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 > 地图 >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2024鸦片贸易史读后感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相关栏目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热门栏目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推荐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

(共 9548 篇)

  • 1、 读《鸦片贸易史》有感1000字

    读《鸦片贸易史》有感1000字

    苗紫琼

    大家好,我是苗紫琼,来自商学院会计153班。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鸦片贸易史》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回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也让我对鸦片战争及其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讲述了英国对中国市场强烈的渴求,"它使人们梦想得到一个无穷尽市场,使人们产生不切实际的希望",然后通过引用蒙哥马利·马丁的话来说明鸦片贸易对中国人肉体、思想乃至灵魂的迫害,同时举了官方报告、《中华之友》和《商人杂志》的文章以及清政府官员的话说明鸦片贸易对合法贸易的侵害,最后总结"这种贸易,无论就可以说是构成其轴心的那些悲惨冲突而言,还是就其对东西方之间一切关系所发生的影响而言,在人类历史记录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部分马克思简单的回顾了一下鸦片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十八世纪末,"东印度公司不再是鸦片的直接出口商,而变成了鸦片的生产者".而十九世纪初,清政府为了抵制鸦片,规定国人不允许吸食鸦片,然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并且往后,尽管清政府强烈抵制,但是被偷运到中国的鸦片数量持续走高,走私鸦片的收入已经是英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最后文章还用两段文字的篇幅阐述了英国作为印度政府在鸦片贸易这场不合法的贸易中充当的无耻角色。

    读完文章,我内心开始了深刻的反思,高中历史老师反反复复重复的那句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又回响在我耳边。是啊,"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蹋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固步自封在鸦片贸易中多多少少是英国无耻行径的推手,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也再次让我深刻意识到国家的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是有多么重要!

    所以这才是我们国家近几年提出的"中国梦"核心所在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唯此,我们才能在国际世界中拥有更有力的话语权,更好的保护国家利益!

  • 2、 《鸦片史》读后感800字

    借用本书开篇的一句话罂粟,这原本普普通通的植物背后,是整个一部罪恶史。在我们的印象中,鸦片是罪恶、丑恶的代名词,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它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毒品,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痛苦。但是鲜有人清楚鸦片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而《鸦片史》这本书使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对鸦片更为深刻的认识。 提到鸦片,除了想到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鸦片战争,更多的就是如痴如醉的瘾君子、随处丢弃的带有针头的注射器、艾滋病感染者和妓女、坐豪华车的大毒枭、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诸多复杂的社会万象。透过本书,我们知道鸦片本不是生来罪恶,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化,人类赋予了鸦片不一样的用途与影响。原始的鸦片,就是罂粟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植物,它在先人的眼中是神奇的宝贝,能够为生病的人减轻痛苦,恢复健康,因而在中外医学界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罂粟不仅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还使人们发掘了它更多的用途,譬如作为饮料添加物,饼物等。然而,随着鸦片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使更多的人接触到鸦片,从而使人们发现和利用它较为负面的作用。其中,毒品就是最好的诠释。在鸦片作为毒品交易流通的过程中,精明的毒枭、提倡和鼓励鸦片贸易的政府、贫农、工人苦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鸦片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书为读者刻画的由鸦片毒品发展带来的影响场景是鲜明而深刻的。吸毒者的悲惨生活牵动着我们的神经,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罂粟种植的贫农同样忍受鸦片带来的无奈之感,为维持吸食鸦片的经济来源走上歧途的犯罪者(包括抢劫犯、妓女、盗窃犯、贪污受贿者等)这些同样能够从电视、报纸杂志等途径了解的与鸦片相联系的人物,在这本书里得到更为全面深刻的阐释。更鲜为人知的,《鸦片史》为我们展现了军阀、毒枭与洗钱人的复杂关系,使读者对鸦片作为毒品运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这本书,除了更多的了解关于鸦片的常识性知识,了解毒品与社会、社会人千丝万缕的关系。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讲述显得客观、真实,能够使人们客观的看待和利用鸦片这种非原罪的物品。

  • 3、 鸦片战争读后感

    鸦片战争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喜有忧、有悲有痛。而最让我难过、让我触动最深的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疤、是中国人的一场恶梦。那时,中国封建社会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清王朝停滞不前、国势日下、萎靡不振,变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远隔重洋的西方列强看上了嘴边这块肥肉,通过各种手段向中国人倾销害人的鸦片,蚕食国人的身体和斗志,为武力征服做好准备。后来,果不其然的发动了鸦片战争,和无能的清zf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赔钱又割地,我心情非常沉痛!

    国土面积还不到我国十分之一的小日本,在1937年侵略我国,想把太阳旗插在我国的领土上。经过先辈英烈的英勇顽强抗战,小日本投降了。现在小日本又想侵略我国,痴心妄想地想把我国的钓鱼岛纳入他们的版图。我想:连我都不答应,全国人民能答应吗?现在的中国在gcd的领导下,无论是经济、军事,都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已经由羔羊变成了一头威武的雄狮。我不由开心地笑了!

    我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本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先烈的英勇斗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鸦片战争》读后感范文二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他的精神令我激动不已。

    这部电影里,我记忆最深的是林则徐把洋人的鸦片当众烧毁后倒入了大海里。我为林则徐感到骄傲,为祖国有这样的清官感到自豪。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老百姓因为吸鸦片身体越来越差,连农活都干不了;士兵因为吸鸦片精神越来越差,连武器都拿不动了;官员因为吸鸦片思想越来越腐败,连国家都可以出卖。鸦片的大量侵入了致使我国白花花的银子从中国人的腰包流进了外国人的腰包,从中国的仓库流进了外国人的仓库,中国的财政越来越空虚,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苦。

    然而就在禁毒活动将近成功之时,林则徐被贪官诬陷,被撤职查办这场轰轰烈烈的禁烟活动就这样夭折了。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真想冲上前把那个贪官打死,把真相告诉当时的皇帝――林则徐是个清官,你冤枉了他。然而历史是不能办法改写的。

    看完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对我们的危害,它会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 4、 《鸦片战争》读后感

    《鸦片战争》读后感

    2015年11月19日

    前一段时间,对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也想了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源和内容。看到网上评价本书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亚洲一些国家引起较大反响,还有茅海建、马勇、雷颐等人的推荐,因此,买来一读。看此书,历时较长,却读的很快。"长"是因为读起来有些"涩"和"绕",起初以为是西方人书写习惯和我阅读习惯的差异或作者有些逻辑不清、书结构上有问题造成的,百度了一下该书的作者蓝诗玲,我想应该是翻译的问题;"快"是因为书的故事性较强,有许多未闻的史料,很吸引人。整理了一份蓝诗玲简要材料如下:蓝诗玲(朱丽亚·拉佛尔),英国新生代汉学家、翻译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曾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讲授中国历史与文学,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翻译过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欣然的《天葬》、朱文的《我爱美元》、张爱玲的《色戒》、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以及鲁迅小说全集。蓝诗玲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困境""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情结""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读"等方面很感兴趣。

    本书中,蓝诗玲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历史背景,期间历史事件,当时中国和英国相关情况,有关历史人物等等,使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做了详细的描述。但她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使用的资料主要是英国的史料,写此书或多或少有先入为主概念化的东西。因此,本书不能作为历史书籍来读。可取的是,它从另外一个方面解读了鸦片战争,让我们了解到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另外一个方面,带给我们很难看到历史资料,值得一读,这样的书多一些让人明智。读此书和评价此书时,过高的评价或不理性的评价均不值得提倡。读完此书,再次让我觉得:我们的历史资料和记载缺少真实、不够完整,我们的社会感性大于理性,我们的文化人文大于科学,我们性格和大于争,我们的历史过于厚重和错综复杂——

    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思考。一是有关"中国威胁论"和"西方阴谋论".(我们不从政治上考量)中国误解西方,西方也误解中国。西方从历史到今天对中国又崇拜又提防,崇拜中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取得的成就,又素有"黄祸"之说和现在的"中国威胁论",蓝诗玲认为黄祸论是威胁论的前身。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把很多方面都归结于"阴谋论",现在比之前似乎有扩大的趋势,还是应该更多的立足于要更加深入更深层次相互了解。二是华夏文明、中华

  • 5、 读《会贸易的狐》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著名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写的《会贸易的狐》。

    《会贸易的狐》说的是有个人在寺庙里拜佛,发现一只小狐狸要吃从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的小鸟,他就把那只小狐狸抓了起来,又发现这只小狐狸挺可爱的,在商场里也许能卖个好价钱,就把它关到了笼子里。第二天早晨,他发现家里多了一只死鸡,当他要出门时,看见房顶上有只母狐狸,母狐狸指着那只鸡,他顿时明白了,母狐狸想用一只鸡换它的孩子。他想了想,用一只鸡换小狐狸不划算就拒绝了,但母狐狸走时还是把鸡留了下来。第三天清晨,母狐狸又带了一只鸡,比之前的更大更肥,现在换应该很公平,这个人正要放小狐狸时有了一个坏想法:反正他手里有人质,不如让母狐狸每天带来一只鸡,如果真的是这样,一个月就有三十只鸡,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只。想到这里他就反悔了。他拿了两只鸡也不放小狐狸,以后的几天,母狐狸就天天到他的家里搞破坏,最后他没办法只好放了小狐狸。

    母狐狸竟然懂得做交易,并且知道怎样公平地做交易,连动物都知道要公平交易,看来世界上的事情只有公平公正了,大家才能和平共处,也只有公平公正了,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 6、 《会贸易的狐》读书笔记_会贸易的狐读书笔记400字

    这几天我看了沈石溪写的《会贸易的狐》,我觉得非常有趣。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我捉住了一只小狐狸,把它锁在一个空鸡笼里。夜晚,有一只母狐来救小狐狸,但是,它没有成功,于是母狐就想和我做一笔交易。第一天,这只母狐送给我一只野鸡,但是我觉得这只野鸡不够换小狐狸;第二天,母狐又捉了一只野鸡送给我,这两只野鸡的价格足足超过了小狐狸,但是我还是没有把小狐狸放出去。母狐生气了,之后,每一天都给我惊喜。

    第一天,它在那鸡笼旁放了一只死老鼠;第二天,它在我的门口屙了一泡稀糊糊的臭气熏天的狐狸屎;第三天,我去耕完地之后,回家发现房顶的茅草被扒了一个洞,一泡腥臊的狐狸尿淋在我的床上。我没办法,不得不把小狐狸放了。

    我觉得故事中的母狐很聪明,而且它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想尽各种办法,软硬兼施。我还想对故事的主人公我说,你这样做很不好,哪怕是和动物做交易也是要讲诚信的。

  • 7、 《会贸易的狐》读后感500字

    沈石溪的作品大多都是悲剧,而这篇小说是完美的结局,甚至带点儿喜剧色彩。

    我抓到了一只小狐狸,这是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狐狸,背毛鲜红,腹毛纯白,琥珀色的眼睛像宝石一样闪闪发亮,出生顶多才十几天,身上还闻得到一股奶香。我把它捧在手掌心,带回家,关在一周铁丝编制的空鸡笼里,又把鸡笼拴在屋檐下的房柱上。

    夜里,母狐没能咬开鸡笼,就爬在鸡笼上给小狐狸喂奶。我把她吓跑了。

    早上,她送给我一只红腹角雉,要赎回小狐狸。这两样东西比起来还是小狐狸比较贵一些。我不换。第二天又多了一只红腹角雉,两只红腹角雉加起来价值显然是超过了小狐狸。可我想:要狐狸一直给我送红腹角雉,我不就发财了吗!所以我还是没同意释放人质。

    这几天,她一直在报复:第一天,一只腐烂的死老鼠在我的门外。第二天,又在我的门口屙了一泡稀糊糊的狐狸屎。第三天,。我养的四只老母鸡脖子上的毛被拔了个干净。没办法我只好放了小狐狸。

    文中的我是一个贪财、贪婪的人,他居然想利用小狐狸威胁母狐让他发财。

    母狐的做法与其他文章里的母狐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作者也表现了她的母爱。不同点是:她有智慧,她用她的智慧看透了文中的我的心理。

    看来和动物做生意也要规规矩矩。

  • 8、 《会贸易的狐》读后感800字

    最近我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一篇作品《会贸易的狐》,这故事十分幽默短小,看似浅显,实则蕴含了挺深的道理。

    故事中,主人公“我”在花坛旁捉到了一只小狐狸,并将其软禁了起来。深夜,一只黑耳朵母狐来给小狐狸喂奶,看见囚禁它的笼子十分坚硬,自己咬不开,眼珠一转,“嗖”地溜掉了。第二、三、四天,黑耳朵母狐分别拿来了三只肥嫩的野鸡,放在笼子前。哦,动物也挺聪明的,知道用野鸡来换她的小宝贝。照理说,三只野鸡的市场价格应该超过了小狐狸,我收下了这些“财物”,就要放了小狐狸。可我转念一想,万一放了人质,母狐还会拿野鸡来“孝敬”我吗?要是一直关着小狐狸,我就天天都能收一只野鸡,一年之后,我就是富翁啦!哪知,第二天,我不但没收到野鸡,还在门前发现了一只臭兮兮的死老鼠,屋里也发现了一只。正想着是谁干的,一抬头看见黑耳朵母狐“呦呦”地朝我叫着,仿佛在说:“明明收了东西却不放人质,你不讲诚信、贪得无厌,比‘畜生’更可恶!”“我”没法子,只好放了小狐狸。

    看了故事,我感触颇深:诚信,本意上就是诚实、言而有信。而在某一种程度上,诚信也是清白做人,不取不义之财。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更是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须要每个公民践行的一个责任。可在这篇文章中,“没有感情,智商低下”的动物,却懂得诚信贸易,而作为一个“高等动物”的主人公“我”却是那样的贪得无厌,靠囚禁人质来榨取财富,拿动物来当聚宝盆,确实可恶。一个为了钱,诚信上败给动物的人,社会是会摒弃他的。

    但相反,生活中也有许多守信的人。一次,我上完半节英语课,忽然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餐,正好同英语班的一个女孩也要买早餐,我便委托她帮我带俩包子,她答应了。几分钟后,令我始料未及的大雨忽然降临,而帮我买早餐的女孩没带雨伞,我便忧心忡忡地想:她应该要等到雨停了吧,那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时,我听见脚步声“通通通”地朝我过来。是那个女孩,她跑回来了!我看着落汤鸡一般的她,心疼地说:“你怎么不等到雨停再回来呢?”她笑笑:“没事,想着你还没吃早餐,就趁着雨不大跑回来了。”我欣喜地接过早餐,心中涌起一股温暖。 她看着我快乐的样子,也甜甜地笑了。也许,这就是诚信所带给我们,独一无二的快乐。

    俗话说得好“诚信是金”,可我觉得诚信的价值是金子无法比拟的。失去诚信,好比失去了取得别人信任的钥匙,那么你将寸步

  • 9、 会贸易的狐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又读了一篇沈石溪的文章《会贸易的狐》,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与母狐之间贸易的故事。一天作者在寺庙外面捉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狐狸,高高兴兴地把它带到家里,并把它关在一只坚固的鸡笼里,当天夜里母狐狸就来救这只小狐狸,可是它怎么也没打开笼子,只给小狐狸喂了些奶就走了。第二天早上母狐送来了一只漂亮的红腹雉鸡,点头哈腰、双手合十、嗷嗷地要和作者贸易,把小狐狸换回来。作者算了算小狐狸的价格要比一只雉鸡的价格高出三分之一,所以不同意交换。第三天早上母狐狸又送来了一只红腹雉鸡。两只鸡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一只小狐狸的价格。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与动物做生意也要守规矩,讲究公平贸易的原则。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身边一些小商贩给人家缺斤短两,还出售劣质品坑顾客。有一次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回家一称竟然少了半斤多。还有一次我买了一个计数器回家以后发现少了一排珠子,我去找那个小商贩也不给我换,也不给退。太可气了!我觉得他们都是奸商,不遵守公平贸易的原则,靠欺骗顾客赚取小利。难道他们还不如动物?

    这个故事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诚实守信,不能贪图小利,否则你将会失去朋友,大家会把你孤立起来。

  • 10、 《会贸易的狐》读后感200字

    我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之后感到很奇怪,狐狸也会交易?难道狐狸也会像人一样在市场上做生意?于是我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阅读这篇文章。读完后我才恍然大悟,这篇文章并不是写狐狸在市场上交易,我之前的几种想法完全是错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捡到一只小狐狸,母狐为了救出小狐狸先用一只红腹角雉交换,作者不同意,第二天母狐又送来一只,作者把小狐狸看做是一个聚宝盆,还是不满意,母狐为了惩罚作者的贪得无厌,便三番五次的去作者家里搞破坏,作者只好放了小狐狸。

    这篇文章是我懂的做人不要贪得无厌 ,要勤勤恳恳的工作。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7

  • 2021-08-3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5-05

  • 2021-07-21

  • 2023-01-28

  • 2023-02-04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0

鸦片贸易史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鸦片贸易史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鸦片贸易史读后感、2024鸦片贸易史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