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 地图 >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3 来源:互联网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也许下面的“《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正合你意!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在《中国人的气质》译本的封面上有两段话,深刻地反映了这本书的份量。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鲁迅

美国人心目中的映象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来加以完成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气质》书中关于中国社会差别的叙述十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分析学的基础。美国现代汉学奠定人费正清

这本鲁迅先生在生命最后时间依旧记挂的书同鲁迅先生一样,像一把利刃,每一个文字都直指灵魂深处。虽然书中不乏作者作为西方人居高临下的傲视与偏见,但是当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这个19世纪庞大而羸弱的民族时,他眼中折射出的影像是发人深思的。

气质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一直以来,我们对自己的国民性和国民气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省,时至今日,虽然已不是处在那个任人欺凌的年代,但在这样一个物质化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国民性中的负面气质愈发显著,以至于遮掩了曾经熠熠生辉的优良传统。对他人过于苛刻,对自己却总找些借口原谅自己。因此在这个物欲高度膨胀的今天,阅读《中国人的气质》不失为民族的自我反思。

在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空后,书中的一些锐利的批判依旧引入深思。一直以来,爱面子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气质,如明恩溥所言,面子是一把钥匙,用它能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这种注重形式、否定事实、拼命掩饰的习惯衍生出了许多负面的性格,比如过于拐弯抹角、商场上的不诚信、人际交往中的不真诚以及满是谎言的欺骗,重大社会活动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也正因为这种爱面子,使我们不愿去触及民族本身积累下的劣根性,更不用说是去批判与改正,因为这有损民族的面子。面子一词以表面的掩饰为主,其中包含着伪善的意思。可以说,爱面子的重要内涵便是伪善。表面上风度翩翩的慈善大户在绅士的另一面可能是老奸巨猾吸金无数的商场黑老大;明明犯下错误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编出一个弥天大谎来掩饰错误,可以说,中国人气质中矛盾和冲突的成份很大部分是源于爱面子。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剖析便是缺乏公共精神。一直以来,国人的公共素养一直被人所诟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语也时常可以听闻。诚然,一直处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人有公共这一概念,只有属于自己和不属于自己的区分,千年的封建统治驯化出顺从的驯服,也使他们只关注自己拥有的,多管闲事只会徒生是非,家长制的压制和小农经济固有的封闭性使中国人过于着眼自身利益。小贩们肆意占据主干道,妇女们堂而皇之地将被褥晒在大街上,对公共设施豪不爱惜地使用和肆无忌惮的破坏,在两百年前和现在依旧存在。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大多数国人眼中,只要自己不对之负责,只要这与自己利益无关,便毋须考虑。只有是在改朝换代的危急时刻,有赤子之心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民族危亡关系每个人利益时,那微薄的公共精神才得以维系。

当然,虽然作者在书中自勉道:永远都要在反面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给予中国人正面评价。但他始终没有放下他的西方文化中心论以及他在面对中国人时怀有的优越感,这难免会有偏见和误解。被认为是传统美德的品质却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被贬低,如孝顺、注重礼节、知足常乐等,也许在社会发展中这些品质衍生出了其不合理之处的行为,但其根本却仍是非常值得继承发扬的。至于他们认为的拐弯抹角的才能,那是数千年体制重压下扭曲了的性格,而非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就如黄山松的盘曲环绕是悬崖绝壁的杰作,这是环境使然,并非固有的民族性。

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两百年来一些气质表现的变化。国人从昔日闭关锁国的保守到改革开放的吸纳,其中有的变化有过犹不及的趋势,从轻视外国人到当今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从节俭到追求奢侈,从缺乏同情心到过于溺爱孩子,如何从国人和西方气质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发扬、修正、变革、舍弃中做到中庸之道,在21世纪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本五分事实、三分误读、二分谎言的书,是一本善意和傲慢并存、真相和偏见同在的书,但真正重要的在于读者的心态而非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怀有一种自信而又虚心,坦然而又警觉的心态去审视自己,从而深化思考,得到气质上的升华.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一)

记得以前文静曾经这样写过林公语堂先生。俯仰风云高层上,不同梨花待西厢。

现在想来,此话甚妙。读罢林公着作,近乎本能地崇拜他老迈的圆熟与慈祥的智慧。一本【中国人】(亦称【吾国与吾民】),是这一个洞察世情的老先生身为中国人一员的忘情的回顾。

他定是一爱一这方土地的,并且一爱一得深沉。如果没有血胤中的那份深深的眷念,若孤鸟思归,游子念家,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篇一精一彩的着述?从字里行间,亦可发现痕迹。他总是忘情的说着吾国,道着吾民。虽也有讥诮,有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但我们感到的更多的是林公身为华夏子孙的骄傲。当其谈论着吾国千年来的宗族传统,谈论着乐天知足的民族心一性一,谈论着直抒一性一灵式的艺术偏好,谈论着恬淡热情的生活态度时,林公有如稚子般热衷。

也许这和他的身世亦有关联吧。从小出生在基督徒家庭,林公的童年与普通中国民众巨大的差异。至于后来漂泊海外,在西洋社会中目睹了形形色一色,光怪陆离的人和事之后,蓦然回首,发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格外地生出了一种回归甚至是皈依的情愫。这不难理解,就连仅仅是岀蜀的我也感到对于北方文化的格格不入,何况是深入另一个独立的文化体之中。也因如是,林公能以一个清醒的幻梦者的姿态,观察吾们的人生,不是戴上隔夜梦景中的幻想的色彩,而是用较清明的眼力。如莲般托生于中国文明的池塘,又能以深邃的眼光跃出池面以观之,故而林公看得深刻而全面。

玖罢此书,有种酣畅之感。我从未想过要去品味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也许是因为吾国的文化过于广博,让我心生无力之感吧。更深层的原因是我还没有获得与林公一样犀利的感觉与认知。我们这一代人,受外族文化的熏染似乎过多,已经与传统渐行渐远。要说我们是中国人,只怕还不一定。

但毕竟我们身上是中国人的血,儒家文化早就根植在了我们的基因之中,我们有着与我们先祖相似的想法和观念。所以,读者林公笔下的吾国与吾民,同感油然生之,一精一辟语句不时萦绕在耳边。

林公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典与摩登交接的时代,有如夏秋之间,昼夜更替,是衰惫的辉煌,是颓废的新生,也有身处逆流的彷徨。我想林公写出这本书,也是想以此证明中国文化的伟力与独特,悠久又绵长,来抵御西洋文明的冲击,同时又激扬中国青年的热情。我想,他已做到了!

林公的文字,大多文言,不甚晓畅。而这亦是林公的特一性一与标志。正是因为其中晦涩,更耐人品读,继而愈读愈口齿留香,愈读愈心神荡漾,愈读也愈心生向往。每每读到幽默词句,我都会情不自禁大笑一场,读到着者惠笔,我也饶有默契的莞尔一笑。此乃林公着作的高妙之处。

点点滴滴感受,不能穷尽。但我敢断言林公必为永世的伟大作家,而我也要做一个真正的伟力之中国人!

中国人读后感(二)

寒假一抽一空去书店买了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是台湾作家柏杨写的。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还有这个作家。书的名字一看就让人很敏一感,丑陋的中国人,心想这个柏杨还挺有勇气,看了简介和一部分内容,忍不住点头称道,语言很犀利、准确,把中国人的劣根一性一和一些坏品质描写得淋一漓尽致,很到位。特佩服其中的一句话,也算是中心句: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批评了中国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一团一结等缺点,每个缺点都会有相应的实例举出来,描写得很深刻也很真实。在他犀利的笔下,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这些缺点是普遍存在的,以至于今天还在继续蔓延。虽然这部书是批评中国人的,受到了很多国人的打击和辱骂,我觉得不能只是愤怒,我们应该感谢柏杨,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准备又形象地反射一出中国人的劣根一性一,当然,如果你看完后破口大骂那就刚好被作者说中,确实存在那种实质上的缺点。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他在书中提到的内容和观点,事实上这些东西也确实存在。网站上有的网友评论说看这本书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不然你很可能被书中那些话激怒,确实,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有点窝火,柏杨不是台独,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他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慢慢的以平和的心态看下去,其实他说的对,正如他在文中所写,在中国大一陆问那些文革中坐牢的文人为什么坐牢,那些人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准确:因为说了几句实话。短短几个字把当时大一陆的一切政治影响全部表达出来。柏杨在演讲中说他知道书一出来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愤骂和牢狱之灾,这也是影射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点,所以看这本书时我们应持有一颗平常之心,越是愤怒越是表现出自己的丑陋,无可厚非,柏杨老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中国人嗓门大,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总觉得自己嗓门越大越有理。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刻,先不说别的,就拿我在这里接触的那些无知的广东人来说,实在是素质差到了极点。除了张大嘴巴吆喝嗓子说着只有他们本地人才会听懂的地方话之外,其他一无所知,连句英语都讲不完整还觉得自己生活在国外比别人高一等。这是什么?是他个人的悲哀还是对于这批中国广东人的悲哀?说实话,实在是鄙视他们到极点!再比如上次那么严重的车祸,什么不管只担心自己的钱、钱、钱!那家人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对MurrayBridge整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坏,如果可以的话上网查一下轰动多大,而这种轰动是最坏的那种!他们却毫不在意,只祈祷可以少赔一点钱,可悲!

中国人的窝里斗是天下闻名的,在台北做生意,三个日本人说好,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而中国人则是你卖50,我卖40,你卖30,我卖20,如此的显露出丑陋的做法这一段对于中国人的窝里斗描写得也形象,往小的方面说,还是这里那些丑陋的广东人,为了多赚几块钱在厂里大骂甚至打架,试想那些看笑话的老外会怎么想我们中国人,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有的只是这点素质?不是说在这里的这批中国人被当地素质并不高的鬼佬瞧不起,有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行为确实让人不齿,更别说得到别人的尊重。话说回来,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更别说在意国家的脸面,在他们心里,只有钱才是第一位,为了钱在那些虚伪的鬼佬面前献尽俗颜媚骨,一舔一尽别人的屁一股,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实在肮脏至极!你在国内丢人就算了,都是自己国家人随便议论几句就完一事了,还非得把脸丢掉国外来,真是让人恶心!

其实个人并不是完全同意这部书里的观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虽然有缺点,但是闪光点也很多,我只是想借【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发泄一下自己心里的情绪,看多了这里那些广东人的虚伪和勾心斗角,如果我文笔够好的话特想写本【丑陋的广东人】来夸赞一下我所认识的广东人。或许这种心理也有点窝里斗的嫌疑,我只是觉得我们似乎特别需要纯净和善美,人一性一本是善良的,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东西慢慢污染了我们。社会是个大染缸,总能把一张干净无暇的白纸染得花花绿绿,让人费解!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1300字: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情绪复杂。文章写得很好,柏杨先生风趣幽默的文笔让我常常忍不住要开怀大笑,一边流泪,一边笑。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良药并不必须苦口,忠言并不必须逆耳。只是药不苦,又怎能让人们为了避免吃药而好好照顾自己以免生病;言不逆耳,又怎能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顺耳的话听多了,人会飘飘然。不管再怎样飘飘然的人,你要他回忆别人如何称赞他的,他也很难回答出来,但是逆耳的话就不同了。一个人很容易记住别人骂他的话,却很难记住别人夸奖他的话。

柏杨先生的作品很直接,而且不留余地地批评中国人。从历史上看,文章写的中国人,主要是台北的中国同胞,但是大陆的同胞也一样能够对号入座,这文章所讲述的确实是中国人的人性弱点,也诚然是中国礼貌的毒瘤所在。此刻大陆又开始提倡儒学;这没什么不好,问题在我们还讲那仁、还讲那义、还讲那忠;千百年前孔丘先生如何定义这仁、这义、这忠;千百年后我们仍旧这样定义。柏杨先生说得有道理,我们的文化已变成酱缸文化。

此刻,我们仍旧在一边骂其他国家其他名族一边引进这些国家这些民族的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贴上我们的标签,虽然口头上还是会说这些技术我们是从其他国家学来的,但骨子里恐怕认为这些技术已经变质了由其他国家传承而来变成我们土生土长的产品了。

我们比起八十年代,比起文革,比起大跃进,比起刚解放此刻要开明的多,从表面上看,我们正在逐渐的摆脱酱缸但骨子里真得变了吗?

柏杨先生笔下的中国人不爱笑;除了与朋友聊天或职业需要外,我在成都还很少看见大街上的人面带笑容,一团和气的。

柏杨先生说中国人将经历花在内斗上。西藏、新疆那么多数得出名字的反华组织首领有几个是外国人?当局又包容了几个?

柏杨先生说中国人缺乏同情心。成都人个性爱看热闹,请注意是个性,中国各地的人都爱看热闹。比如两辆车相撞了很快便围上一群人。他们是来帮忙驾驶员的?不!他们是来看热闹的。什么是看热闹?就是该做的事不做。你看:冷眼旁观的有;议论纷纷的有;品头论足的有;瞎起哄的有;扇风点火的有;火上浇油的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有;帮忙伤员的没有;帮忙把车辆移开的没有;打电话通知警察的没有;打电话通知医院的没有;礼貌规劝的没有(躲在人群中礼貌规劝的有);息事宁人的没有(在人群中息事宁人的有)。发展到网上看热闹就换了个名词叫盖楼,经常看见华文论坛上很多人把毫无好处的废话放在网上占楼层,就跟人看热闹一样,围了半天也没任何帮忙,反而还会造成交通混乱。

柏杨先生就应感到宽心的是,此刻的中国人不再脏乱。但是那只是因为他们重视面子确切的说他们重视的是假面子。像危楼能够入选某市最佳楼,要迎检了才开始打扫等等。

柏杨先生说得恐龙式人物,近年来每年都要出来露露脸,我也不屑去列举诸如林局长式的人物。

柏杨先生在书中常表扬美国,我明白美国没有他说得那么好,但是他书中的美国人的言行举止确实我们中国人学习。柏杨先生说自己崇洋,但不媚外。在我看来,柏杨先生既不崇洋,也不媚外。向好的方面学习,本就是人类共有的常识,却不知哪位先生小姐吃饱了没事干,发明了一个词崇洋。我翻了这么多书,都没看见崇中,既无崇中又何必说崇洋呢?洋人也好,不是洋人也好,都是人。是人,我们就就应学习其好的方面,摒弃其不好的方面。说崇洋的人,往往是奴性太重,所以必须要认为洋人和我们不同,要么高我们一等,要么低我们一等,真是笑话!时间有限,感悟暂时就记到这儿。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是本好书,很值得一读!好书啊!

《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品读了林语堂的《中国人》。最想以为他写的是中国的昨天,细细体味后,实际上他写的是今天的中国。而且,他真实地思考着自己的国家,反映人生的爱与悲,他会心地去理解国人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无情地去批判社会。我们看到了一个确实已陷入麻烦的中国,但也看出了这个民族有解决这些麻烦的能力,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健康、真实的中国形象。

《中国人》是之前在西方国家很流行的的《吾国吾民》最早全译本。它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作者林语堂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及其文化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它是有关中国的杰作,全书渗透着中国人的基本精神。美国总统布什曾这样评论过这本书: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精彩,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著名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也曾评论: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根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这是一个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结果,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剖析残酷的现实,为的是替中国寻找更多辨护的理由。

《中国人》讲述述了作者眼中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中国人的性格、思维方式、人生追求,妇女问题,政治社会问题,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最佳生活模式。作者语言朴质流畅,闲话家常般的娓娓道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林语堂在自序中声称:本书不是为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西方的爱国者而作,只是为那些没有失去自己最高人类价值的人而写。

他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既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表达了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周刊》也请著名评论家伯民撰写书评。他认为:林具有在欧洲、美国等地生活的丰富经历、这使他能够以慧眼全方位评论西方的文化习俗。他对西方文化有着丰富的认识和了解。他的笔锋温和幽默。该书是以英文写作、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力作。作者以一种整体式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文化学者眼中的中国,其方方面面的精细描写让人重新认识一个伟大的国家。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书中写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好像是在迂缓而安静地向前蠕动着,这是一种沉着坚定的生活的范型,不是冒险进取的生活的范型;其精神与道德习惯亦相称而具有和平与消极之特征。这就是历史上常间歇地被北方民族所征服的根源。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还有就是林语堂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西方人对《中国人》大加赞赏,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过于陌生,一切都觉得有趣。那时他们只是认为中国是完全堕落的另类,是文明畸形。通过这本书的全面描述,真实地了解中国人的各方面,其实这书只是表达了一下他自己的观点,是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并且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随时准备接受人们对我的批判。任何经历了人间沧桑的人都能在茶余饭后品出些中国人的道来。

另外,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明显也在说着现在的中国。

引用美国一个著名书评家的话: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在的中国,只要读一本《中国人》就足够了。从林语堂先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赤子之心、文人之诚,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所感触。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

《忐忑的中国人》刚出版的时候,一度销售很火爆,那天打开当当网准备买几本书,习惯性地浏览了一下网页推荐的书,一下子就瞅到了这本《忐忑的中国人》,没有过多地去思考,就毫不犹豫地添加到购物车,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它销售火爆被推荐,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梁晓声老师的新作,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名称和简介吸引了我。人类的历史上似乎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多于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叫中国人;而在这个国家的国力变得空前强大的二十一世纪的初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几乎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这种焦虑和忐忑不同于任何动荡年代,包括战争年代的焦虑和忐忑因为那种年代人心尚有盼头:动荡总会结束的。这种焦虑和忐忑却似乎是太平盛世光景之中的,人心介于有盼头与放弃了盼头的无为的焦虑与忐忑之中。忐忑,多么形象地说明了当代人的焦虑和不安。

书收到后,因为没那么多的时间专心静坐下来读,随手房在客厅的茶几上,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后便会拿起来翻上几页,断断续续的终于读完了,感触颇多。

首先是使我对作者梁晓声有了更多的了解。读大学的时候,一个读中文的朋友就推荐过我看他的作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也就读过那么几部,所以还不敢说对之有多深的了解,但是通过《忐忑的中国人》,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诚的而执着的人,为了文学为了良知,他奉献了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着他所认为对的东西,他真诚地对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面对社会不公正不阳光现象,他敢于指出、反抗和斗争。

其次是使我对于作家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提起笔来,我们都可以随手写上几篇散文、杂文,或者是小说,但是要真正做一个作家,并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去写作却是不容易的。一个真正的作家,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之外,还要时刻保持思考的头脑,且思想必须要有深度,这就要求丰富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此外,作家还需要一颗执着、勇敢的心,要敢于正视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敢于直面一切黑暗,还要勇敢地去揭露和抨击,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来。

此外,它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上的很多现实问题的思考。焦虑一直是人类文化要解决的精神问题。神话西西弗就隐喻了这种生命冲突的永恒性。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代表人物荣格说,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人类会造成了许多潜在的焦虑。我们在海明威、艾略特等著名作家的的文学作品中,也随处看得见那种对人生、世界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彷徨和焦虑,生命的焦虑感已是一种普遍性的时代心情。焦虑,已然是我们人类常见的一种心理情绪、精神状态,也是人类的文学常常表现的一个文学母题。

在《忐忑的中国人》中,作者描写的当下我们面临的生存状态,向我们阐释的仍是人类普遍的焦虑和不安。在书中,他分析了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普遍焦虑的社会现状,其中郁闷、忐忑、彷徨、不安等成为很多人的心理态势,使现如今的很多中国人出现种种自我分裂和心灵危机,造成国人普遍精神贫困现象,即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因此,作者呼吁顶层设计改革,并希望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缘由中寻找答案,来找到这种拯救之途,通过个人问题、社会问题的解答,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期待着作者能够在日后的作品中继续深入地为我们解析。

《中国人的光荣》读后感


我国近代科技界的先驱、杰出的国工程师詹天佑,曾被我们敬的周总理称颂为“中国人的光荣”。他为中国科技事业和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事迹将流传千古。

记得三年前,那时我才8 岁,曾随爸爸从北京乘火车去张家口。在青龙桥车站看到站上巍然矗立着一座铜像,我问爸爸这是谁,爸爸说这是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当时我大惑不解,修路有何了不起,还给他塑像,那现在修了这么多的铁路,为什么不塑像呢?直到最近读了《中国人的光荣》才使我了解他的伟大之处,才更觉得他的铜像不仅矗立在青龙桥,而且已经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文章感人肺腑,特别读到文章中“为中国人争光”这部分,使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事迹给我的启迪颇多,对我的教育更深。

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压,连修一条铁路的权力都没有,这对有强烈国心的詹天佑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呀!詹天佑凭着超人的智慧和坚强的信心,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给了那些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争了光。

在学习上,他成了我前进的动力,成了我力量的源泉,使我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我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我们的祖国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奋斗终身。

在生活上詹天佑成了我的榜样。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了詹天佑,想到了他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顶着嘲笑,修筑铁路的情景,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我成为一个“三好生”,成为一个生活能自理的好少年。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他的铜像正是他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是中国人的光荣。他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也将永远激励我走上真正的人生道路。如有机会,我一定再去瞻仰他的雕像。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作文400字: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二十多年前,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轰动一时,但这并未引起国人足够的反思。不久前北京街头的一幕,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论战。

一位北京司机驾车违规行驶,一位外国妇女见状前去阻止。她将自行车横在街道上,试图制止司机前行。没想到,司机知错不改,反而下车与妇女搏斗好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男子汉,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人有一个就罢了,可飘过的人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反正不管我的事,打打这帮洋鬼子,灭灭他们的威风。同志们,此刻不是八国联军侵华,不需要你那份革命热情。丑陋的中国人呵,人家是在纠正我们的错误,看看我们干了些什么?

中国此刻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境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当你身处异国,领略美景之余,看到方方正正的汉字,你有何感想?亲切?爱国?错,错,错!你看清了字的资料了吗?请勿乱扔垃圾请勿随地吐痰。看到这些哪里来的亲切?

人家为什么要用汉字?为什么专写给你中国人?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让人望而却步。我们超多进出口货物的同时,也把中国人的丑陋出口到了别的国家。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一个民族的素质问题。

最近网上评选中国的标志,我看也许将中国人的丑陋作为中国的标志再适宜但是了。

郁闷的中国人读后感


早晨睁开眼,不舍得离开温暖的被榻,抓过昨晚遗留下一章的《郁闷的中国人》来读,看完后时间刚刚好8点钟,看着窗外的土地,已泛起一丝丝绿意。春天还是循规循矩的踩着约定来了,半倚在床头向远处眺望,似乎在了望春天,又似乎在了望清晨。合上书,在脑海里追忆整本书的内容,想不起来很多细节了,只能回忆出零零星星的片段。

谈到了社会压力,讲起来了新一代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心灵的脆弱,分析出了在计划生育环境下的农家子女也与土地失去了生生息息的联系,也如城里的孩子甚至胜于城市里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溺爱和娇宠,这些不属于城市又不再属于农村的新生代在城市化边缘挣扎,极坏的情况下选择了轻生的不归路。

谈到了爱与爱情的区别。这个章节对我的意义是大的。终于从一个老者的角度屡清了心里的困惑与犹豫。爱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惊鸿一瞬,如一见倾心,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感只需一眼就扎实的奠定。只是爱情比一瞬更久远了一些,参杂了与时俱进的坚持与伴足,参与了责任、照顾与共同的生活。

爱是点,爱情是线。或许跟一生的时光相比,我们的经历过于短促了一些,在这有限的时光里,辨不清爱与爱情的比例。爱是一时的缘分,爱情是一世的缘分。既已遇见爱之短缘,更企盼久长不散的长缘。

谈到了各种身不由己。梁晓声说现代社会的国人既被现实郁闷着,又不得不适应着现实社会的种种规则与潜规则,我知道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我也在作者自身看见了这种枷锁。

作者的哥哥被托管在精神病院,作为一个囚禁的灵魂,每天都盼望弟弟将他接回家庭,梁晓声既已到了不小的年纪,按理是可以从心所欲的完成哥哥的心愿,但是他还是要兄长再等两年,许诺退休后待兄长如何如何。

我很惭愧我读着作家的书,却同时在质疑着作家的托词,我不知道退休后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诺接兄长回家细心相侍,又不知道其兄长等得到那一天否。作家本身在描绘社会的诸多问题,透过其视角给自己的书命名为郁闷的中国人,我相信作家本身对这种郁闷定是有切身之痛的。

每个人都眼见着许多不愿见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描述他,但能够逆不良而行的,恐怕作家本身也难以做到。对于精神病人的遭遇,通过姐姐的描述以及姐姐偶尔负伤的经历让我也有很多的了解。我知道能真正接这些病人回家的人很少,甚至心甘情愿去为这些弱势家属按时交纳看管费用都是极难情愿的。

大学时有机会会跟随班主任去老人院和儿童院去看望一些老人和残障的儿童,跟老人用地野边的野菜包饺子,给老人表演点节目,热热闹闹几个钟头后老人又重归于寂寞,我们不是他们的子女,怎给得了他们最需要的温存。在儿童院,残障儿童弯下身子抚摸我鞋子上的蝴蝶结,不能自控的口水滴在我的脚面上,我心疼的给孩子擦去口水,内心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能如此不厌其烦的照料他一辈子吗?恐怕不能的。

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又无法时时得到神灵的相助。社会里的苦,可以看见的人很多,可以写出让人共鸣的书与博文的人很多,可是能起作用的博文与书是鲜少的。能救社会的不是语言,不是口号,不是主义,而是良善的行动。

只是这本杂文实在太零散了。或许是书里的现象在现实里已亲见的太多了,再读不觉新鲜,却更盼望有可以给自己燃起希望之灯的地方。合书后看地里吐出的新绿,我知道书里没给的希望,生活已经给了。尽管春土仍寒,却阻碍不了幼苗破土的希望。野草重生的繁冗,遮挡不住秋实待结的意望。

我坚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人情会越来越浓的,社会会越来越向善的。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简介,了解到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在中国待了20多年的外国人所著。那个时代的中国贫穷落后、思想上固步自封,经历了1000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国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民族劣根性,也许用一位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会愈发的真实、客观。

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来读这本著作,一方面因为这是一本真实的剖析自己民族品性的书;另一方面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看的同时,也似乎在明镜自照,照见了我们自己内心所有的缺陷与疤痕。尽管这是写一百多年前的国人,但不得不承认,作者指出的这些族性特有的顽疾,不仅在说过去,当下也同样没有“治愈”。

书中作者从生活的小细节来洞察国人特有的品性,我很多次都怀疑作者是不是以偏概全了,怎么能从个别现象推出整个国人的素质呢。难道真的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句老话,还是从我国古代沿袭至今的传统文化根生地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让人禁不住想问问,难道几千年来,那些文化氛围、生活习惯、传统习俗、政治制度的“精髓”都能一脉相承的沿袭至今。时过境迁,当中国早已开化,世界各国的文化早已融会贯通,大家都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勉的情况下,中国人的素质仍然被冠以特有的名号,而且大部分仍旧专属于国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在揭我们的短处。他虽然也提到中国人如省吃俭用、辛勤劳作、恪守礼节、生命力强、仁慈行善、共担责任、尊重律法等优点,但书的主要篇幅是在罗列和论述中国人的缺点:死要面子、漠视时间、天性误解、拐弯抹角、柔顺固执、心智混乱、麻木不仁、盲目排外、因循守旧、缺乏公德、缺乏同情、相互猜疑、言而无信……即便说到优点,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不解和质疑的眼光的。比如,说我们辛勤劳作和省吃俭用,其背后的意思是因为穷而不得不如此;又如,说中国人恪守礼节实际上是在搞繁文缛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伪的表现……看完这些,我已经不想去考究是否这些优缺点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民族,但作为中国人,我们存在的这些“顽疾”确实需要找到原因和治愈的方法。

一个国家无论经济、科技、教育怎样发展,文化始终会作为民族传统沿袭下来。因此我认为国人的道德素养之所以没有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主要源于中国几千年来强大的文化影响。中国和许多国家一样是个多神的国家,但中国的教徒们似乎没有那么虔诚,大家在信神、拜神的时候大多只是为了求的内心的安慰、保佑自己、愿自己梦想成真……并没有像外国人那样作为自身的一种信仰自死不渝的守护着。据此,国人的所作所为就能得到一种解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之中,又有许多生命本能的欲望。国人的内心都充斥着人性的这一弱点,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沿袭至今,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提倡重义轻利的,可是,也许是压抑造成了巨大的反弹,掀开那层魔术的大布,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的东西很少,反而是重利重得厉害,因此衍生出这么多的“顽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礼仪之邦”这个自诩的称谓急需“形而上”。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1】

人类之所以高贵,乃在于有道德。

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崇尚贤人政治的国家,因而也是一个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的国家。

从一定上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思想文化史,一部中国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国人的道德修养史,古圣先贤关于修养的著作,关于修养的名言,论语、老子、庄子,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哪一部不是修养的典籍?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修养?因为,修养是一种传统美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境界,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

因为修养,是我们摆脱低级庸俗,克服自私自利,追求建功立业,追求高尚人格,实现完美人生的唯一途径。

因为任何为历史和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是后世修养励志的典范。

人的道德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养努力获得的。

修养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重要问题。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族群、团体、国家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就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

所谓修养,就是要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讲规则、守法度,讲诚信、守承诺,讲道德、守秩序,讲文明、守纪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内心、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

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水平。

修养,要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对亲人要恭,对朋友要诚,对他人要敬,对老人要尊,对小孩要爱。

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解剖不断进步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一刻也不能停止修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要修养到老。

即修养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修养不是盲目的闭门思过,不是胡乱的冥思苦想,修养需要理论指导,修养需要实践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日有幸读到蔡元培先生的名著《中国人的修养》一书,该书被誉为“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

蔡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狮子样的体力”。

“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强调“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

二是“猴子样的敏捷”。

欧美文化后来居上,西方学生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让吾人瞠乎其后。

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

三是“骆驼样”的精神。

青年学生承担着对于学术、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任重道远,必须具有“骆驼样的精神”。

此外还要有“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才能无愧于现代学生的称号。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三部分构成:一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了修己、家族、国家、职业等修养问题,下篇则讨论了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等修养理论。

二为《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

德育篇要求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智育篇包括文字、图画、音乐、戏剧、诗歌、历史、地理、建筑、雕刻、装饰等内容。

三为《散论》,主要收录了12篇关于道德修养的演说、论文、手稿等。

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非常有影响的革命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曾两度游学欧洲,对中国社会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杜威指出:“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重温蔡元培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从阅读先生的这一著作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自觉加强修养,推己及人,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2】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近代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提倡“兼容并包”,给中国的学术带来突变。

他主张劳工神圣,积极推动旅法勤工俭学活动,造就了如周恩来、李富春、罗迈、王若飞、陈毅、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穆青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在北京大学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引入了西方革命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对新中国的建立,功勋卓著。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了,在历史的影片中所看到的时代背影已经隔代又隔代,然而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故训,我们总能看到前辈人熠熠生辉的智慧。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要求我们的,就明显把握了历史的脉搏,早已知晓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

这本书有三部分构成:专门给旅法华工学校教员编写的《华工学校讲义》和留德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程》以及《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

不管是哪一部分,其主要旨的都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蔡元培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既要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敏捷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以及饱含对国家、学术、社会责任的骆驼精神,又要“自爱”、“爱人”这种主张用朱永新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当下的大众当中,有“补课”价值。

其中《中学修身教科书》一书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理想、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娓娓道来。

以我的理解,毋宁说是这七个方面,不如说是“理想中心论”。

蔡元培先生认为:“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塌己影而终不能也。”这并不等于说人生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到达的,在人生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变数,没有什么是既定的。

最近备受热捧的电视剧《奋斗》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白,“如果我一辈子穷困,你还会爱我吗?”陆涛问,夏琳回答“如果你一辈子努力,即使穷困我也还爱你。”所以我们所能把握的仅仅是一种趋势、一种信仰而已,而非想象中那样,成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程序。

理想好比灯塔一样,让你在人生不致偏离航道太远,我们所做的也仅仅是为了让理想向现实无极限靠近而已,扩大而论,在理想社会建设上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在成功之前先成人,如何让一个群体在过渡、让一个社会在转型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成功学和交际学泛滥的社会。

走进书店,励志书籍和交际书籍铺天盖地、“汗牛充栋”。

他们能让你知道如何才能得到上司欣赏,叫你明白怎么样才能让同事喜欢你,甚至是脸皮厚、心肠黑,出卖自己的信仰,却对温良谦恭让只字不提,理由冠冕堂皇,其中一条就是:老实人吃亏。

记得成龙导演的电影《新宿事件》利有这样一句台词:“日本人自己不偷东西,就以为所有人都不偷东西。”这句话里的社会风气足以让日本人引以为豪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相信自己国民的社会信用和道德素质,或许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偷东西呢?自己有欺负老实人的心理,所以才害怕自己老实被别人欺负,公众对现在的很多事件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就暴露出了这种“强盗逻辑”。

这种担心,唯有一剂良药,那就是“合群”,“合群”一说主张崇尚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的发展先于个体的发展;主张把个体放在社会当中来约束他的行为道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蔡元培先生举例说:“古谚有云,‘千里不唾井’,言将有千里之行,虽不复汲此井水,而不敢唾之以妨人也。”蔡元培先生提到“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之力而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使合全世界之人以为群,而有无相通,休戚与共,则虽有地力较薄,天灾偶行之所,均不难于补救,而兵战、商战之惨祸,亦得绝迹于世界矣。”鄙人认为,若人人如此,则堪称“人民素质极大提高”,纵无“物质极大丰富”,亦可谓大同世界。

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即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提倡的“崇德”思想可谓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行为“宪法”。

很显然,个体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最终受益者更是社会文明的基石,美好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自觉和努力。

一点鄙薄之见,更多精华,请大家去读“被遗忘了60年的经典”———《中国人的修养》。

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3】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我读的是译文版,译文是帮助水平有限的读者理解看不懂的原文,而非更好地理解原文。

虽然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我自从上大学之后,一方面是专业不相关,另一方面是自身长期不接触,早已日渐生疏。

及至读此书原文,时常为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拙计。

好在有译文,虽然不敢妄评其水准,至少作为参考是足够的。

以例服人,以理服人。

是全书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旁征博引,以中国史料与孔孟之说为主,辅以西方历史、科学史、进化论、宗教学等,足见蔡先生的学术功底之深、中西结合之精妙。

比如,“良心”产生的原因,蔡先生就倾向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中学修身教科书下篇第二章》《良心论第四节 良心的起源》),具体而形象。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中,私以为“文明与奢侈”到“精细与多疑”最是叹为观止。

这十几对概念容易混淆,或诘之,或以理与史例正之,释疑而明其别。

《中国的文艺中兴(节选)》一节,读起来颇有“和平崛起”的味道。

大概是因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列强们虎视眈眈的原因。

当然,解释也同现今如出一辙: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由发端至现今,“根本思想是如此的”。

甚至,某些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蔡先生早已有所诠释。

比如对于“外国比中国技术先进、素质高尚,是因为外国人有宗教信仰而中国人无宗教信仰所致”这个说法,蔡先生认为“信从基督教”和“崇孔子为教主”都是“不明因果之言也”,真正的根源在于“教育普及,科学发达,法律完备”,而“于宗教何与?”

读《中国人》有感


读中国人有感

《中国人》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作者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及其文化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获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女士认为该书是关于中国最完美、最重要的一本书、是有关中国的杰作,全书渗透着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并欣然为该书作序。对这部深刻剖析古老中国的专著,一向持重的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周刊》曾请著名评论家伯民撰写书评。他认为:林具有在欧洲、美国等地生活的丰富经历,这使他能够以慧眼全方位评论西方的文化习俗。他对西方文化有着丰富的认识和了解。他的笔锋温和幽默。该书是以英文写作、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力作。

1934年,林语堂开始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第二年由赛珍珠的出版公司在美国发行,9月出版,到年底时已再版了7版,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其后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普遍认为,这本书让西方人知道了何谓中国文明。起先以为他是写给西方人的,但他对祖国爱之深,责之切之心浮然纸上。或者更确切地表述,是林语堂在自序里的说法: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在1930年代,中国文化人面对中国的文化现象和状况是相当尴尬的。林明昌说,那时候,最早留学东洋和西洋的人陆续返国,相对他们所了解的日本和西方国家,当时的中国各方面都不如人意。不仅是科技和工业,还有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这种感觉使得所有中国知识分子要想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时候,都有种强烈的焦虑。面对西方,他不能用檄文的态度来论述中国,一个客观原因是,如果中国那么差的话,那西方人肯定没兴趣关心了解了。他也不想写想象中的理想中国,那又太过矫情,这种焦虑感很强烈地投射在《吾国与吾民》中。

本书几乎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点从目录就能看出,我也就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考量作者所写与当下时代,会发现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质变。比如儒家道家思想,你很难在你的朋友中发现以这样的人生观生活着的人,即使号称喜欢道家思想的我,也更多的只是一种遥远的仰望,而不可能有那样的仙风道骨。这些古老的文化,虽然对当代人们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起到重要影响,但是作者所描绘的人们的心态和哲学观,我觉得看起来更像是对古代文人的描写,至少是在近代以来就慢慢消失了的。由此可见,五四运动以来,思想上生活状态上的变化是多么显著。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没有使文化发生如此大的断层,因为这些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先哲思想,他们又怎么会自己想出德先生赛先生呢?可见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大。徘徊在崇洋媚外和夜郎自大之间,最终竟是精华尽去,徒留糟粕。林语堂所在的那个时代,大概还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遗风,这本书便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总结。

本书还是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写的,但写一类人毕竟不容易。能抓住一类人的共性已实属不易,太过注重共同点往往会失去对个性的把握。在这方面,应该说林语堂还是做得不错的。

《中国人德行》读后感


米舒先生: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将《中国人德行》译出来,并把此书当作一面镜子。现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人德行》,请您谈谈对此书出版的意义。 复旦大学 肖立

肖立书友:

读了你的来信,我便去书店买来了美国人亚瑟·史密斯著的《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书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写的序《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唐先生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谈到《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又谈到鲁迅先生先前认为史密斯对中国人的批评“错误亦多”,但同时对“有些意见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今天重读新版此书,对我们又有什么启迪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先来讲讲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于1845年,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来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接见史密斯,史密斯建议美国退还庚款予中国,他的申述为罗斯福所感动,庚款退还的议案顺利在美国国会通过,以此款创办了清华大学,促进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忍耐、坚韧、节俭、勤劳,也指出中国国民存在的问题:要面子、守旧、好猜疑、缺乏时间观念与公共精神,等等。这些问题,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的问题如“轻视外国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国民中的陋习是不是一扫而光了呢?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在“再版后记”中谈到“中国人的种种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七不”已经多少年了,但乱穿马路,乱扔脏物的事还是天天发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每个中国人根治国民性中不和谐的行为是多么需要反省。在此时,重读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同时,再读一读史密斯的书,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米舒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近日,通读了辜鸿铭先生《中国人的精神》,颇有感触。这本最早出版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书,今天读它,仍旧让人振奋不已。尤其感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扞卫。本人也貌似是个守旧派,因此亦不免产生共鸣!

书中很多观点,虽不敢完全苟同,亦不可妄自菲薄。就其主旨精髓,却是大大的赞同!

辜鸿铭认为,要真正的懂得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正是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的。

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而那些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主张全盘西化的份子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辜先生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也正因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此外,辜鸿铭扞卫君主制和纳妾制,维护辫子与三寸金莲,这样的观点,实难被时人所接受,难怪被胡适、陈独秀等人口诛笔伐,称其是怪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余孽,竟然精通英、法、德等近十国语言,在西方世界和近代日本曾享有广泛影响。

辜先生可谓生不逢时,在那样一个悲哀的时代,要扞卫和抗争,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面对苟延残喘的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祖国,面对即将走向消亡边缘的炎黄文明,那种撕心裂肺的忧患和叹息,真的令我为之动容。

跨进二十一世纪,今天的新人类,似乎少有那样的激情去谈论传统文化和文明,更何谈扞卫。然而,于人于己与国家,我们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不是可以努力做一个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的人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的作品,是他,让中国人知道了缺点。他是当代的孔子。
这本书记述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轰动,并且认真的整理了出来中国人的丑陋,这种丑陋,不是面孔,而是心。美国人写的《丑陋的美国人》,成了美国联邦调查民声的标准;《丑陋的日本人》的作者,被辞掉了工作,中国比日本还要落后,众位以后只能去监狱找我了。看,作者是多么的风趣.
人性的作品,人性的作品啊!在当时的人心中,中国人是多么的恶毒啊!这本书还从则面体现出了中国的黑暗,鞋子穿了一个月,不洗,直接摆在了门前,客人都觉得恶心。酱缸里,那臭臭的味道,让人发指。平行的恶劣,让中国人的脸都丢光了。
同胞们,中国的传统有好有坏,并不是每个传统都是优良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禁止缠足?因为它,屠杀了多少的处在快乐之中的女孩?那些令人不堪的时代,活人祭祀又有多么的残忍?民族的歧视,又让多少的部落被铁骑蹂躏?世界的黑暗,作者历历在目。世界的丑陋,被学者毫无保留的揭穿,世界在当代已经变得美好,因为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的人在努力着。
世界的美好,应该让能直言的认得到重用。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

读后感《《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动中国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