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 > 地图 >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2024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相关栏目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热门栏目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推荐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

(共 2912 篇)

  • 1、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 这两天再看周志建的《故事的疗愈力量》,书很好看,一天就看了大半。作者的真实很感染人,就如同他做叙事,不是用技巧,而是用“生命”去陪伴。艺术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一定不是技巧,而是真实。这份真实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完美”,而是坦然揭开自己,完整呈现的那种真实,真实是一个呈现的过程,不只是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想真实,但是能够完完全全的袒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表现希望好的,遮盖不好的,这就不是真实。一个人能完全展开,他一定对自己是完全接受的。接受那些不完美,接受那些不着调,接受自己的不同常理,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绪和世间的一切安排。这个需要修炼。只要能坦然面对接受,缺点就不是缺点,而是个性。 讲自己的故事具有疗愈作用我也深有体会,能把自己看成一个故事,并把它讲出来就已经跳脱出去了,通过回溯过往,看到自己“卡”住的某一部分,把他们认领回来。认领这个词真是太棒了,让人浮想联翩。不再追求完美的那个我,而去努力做好完整的人。 只看过这一本叙事的书,我现在有个大大的疑惑:往往我们感觉差的时候,都带有太多负面情绪。我们被这些乌云困住,好像在脑袋上扣上塑料袋,我们只顾解决眼前的窒息,根本没有能力摆脱内心的恐惧。更进一步的想,大多数人只知当下的烦恼,是没有能力辨识内心潜藏的恐惧和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说自己的故事,好像更多是发泄,真的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吗? 写上面这一句我忽然犹豫了,如果对方是一个不评价、不建议、完全包容接受你的人呢?如果是一个可以吃进你所有情绪的人,那当然是一种疗愈。我们没被疗愈,有时候被激怒,是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听进去。他耳朵听,可脑子一直在做判断,一直想给你什么建议,他没有体会到你的委屈,你的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一个听者,只能是二次受伤。 我真不是一个好的听者。听别人说自己的事情,我常常是边听边在判断,他遇到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该给他什么建议。其实,说话的人最想要的不是建议,是陪伴,是你能听懂他的难过,了解他的情绪,然后和他在一起面对。 那么我为什么那么想给人建议呢?是想借着建议表达我自己聪明和独特吗?好像是有点。我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听别人讲负面的情绪事情呢?我好害怕那些会传染到我,我好害怕那种伤心无助的感觉。那会让我立刻有一种同感心,想到自己很多难过无助的时刻。我害怕面对那样的

  • 2、 《写作疗愈》读后感400字

    《写作疗愈》这本书,用故事的方法说明写作为什么能疗愈焦躁、烦恼、伤心等各种问题

    在书中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有因为创业时亏损而心烦的,

    有因为夫妻关系紧张而希望能有解决方法的

    有工作与家庭无法两头兼顾的

    还有不自信的。。。。。。。

    大家用写作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再解决问题

    写作时当时的心情记录下来,这是情绪的发泄,

    将自己遇到的问题的情况写下来,要详细的记录,

    再想怎么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

    有一个妈妈和儿子吵架了,

    她在写作中从她与儿子的相处找原因,

    她的儿子读了初中之后成绩下滑了,

    她也开始焦虑了,

    小学时儿子成绩很好,但现在成绩不好了,觉得有点没面子,

    这时她意识到自己有点虚荣了

    她告诉自己要平和地和儿子沟通

    让自己不要太过于在意儿子的成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这么想,可是想的有时候是短暂的瞬间

    会容易走神,或思路中断,

    可是写作会让自己的思路清晰,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自己

    书中的各种故事平淡而真实,在书中的某个故事会有自己的影子

    最后,很喜欢书后面的100个写作话题,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

    可以根据里面的写作题目来写,这样也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 3、 《轻疗愈》读后感: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轻疗愈》读后感

    一潭浑水

    作者简介:一潭浑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毕生追求。另,喜欢收集曾造访之地的地图丝巾和各种造型的橡皮。心理年龄三岁。

    如果我告诉你,我通过看一本书且付诸实践,仅仅花了20分钟时间就彻底治好了自己的恐高症,你一定觉得难以置信吧?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我还治愈或缓解了自身其它一些疾病。这本神奇的书叫作《轻疗愈》,名列亚马逊畅销榜第一,作者是尼克。奥特纳。

    感恩尼克。奥特纳先生!感恩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先生!感恩教气功的李英伟老师!我是在李老师建的微信课堂里聆听了樊先生的读书分享,从而与该书结缘的。

    我前阵子跟大家分享过《脑内革命》的读后感,此书告诉我们,负面情绪能产生剧毒的去甲肾上腺素,良好的心态乃大药,换言之,心的问题不解决,其它均白搭。但道理明白了,做起来难。假设我是个销售经理,临近年底,销售任务还差1个亿,压力山大,却告诉自己别焦虑,谈何容易?因而需要找到一种切实的解决途径。

    《轻疗愈》介绍的正是哈佛医学院、美国国家行为医学临床应用研究所最推崇的身心疗愈法。它将西方心理学与东方经络学相结合,一边自我对话,一边对8个穴位拍拍打打,像剥洋葱一样,从身体症状入手,将关联情绪、事件和束缚性信念层层暴露出来并清除。它被用来疗愈"9.11"事件、卢旺达种族屠杀、印尼海啸等各种灾难导致的病痛、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身心痛苦,受益人数逾千万。轻疗愈的特点是易学习、易操作、见效快。

    人们在内观过程中直面存在的问题、反复并大声地说出来为何有利于清除负面情绪呢?我认为书上的阐述有些令人费解;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可能更便于讲清楚,即随着人对获得某一消费品数量的增加,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举两个例子:一位饥肠辘辘的流浪汉得到了3碗残羹冷炙。他吃第1碗、第2碗、第3碗时的满足感是递减的。再举个例子:台湾作家李敖的前妻--名演员胡茵梦和李敖分手后说:"同一屋檐下无美女。"天天看,西施也显得稀松平常了。所以,不断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后,对这个问题就会变得较为麻木,不会太多影响你了。

    轻疗愈的奥妙在于:给自己一个机会,接受不完美的我,卸下所有思想包袱,过一个没有"应该"的自在生活。还是拿我的恐高症为例。刚开始敲打时大声自言自语:"尽管我近些年恐高,站在高处往下望,腿软头晕,但我全然地接受我自己。"敲打过程中,我回忆生活中究

  • 4、 《愈放下愈快乐》读书心得

    本书由胡建文作,共六章。通过一些故事或理论来说明放下同时也意味得到。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对于自己努力辛勤付出而得到的东西总会很珍惜,很在乎,抱得很紧,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东西,如压力,烦恼就因为抱得紧,所以放不下。那么将会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放不下,心中没有多余的位置在装下好东西,放不下得到的,不仅会失去新的,旧的也不会保留太久。

    因此,拿得起,就要放得下。

    在得到的背后意味着失去,相反在失去的背后意味着得到。世上万物,金钱,事业,健康我们想得到的太多,享受得到时的快乐与满足,久之把这种得到看作理所当然,甚至感到厌倦,直到把它抛弃。那是再也体会不到得到时的喜悦,这样就是贪新厌旧。失去了,在失去的时候我们很想得到另一个新的,于是得到后就非常需要,甚至没有他会活不下去,但好的东西总会有人争取,在你非常需要它的时候突然失去了,这样就好像在你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发现一杯水,但这时另一个缺水者快你一步把水拿到,你只能看着他在你眼前把水喝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有时候我们人总会分离或失去,物品也一样。在拿起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要失去的那一刻,那一刻或许我们已有新的追求,或许我们还作文沉浸在旧的东西的快乐中或许或许,不管怎样,不管你是否知道这个道理,不管你对它有没有达到痴迷程度,不管怎样,在那得到的时候就要学会放下,或许你会发现放下并不可怕,反而很快乐,放下,才能腾出一片新天地让自己自由发挥,创造新景象,才能更快乐,心理才更健康。

    累,不快乐,压力,烦恼,自卑,懒惰,消极,抱怨,犹豫,狭隘这些每个人都会有过,那我们是否找到适合的方法放下呢?与其默默忍受,在孤独寂寞中爆发,何不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放下。

    静下心来,品一壶茶,回忆做过的点点滴滴,反思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世界就是这么简单,拿起,放下,拿起,放下只是在拿起与放下之间的过渡要我们亲自领会,是苦是甜,只有我们心中知道,但不后悔,我们起码得到过也失去过。在过程中成长,这样就足够了。

    事情的简单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学会放下与心态,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仍积极而冷静。由于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愈放下才能愈快乐。

    现实中就有许多放不下,制造新的不快乐,放不下过去的痛苦经历,得到一身病痛;放不下毒品的诱惑,导致家道中落;放不下坏习惯,得到一个悲剧命运

    愈放下愈快乐。

  • 5、 无药不愈观后感 无药不愈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和无愈已经走过了两年,突然也想写一写玩游戏时的感受了。无论是《太难相处》还是《无药不愈》,都让我有种如此独特,如此绚烂的感觉。无愈是让我在玩的时候最无所顾虑的

    1

    之前看到一个评论,她说陆晏辽和姜文恩,一个在奋力逃避,一个在努力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吧,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嗯,姜文恩没有经历过家暴对吧,那样的经历其实很多人都有,可是你可能无法理解当小小的陆晏()辽躲在柜子里,母亲让她杀了父亲,她不理解,她只能逃,很惊慌的,她不是生性如此懦弱的,她的母亲父亲无时不刻在嫌弃她,于是她只能这样,沉默的,静默的,或许这样他们才会不那么恶心她,她其实都知道的,当她的母亲发出那样的求助声,她相救她,于是母亲想杀了这个险些要杀她丈夫的妖女,她也努力想生活,于是她逃了,代价是他们死了。然后啊,开始了学会自欺欺人,开始堕落,开始不学无术,开始对一切都淡然,因为,连最爱她的奶奶都嫌弃她,她受了欺负不说,她很淡然,因为啊,说了也没有用,因为啊,报复都懒得,她不计较只是,只是在保护自己罢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远离人群了呢,从别人说她丧门星开始吧,她只是在保护自己,不想要别人同情她,不想让自己觉得自己在受欺负,也不想拥有一个所谓的圈子,那样她也许就会发现其实啊,还是死掉好受吧,不,她想活着,所以她不愿和别人谈那些有的没的,就让自己这样吧,起码有时候还能想着要活下去啊。

    可是姜文恩不一样,她还有一个寄予她很大希望的父亲,她的父亲让她骄傲,她承受了很多期望,她告诉自己你要优秀,她有自己向往的东西,她有自己的理想。而陆晏辽什么都没有,没有人给她加油,没有人对她寄予期望,同时她还要依靠自欺欺人以此来活着,她已经很坚强了。姜文恩真的比她拥有的太多了,她不会像陆晏辽一样苟且的活着,她只需要努力生活就能得到很多,就有自己想要的,可陆晏辽终究是不同的罢了。

    真的很心疼很心疼陆晏辽。感谢灰大大送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世间有太多太多不如意了,可生活还是要继续。

    2

    不知不觉和无愈已经走过了两年,突然也想写一写玩游戏时的感受了。无论是《太难相处》还是《无药不愈》,都让我有种如此独特,如此绚烂的感觉。无愈是让我在玩的时候最无所顾虑的,所有选择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我知道我的选择就像雨滴在水里,会激起无数个圈,它不可能只与最初相碰的水相牵连,水与雨相融,它已经是水了,每个选择触动的羁绊也会错综

  • 6、 温情疗愈小说《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我们该如何去写这个作品的读后感呢?请您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温情疗愈小说《偷影子的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温情疗愈小说《偷影子的人》读后感【篇一】

    本书的主人公因比别人提早6个月上学,年龄小,个子小,经常受班里同学的欺负,但他有着特殊的能力,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时,他能“偷”取别人的影子,别人的影子会跟他述说这个人不愿意跟别人倾述的事情,对于自己的特殊能力,主人公从一开始的好奇、震惊、不安到最后的坦然接受,并将这个特殊功能当成自己的使命,帮助别人完成他们期望的但却不可实现的愿望。本书一大特点是认为人和自己的影子是相互独立的,影子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愿意倾述,人们不愿说出来的烦恼、苦闷,他们的影子却乐意分享。

    由影子来说出心里话,一方面是说明人们对倾述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沟通、分享的重要性。很多事情藏在心里,故作坚强,装作不在意,自认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也拉开了彼此间的距离,因为不懂、不了解而产生了隔阂,同时也因为自己压抑了自己的需求而不快乐。作者也是借由影子来说明敞开心扉交流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别人理解,却又不述说,还怪别人不理解,书里有影子帮忙,可是现实生活中呢?我们有什么?

    关于克雷尔与苏菲。主人公之所以对克雷尔特殊,将她视为灵魂伴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相识较早,而克雷尔当时又是聋哑女孩,主人公很放心地跟她分享了自己的许多秘密,包括他能通过人的影子,知道人们内心的秘密,克雷尔相信他,并没有怀疑他,以至于主人公一直对克雷尔念念不忘。而他与苏菲的分开也是注定的,他们彼此都不愿敞开心扉,互相不了解,也不愿述说,或许当时已经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情愿藏在心里,往往靠猜也不愿明说。他们有感情,但不够信任,主人公曾经想要告诉苏菲他跟影子的故事,但是苏菲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惊讶与怀疑打消了他的决定,不能分享自己的秘密,使得主人公一直对苏菲有所保留,而苏菲也知道他的保留,由此产生了不信任。

    关于吕克。吕克是主人公的好朋友,继承了家里的面包店,但是想要成为医生,因不想家里难过,而专心做起面包来,吕克的影子请主人公帮忙,让吕克能摆脱单调的生活,当上医生。吕克离

  • 7、 母爱的力量 ——读《陶母故事》有感
    母爱的力量 ——读《陶母故事》有感( 严可唯) 原创:水老师写作文 母爱,如一杯温热的牛奶,甜蜜而温暖;母爱,如苍穹中的太阳,温暖我的心房;母爱,如黑暗中的明灯,引导我前进的方向。今天,读了陶母的故事,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陶母用自己的行动为儿子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第一个故事是“截发筵宾”。一次,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家。陶侃家中贫寒,为了待客,陶母剪下头发换钱买酒菜。在那时,头发是不可轻易剪的,她的无意善举使范逵十分感动,他推荐陶侃走上当官之路。陶母之举,足以见她待客之诚心,谁不会为之动容? 第二个故事是“封坛退鲊”。陶侃在浙江海阴监管渔业,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他一坛腌鱼,他舍不得吃,想到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把腌鱼送给慈母。谁知慈母却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并写了封信。信中说:“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腌鱼和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诲: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陶母不但纯朴善良,热情慷慨,而且明白是非,教子有方,不愧为古代四大“贤母”。由此,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妈妈:虽然她十分唠叨,总是担心这担心那,不像陶母那般贤淑,但她每天总是为我默默付出,十分细心。为了给我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不嫌麻烦,过二三天就打扫卫生,把我的房间弄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每当我放学回来时,她总能做出丰盛可口的饭菜,让我这只小馋猫眼睛发光。冬天写作业时,她不仅给我准备点心,还会给我送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让我的“卡路里”重新燃烧起来,我学习的劲头也足了。当天气变冷时,她总是担心我受冻,给我多加点衣服。妈妈对我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除了关心我,妈妈对工作也十分认真,白天忙碌一天之后,晚上也不休息,还要继续工作,一直熬到深夜。 有次,我不经意地看了妈妈一眼,她的眼角不知何时冒出了鱼尾纹,她浓密的头发里也偷偷钻出几根银发,我不禁鼻子一酸,妈妈老了,我也该长大了!从现在起,妈妈就是我的“宝贝”,我要像她照顾我一样关心她。 母爱如雨水滋润我的心田。妈妈,我爱你!

  • 8、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读后感700字:幻想的力量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小男孩巴斯蒂安因为被同学嘲笑便逃学来到了附近的kkk旧书店。他发现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他生怕回家被爸爸发现,就跑到学校的储藏室中,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书中讲了幻想王国的统治者-------天真女皇得了重病,如果天真女皇病死的话,整个幻想王国就会消失,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女皇取一个新的名字。在整个幻想王国里,没有人能想出女皇的新名字,可聪明的巴斯蒂安却早已给女皇取了个新名字-------月亮仙子,并顺利地进入了幻想王国。女皇告诉他,黑暗的王国需要他来创造,要想王国变得十分富饶,他必须要许愿,可每许一次愿,他的记忆就会失去一部分,至到他全部失去记忆,他只能永远留在幻想王国了。但他通过努力,在幻想王国创造出许多地方:夜森林、沙漠宫殿。他还认识了许多人:善良的伏虎,美丽的阿伊欧拉夫人``````最后他在伏虎的帮助下回到了真实的世界。

    正如书中所说:有些人永远去不了幻想王国;有些人能进去,但却永远留在了那里;还有一些人去了幻想王国又从那里回来了,这样的人使两个世界都健康。这让我感到这就好象我们对待网络的态度。在没网络之前,我们聪明的人类通过幻想,希望让一张奇妙的网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人类不懈地努力,幻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网络让千里之外的人能见面聊天;网络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东西;网络让我们能快速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这些难道不是幻想带给我们的惊喜?难道不是幻想给予我们的力量?但也有些人却永远停留在幻想中,永远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永远沉浸在网络这人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拨,网络与真实生活不能分辨,不能从幻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希望象小男孩巴斯蒂安那样做一位拯救幻想王国的英雄,改变幻想王国的英雄。

    一本好书可以百读不厌,让人着魔,这本好书就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 9、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陈苏琴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 “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
  • 10、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900字: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本月我看了这本《当下的力量》,书中用最清晰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真理,虽然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但我能感悟到这是一个真正能帮忙我们移除障碍的心灵导师。它会提醒你:你是谁,为你指明前方的路。人需要用当下的力量,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它利用古老印度记载灵性教诲经文的再现,透过阅读以下两条给我的印象最深:

    1。活在当下。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被自我的思维所控制,于是忘记了当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集中在当下,所以笑时笑的那么开心,哭时哭的那么悲哀,小时候的喜怒哀乐会感染每个人,儿童时代的我们就像完美无缺的艺术品,没有瑕疵,我们身体和内心不会积累负面的能量。随着年龄思维渐渐长大,我们的内心慢慢丰富起来,思维和经验慢慢左右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渐渐地被思想奴役了,失去了自我的意识,所有负面的能量随之而来。从表面看,当下仅是生命中的片刻,生命中似乎有无数个片刻组成,然而当下,是唯一永远无法逃离的现实,无论生活发生多少改变,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你总是处于当下。

    2。真实的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很多,但绝对重要的只有一件----你究竟是谁。在世俗的眼光中,成功与否很重要,健康与否很重要,富裕与否很重要,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事项确实重要,但不是绝对重要,生活中有一件比上述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你究竟是谁,寻找内心的平和,靠梳理你的生活是做不到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深刻的理解你是谁,地球上所有的苦难,皆源于我或我们这样的人意识,不明白自我是谁,就像水一样,时常有固态、液态、气态。

    总之,我们要将生活和工作中的负面消极减到最少,事实就是用当下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少过去和未来非现实的东西,对我们生命中的影响,懂得了当下的力量,或多或少能帮忙我们体会到心灵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使我们集中精力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我。不活在当下,就无法体会生活的乐趣,当下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当下也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与当下成了朋友,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感觉到自在,念头、情绪、生活、工作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就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内心都要完整,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完整,幸福使我们共同的目的,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5-04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3

  • 2019-11-02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2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2024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