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 > 地图 >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2024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范文大全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相关栏目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热门栏目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推荐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

(共 2281 篇)

  • 1、 震动(精选读后感)

    书是雨露,能滋润干枯之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中带来思考。对于读后感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写比较好?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震动(精选读后感)”,仅供参考,但愿对您带来帮助。

    当我读完《震动》这本书后,我已经是热泪盈眶。

    《震动》这部灾难小说讲了:男生黄春荣和钟雷都对宋佳玲有好感,两人因此结仇。宋佳玲请另外一位叫元帅的男孩去调解。元帅想出的办法是:让黄春荣和钟雷到郊野去决斗,而他和俞前进当裁判!宋佳玲为了阻止两人决斗,和女同学顾芳芳赶到郊外制止。这时候,大地震暴发了。六名少男少女被困在郊外,回不了镇上。在缺水缺食,又有人受伤的情形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这几个少年,性格和人生经历都完全不同,其中有好几个人还是别人眼中的”坏男孩“,他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回到镇上找人救援。他翻山越岭,历尽艰辛,为了回到镇上他不惜咬断了被毒蛇咬过的手指。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找到了救援队。救援人员通过俞前进的描述找到了他的同学。他们被送进了帐篷医院。几天后,宋佳玲,元帅,钟雷,俞前进都出院了。可是,不幸的事发生在了黄春荣和顾芳芳的身上,黄春荣的腿要截肢,顾芳芳的脊椎受到了重创,要到上海去治疗。顾芳芳去的那一天,她没有哭,她说:我们要好好的活着,否则我们对不起在大地震中遭遇不幸的人,对不起那些为我们活着做出努力的人,也对不起我们自己!

    这本书描述的不仅仅是一次地震,而是一次心灵上的震动。这六个团结在一起的生命,从仇恨到感激,从抱怨到团结,都是为了生存。一句简单的”谢谢“,却让两个结仇的男生化敌为友。虽然自己痛苦,但还要为受难的同伴爬上大树去找鸟蛋;下雨天虽然自己全身冰冷,但还要抱住自己的同伴互相取暖;虽然以前的一次误会成了别人眼中的小偷,但却在五个人的信任之下为六个生命找到了生机!一次次的挫折让他们灰心,而一次次的感动让他们坚持!

    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选择坚强,如果你不会遇到什么事选择坚强的话,请你去买一本《震动》看看吧。如果你不打算购买《震动》请你翻都不要翻开,因为一旦试读,无法放下,《震动》这本书对心灵的震撼,不亚于一次地震,因为,它会影响你的一生!

  • 2、 读《奇迹的名叫父亲》有感(精选读后感)

    一艘远航南太平洋的大客轮上,有一位父亲和女儿在这艘船上度过了好几天,父亲将要带女儿去找在远方的母亲,两个人在船上高兴的等待着……

    父亲每天带着女儿去海边看美景,每天为女儿唱那特殊的摇篮曲。这样的父亲真让人羡慕,我的父亲就不是这样了,每天就知道叫我学习,我真是吃不消啊。我要是她的话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一阵海风吹来,船儿也吹得摇摇晃晃。女儿要吃苹果,疼爱她的父亲连忙拿了苹果为女儿削,突然的一阵较大的风把父亲晃倒在地上,水果刀正好插入他的心脏,这时的父亲没有大声呼叫,只是忍着巨痛拔出了刀子,说:“我没事。”天啊,我都快读不下去了,都已经插入心脏还说没事。我有一次只是擦破一点皮就到医院检查还大哭呢。我想想我还真是不应该。

    一天,两天,第三天终于到港了。女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了母亲。她看见多年不见的母亲不禁热泪盈眶地说:“妈妈!”这一声听似简单,但意味深长。这是,只见一人躺倒在地,胸口喷着血箭。这就是那位父亲。

    事后,一些医学家想要为此事取个名字。在众多医生各抒己见后,一位老者一字一顿地说:“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这个故事绝不是我虚构出来的,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又想到了我的父亲------一副脾气严厉又暴躁的样子,让人看了都有点害怕。他有时打我、骂我,所以我总是对他“恨之入骨。”读了《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后,我对父亲那种“恨”劲也渐渐消退了,而转变成了另一种“爱”的感觉。

    读完了再回想刚才,为什么父亲要等到与母亲会合之后才告别人间?那是因为父亲不想让女儿孤单无助地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船上。那么,船长不能帮忙吗?不,船长能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但是他不能在精神上满足孩子。权且在进一步想,那父亲不也想再多看孩子几天吗?

    父亲的影响力是很伟大的。我不得不承认,有时父爱比母爱更伟大。父爱是出于精神的,尽管形式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父亲的爱的的确确可以给人以帮助。当然,母爱往往是表现得更明显,更能用肉眼来发现。但是母爱往往是对身体的安慰,这可能是人的天性,必须承认:母爱于肉体,父爱于精神。肉体的帮助是暂时的,精神的安慰是永久的。这就是差别。

    所以我悟出:有时,父爱比母爱更伟大。

  • 3、 《小鼹鼠的土豆》(精选读后感)

    很意外的得知《小鼹鼠土豆》这本绘本,认真地读完。说句心里话,整个故事充满了淡淡地忧伤,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丝希望,正是因为能够让你产生这种感觉,并对你的心灵产生冲击和震撼,所以,它并不是一个肤浅、简单的故事。它的受众也并不仅仅是儿童。

    故事以介绍小鼹鼠在地底下流浪作为开头,因为一直流浪,没有事业,即使心里爱着一个姑娘,他也放弃追求。有一天,他遇到一颗土豆,忽然意识到,也许该结束流浪的生活,拥有自己的事业。他幻想着有了土豆,便有了事业;有了事业,便有了爱情。从此,他便投入全部的身心去照顾这个土豆。然而,现实并不美好,深爱的姑娘并不接受他的土豆,一切了无意义。小鼹鼠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伤心、气馁、失望、无助。可那颗土豆却一如既往地长啊长,长得像个巨人。在经历过漫长的消沉之后,小鼹鼠被土豆顽强的精神震撼了,他重新振作起来,所有的勇气与欢乐又回到了身体里,他越发坚强和勇敢。有一天,土豆被农夫拔了出来,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坑,小鼹鼠忽然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应该哭,然而却没有……

    故事写到这里基本结束了。我们也仿佛跟着主人公小鼹鼠经历了迷茫与清醒,希望与失望,消沉与振奋,懦弱与坚强等一系列心路历程。故事的隐喻很深,它借助一只小鼹鼠,其实说的是有关一个人的成长。

    小鼹鼠一开始是很迷茫的,他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日复一日重复着挖洞、挖洞,以致迷茫到盲目。这可能映了大多数芸芸众生的状态,每天按部就班地忙碌着,却不知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忙碌的意义何在?小鼹鼠一直钟情一个姑娘,他想给她带来欢乐,获得她的芳心,但苦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这便产生一个契机,为了爱情,他要改变现状,经营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先不去追求激起小鼹鼠发奋的出发点正确与否,总之小鼹鼠决定要改变一下了。正像我们很多人,或者为了追求一份好工作,或者为了追求一种优质生活,总之开始下定决心改变现状。

    直到遇到一颗土豆,小鼹鼠的这颗土豆承载了很多的东西,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理想,一种希望,更是代表一种收获爱情的基础,小鼹鼠一直这么认为的,他用心地呵护这颗土豆,浇水施肥,甚至是对抗大甲壳虫,他满心以为土豆长大了,他就能收获事业,甚至爱情。人有的时候,也会像小鼹鼠一样,把希望寄托在某件事上,然后全力付出。可事情有的时候并不会像想象的那般顺利,它甚至颠覆你的想象。最终姑娘拒绝了他,甚至是满带嘲讽和不屑,小鼹鼠变的一蹶不振。普通人在希望变成失

  • 4、 《花冠病毒》(精选读后感)

    《花冠病毒》读后感

    2002年的那场非典,在我脑海中仍然记忆犹新。如今的新冠病毒,从其以狂风般的速度席卷华夏大地,再到现在全球疫情仍未褪去,作为一名经历者、见证者,我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闲暇之余,我拜读了毕淑敏老师的《花冠病毒》。书中模拟了当年那场非典病毒带来的灾难,巧合的是与书中描述相吻合的时间点,在全球范围内真的爆发了又一场名为“新冠病毒”的浩劫。造化弄人,一语成谶。书中,亲临一线的科研教授以身试毒不幸身亡,并以“花冠”命名病毒。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原型的女主角亲临抗毒一线进行采访,期间意外染毒,命悬一线却意外地获救。病毒事件不断发酵、逐渐失控,死亡人数激增,有效药物研发困难,人心惶惶也携鬼胎,有的只为活命,有的却另有目的。读后感400字看看书中各色人物,反观灾难下的世间百态。不管是感染的、幸免的,有的尽管没有被病毒缠磨,精神上早就已经被自己的无知、猜忌、欲望、贪婪所击倒。网络上大肆造谣中伤他人之辈,哄抬物价发国难财之辈,在“是”与“不是”中延误防控最有利时机之辈,利用民众捐赠善款借机敛财之辈,防控不利却无端指责他国惧怕责任之辈,崇洋媚外受祖国恩惠却不感激之辈,等等等等数之不清。疫情真的是一面照妖镜,让这些小丑暴露无遗。但是这面镜子并不只具有检验这些魑魅魍魉的功能,所以我们才见到了那么多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他们是长者,是医者,更是仁者,悬壶济世,心怀悲悯,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还有全体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决心,是他们与病毒斗争到底的气魄,是他们精湛的医术,才使这次疫情缓解到今天这样的局面。还有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在了去往每家每户的宣传和苦口婆心的劝说中,极大地有效阻止了病毒在人群之间的传播。还有像韩红一样的所有志愿者,把自己和全国人民的爱心汇聚起来,通过自己的力所能及,把能量输送到湖北武汉,也输送到每个善良的人的心坎里。在病毒和疫情面前,没有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本来作者只是在揭开伤疤旧事重提,但是如今灾难再次来临,无形当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灾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面对灾难的态度才是灾难过后应该思考而成长的。我们要去习惯生活中的种种,所以也要努力学习泰然自若地面对灾难。因为只有冷静地对待灾难,才能像书中于增风等专业人士成为瘟疫盛行时期的脊梁和良心,才能像上面提

  • 5、 《第号教室的奇迹》(精选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个题目,感觉有点新奇,对于教师来说教室是最熟悉但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什么是56号?奇迹是什么呢?我充满了好奇。我翻开书本,用心的品读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自己的内心不时的被感动、共鸣充斥着: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样熟悉而新颖;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是那样独特与执着。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都十分有借鉴好处。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育实践生活中,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哪里需要改善,哪里能够做得更好。

    “第56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第一章中“给我一些真相”里面讲述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也曾遇到。记得那是我第一年做班主任,我们班一个男生也像艾里克斯的似的,在连续三天“忘记”带作业后,最后,我再也忍不住,当着全班学生对他大吼大叫,把他书包里的东西全都倒在地上,让他找作业。其实,我早已明白他又忘记写作业,我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而生气,而是因为他一次次的对我撒谎,让我很气愤。看了艾里克斯的这个故事,我想,我比艾里克斯的老师幸运,孩子的家长并没有找到学校来找我算账。其实,此刻看来我和那位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对这个孩子造成了伤害。如果当时,我像雷夫对待丽莎一样,那事情会有另外一种结局,也许这个男孩自己就会不好意思的来向我承认他撒谎了,也可能以后都会完成作业,或许……

    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那么冲动,学会用用心的态度与耐心来应对问题,处理事情时能够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建立了与学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诚实、公正而又通情达理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避风港。我学会了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多做加法,以此激励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来竞争,而不是处处针对他们的缺点做减法,努力成为一个令人喜爱的老师。

    透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必须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能够依靠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

  • 6、 《边城》 (精选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800字

    一,小说梗概翠翠是自然天光下长大的小姑娘,渡船人的外孙女,当年母亲随父亲殉情而死,爷爷一人把她带大。长到13,4岁遇到了二老傩送,青春期懵懂的感情自然萌发。同时大佬也见过翠翠了,喜欢上了翠翠。大佬托人向老人提亲,老人没有同意,提出了车路马路一说。也就是让大佬按照当地风俗到对岸的山上唱对歌,或者由父母提亲。同时兄弟二人互知心意,大佬自知没有二老的好歌声,自己随船下水,在一个滩头出事死去了。二老和他的父亲顺顺自然有些埋怨渡船人,二老也在这时候随船押运去了。一个暴风雨的夜里,白塔倒了,爷爷死了。翠翠挂念的人不知明天回来,还是永远不回来了。二,作者介绍,沈从文百度百科上介绍的比这里多多了,志于学习的人早就有了解了。这里说下沈从文确实是最早有人提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同时说下当时也有人提名鲁迅,被鲁迅拒绝了。三,读后感小说有节选到高中课本,节选的内容是前面部分,美好的部分。写的是翠翠和二老傩送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是十分美好的。可是看完整本书,实际并不是这样的。高中时读到这篇时就想着将来以后一定要读到整本小说,后来一放再放,直到现在才真的读完,真是立下的雄心和脚下的实践,相隔千万里远啊。故事发生在湖南西边,也就叫湘西的地方,和别的地方叫做鲁南,皖北,豫西等等地方称谓一样。是一个三省交界的地方,重庆,贵州和湖南。是湖南进入重庆然后进入四川一条通道,边城边城嘛,自然是到了边的城,最后的城。当地的风土通过小说可以了解,都是透着一种倔强,一种讲真理,或者说一种拧。或者自尊与倔强。可是自尊的内面是自卑啊,得知船总顺顺要接受磨坊而不是渡船时,爷爷内心是备受打击的。过于自尊也就过于脆弱,刚强易折,柔和长存。爷爷是这个样子,大佬是这个样子,二老也是这个样子,船总顺顺年轻时想必也是这个样子。从翠翠母亲父亲殉情这件事就注定了这方水土的人这个样子,白塔倒了也是这件事的象征。现在的人似乎有些失去了这种精神。我们现在习惯于为了生活为了理想,放弃了爱情放弃了什么。大话西游就是这样。以后有机会要到边城这个地方去看看。四,下一本预告,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有节选到初中课本。
  • 7、 《乡愁》(精选读后感)

    《乡愁》读后感800字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在外漂泊的人对家乡忧愁的思念.近代著名文学家余光中老先生就在他的诗歌集《乡愁四韵》中写道:”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在每一个人的眼里都一样。乡愁是忆童年,乡愁是海外游子思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急切心情。乡愁是故乡的改变,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乡愁是一曲怀古的柔歌……乡愁在余光中老先生看来是一个地瓜干,地瓜干并不好吃,可他独好这一口,地瓜不管落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地瓜是他对故乡的怀念,也是乡愁。

    我的老家在陕西,我出生却在江苏,我来到这里就在这里生活,也回老家转转,看一看家乡的变化,看看自己的至亲。看看家中后院那颗老枣树。看看以前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一起回忆小时候的糗事。少不了的是家乡的小吃,小时候奶奶做的凉皮,饺子......让我玩不了的是老陕的甑糕,用糯米和大枣做成又香又糯、又香又甜。也忘不了家里那曾经玩的小玩具,跑到后院看见小时候爱不释手的玩具,不知道为什么鼻梁一酸,眼泪流了下来,脑子里全是像过电影一样的记忆。乡愁是什么?我想他是心里永远放不下的思念永远忘不了的事物。

    乡愁又是什么?乡愁是朴素的亲人。奶奶从小就对我很好,总给我做好吃的。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乡间不知名小花,不知多少次把它摘下。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曾经。有一个词语叫做“落叶归根”。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好比一片叶,一生在“树顶”上拼搏吸收“太阳的能量”。到了死的那一天,落到生你养你的“树根”上。这是一个教我打乒乓球的老人告诉我的。我的理解是:一个人,一生都可以在外面打拼拼搏拥有财富。可到了死了的那一天,总得回到家乡葬在那生你养你的那一片熟悉的故土,我想这也是乡愁。

    乡愁,乡愁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 8、 红日(精选读后感)

    红日读后感800字

    红日读后感800字【一】“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有过胜利,但也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我们怎能以这样的面貌去接过前辈手上的旗帜。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同学们,我们的肩膀上抗着的,是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前辈们对我们的期望,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红日读后感800字【二】在公司组织的读红色经典书籍的活动中,我选择了吴强所著的长篇小说《红日》。记得在此之前,每次阅读这种红色书籍或是观看红色电影,都会感触良多,而《红日》这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以全景

  • 9、 最高职责(精选读后感)

      前些日子,我重温了这本书,作为已经入行11年的成熟民航人,从中得到的启发与感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第一次拜读。对梦想的执着与热爱。萨利机长从5岁确定了自己要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到后面跟随师傅库克学习驾驶飞机,去军校学习战斗机,直到后来,1549号航班紧急迫降在哈德逊河上,他从未有一丝放弃的念头!他谈到飞行这份工作时从来都是带着自豪感与责任感。这正是他成功的源源动力。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工作,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并带给人快乐。沉稳不慌乱,清晰的逻辑和执行力。正是这种难得的品质,使得他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经过冷静分析,跳出了手册上的框框,第一时间启动了apu,为成功迫降争取了最关键的第一步。空客公司还因为此次事件修改了迫降程序。能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做出如此决断,实在令人倾佩!然而,这些高贵的职业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总结,不断纠正,才能最终一睹顶峰那令人着迷的无限风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作为一名非常资深的机长,飞行指挥员,飞行教练员,在每次航班准备中,虽然对程序动作早已了然于心,但他还是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地按照检查单要求对照完成每一个动作。他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是我的一生让我安全地把飞机降落在哈得孙河上。”正是他在漫长的42年飞行生涯中,不忘初心,把每一次航班都当成第一次飞行,从不大意,从不疏忽,才使得他在灾难面前,成为那个有准备的人。“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这首诗说的是灾祸往往发生在人们认为安全的的地方。作为飞行员,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不会遇到像萨利机长,或者刘传健机长那样的险情,假如遇到了,我们能像他们一样力挽狂澜,救人于危吗?我想答案就在书中的那句话当中:“机会还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在行业开展“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活动的背景下,《最高职责》无疑给我们讲述了一堂最朴实无华,但却生动无比的课程。正是有了飞行员将保障安全作为最高职责,才让乘客们避免了灾难,并点燃生活的激情;正是有了飞行员将乘客的生命作为最高职责,才让乘客们都有了平安归航的信心。保障安全,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更是对生命的礼赞。

  • 10、 《夜童话》(精选)

    《365夜童话》读后感800字

    《365夜童话》读后感那是一个寒冬的早晨,冰雪无情的覆盖了整个地面。一只善良的乌鸦,像往常一样,拖着沉重的翅膀,为巢穴里嗷嗷待哺的宝宝,出来捕食。可大地已经被冰雪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根本找不到吃食。那只停歇在一片雪地上,努力的寻找着食物,哪怕是一条小虫,也能让它欣喜万分。正当它寻找着食物的时候,却看见一条蛇躺在雪地里。由于周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所以,那条蛇显得特别抢眼。这条蛇,全身长着五颜六色的花纹,有着比针尖儿还尖的头,酷似一条毒蛇。这条可怜的蛇,也许是冻僵了,也许是由于找不到吃食,饿坏了。已经奄奄一息。善良的乌鸦,看到这条蛇已经快要死去了,于心不忍,想着把它带回巢穴。可是,却有怕它吃掉自己的孩子,便开始犹豫了。可它那颗善良的心,还是让它把这条可怜的蛇,带回了自己的巢穴。乌鸦为了就这条将要死去的蛇,每天都会把辛辛苦苦捕来的食物,匀给它吃。就这样,日复一日。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这条蛇渐渐苏醒了。终于,它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它出去猎食的时候,苏醒后的这条蛇,张开了自己残忍的嘴,无情的把毫无还击之力的乌鸦宝宝吃掉了。出去猎食的乌鸦回来后,发现自己的乌鸦宝宝被这条蛇给吃掉后,从此一蹶不振,连着几天没有吃东西,最后扼死于巢穴里了。转眼,又到了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这条狠毒的蛇,依然没有吃食,僵硬的躺在冰冷的雪地里,渴望着好心人的救助。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救它。时间一长,它便死在了雪地里。
  • 2022-04-14

  • 2022-04-14

  • 2022-04-14

  • 2022-04-13

  • 2022-04-13

  • 2022-04-13

  • 2022-04-12

  • 2022-04-12

  • 2022-04-11

  • 2022-04-11

  • 2022-04-11

  • 2022-04-11

  • 2022-04-09

  • 2022-04-08

  • 2022-04-08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5

  • 2022-04-05

  • 2022-04-05

  • 2022-04-05

  • 2022-04-04

  • 2022-04-04

  • 2022-04-04

  • 2022-04-02

  • 2022-04-01

  • 2022-03-30

  • 2022-03-30

  • 2022-03-23

  • 2022-03-23

  • 2022-03-22

  • 2022-03-19

  • 2022-03-18

  • 2022-03-17

  • 2022-03-16

  • 2022-03-15

  • 2022-03-15

  • 2022-03-14

  • 2022-03-14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
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大全,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2024,更多小巴掌童话精选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