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山高路远有感 > 地图 > 读山高路远有感
读山高路远有感

(共 962 篇)

  • 1、 读《歌唱家的成才路》随想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歌唱家的成才路》随想

    今天,我读了《歌唱家的成才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罗伯特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他最怕老师叫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答问题。有时候当他知道课堂上老师会向他提问时,他就干脆逃学。有一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他辍学了,无学可上的他只好帮做生意的父亲和叔叔把服装和鞋子送到顾客家里去,没想到机会来了,闲着无事的时候,他会在家里大声的唱歌。罗伯特的母音听到儿子的歌声,似乎从中发现了什么。她对罗伯特说:孩子,你那么喜欢唱歌,我就带你去一位音乐老师家去学习吧!不过,罗伯特说:妈妈,我有口吃的毛病,能学好唱歌吗?妈妈说,人人都有缺陷,但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你坚持不懈,是会成为歌唱家的。后来,罗伯特不断坚持努力终于成为了有名的歌唱家,在美国有9位总统听过他唱歌。

    一个口吃的人竟然成了一个音乐家真的神奇,因为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功的。想想我自己,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没有问老师就丢在了一边。语文老师叫我们每天都读课外书20-30分钟,我没有坚持。还有英语老师叫我们每天认卡片10-15分钟,我也没有天天坚持,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罗伯特的精神,坚持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会把学习学好,取得成功。

    三(3)班杨鹏

  • 2、 路——读王愿坚《七根火柴》有感

    天色渐渐暗了起来,不知不觉已经是黄昏了,太阳不偏不倚地落在海平面上,如孩童在这硕大无比的弹床上的完美一跳。

    林间似乎是十分静谧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伸向天边。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听见树叶的哗哗声,小路上也好像有着非同一般的气息。已经是深夜了,天上下起了小雨,如同老天在拨动琴弦。

    雨越下越大,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歇斯底里,似乎要吞没整个天地。雷声震耳欲聋,似天神在耀武扬威。树被雨水打得没了精神,像一摊枯枝烂叶。花草没了往日的生机,也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本来就泥泞的小路愈发地难走,雨水浸湿了泥土,开凿出了一条泥路。

    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小路上,一名战士穿梭在其中。他跑得那样干脆,那样利落,都不带喘息。兴许是累了,战士的速度越来越慢,双臂无力地摆动着,身体已僵硬了。开始是跑,接着是走,最后是爬。战士的双眼朦胧了,汗水与雨水掺在一起,从发丝上滑落,脸上写满了疲劳,沾满了泥水。

    战士就在泥路上爬着,他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身上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想闭上眼睛,等待死作文亡的来临。突然,他摸到了那夹在左腋窝的党证里的七根火柴,那一刻,他的希望与信念又都重新燃烧起来,他要撑下去,走完这段路。

    战士艰难地抽出右手,四处巡视着,忽然,目光定格在前面的小树棍上,他挣扎着,想把自己从疲劳与饥饿中拽出来,他成功了。拿到了树棍,战士将全身重力依附到上面,艰难地前进。

    可是,树棍是那样的短小,细瘦,仅仅走了几步,就断了,战士一个踉跄摔在溢满水的泥坑里,这回,他再也爬不起来了。

    他靠着树回想着三天前的一幕:他在另一位的战士手里接下了沉重的七根火柴,并发誓,要将七根火柴交送给需要的红军战队,他眼看着那名战士含着泪去了。现在,他似乎感受到了死亡的逼近,他要把这重任托付给下一个可以信任的战士,继续完成这次任务。

    雨渐渐停了,四处焕然一新,只是那条倒下了无数战士的小路上还回响着一个声音:同志同志

    他最终倒下了,但他的信念没有破灭,他的希望会在另一个人的手上传承,只是就在这条路上。

    路很远,似乎是没有尽头的,但战士的心愿,早已飞过了万水千山,到达路的另一边了

  • 3、 读《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路》有感

    读《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路》有感

    文/齐毅浩

    《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路》一文刊登在齐齐哈尔市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中,作者王秀英。王秀英在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九年期间,担当了齐齐哈尔广播电台台长,文章回忆了文革期间被打倒,以及受到种种虐待和折磨。

    王秀英, 一九五八年调到齐齐哈尔广播电台任台长,在此前她一直任职为齐齐哈尔宣传部副部长。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各级领导者都受到了冲击,任广播电台台长的王秀英也不例外,造反派在病房中带走了正在生病住院的她。就此,王秀英厄运也就拉开了帷幕。先是戴纸糊的高帽,挂大牌子,用墨汁涂黑脸,然后跪在地上,从广播电台那儿,爬行到龙江饭店(今天的中环广场);市公安局(今天百货大楼北侧的大坑那儿);最后是第一医院。一路上嘴里还要说着"我是走资派".一路上嗓子说哑了,手和膝盖都磨出了血……

    批斗会前,走资派牛鬼蛇神都得挨上一顿揍,拳脚相加,大嘴巴扇的啪啪作响。批斗会上,这些走资派、牛鬼蛇神都得站在凳子上,两侧的人把走资派的双手向后高抬起来,屁股自然撅起,这叫喷气式,一撅就是个把小时。批斗会完事后接着就是站在汽车里游街示众。许多人熬不过这样的折磨,自己了断了生命。如当时市委文教书记张蒲家的夫人就扔下了三个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还在吃奶。

    文中又说到,非法拘禁在牛棚里,年三十家里给送饭,看守拒收,并说道:"牛鬼蛇神过年吃什么好的".一声长叹,那会儿究竟是怎么了,人鬼颠倒,无法无天。

    《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路》这篇文章开始对标题还不太理解,感觉作者是不是叙述自己走的是怎样的路,但看完文章感觉到作者在那段时间里已经是无路可走,只能用自己的清白来支撑着活着的信心。

    看完这篇文章想了许多,想起刘姓同学说他的一件往事。文革开始,他的父母都关进了牛棚,还是分别关在两个地方。那年中秋节的晚上,天还下着雨,七岁的他和大他五岁的哥哥去给父母送饭,送完饭哥哥骑车带着弟弟冒着雨往回走,一下就骑到沟里,两个人浑身上下都是泥水,回到家里小哥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放声大哭。

    文革一开始,天天开批斗会,母亲单位也是如此。那天去母亲单位吃中午饭。休息室里,几个造反派废寝忘食地忙碌着,他们为下午的批判会准备着道具,纸糊的高帽,纸壳的牌子,这时一个造反派头头进来说,高帽和牌子都是纸质的,没有重量,这是对走资派牛鬼蛇神的敷衍,必须让他们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没一会,8号铁丝焊成的帽子拿来了,纸壳的牌子换成

  • 4、 读《一路有阳光》有感

    读《一路有阳光》有感

    在书店看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本书《一路有阳光》,于是饶有兴趣地拿起来阅读,但却被其中的文字深深感动。

    是的,读完这本书,感悟颇多。这本书或许是散文,因为它带有文字流畅,明了于理的特点,如同涓涓清流注入我们的心灵,触动着我的心弦。那美妙的语言更像包含灵气的音符轻轻地滑过心头,引领着教育的有心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极富阅读美感,每一个情节都是绝美。此外,这本书又像报告文学,率真的故事彰显着人性的哲理。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教育的美妙,成长的幸福。《一路有阳光》慢慢翻阅着,它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让我冷静,让我感动。

    bright 光

    一路有阳光

    从这本书中,我深刻了解到,她——刁荣普是成都市磨子桥小学的校长也是本书的作者。 只因心中有爱,心中有阳光,从而走向了阳光教育的道路。她是成都市磨子桥小学的校长,是一个永不放弃希望,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一个愿意一天又一天,热爱而虔诚地度过,平凡而又认真地度过,全身心地拥抱孩子的人,是一个愿意做孩子眼中笑得可爱的"小松鼠",愿意做在寒冬温暖小手的"大暖炉",愿意做天天伫立在晨风中给每个人带来微笑的那一面"飘扬的旗帜"的人,她是一个每天会最早到学校门口送给每个孩子一个微笑,会弯下腰倾听他们说话,会与他们一起捡起每一个"快乐"的"校长阿姨",是一个在教师的心中,她是每天会给老师们一次温暖的握手,是让人愿意亲近的"校长姐姐";在家长的心中,她是一位可以促膝长谈,值得尊敬和信赖的朋友;在同行们的心中,她是一位有品位,有魄力,执着追求教育理想的教育者。

    是的,是她提出了"阳光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这本书中,写着:"阳光并不仅仅指脸上有灿然的笑容,它源于内心的一种感悟,也源于内在的一种积淀,更是因为对人生的一种个性化的解读;管理重在入心,把水浇到根儿上,把工作做到心上;情是动力,给行为擂鼓助威;情是火焰,能融化偏见的寒雪坚冰;接着,这本书的几句话深深触动着我:生命,离不开阳光的沐浴,离不开教育的滋养;没有教育的阳光,生命之花,必将枯萎;没有阳光的教育,心灵之地,必将荒凉。从这几句话中,我可以感受到这个教育者是如何渴望把阳光普及教育,让教育充满阳光的心情。

    泰戈尔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

    她说:"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

  • 5、 读《远嫁的老姑母》有感

    读《远嫁的老姑母》有感

    《远嫁的老姑母》——刚看完这遍文章,老姑母的悲观离合似乎看到了现实中和若干年后的我,尽是如此的感同深受,也许我只是投射了自已,或许是被情真意切的文字所感动。记得每次计划回妈妈家前一天或是离开都是总让我兴奋和失落,回家前一夜每次都失眠,尽管这么多年还是这样子,离开时总是满眼泪水,快要离开时从不敢直面家人的眼睛,一上车关上车门不敢回头招手,剩下模糊的双眼和复杂的心情,也许是不舍、难过… …像是打翻的五味杂瓶,特别是想到80多岁的奶奶,见面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少到自已都不敢想象… …所以每次的相见和离开就显得特别难忘。

    当长辈健在、我们年轻还可如约而至,即便拖家带口,不辞辛苦觉得一切都是值得,你可以感受到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时奶奶期盼的目光,还有她准备已久的问题会在你独处时一一问答,其间她会把你叫成弟、妹的名字,但问题却还是关于你,问题过后依然是叮嘱和嘱咐。也许你正跨三奔四已为人母,但你永远是她眼中没长大的孙女,我握着你那布满皱褶的手,僵硬而略带微凉,却让我感觉温暖。总希望时光啊,再慢些吧!让我再多牵你一次手。

    回家是可以跟妈妈促膝长谈,关于生活、工作、孩子、老公… …她也会跟你讲家长里短,她会以她的阅历和经验给你一些见意和安慰、鼓历,就像平常不过的拉家常,但场景总让人回味。

    回家是想再次吃到老爸亲手下橱做的芋头炖牛排、还有美味的猪蹄,粉蒸肉、粉蒸芋头、毛豆牛肉、、、、、有人说,对故乡的怀念是从吃开始的,记忆深处的家乡菜,随着时光的流逝更会让人刻苦铭心,那种味道已在我们的味蕾上刻下深深的记号。

    回家是想再次感受父辈们在酒桌上伐拳猜子的酒桌气氛,他们谈天说地、天南地北、家事国事地方事、、、、、、无所不谈,你总能从他们的谈话中得到不一样的见解,他们有时严肃、有时玩笑,几杯酒下肚后,手足间竟是同一款而不同类型的笑声,他们的笑声能让我随时想起,似乎就在我耳边。

    回家想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景物,物是人非总是不变的规律,长辈们渐渐老去,每次回去都会听说谁谁过世了,小辈们也慢慢长大,但介于见面次数少其实基本不认识,记忆深处那个放牛的山坡,那条长长盘山而过的河、那满山矗立挺拔的松树… …依旧在。

    乡愁是一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她会让你欢喜让你优,她是给离家的孩子准备的一杯酒,像老家洒坛里的陈酒,越久越浓。 塘边有肥田沃土,山青水秀、、、而我们就是那地上的一颗种子,在那

  • 6、 读《医路有你》有感

    不一样的张仲景

    ——读《医路有你》有感

    宝鸡市中医医院产科 扈玉婷

    他被后世尊为"医圣",其所著的《伤寒论》更是千年流传的经典方药,是中医方药的"众方之祖",他经历了怎样的一生,又是如何当上太守的,又是怎样的儿女情长,小说《医路有你》带我们走进了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珠机同心意缠绵,名有虚实两难全,与卿再世相逢日,辛夷为证吾少年",一首七言诗将张仲景与其师妹缠绵一生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更是从这部小说里了解到了在那个悠远年代这个被后世人纪念千年的"医圣"的凡夫俗子的一面。文章里的情节与人物的刻画虽无史据可考证,但却从另一方面将张仲景刻画的生动、形象,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欲摆不能,不管是青葱年少的博学与懵懂,中年丧子的伤感与无奈,还是官居太守的艰辛与苦恼,以及终身困扰他的医道与仕途的纠缠。我们都能从这部小说里感受到一个血肉之躯的张仲景,一个在封建制度逼迫下,经历人世间悲欢离合而又"一生为医,心系天下百姓健康疾苦"的"医圣"的传奇故事 .

    动荡的乱世年代 ,他出身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受到了家庭的熏陶,他从小便接触了许多史书典籍,尤其是看到神医扁鹊问诊齐桓候的故事后,对扁鹊无比敬仰,遂立志学医,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有关医学的书。跟同郡张伯祖学医。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他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虽从小有从医的远大志愿,却又因家庭的责任不得不跻身仕途,无奈政治统治黑暗,时局动荡,多年不得重用,终于经人保举成为长沙太守,经他治理后长沙民众获得短暂的安乐,但在出任太守期间他仍不放弃医家本分"治病救人',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坐堂医"的先例,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并被传为千古佳话。

    人到中年的他已为当地的名医,却仍谦虚好学,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张仲景在在告老还乡时,正赶上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

  • 7、 读《华而不实》有感---走自己的路
    读《华而不实》有感---走自己的路 在语文课上,我看了《欧。亨利短片小说选》中的小说《华而不实》。这篇小说是美国着名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创作的。看了这篇短片小说,我深有感触。 华而不实是一个成语。它指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在空泛的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托尔斯。钱德勒,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这种"境界"的人。他是一个工程师,赚的不多,却也足够。每个月,他都会省下一块钱。等到十个月后,他就有了十块钱,足够他扮演一个富人,奢侈地享受一个晚上。 这天,正是他扮演富人的时候。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不小心跌倒的少女。托尔斯扶起她后,邀她共进晚餐。在他们共同用餐时,托尔斯为自己捏造了一个完美的身份,并大谈关于那个"身份"的豪华生活,希望赢得芳心。谁知,这位看起来不怎么富裕的女孩,竟是逃出来玩的贵族小姐。而她喜欢是即使贫穷,也仍怀抱梦想,努力向前的人,就像平时的托尔斯,而不是托尔斯扮演的那个人。 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绝对不能为了使别人看得起自己,而去编造一个个谎言,当那种表面华丽,其实不然的人。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他自己运气不好罢了。"但是,如果你不是始终如一,又怎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她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也许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可是……真正能够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又到底有几个呢?这句话看似简单,看似潇洒,看似容易做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把它挂在嘴上而已。m某天当你带着自己新买的发夹给朋友看时,被朋友委婉地说太幼稚,你会不会心情沮丧地马上换到呢?有许多人,总是为了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扔掉原本的自己。那么,你是否想过,这到底值不值得?为了别人而否定自己,忽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曾看过一个动画片,里面有一只小猫。它不仅长得像小狗,连叫声也是"旺旺"而不是"喵喵"。但它却很有自信,因为它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啊,它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每个人。我们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抛开别人对你的想法,顺着自己的心意,做最真实的自己。相信自己,坚持自我。你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 8、 读《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有感

    网络非常神奇,正如文章中所说的“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如果进入了网络,就仿佛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就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你可以用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进行网上购物。我的书、衣服、甚至豆浆机等其他商品就是从网上购买的,网络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每个星期的周末我都会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写空间日志、和同学聊天,甚至还可以和远在异乡的爸爸聊天,让他时刻关注我的日志,给我留下有意义的评论。

    网络带给我无穷的知识。妈妈经常带着我访问了其他一些网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体育新闻、动物天地、科技博览、音乐欣赏等,真是应有尽有。网络也给我敞开了一道知识的大门,一天,我试图打开好123网页,发现可以百度搜索,我试了一下,发现从这里能够帮助我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难题,还可以帮我查询到许多书本所不能解决的学习资料,难怪妈妈经常和我说:“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妈妈还教我发各种电子邮件,每到节日我经常试着给远在国外的小姨发电子贺卡,这时妈妈说:“以前寄一封信,对方要好几天才能收到,这样非常慢,现在科技发达了,发一个电子邮件给对方只要几秒钟就能收到,真是太快了!而且发电子邮件还能节约纸张、保护环境呢!”原来这遍布世界的互联网所起的作用真伟大啊!

    网络这个玩意真是新奇有趣啊,我以后会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学习它、探索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和它真正成为一个好朋友!

  • 9、 求识求远 ——读《见识》有感
    求识求远——读《见识》有感 美籍华人吴军写的《见识》是一本很现实的书,青年人如果读进去了并认真践行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我年少时父母常对我说:“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它的事不用你管。”而我竟当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做的后果很快就显现了,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外出求学,发现自己完全是个傻子。对此吴军书给出的回答是: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觉得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现在的我早就知道寒窗苦读不过是成功的因素之一,社会竞争是一种复杂且长期的系统竞赛。如果我十八岁时读了吴军的《见识》,也许会少迷茫两个月。 吴军对工薪阶层的投资建议也很实际:投资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而不是股票。这和连岳的观点不谋而合,连岳认为:对工薪阶层来说,价格剧烈波动、快速交易的股票市场是个危险的地方,结局基本是亏了钱,赔了本职工作与心态稳定,和吸毒差不多。现在鼓吹“财务自由”的书很多,可我认为财务自由是一种奢侈品,普通人是不能从股市里打个滚就能实现的。所以不妨把目标定小一点,工作干好、有稳定的现金流、保持健康、教育好孩子,这些事稍作努力就能做到,也更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本书中关于伪工作的论述对我的印象最深。吴军认为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对于破除工作困境,吴军给出了三种方法:一是“愿景——目标——道路”,类似于《秘密》中的“要求——相信——接受”。二是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三是凡事做记录。关于工作,我最喜欢的还是龙应台在《给河马刷牙》一文中的说法: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相信好的工作会让生活质量更高,身体更健康,人生也有更多可能。 读了一些这类管理精英写的书,像是一稼的《美好人生运营指南》、黄征宇的《终身学习》等,这些人在本职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写作、讲座、培训等其他方面也是全面开挂。这些优秀的人思想前瞻,行动力强,工作高效,言辞谦逊,善于接纳不同。他们难不成有命运女神的眷顾吗?还真不是。在提及命运时,吴军写道:但凡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

  • 10、 读《大忘路》有感
    慢慢适应世界 ——读《大忘路》有感 九(13)班 黄子熠 北京有一条路,叫大望路。 那里有热乎乎的面馆,四通八达的地铁,加班到深夜也车水马龙的街道。 还有一群人,叫大忘路。他们因为文字聚在一起,文艺地浪来浪去。《大忘路》成了他们的里程碑,平淡地叙说着自己的成长跳点。这里,只带了点寡言鸡汤的味道,他们会在苦难贫瘠中找到乐子,可以体察狂欢里的忧愁。 马頔在序里写到道:“有人性也任性,我读出了一个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褒贬之间只在喜好,也全然不去评判对错这种扯淡的标准,着实有趣。” 想想说的也真对,就是这种感觉,就是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其中一位编者在书里写,她和一位所谓的“朋友”的相处模式大概就是生气,原谅,和好。她是一个隐忍的人,心里即使不痛快也会很快过去,甚至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小心眼了。 这段很触动我的内心。以前的我碍于面子,就算心里过意不去也不会主动求和。后来学会宽容,学会忍气吞声。但也渐渐明白,这样忍了十次,人家觉得理所应当,这意味着你已经失去了反驳的权利。你再一次反抗,你就是恶人。 一个个文字告诉你,不要活的那么憋屈,真正在意你的人是不会让你为难的。真正值得深交的人,是你发朋友圈说生病了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你的人,而不是光光点赞。成长就是筛选朋友的过程,生活就像滤网,让你明白不是每一段开始过的友谊,都一定要天长地久到老的。 书里用了一段《山河故人》的话:“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人总是要分开的。” 就算到了分别的岔路口,有点矫情,有点遗憾,但巴士到站了,该下车的你无法阻挡。要感恩,这些人这些事,教会我们许多。 破碎的情谊让我知道,跟谁走太近了都会是一场灾难,你非但回不到从前,还会颠覆了从前。 积聚的失望告诉我,我们每天都在变得无所谓,拒绝了煽情之后的每一天都在哈哈哈哈,在堆砌额的不羁里,已经很努力地把人生过成喜剧,也有唏嘘在心头。 激烈的竞争让我明白,没有什么输不起,怎么输都是赚了,你一无所有,世界会给你所有。 “也许最好的分离是让我们各自向更远的地方看看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6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4-22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1-03-20

  • 2019-10-11

  • 2021-11-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1-04

读山高路远有感
读山高路远有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读山高路远有感,读山高路远有感大全,读山高路远有感2024,更多读山高路远有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