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故都的秋读后感 > 地图 > 故都的秋读后感,2024故都的秋读后感
故都的秋读后感

(共 8656 篇)

  • 1、 【优选】《故都的秋》读后感(460字)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写读后感应该抓住书籍的哪些精髓来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优选】《故都的秋》读后感(46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又读了一回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开篇即开门见山,切入正题,点明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感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竟为的是一饱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对故都的秋的迷恋可见一斑。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抒发主要是通过和江南之秋的对比反衬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马川鸽的飞声;五彩缤纷的牵牛花;北国的槐树;秋蝉的残声;北方的秋雨无不展现北方特有的秋意。

    家处北方的我,很喜欢诵读郁达夫先生的这篇散文。那缓缓的笔调,略带悲凉的文字每回都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故都的秋》读后感(篇二)

    那一缕秋色

    一直以来,我对美好这两个字有着一种非常坚定的理解,最美丽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最简单的、最平凡的事物。在朝夕相对之中,那份美感不知不觉地蕴蓄,渐渐地成为心灵最深处的感动。而后,又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由

    个不经意的原因偶然地拔动了敏感的心弦。读罢《故都的秋》,这种感受更深刻地埋进了我的心里。

    时间的流转,节令的更替,可以改变万物的活动,秋天的来临,也应该是关乎整个自然的。北京的秋天,是她四季中黄金般的时节,只因为她的短暂,只因为她飘忽得不可捉摸的美丽。北京秋大的代名词,莫过于香山的红叶了。那漫山尽染、灿烂如云的壮观吸引了倾城的游人,摩肩接踵,繁华喧嚣。秋天的那份纯净之美,这时早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屋檐上摇曳的发黄的草茎,矮墙上徽獭伏着的猫儿,角落里那几支仍在努力微笑着的牵牛花,静静地,闲闲地,这便是秋天了。她时刻都在我们视野的每一个凝睇中。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其实哪里非要等到落叶呢?秋天里那种特有的纯净安闲,早在第一缕不再燥热的清风中就吹来了。

    最让人忘不了的,还是秋天特有的天色。那么纯澈的蓝色,仿佛是透明的,但又幽幽地没有

  • 2、 【热门读后感】故都的秋读后感(660字)

    读书,使我们的大脑保持活跃,获取思考的机会,书籍是一个良医,在某个不经意之间就被它治愈了心灵的创伤。高中学生除了学习学校分配的任务,更应该对课外书籍感兴趣,如果你对一本书产生了极大的感情共鸣,就把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吧。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门读后感】故都的秋读后感(66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读后感【篇一】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滴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郁达夫先生在阴郁低沉的格调里抒写了自己以及这个正面临危机的国土在某种意义上的悲凉与落寞。

    他说,北方的槐树有一种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槐花落蕊铺满地的柔软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里还有点儿落寞。我觉得从他对于花的凋零中看到的更多的本质是生命的流逝,祖国、人类在岁月、历史潮流中的悲凉感,人不是一成不变的,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曾有两段婚姻失败,经历两次丧子之痛,再加上祖国外交上受外国侵略,必然面临着对未来的担忧。但那种落寞仿佛是可有可无的,落寞是一种心境,然而相对当下悲惨的境地,有时什么都不想的忘却何尝不是可以受人支配的吗?生命之秋也许就像槐树的落蕊随处漂泊,可是谁又知道衰亡的尽头将归向哪里?可假若谁都不知道,谁也不关心,那生命到最后也许会愈来愈荒谬,人性便丢失了。

    《故都之秋》描绘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很像是作者人生半路上坎坷艰辛的写照,但本文的意义好像还不止出于此,它更多地暗示了作者当时对祖国的忧愁,对北平的怀念和忧思,那是一个民族岁月之秋的清静与悲凉。

    我想,一个人在自身困境中依旧能冷静下来并关注生活,将故都之境地写下来并给予深刻思考的也许就是一个真正有坚强内心的人,秋是落寞的,人心更是,面对物是人非,面对历史的沧桑,郁达夫没有痛斥生命与命运的无情,而是淡然的用轻轻的笔调在书写历史、人与命运的衰败的感觉。我尤爱文中作者通感的描述,槐树花蕊的柔软、细腻和落寞,三者是合一的。

    秋的落寞,故都的落寞,也是深沉的人类命运的映射。

    故都的秋读后感【篇二】

    那一缕秋色

    一直以来,我对美好这两个字有着一种非常坚定的理解,最美丽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最简单的、最平凡的事物。在朝夕相对之中,那份美感不知不觉地蕴蓄,渐渐地成为心灵最

  • 3、 《故都的秋》(精选范文)

    《故都的秋》读后感600字

    秋,是一个悲凉的季节,通常都被作家用来描写伤感的时侯。郁达夫先生也是这样觉得,他写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围绕着故都“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的秋”来写。

    郁达夫先写出了南方的秋,用来衬托北方的秋。用看不饱,尝不透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清凉的,南方的秋,来突出北方的秋那样浓厚的滋味。

    郁达夫先生写槐树、写秋蝉衰弱的残声、写奇特的秋雨,等等秋的景象。写北方的枣子树,果树的奇景。写出了故都秋浓厚的意境,姿态。故都的秋,处处都体现出了浓厚的秋的味道。

    后面,还谈到了关于秋的文字。“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你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常常会让人感觉到悲凉。这是人人都可以感觉到的。给人带来的感触,总是深沉,幽远的。

    从文中也可以看出,郁达夫对这北国之秋的眷恋,喜爱之情。读完了这篇文章后,令人回味无穷,虽然文中的景物描写很少,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体会。可是,我们仿佛能看到北国之秋,那浓厚的秋意。

    我们却感受不到那深沉,悲凉的秋。我们就不能感受到秋蝉,那衰弱的残声。而我们觉得,那是吵闹的,嘈杂的,令人心烦的声音。也不会感受到“一层秋雨一层凉”,而会觉得:这雨害得我不能出门了。秋季时,每当我们走在路边,总会说:“桂花好香啊。”“看,桂花开了。”可是,我们却不能真正的感受到浓厚的秋意。我们感受不到秋意,是因为——时代变了。秋的宁静,韵味,都被人们淡忘掉了……

  • 4、 读书:阅读《故都的秋》优秀的读书

    果儿成熟的喜悦,落叶满地的萧索,秋蝉哀鸣的凄凉,秋雨中闲人感叹的幽远,将秋描写的出色有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阅读《故都的秋》优秀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s://www.dhb100.com/

    阅读《故都的秋》优秀的读书笔记1

    今天,我又读了一回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开篇即开门见山,切入正题,点明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感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竟为的是一饱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对故都的秋的迷恋可见一斑。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抒发主要是通过和江南之秋的对比反衬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马川鸽的飞声;五彩缤纷的牵牛花;北国的槐树;秋蝉的残声;北方的秋雨……”无不展现北方特有的秋意。

    家处北方的我,很喜欢诵读郁达夫先生的这篇散文。那缓缓的笔调,略带悲凉的文字每回都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阅读《故都的秋》优秀的读书笔记2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滴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郁达夫先生在阴郁低沉的格调里抒写了自己以及这个正面临危机的国土在某种意义上的悲凉与落寞。

    他说,北方的槐树有一种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槐花落蕊铺满地的柔软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里还有点儿落寞。我觉得从他对于花的凋零中看到的更多的本质是生命的流逝,祖国、人类在岁月、历史潮流中的悲凉感,人不是一成不变的,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曾有两段婚姻失败,经历两次丧子之痛,再加上祖国外交上受外国侵略,必然面临着对未来的担忧。但那种落寞仿佛是可有可无的,落寞是一种心境,然而相对当下悲惨的境地,有时什么都不想的忘却何尝不是可以受人支配的吗?生命之秋也许就像槐树的落蕊随处漂泊,可是谁又知道衰亡的尽头将归向哪里?可假若谁都不知道,谁也不关心,那生命到最后也许会愈来愈荒谬,人性便丢失了。

    《故都之秋》描绘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很像是作者人生半路上坎坷艰辛的写照,但本文的意义好像还不止出于此,它更多地暗示了作者当时对祖国的忧愁,对北平的怀

  • 5、 赏析《故都的秋 郁达夫》
    赏析《故都的秋 郁达夫》(江心舟)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北国的秋天。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驯鸽飞声、蓝朵、槐花、落蕊、秋蝉,在作者笔下都那么富有韵味,包含深情,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芦花是凄美的,怀着淡淡的忧伤;柳影是翠绿的,抱着美好的希望;虫唱是热闹的,抚不平心头的千万思绪;夜月是宁静的,寄托了不尽的思念;钟声是悠长的,故都的秋令人回味无穷。泡一壶浓茶,了却不了心头的牵挂,品味的,是凄婉的哀伤,还是那剪不断的思念?苦涩的,是愁苦,还是那秋的凄凉?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宛如明镜;偶尔飞过几只驯鸽,能给家乡捎封信吗?于是,心湖又漾起涟漪。一丝丝日光,给淡淡的秋添了不少乐趣,静对牵牛花,凉凉的,秋意盎然。北方这路边的槐树,开满了槐花,更为小路铺上了花毯。当环卫工人扫去时,心中一定又空荡荡的,盈满了寂寞,想想秋天,又不由得伤感起来。秋蝉残声,意味深长。在作者眼里,秋已不再是秋了,而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或是一首深沉的诗,读来处处有韵味。特别在杭州,当秋与故乡,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时,秋就又多了几份寓意了。远隔千山万水,故都的秋自有它的独到之处,使作者万般眷恋,终身难忘。 我从未游览过北京的秋天,也从未品尝过那里的风韵。但秋的讯息,却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一叶知秋。秋先给每片叶子戴上金项链,再把它们打扮成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在叶子上写上秋天的信,然后,精灵们就飞舞着,把信儿送到千家万户。有时候,它们也会穿上火红的衣裳,在湖面上划着小船,悠然自得。无锡的秋尚是如此。丝丝秋雨下起来了,在天地间挂上银帘,迎接秋姑娘的到来。淅淅沥沥的秋雨,遍布整座城市,像是给都市蒙上了一层白纱。秋风吹拂着,带来阵阵凉意,竹波浪状倒伏过去,“哗啦哗啦”,载歌载舞,漫山遍野全是它们的身影。枫树是最活跃的了,簇簇跳动的火焰是秋最具生机的画面,也是秋最具诗意的景象。荷花早已谢了,只剩残花半叶在风中摇曳,给秋抹上一层凄凉与伤感。极偶然的,卷起一阵风,惊起一群大雁在天空盘旋,随即,顺势抖抖翅膀向南方飞去。雁过留声,等发现的时候,也许早已飞远了,只有那矫健的身姿还隐约在眼前晃动,难以割舍。天空归于平静,仿佛是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世界一下子变得异样沉寂,旋风似乎卷走了一切,心里只剩一片空荡荡,悲伤瞬间溢满了心间。仰望天空,淡淡的云,万分苍凉。不过,想起雁群那振奋人心的叫声,便想着来年春天,似乎心中又充满力量。秋
  • 6、 读《故都的秋》有感
    《故都的秋》读后感 章晨宵 我喜欢郁达夫的文章,喜欢它的静,它的孤独,它的忧郁,而这往往正是我的文章中所做不到的。 郁达夫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因为他此生深有感触。悲凉沉郁的"故都之秋”;失散多年,竟成永别的好友"志摩";归家时丧子的"孤独者";孤独中前行的"零余者";被自我摧残,已颓废的"沉沦者"。尽管郁达夫的一生只49岁就终结了,但却经历了很多。 他留下的这一段段文字,何不是出来自内心深处的一声声呐喊。它表达着郁达夫心中,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对祖国强大起来的热切呼唤。他也没有光靠空想,还积极参与了各种抗战活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之所以喜欢郁达夫的文章,是因为其中有许多的心理独白,把一个“零余者”的内心世界完完全全地刻画了出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还有大量的环境描写,这就直接渲染了我的情绪,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郁达夫很擅长制造一个忧郁的环境或人物,这便使他的文感到更忧郁。 秋之韵 ——读《故都的秋》有感 寿君南 我是生活在南方的。南方的秋,有香飘十里的桂花香弥漫于空中,有黄金的银杏叶翩翩起舞,有黄澄澄的橘子诱你去摘……这样的秋,我已觉得很美! 但看了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后,我对北国的秋有着深深地向往。郁达夫先生说,南方的秋是浑浑沌沌的,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反之,北方的秋是浓烈、醇厚的。 北方的秋天有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透过槐树叶子的一丝一丝的阳光,那静静绽放的牵牛花,带来了“秋之清”;北方的秋天有着许多槐树,早晨起来,那槐花无声、无色、柔软细腻,铺得满地,带来了“秋之静”;北方的秋天有着秋蝉衰弱的残声,无时无刻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像是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呢!北方的秋雨比南方的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秋蝉和秋雨带来了“秋的悲凉”;北方的秋天有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有枣子树,有柿子树,还有葡萄藤……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金色的时光。让人看到了“秋的生机”。 秋的颜色,都带着一种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秋的气质是感伤哀愁的,且不分古今中外。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郁达夫先生说,假如南方的秋像黄酒,那么北方的秋就像白干;假如南方的秋像稀饭,那么北方的秋就像馍馍;假如南方的秋
  • 7、 《故都的秋》读书心得
    《故都的秋》读后感 来泽凯 《故都的秋》这本书是由我们富阳籍作家郁达夫写的,郁达夫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常常把自身经历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个性,通过坦白直白的心理剖析,制造忧郁伤感的情绪,表达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发出期望祖国强大的热切呼唤。在当时的局势下是进步文学青年的杰出代表。 《故都的秋》这本书是以书信的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在这一篇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故都的秋》,在这篇短文中,郁达夫紧紧的围绕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下笔,因为他饱尝了北国的秋。郁达夫先生首先拿出南方的秋,衬托北方的秋。点出北方的秋,浓烈,醇厚的滋味。之后,郁达夫先生,选取欧洲最为寻常的景物作为对比。然后,再写北国的秋在普通人的日子中“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来细细品味故都的秋。我想许多人读这篇文章,读着读着,应该会想到欧阳子所作的《秋声赋》。我觉得他们两位大师所写的秋天场景,都是差不多的,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凉风嗖嗖,树叶也在轻轻地颤动。秋的景色被写得十分悲凉、伤感!使人无端生出忧愁。 如果是我来写家乡秋天的场景,我不会像郁达夫先生那样写得那么悲凉。我想我更多的会写家乡的美景,我的家乡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特别美,虽然没有北国的秋天那么天高云淡的沁人心脾,但是江南的秋天细腻委婉,韵味悠长,也是很值得回味的。我并不想写在这里发生过的某一个故事,而仅仅想把江南的秋天写一写。江南的秋天是那样的美好! 总而言之,郁达夫先生所作的《故都的秋》这本书,是非常好的书,非常适合我们阅读,里面许多优美的语句,还有引用的典故以及写作方式都是很巧妙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秋的韵味 ——《故都的秋》读后感 杜昕安 秋,是一个悲凉的季节,通常都被作家用来描写伤感的时侯。郁达夫先生也是这样觉得,他写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围绕着故都“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的秋”来写。 郁达夫先写出了南方的秋,用来衬托北方的秋。用看不饱,尝不透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清凉的,南方的秋,来突出北方的秋那样浓厚的滋味。 郁达夫先生写槐树、写秋蝉衰弱的残声、写奇特的秋雨,等等秋的景象。写北方的枣子树,果树的奇景。写出了故都秋浓厚的意境,姿态。故都的秋,处处都体现出了浓厚的秋的味道。 后面,还谈到了关于秋的文字。“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 8、 《故都的秋》读后感作文
    《故都的秋》读后感 章晨宵 我喜欢郁达夫的文章,喜欢它的静,它的孤独,它的忧郁,而这往往正是我的文章中所做不到的。 郁达夫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因为他此生深有感触。悲凉沉郁的"故都之秋”;失散多年,竟成永别的好友"志摩";归家时丧子的"孤独者";孤独中前行的"零余者";被自我摧残,已颓废的"沉沦者"。尽管郁达夫的一生只49岁就终结了,但却经历了很多。 他留下的这一段段文字,何不是出来自内心深处的一声声呐喊。它表达着郁达夫心中,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对祖国强大起来的热切呼唤。他也没有光靠空想,还积极参与了各种抗战活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之所以喜欢郁达夫的文章,是因为其中有许多的心理独白,把一个“零余者”的内心世界完完全全地刻画了出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还有大量的环境描写,这就直接渲染了我的情绪,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郁达夫很擅长制造一个忧郁的环境或人物,这便使他的文感到更忧郁。 秋之韵 ——读《故都的秋》有感 寿君南 我是生活在南方的。南方的秋,有香飘十里的桂花香弥漫于空中,有黄金的银杏叶翩翩起舞,有黄澄澄的橘子诱你去摘……这样的秋,我已觉得很美! 但看了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后,我对北国的秋有着深深地向往。郁达夫先生说,南方的秋是浑浑沌沌的,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反之,北方的秋是浓烈、醇厚的。 北方的秋天有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透过槐树叶子的一丝一丝的阳光,那静静绽放的牵牛花,带来了“秋之清”;北方的秋天有着许多槐树,早晨起来,那槐花无声、无色、柔软细腻,铺得满地,带来了“秋之静”;北方的秋天有着秋蝉衰弱的残声,无时无刻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像是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呢!北方的秋雨比南方的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秋蝉和秋雨带来了“秋的悲凉”;北方的秋天有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有枣子树,有柿子树,还有葡萄藤……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金色的时光。让人看到了“秋的生机”。 秋的颜色,都带着一种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秋的气质是感伤哀愁的,且不分古今中外。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郁达夫先生说,假如南方的秋像黄酒,那么北方的秋就像白干;假如南方的秋像稀饭,那么北方的秋就像馍馍;假如南方的秋
  • 9、 秋的韵味_《故都的秋》读后感600字

    秋的韵味_故都的秋读后感600字:

    秋,是一个悲凉的季节,通常都被作家用来描写伤感的时侯。郁达夫先生也是这样觉得,他写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围绕着故都“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的秋”来写。

    郁达夫先写出了南方的秋,用来衬托北方的秋。用看不饱,尝不透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清凉的,南方的秋,来突出北方的秋那样浓厚的滋味。

    郁达夫先生写槐树、写秋蝉衰弱的残声、写奇特的秋雨,等等秋的景象。写北方的枣子树,果树的奇景。写出了故都秋浓厚的意境,姿态。故都的秋,处处都体现出了浓厚的秋的味道。

    后面,还谈到了关于秋的文字。“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你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常常会让人感觉到悲凉。这是人人都可以感觉到的。给人带来的感触,总是深沉,幽远的。

    从文中也可以看出,郁达夫对这北国之秋的眷恋,喜爱之情。读完了这篇文章后,令人回味无穷,虽然文中的景物描写很少,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体会。可是,我们仿佛能看到北国之秋,那浓厚的秋意。

    我们却感受不到那深沉,悲凉的秋。我们就不能感受到秋蝉,那衰弱的残声。而我们觉得,那是吵闹的,嘈杂的,令人心烦的声音。也不会感受到“一层秋雨一层凉”,而会觉得:这雨害得我不能出门了。秋季时,每当我们走在路边,总会说:“桂花好香啊。”“看,桂花开了。”可是,我们却不能真正的感受到浓厚的秋意。我们感受不到秋意,是因为_时代变了。秋的宁静,韵味,都被人们淡忘掉了……作者:杜昕安

  • 10、 赏析《故都的秋》800字2024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北国的秋天。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驯鸽飞声、蓝朵、槐花、落蕊、秋蝉,在作者笔下都那么富有韵味,包含深情,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芦花是凄美的,怀着淡淡的忧伤;柳影是翠绿的,抱着美好的希望;虫唱是热闹的,抚不平心头的千万思绪;夜月是宁静的,寄托了不尽的思念;钟声是悠长的,故都的秋令人回味无穷。泡一壶浓茶,了却不了心头的牵挂,品味的,是凄婉的哀伤,还是那剪不断的思念?苦涩的,是愁苦,还是那秋的凄凉?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宛如明镜;偶尔飞过几只驯鸽,能给家乡捎封信吗?于是,心湖又漾起涟漪。一丝丝日光,给淡淡的秋添了不少乐趣,静对牵牛花,凉凉的,秋意盎然。北方这路边的槐树,开满了槐花,更为小路铺上了花毯。当环卫工人扫去时,心中一定又空荡荡的,盈满了寂寞,想想秋天,又不由得伤感起来。秋蝉残声,意味深长。在作者眼里,秋已不再是秋了,而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或是一首深沉的诗,读来处处有韵味。特别在杭州,当秋与故乡,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时,秋就又多了几份寓意了。远隔千山万水,故都的秋自有它的独到之处,使作者万般眷恋,终身难忘。

    我从未游览过北京的秋天,也从未品尝过那里的风韵。但秋的讯息,却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一叶知秋。秋先给每片叶子戴上金项链,再把它们打扮成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在叶子上写上秋天的信,然后,精灵们就飞舞着,把信儿送到千家万户。有时候,它们也会穿上火红的衣裳,在湖面上划着小船,悠然自得。无锡的秋尚是如此。丝丝秋雨下起来了,在天地间挂上银帘,迎接秋姑娘的到来。淅淅沥沥的秋雨,遍布整座城市,像是给都市蒙上了一层白纱。秋风吹拂着,带来阵阵凉意,竹波浪状?ahref='/s/dongwu/xiaogou/'target='_blank'>狗??ィ?盎├不├病保?馗柙匚瑁??奖橐叭?撬?堑纳碛啊7闶魇亲罨钤镜牧耍?卮靥??幕鹧媸乔镒罹呱??幕?妫?彩乔镒罹呤?獾木跋蟆?ahref='/s/zhiwuzuowen/hehua/'target='_blank'>荷花早已谢了,只剩残花半叶在风中摇曳,给秋抹上一层凄凉与伤感。极偶然的,卷起一阵风,惊起一群大雁在天空盘旋,随即,顺势抖抖翅膀向南方飞去。雁过留声,等发现的时候,也许早已飞远了,只有那矫健的身姿还隐约在眼前晃动,难以割舍。天空归于平静,仿佛是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世界一下子变得异样沉寂,旋风似乎卷走了一切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3-06-03

  • 2023-05-2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7

  • 2023-04-22

  • 2021-05-29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6-06

  • 2019-10-29

  • 2019-09-28

  • 2022-10-05

  • 2023-04-18

  • 2023-04-30

  • 2023-06-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1-11

  • 2023-01-06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6

故都的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故都的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故都的秋读后感、2024故都的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