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 地图 >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2024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相关栏目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热门栏目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推荐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共 7418 篇)

  • 1、 禁断的魔术读后感

    “所谓放弃,应该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做的事。世界上没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事。只要放弃一次,就会滋生放弃的习性,原本可以解决的事也会变得无法解决。”这是书中最激励人的一段话,同时这可能也是对古芝伸吾来说,最危险的一句话。他在这句话的影响下,走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光,但也有可能是这段话彻底坚定了伸吾要杀死议员为姐姐报仇的决心,坚定了他要完成一场禁断的魔术的决心。

    “科技并不只是为用于善事,重要的是运用科技的人的本心。如果他落入恶人之手时,那便成了禁断的魔术。”禁断的意思是禁止、禁绝,伸吾因姐姐的死化悲伤为力量,潜心完成磁轨炮,想以此来惩戒害死自己唯一亲人的恶人。可殊不知,如果这样做,那么自己也会成为恶人。他之所以选择磁轨炮,我认为并不只是因为它力量强大,更有伸吾为父亲和恩师的信念的坚守,掌握了科学的人就能征服世界。

    故事的结局终究是好的。伸吾没有因为自己的一念之间成恶人,但真正的恶人依旧逍遥法外,活跃于政治界的各大会场甚至从此平步青云,高高在上。事件算是和平解决了,伸吾没有断送前程,议员没有失去生命。但是伸吾的亲人的生命永远失去了,再也不会回到伸吾身边。这才是书中最大的遗憾之处,也是生活和社会是真实的一面。

    记得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希望你我都在路上,在成为这样的人的路上。

  • 2、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文中的作者不会被一些世俗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该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自由与超越。

    而我呢?唉……

    四周死一般沉寂,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夜游的动物似乎也都藏了起来。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孤赏”夜幕里的伤感。现在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用“惨淡”来形容夜色了,我的心也如惨淡一般。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的成功,胜利与喜悦似乎也从来没有离开我,可这突如其来的惨败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被人从山顶一下推入了谷底。我害怕同学们的嘲笑,老师逼迫的眼神,更害怕父母的责骂。

    寒风打过,不禁打了个冷颤。独自徘徊在小路上,想压抑心中的苦闷,不想这深沉萧瑟的夜里让我添了几分寂寞,几许惆怅,几许悲凉,用迷茫的眼神扫视着夜,夜用惊奇的目光窥视着我的心灵。

    我无神地看着周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着黑夜的迷茫。“还有希望吗”?我在心底问着自己。前途茫茫,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放弃,我不甘心;坚持,我已经看不到希望。我该怎么办呢?黑夜。

    突然,一片树叶落到我的身上,我抑起头,只见树上的叶子歪歪斜斜的往下落,凝视着向下飘动的枯叶,我内心的尘埃仿佛也被某种东西擦去了,我弯下腰拾起了一片落叶,将它放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着,从清晰的叶脉中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这看似平凡的落叶,它触动了我的心。使我想起《断章》中诗人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畏一时得失哀乐而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的自由与超越。

    我明白了,我们何必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耿耿于怀,去耽误大好的时光呢?滚滚红尘,尘起尘落;滔滔大海,潮涌潮跃,大千世界,草荣草枯,这都是自然的法则。今天的失败还有明天,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希望。

    花有重开之日,叶有再生之时,人自然还会有成功之日。

    等哪天我要放飞——放飞多年来收集在水晶瓶里所有的梦想。

  • 3、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500字

    文中的作者不会被一些世俗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该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自由与超越。

    而我呢?唉

    四周死一般沉寂,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夜游的动物似乎也都藏了起来。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孤赏夜幕里的伤感。现在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用惨淡来形容夜色了,我的心也如惨淡一般。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的成功,胜利与喜悦似乎也从来没有离开我,可这突如其来的惨败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被人从山顶一下推入了谷底。我害怕同学们的嘲笑,老师逼迫的眼神,更害怕父母的责骂。

    寒风打过,不禁打了个冷颤。独自徘徊在小路上,想压抑心中的苦闷,不想这深沉萧瑟的夜里让我添了几分寂寞,几许惆怅,几许悲凉,用迷茫的眼神扫视着夜,夜用惊奇的目光窥视着我的心灵。

    我无神地看着周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着黑夜的迷茫。还有希望吗?我在心底问着自己。前途茫茫,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放弃,我不甘心;坚持,我已经看不到希望。我该怎么办呢?黑夜。

    突然,一片树叶落到我的身上,我抑起头,只见树上的叶子歪歪斜斜的往下落,凝视着向下飘动的枯叶,我内心的尘埃仿佛也被某种东西擦去了,我弯下腰拾起了一片落叶,将它放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着,从清晰的叶脉中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这看似平凡的落叶,它触动了我的心。使我想起《断章》中诗人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畏一时得失哀乐而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的自由与超越。

    我明白了,我们何必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耿耿于怀,去耽误大好的时光呢?滚滚红尘,尘起尘落;滔滔大海,潮涌潮跃,大千世界,草荣草枯,这都是自然的法则。今天的失败还有明天,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希望。

    花有重开之日,叶有再生之时,人自然还会有成功之日。

    等哪天我要放飞放飞多年来收集在水晶瓶里所有的梦想。

  • 4、 断章读后感

    断章读后感(一)

    仿佛是一幅定格的影像,在月光下缓缓展开。

    初读《断章》,只觉得它明白如话,竟然没有让我遐想。可是读第二遍,我就背着明白如话的诗吸引住了,感觉诗在开头就流淌出一股清泉: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诗歌的意象如此简单,只有人、桥、风景。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月光下,虹桥上,佳人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被月光濡湿的小巷与屋檐。夜色弥漫,不远处的楼上,又有人站在窗前欣赏夜幕下的佳人。人、桥、风景,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月夜图。此时是人就像站在幕后的解说者,又缓缓吟出下一节: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一节就更加新奇了,明月用来装饰窗子,可见明月的美丽了;而你装饰的竟然是别人的梦,就更让人回味无穷了。究竟是怎样的明月,怎样的佳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把梦装点得如此多彩?循着诗人的意味细细品去,你就会豁然开朗:美也是相互依赖的。

    记得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和诗中很相似。当橙红色的旭日从云海中刚刚露出来的时候,金辉顿时射了过来,就像东方有一匹匹金色的绸缎铺到眼前。这时候,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壮观的日出,而是周围游客们一张张兴奋的脸。他们那种对日出的喜悦,对自然美的追求,是我平时体会不到的。他们因日出而震撼,我因他们的兴奋而震撼,这种相互依赖的美,不是和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我想,美就是相互依赖而成的。夏天里的荷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荷叶从一泓清水中冒出时,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美。只有荷花在荷叶的怀抱中悠然绽放时,美才在浅粉和墨绿中的交互融合中体现荷花因荷叶而显得淡雅,荷叶因荷花而显得妩媚。它们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翠减红衰愁杀人了。

    其实,何止是花呢?世间万物,都因为以来而显出美丽。就连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美的风景。我们在遵循万物的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奉献出美丽。或许是一声温暖的问候,或许是一个文明的举止,我们就可以成为相互依赖的美中最美丽的一环,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依赖的美,存在于相互的联系中。你和我的没,汇聚在一起,也是永恒的美丽。

    断章读后感(二)

    读完《断章》有种奇异的感觉恍恍惚惚地萦绕在我身旁,却难以言传。是淡淡的清幽?还是若离的伤感?或是漫无目地的闲情?不是,都不是。我突然感到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于是陷入无际的沉思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个站在

  • 5、 《断章》赏析

    作者就像一株静立的树,站在桥头看着不息的人流,变幻的风景。看着这里出演着一幕幕再也平凡不过的琐事。

    他站在桥边,驻足远望,只是静静的看,毫无杂念。

    看风景的人站在楼上,凭栏远眺,只是静静的看,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他抬头仰望夜幕,月朗星稀,云影飘忽。忽的,他想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佳句。

    夜的帷幕落下来,皎洁的月光照在窗棂上,她轻抚着窗子,柔软的月光从指尖流泻走,似一层银粉铺在地上,映出她那纤手的倒影,四周闪着银光。

    这首诗意境唯美,给人以宽阔的想象空间。作者以安静,稍带忧伤的笔调向我们娓娓诉说。全诗讲究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

    我认为全诗的着重点在装饰二字上。前一个装饰是对表面事物的装点;后一个装饰是深入内心的点缀,使诗的含义进一步深化。

  • 6、 《断章》(优质范文)

    20xx北大博雅综评笔试作文《断章》读后感丹书高考一结束(7月10日),就在华二参加了北大博雅综评的笔试,本是带着打酱油的心态去长长见识,所以很放松。她说语文的阅读文本共三篇,两篇现代文,一篇文不加点的文言文,作文有两篇,一是为卞之琳的《断章》写600字以上的读后感,一是为一句名言写300字的感想,这么多的内容,考试时间为1小时。三篇文本选得很好,她边欣赏边做,写作文时感觉情动于中,一气呵成。最终语文得分75分,上海市200多名考生,最高分为76分。我要她将作文回忆出来,写下来,做个纪念,她照办了,但写好后说没有当时的思如泉涌,有些生硬,无法完全复原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美的平行世界《断章》读后感梅山高中高三(6)李丹书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风景很美,你入了迷,嘴角挂着浅笑。浅笑漾开,在你心中漾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你心中的美的映像,它与现世平行。因此,装饰窗子的明月,并非天上之明月,而是心窗所框住的明月。你看风景的专注神情很美很优雅,映入楼上人的眼帘,他被你那一刹那的美所折服,心中亦有情丝被唤醒也许是对爱情的朦胧憧憬,也许是记忆中的某个女子与他重合,也许是其它的种种温情。他沉浸于自己用情丝构建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渗入了她的梦,梦中有轻雾,象征着低回缠绵的美感在氤氲。然而你并不是什么十分惊艳的女子,却引起了他的感动,明月也不一定是最美的那一轮,却嵌了你的心窗,你们各自心中有意境,却无意踏入了别人的梦,毫不自知。读者们俯瞰着这一切,也会心一笑,心中生出美感,也搭建了自己的美的世界。只不过,这又是平行世界,互不交织,每个人守着自己的那个,也许你读诗的样子很美,又装饰了别人的梦呢!我们都需要美,于是寻找意象,营造胸中意境,意象本身不必特别,是我们对于美的向往重塑了他们。同时我们也欣赏这种向往美的姿态,这种姿态闪耀着人性纯净与圣洁的光辉。而深藏于胸中的诗兴,将本应平行的人的内心世界勾连,生出回环往复之美,这就像你身处镜宫,镜子互相倒映,一镜一世界,镜像平行、重复,通向深邃、无穷。镜可造“境”,像虽为虚,情却为真。丰富的心灵触着每一寸草木,都成了黄金。

  • 7、 《断章》读后感400字

    写论文累了,习惯性地拿起诗集。于是,卞之琳的《断章》映入眼帘: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此诗颇有味道。

    人生果真如此

    你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也正是在你陶醉于风景的时刻,却不知你已被楼上的人当作了风景来欣赏了。多么美妙的画面,多么神奇的缘分!

    是的,你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因为,毕竟茫茫人海无边,哪能轻易地就成为别人的风景呢?要么,现实的污垢使人遮蔽了双眼,无法识别这人间美景,要么,虽然有人发现了这奇妙之景,可惜,他已没有机会再赏析这美景了。。。。。。

    所以,我痴痴地想:假如我是你该有多好既可以阅尽人间美景,又被其他看风景的人视为美景!

    我是你吗?不是,所以,我只能祝福你。

    这种表达还不够。

    明月是皎洁的,也是无私的。因为,她在你不经意间就已经悄然装饰了你的窗子,于是,你体验到了圣洁的美、清澈的美。可是,也许你还不不知道,你比明月还要皎洁,还要无私,因为,明月只是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样看来,还有比你更幸运、更幸福的人,就是那个别人。

    我虽然不是你,却是那个别人。

    所以,我,最幸福了!

  • 8、 《断章》读后感7篇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断章》读后感”。

    在读了作品后,对于作者的一些思想感悟有解颇多。这时我们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内心的想法,有关作品的心得范文怎么写呢?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断章》读后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断章》读后感 篇1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500字

    文中的作者不会被一些世俗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该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自由与超越。

    而我呢?唉……

    四周死一般沉寂,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夜游的动物似乎也都藏了起来。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孤赏”夜幕里的伤感。现在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用“惨淡”来形容夜色了,我的心也如惨淡一般。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的成功,胜利与喜悦似乎也从来没有离开我,可这突如其来的惨败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被人从山顶一下推入了谷底。我害怕同学们的嘲笑,老师逼迫的眼神,更害怕父母的责骂。

    寒风打过,不禁打了个冷颤。独自徘徊在小路上,想压抑心中的苦闷,不想这深沉萧瑟的夜里让我添了几分寂寞,几许惆怅,几许悲凉,用迷茫的眼神扫视着夜,夜用惊奇的目光窥视着我的心灵。

    我无神地看着周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着黑夜的迷茫。“还有希望吗”?我在心底问着自己。前途茫茫,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放弃,我不甘心;坚持,我已经看不到希望。我该怎么办呢?黑夜。

    突然,一片树叶落到我的身上,我抑起头,只见树上的叶子歪歪斜斜的往下落,凝视着向下飘动的枯叶,我内心的尘埃仿佛也被某种东西擦去了,我弯下腰拾起了一片落叶,将它放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着,从清晰的叶脉中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这看似平凡的落叶,它触动了我的心。使我想起《断章》中诗人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畏一时得失哀乐而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的自由与超越。

    我明白了,我们何必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耿耿于怀,去耽误大好的时光呢?滚滚红尘,尘起尘落;滔滔大海,潮涌潮跃,大千世界,草荣草枯,这都是自然的法则。今天的失败还有明天,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希望。

    花有重开之日,叶有再生之时,人自然还会有成功之日。

    等哪天我要放飞——放飞多年来收集在水晶瓶里所有的梦想。

    《断章》读后感 篇2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是卞之琳作于1995年,作者将刹那的感觉升腾为深邃的思想,第一次读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但再

  • 9、 读断章有感范文

    篇一:断章读后感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是中国现代诗人卞之琳的名篇,诗作写了一个平常而浅显的现象: 你看风景, 别人也看你, 你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世间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诗作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人们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生活日益开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们的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的《断章》虽然只有四行诗,却引发无数人半多世纪来对它的诠释,从文学的、社会的、心理的等角度去探索诗人的内心和写这首诗的意境。偶然翻到这首诗,也有一种特殊的意境在心绪。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的生活是由无数的你与风景组成的,而此时的你却是彼处的风景,在时空交替之间转换着。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观风景的你又置身于漫散着月光的窗前,在洁净的月光下,你不经意中又成了别人的梦中的风景。

    无论是你还是风景,都是偶遇时留下的印痕,或相识相交,或对视后擦肩而过,为了有美丽的记忆,彼此应以微笑、热情和温暖投射于别人的风景中。

    篇三:断章读后感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人生与我而言,似乎总处于一种对自己不满足、常常抱怨、愤恨的生活状态,常觉已不如人,别人似乎永远比自己幸福、快乐,自己却总是在怨天尤人,自己的内心在翘望别人的幸福里渐渐麻木和衰老,于是,彷徨、孤独填满了自己的内心。今天,重读卞之琳的《断章》,感觉自己竟然像个生活的小丑,自己被自己戏弄了!可悲、可叹!

    的确,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静下来心来,其实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只是你很难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发现而已,相信只要以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去生活、去接人待物,更不被世俗所埋没,在别人眼里,自己永远都是最幸福快乐的人儿!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卞之琳

  • 10、 「必备」《断章》读后感6篇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你也许需要"「必备」《断章》读后感6篇"这样的内容,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断章》读后感 篇1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500字

    文中的作者不会被一些世俗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该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自由与超越。

    而我呢?唉……

    四周死一般沉寂,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夜游的动物似乎也都藏了起来。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孤赏”夜幕里的伤感。现在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用“惨淡”来形容夜色了,我的心也如惨淡一般。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的成功,胜利与喜悦似乎也从来没有离开我,可这突如其来的惨败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被人从山顶一下推入了谷底。我害怕同学们的嘲笑,老师逼迫的眼神,更害怕父母的责骂。

    寒风打过,不禁打了个冷颤。独自徘徊在小路上,想压抑心中的苦闷,不想这深沉萧瑟的夜里让我添了几分寂寞,几许惆怅,几许悲凉,用迷茫的眼神扫视着夜,夜用惊奇的目光窥视着我的心灵。

    我无神地看着周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着黑夜的迷茫。“还有希望吗”?我在心底问着自己。前途茫茫,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放弃,我不甘心;坚持,我已经看不到希望。我该怎么办呢?黑夜。

    突然,一片树叶落到我的身上,我抑起头,只见树上的叶子歪歪斜斜的往下落,凝视着向下飘动的枯叶,我内心的尘埃仿佛也被某种东西擦去了,我弯下腰拾起了一片落叶,将它放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着,从清晰的叶脉中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这看似平凡的落叶,它触动了我的心。使我想起《断章》中诗人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畏一时得失哀乐而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的自由与超越。

    我明白了,我们何必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耿耿于怀,去耽误大好的时光呢?滚滚红尘,尘起尘落;滔滔大海,潮涌潮跃,大千世界,草荣草枯,这都是自然的法则。今天的失败还有明天,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希望。

    花有重开之日,叶有再生之时,人自然还会有成功之日。

    等哪天我要放飞——放飞多年来收集在水晶瓶里所有的梦想。

    《断章》读后感 篇2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风景很美,你入了迷,嘴角挂着浅笑。浅笑漾开,在你心中漾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你心中的美

  • 2021-08-05

  • 2021-09-03

  • 2023-03-13

  • 2023-02-28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04

  • 2022-12-2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20

  • 2019-11-02

  • 2022-01-22

  • 2019-10-11

  • 2022-04-16

  • 2019-09-19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09-30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5-10

  • 2023-02-08

  • 2021-11-2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4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卞之琳断章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卞之琳断章读后感、2024卞之琳断章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