意的问题。

    语言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能够方便人与人沟通,而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我们透过语言,能够感受到彼此的需要和话中的深刻含义,这就是说话之道。《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一本教会我们在社会生存的好书,读完此书,余音绕梁,幽默中却又醍醐灌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实在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之道。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二)

    我认为自己一直以来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说话,这是我选择读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朋友堆、同学堆里面,我总是那个因为说话大咧咧,直肠直肚而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 人。为了摆脱这一大罪名,我曾经也试图通过读这样的书籍来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过收益甚 微。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市面上的书大部分都是抄来抄去,都是教人怎样去做,而不分析 为什么这样去做。所以,我对这样的书从来都只是粗略翻看一下而已。而《蔡康永的说话之 道》是这种类型的书里面我第一本完整读完的。

    读这本书的第二个因素是因为鼎鼎大名的作者蔡康永。大家对蔡康永的第一印象可能 来自于他与小 s 以恶搞八卦着称的节目康熙来了。我也一直以为,蔡康永就是那种讲话 很刁钻、跟拍档合作无间的主持人而已。直到开始接触康永的文字2020,才算开始了解蔡康永这 个传说中知识海量却有点古灵精

  • 10、 关于《说话之道》的读后感

    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说话之道读后感。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看来,深谙“说话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浅,很会抓住人心。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想要升职加薪,该怎么说话讨好老板呢?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认为,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

    蔡康永主持节目的时候,和小s配合得天衣无缝,且永远不会抢白嘉宾;做演讲的时候从来都是讲故事多于喊口号;做颁奖礼主持独树一帜却不抢风头;哪怕是接受记者的访问,每个采访过他的记者都会得到满意不空洞的回答。小s也在本书的序中说,“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还被他附带的一两句小夸奖逗得心花怒放,但又觉得那么真诚,不滑头,让人不爱都难!”当一个人成为别人愿意沟通交谈的对象,说明这个人很受别人喜欢和尊重,还有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他的说话和倾听的能力肯定不一般。这种“会说话” 的能力会帮到我们很多,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作者说,弄懂说话之道,比只是在练习说话之术更重要,书中谈了不少“说话之术”,但也有很多比“术”更高层的东西。“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起来学学。

    翻开这本所谓“教人说话之道”的实用书,刚读到序言,其中的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就直中我内心!确实,语言最美的时候,在于透过它我们可?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3-01-26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3-25

  • 2019-09-20

  • 2023-01-08

  • 2023-02-09

  • 2019-09-20

  • 2023-01-02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10-19

  • 2021-10-04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10-29

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2024孟非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