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2024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范文,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左右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推荐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

(共 7565 篇)

  • 1、 《思念故土的秋》读后感800字2024

    喜欢读郁达夫的作品,虽然它们被认为是“抒情的散文,苦闷的诗”,但我还是喜欢那种清丽哀婉、那股淡淡的忧伤雅致。他的名作《故都的秋》看似以一种冷淡、平静的笔触道来,而细读之后冷峻中那丝落寞与寂寥、怀念与留恋不由袭上心头。每当此时,心底某根纤敏的神经亦会被触动,而我也会发起感慨要写篇文章来纪念故乡的秋。因为故乡处于穷乡僻壤之中,所以没有太多的风景名胜人物典故让我来写。但故乡的秋有它异于别处的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与神韵,所以多年来它始终让我难以忘怀。记忆中故乡的秋是笼罩在柔和、温暖而绚丽的光泽中的。它妩媚,因为它富有内涵;它亲切,因为它朴素无华。金黄是故乡秋天的基调。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皆是绚丽的金色。它柔和、温暖,闪耀着成熟的光芒。田野里,金黄的谷穗低头含羞;高地上,金色的高粱迎风起舞;果园里和堤坝上的树叶早已被慷慨的秋的天使涂上了金色彩妆。小时候,喜欢午后在树林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灿烂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金色的树林,微风中叶子沙沙作响。这一切,都曾让年少的我留恋,恨不能在林中筑一间自己的小屋供闲暇时来此赏玩休憩,在赏心悦目的美景中读自己钟情的书。多年后,读梭罗的传记,其中写他筑屋独居华尔登湖畔,仿佛又看到了年少的我。当时的我,那种快乐的心情,也只能用梭罗的一句话来形容:若说我富有,那绝非是金钱上的,我有的是阳光满溢的日子和夏日时光可供尽情挥霍。少时最喜欢和友人在秋日的午后爬上故乡西边的那座堤坝,到上面的森林里摘橡子。因为橡子里富含淀粉,去壳之后,便可做成美味可口的?ahref='/s/dongwu/xiaogou/'target='_blank'>狗郏??约胰硕晕颐堑某鲂幸膊环炊浴3怨?绶购螅?茸判【渡习卟档墓庥埃?颐强嫔侠鹤映龇⒘恕?午后的森林,就像一座神奇的迷宫一样吸引着我们这群孩子。这里面干燥、温暖,高大的橡树(亦称栎树)、枫树和许多其它知名的树像哨兵一样挺立的笔直。它们的叶子早已被秋风染红,在微风里沙沙地奏一首名叫《午后的旅行》的曲子。地上厚积着落叶,红的橡叶和枫叶、黄的梧桐叶,还有一些形状奇特不知名的叶子。走在松软的干草和树叶上,我们看到叶缝里漏进来的阳光斜射在地面的红叶上,那些叶子便呈现出醉人心魄的高贵的暗红。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还能碰上几棵野山楂树。大伙儿通常是毫不客气地“扫荡”一番之后便尽兴离去。夕阳西下时,我们已每人采集好满满一篮子的橡子踏上归途,落日

  • 2、 《思念故土的秋》读后感800字

    喜欢读郁达夫的作品,虽然它们被认为是“抒情的散文,苦闷的诗”,但我还是喜欢那种清丽哀婉、那股淡淡的忧伤雅致。他的名作《故都的秋》看似以一种冷淡、平静的笔触道来,而细读之后冷峻中那丝落寞与寂寥、怀念与留恋不由袭上心头。每当此时,心底某根纤敏的神经亦会被触动,而我也会发起感慨要写篇文章来纪念故乡的秋。因为故乡处于穷乡僻壤之中,所以没有太多的风景名胜人物典故让我来写。但故乡的秋有它异于别处的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与神韵,所以多年来它始终让我难以忘怀。记忆中故乡的秋是笼罩在柔和、温暖而绚丽的光泽中的。它妩媚,因为它富有内涵;它亲切,因为它朴素无华。金黄是故乡秋天的基调。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皆是绚丽的金色。它柔和、温暖,闪耀着成熟的光芒。田野里,金黄的谷穗低头含羞;高地上,金色的高粱迎风起舞;果园里和堤坝上的树叶早已被慷慨的秋的天使涂上了金色彩妆。小时候,喜欢午后在树林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灿烂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金色的树林,微风中叶子沙沙作响。这一切,都曾让年少的我留恋,恨不能在林中筑一间自己的小屋供闲暇时来此赏玩休憩,在赏心悦目的美景中读自己钟情的书。多年后,读梭罗的传记,其中写他筑屋独居华尔登湖畔,仿佛又看到了年少的我。当时的我,那种快乐的心情,也只能用梭罗的一句话来形容:若说我富有,那绝非是金钱上的,我有的是阳光满溢的日子和夏日时光可供尽情挥霍。少时最喜欢和友人在秋日的午后爬上故乡西边的那座堤坝,到上面的森林里摘橡子。因为橡子里富含淀粉,去壳之后,便可做成美味可口的?ahref='/s/dongwu/xiaogou/'target='_blank'>狗郏??约胰硕晕颐堑某鲂幸膊环炊浴3怨?绶购螅?茸判【渡习卟档墓庥埃?颐强嫔侠鹤映龇⒘恕?午后的森林,就像一座神奇的迷宫一样吸引着我们这群孩子。这里面干燥、温暖,高大的橡树(亦称栎树)、枫树和许多其它知名的树像哨兵一样挺立的笔直。它们的叶子早已被秋风染红,在微风里沙沙地奏一首名叫《午后的旅行》的曲子。地上厚积着落叶,红的橡叶和枫叶、黄的梧桐叶,还有一些形状奇特不知名的叶子。走在松软的干草和树叶上,我们看到叶缝里漏进来的阳光斜射在地面的红叶上,那些叶子便呈现出醉人心魄的高贵的暗红。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还能碰上几棵野山楂树。大伙儿通常是毫不客气地“扫荡”一番之后便尽兴离去。夕阳西下时,我们已每人采集好满满一篮子的橡子踏上归途,落日

  • 3、 赏析《故都的秋》800字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北国的秋天。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驯鸽飞声、蓝朵、槐花、落蕊、秋蝉,在作者笔下都那么富有韵味,包含深情,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芦花是凄美的,怀着淡淡的忧伤;柳影是翠绿的,抱着美好的希望;虫唱是热闹的,抚不平心头的千万思绪;夜月是宁静的,寄托了不尽的思念;钟声是悠长的,故都的秋令人回味无穷。泡一壶浓茶,了却不了心头的牵挂,品味的,是凄婉的哀伤,还是那剪不断的思念?苦涩的,是愁苦,还是那秋的凄凉?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宛如明镜;偶尔飞过几只驯鸽,能给家乡捎封信吗?于是,心湖又漾起涟漪。一丝丝日光,给淡淡的秋添了不少乐趣,静对牵牛花,凉凉的,秋意盎然。北方这路边的槐树,开满了槐花,更为小路铺上了花毯。当环卫工人扫去时,心中一定又空荡荡的,盈满了寂寞,想想秋天,又不由得伤感起来。秋蝉残声,意味深长。在作者眼里,秋已不再是秋了,而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或是一首深沉的诗,读来处处有韵味。特别在杭州,当秋与故乡,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时,秋就又多了几份寓意了。远隔千山万水,故都的秋自有它的独到之处,使作者万般眷恋,终身难忘。

    我从未游览过北京的秋天,也从未品尝过那里的风韵。但秋的讯息,却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一叶知秋。秋先给每片叶子戴上金项链,再把它们打扮成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在叶子上写上秋天的信,然后,精灵们就飞舞着,把信儿送到千家万户。有时候,它们也会穿上火红的衣裳,在湖面上划着小船,悠然自得。无锡的秋尚是如此。丝丝秋雨下起来了,在天地间挂上银帘,迎接秋姑娘的到来。淅淅沥沥的秋雨,遍布整座城市,像是给都市蒙上了一层白纱。秋风吹拂着,带来阵阵凉意,竹波浪状倒伏过去,“哗啦哗啦”,载歌载舞,漫山遍野全是它们的身影。枫树是最活跃的了,簇簇跳动的火焰是秋最具生机的画面,也是秋最具诗意的景象。荷花早已谢了,只剩残花半叶在风中摇曳,给秋抹上一层凄凉与伤感。极偶然的,卷起一阵风,惊起一群大雁在天空盘旋,随即,顺势抖抖翅膀向南方飞去。雁过留声,等发现的时候,也许早已飞远了,只有那矫健的身姿还隐约在眼前晃动,难以割舍。天空归于平静,仿佛是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世界一下子变得异样沉寂,旋风似乎卷走了一切,心里只剩一片空荡荡,悲伤瞬间溢满了心间。仰望天空,淡淡的云,万分苍凉。不过,想起雁群那振奋人心的叫声,便想着来年春天,似乎心中又充满力量。秋天,锡惠公园的菊花开了,五颜六色的

  • 4、 秋的韵味_《故都的秋》读后感600字

    秋的韵味_故都的秋读后感600字:

    秋,是一个悲凉的季节,通常都被作家用来描写伤感的时侯。郁达夫先生也是这样觉得,他写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围绕着故都“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的秋”来写。

    郁达夫先写出了南方的秋,用来衬托北方的秋。用看不饱,尝不透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清凉的,南方的秋,来突出北方的秋那样浓厚的滋味。

    郁达夫先生写槐树、写秋蝉衰弱的残声、写奇特的秋雨,等等秋的景象。写北方的枣子树,果树的奇景。写出了故都秋浓厚的意境,姿态。故都的秋,处处都体现出了浓厚的秋的味道。

    后面,还谈到了关于秋的文字。“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你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常常会让人感觉到悲凉。这是人人都可以感觉到的。给人带来的感触,总是深沉,幽远的。

    从文中也可以看出,郁达夫对这北国之秋的眷恋,喜爱之情。读完了这篇文章后,令人回味无穷,虽然文中的景物描写很少,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体会。可是,我们仿佛能看到北国之秋,那浓厚的秋意。

    我们却感受不到那深沉,悲凉的秋。我们就不能感受到秋蝉,那衰弱的残声。而我们觉得,那是吵闹的,嘈杂的,令人心烦的声音。也不会感受到“一层秋雨一层凉”,而会觉得:这雨害得我不能出门了。秋季时,每当我们走在路边,总会说:“桂花好香啊。”“看,桂花开了。”可是,我们却不能真正的感受到浓厚的秋意。我们感受不到秋意,是因为_时代变了。秋的宁静,韵味,都被人们淡忘掉了……作者:杜昕安

  • 5、 秋的读后感

    秋的读后感(一)

    读完一本书,无论如何都有冲动写一篇读书心得,那种感觉是很棒的。

    《秋》的情节安排明显比《春》紧凑许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迭起。现在想来,《春》更像是一个过渡,花了大笔墨讲淑英觉醒到出走的过程。没想到的是,读《家》时最喜欢的觉慧,随着《家》的完结,竟再也没出现过,当起了隐形人。倒是觉民的个性越来越鲜活,淑华也越来越讨人喜欢。

    巴金在序中提到自己写《秋》写哭了,本打算安排觉新自杀,拆开觉民和琴,让觉民被捕。但是,温暖的友情让他放弃了灰色结局。确实,结局不坏,在觉新给觉慧和淑英的两封信中平静又意味深长地结束了。那两封信又读得我小小感动。

    刚读罢卖公馆分家的高潮,一面叹惋一个大家庭的没落一面期待着觉新等兄妹的新生活,作者却让故事戛然而止。亲爱的读者,你们应该想到,生命本身就是不会完的。那些有着丰富的(充实的)生命力的人会活得长久,而且能够做出许多许多的事情来。其实关于搬家之后的一些近况,在觉新的信中作出了简单的交代。读《秋》正读得酣畅淋漓之时,却被作者突如其来的尾声搞得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就像,心情激动精神紧张地看完《秋》,抬头看看窗外,风轻云淡,谁曾想到昨日大雨瓢泼。还沉浸在淑华觉民一场场目无尊长的抨击中,读来大快人心!还无奈着淑贞的跳井、枚表弟的病逝,又想起瑞珏、梅、蕙等一个个年轻生命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真有点愤愤不平。当觉新终于说出我办不到的时候,着实欣慰了下!

    现在的我和觉新差不多一个岁数了,我想若是再早些年看《春》《秋》,心情会更激动吧!读《家》的时候比觉民觉慧小一点,也正好在一个叛逆期,于是当时对觉慧敢于反抗的精神非常欣赏。读罢《秋》,发现自己真是越来越觉新了同时也唤醒了曾经那个叛逆、愤世嫉俗,有梦想有实际行动去追求梦想的那个我。虽然现在的我也是带点叛逆,厌世恶俗的,却已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了。至于梦想么,渐渐沦为幻想了

    一向对美食敏感的我,也留意了《秋》里面的吃食。凉拌蜇皮,椒麻鸡,火腿,皮蛋,粽子,盐蛋,多角形的小块点心蒸蒸糕,猪油米花糖,绿豆夹沙饼以及冰粉儿。小说也因为有这些食物的出场显得更饱满更细致更亲切。最后觉新在信里提到搬出老家后,他们早睡早起。十点钟开早饭,四点钟开午饭,另外吃早点消夜,都是在外面去买。原来他们一日四餐呐。

    其实《秋》并不像秋这个意象给人感觉阴郁萧索。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过了,春天就会来的。分家之后的日子虽然

  • 6、 从夏到秋_800字

    曾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幽,也向往池莉“白天喝茶,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的雅趣。不知何时,虞山脚下的一座兴福寺成了我心中诗意的代名词。盼了许久,如今终于成行。

    从夏的盛情迈入秋的含蓄,空气中消散了溽热的暑气,多的是秋日青空的高爽;减退了如火骄阳的曝晒,添的是清风徐来的舒心;隐去了聒噪恼人的蝉鸣,余的是细雨打桂花的娴静。走在砖石铺就的小径上,脚底微微打着滑的,是刚浸润过雨露的青苔。苍翠古木的掩映下,清一色的蓝色棚顶,清一色的方桌藤椅,喝茶的人坐得满满当当。人们随意闲谈着,四下却仍然显得静。一撮茶叶,一壶热水,一把瓜子或是剥好的板栗和柑橘,不慌不忙地在兴福寺旁坐上一个清早,这一天才算开了一个好头。

    从夏的浮躁迈入秋的沉静,生活的步调仿佛也缓了下来。张抗抗形容杭州人喝茶喝得慷慨奢侈,决不吝啬。我倒从常熟人喝茶上看出一种精打细算,不紧不慢。不如杭州的茶文化那般久负盛名,反倒添了几分从容淡定,自由自在地来,优哉游哉地去。常熟人爱茶,便把茶文化中心建到离茶叶产地最近的虞山下。清清净净的兴福寺旁,茶肆遍地而起。曾闻一说“半山腰里的一座茶馆,离庙很近,离红尘也很近”,觉得妙极,如今算是亲眼得见,更是恍然有所思。抿一口茶,清新与醇厚缠绵交织。望一眼兴福寺,明黄的高墙内,从苍松翠柏间腾起朦朦胧胧的白烟,佛家的不可测,仿佛隐约沾染了几分人情的冷暖。茶香和禅意萦绕这方有灵气的姑苏小城,无怪乎令人神往。

    大概是因为从夏到秋,热汤面的温度入口合适,虞山的草木浓淡相宜,僧人的长袍也显得平和熨帖。

    大概是因为从夏到秋,茶汤饮尽便见了茶叶,风声止息便余了寂静,木叶落去便归于平淡。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归去的时候开始淅淅沥沥地落几点雨,浓密的枝叶织就天然的屏障,潭水中静静地晕开几处涟漪。回首望去,烟雨迷蒙中,寺庙和茶肆各自安好。我不懂禅,亦不甚懂茶,只觉得一颗心像被涤尘、浸润,沉静如秋日长空。

    凉意渐浓,诗韵不减。江南的茶客将一盏茶从夏喝到秋,从苦喝到甜。

  • 7、 诗中的春天作文15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诗中的春天作文”,特地整理了一篇文章。写作是我们心灵的画卷,见证着我们的人生旅途;而经常写作、练习文笔以及阅读书籍,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关键。那么,优秀作文一般的结构框架究竟是怎样的呢?

    诗中的春天作文(篇1)

    当我开始学习古诗时,我就特别喜欢读有关春天的诗句。因为春天是农夫辛苦耕种的开始,象征着一年的收成;春天有着美好的景色,春意盎然;春天可以使万物朝气蓬勃地生长,可以让春雨无声地滋润万物。

    描写春天的古诗有许许多多,比如:李绅写过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首诗以“春种”,“秋收”描写了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到“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了农民丰收的景象。还有贺知章也写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的意思是:不知道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来的,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这首诗写出了柳树的生机勃勃,大地的春意盎然,春天使大地的一切充满活力。我最欣赏的就是叶绍翁写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园林里的花开得很好,这些花代表的是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园中美景,还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真是太美了。

    读了春天的诗,看着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母亲河——小浃江,我不禁也想吟上一首自编的小诗《春望浃江》:

    春望小浃江,白鹭悠飞翔。

    绿意映满江,人人夸咱乡。

    诗中的春天作文(篇2)

    春天在哪里呢?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但她已经来到了人间。

    春姑娘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她将手中的生机魔杖轻轻地一挥,大地立刻变了一个样。你看,西边的那棵柳树垂下了绿油油的长辫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这句诗来形容这情景再好不过了。柳树下,五颜六色的鲜花全都开放了。黄的、蓝的、紫的、红的、粉的、白的……让人眼花缭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句诗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再向东边一转,一支红杏正从墙头爬上来张望园外的世界呢。这让我不由想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你看,那只可爱的小蜜蜂正在采蜜呢。真是辛勤呀。“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呀!”不知是谁在感叹,转身一看,是一位老爷爷,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句诗呢?看来得好好学习哦。

    向北边的盐河看去,岸边竹子枝繁叶茂,里面还夹着几棵桃树,已经开满了桃花。河里有几只家养

  • 8、 《故都的秋》读后感

    导语:在《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之中,蕴含着一种孤独、忧郁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向往的是一种深刻厚重的生命形态,而故都的秋正是这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这种生命虽然形态悲凉,但是富有内涵。

    《故都的秋》读后感

    我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浓浓的秋意,深深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秋蝉,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那么迷人。

    这篇散文表面是对北平秋天的赞美,其实是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细细品味,作者还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忧愁。我深深赞叹郁达夫的文章有种含蓄的美。

    我是一个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当然没有文中那优美的场面,这儿到处是车水马龙,偶尔飘落的树叶也被负责的环保工人扫掉了。秋天,这儿根本感觉不到清凉,只有在10月突然变得好冷,一夜之间,从还穿着背心,汗衫变成缩头缩脑穿着两层长袖服。在城市里,我根本感觉不到秋。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我还是喜欢秋的,如果你去小区花园或公园,你会发现,这儿的秋景是全世界最美的。其他三季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怒放的菊花,梦幻般的落叶,高的天,静的水,空气中夹杂着一丝薄薄的凉,不多也不少。这是你就会与郁达夫有着同感,但我还是不得不佩服郁达夫细腻的观察力与优美的文笔。

    果儿成熟的喜悦,落叶满地的萧索,秋蝉哀鸣的凄凉,秋雨中闲人感叹的幽远,将秋描写的出色有味。《故乡的秋》是一篇不朽的散文!

    《故都的秋》读后感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滴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郁达夫先生在阴郁低沉的格调里抒写了自己以及这个正面临危机的国土在某种意义上的悲凉与落寞。

    他说,北方的槐树有一种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槐花落蕊铺满地的柔软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里还有点儿落寞。我觉得从他对于花的凋零中看到的更多的本质是生命的流逝,祖国、人类在岁月、历史潮流中的悲凉感,人不是一成不变的,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曾有两段婚姻失败,经历两次丧子之痛,再加上祖国外交上受外国侵略,必然面临着对未来的担忧。但那种落寞仿佛是可有可无的,落寞是一种心境,然而相对当下悲惨的境地,有时什么都不想的忘却何尝不是可以受人支配的吗?生命之秋也许就像槐树的落蕊随处漂泊,可是谁又知道衰亡的尽头将归向哪里?可假若谁都不知道,谁也不关心,那生命到最后也许会愈来愈荒谬,

  • 9、 赏析《故都的秋》800字2024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北国的秋天。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驯鸽飞声、蓝朵、槐花、落蕊、秋蝉,在作者笔下都那么富有韵味,包含深情,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芦花是凄美的,怀着淡淡的忧伤;柳影是翠绿的,抱着美好的希望;虫唱是热闹的,抚不平心头的千万思绪;夜月是宁静的,寄托了不尽的思念;钟声是悠长的,故都的秋令人回味无穷。泡一壶浓茶,了却不了心头的牵挂,品味的,是凄婉的哀伤,还是那剪不断的思念?苦涩的,是愁苦,还是那秋的凄凉?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宛如明镜;偶尔飞过几只驯鸽,能给家乡捎封信吗?于是,心湖又漾起涟漪。一丝丝日光,给淡淡的秋添了不少乐趣,静对牵牛花,凉凉的,秋意盎然。北方这路边的槐树,开满了槐花,更为小路铺上了花毯。当环卫工人扫去时,心中一定又空荡荡的,盈满了寂寞,想想秋天,又不由得伤感起来。秋蝉残声,意味深长。在作者眼里,秋已不再是秋了,而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或是一首深沉的诗,读来处处有韵味。特别在杭州,当秋与故乡,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时,秋就又多了几份寓意了。远隔千山万水,故都的秋自有它的独到之处,使作者万般眷恋,终身难忘。

    我从未游览过北京的秋天,也从未品尝过那里的风韵。但秋的讯息,却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一叶知秋。秋先给每片叶子戴上金项链,再把它们打扮成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在叶子上写上秋天的信,然后,精灵们就飞舞着,把信儿送到千家万户。有时候,它们也会穿上火红的衣裳,在湖面上划着小船,悠然自得。无锡的秋尚是如此。丝丝秋雨下起来了,在天地间挂上银帘,迎接秋姑娘的到来。淅淅沥沥的秋雨,遍布整座城市,像是给都市蒙上了一层白纱。秋风吹拂着,带来阵阵凉意,竹波浪状?ahref='/s/dongwu/xiaogou/'target='_blank'>狗??ィ?盎├不├病保?馗柙匚瑁??奖橐叭?撬?堑纳碛啊7闶魇亲罨钤镜牧耍?卮靥??幕鹧媸乔镒罹呱??幕?妫?彩乔镒罹呤?獾木跋蟆?ahref='/s/zhiwuzuowen/hehua/'target='_blank'>荷花早已谢了,只剩残花半叶在风中摇曳,给秋抹上一层凄凉与伤感。极偶然的,卷起一阵风,惊起一群大雁在天空盘旋,随即,顺势抖抖翅膀向南方飞去。雁过留声,等发现的时候,也许早已飞远了,只有那矫健的身姿还隐约在眼前晃动,难以割舍。天空归于平静,仿佛是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世界一下子变得异样沉寂,旋风似乎卷走了一切

  • 10、 古诗中的明月作文3篇

    写作是一种情感传达的方式,可以用语言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受。无需华丽的措辞,只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你是否需要一些优秀的作文作为参考呢?不用担心,读后感大全小编已经为您精心编写了这份详实实用的“古诗中的明月作文”,希望可以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古诗中的明月作文 篇1

    古诗中的明月

    古诗中的明月,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存在。它像一位静观世间万物的贤者,既温柔又高贵,同时也具备着浪漫的诗意和哲学的思考。明月如此让人仰慕,是因为它既是诗人感悟生命的源泉,也是人们心灵寄托的象征。

    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以明月为意象,写出令人称道的佳作。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望月怀远》:“清景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空悲切。不知明镜里,何处一相逢。”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明月的浪漫之情,以及对人生及时的思考。

    清代文学家袁枚也写下了一首名为《月夜枕戈》的诗。诗中描写了抗战时期的士兵在月下忍受着创伤和战火的煎熬,而明月则成了他们心灵的寄托:“月下忽闻战鼓声,人初静,魂渐行。角声断处海门震,去留无意,月明如霜。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诗中的明月承载了抗战士兵们坚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月”与“心”之间还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使得明月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月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之光,代表着金鹰展翅、奋发向上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力量和智慧。

    从诗歌到文化,再到人们生活中的习惯话,都带着对明月的崇敬和仰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些节日也与明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为寄托人们对团圆的愿望、祈求好运。中秋节这一天,一般是满月时节,故中秋节也叫“月夕”、“团圆节”。在中秋节这一天,家人们便会聚在一起,陪伴着圆月一起品尝美食,赏月谈心,彼此娱乐,表达情感。这也说明了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对团圆的渴望。

    明月,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礼俗、生活、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月作为一种万物生长和繁荣的象征,蕴含着充满生机和无尽前途的信念与希望,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启示和慰藉。同时,明月也是人们感悟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让人们对自己的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这种美好的精神境界,在传统文化中上承天人之间,为古今中外的文学

  • 2023-04-0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1-09-28

  • 2023-06-03

  • 2023-05-2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10-17

  • 2022-07-07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5

  • 2023-04-22

  • 2021-05-29

  • 2019-10-24

  • 2022-09-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22-07-01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2-01-15

  • 2023-06-06

  • 2019-10-29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
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范文,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诗中的秋读后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