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气质论读后感 > 地图 > 气质论读后感,2024气质论读后感
气质论读后感相关栏目
气质论读后感热门栏目
气质论读后感推荐
气质论读后感

(共 6320 篇)

  • 1、 《气质论》(优质读后感)

    《气质论》读后感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他们有的对新环境的适应很费劲,难以接受新的事物,在融入集体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有的对一些刺激性事情的反应很大,若是难以接受这类事物的变化,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来,不只是无休无止的哭闹,甚至对别人的安慰和劝解都打心底抵触;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合理的作息时间,本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到他们这儿就非常随性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使他们乐在其中……这些都让我们很是头疼。最近读了这本《气质论》,从中了解到一些非常有用的知识。《气质论》这本书介绍了九种气质类别:1.活跃水平;2.节奏性(规律性);3.趋避性(接触或排斥);4.适应性;5.反应阈;6.反应强度。7.情绪质量;8.注意力分散度;9.专注度与耐力。每个孩子也有不同的气质特点,这些概念的提出对研究每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对有着不同气质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获得成长。原本平时内向腼腆的小薛,自从写日记以来,也在自己的日记中展现了一番“真性情”:“吃吃吃,胖子的命根;跑跑跑,减肥的法宝!”竟然在日记中称自己“胖子”,看来他还有原本很难被发现的幽默乐观啊,这一句减肥口号真是让他在我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又饱满了好几分。不善于说话,却可以用书面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成长得倒是挺快的。小怡,一个不是很爱说话的女孩子,对学习也不是很上心,经常性地不写作业更是让人头疼不已。看似因为懒惰,实则或许又不是这样,毕竟那一次,她主动帮助值日生扫了地,还会用小扇子帮人扇风。若是懒惰,不该有这些举动才对。若是以后能将生活中的这份热心肠、这种勤快劲儿扩展到学习上,想必会更让人欣慰。小周,一个教室里过于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个常常出现在我笔端的名字,依稀记得那时候他调皮捣蛋的模样,总是嬉皮笑脸的面容,着实是让我相当头疼的存在,那是一段时而哭笑不得的曾经。偶然间,我发现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在写作文一方面。偶然的偶然,学校有那么一场作文大赛,我推荐了他参加。发生了后来的一些故事,他凭着“周选人”的名字,成了班里小有名气的人物。再后来,他成了语文课代表,虽然脸上依然时常挂着那“不羁”的笑,但一步一步,坚定不移,看到的是他踏实的脚印。再忆起那把小洁递来的小红伞,让我不再为寒冷无情的雨滴而心烦,相反的,雨天倒是让我有了一丝丝期盼。每当下雨时,若是我带

  • 2、 《气质论》(精选读后感)

    《气质论》读后感初闻《气质论》,以为这是一本讲述人的“性格、修为”的书。再读《气质论》,才发觉并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这是一本理论性很强,但是又包含了实验与调查实践的研究性书籍。本书作者斯泰拉·切斯与亚历山大·托马斯做了一项开创性的“纽约纵向研究”,旨在对气质概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婴儿、儿童、青少年与成人的气质特征对应着独特的个人行为特征。这项发现已经被广为接受,被视为行为表现心理机制的基础。本书带领读者从概念,包括气质的定义及支持并扩展这项定义的研究入手,逐步深入到对气质及其对于各类相关实践与特殊群体影响的具体探索之中。本书各章涵盖了了解气质的临床访谈和拟合优度在气质上的概念,还有父母指引,父母与儿童教育,学生行为表现,儿科实践,护理实践,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心理治疗,生理学研究,文化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内容。本书结尾对成长心理学将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展望。初读这本书有一种云里雾里的迷茫感,听线上书吧姚老师的分享又渐渐清晰。印象最深的是对“拟合优度”概念的讲解。姚老师通过两个生动形象的现实中发生的实例,对拟合度优和拟合度差分别做了说明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唤起了我的思考。当面对“随和型、棘手型、慢热型”等不同类型的儿童时,我们不应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儿童必须怎样,儿童有儿童独特的、很难改变的气质。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给他提供一种适合其成长的环境,让其拟合度是优,渐渐的等孩子长大了,再去告诉孩子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当孩子能意识到的时候,他是会试着改变自己,从来变的更优秀的。生活中孩子不可能完全一样,一定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我们最好提供一种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达到“拟合优度”,这样是非常利于孩子发展的。而且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这些特有的不同的独特性有目的地进行因材施教。此外,面对“棘手儿童”我们不能太过着急,要从心理上接受孩子的各种表现,并能够理解他,然后对她进行适当的说教,我们要做到“温柔又坚持”,温柔地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帮他变的更优秀,又要坚持拒绝其各种不合理的要求。当然,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仅这些,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的“研究”思维,让我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让我对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让我对以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更为理性的思考。分享:

  • 3、 读《气质论》有感(精选读后感)

    读《气质论》有感说起气质,就会很容易想起一些词:高贵优雅、清秀可爱、素雅恬静、妖媚艳丽、从容淡定、温文尔雅、活泼跳脱、沉静内敛等等。百度词条搜索,会发现有关气质的“官方解读”:气质:(1)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行动上的表现;(2)指人的风格和气度。心理学说: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形态,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而在《气质论》一书中,提出的气质理论,带给我们全新的认知和感受。按常规阅读习惯,拿到书之前我都会先百度搜索相关评价和内容梗概,结果果然没让我失望:本书各章涵盖了了解气质的临床访谈和拟合优度在气质上的概念,还有父母指引,父母与儿童教育,学生行为表现,儿科实践,护理实践,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心理治疗,生理学研究,文化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内容。本书是两位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领域卓越人物的原创巨献,全面介绍气质理论的经典作品,而且气质理论为许多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尤其是作者斯泰拉·切斯与亚历山大·托马斯从1956年开始持续的20余年的“纽约纵向研究”,用大量案例和实践经验向我们阐释了气质的九种类别、三大气质集群、拟合优度等理论和概念,让我阅读兴趣倍增。仔细阅读,我发现本书吸引读者的最重要方面除了新理论和概念的提出和认定,还有很多详实经典的案例呈现,让我们更真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第11章提到的桑德拉的案例,让我们知道,像桑德拉这样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棘手气质类型。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桑德拉父母就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她睡眠与进食不规律、在首次洗澡时大声尖叫、使劲吐出新食物等表现。桑德拉是个挑剔的孩子,但由于父母对她做出了耐心与清晰的回应,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日常生活的日程。还有格劳丽亚、卡尔等事例,都让我们对孩子的气质类型及应对策略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另外,对于书中提到的新名词:拟合优度、拟合差度、cp感等对我们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如果要说《气质论》一书带给我的收获,最大的一点应该就是:无论作为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明确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并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最大

  • 4、 气质论(读后感大全)

    《气质论》读后感《气质论》中的桑德拉天生气质与众不同,是属于“棘手型气质”,她不容易照顾,入园,入一年级,入初中,反应都很激烈,幸亏桑德拉的父亲是以为优秀的心理学家,深知孩子的心理状态,也明白特殊的孩子应当怎么对待,深知还能在需要的时候指导孩子的老师,给予帮助。桑达拉的父亲还知道自己这种“棘手型气质”孩子在高兴时很热忱,充满了活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松紧结合,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有时灵活宽松,有时又非常坚持。而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桑德拉这样的孩子,可是,家长碰到这种孩子,大部分都束手无策,他们作为家长,却十分无奈。我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话就是:老师,我们家的孩子我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脾气大得很,你帮我说说他吧。这样的家长面对孩子时候的退缩,稍有不慎,有可能会毁了孩子。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小姑娘,在班级里几乎不怎么和别人家交流,动辄就说大家都不喜欢她,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稍微批评一下,立即哭得不成人样,就这样一个看似内向脆弱的孩子。有一天,她的水杯被人摔了,她哭了一下午,怎么劝也没有用,同学答应给她买个新的一样的,也要哭,总之仿佛为了哭而哭,放学哭出校门,见到她的奶奶,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哭得更加响亮了,一边哭一边打她奶奶,还说要去死。她奶奶一再做各种保证,保证买鸡腿,保证今天给看电视,保证今天去买裙子,保证买个更好的杯子。然后无奈离去。女孩子是一路哭回去的,而她奶奶就一路揽着她。还有一次,这个孩子因为别人在聊天的时候看了她一眼,她觉得对方对她不怀好意,于是回家对家人说自己要去死,在学校活不下去了,大家都敌视她,在家里闹着要自杀。她的奶奶立即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安慰她,家里人的话她不听。于是我经过了解各种情况,明白了这个孩子的敏感所在。她经常会把内心的想法放大,而且热衷于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而她的父母对她的内心从不深究,遇到情况也只是训斥两句便不再有交流。这样反而让她更加受伤,“受害者”的形象更加严重了。长此以往就完成了她这样的性格气质。我仅仅几句话就知道这个孩子只是因为需要用这样的行为去凸显自己而已,她在学校里是一个内向不起眼的存在,自己又不敢表现自己,但是又想要表现,于是就开始另辟蹊径,动辄要死要活,这样,就能够在班里和家里都得到些许关注。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由于社会整体育儿方式趋向的问题,很多这样的孩子并不能得到家长充分的关注与帮助,反而很多家长会把他们看做是累赘

  • 5、 《哈佛女孩气质课》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哈佛女孩气质课》。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微笑遇人,微笑,这个简单的动作有着很大的魅力。著名的辛迪克劳馥曾经说过女人出门若忘了化妆,最好的补救方法就是亮出你的微笑。微笑,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表情,一种神态,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在生活中,我们认识的人很多,我们可以每天都对他们微笑,让他们知道你有多好。对待陌生人,我们也可以如此。一个微笑,或许可以让路人感到无比亲切;一个微笑,或许可以让失败者看到黎明;一个微笑,甚至可能让犯罪分子放下作文手中的屠刀。所以,学会微笑吧,一切便掌握在你手中。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要做到不张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质。我们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又何必张扬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谦虚的人往往都有一种动人的姿态,不自夸,不炫耀,静静地做事。如果过分的自夸、炫耀,往往会给人一种浮躁的印象。所以,学会不张扬,你便会一步步走向成熟和优雅。

    《哈佛女孩气质课》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气质的女孩。女孩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有气质,气质决定女孩的一生!

  • 6、 红色气质观后感

    红色气质观后感(一)

    王明亮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共产党人清楚的认识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习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设中的贡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党旗飘扬,随之而飘扬的,还有我们让国家变得更好的坚定信仰。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常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更改。

    红色气质观后感(二)

    正值青春 我们正好——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

    在党95岁生日的当天我观看了由新华社精心打造的9分5秒时长微电影《红色气质》,微电影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光辉历程。影片中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就义的瞿秋白、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为了周总理嘱托治棉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几代共产党人借助影像与家人和同志再次"同框",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最艰难中成立,经历黑暗中摸索,到领导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这一伟大征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短短三十几年时间里,有三百多万共产党人为国捐躯,从白色恐怖时期、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先烈付出了血的代价、经受了信任的考验,用鲜血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诠释着什么是"红色气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使新中国赢得了快速的经济复苏发展和国际地位,他们用艰苦卓绝诠释着什么是"红色气

  • 7、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在《中国人的气质》译本的封面上有两段话,深刻地反映了这本书的份量。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鲁迅

    美国人心目中的映象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来加以完成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气质》书中关于中国社会差别的叙述十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分析学的基础。美国现代汉学奠定人费正清

    这本鲁迅先生在生命最后时间依旧记挂的书同鲁迅先生一样,像一把利刃,每一个文字都直指灵魂深处。虽然书中不乏作者作为西方人居高临下的傲视与偏见,但是当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这个19世纪庞大而羸弱的民族时,他眼中折射出的影像是发人深思的。

    气质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一直以来,我们对自己的国民性和国民气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省,时至今日,虽然已不是处在那个任人欺凌的年代,但在这样一个物质化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国民性中的负面气质愈发显著,以至于遮掩了曾经熠熠生辉的优良传统。对他人过于苛刻,对自己却总找些借口原谅自己。因此在这个物欲高度膨胀的今天,阅读《中国人的气质》不失为民族的自我反思。

    在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空后,书中的一些锐利的批判依旧引入深思。一直以来,爱面子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气质,如明恩溥所言,面子是一把钥匙,用它能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这种注重形式、否定事实、拼命掩饰的习惯衍生出了许多负面的性格,比如过于拐弯抹角、商场上的不诚信、人际交往中的不真诚以及满是谎言的欺骗,重大社会活动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也正因为这种爱面子,使我们不愿去触及民族本身积累下的劣根性,更不用说是去批判与改正,因为这有损民族的面子。面子一词以表面的掩饰为主,其中包含着伪善的意思。可以说,爱面子的重要内涵便是伪善。表面上风度翩翩的慈善大户在绅士的另一面可能是老奸巨猾吸金无数的商场黑老大;明明犯下错误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编出一个弥天大谎来掩饰错误,可以说,中国人气质中矛盾和冲突的成份很大部分是源于爱面子。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剖析便是缺乏公共精神。一直以来,国人的公共素养一直被人所诟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语也时常可以听闻。诚然,一直处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上至帝王,下至平民

  • 8、 有气质的人的早安心语1000字

    提到写文档,很多人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动笔思考,有了优秀范文的展示,我们才有了借鉴标准。经常阅读范文,可以打开我们的写作思路,写作范文时需要关注的几个点你都清楚了吗?为此,栏目小编特意呈上“有气质的人的早安心语”,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有气质的人的早安心语 篇1

    1. 失去的后遗症是害怕重复痛苦,所以,只要你好,不管多苦,我愿独自面对。晚安!

    2. 当你发现人生的苦痛和荒谬是那么的当然,你该知道眼泪不是对付它的最好的办法。晚安!

    3. 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原本可一笑置之,轻轻的带过,却是弄得山雨欲来,沸沸扬扬,这是不明智之举。晚安!

    4. 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原本可一笑置之,轻轻的带过,却是弄得山雨欲来,沸沸扬扬,这是不明智之举。晚安!

    5. 一个人自愈的能力越强,才越有可能接近幸福。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不伤人害己,于淡泊中,平和自在。晚安!

    6. 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晚安!

    7. 他若真的爱你,你可以是任何一种女生,可以任性,可以不温柔,可以无理取闹。他若爱你不够,你才需要完美,才需要服从,才需要温柔体贴,才需要委曲求全。晚安!

    8. 不管一个女孩子长得有多美或者多丑她都会经历爱情,他们会在爱中迷惑,会在爱中受伤。爱情永远是对等的永远与经济能力挂够,永远不可能一方给予另一方挥霍。晚安!

    9. 我愿把真心祝福化作一阵柔风,给你吹去一身的疲惫,我愿把真情问候化作一曲音符,给你除去一天的烦愁。在这宁静的夜晚,愿祝福和问候紧紧将你围绕,伴你甜美入梦。晚安!

    10. 睡吧,有我在你门外站岗放哨,你安心的睡吧,大胆的睡吧。

    11. 生活有一百种过法,别人的故事再好,始终容不下你。活成什么样子,自己决定。晚安。

    12. 放爱一条生路,别再作茧自缚。晚安!

    13. 过去,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但绝对不是一个应该长久逗留的地方。晚安!

    14. 刷牙是件悲喜交加的事。一手拿杯具、一手拿洗具。

    15. 最感叹的莫过于一见如故,最悲伤的莫过于再见陌路。

    16. 不是没有想过与旧友重新来过只是我发现时间改变了许多。

    有气质的人的早安心语 篇2

    1、人生就像一座火山,当你生气和愤怒时它会爆发,当你高兴和欢乐时它会喷出地下泉,浇灌脚下的花花草草。

    2、时间是

  • 9、 读后感大全:英雄传奇史诗气质——《打狗棍》读后感

    《打狗棍》是郭靖宇融合了家族历史,积淀了三十多年而制作的热河人民革命史诗。

    为什么取打狗棍这个富有草根意味的剧名,郭靖宇回答:剧中有这么一段话打狗棍,专打疯狗、恶狗、汉奸狗、侵略狗!杆子帮,保家、卫国、兴邦!剧本开篇这样写道:用一个人的传奇,讲一讲热河人民永不屈服的历史。热河虽小,在故事发生的那些年代里,她代表了整个中国。

    打狗棍,专打疯狗、恶狗、汉奸狗、侵略狗!杆子帮,保家、卫国、兴邦!戴天理无意间得到了打狗棍,成为热河杆子帮的领袖,杆子帮反对侵略、反对鸦片,这支民间正义之师,惹怒了利益集团,也因为戴家、那家、马家因为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认识截然不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继而发展为仇恨,使戴天理与那家大小姐那素芝以及他的同门师弟那图鲁演绎了一段爱恨情仇。

    戴天理刚刚出生的孩子,就被他的仇敌那图鲁暗中指使偷鸡摸狗的耗子给偷走了,马九斤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被老二婶和那素芝收养,当做自己的亲儿子养了二十几年,马九斤从小被灌输老那家和老马家与戴家的仇深似海,不共戴天,马九斤就一直将自己的生父当做仇人。

    当抗战爆发,戴天理组织抗日义勇军,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热河儿女放弃家仇,同赴国难,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在戴天理为了抗日而多杀鬼子,为了保护弟兄,身负重伤,又被自己的哑巴徒弟枪击腹部,后来,那素芝良心发现硬逼着自己的养子认生父,马九斤蒙了,自己恨了二十多年的人是自己的父亲,自己还差点对他痛下杀手,不禁心底百感交集,在一干人的期待目光下终于含泪喊了一声爹,这一声,仿佛消除了二十几年的恨和仇,使众人共同抵御日军的侵略。

    整本书中的女性也都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热河名门望族那家的大小姐那素芝,她的婚姻不美满,阴差阳错却让她成为了仇人之子马九斤的养母,那素芝虽恨戴天理入骨,同样深知这是仇人的儿子,可伟大的母爱让她仍对这个小生命视若己出,将马九斤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长大,这一份宽容,慈悲,怜悯让人感动,使之为之感动落泪。

    而戴天理的养女戴若冰也是一个使人敬佩的女性,勇于追求爱情,忠义爱国,实乃一位奇女子,尤其是刑场婚礼感天动地。不用想,这一幕都一定会唤起观众的记忆和共鸣,结婚的两人既是师生,又是战友,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了种种考验,成为革命情侣。两人被捕后被敌人施以酷刑,在临死前,戴天理在刑场上为女儿女婿举行婚礼。两个人遍身伤痕身带手铐脚镣慷慨就义的一幕,堪称全剧中最震撼最悲

  • 10、 伤寒论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论杂病论读后感【1】

    冬天容易感冒,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不挂吊瓶,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药挂水,不小心还弄个肺炎出来,为什么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类的器官病变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反而体质比现在的孩子要好?

    当时处在冬天,对感冒发生了兴趣,我在网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从对人体遭遇寒气开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感冒在人体内的一步一步的变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谁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伤寒论》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时所能体味的那种意境。

    虽然我临时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时间长了我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书倒是懂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呢,谁知道翻译成白话文的那个人自己水平任何?

    终于在一次图书展览会上我找到了一套中医书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注释,而且还有京城名医之后写的译文,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

    尽管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比较晕,看不懂原文且不说,看了译文我都晕晕乎乎,好在不要考试,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没精力对照着看,要不干脆看译文。

    时间过去了半年,一本书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我还在看,同时通过其他方式,或者是中医名家的讲解,或者对一些我们见到病症的讨论,我发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无知,因为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从原来的碰到谁感冒了喜欢买弄一点医学知识到现在闭口不言。

    用小侄女的话说,你们家净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时不常见到的书,别人不常常吃的东西。

    但我相信,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比美国200年左右的东西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伤寒论》第8条读后感【2】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考《千金翼方》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其经竞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金匮玉函经》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有当愈者,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伤寒论》中以行其经尽故也一句,在《千金翼方》和《金匮玉函经》均作其经竟故也。

  • 2019-09-21

  • 2019-11-16

  • 2022-12-29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8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1-02

  • 2019-09-21

气质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气质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气质论读后感、2024气质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