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 > 地图 >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2024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范文大全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推荐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

(共 616 篇)

  • 1、 [精品]心道德事四部曲读后感范例9篇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精品]心道德事四部曲读后感范例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心道德事四部曲读后感(篇1)

    我们班有一位举世无双的天才,为什么会有如此豪气的称呼?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讲话曲

    每次上课趁老师不注意时,他便立马把书立起来,眼睛瞟了一下坐在后面的小潘,转过身,缩着脖,回过身,嘴巴一翕一张,像出水的鱼儿一刻不停。讲完了又转身,放下书,装出一副极认真的样子。如果你认为他改过自新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没过几秒,他又故伎重演,转身,讲话,仿佛又想到新的话题。他的道具书常常让他阴谋得逞。不过,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但是就算被老师抓个正着,他也从来不慌张,总是蹦蹦跳跳地站到后面,仿佛是去后台领奖,看着他没心没肺的样子,我疑惑极了,难道是梁静茹给了他勇气?

    吃零食曲

    只要你走到他的位子上,仔细探寻一下,便会发现书的后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满山堆的零食。老师规定教室里不准吃零食,但他不仅下课悄悄吃,有时连上课也会一过馋瘾。瞧,上课铃声一响,他的老把戏又重演了立书。然后嘚瑟地笑一笑,便从抽屉里拿出一包零食,撕开一角,把手伸进去,拿出零食之后一把塞到嘴里,慢慢地嚼动起来。他的嘴巴就像小马达一样不停地动啊动动啊动,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把零食吃完才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嗝,一节课就这样飘然而去了。

    神游曲

    每次写作业的时候,他就开始施展神游的功夫。老师布置完作业,其他同学都奋笔疾书。只有他像树懒一样,慢慢地蹲下身子,缓缓地打开书包,慢悠悠地拿出本子,摊在桌上,拿起笔东张西望一番之后,才写下几个字。可一会儿又看看窗外,大约是在和云朵无线聊天吧。一会儿又东摸摸西摸摸,就是不写作业。别人都写了一页了,可他一样的本子才留下一行字迹。天气冷的时候,他总是一只手写字,一只手缩在袖子里。为此,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一个豪气冲天的外号杨小侠。

    武功曲

    每次下课,他便精神百倍,第一个跑到后面的空地,像武侠小说里的人一样,大喊着:啊打哈哈哈哈,吃我降龙十八掌,说完便像自己有轻功似得对空气一阵儿乱打,估计是漫画看多了,整天就跟个闲人一样。教室大概就是因为他才变成的菜市

  • 2、 给知心少年读后感

    给知心少年读后感

    人生不像梦,因为它太真实;人生不像酒,因为它太无味,人生不像棋,因为它不会从新来过,人生不像谜,因为它太通俗易懂了,人生不等于人生,命运不会把握人生,而人生就是在无法悔过的时候,悔过,无法忘记的时候,忘记,想忘记,可是,会么?

    假期间,我读了本书,是卢勤姨的《知心少年》,这是一本写给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的书,是一本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境遇和想法的书,书里面通过大量珍贵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对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这本书是励志书,大到面对生活,面对命运,面对青春,小到面对长相,面对自己,面对贫困,其中有一则是写有位单身母亲家庭的种种问题挫折的,我看完后,心中有少许的觉悟了,现在有许多单身家庭,我家就是其中,因此,我们的烦恼有很多,自从爸妈离婚后,我跟了妈妈,妈妈随后改嫁了,我一直没叫现在这个所谓的爸爸一声爸爸,一直都叫叔叔,我和他相处时间不长,但我知道,他很渴望,但是始终叫不出口,他一直和妈妈在外面工作,也不常回家,我对他有少许的冷淡,不是讨厌,不知什么,反正也说不上来,我想是因为我不太相信这一切吧!我在心里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这一切是真的,是真的,我有想过要坚强,要乐观,要快乐。可是我控制不住,内心的那扇门永远也打不开,因为那把钥匙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无法再敞开心胸了,在现在的社会里,能让人毫无顾虑的敞开心胸的大概只有在手术台上了吧!

    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那扇门就算没了那把钥匙,也一定会打开,面对单亲,我不能过分伤感,我要站起来,只有我快乐,身边的人也就会快乐!

  • 3、 关于给知心少年的读后感

    人生不像梦,因为它太真实;人生不像酒,因为它太无味,人生不像棋,因为它不会从新来过,人生不像谜,因为它太通俗易懂了,人生不等于人生,命运不会把握人生,而人生就是在无法悔过的时候,悔过,无法忘记的时候,忘记,想忘记,可是,会么?

    假期间,我读了本书,是卢勤姨的《知心少年》,这是一本写给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的书,是一本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境遇和想法的书,书里面通过大量珍贵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对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这本书是励志书,大到面对生活,面对命运,面对青春,小到面对长相,面对自己,面对贫困,其中有一则是写有位单身母亲家庭的种种问题挫折的,我看完后,心中有少许的觉悟了,现在有许多单身家庭,我家就是其中,因此,我们的烦恼有很多,自从爸妈离婚后,我跟了妈妈,妈妈随后改嫁了,我一直没叫现在这个所谓的“爸爸”一声爸爸,一直都叫叔叔,我和他相处时间不长,但我知道,他很渴望,但是始终叫不出口,他一直和妈妈在外面工作,也不常回家,我对他有少许的冷淡,不是讨厌,不知什么,反正也说不上来,我想是因为我不太相信这一切吧!我在心里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这一切是真的,是真的,我有想过要坚强,要乐观,要快乐。可是我控制不住,内心的那扇门永远也打不开,因为那把钥匙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无法再敞开心胸了,在现在的社会里,能让人毫无顾虑的敞开心胸的大概只有在手术台上了吧!

    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那扇门就算没了那把钥匙,也一定会打开,面对单亲,我不能过分伤感,我要站起来,只有我快乐,身边的人也就会快乐!

  • 4、 动物,我们的知心朋友

    读了《布拉格的鸟》,我眼前仿佛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布拉格城的一座广场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带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喂鸽子。许多鸽子聚集在她们身旁啄食,有的甚至扑到小女孩手上争食......一幅多么生动的人与自然界动物和睦相处的画面啊!

    布拉格的鸟很多。这是我读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印象。天刚亮,四周就响起了阵阵悦耳的鸟鸣,交织成一曲甜美的大自然交响曲。不管在林中、在田野里,还是在庭院上空,都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鸟儿在枝头欢唱。有杜鹃、山雀,有黄莺、灰椋鸟等等。究竟有多少种呢?连布拉格人自己也说不清。我想:布拉格真不愧为鸟的城市。

    我真的很羡慕布拉格的鸟,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由。在布拉格的庭院、公园或街道两旁有许许多多的鸟,但没有一只鸟笼子,人们不愿将美丽的鸟囚禁起来。而我们这里,总是把鸟类关在笼子里养着,拿它们当清闲的玩物,使本来活泼的鸟没了生气,变得呆板,还让鸟儿失去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正因为很多人喜欢鸟,捕捉鸟,才使得自然界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少。布拉格的人爱鸟,也懂得养鸟。他们把鸟食放在固定的地方,让鸟儿自己来吃。他们希望蓝天中总能飞翔着一群活泼欢乐、充满生机的小鸟。正如文章说的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爱鸟啊!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了解到布拉格的鸟之所以生机勃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爱护自然环境,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大自然,这样才使鸟越来越多、越来越活泼。正因为鸟多,捕捉害虫量大,所以布拉格的环境越来越好。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掩卷沉思: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布拉格人一样爱鸟呢?什么时候我们的环境也更加美好呢?但愿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 5、 《山月不知心底事》读后感2000字

    看辛夷坞的小说,源于海豚的介绍。在她的大力推荐之下,看了它三本小说。先后顺序是:《原来你还在这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山月不知心底事》。

    前面两本小说,纯属是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一开始,我便被辛夷坞细腻感性的文字、知性而独特爱情大观还有情感纠葛的紧凑情节吸引了我。里面的主人公的形象在我心里更是久久不散。作者功力强劲之处还在于,小说中一些次要的人物,都有非常出彩的表现,给人的印象也非常深刻。主角,如程铮和苏韵锦(《原来你还在这里》)、陈孝正、郑薇和林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次要人物,如沈居安和章粤(《原来你还在这里》)、阮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些人物以及他们之间或各自的人生故事,相互纠缠,相互影响,让人过目难忘,久久不能忘怀。可以说,看前面两本书,情感随着人物的起伏而跌宕,但最后又为主人公劫后重聚般的结局而由衷高兴。看完后虽有股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一种为主人公终成眷属的欣喜和甜蜜。

    我写这篇读后感,重点不是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原来你还在这里》两部小说的评价,我主要是想抒发我对《山月不知心底事》(下面简称《山月》)结局的看法。

    《山月》这本书跟前面两本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背景开阔不少,情节更是融入商业竞争的元素。之前两部有提到相关的商业背景,但都是淡淡的,或者说对情节没有太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山月》这部小说,整一个就是以商业作为主要背景,小说中江源集团的兴衰,见证影响着主人公们的命运。我边看边感受到辛夷坞布局操控能力大大加强了。

    可以说,小说是一个悲剧,是一个性格悲剧。女主人公向远,一个有别于传统情感小说的所有女主角的人物。她理智、现实,在商场上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智慧与冷酷,在企业管理中深沉城府与手腕,让这个凡事以利益作为大前提的人物,变得与一些传统女主角有所区别开来。但如果她仅有这些性格,我们就没有对她进行探究的必要了。值得我们去探究,是因为她还有她的特别而又感性的一面她对叶家那种豁出去的感恩、对丈夫叶骞泽由少女时就产生的情深义重、对叶昀看似姐弟之情而终发现竟是爱情,还有对她妹妹向遥看似冷漠实是关切的情深。这些,都让向远的这个人物有了别样的风情和韵味。但也正因为这样,她的路才走得让人唏嘘。

    向远不信命,但在辛夷坞的笔锋的铺排下,命运似乎紧紧缠绕着她,让她疲累甚至窒息。小说中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忆非常深刻。我想这也是辛夷坞铺排结

  • 6、 读读《致良知》有感范文

    先生说:至善,是自己的心纯然天理,达到极点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寻求。但这格物不是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辨别求索吗?怎么说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从先生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说,似有所悟,格物最后还是要反求诸己,对于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终究要对照内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这样再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点清楚了。

    只是这尽心知性以为生知安行总不得解。

    实际上对照当世,我们也似乎能够领略的到:信息社会,各类文字、图片、音视频铺天盖地,扑面而来,但这真伪如何得辨?而且现在的学术论文也多是东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传济世的少之又少,确实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由此,文中子之拟经,有如孔子之删述六经,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拟经恐未可尽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 7、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 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 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 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 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 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 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 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 乐与自由呢? 四、做回最优秀自己 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 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 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 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

  • 8、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致良知,事上练

    1. 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 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近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 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习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 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

  • 9、 读书心得:《致良知》的优秀读书心得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致良知》的优秀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www.dhb100.com

    《致良知》的优秀读书心得1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致良知》的优秀读书心得2

    学习圣贤之术,学习致良知,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闻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欢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大致意思是说古人会说:「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功业,只怕被夺去了自己志向」。所谓「夺志」,是已经有志向才会被夺取,倘若还没可以或值得被夺取的志向,那么就应该早点去深思、反省为何会没有立志。

    生活日复一日,平淡如水,梦想的影子是否已销声匿迹,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迈步时,内心也会泛起涟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撑,无论做什么都是动力十足,因为有目标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会风雨兼程。

    我们工作更是如此,各项业务指标是工作压力更是动力,目标一旦形成,就应毫不动摇,全力以赴达成。

    《致良知》的优秀读书心得3

    “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

  • 10、 读致良知有感范文300字

    致良知,就是致自己的良知。我们不能拿着致良知这把尺子去度量别人、去要求别人,这样就把致良知用偏了。前段时间接触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也就是说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将这句话用在生活和工作中,来时刻提醒自己,抱怨一天天的减少,生活一天天地变得愉悦、轻松,对人、对事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自己品德的提升,将心中的美德一点点发掘出来、显现出来。由此学习致良知就是致幸福,致自己的幸福的同时让周围的人也感觉轻松了。感觉自己的生活环境都在因为致自己的良知在一点点的改变。

    不抱怨这一点,我还做得不够好。虽然自己没有去抱怨什么,但是在与人交谈聊天时,对于别人的抱怨还无能为力,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我拥有的美德还不足够去唤醒他人,这是我要努力去提高的最重要的一块。

  • 2022-01-21

  • 2022-04-0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2-03-14

  • 2019-10-29

  • 2021-07-15

  • 2019-11-06

  • 2022-01-06

  • 2019-10-12

  • 2023-03-22

  • 2019-10-19

  • 2022-12-24

  • 2023-02-09

  • 2021-09-06

  • 2023-06-15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1-06

  • 2023-05-23

  • 2019-10-11

  • 2019-11-03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1-23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19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
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大全,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2024,更多致良知心道德事的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