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 > 地图 >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2024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范文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推荐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

(共 3053 篇)

  • 1、 论进食顺序的重要性观后感 论进食顺序的重要性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心就被艺兴夺走了,他的单纯,他的温柔,他的胆小,是那么的可爱。如果当初没有拒绝他,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没想到随之而来的就是他的黑化,但是没关系,一直会在原地等你。

    1

    从15号开始就一直在上高中衔接班 今天好不容易放天假 打开橙光第一个玩的就是叛逆 真的真的是很棒的游戏

    -鹿晗-

    其实我觉得鹿晗没有那么坏 就像他说的那样 他做了他定义里的好人

    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坏人 他们只是经历了一些我们不能承受的事 换了一种方式活着而已

    从芭歌出现时 才开始只是一时兴起 觉得她挺有趣 到后来的真的用了心 鹿晗会不会有故事呢

    \你所感兴趣的他人 无论是谁 我都会不开心 如果是欲擒故纵的话 芭歌你赢了 如果不是 那么我输的彻底\

    \我不是好人 但我会是对你最好的那个人\

    在接触的时候 像鹿晗这样在黑道有地位的人 不可能不调查芭歌的身份 可是 知道了又能怎样 那个时候他已经上心了

    芭歌表面好像对鹿晗无感 其实芭歌也对鹿晗上心了 不光是任务 还有自身 毕竟咱们芭歌为了救鹿晗挨过枪子 不管不管 就是上心了

    -张艺兴-

    第一次见的时候 真的觉得他很胆小 很懦弱 最后喜欢上芭歌 也是个很容易害羞的男孩子

    当看到朴灿烈和芭歌接触的时候 他其实是不爽的 我们艺兴占有欲也是很强的好嘛

    到最后在停车场听到了芭歌和灿烈的对话 他是真的很伤心 以至于说出那么决绝的话语

    到后来见面 是芭歌吸血鬼的身份 不得不说 他变了 因为芭歌 当我看到他说:\我看到了 就得死\ 的时候

    我承认 我震惊了 芭歌就算是吸血鬼的身份 也未曾想过去伤害某一个人类 只是去偷血

    然后艺兴看到芭歌也没有去找她 无视她 芭歌心里也不好受 她从来没想过伤害他

    芭歌这个时候应该也不敢相信他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时候芭歌是心痛的

    \如果改变自己能获得你的喜欢的话 那么我愿意\

    先写我在剧中最最喜欢的鹿晗[我才不偏心呢] 和印象最深的艺兴 感谢美君带给我们这么好的作品 真的是棒棒哒 我接触过的游戏也有1000多个了 叛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真的很喜爱 努力给鹿晗投花花ing 美君啥时候考虑在叛逆出一个鹿晗的徽章啊 有点等不及了啊啊啊 叛逆会越来越好的!!! 最初接触到美君的游戏是美人鱼 到后来的梦渊,月老 绿瞳也有看喔 然后是我们bugbug 美君加油哇 献上长评 写的不是特别好 就是很喜欢这个游戏 想表达下自己的想法 不知不觉就这

  • 2、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一)

    读这本书,源于我们鼎翰李总的推荐,花了一个晚上和半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本书的用纸和排版和前段时间我看的《社交红利》颇为相似,特显高大上,最重要的是阅读感觉舒服。不能不否认读完周鸿祎这本书,确实对他挺佩服的。虽然很多人骂他流氓。也如他其中一个章节书中说道:很多产品经理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的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书中你可以发现他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是旧规则的颠覆者、他是有利他之心的一个人、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受益者,他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20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一些简单有力的经营要点: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3.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 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5.三个在产品设计时不一定正确的假设:第一,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知道它存在;第三,假设用户一定按照设计方式使用。即要像白痴般思考,像天才般行动。

    6. 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纠结,不要让用户有心理负担。

    7.当产品获得海量用户后,它的边际成本将趋于0,然后通过广告或者服务的方式赚钱,就可以创造新的价值链。

    8. 真正的创新就是颠覆和破坏。

    9. 微创新有两点很关键,第一是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即微创新规律。

    10.请记住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其次

  • 3、 罗尔斯的正义论读后感

    罗尔斯的正义论读后感(一)

    如果把法律和幸福放在一起,很多人会疑惑,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很难用只言片语来解释清楚什么叫做法律,什么叫做幸福,前一段看了几本伦理学上的书,书中有关幸福和法律的关系这一让人头疼的问题作了很多引导式的解释,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说道法律,我们这些不学法律的人往往想到了法院高高的大楼,检察院,警察局,穿着正装的律师,高高在上的法官,等等。解释什么叫做法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就换种思路。我们人类赖于肉体而生存,肉体带来无尽且不断增长的欲望,欲望使我们具有两面性,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才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来约束我们。法律、道德和宗教史三种最主要的约束。与其他二者相比,法律是社会对某种行为的道德价值评价作为基础的,是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应当与否的标准则是社会的公共利益,调整的是一种涉他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对外在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偕同。从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幸福不仅仅是主观感受,而且是人们对于客观需要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理和生存的需求是幸福的低级阶段;相爱。被爱与施爱是幸福的高级阶段。

    在这些书中,伦理学上的法律是以道德判断为基础的。法律观取决于社会观,社会观取决于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就是社会的目的,社会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所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伦理学上叫做至善,至善分为工具性的善和目的性的善。而我们所讨论的幸福,就是目的性的善中的一种。共同善是存在于法律的最高目的,规范的背后总有一种制裁力量在彼此帮助的关系上实现我们个人的需要,既然幸福的实现需要合作,那么幸福就需要有共同善和基本善作为基础才能存在。法律的目的就是对每个人的基本尊严和平等权利的维护,是对自由、正义、平等、效率的追求,作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行为的约束机制,法律约束一切掌握优势资源的人滥用资源的权利。总之,在法律的众多特征中,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通俗地说,只有在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下,普通人的尊严以及平等的权利才能真正实现。

    以我的看书感受来看,我们把基本善作为法律的目的,把共同善作为社会的目的,把至善作为人生的目的,并且至善不能成为到达其他善的手段,那么就可以像阶梯状一样,将基本善作为所有善存在的基础。法律作为一种制度的保障,让我们大家在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可以进行合作、建

  • 4、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一)

    读完这本书,我更多的不是激动与欣喜,而是认同再认同。该书所有的文字2020都围绕本书的核心,即密尔在书中所说的本文的目的,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的或集体的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或防卫队他人的危害。(这段话不是我复制的,而是一字2020一字2020的打出来的)。

    我认为该书的核心与我本人之前的一个观点极其相似,即一个人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可以妨碍他人的自由。所以说,读完这本书,我并不是感到受很大的启发,而是百分百的认同。

    其实,谈到自由就要谈到集体(所谓的集体)。一些集体的存在并没有很好的为集体里的个人带来福祉与利益,跟多的是为了这个集体中少数人的利益和权力,里面的大多数人是被加入的,他们的自由和福祉收到了名正言顺的侵犯。我不太喜欢集体里的多数的暴虐,即密尔所说的,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货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其实,我觉得当中的少数人在数量上并不是少数,而他们的愿望与声音就这样被少数服从多数了。而服从的结果并不一定给集体带来很多好处。时间久了,可能就会产生奴性服从。这都是自由的悲哀!

    其实,很多时候,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那个意见可却可能是真确的。有时候,一项任务没有被授予一个人而是另一个人,前一个人却可能是最合适的。比起占着茅坑不拉屎,我更讨厌资源被错误配置。

    其实,小政府往往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当然最好是世界各国都是小政府时最好,大政府的国家往往会侵犯小政府的国家。而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利,会有很大的祸患,不仅对内部,而且也会对外部产生祸患。

    其实,进步与自由是有很大正相关性的。密尔说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当然我不赞同其唯一的字2020眼,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国家在创新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自由的含义有宽容。的确,如果没有宽容或宽容度不够,那么自由也会受到压制,我们有时会对那些与自己本身、自己民族、自己家乡乃至自己国家不相符的行为举止或做事方式等表现出异样的眼光甚至憎恶等等,这其实是对自由的冒犯。

    最后,我想说,去走自己

  • 5、 钱钟书的《论快乐》--读后感

    钱钟书的《论快乐》--读后感

    钱老的书中总是透露着幽默和睿智。记得高中时捧着《围城》,几个同学看的时候笑得抱成一团。《论快乐》是钱老《写在人生边上》小集此文来源于网络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想到的跟以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现在再重读这篇文章时,感觉也是跟原来不同的,绝不是原来单纯地觉得好笑。现在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深层次的涵义了。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直白,它需要细细品味,像酒一样,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实。同时也能体会到智慧的深邃。《论快乐》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智慧的文章。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再说“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掩卷沉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的瞬间,因为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筛此文来源于网络,把落伍的给清理出去。这个时候,他还能快乐吗? 钱老在文章的末尾写到,“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得玩笑。”“矛盾”这个概念小而理解就是对不相容的事物的一种描述,大而解释则又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能将不管多大的问题给简而化之,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但同时又神圣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哲学也不例外。那与快乐相矛盾的事物是什么呢?痛苦、绝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来概括,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出快乐的具体概念呢?钱老在文章中也没有给快乐下定义,但是他说了这么一句,“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这
  • 6、 爱的相对论读后感

    一、傲 慢

    这个词虽然是贬义词,但它却在男主人公身上较着存在。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达西师长教师,呈此刻摰友彬格莱进行的一次舞会上。他不只长得时兴,而且也很富有;但同时他也很无礼、很狂妄。由于彬格莱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只身汉,年青时兴,生性生动,开畅随和,以是他有很多伴侣,自然也有很多人介入了他进行的舞会。这些人中固然也有很多标致的女士,但因为达西师长教师的狂妄,他对舞会上的任何一位女士都没有孕育产生好感,相反还让伊丽莎白受到了他的怠慢。由于达西师长教师的狂妄和无礼,以是没有人想到他会爱上舞会上的任何一位女士,尤其是被他怠慢过的伊丽莎白。着实不然,厥后达西师长教师逐渐发了然伊丽莎白的机敏聪慧,辞吐特殊,并且对她孕育产生了醉心之情,但他却十分禁止着自己的感情,没有向伊丽莎白求婚,缘故起因是他看不起她的家人,但他对她的爱切实其实非凡很是凶猛,终极战胜了家庭、职位地方的窒碍,终于向伊丽莎白剖清楚明了心意。狂妄是对爱的一种粉饰吗?它切实其实是一种风俗超速行驶的激情。

    二、偏 见

    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姐妹中的第二个,也是本故事中的女主人翁,她不只仙颜出众,而且聪明过人。在舞会上受达到西师长教师的怠慢后,自尊心受到危险,是以对达西孕育产生了成见,然则达西师长教师狂妄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脑子,还怎么对他孕育产生好感?对付旁人的点评又怎能等闲漠然置之?伊丽莎白对他有成见是很正常的,以是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年夜家也不难想到,伊丽莎白拒绝了他的求婚。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是:终极,达西与伊丽莎白走到了一路。这虽然很出乎我的意料,但细心一想,也不难想出。由于伊丽莎白对达西存在着成见,以是就让伊丽莎白对达西有着对照深刻的印象,这种成见也间接的对爱的孕育产生起了必然的敦促浸染。成见,着实便是爱的红绿灯。

    三、狂妄与成见

    因为达西的狂妄,致使伊丽莎白对他孕育产天生见,甚至拒绝了他的求婚。可是拒绝了一次求婚并不意味着他们永久不能够在一路。由于达西的狂妄而使伊丽莎白对他孕育产生了成见,以是在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不只没有接管他,而且还痛斥了他一顿,而恰是因这一顿痛斥,让达西了解到了自己的狂妄,从此他变得不再狂妄了,伊丽莎白对他的成见也随之冰释了。终极,两人终成家族。

    以是,爱便是狂妄与成见的整合。恰是由于达西的狂妄和伊丽莎白的成见而使二者联络在一路,并且相克相生,使得狂妄与成见都荡然无存,终极才孕

  • 7、 《无神论的灵性小书》读后感

      《无神论的灵性小书》读后感

      毕业于发过高等师范学校的安德瑞·孔德·斯朋维勒是一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神,他在这本书中,明确的提出了,这个世界是由物质决定的。与马克思唯物主义观一样,认为物质组成了这个世界,但是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宗教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只是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安德瑞在书中给我阐述了宗教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比如可以带来一种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团结干。在国外中,因为有了相同的信仰——基督教,他们懂得诚实比虚伪重要,勇敢比懦弱重要,慷慨比自私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神的存在,人们就要不相信这些吗?难道这些道理就会颠倒过来吗?所以,在书中,他提出了人可以没有信仰,但不能没有对生活的真诚与虔诚。

      信仰是正对有神论而言的,而虔诚是对生活中某种价值的认同和承担,在西方有很多人都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们认同生活中某种价值观,以其为自身行动的标准他们也做到了中国古代所说的“有所畏”,对爱和正义充满了热忱和担当。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人类在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享有灵性的生活,而这种灵性的生活是人类面对宇宙的无垠、自然的崇高所升起的那种莫名所以、超乎语言之外的感受。比如佛教徒在冥想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的那种超乎个人存在的、对无限的接近。

      在高三的时候,我就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因为学习的压力过重,我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什么都不想,躺在床上,慢慢的控制呼吸,让呼吸变慢,想象自身变的十分轻盈。那个时候,会有种莫名的感觉,感觉你要脱离这个世界一样,身体说不出的轻松,大脑却无比的清醒。

      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些价值观认同的时候,不妨以其为我们日后行为的准则之一,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神圣事物的存在,帮助他人并不是要炒作,行善并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名声。那时你也许会感觉到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

      《无神论的灵性小书》读后感

      毕业于发过高等师范学校的安德瑞·孔德·斯朋维勒是一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神,

  • 8、 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篇一: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在这个假期我拜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在假期仔细阅读了这两篇著作,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从对立走向统一,同时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

  • 9、 论《论语》对学习的帮助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一路阳光,看似微小,但是仍照进了你的心田。就像《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但是他激活了你内心的良知与友善。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说的话进行编撰和记载而留下的一本儒家经典著作。在我跟随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深知了许多道理,其中孔子对学习的阐释让我受益颇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学过的知识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么?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不是很君子么?其实,对于我来说感触最深的还是第一句。因为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背一段书,但是给的时间并不是很充分,所以每次都是在课上强背下来,结果一下课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每次都要复习,就这样反复重复,一次又一次的背诵,背出来的效果居然比一次性背出的效果好。要知道,我背书从不背第二遍,总是一遍过。所以总会有遗忘的现象。自从我用了老师的这种方法之后,我背书就再也没忘过。

    学习还应多思考,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懈怠。因为初中我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导致我一到数学课就会走神或开小差,几乎没有完完整整地听完一节数学课。要么就是听一会课就玩了起来。随着我数学成绩的越来越差,我就再也没有在数学上花过多大功夫。结果恶性循环,我的数学越来越差。可当我进了高中之后,因为新奇感,我第一次在数学课上集中精力听课。结果我居然燃起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课再也没有开过小差。但是当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感觉渐渐难了起来,作业看不太懂了,只能看着笔记,翻着书,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再后来,就彻底看不懂了。就像《论语》中写的那样,迷惘而无所适从。正当我陷入绝望时,同学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教我如何思考问题,并拿出了课外资料向我讲解。看到他的资料,我的脸就红了。因为我自己也买了一本,但是因为我初中养成的坏习惯,我的资料到现在一字未动。看着他几乎快写完的资料,再看看我的空白一片,我知道了原因。自那之后,我就不停的在书与资料中盘旋。终于,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的作业又回到了刚开学时的模样,渐渐地回归了正轨。

    读完了《论语》之后,我感觉我对学习的理解更深刻了。温故知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等,都

  • 10、 读后感大全:曹操与刘备的“相对论”

    一青梅,一煮酒,天下英雄,唯有你我!

    那日桃园,豪气干云,不求同牛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相府行刺,胜王败寇,可惜天不助公,亡命天涯,军旅生活由此开始。

    斩黄巾,战吕布,收赵云,守徐州,虽偏安一方却可保无虞。

    以天子,令诸侯,破本初,图大业,头上国贼之衔不禁笑然。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为兴汉为己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为最大权谋家。

    一雄,一明,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一宁人负我,我不负人,与其说一个是另一个的死敌,倒不如说是南、北两极端,冰、火两重天。

    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二人的做人做事,方法总相差甚远。曹操时刻铭记自己是主公,话说曹阿瞒知错改错不认错。而刘备则放得下架子,错了就是错了,但身为人主,不可轻易认错。如果轻易认错,那岂不是自灭威风?臣下看见了又会怎样?他会想:原来主公这么好当,赶明我也当一个试试。不怕外敌,就怕内讧。如果因不服管理而产生兵变,其力量可以想象乎?但二人身上的闪光点也依旧掩盖不住。刘备爱才,三顾茅庐,以仁义聚众心;曹操也爱才,物尽其才,以点滴凝天下。独一次二人这般默契。

    曹操并非窃国者,他到死都没有称帝;而刘备口中的匡扶汉室,也不知真假。但时代造就了他们,赋予他们与别人不同的命运,生是冤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死了却也可以英雄惺惺相惜。要知道那年青梅煮酒,我听到你说了:天下英雄,惟刘备与我曹操!

    指导老师:王清琳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3-01-26

  • 2019-09-23

  • 2022-12-29

  • 2019-10-19

  • 2021-04-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11-0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22-12-09

  • 2019-10-29

  • 2023-03-2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8

  • 2023-06-15

  • 2023-01-24

  • 2022-12-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05

  • 2019-09-28

  • 2023-02-09

  • 2019-10-29

  • 2023-01-20

  • 2023-03-09

  • 2023-01-30

  • 2023-02-0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5-26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
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2024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矛盾论实践论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